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104.88KB ,
资源ID:609596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09596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考化学重要填空逐空特训 填空题 25.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考化学重要填空逐空特训 填空题 25.docx

1、高考化学重要填空逐空特训 填空题 25压轴题4“性质、原理型”定性、定量综合实验1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时需严格控制用量。实验室以2NONa2O2=2NaNO2为原理,利用下列装置制取NaNO2(夹持和加热仪器略)。已知:酸性KMnO4溶液可将NO及NO氧化为NO,MnO被还原为Mn2。HNO2具有不稳定性:2HNO2=NO2NOH2O。回答下列问题:(1)按气流方向连接仪器接口_(填接口字母)。(2)实验过程中C装置内观察到的现象是_。(3)Na2O2充分反应后,测定NaNO2含量:称取反应后B中固体样品3.45 g溶于蒸馏水,冷却后用0.50 mol L1酸性K

2、MnO4标准液滴定。重复三次,标准液平均用量为20.00 mL。该测定实验需要用到下列仪器中的_(填序号)。a锥形瓶 b容量瓶c胶头滴管 d酸式滴定管e碱式滴定管 f玻璃棒假定其他物质不与KMnO4反应,则固体样品中NaNO2的纯度为_%。实验得到NaNO2的含量明显偏低,分析样品中含有的主要杂质为_(填化学式)。为提高产品含量,对实验装置的改进是在B装置之前加装盛有_(填药品名称)的_(填仪器名称)。(4)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酸性条件下NaNO2具有氧化性_。(提供的试剂:0.10 molL1 NaNO2溶液、KMnO4溶液、0.10 molL1 KI溶液、淀粉溶液、稀硝酸、稀硫酸)解析(1

3、)A中浓硝酸与炭反应生成NO2,NO2通入C装置可产生NO,因而按气流方向连接仪器接口aed,注意长进短出,然后NO和B中Na2O2反应,最后D为除杂装置,因而后续连接顺序为bc(或cb)f,该处答案为aedbc(或cb)f。(2)NO2与水反应可得稀硝酸和NO,稀硝酸(包含挥发的硝酸)与Cu反应得到硝酸铜和NO,NO为无色气体,因而C中现象为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为蓝色,有无色气泡产生。(3)酸性KMnO4标准液有腐蚀性,因而选用酸式滴定管,锥形瓶盛放待测液,玻璃棒溶解和转移固体,因而选adf。高锰酸钾与亚硝酸钠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5NO6H=2Mn25NO3H2O,n(NO)0.52010

4、3 mol0.025 mol,m(NaNO2)0.025 mol69 g/mol1.725 g,则固体样品中NaNO2的纯度为100%50%。碳和浓硝酸反应得到CO2,同时C中会有水蒸气进入B中,CO2和水分别与Na2O2反应得到Na2CO3、NaOH,样品中含有的主要杂质为Na2CO3、NaOH,同时除去CO2和H2O,可使用碱石灰(或氢氧化钠固体),该药品可装在干燥管内或U形管中。(4)要想证明酸性条件下NaNO2具有氧化性,需要选用合适的还原剂(如KI溶液)与之反应,并且能够观察到明显的反应现象(如淀粉遇碘变蓝),根据提供的试剂可选用0.10 molL1 NaNO2溶液、0.10 mol

5、L1 KI溶液、淀粉溶液、稀硫酸,注意用稀硫酸酸化,稀硝酸有强氧化性干扰实验。因而实验过程为:取少量KI溶液和NaNO2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淀粉溶液不变色,然后滴加一定量稀硫酸,溶液变蓝,证明酸性条件下NaNO2具有氧化性(或取少量KI溶液和稀硫酸于试管,然后滴加几滴淀粉溶液不变色,滴加NaNO2溶液,溶液变为蓝色,证明酸性条件下NaNO2具有氧化性)。答案(1)aedbc(或cb)f(2)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为蓝色,有无色气泡产生(3)adf50Na2CO3、NaOH碱石灰(或氢氧化钠固体)干燥管(或U形管)(4)取少量KI溶液和NaNO2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淀粉溶液不变色,然后滴加一定

