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37.46KB ,
资源ID:609718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09718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基于云技术的教育综合应用网络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实验课题开题报告修改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基于云技术的教育综合应用网络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实验课题开题报告修改版.docx

1、基于云技术的教育综合应用网络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实验课题开题报告修改版第一篇:基于云技术的教育综合应用网络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实验课题开题报告基于云技术的教育综合应用网络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实验课题开题报告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31日 点击数: 1280 次 字号:小 大 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基于云技术的教育综合应用网络服务平台”。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分布式计算技术的一种,其最基本的概念,是透过网络将庞大的计算处理程序自动分拆成无数个较小的子程序,再交由多部服务器所组成的庞大系统经搜寻、计算分析之后将处理结果回传给用户。透过

2、这项技术,网络服务提供者可以在数秒之内,达成处理数以千万计甚至亿计的信息,达到和“超级计算机”同样强大效能的网络服务。 通过使计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而非本地计算机或远程服务器中,企业数据中心的运行将与互联网更相似。这使得企业能够将资源切换到需要的应用上,根据需求访问计算机和存储系统。云计算可以认为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的服务: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好比是从古老的单台发电机模式转向了电厂集中供电的模式。它意味着计算能力也可以作为一种商品进行流通,就像煤气、水电一样,取用方便,费用低廉。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的。 教育综合应

3、用网络服务平台,就是构建玉林教育云计算中心,运用网络化的使用环境为我市主要的教育工作如教育资源、教育管理、教研、教育评价等提供高效、公平、优质的即时云服务。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初具规模,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比较完备,但也普遍存在着“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对内部资源配置及建设、综合应用服务平台的建设等重视不够。我国的互联网建设和信息技术应用,普遍存在着部门的系统比较强,互联互通局部信息孤岛等问题。发达国家十分重视信息资源建设和共享,例如:英国在信息资源建设上,特别注重网络资源的建设,注重网络资源服务的统一管理与共享。1998年英

4、国建成了全国统一的教育门户网站全国学习网(NGfL),以求联接所有的学校与教育机构。经过几年建设,英国的全国学习网(NGfL)已经成为欧洲最大的教育门户网站,而且具备功能强大的搜索功能。同时英国也注重建设面向教师的网络资源,其教师网(TeacherNet)是专门为教师准备的门户网站,使教师简单地获得相关信息与服务。我国各种类型的教育网站名称五花八门,数量众多且良莠不齐。就目前国内大多数省、地市的教育信息化服务应用状况来看,还没有形成一个“一体化”的教育综合服务体系,都是单纯的就某一方面的需要而上项目,如要电子收发文就上OA,要窗口就建网站,要管理就上各种各样的管理系统等等,有些数据和资源重复投

5、资建设,资源利用率低。而西部地区特别是广西地区在教育信息化综合服务应用平台的建设更为滞后。因此,有必要探索出一条如何有效整合现有资源,打破教育信息化的边界,设计出一个“一体化的运营平台”模型,从而提高教育应用水平,实现缩短城乡间教育差距的新路子。 我国在教育信息化应用做得全面而又优秀的案例很少,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一带的发达地区,其中做得比较好且与本课题的研究有些类似的有“湖北教育信息网()”以及“中山教育信息港”()。其中湖北教育信息网在网站整体架构的基础上做了一个大的数据库,主要包括了全省的学生库、教师库、学校库,以这三个库做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数据库,所有的应用系统都是基于这三个基础数据

6、库之上,在这基础上开发了服务教师的教研、培训、绩效考核,服务于学生的学籍管理、贫困生资助、学业管理、综合素质评价,服务于学校管理的如校务、建设、安全等。共建设了90多个分网站和功能性服务栏目,自有资源达到了2T,全省17个市州全部建设了各自的教育分网站。湖北教育信息网电子政务较为突出,除了为教育行政服务外,还涵盖了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同时还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家长。网站以信息发布为主,具备社区性功能。几年来,湖北省教育信息网网站点击量全国第一,2010年在全国教育门户网站评比中获第一名。中山教育信息港提供了一站式的教育应用平台,而且各种应用、资源很多,如综合应用、综合资源库、健康基金、移动作业、

