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39.75KB ,
资源ID:607829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07829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孙曼之的读医札记精品.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孙曼之的读医札记精品.docx

1、孙曼之的读医札记精品孙曼之的读医札记(精品)孙曼之的读医札记 (1): 张石顽论学医 “操司命之权者,务宜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向生死机关,下个 杆头进步功夫,自然不落圈缋。当知医门学问,原无深奥难明处,但得 悉其要领,活法推求,便可一肩担荷。又何必搜罗百氏,博览群书,开 凿寻文解义之端,愈滋多歧之惑哉” 张石顽:诊 宗三昧 张石顽为中医史上可数的临床高手之一,故其论学医这一段话, 自有甘苦自得的意味,值得我们重视。 这一段话可分为两层意思。 自“故操司命者”至“时人圈缋”,谓读书须下“坐冷板凳”功 夫。当今社会,声色犬马,滋扰日甚,潜心读书者,竟有几人, 自“当知医门学问”以下,谓读书贵在专一

2、,守住基本阵地,一 旦融会贯通,必然技艺大进。中医书籍虽然浩如瀚海,然大同小异者居 多,。各种著作只是一个原理的放大缩小,与几何学上“相似形”原理 正同。此即整体原理的体现之一。故书不必尽读,而重要书籍必须反复 阅读。我常对初学者说:“西医书越读越多,中医书越读越少,所以说, 其实还是中医易学易通。”陆懋修说:“学医从伤寒论入手,始而 难,既而易。从后世分类书入手,初若甚易,继则大难矣。”可为“基 本阵地”的注脚。 读医札记(2):叶天士无家学渊源说 近读徐评本指南医案,徐灵胎屡讥叶氏无家学渊源。昔贤谓 当时徐、叶齐名,而其实叶名盛于徐远甚,故徐氏英雄气短,念念不忘, 每以攻讦叶氏为能事。此一

3、端姑且不论,徐、叶二人年龄及活动年代、 地域均相近,故徐氏此言应为可信者。其谓叶氏家传医学者,均出于叶 氏殁后多年,并不可靠。思及于此,余曰:异哉,此老十分了得!依当 时农业社会之信息封闭环境,若无家传医学背景,在名医如林且多有家 学数代渊源之江南,欲脱颖而出,谈何容易余观叶案,于各家所长之 域,均能娴熟运用自如。尤其经方应用,叶氏以前,伤寒虽然贵为显学 而传世验案并不多,运用之秘,尽在民间私家。而叶氏于其域驰骋折冲, 加减化裁,出神入化。第以开拓温热治法,名声遮掩其余,而其经方运 用之成就,竟然不彰。叶氏之临床成就,无论哪一点,信手拈来,均超 越前人多多。余因而曰:叶天士与朱丹溪,俱为中医史

4、上之奇人,孟子 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余因之而 感慨系之矣 读医札记(3):外邪内陷证 “大抵病由外陷内者,须开其表而撑其内,使邪仍从 原路出也。昔人尝谓少阴之邪,仍以太阳为出路,太阳 之邪,仍以阳眀为出路。故凡外邪内陷日久者,服药后 能转见表证,即是邪气退出也。” 周学海医学全书,第283 页 按:外邪内陷其实很常见。所常见者如发烧、胃疼、泄泻、痢证、 水肿、便血、带下、崩漏、隐疹、反复发作的疖疮等,常有此类病机。 外邪内陷为伤寒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学者当平日于此处用心揣摩, 再参之以东垣、丹溪有关方治论述,必有收获。我体会,若能辨治此证, 在学医实践上便是迈进了

5、一大步。下面举一案作为实例: 余玉堂幼郎,因患疮敷药,疮愈发肿,饮食二便如常。延医数手, 调治多日,不识为疮蛊之症。无非五苓、平胃之药。渐至下肿尤甚,囊 若水晶,形似鱼泡,呼吸不利,求治于余,余思邪气内陷,必当提出于 表。又思病甚于下,当从举之之义。乃与升阳益胃汤。按投两剂,寒热 顿起,若有疟状,其家惊怖。余曰:“向者邪气内陷,今已提出,乃得 表里交争,方有寒热相战,不致内结,正佳兆耳”仍令再进。共计十 剂始消。世人但知热退为病愈,抑知发热亦为病愈乎? 谢映庐医案卷三,表虚 下陷案 读医札记(4):森立之与伤寒论考注 森立之(1807,1885),号枳园居士,出生于日本七代世医之家。 博闻强记

