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6 ,大小:37.34KB ,
资源ID:611126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11126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土地利用规划复习题.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土地利用规划复习题.docx

1、土地利用规划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地球陆地上能够生长植物的蔬松表层为( B )A土地 B土壤 C土层D表土2人力难以达到、难以控制利用的陆地还不能是( A )A法律意义上的土地B经济意义上的土地C生态意义上的土地 D 社会意义上的土地3国家领土是指在国家主权管辖下的地球表面的( B )A整个部分B特定部分C平面部分 D立体部分4 广义的土地的平面观认为土地指( A ) A整个地球表面 B地表 C平地和山地D整个陆地 5人们通常把地球表面由泥土与砂石堆成的固定场所称为( D )A陆地B地表C土壤 D土地6 形成财富的两个原始要素是劳动力和( D )A资本B生产资料C交通 D土地7我国城市土地

2、资产总值约为( C )A13万亿 B15万亿C18万亿D20万亿8当土地被投入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之后就成为其所必需的( C )A物质载体 B重要资产 C物质条件 D生产资料9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作物吸取营养的主要源泉是具有肥力的( B )A土壤B土地 C土层D表土10农作物所需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供应者与调节者是具有肥力的( B )A陆地 B土地 C地表 D土壤11地球表面积是个( C )A可变数 B未知数 C常数 D已知数12土地在建筑业部门中起( D )A载体作用 B地基作用 C操作场所作用D基地作用13不同沃度的土地使资本生产率产生差别,是形成级差地租的( C )A客观条件 B必要条件 C

3、重要条件 D宏观条件14具有景观功能的土地价值在于舒适性和( B )A社会价值 B美学价值 C生态价值 D环境价值15不同沃度的土地使资本生产率产生差别,是重要条件对于形成( C )A绝对地租 B垄断地租 C级差地租 D矿山地租 16矿产资源蕴藏在地下视土地为其( B )A载体 B仓库 C基地 D场所17人类劳动可以影响土地利用方式,但人类绝对不能创造新的( C )A陆地 B地表 C土地 D用地18土地功能集中表现为土地的( A )A有用性B资产性 C有限性 D自然性19规划是指对客观事物和现象未来发展进行超前性的调配和(D )A调整 B估计 C预测 D安排20土地对下列哪种部门作为地基、场地

4、和操作基地发生作用。( B )A农业 B非农业 C林业 D牧业21. 土地属性两重性,既是土地物质,又是( D )A土地资源 B土地价值 C土地价格 D土地资本 22. 土地区别于其他物品在于土地不是(B )A自然产物 B前人的劳动成果C经济现象 D高级公路23. 地球陆地上能够生长植物的蔬松表层为( A )A土壤 B土地 C土层D表土24. 规划应理解为(D )A规划未来的过程 B预测未来的过程C预测用地的过程 D给出行动的过程25. 各类用地的数量和位置一经确定之后,紧接着要解决(C )A土地利用宏观布局 B土地利用结构优化C土地利用微观设计 D土地供需综合平衡26. 当土地被投入人类社会

5、生产活动之后就成为其所必需的( C )A物质载体 B重要资产 C物质条件 D生产资料27. 具有景观功能的土地价值在于舒适性和( A )A美学价值 B社会价值 C生态价值D环境价值28. 反映收入分配均等程度的指标为( B )A恩格尔系数 B吉尼系数 C小康系数 D富裕系数29. 反映收入分配均等程度的指标为( B )A恩格尔系数 B吉尼系数 C小康系数 D富裕系数30. 土地利用规划的首要任务是协调土地的( D )A人地矛盾 B稀缺矛盾 C资源资产矛盾 D供需矛盾31. 各类用地的数量和位置一经确定之后,紧接着要解决( C )A土地利用宏观布局 B土地利用结构优化C土地利用微观设计 D土地供