7、直播系统、视频互动、家校管理、电信家校通、协同办公、高中成绩、继教平台、初中派位、督导调查、扶困助学等等,基本上可以覆盖教育的方方面面了。 选题的意义及研究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实施将为学校提供高效率的协同管理平台,为教师提供便捷、高质、共享的教研学习平台,为学生家长提供快速、和谐的家校沟通渠道,而这三大系统形成的数据又形成相互评价的关系,研究出一套构成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教学成果评价分析及绩效考核的激励机制。 因此,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为教育信息化提供更加完善的、全方位的服务平台,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我市今后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条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探索出一条有效整合

8、现有资源,打破信息孤岛和有联不通局面,设计出一个“一体化的服务平台”,从而为提高教育应用水平,城乡教育资源共享,缩短城乡教育差距,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探索出一条技术线路的新途径。构建玉林一体化教育综合应用网络服务平台,将建成广西领先的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超大型平台,它的构建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城乡一体教育信息化的问题,也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队伍建设共同成长的难题,为广西乃至其他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持续发展、整合现有信息化应用资源提供指引性的参考模版。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本课题研究目标是构建玉林教育云,将各种教育信息化应用整合在一起,实现应用一体化、资源一

9、体化、数据一体化的综合应用服务平台,运用网络化的使用环境为全市的教育资源、教育管理、教研、教育评价等提供高效、公平、优质的云服务。主要研究内容是探讨建设应用于教学研究的网络教学教研系统,建设应用于学业成绩分析监控跟踪评价系统以及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并以此完善中考中招网上志愿填报及网上录取应用。将这些应用平台和原有管理应用平台整合起来,共同组建完备的基础教育数据库,建立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教学成果评价分析及绩效考核的激励机制,从而形成教育资源服务教学,协同办公服务教育管理,网络教学服务教研,成绩分析、学籍管理、家校互动服务学生的一体化教育综合服务平台。 课题研究主要观点: 1.本课题建设

10、项目有较强的选择性和针对性。所构建的“一体化教育综合网络服务平台”主要围绕学生、家长关心的学业,教师关心的教学教研,学校关心的教育教学管理为核心来建设相关的应用和资源,并尽量减少资源重复建设及应用的交叉覆盖,从而达到优化投资、加快应用推进的效果。 2.本课题采用“云计算”模式,以已经实施学校1300多所,教师4多万人、学生10多万人的玉林教育协同办公管理平台为基础数据,统一拓展构建其他的各种功能系统,所有的应用都在同一个“一体化”的平台中,用户只需要一个账户就可以实现其账户角色所拥有的应用功能,而且各种应用间能相互调取数据,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 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一是能最大化的利用现有资

11、源,构建城乡一体教育信息化模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避免资源的重复投资和建设,并采用一体化的构建思路,结合“云计算”的理念,竭力打造易用、高效、公平、优质的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 二是体现“四个服务”的功能:一是为教育行政和学校管理服务,实现网络化管理和网络化办公,提高管理和工作效率;二是为教学服务,为教师提供网络学习和授课的平台、资源共享的平台,方便教师查阅教学资料,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三是为学习服务,让学生通过网上自主学习和现代远程教育,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四是为家长(群众)服务,架设沟通学校和家庭(社会)之间的桥梁。 研究思路及方法: 本课题

12、的研究思路是以玉林市教育局已经构建的覆盖整个玉林范围的教育城域网、玉林教育信息综合性网站(已包含多种教育资源、教学应用子系统等)、协同办公管理平台(已包含校务管理、家校通、成绩管理、教师管理等子功能)为基础来构建整个综合服务平台,对教育综合应用网络服务中的教育管理、教学资源应用、教学管理业务流程再造与优化、教学评估方案的设计等进行专题研究,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教育综合应用网络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应用推广。 课题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数理统计法、实验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调查研究法,综合运用各种调查方法和手段,掌握实验研究的第一手材料,为课题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实验研究法,实验组织形式为对照实

