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20.71KB ,
资源ID:611733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11733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手少阳三焦经.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手少阳三焦经.docx

1、手少阳三焦经十、手少阳三焦经少血多气 手少阳三焦经少血多气,气血物质的运行变化是由气态向液态的散热冷缩变化。 关冲井穴,属金。 穴义三焦经体内经脉的温热水气由此外冲体表经脉。 名解 1)关冲。关,关卡也。冲,冲射之状也。关冲名意指三焦经体内经脉的温热水气由此外冲体表经脉,阴性水液被关卡于内。本穴物质为来自三焦经体内经脉外冲而出的温热水气,而液态物由于压力不足不能外出体表,如被关卡一般,故名关冲。 2)三焦经井穴。井地部孔隙也。本穴为三焦经体内与体表经脉的交接处,气血物质是由本穴的地部孔隙而连通,故为三焦经井穴。 3)本穴属金。属金,指本穴气血物质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三焦经体内经

2、脉外出的温热水气,此气出体表后散热而变为凉性水气,表现出肺金的凉冷特性,故其属金。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凉湿水气。 运行规律散热后循三焦经传于液门穴。 功能作用散热生气。 治法寒则点刺出血,热则泻针出气。 液门荥穴,属水。 穴义三焦经经气在此散热冷降。 名解 1)液门。液,液体也,经水也。门,出入的门户。液门名意指三焦经经气在此散热冷降化为地部经水。本穴物质为关冲穴传来的凉湿水气,凉湿水气至此之后则快速散热冷却,冷却后的水湿归降地部,故名液门。 2)三焦经荥穴。荥,极小的水流也。本穴物质为关冲穴传来的凉湿水气,至本穴后散热冷降为地部经水,所生之水量极小,故为三焦经荥穴。 3)本穴属水。属水

3、,指本穴气血物质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关冲穴传来的凉湿水气,在本穴的变化为散热冷降,表现出水的润下特征,故其属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凉湿水气及地部的经水。 运行规律天部之气大部分冷降为地部水液,小部分吸热后上行天之天部,地部经水则回流关冲穴。 功能作用降浊升清。 治法寒则点刺出血或先泻后补,热则补之。 中渚俞穴,属木。 穴义随三焦经气血扬散的脾土尘埃在此屯积。 名解 1)中渚。中,与外相对,指本穴内部。渚,水中的小块陆地或水边之意。中渚名意指随三焦经气血扬散的脾土尘埃在此屯积。本穴物质为液门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随水湿风气扬散的脾土尘埃在此冷降归地并形成了经脉水道旁

4、边的小块陆地,故名中渚。 2)三焦经俞穴。俞,输也。三焦经气血温度不高,所行之地无外界提供的充足热能使其水液气化上升,气血物质在本穴的变化主要是散热冷降,只有少部分的水气吸热上行才保证了三焦经经脉的气血畅通,本穴也就如三焦经经脉气血的输出之地,故为三焦经俞穴。 3)本穴属木。属木,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向外输出的气血物质为水湿之气,其运行为风行之状,表现出风木的横向运动特征,故其属木。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风气。 运行规律循三焦经上传于阳池穴。 功能作用传递气血,生发风气。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阳池原穴。 别名别阳,发阳。 穴义三焦经气血在此吸热后

5、化为阳热之气。 名解 1)阳池。阳,天部阳气也。池,屯物之器也。阳池名意指三焦经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阳热之气。本穴物质为中渚穴传来的弱小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受外部传入之热,此水气吸热胀散而化为阳热之气,如阳气生发之池,故名阳池。 2)别阳。别,离别也。阳,阳气也。别阳名意指三焦经的阳气由此别走厥阴心包经。本穴物质为吸热胀散的阳热之气,因其强盛饱满,而与之相表里的手厥阴心包经相对部位天之上部的阳气虚弱,因此三焦经的阳气由本穴别走厥阴心包经,故名别阳。 3)发阳。发,生发也。阳,阳气也。发阳名意指三焦经在此生发阳气。理同阳池名解。 4)三焦经原穴。原,本源也。本穴物质为阳热之气,性干燥,表现出三焦经