6、需综合平衡32. 土地利用规划的核心内容就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寻求最优( B )A土地利用规模 B土地利用结构C土地利用布局D土地利用分区33. 土地利用结构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用地面积的( C )A规模比例关系 B质量比例关系 C数量比例关系D规划比例关系34. 国家领土是指在国家主权管辖下的地球表面的( C )A整个部分 B平面部分 C特定部分 D立体部分35. 依其任务土地利用规划可分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 C )A细部规划 B战略研究 C专项规划 D专题规划36. 具有景观功能的土地价值在于舒适性和( A )A美学价值 B社会价值 C生态价值 D环境价值37. 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

7、现是指( B ) A地价 B地租C价值D价格38.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所指的报酬递减是指( B )A土地总报酬递减B土地边际报酬递减C土地临界报酬递减 D土地平均报酬递减39. 土地价格的高低取决于可以获取多少的(A )A地租B价值 C成本D劳动产品40. 由于土地肥沃程度和土地位置不同而产生的是( B )A绝对地租B级差地租C级差地租 D级差地租 41. 土地上生产农作物所得的剩余收入是( D )A价格 B价值 C地价 D地租42. 当代西方经济学者和土地经济学者将地租分为契约地租和( C )A垄断地租B级差地租 C经济地租 D绝对地租43. 土地利用规划条件是重要影响因素对于形成( A )A

8、土地价格 B土地用途 C土地区位 D土地利用类型44. 根据地价与土地用途之间关系,应把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土地规划作为( C )A工业用地 B住宅用地 C商业用地 D仓储用地45. 根据区位理论应把农用地规划于远离( C )A工业用地 B居住用地 C城市中心 D城市近郊区46. 为了保护环境,在远郊采取低地价政策鼓励向远郊区扩张的是( B )A住宅用地 B工业用地 C娱乐用地 D交通用地47.既反映了土地纯收益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城市各项用地的空间安排是( B )A序列级差地租 B位置级差地租 C条件级差地租D空间级差地租48.既要满足当代人,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是(

9、 B )A生态发展 B持续发展和 C谐发展 D经济发展49.为土地资源持续利用提供了客观必要性的是( A ) A土地数量的有限性B土地位置的空间性 C土地物质的自然性 D土地沃度的差异性50.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所指的报酬递减是指( A )A土地边际报酬递减B.土地总报酬递减C土地临界报酬递减 D土地平均报酬递减51. 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是( A )A生态学 B环境学 C资源环境学D生态环境学52.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所指的报酬递减是指( B )A土地总报酬递减 B土地边际报酬递减C土地临界报酬递减 D土地平均报酬递减53. 土地上生产农作物所得的剩余收入是 ( C )A价格 B价值 C

10、地租 D 地价54. 因地制宜原则具体体现为协调土地特性和( C )A用地规模 B用地效益 C用地要求 D用地环境 55. 省、自治区、直辖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需报( B )A全国人大审批 B国务院审批C国土资源部审批 D发改委审批56. 省级人民政府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确保本行政区域的总量不减少的是( A )A耕地 B农用地C建设用地D未利用地57. 合理利用土地的基础是编制和实施( A )A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B土地利用专项规划C国土规划D城市规划58.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D )A用地规模 B用地布局C粮食问题 D用地规模和布局59.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一般为(

11、C ) A5年 B10年 C15年D20年60.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对象是规划区域内的全部(D )A土地资产 B土地价值C城市土地 D土地资源 6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D )A人口规模和布局 B用地和人口的布局C粮食规模和布局 D用地规模和布局6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具有整体性、长期性和( B )A动态性 B控制性 C变化性D联系性6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具有整体性、长期性、控制性和( D )A宏观性 B微观性 C变化性 D战略性64. 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下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起着( A)A控制作用 B联系作用 C协调作用 D反馈作用65. 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以

12、下列哪项土地详查变更调查数据为准 (B )A1996年年初 B1996年年末 C1996年10月31日 D1996年6月30日66. 县级以下的土地利用分区应当提出土地用途,制定(B )A土地利用方式 B土地用途管制原则C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 D土地用途性质67. 土地条件调查包括自然调查和( B ) A土地利用现状条件调查 B社会经济条件调查C土地权属和地价条件调查 D气候和地形条件调查68. 用劳动平衡法预测未来人口,一般适用于( D )A农用地和建设用地 B农用地和城镇居民点C未利用地和城镇居民点 D城市和城镇居民点69.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A )A人口规模和布局B用地和