6、量稀硫酸,溶液变蓝,证明酸性条件下NaNO2具有氧化性(或取少量KI溶液和稀硫酸于试管,然后滴加几滴淀粉溶液不变色,滴加NaNO2溶液,溶液变为蓝色,证明酸性条件下NaNO2具有氧化性)2FeCl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无水氯化铁在300以上升华,遇潮湿空气极易潮解(1)制备无水氯化铁仪器X的名称为_。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_i,k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实验结束后,取少量F中的固体加水溶解,经检测发现溶液中含有Fe2,其原因为_。(2)探究FeCl3与SO2的反应已知反应体系中存在下列两种化学变化:(i) Fe3与SO2发生络合反应生成Fe(SO2)(红棕色);(ii) Fe3与SO2发生

7、氧化还原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_。步骤现象结论.取5 mL 1 molL1 FeCl3溶液于试管中,通入SO2至饱和溶液很快由黄色变为红棕色.用激光笔照射步骤中的红棕色溶液溶液中无明显光路红棕色物质不是_(填分散系种类).将步骤中的溶液静置1小时后,溶液逐渐变为浅绿色.向步骤中溶液加入2滴K3Fe(CN)6溶液_溶液中含有Fe2实验结论:反应(i)、(ii)的活化能大小关系是:E(i)_E(ii)(填“”“”或“”,下同),平衡常数大小关系是:K(i)_K(ii)。另取5 mL 1 molL1 FeCl3溶液,先滴加2滴浓盐酸,再通入SO2至饱和。几分钟后,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由此可知:促使氧

8、化还原反应(ii)快速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_。解析(1)由仪器构造可知,仪器X的名称为圆底烧瓶。首先制取氯气,然后除杂、干燥,导管应长进短出,所以a连接h,i接d;在F中与铁粉反应,为防止FeCl3堵塞导管,出气导管应用粗导管,则e接j,冷凝法收集升华出的FeCl3,所以k接g;最后连接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吸收未反应的氯气,所以f接b,则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h,id,ei,kg,fb。实验结束后,取少量F中的固体加水溶解,经检测发现溶液中含有Fe2,其原因为未升华出来的FeCl3与未反应的铁粉在水溶液中反应生成Fe2。(2) Fe3与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2和SO,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

9、恒和原子守恒,离子方程式为SO22Fe32H2O=4HSO2Fe2。没有出现丁达尔现象,说明红棕色物质不是Fe(OH)3胶体。K3Fe(CN)6和Fe2生成蓝色沉淀。由实验现象知,FeCl3与SO2首先发生反应(i),说明反应(i)比反应(ii)快,则活化能:E(i)E(ii);反应最终得到Fe2,说明反应(ii)进行的程度更大,则平衡常数:K(i)K(ii)。该实验先滴加2滴浓盐酸,使反应(ii)加快,说明增强FeCl3溶液的酸性能使氧化还原反应(ii)加快。答案(1)圆底烧瓶h,id,eg,fb(c)未升华出来的FeCl3与未反应的铁粉在水溶液中反应生成Fe2(2)SO22Fe32H2O=

10、4HSO2Fe2 Fe(OH)3胶体生成蓝色沉淀 增强FeCl3溶液的酸性3(2019安徽六安检测)某研究小组探究在加热条件下FeSO4分解的气体产物及相关性质。已知:SO2的沸点为10 、SO3的沸点为44.8 。.用如图所示装置设计实验,验证分解FeSO4生成的气态产物。(1)实验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2)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用字母表示接口的连接顺序:a_。(3)若观察到装置丙中有无色液体产生,装置丁中溶液变成无色,则FeSO4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为探究SO2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原理,进行如下实验:实验1:将稀盐酸和NaOH溶液分别滴入品红水溶液中。观察到前者溶液颜色变浅,但未能完全褪