6、气血的本源特性,故为三焦经原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阳热之气。 运行规律一是别走厥阴心包经,二是循经上传外关穴。 功能作用生发阳气,沟通表里。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外关手少阳阳维之会,络穴。 别名三焦经气血在此胀散外行。 名解 1)外关。外,外部也。关,关卡也。外关名意指三焦经气血在此胀散外行,外部气血被关卡不得入于三焦经。本穴物质为阳池穴传来的阳热之气,行至本穴后因吸热而进一步胀散,胀散之气由穴内出于穴外,穴外的气血物质无法入于穴内,外来之物如被关卡一般,故名外关。 2)手少阳阳维之会。本穴物质为吸热后的胀散之气,此气外出本穴后交于阳维脉所在的天部层次,故为手少阳阳维之会。 3

7、)三焦经络穴。络,联络也。本穴输出的物质为天部的阳热之气,它不光输向本经各穴所在的天部层次,它还外传于手厥阴心包经所过的天部层次,本穴有联络各部经脉气血的作用,故为三焦经络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阳气。 运行规律一是循三焦经上传于支沟穴,二是别走心包经,三是上行于天部并交于阳维脉。 功能作用联络气血,补阳益气。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支沟经穴,属火。 别名飞虎,飞处。 穴义三焦经气血在此受热扩散。 别名 1)支沟。支,树枝的分叉也。沟,沟渠也。支沟名意指三焦经气血在此吸热扩散。本穴物质为外关穴传来的阳热之气,水湿较少,至本穴后又因进一步的吸热而胀散为高压之气,此气按其自身的阳热特性

8、循三焦经经脉渠道向上、向外而行,扩散之气亦如树之分叉,故名支沟。飞虎、飞处名意与支沟同,飞是指穴内气血为天部飞行的阳气,虎为寅木之风,指穴内气血的运行为风行之状,处则是指穴内阳气到达它所应去的处所。 2)三焦经经穴。经,经过也,动而不居。本穴为三焦经阳气的经过之处,故为三焦经经穴。 3)本穴属火。属火,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吸热后上行天部的阳热之气,其运行时的上行变化表现出火的炎上特征,故其属火。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阳热之气。 运行规律大部分升散于天部,小部分循三焦经上行。 功能作用生风化阳。 治法寒则补之,热则泻针出气。会宗郄穴。 穴义三焦经的阳气在天之天部会合。 名

9、解 1)会宗。会,会合也。宗,祖宗也,为老、为尊、为长也,此指穴内物质为天之天部的阳气。会宗名意指三焦经的阳气在天之天部会合。本穴物质为三焦经的天部阳气会合而成,所处为天之天部,如宗气之所汇,故名会宗。 2)三焦经郄穴。郄,孔隙也。本穴物质为天之天部的阳热之气,水湿稀少,有名而无实,外传的实质物质如从孔隙中传出一般,故为三焦经郄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天部的阳气。 运行规律吸湿冷降后循经传于三阳络穴。 功能作用吸湿降浊。 治法寒则补之,热则泻针出气。 三阳络手三阳经之会。 别名通门,通间。 穴义手三阳经的阳气在此交会。 名解 1)三阳络。三阳,指手三阳经的气血物质。络,联络之意。穴三阳络名

10、意指手三阳经的气血物质在此交会。本穴由于会宗穴传来的气血为由阳变阴的寒湿之气,穴内温压呈下降之状,手阳明少阳的天部阳气因而汇入穴内,本穴有联络手三阳经气血的作用,故名三阳络。 2)通门。通,通道也。门,门户也。通门名意指手阳明少阳的天部阳气由此汇入穴内。理同三阳络名解。通间名意与通门同,间指间隙。 3)手三阳经之会。本穴为手三阳经的阳气交会之所,故为手三阳经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阳气。 运行规律由穴外的天部层次汇入穴内。 功能作用收引寒湿。 治法不可刺,寒则用补灸之法,热则用灸泻之法或循经推按引而导之、散之。 注本穴经书列为不可刺,乃因穴内气血为天之上部的湿热之气,热则可化为纯阳之气