6、,机颖眀发,洒落豁达,淡泊荣势。先后师从伊泽兰轩、多纪 元坚学医。景慕清代朴学大师阮元、钱大昕、孙星衍、段玉裁、王引之。 一生勤于著述。据日本北里研究所东洋医学总合研究所医史学研究部小 曾户洋先生统计,森立之著作多达180 种,涉及书誌学(即目录学。例 如经籍访古志在中国颇受近代文献学者叶德辉推崇)、考据学(例 如左传考注、尔雅正名录、周尺说、夏小正考注等), 以及历史、博物诸多领域,但绝大多数属于医药研究。其中素问考注、 本草经考注、伤寒论考注、金匮要略考注是他沉潜最深、 考索最精的四部代表作,集中日历代医典研究之大成,允为日本江户后 期汉方医学登峰造极的光辉典范。 以上摘自伤寒论考注译者后

7、记。 森立之是第一位用清代朴学治学方法,对于中医药文献进行整理 研究的日本医家,同时又是少有的运用临床经验论证伤寒论原书的 医家。对于伤寒论的研究方法与目的,他是这样说明的:“余五十 年来精神之所专注,惟在此三十卷中。如其家说秘诀,其理幻妙幽微, 盖非其人则叵传。仲景以后,以心传心之至意久失其传。注家皆就文字 而解说,但是升堂而未入室之徒耳。今看破其偏陋,而归于临证实诣之 地,则仲景之书可始读而可施用于今日也。”可知他倡导不尚空谈,不 脱离临床经验事实,是很有见地的。事实上伤寒论考注一书的一个 显著特点,就是处处以临床经验来解释原书内容。尤其应该指出的,是 森立之对于贯穿全书的饮邪研究,发前人

8、之所未发,是对于伤寒论 研究的重大贡献。在伤寒论文献整理方面,森立之借助科学的分析 归纳方法,指出异同,明辨是非,其研究成果至今仍有重要意义。总之, 阅读本书,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与中国传统的、以致沿袭至今的“空 口说经”乃至根本不必罗列证据的伤寒论研究方式相比,实在是大 异其趣。 森立之写讫此书已经一百三十余年了,我们当然应该在森立之研 究的基础上继续前进。遗憾的是,作为伤寒论的诞生地,作为张仲 景的祖国,我们的伤寒论研究却仍然停留在二百多年以前、柯韵伯 时代的水平上,无法越雷池一步。森立之这本著作1986 年在日本首次 出版,2001 年在我国出版,迄今并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这正是目前国

9、内中医界故步自封心态的一种表现。 读医札记(5):望诊重在一瞥间 周学海曾说过:“凡察色,以远望而乍视之,为能得其真。”(周 学海医学全书,p519)日本汉方医也有这样的观点:“池田瑞仙诊痘 甚粗,如不用意者。或人问之,曰:诊察过密则反失真,其妙存于目击 之间。”(三三医书上?先哲医话,p686) 笔者体会,一瞥间的望诊印象,是首先抓住主要色泽,而过滤掉 了次要色泽,所以“ 能得其真”。如近治一老年妇女咳嗽缠绵难愈, 觉面色晄白少华,遂断为阳虚寒饮,处方后,复凝视,而黄色、黑色均 浮上脸色,究系何色,反觉犹豫不定了。因思仍宜以“晄白”为其真, 果三剂获效。 无独有偶,昨读报有一则消息: “【英

10、国卫报网站8 月23 日报道】题目:研究显示第一印象 很有用. 今天公布的一项研究称,十分之一秒就决定了一个人在你心目中 的印象。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心理学家们说,只有长期相处才能改变这 种第一印象。” 看来,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仍有相通之处。 读医札记(6):叶天士论胀满 “凡久病,病必在络,络空必成胀 满。” 叶天士种福堂公 选医案?刘案 叶氏所指之胀满包括癥瘕、积聚、单胀及水臌、疟母等病症。久 病入络易于理解,络空怎能胀满,然细思之,此语殊有深意焉。盖经脉 纵行,络脉横行。络脉为连接经脉与脏腑肌肉器官、左右、前后、内外 之通路。经脉与络脉虽均为气血所充盈,而经脉以气为主,故能贯彻上