11、色,后者溶液颜色几乎不变。实验2:在滴有稀盐酸和NaOH溶液的两份品红水溶液中分别通入SO2。观察到前者溶液逐渐褪色,后者溶液很快褪色。实验3:在两份品红水溶液中分别加入一小粒Na2SO3固体和NaHSO3固体,前者溶液很快褪色,后者溶液褪色很慢。(1)由实验1可推测品红水溶液呈_性。(2)由实验2、3可推知,使品红水溶液褪色的主要微粒是_(填化学式)。(3)若将SO2通入品红的无水乙醇溶液,试预测可能出现的现象_。(4)加热溶有Na2SO3的品红水溶液,发现不能恢复红色,试解释原因_。解析.(1)验证分解FeSO4生成的气态产物,气体制备或检验气体的产生实验,在实验前必须进行检查装置气密性的

12、操作。(2)先将高温分解气体通过丙装置冷却收集得到三氧化硫,再通过丁的品红水溶液检验二氧化硫的存在,最后用乙装置吸收尾气,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为adefgbc。(3)若观察到装置丙中有无色液体产生,则产物有三氧化硫;装置丁中溶液变成无色,则产物中有二氧化硫,则FeSO4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FeSO4Fe2O3 SO2 SO3。.(1)加入稀盐酸时品红颜色变浅,而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颜色几乎不变,说明酸对品红溶液影响大,则由实验1可推测品红水溶液呈碱性。(2)实验2:SO2通入盐酸中不反应,以亚硫酸的形式存在溶液中,溶液中电离出的亚硫酸根离子和亚硫酸氢根离子浓度都很小,品红水溶液逐渐褪色;SO2

13、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生成亚硫酸钠,溶液中亚硫酸根离子(或亚硫酸氢根离子)浓度较大,品红水溶液很快褪色。可推测品红水溶液褪色可能是由亚硫酸根离子或亚硫酸氢根离子引起;实验3:在两份品红水溶液中分别加入一小粒Na2SO3固体和NaHSO3固体,前者溶液很快褪色,后者溶液褪色很慢。进一步说明是由亚硫酸根离子引起的褪色而不是亚硫酸氢根离子。(3)根据上述实验可知,使品红水溶液褪色的是亚硫酸根离子,若将SO2通入品红的无水乙醇溶液中,溶液中不存在亚硫酸根离子,则品红的无水乙醇溶液不褪色。(4)加热溶有Na2SO3的品红水溶液,Na2SO3溶液中的c(SO)大,加热后水解程度增大,但仍无法除尽,不能使品

14、红水溶液恢复红色。答案.(1)检查装置气密性(2)defgbc(3)2FeSO4Fe2O3SO2SO3.(1)碱(2)SO(3)品红的无水乙醇溶液不褪色(4)Na2SO3溶液中的c(SO)大,加热后水解程度增大,但仍无法除尽4(2019广西桂林模拟)氨气和氯气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某兴趣小组设计了相关实验探究它们的某些性质。实验一:用氨气认识喷泉实验的原理,并测定电离平衡常数K(NH3H2O)。图1喷泉实验装置(1)检查图1的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_。(2)喷泉实验结束后,发现三颈烧瓶未充满水(假如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原因是_。用_(填仪器名称)量取25.00 mL喷泉实验后的氨水至锥形瓶中,用0.

15、050 0 molL1盐酸滴定测定氨水的浓度,滴定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关于该滴定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填字母)。A当pH7.0时,氨水与盐酸恰好中和B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测定结果偏低C酸式滴定管未用盐酸润洗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D当 pH11.0 时,K(NH3H2O)约为2.3105实验二:拟用如下装置设计实验来探究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的反应。(3)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上图中的装置连接顺序为A_ (用大写字母表示)。若按照正确顺序连接实验装置后,整套实验装置存在的主要缺点是_。(5)写出F装置中的反应的一种工业用途_。(6)反应完成后,F装置中底部有固体物质生成。请利用该固