11、,有补益阳气之功,寒则除湿降浊之功,刺之则会乱气,唯其热盛方可刺泻。古之圣贤恐后人之不解,故将本穴列为不可刺。 四渎 穴义三焦经气血在此冷降为地部经水。 名解四,数量词。渎,小沟渠也。四渎名意指三焦经气血在此冷降为地部经水。本穴物质为三阳络穴传来的水湿云气,在本穴的变化为部分水湿冷降归地,降地之水形成向穴外流溢的数条小沟渠之状,故名四渎。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分流四散于脾土各部。 功能作用去湿降浊。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水针或浅泻之。 10天井合穴,属土。 穴义三焦经吸热上行的水湿之气在此聚集。 名解 1)天井。天,天部也。井,孔隙通道也。天井名意指三焦经吸热上行

12、的水浊之气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四渎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为聚集之状,其变化为散热冷缩并从天之上部降至天之下部,气血的运行变化如从天井的上部落下一般,故名天井。 2)三焦经合穴。本穴为三焦经天部之气的会合之处,故为三焦经合穴。 3)本穴属土。属土,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云气,在本穴为聚集之状,有土的不动之义,故其属土。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水湿云气。 运行规律不断地气化散热并从天之上部降至天之下部。 功能作用散热生气降浊。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点刺出血或补之灸之,热则提插通泻。 11清冷渊 别名青灵,清冷泉,清昊。 穴义三焦经经气散热冷降后在此位于天之下部。 名

13、解 1)清冷渊。清,清静也。冷,寒冷也。渊,深渊也。清冷渊名意指三焦经经气散热冷降后在此位于天之下部。本穴物质为天井穴传来的水湿云气,至本穴后进一步散热冷降,冷降后的水湿云气位于天之下部,如固定不变的寒冷深渊一般,故名清冷渊。清冷泉名意与清冷渊同。 2)青灵。青,肝之色也,此指穴内气血的运动为风行之状。灵,灵巧也。青灵名意指穴内气血的运行为横向的风行之状。本穴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云气,由于其热能的吸收与扩散处于平衡状态,向外输出为横向的风行之状,运行极为灵巧,故名青灵。 3)清昊。清,清静也。昊,大也。清昊名意指穴内气血为天部的水湿之气,气血场覆盖的范围巨大。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大范围湿

14、冷水气。 运行规律循三焦经横向传于消泺穴。 功能作用运化水湿。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灸之,热则扑之。 12消泺 别名臑窌,臑交,臑俞。 穴义三焦经经气在此冷降为地部经水。 名解 1)消泺。消,溶解、消耗也。泺,水名,湖泊之意。消泺名意指三焦经经气在此冷降为地部经水。本穴物质为清冷渊穴传来的滞重水湿云气,至本穴后,水湿云气消解并化雨降地,降地之雨在地之表部形成湖泊,故名消泺。 2)臑窌。臑,动物的前肢,前为阳、后为阴,此指穴内气血为天部之气。窌,地窖也。臑窌名意指穴内的天部之气在此化为地部经水。理同消泺名解。 3)臑交。臑,动物的前肢也,此指穴内气血为天部之气。交,交会也。臑交名意指穴外臂部的天部

15、阳气交会于本穴。本穴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云气,其性寒湿,其变化为冷降,穴内气血对穴外天部的阳气有收引作用,臂部外散的阳气因而汇入穴内,故名臑交。臑俞名意与臑交同,俞指穴外阳气向本穴输入。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云气及冷降的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水湿云气散热冷降,外散之热上行臑会穴,冷降之雨归于地部,地部经水则循三焦经下行。 功能作用除湿降浊。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13臑会手阳明少阳之络会。 别名臑窌,臑交。 穴义手阳明、手少阳的天部阳气同会于本穴。 名解 1)臑会。臑,动物的前肢也,此指穴内物质为天部的阳气。会,会合也。臑会名意指手少阳、手阳明的天部阳气同会于本穴。

16、本穴物质为消泺穴传来的天部阳气,性干燥,量弱小,在本穴的变化为散热冷缩。由于穴内气血的变化是冷降收引,多气多血的手阳明经天部阳气因而汇入穴内,而本穴又位于手臂,故名臑会。臑交名意与臑会同。 2)臑窌。臑,动物的前肢也,此指穴内物质为天部的阳气。窌,地窖也。臑窌名意指汇入穴天部阳气在此冷降为地部经水。理同臑会名解。 3)手阳明少阳之络会。理同臑会名解。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阳气。 运行规律由天部冷降后归于地部。 功能作用降浊除湿。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之。14肩髎 穴义三焦经经气在此化雨冷降归于地部。 名解肩,指穴在肩部也。髎,孔隙也。肩髎名意指三焦经经气在此化雨冷降归于地部。