13、验,运用等组设计原理,随机选定实验县(市、区)和实验学校,对实验项目(市、区)、学校施加实验措施,采取探究互动模式,开展课题实验。经验总结法,通过总结,全面深入、系统地提高经验实质,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找到可以运用和借鉴的规律性的东西。数理统计为教学质量、教育管理、教育评估等应用平台提供数据分析,相关群体和个体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分析进行行动研究,进一步形成具体的解决方案、策略和措施。 研究的技术路线: 玉林教育教育综合应用网络服务平台建设过程遵循的总体方针是:“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应用为本,注重实效”和“可持续发展”。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主要采用A与Web2.0为技术框架,统一数据库与

14、可拓展的应用系统相结合的技术方法实现。玉林教育综合服务应用平台建设的具体实施是校园网和区域城域教育网、网络接入工程和管理系统建设统筹兼顾与优化并举的过程。在教育信息中心建设的管理系统初步完成后,可将全市已建的校园网(区域网)接入形成玉林城域教育网的主体框架。以后,校园网(区域网)建设一个接入一个,城域教育网的规模逐步扩大。城域教育网上的有关应用系统,根据实际需求逐步配套进行建设。 研究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2年1月2012年3月) 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明确研究对象,布置研究任务等。主要工作为:收集教育网建设资源、数据,对课题组成员进行集中培训,明确课题组成员分工,学习掌握相关理论,

15、制定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 (二)实施阶段(2012年4月2012年10月) 开展课题研究开题,进行师资培训(明确培训内容),开展研究,检查课题研究工作进展情况,报送课题研究的阶段工作总结等。 课题研究的前期工作首先是完善学生基础数据库、教师基础数据库的建设;重新改版玉林教育信息网网站使之形成一体化教育综合网络服务平台的基本框架;将原有的各种教育应用与教育信息网网站进行数据对接,形成统一的服务平台模型。 根据我市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加强玉林市教育信息网网络中心的建设,实施网络中心的设备改扩建工程,实施建设应用于学生成绩分析与综合素质跟踪评价系统以及学生学籍管理系统,2012年6月完善中考中招考试

16、报名、网上阅卷、成绩查询、网上志愿填报及网上录取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2012年7月开始建设主要应用于教学教研方式改革研究的网络视频交互教学教研系统,2012年9月完善原有系统与新应用系统建设,2012年10月底所有建设项目完成进入应用阶段。在此基础上注重玉林教育信息网网络应用的开发和使用,对玉林教育信息网的运行和学校运用教育信息网资源进行教学以及应用教育信息网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做好详细记录。 在研究方案实施的过程中,组织开展课题相关的活动,开展课题研究培训、课题启动;进行活动开展记录、个案记录,以问卷调查、座谈讨论、检查指导的形式,获得反馈信息,整理和分析数据,分阶段进行对比,总结经验,及时调

17、整研究方案。把典型的经验和教训写成论文、经验总结或者教育理念,形成阶段性成果。 (三)总结整理阶段(2012年10月2012年12月) 召开阶段性总结会议:检查上阶段的课题研究实验工作,总结经验,展示阶段性研究成果,调整和布置下阶段的研究实验工作;整理汇总研究中形成的小结、理念、论文、活动和个案记录等阶段性成果,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回顾。总结经验,展示、推广阶段性研究成果,形成最终研究报告。 (四)推广应用阶段(2013年1月2013年2月) 在前一阶段总结的基础上,形成课题研究报告、研究论文、专著、个案分析、工作报告、管理办法、电脑软件等;进行全市推广应用。撰写课题实验报告,结题验收。 课题组

18、成员分工: 沈德海,课题组负责人,负责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和协调,任务分配,完成研究报告;梁伟雄、蒋以超,协助课题负责人开展课题研究,负责召集课题组成员,制订课题研究方案以及课题研究计划的实施,形成研究成果;凌育秋、梁兴波、李昌华,负责玉林市教育信息网的规划和建设;江健平、李杰、许中衡,负责玉林市教育信息网的应用研究,课题实验学校的教研活动的开展和总结;李剑勇、杨书明、唐冰,负责开展课题研究的问卷调查、座谈、督查指导,开展教育信息网的应用培训等;肖世泽、李勇,负责教育信息网的资源应用;梁轲、张嗣华、刘权纬,负责教育信息网的环境建设和技术保障;王红梅、陈宏平,负责收集和整理课题研究的数据、材料;莫