16、体物质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NH3H2O为弱碱(其余实验用品自选)_。解析(1)检查图1的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止水夹 K,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和盖子,从分液漏斗上口往烧瓶中加水,若分液漏斗管口中形成一段水柱且一段时间不变化,说明气密性良好 。(2)喷泉实验结束后,发现三颈烧瓶未充满水(假如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原因是氨气中混有空气。用碱式滴定管(或 25 mL 移液管) 量取25.00 mL喷泉实验后的氨水至锥形瓶;关于该滴定实验的说法:NH4Cl溶液呈酸性,当pH7.0时,氨水与盐酸没有完全中和,盐酸不足,故A错误; 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加入的盐酸不足,测定结果偏低,故B正确;酸式滴定管未用盐

17、酸润洗会导致所加盐酸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故C错误;由图可知,恰好完全反应时,盐酸的体积为22.5 mL,c(NH3H2O)0.045 molL1,当 pH11.0 时,HCl的体积为0,Kb(NH3H2O)2.3105,故D正确。(3)A制取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H2O2NH3。(4)A制NH3,D干燥NH3,F混合两气体,C干燥Cl2,E除去Cl2中HCl,B制取Cl2,装置连接顺序为ADFCEB ;若按照正确顺序连接实验装置后,整套实验装置存在的主要缺点是无尾气处理装置。(5)F装置中的反应的一种工业用途:用氨气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泄漏。(6)反应完

18、成后,F装置中底部有固体物质生成。利用该固体物质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NH3H2O为弱碱:取 F 装置中的固体物质溶于水配成溶液,测定溶液的 pH,若 pH7,可证明 NH3H2O 为弱碱。答案(1)关闭止水夹 K,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和盖子,从分液漏斗往烧瓶中加水,若分液漏斗中形成一段水柱且一段时间不变化,说明气密性良好(2)氨气中混有空气碱式滴定管(或 25 mL 移液管)BD(3)2NH4ClCa(OH)2CaCl22H2O2NH3(4)DFCEB无尾气处理装置(5)用氨气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泄漏(6)取 F 装置中的固体物质溶于水配成溶液,测定溶液的pH,若 pH7,可证明 NH3H2O 为弱

19、碱5(2019湖北黄冈二模)某学生探究如下实验(A):实验A条件现象加热.加热后蓝色褪去.冷却过程中,溶液恢复蓝色.一段时间后,蓝色重又褪去(1)使淀粉变蓝的物质是_(填化学式)。(2)分析现象、认为:在酸性条件下,加热促进淀粉水解,冷却后平衡逆向移动。设计实验如下,“现象a”证实该分析不合理:“现象a”是_。(3)再次分析:加热后单质碘发生了变化,实验如下:取少量碘水,加热至褪色,用淀粉溶液检验挥发出的物质,变蓝。:向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冷却过程中一直未变蓝;加入稀H2SO4,瞬间变蓝。对步骤中稀H2SO4的作用,结合离子方程式,提出一种合理的解释:_。(4)探究碘水褪色后溶液的成分

20、实验1:测得溶液的pH5实验2:取褪色后的溶液,完成如下实验:产生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_。Ag2O的作用是_。依据上述实验,推测滤液中含有的物质(或离子)可能是_。(5)结合化学反应速率解释实验A中现象i、现象iii蓝色褪去的原因:_。解析(1)使淀粉变蓝的物质是I2。(2)“现象a”证实该分析不合理,说明溶液中不存在淀粉,因此“现象a”是加入碘水后,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不变蓝)。(3)加入稀H2SO4,瞬间变蓝,这说明有碘生成或碘的浓度增大。这是由于碘溶于水发生类似于氯气和水的反应,即溶液中存在平衡HIHIOI2H2O,加入硫酸,c(H)升高,平衡右移,生成的碘与淀粉作用变蓝。(4)产生黄色沉淀是碘化银,且溶液显酸性,因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g2O2I2H=2AgIH2O。根据的离子方程式可知Ag2O的作用是同时除去I和H。滤液中加入稀硫酸和亚硫酸钠,然后加入淀粉,溶液变蓝色,说明有碘生成。而亚硫酸钠具有还原性,则推测滤液中含有的物质具有氧化性,其还原产物是碘,可能是 HIO。(5)由于淀粉水解速率较慢,而碘在水中受热歧化较快,因而实验A中i步骤加热后碘歧化,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