17、本穴物质为臑会穴传来的天部阳气,至本穴后因散热吸湿而化为寒湿的水湿云气,水湿云气冷降后归于地部,冷降的雨滴如从孔隙中漏落一般,故名肩髎。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和天部稀少的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经水循三焦经下行,水湿之气吸热后循三焦经上行。 功能作用升清降浊。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15天髎手少阳阳维之会。 穴义三焦经吸热上行的水气在此散热冷降。 名解 1)天髎。天,指穴内物质所在为天部。髎,孔隙也。天髎名意指三焦经吸热上行的水气在此散热冷降。本穴物质为肩髎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水湿之气散热而化雨冷降为地部经水,冷降的雨滴如从孔隙中漏落一般,故名天髎。 2)手少阳

18、阳维之会。本穴因其位处肩胛,穴内气血所在的层次为天部,但其气血的变化为收引冷降,气血冷降后天部层次就为空虚之状,阳维脉的气血则随之汇入本穴,故本穴为手少阳阳维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阳维脉传入的阳气及冷降后的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阳气由穴外汇入穴内后散热冷降为地部经水。 功能作用收引天部湿浊。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16天牖 别名天听。 穴义三焦经气血在此吸热后上行天部。 名解 1)天牖。天,天部也,阳气也。牖,窗户也。天牖名意指三焦经气血在此吸热后上行天部。 本穴物质一为肩髎穴吸热上行的少许水气,二为穴外天部汇入的少许水气,水湿之气吸热后循三焦经直上天部,本穴如同三焦经气血上行天

19、部的窗户,故名天牖。 2)天听。天,天部也,阳气也。听,闻声也。天听名意指穴内上行天部的阳气为强劲的风气。如天牖名解,本穴上行天部的阳气势强速快,如风之声响,故名天听。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阳气。 运行规律循三焦经快速上传。 功能作用补阳化湿。 治法寒则补之,热则泻之。 17翳风手足少阳之会。 穴义三焦经经气在此化为天部的阳气。 名解 1)翳风。翳,用羽毛做的华盖也,为遮蔽之物,此指穴内物质为天部的卫外阳气。风,穴内之气为风行之状也。翳风名意指三焦经经气在此化为天部的阳气。本穴物质为天牖穴传来的热胀风气,至本穴后,热胀风气势弱缓行而化为天部的卫外阳气,卫外阳气由本穴以风气的形式输向头之各部

20、,故名翳风。 2)手足少阳之会。本穴气血为天部的阳热风气,其性同于足少阳胆经气血,故为手足少阳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阳热风气。 运行规律由本穴输向头之各部。 功能作用益气补阳。 治法寒则补之,热则泻针出气。 18瘈脉 别名资脉,体脉,资生。 穴义三焦经冷缩收引的下行水气在此急速胀散。 名解 1)瘈脉。瘈,指犬的发狂之状,此指穴内气血为急速运行之状。脉,脉气也,经脉中的气血也。瘈脉名意指三焦经冷缩收引的下行水气在此急速胀散。本穴物质为颅息穴下传而来的水湿之气和翳风穴上传的阳热风气,二者相会后,水湿之气吸热并急速胀散冲出穴外,气之外冲如犬发狂时的狂奔之状,故名瘈脉。 2)资脉。资,供给、资助也

21、。脉,脉气也,经脉中的气血也。资脉名意指三焦经有名无实的经气在此得到资助。本穴物质本应由翳风穴提供,而翳风穴传来的为阳热风气,气性干燥,有名而无实,但因有颅息穴下行的水气本穴的气血才得到充实,如同被资助一般,故名资脉。资生名意与资脉同。 3)体脉。体身体也。脉,经脉中的气血也。体脉名意指三焦经经气在此得到充实,身体的经脉气血才得以连贯畅通。理同资脉名解。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热胀的湿热风气。 运行规律大部分胀散于经穴之外的天部,小部分则循经传输于颅息穴。 功能作用燥湿化气。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或点刺出血,热则泻针出气。 19颅息 别名颅骢。 穴义三焦经的天部之气在此收引冷降。 名解 1)颅息。颅,