11、 下,统领全身气血之运行。络脉以血为主,故为器官肌肉间营养传输之 通路。一旦脏腑气血虚弱,则经脉必然空虚,然此时病尚在气分。若再 发展累及络脉,则络脉之营血空乏,通路亦为之不畅。脏与脏之间,气 血不周且渐次虚衰。腑与腑之间,传输失衡、气机不运则成胀满。气血 不继则空虚处自虚,而郁滞处自郁滞。此时气病延及于血,甚者久郁化 水,癥瘕、水臌等病由是而成矣。徐灵胎于指南医案评语指叶氏络 病说法为“杜撰”。然由以上分析观之,终觉叶思之深,而徐得之浅。 汪石山曰:“身之血气如风与水,风疾水急,则颓陂溃堤,莫有能御之 者也。风息水细,则沙障石壅,多有所阻碍矣。”(汪石山医学全书, 中国中医药版,第88 页)

12、汪氏从另一角度,论述气血虚弱可导致局部 气血壅滞之理,亦可为叶氏说法之一注脚也。 读医札记(7):从一则医案,看中西医病因与治疗学说的差异 陈元东,连日微觉恶寒,两耳痛引及脑,然饮食自若。曾向吴医 诊治,服川芎茶调散,下咽即浑身大热,面红目赤,牙紧唇肿,咽喉窒 塞,瘾疹红块,攒发满项。举家惊怖,急延吴医复视。吴医束手无法。 陈氏昆季伯侄交口怨为所误。乃一面闭阻吴医,一面各寻别医。及余至 时,数医在堂,未敢用药。有谓此非桂附不可治者。余因问曰:“此何 症也,”一医曰:“误表戴阳于上,阴斑发于皮肤,必须桂附,方可收 阳。”余笑曰:“先生可独领治否,”其医曰:“如此坏症,谁肯领治” 余曰:“吾可领之

13、”。遂将吴医原方加甘草五钱,并曰:“立可呈效。” 其家见余言直切,急煎与服。药一入喉,微汗热退疹消,头目俱清,一 时人事大爽。诸医见余言已验,各自回寓。而吴医问曰:“加病是此药, 愈病仍此药;且加病甚速,愈病仍速,如斯奇治,令人莫测,肯以传乎,” 答曰:“五行之速,莫如风火。此症本风火内伏,阁下特未察其隐而未 出之故耳。原药升发宣扬,治本合法。但一剂,其伏邪只到肌表,宜乎 逼蒸发热,头目赤肿,皮肤疙瘩。盖发犹未透也。余乘机再剂,解肌败 毒,攻其汗出,则邪可尽达,自然风静火平,合乎火郁发之?之义。 但风火交炽,势甚暴急,故重加甘草以缓其火势,乃甘以缓之之意。法 遵经旨,有何奇哉 -谢映 庐医案/

14、牙紧唇肿案 按: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天地之间原有六气充塞,其气平和则生 长万物,过与不及则为六淫。六淫感之者致病,甚者为胜复之气,则为 疫疬。至其治疗之法,周学海曰:“大抵病由外陷内者,须开其表而撑 其内,使邪仍从原路出也。”由此可知,六淫致病,其治疗之法,只是 将其驱逐之,使之仍回天地间而已。六气于天地间随时变化,既不增, 亦不减,亘古以往,循环往复,其气平和时则善待于我,否则即于我为 敌。较之西医必欲消弥病原因子之治疗方法,中医则大异其趣且颇有幽 默意味矣。 又,中西医之病因、治则理论,出发点原不相同。而近人于六淫 致病,每以清热败毒之围攻剿灭为法,绝不讲求“使邪仍从原路出”之 中医原则,而

15、中药遂权且借作西药用矣。故目前中医实践能力之下降虽 然有多种原因,而受西医影响导致的观念变化,亦为其一重要原因。 读医札记(8):王祥徵先生医案一则之析疑 近读,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胡希恕,有一则“瓜蒌薤 白治遗精疑”,全文如下: “诊余,胡老谈及自己的老师一事,上中学时,胡老曾患遗精病, 王详徵老师开了瓜蒌薤白加四逆散、山栀,服一剂即愈,至今百思不得 其解”。 按:依方测证,胡老所患应该是肝失疏泄、湿热痰浊蕴伏下焦的 疾患。本方以四逆散疏肝解郁,栀子清心泻火,瓜蒌涤痰通腑,薤白泄 浊化湿。关于薤白的用法,叶天士云:“痛甚于下,浊结有形,非辛香 无以入络,非秽浊无以直走至阴之域”(临证