19、宇平、邱春兰负责课题研究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 预期效果: 一是能最大化的利用现有资源,构建城乡一体教育信息化模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采用一体化的构建思路,结合“云计算”的理念,打造易用、高效、公平、优质的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广西领先的一体化教育综合应用网络服务平台建设体系。 二是开展一体化教育综合应用网络服务平台的应用培训和应用研究,总结推广利用一体化教育综合应用网络服务平台提升教育管理效益和发挥一体化教育综合应用网络服务平台功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经验,形成研究论文集。 第二篇:信息技术应用研究课题开题报告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研究课题开题报告我校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研究

20、课题,是云南省“十一五”规划课题。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背景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过程中,网络凭借其信息储存的容量大,表现形式的多样化,高度共享性与扩展性以及交流的实时性和便利性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为教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打破了学生仅以教科书作为知识来源的唯一渠道的局限,为改变长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位一体,为各类教育资源的多层次开放和建设创立了有利的条件。而专题学习网站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完备的系统的知识,而且还能创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

21、习的良好环境,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近几年,国内外对专题学习网站的建立与应用的研究可谓是方兴未艾。各种专题的学习网站有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但在其建设与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因此,深入开展专题学习网站的研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另外,选择“信息技术”作为专题也适合我校的实际。而专题学习网站的学习资源可以为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的学习提供完整而丰富的知识体系与多样化的学习形式,将成为我们整合课程资源、优化教学手段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良好载体。二、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1、教育信息化理论教育信息化为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提供了环境、条件和保障。学生利用教育信息化的环境,通过检索信息,收集信息,处理

22、信息,实现发现学习、问题解决学习,实现知识的探索和发现,这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3、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人的认识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这种观点,学习过程被解释为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和兴趣并利用过去的知识与经验对当前工作的外界刺激(例如教学内容)作出主动的、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教师的任务不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23、学习动机,然后再将当前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过去的知识和经验)有机地联系起来,学生不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器,而是主动地对外界刺激提供的信息进行选择性加工的主体。三、研究目标以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为依据,对我校中青年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从内容和手段的校本化进行实践研究。四、课题实施可行性分析:国家教育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育,虚拟学校、远程教育等应运而生;泰州市教育局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通过评选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加大信息技术应用力度;我校即将建立局域网,利用现有各班的教学平台组成教育网络,使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了极大改观;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现代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

24、到了广泛的应用。五、研究内容1、我校中青年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内容理论部分: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及建构主义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学习和研究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知识和方法。计算机、网络操作技能等信息技术能力;将计算机等教育技术有效、合理地运用到教学中的教学能力。2、我校青年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手段教育技术集中培训:借鉴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经验,采用任务探究的方式,结合教学方案的设计和实践进行教育技术的共同学习和研究。结合:通过培训任务的完成,体验教学新方法、新理念,对之展开研究,进行创新。六、研究方法本课题是由我校领导及教师以高中学生为主要对象,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进行的信息技术学科专题学习网站的开发、应

25、用性研究;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行为研究法和统计研究方法。七、研究步骤和内容第一阶段(2007年12月-2008年1月)申报开题前期,我们结合“十一五”教育技术课题的要求,开展了调查研究,收集反映教师教学现状能力和信息技术使用水平的问卷资料,组织相关人员,酝酿课题、说明立案的理由及研究的可行性,为课题的研究目标打好基础。十二月底,我们召集各年级语、数学科的教研组长及骨干教师,听取意见,组织学习新课标等理论材料,让教师初步认识到:“一位现代化的教师,除了教学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反思能力、学习能力等素质外,还应具备基于信息素养、技术素养的教学预见

26、能力、教学传导能力和教育技术能力。这种新的诉求,应该是传统教学中所必需的教师能力的拓展和延伸,而不应该是一种摈弃和替代。”要求他们抽出时间学习思考:“1、信息技术进入课堂,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存在什么样的优势与缺点?2、现在,我校中青年教师对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使用,停留在什么样的层面上?3、中青年教师需要什么样的培训?”通过这个过程的调查与研究,教研组长及骨干教师对信息技术研究课题有了更进一步了解,都积极投入到研究行列。第二阶段(2008年3月2011年7月)课题实施虽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是老生常谈,但就我校目前的情况看,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使用水平,提升教师的信