13、人口的布局 C粮食规模和布局 D用地规模和布局70.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具有整体性、长期性和 ( B )A动态性 B控制性 C变化性 D联系性71.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以由下列哪级人民政府批准( C )A县级 B市级 C省级人民政府授权的设区的市级 D省级72. 土地利用战略研究主要是确定土地利用的( D )A方向和规模 B规模和价值 C政策和方向 D目标和方针73. 我国的基本国策是(A )A十分珍惜每寸土地,合理利用每寸土地 B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C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保护环境 D耕地总量动态平衡74. 用劳动平衡法预测未来人口,一般适用于( C )A农用地和建设用地 B

14、农用地和城镇居民点C城市和城镇居民点D未利用地和城镇居民点 75. 评价系数法是把不同量纲的指标化为( B )A统一指标的方法 B无量纲系数的方法 C统一系数的方法 D统一量纲的方法76. 土地预测方法有定性预测、定量预测和( B )A趋势预测B综合预测C时间序列预测 D灰色预测77. 土地需求量预测包括农业用地需求量和( B ) A耕地需求量 B建设用地需求量C交通用地需求量 D未利用地需求量78. 预测是预先推知未来,预测时人们利用( B )A预测方法 B已知的知识C未来情况D估计79. 人口自然增长法的计算公式包括两部分,即自然增长和(B )A流动人口 B机械增长C暂住人口 D常驻人口8

15、0. 对土地质量相对于土地用途的综合评定是( A )A土地适宜性评价 B土地承载力评价 C土地质量评价D土地生产力评价81.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内容包括土地资源数量、质量、开发程度和( D )A经济效益分析 B利用效益分析C生态效益分析 D社会效益分析82. 土地质量评价可分为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和( B )A土地经济评价 B土地承载力评价 C土地生态用地 D土地社会评价83. 耕地面积与土地总面积的比率为( C )A土地利用率 B土地农用利用率 C土地垦殖率 D土地建设利用率 84.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基础是( B )A农村现状调查 B土地利用现状调查C城镇现状调查 D地籍调查8

16、5. 建筑物基底面积与用地总面积的比率为( B )A容积率B建筑密度 C遮蔽率 D基建率86. 土地质量评价类型可分为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土地人口承载力评价和( D )A土地社会评价 B土地生态评价 C土地自然评价 D土地经济评价87.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内容包括土地资源数量分析、土地资源质量分析、土地利用开发程度分析、土地利用结构分析和( D )A土地利用现状分析B土地利用费效分析C土地利用指标分析D土地利用效益分析88. 建筑总面积与用地总面积的比率为( A )A容积率B遮蔽率C.建筑密度 D.建筑容积率89. 土地利用宏观研究中既要重视土地数量,又切不可忽视( B )A土地

17、价值 B土地质量 C土地资产 D土地资源90.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基础是( B )A农村现状调查 B土地利用现状调查C城镇现状调查 D地籍调查91. 森林覆盖率主要取决林地面积在下列哪项中的比重( B )A已利用土地面积 B土地总面积 C森林蓄积量 D木材消费量92. 土地产出价值与用地总面积的比率为( D )A土地产出率 B农用地产值率 C建设用地产值率 D单位用地产值率93. 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包括已利用土地的潜力评价与( A )A后备土地资源的潜力评价B未利用地的潜力评价 C建设用地的潜力评价 D农用地的潜力评价94. 土地垦殖系数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下列哪种用地在土地总面积中的比重( C )