16、指南医案/卷八/疝:林 案)。叶氏认为,下焦为至阴之地,必须具有腥秽之气的药物如薤白、 五灵脂、两头尖、穿山甲、阿魏等,方能直入其域,且以腥秽宣泄浊阴 之邪,正有同气相求之用。看来,胡老确实邂逅并拜师了一位才识过人 而且视野宽阔的好老师,但不知为什么没有学习到这位老师的关于温病 的方方面面, 读医札记(9):学然后知不足 学随年进,识以见广。余于四十岁以后,始信有柔肝养胃法,所 谓“学然后知不足”。往岁治脘腹痛,心下突起,如有头足,疼痛不可 触近者,习用大建中汤,有覆杯痛止之效。其证且见面色发红,唇亦干 红,惟脉缓细可辨。因病以温药见效,仲景又有“心胸间大寒痛”之语, 故以中气虚寒,阳明浮热释

17、之。前年治一脘痛老年妇人,心下突起不可 触近如大建中证,投大建中汤,痛益剧。细辨之,则患者口燥咽干,大 便干燥难解,脉细弦,皆非大建中证所有。同一脘痛、心下突起不可触 近,而前者为阳虚证,后者为阴虚证。现象同而本质异也。乃改用一贯 煎合叶氏养胃方加减进之,一以柔养肝阴,一以濡和胃土,痛遂平。嗟 夫昔见王孟英诋东垣清暑益气汤,因不敢用,及至三十岁以后,始知 夏季清暑益气证甚多;见黄玉楸倡暖水燥土之说,遂偏于温燥,至四十 岁以后,始知现今阴虚证甚多。迩年以来,年事日增,识见亦广,昔日 之多所不知者,今日临床上且往往而有。乃知前此诸贤,其倡之者,皆 其所长;其诋之者,多其所不知。后进者,求其所长而遗

18、其所不知,则 得之矣。亦见学未深造,而轻议前人,非但自误,抑且误人也。其无知 妄作,本非实学,或蓄意攻讦,意在自炫者,又等而下之,不在此例。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 家丛书/ 胡天雄:“学 然后知 不 足” 按:近些年来,中医网站出现一片反对温病的鼓噪声,少数对于 中医知识一知半解的人极力鼓动,多数并没有临簿椤?皇侵缴咸副? 的青年人尾随其后,一时间狼烟四起。他们误以为温病学派是仲景的背 叛者,又以为只要学会了伤寒论便可以包打天下,殊不知临床实践却并 不是这么简单。譬如,夏季湿温外感的治疗,就非温病治法莫属。又如, 虚人伤暑,必用东垣清暑益气汤,伤寒论里面绝无治法。不能立志于中 医各家著作中下一

19、番苦功,而只欲读几本书以图侥幸者,必然难以学有 所成。胡天雄先生作为伤寒大家,临证六十年,今读其晚年感言,乃得 自临床的肺腑之言也,其言“学未深造,而轻议前人,非但自误,抑且 误人也”,当为中医初学者所诫焉。 读医札记(10):一则温病学家的伤寒治验案 丁丑六月十三日 吴 四十岁 先暑后风,大汗如雨,恶寒不可解。先服桂枝汤一帖,为君之桂 枝用二两,尽剂,毫无效验。次日用桂枝八两,服半帖而愈。原注:鞠 通自医。 按:本案收入吴鞠通医案暑温门。 先暑后风者,暑温为热病,尔后转为伤风证,吴氏不因其热病甫愈 而畏用温热之品,反而径投桂枝汤而且桂枝开手便用二两,二两未效, 竟改为八两并且只服一煎即愈,是

20、亦奇矣。此为吴氏自治案,吴氏是否 也给他人用过如此重量的桂枝,我们不好推测,但吴氏与叶天士都善于 使用经方却是事实:试看叶、吴医案中应用经方的医案很多,其中有一 些经方医案出神入化,堪称精绝。其实,他们本来都是从伤寒阵营脱颖 而出的临床大家,没有这样的根蒂则不可能成为温病学的创始人。我的 体会,从这些医案中学习经方的临床应用技巧,不失为学习经方临床具 体应用方法的一个捷径,应该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 读医札记(11):从一则伤寒论佚文引起的思考 阳明病外证身热汗出而不恶寒,但恶热,宜柴胡汤。 以上为一则伤寒论佚文,见于钱超尘先生伤寒论文献通考 一书所引用的高本伤寒论。高本为隋唐以前的流传抄本,具