27、息素养,我们先从理论上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再在技术上提高教师的驾驭能力,最后培训他们具体运用技术,整合多方面知识从而服务于课堂教学的能力。教师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水平,可以方便的利用网上教学资源和接受远程培训,可以更好的利用信息技术与别人进行不受空间、时间限制的交流,优化、整合教学资源,所以在校本培训中我们不断地加强信息技术培训。第三阶段(2011年8月-2011年9月)总结提升成果展示阶段 我校教导处根据培训计划,每月开展一次培训活动。通过三年以来的培训,我校从青年教师“目前已经掌握的信息技术情况”、“在实际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情况”及“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效果”对青年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通

28、过对教师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培训教师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八、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1、利用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提高质量。2、研究报告3、论文4、学生作品第三篇:校园数字化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中期实验报告校园数字化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中期实验报告 沈阳市新民兴隆堡学校 丁 红 丽 2012.5.30 校园数字化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中期实验报告 21世纪的今天,人类在科学技术上有了跨越式发展,各国都通过激励机制有效地推动了本国科学技术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我国也是如此。然而高度的发展也带来了高消耗,即使作为事业单位的学校也是如此。名目繁多的文件、试卷、材料需要消耗大量的纸张、油墨等资源。如何进行可持续的发展

29、,减少资源的利用,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校园数字化平台的建设是一种最佳选择。因此对于校园数字化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尤为重要,也符合国家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本课题研究的重心就是“数字化校园”;本文通过对上阶段的实验的准备、实验的过程以及分析反思作小结报告,以试图反映本课题研究所取得的理论成果和实践价值,并为下阶段实验工作的进一步深化进行了讨论和思考。 一、实验的情况 (一)实验的背景: 一年多来,我校教师通过校园数字化平台,充实了现代教育理论,体会校园数字化平台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所具有的优越性。但是,在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将校园数字化与课程有机整合,推进素质教育进

30、程、如何充分发挥其功能,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等都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直接面临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仍要做好课题研究工作。 我校为辽宁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近年来,学校一直加强信息技术的投入与建设,目前已迈入现代化、生态化、科技化发展轨道。学校拥有3个专用计算机教室,并开通了校园网络平台和学校网站,每个办公室均配备了专用电脑,教师们基本实现网上办公。学校现有教学观摩用的多媒体教室3个,其中最新装备的1个教室内,多功能组合媒体设备转换便捷、功能齐全,多个无线话筒同时使用。学校教工阅览室订阅了150多种杂志,学生图书阅览中心也使资源丰富、条件优越、设备现代。 (二)课题研究所具备的条件: 1、本项课题的开

31、展具有很好的理论基础与实际条件。一方面,关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独立研究已经自成体系,尤其是学科教学。近年来,随着二者整合研究的逐步深入,也已经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虽然还不够系统,但也已经很有指导价值。就本校而言,近三、四年来,一直参与国家、省市级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究,构造基于网络环境的“新课堂”、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等多篇专题论文,由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的省市各类竞赛屡屡获奖,广大教师已具备一定的课题研究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为实验课题的进一步开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学校领导对本课题研究在组织、物力、经费、时间、设备等方面可以给予支持。 本课题的主要参加者为学校办公室主任、教导

32、主任、教科室主任、计算机教研组长等。他们中,大多数为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具有中高级职称和本科学历,专业素质较好,学科分布广泛。基本上都独立主持过市级以上的科研课题,参与过省级或国家级课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和课题管理经验。 当然,在本课题的主要还是确立全员参与的思路进行。学校的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优良,平均年龄35岁;前几年参加的国家级课题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积累了一定的研究经验。此外,本次申报课题的主持人具有主持多项省市级课题的经历和经验,在方案制订、客观调控、理论研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实力。 3、我校是第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硬件、软件已达到省、市级标准;课题人员均已通过省市级的计算机培训,已掌握课题要求的基本能力,达到一定的理论水平;学校现已达到教师人均一台电脑,各班实现了“班班通”,这对该课题的研究也有很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二、实验的准备 (一)、实验目标: 1、通过本课题研究,总结目前的省内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