18、A可垦殖利用土地 B果园 C耕地 D农用地95. 建筑物基底面积与用地总面积的比率为(B )A容积率 B建筑密度 C遮蔽率 D占地率96. 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是以土地适宜性评价为基础,以( A ),以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A土地生产潜力为核心 B土地质量为核心 C土地利用潜力为核心 D土地生产效益为核心 97. 农用地面积与土地总面积的比率称为(C )A土地利用率B土地垦殖率C土地农业利用率D土地建设利用率 98. 土地的自然供给量是指( C ) A地球表面积 B地球上陆地面积C除了现实技术条件下无法利用土地以外的陆地面积 D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地面积99. 开展土地供需分析工作,初步了解

19、土地供需方面存在的问题,寻求协调土地供需的途径和方法是基于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需求量预测和( B )A土地承载力评价 B土地适宜性评价 C土地质量评价D 土地生产力评价100. 土地供给系指自然界赋予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利用的土地数量和质量。土地供给可分为土地的自然供给和(D ) A限制供给 B刚性供给 C 弹性供给 D经济供给101. 城镇布局理论包括反磁力吸引体系理论、门槛理论和(D )A增长极理论 B梯度转移理论 C城市区位理论 D带形城市理论102. 土地供给系指自然界赋予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利用的土地数量和质量。土地供给可分为土地的自然供给和( D )A限制供给 B刚性供给 C弹性供给

20、D经济供给 103. 土地利用分区可分为地域分区和( B )A用途分区 B用地分区 C规模分区 D利用分区104. 生活区应布置在生产区的( B )A下风向 B上风向 C左风向 D右风向105. 某地区集中生产那些在该地区生产成本最低的产品来运出,以换取那些虽比其他地区生产成本为低但在该地区内并非成本最低的产品调入则更有利是指(B )A绝对利益原则B比较利益原则 C最大利益原则D最佳利益原则106. 为了防止寒风侵袭,尽量把果园配置在山腰以下的( A )A背风地段B迎风地段C阳面地段D阴面地段107. 土地利用上的差异性表现为土地质量、土地利用方式、利用潜力、利用特点和利用方向上的( D )A

21、地域差异性 B分区差异性 C利用差异性D区域差异性108. 桑树一般要求表土厚度为( B ) A0.5米 B0.7米 C0.9米 D1.1米109. 厂区地形力求平坦而略有坡度,以减少土地平衡的土方工程量,其坡度不超过( B )A30 B50 C70 D90110. 公路选线的原则中主干道路最大纵坡不应大于( C ) A20 B40 C80 D60111.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仅作( B )A土地利用用途分区 B土地利用用地分区C土地利用地域分区 D土地利用管制分区112. 养蜂场离蜜源植物最好设在蜜源作物的中央,不应超过( B )A1km B2km C3kmD4km113. 土地利用分区常用

22、的分区方法有综合分析法、主导因素法、叠置法和( A )A聚类法 B层次分析法 C主成分分析法 D趋势分析法114. 养蜂场场地最好设在起伏不平的小丘陵的南坡,蜂门不要向北或( C )A西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 东北方向115. 一般来讲,主干道路应距离居民点150m以上,离畜牧场距离大于( A )A100m B200m C300m D400m 116. 应尽可能把蔬菜地配置在居民点和( D )A近郊区附近 B工业区附近 C商业区附近 D畜牧场附近117. 养鱼池选址要求池岸最好整齐,塘底要平,深度要均匀,池塘一般为( B )A正方形 B长方形 C圆形 D椭圆形118. 某地区集中生

23、产那些在该地区生产成本最低的产品来运出,以换取那些虽比其他地区生产成本为低但在该地区内并非成本最低的产品调入则更有利是指( B )A绝对利益原则 B比较利益原则 C最大利益原则 D最佳利益原则119. 在布置渠道时,尽可能避开岗丘、洼地、池塘、山溪和( C )A田坎 B铁路C高级公路D建筑物 120. 为了利于余热加温,一般将温室温床配置在( D )A村镇附近 B居民点附近 C城市附近 D乡镇工业附近121. 某地区集中生产那些在该地区生产成本最低的产品来运出,以换取那些虽比其他地区生产成本为低但在该地区内并非成本最低的产品调入则更有利是指(B )A绝对利益原则 B比较利益原则 C最大利益原则