21、有重要 的校勘价值。本条所说的柴胡汤,根据高本与宋本第229、230、231 条 对照,凡宋本写作小柴胡汤的,高本均作“柴胡汤”,由此可知,这里 的“柴胡汤”就是指小柴胡汤无疑。 这一条伤寒论佚文,说明了两个问题: 首先,由此条可知,小柴胡汤并不是少阳病的主方,所谓“六经 铃百病”的说法并不可靠。小柴胡汤的治疗作用实际是宣透郁热,提邪 外出。该方与寒热往来、口苦咽干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其次,小柴胡汤除了可以治疗太阳病、少阳病与厥阴病以外,由 本条可知还可治疗阳明病。这就说明,对于经方的运用,必须走从病机 原理入手的路子,才能真正的掌握辨治方法,从而面对病症千变而应对 无穷。方证对应的方法无异于

22、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看似简便,其实反 而缩小了经方的应用范围。 读医札记(12):一则新世说 近读非常道一书,此书专门搜集近代以来旧事轶闻,殆新世 说新语一类,昨晚读到一则,引之如下: 陈汉章在北大讲“中国历史”,自编讲义,将外国的 声、光、化、电统统 考证为先秦诸子的旧物。沈雁冰当时是学生,对此大不以为 然,陈汉章看出来 好后,把沈雁冰叫到家里,说自己的本意是要打破现在的崇 洋媚外、妄自菲薄 的颓风,实在是用心良苦的。 非常道,北京出版社,2006 年12 月版,p4 按:近来论坛诸公多有宣扬中医科学论者,为证明此事,将西医 之血压血糖血脂血粘血液循环等拉扯附会中医固有概念,以证明两千多 年

23、以前岐黄本来即已包含现代科学内容,又有将中医(其实是宋代理学) 的太极理论考证为现代科学者,衮衮诸公,挥笔洒墨,纷纷攘攘,好不 热闹,读此方知此事早已有之,并不奇怪矣。平心而论,无非是热爱传 统文化但在现代化摧枯拉朽的滚滚潮流前,唯恐失之而不能不为之回护 者也,所谓“用心良苦”,正是其真实写照 也从我的一则亲历验案谈起 与娄绍昆先生商榷 这几天仔细阅读了娄绍昆先生近期的几篇大作,方知先生早在六 十年代已经开始行医,至今于行医之余,仍继续努力学习,辛勤写作, 钦佩之意,油然而生。然而学术为天下之公器,对于先生的错误主张, 仍不能不眀辩是非,因再商榷如下: 娄先生说:“方证对应是论治的最高形式”,

24、并以先生亲身经历 的、也是先生第一次为他人开方治病的过程为例,证明此言不妄。为免 翻页之劳,先把这一原案,引之如下: “当时是三年困难时期,我隨父亲回乡务农,开始在何黄淼先生的 指导下学习针灸。偶然的一亇机会,我读到了三十年代出版的陆渊雷的 论医集,从中知道了中医学中有一种方证辨证的路子,知道了伤寒论的 重要性。反复熟读了陆的激情洋溢的著作后,我就变成了他的忠诚的 遥从弟子?,开始了仲景著作的学习。三年后,虽我用针灸已治愈许 多同村的病人,但还没有开过一张处方,.心里跃跃欲试。我同一生产 队的一亇年轻的农民娄文木,因为端午节多吃鸡蛋与棕子,呕吐、腹泻、 腹痛,西医诊为急性胃肠炎,输液后好转,但

25、胃胀、呕.逆、便溏,几 个月一直不愈。看了几个中医,都认为病因是伤食,处方离不开消导化 食的药物,但不但无效,病情反而日益加重,体重三个月减少了20 多 斤。最后来我处求诊,我认为是伤寒论中的半夏泻心汤类方证,根据是 患者当时的三大主症:心下痞硬、呕吐恶心、肠呜下利.再考虑他另有 口疮、睡眠不安等兼症,选用甘草泻心汤,当时年轻气盛,认为方证丝 丝入扣,必然有效。我的辨证以方证为诊断要点,而病因仅仅是充分条 件而不是必要条件。这是从仲景使用桂技加杏子厚朴汤得到的启发。仲 景使用此方,不管是喘家或是下之后,只要符合桂枝汤加杏仁厚扑的方 证,就可使用。处方后心中甚至暗暗决定,如果这方服下无效,今后我