22、头盖骨也、肾主之水也,此指天部的冷降水气。息,停息也。颅息名意指三焦经的天部之气在此收引冷降。本穴物质为角孙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其变化为进一步的散热冷降,如风停气止之状,故名颅息。 2)颅骢。颅,头盖骨也、肾主之水也,此指天部的冷降水气。骢,同囟,囟为连合胎儿或新生儿颅顶各骨间的膜质部,亦即间隙也。颅骢名意指天部的水湿之气在本穴由天之上部降至天之下部。理同颅息名解。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凉湿水气。 运行规律散热冷降后下传瘈脉穴。 功能作用清热降浊。 治法寒则点刺出血或先泻后补或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20角孙手足少阳手太阳之会。 穴义足少阳足太阳的天部冷缩水气由此汇入手少阳经。 名

23、解 1)角孙。角,耳也,肾也,此指穴内物质为天部的收引之气。孙,火也,角为之水,则孙为之火也(肾之子为肝,肝之子为火),此指穴内物质为天之天部的气态物。角孙名意指天之天部的收引冷降之气由此汇入三焦经。本穴为三焦经经脉中的最高点,三焦经无气血传至本穴,本穴气血为空虚之状,足太阳膀胱经外散的寒湿水气夹带着足少阳胆经的外散水湿风气因而汇入穴内,穴内气血既处火所在的天之天部又表现出肾水的润下特征,故名角孙。 2)手足少阳手太阳之会。理同角孙名解。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天部的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散热冷降后分传于颅息穴和耳门穴。 功能作用吸湿降浊。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21耳门 穴义三焦经

24、经气中的滞重水湿在此冷降后由耳孔流入体内。 名解耳,穴内气血作用的部位为耳也。门,出入的门户也。耳门名意指三焦经经气中的滞重水湿在此冷降后由耳孔流入体内。本穴物质为角孙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水湿之气化雨冷降为地部经水并循耳孔流入体内,本穴如同三焦经气血出入耳的门户,故名耳门。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凉湿水气和冷降的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大部分水气冷降为地部经水,小部分水气吸热后循三焦经上行禾髎穴,经水则下行并循耳孔流入体内。 功能作用降浊升清。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22禾髎手足少阳手太阳之会。 穴义三焦经经气及穴外汇入的寒湿水气在此化雨冷降。 名解 1)禾髎。禾,

25、五谷之代称也,此指气血中的脾土微粒。髎,孔隙也。禾髎名意指三焦经经气及穴外汇入的寒湿水气在此化雨冷降。本穴物质中一方面是耳门穴传来的水湿之气,其量少,其性收引,另一方面是足少阳胆经和手太阳小肠经传入本穴的湿冷水气,两气交会后在本穴的变化为化雨冷降,所降之雨如从孔隙中漏落一般,故名禾髎。(腧穴临证指要一书的本穴名称为“耳和髎”,本书将其改为“禾髎”。) 2)手足少阳手太阳之会。理同禾髎名解。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之气,性寒冷。 运行规律由天部冷降后归于地部。 功能作用清热降浊。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23丝竹空 别名巨窌,目窌。 穴义穴外天部的寒湿水气由此汇入三焦经后冷降归地

26、。 名解 1)丝竹空。丝竹,古指弦乐器,八音之一,此指气血的运行有如声音飘然而至。空,空虚也。丝竹穴名意指穴外天部的寒湿水气由此汇入三焦经后冷降归地。本穴为三焦经终点之穴,由于禾髎穴传至本穴的气血极为虚少,穴内气血为空虚之状,穴外天部的寒湿水气因而汇入穴内,穴外的寒水水气如同天空中的声音飘然而至,故名丝竹空。 2)巨窌。巨,巨大也。窌,地窖也,此指穴内气血为地部水液。巨窌名意指本穴天部大范围的水湿之气皆化雨冷降。本穴物质为穴外天部层次中的寒湿水气汇合而成,在本穴的变化为化雨冷降,所降之雨覆盖的范围巨大,故名巨窌。目窌名意与巨窌同,目指本穴位于目旁。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寒湿水气。 运行规律从穴外汇入穴内后化雨冷降为地部水液。 功能作用降浊除湿。 治法寒则补针多留,热则泻之,莫灸。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