24、 D最佳利益原则122. 以种植水稻为主的用地要求耕作层厚度一般不少于( C )A6-11cm B11-17cm C17-23cm D23-29cm123. 城市化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城市人口占城乡总人口的比重增加、二是城市数量的增加、三是( B )A城市用地规模日益增大 B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日益增大C城市人口聚集程度的提高D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增大124. 以种植棉花为主的用地应具有深厚的土层,疏松且排水良好,最宜配置在 ( C )A草甸土上 B棕壤上 C冲积土上 D红壤上125. 某地区集中生产那些在该地区生产成本最低的产品来运出,以换取那些虽比其他地区生产成本为低但在该地区内并非成本最低的产品

25、调入则更有利是指( B )A绝对利益原则 B比较利益原则 C最大利益原则 D最佳利益原则126. 城镇布局理论包括反磁力吸引体系理论、门槛理论和( C )A增长极理论B梯度转移理论C带形城市理论 D城市区位理论127. 居民点是人们聚居和集中配置(D )A建筑物的场所 B构筑物的场所C生产工具的场所 D生产资料的场所128. 门槛理论认为在居民点发展中有三种限制条件,一是地理环境条件;二是基本工程管网状况与铺设的技术限制;三是( B )A用地规模上的限制 B居民点结构改建上的限制C暂住人口上的限制 D常驻人口上的限制129. 集镇的人口数量上限为( D )A特大城市人口数量的下限 B大城市人口

26、数量的下限C中城市人口数量的下限 D小城市人口数量的下限1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把建制镇定义为( D )A城镇 B集镇C乡镇 D城市131. 城镇体系具有所有“系统”的共同特征:整体性、层次性和( B )A均质性 B动态性 C联系性 D变化性132. 决定城市规模的两个重要经济原因是规模经济效益和( D )A扩散经济效益 B社区经济效益 C传统经济效益 D聚集经济效益133. 分类中除划分城乡居民点以外,还有城镇之别。一般特大城市人口大于 ( C )A 50万人 B70万人 C100万人 D130万人134. 城镇体系规划是重要依据对于测算( C )A建筑用地 B城市用地 C居民点

27、用地 D 非农业建设用地135. 居民点布局形式大体有卫星式、带状式、多边形式和( C )A四边形式 B集中式 C自由式 D直线式136. 居民点用地规模相应地划分为城市建成区用地规模、城市规划区用地规模和( B )A城市用地规模 B城市行政辖区用地规模C建制镇用地规模D城乡用地规模137. 分类中除划分城乡居民点以外,还有城镇之别。乡村分中心村、基层村和( D )A大队 B小队 C村民小组 D村落13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内( A )A耕地的80以上 B高产田的85以上 C农用地的75以上 D管辖范围的70以上139. 分类中除划分城乡居民点以外,还有城镇之别

28、。一般特大城市人口大于 ( C )A 50万人 B70万人 C100万人 D130万人140. 城镇布局理论包括反磁力吸引体系理论、门槛理论和( C )A增长极理论 B梯度转移理论 C带形城市理论 D城市区位理论141. 城镇体系规划是重要依据对于测算( D )A建筑用地 B城市用地 C非农业建设用地 D居民点用地142. 决定城市规模的两个重要经济原因是规模经济效益和( C )A扩散经济效益 B社区经济效益 C聚集经济效益 D传统经济效益143. 为防止病菌带入畜牧场,畜牧场应距最近的公路最好大于( B )A50m B100m C150m D200m144. 一般来讲,居民点规模具有人口规模

29、、用地规模、活动规模和( D )A聚积规模 B经济规模C凝聚规模 D辐射规模145. 交通运输方式包括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和( D )A地下运输 B轨道运输C陆路运输 D管道运输146. 机场用地面积一般都比较大,大型机场通常超过1000hm2,一般机场也达到( B )A100-200hm2B200-500hm2C500-600hm2D700-900hm2147. 距离远、急需、贵重、时间性较强的运输适宜于( D )A公路运输B铁路运输C水域运输 D航空运输148. 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根据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C )A10000辆 B15000辆 C2500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