26、 不打祘把中医学下去了。服3 支药后,患者诸症明显改变,我高兴得手 舞足蹈,觉得终于找到了学习中医的方向,只要按照这一方向努力,一 定可以把握中医学的精髓.所以我把这亇病案的治疗成功,看成是我学 习中医道路上的第一块里程碑.” 娄先生在这一件亲历中,得出了只要方证对应,便不必审证求而 治病的结论并且称之为“论治的最高形式”,而对于黄帝内经的辨 证论治传统则颇有微词,他认为:“内经记载了中医学初期病因决定论 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这是病邪决定论的阶段,和其相 应的思想,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等把压制对抗疗法当做常规。这 种疗法临床证明疗效不好,往往旧病未去,新病复起,即使暂时治愈复 发

27、率也很高。” 娄先生又举出恽铁樵初出道时的第一案,以证明方证对应的权威 性意义,其案如下: “恽铁樵除攻读经书外,兼习医经,对医学有一定基础。在长沙时, 3 个儿予死于伤寒,另一爱子慧度亦得伤寒症。请来的名医虽熟读伤 寒论(但不敢开伤寒方,以致爱子之伤寒越来越重,屡失愈病之机。 视其方药,仍是历次用过的山栀、豆豉、豆卷、桑叶、菊花,连翘、银 花、杏仁、象贝等味,服后热势依然,喘益加剧。先生终夜不寝,绕室 踌躇,苦于无临床经验。迨天微明,乃毅然日:。此病头痛、发热、身 疼、爱痔、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端,是伤寒论的太阳病,当以麻黄 汤治之。乃援笔书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持方与夫人日:我3 儿

28、皆死于伤寒,今慧度病,医家又谢不敏,与其坐以待毙,不若含药面 亡。?夫人默然。乃即配药煎服,先生仍去商务印书馆工作。及归,见 病儿喘较平;肌肤有润意,乃更与药,得汗出喘平面愈。 我第一次读了这个使人惊心动魄的故事,觉到难以想象,出现了 一大堆的向题,当然当时只能是自己问自己。以恽当时的社会地位,自 已也稍有医学知识,再加上他有三次丧儿之痛的经历,他所请来的中医 肯定是全上海第一流的。他们的理法方药肯定比恽强,医疗经验更不好 比了。恽的处方很可能是小姑娘上花轿人生第一回吧。那为什么疗效会 天差地别,答案只有一个,恽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运用了方证辨证,而他 所请来的中医们,他们还在理法辨证中摸索着。你

29、能说恽的方证对应 只是辨证论治的初级形式?吗,恽假如坚持这种方法一定就将会终 生一事无成。?恽如果一意孤行宣扬这种方证辨证的中医学 就是被 掏空了灵魂的中医学,那样的中医学,将会失去存在的实际价值并会日 渐消亡。?吗,我不这样认为。 恽铁樵先生是著名的近代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他的第一例治案与 娄先生第一例治案方法相同。其原因完全可以理解,甚至每一位初涉中 医实践的初学者,都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在这里,我也讲一件我的亲 历: 笔者是于七十年代初开始临床实践的,但长期不得要领。直至六 年以后,才尝到了应用经方的甜头。无独有偶,笔者首次应用经方取得 卓效的验案,也是用的半夏泻心汤。当时有一患者,女

30、,六十六岁,自 南方来陕探亲,由其女儿领来就诊。据述胃脘胀满数年,多方治疗无效。 近来在家乡当地一名医处诊治,该医称此病为“湿热”,要服中药数月 方可愈。服药一月后,胀满稍减。意欲暂服数剂中药,待回家后继续找 前医治疗。询之,恶心、纳呆、口苦。视之,舌胖黄厚秽腻满布,上腹 胀满有形而并无按痛。时腹鸣,微便溏,小便正常。阅前医处方,大率 半、苍、苏、苓、白蔻、通草、朴、滑、枳、连之类相出入。细数之, 大致符合半夏泻心汤主症,姑且先予原方三剂。不意数日后患者满面喜 悦,告知:服第一剂药后,当晚即觉胀减,第二剂胀满大消,第三剂纳 进,大便正常。 此案由于前用温病方法而后用伤寒方法治疗,其疗效之迟速不 同,给我以很大的震动,引起我在很长时间内的反复思考。很显然,温 病方法也能治愈此病,但是疗效就要慢的多。半夏泻心汤用后则效如桴 鼓,自有一番道理在内,决无神秘之处,这是肯定的。经过长期的思考, 我后来得出的结论是:必须探求经方的病机病理,才能真正学会使用经 方。即以半夏、生姜、甘草三个泻心汤为例,其病机究竟为何,前人谓 “寒热错杂”,究竟热在哪里,寒又在哪里,热从何而来,寒又从何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