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雷电知识普及培训课件防雷与防静电概述雷电灾害日趋严重我国地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雷电活动十分频繁,雷电灾害已成为我国危害程度仅次于暴雨洪涝、气象地质灾害的第三大气象灾害。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世界范围内均出现了气候异常现象,中国也不例外。其中,强对流天气、强雷电等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有所增强。同时,雷电除对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威胁外,对地球的电磁环境稳定也产生了影响。 随着高层建筑的大量增加,各种电子信息技术设备应用数量的迅猛增长,电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雷电击穿空气的距离缩短,防雷设施不完善的一些建筑遭雷击的概率增大。同时,伴随着技术进步、信息技术设备的集成度越来越高,抗
2、电磁干扰及攻击的能力反而越来越差,雷电及人工产生的电磁环境危害日趋严重,尤其是计算机、网络、通讯系统等,均是雷击的重灾区。雷电预警水平有待提高据报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奥运赛场区半径35公里范围内的海淀、丰台、南郊观象台、朝阳、顺义水上公园布设了5台大气电场仪。该监测系统可对局部地区潜在的雷电活动发出警报,在发生雷电前10分钟至1小时前发出预警。同样,类似的仪器设备也在今年国庆庆典中运用。但是,有关专家表示,“大气电场仪误报率很高”,机器很难精准找到雷击落地的具体位置。尽管我国的闪电监测技术几乎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但它也只能在闪电落地后近1秒钟才能监测到。“雷电的随机性太大了,目前全世
3、界都还没能解决精确预测雷电发生时间、地点、频次这个难题。”张义军说,“国内外在预测手段上水平是差不多的。一般只能进行02个小时之间的临近预警,准确率在60%70%。而两个小时以上的预警准确率就会下降非常大。”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国际大气电学委员会委员郄秀书曾对媒体表示,雷电灾害的预报,在全世界都才刚刚开始。常规的天气预报也是随着观测技术和数值模式的不断发展,以及资料和经验的慢慢积累,逐步提高预报准确率的,所以雷电灾害的预报也要有一个过程。“随着雷电资料的积累,大家对雷电规律的科学认识不断提高,对雷电灾害较好的预报是完全可以实现的。”郄秀书说,“目前基本上雷电预报还是跟强对流天气的预
4、报相结合,通过强对流天气的预报来预报雷电。”第一节 防雷雷电是自然界一种常见的放电现象,雷电放电时会产生极高的过电压和巨大的雷电流,不仅能击毙人畜,劈裂树木、电杆,破坏建(构)筑物和各种工农业设施,同时还会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一 雷电的分类从防灾的角度考虑,雷电的破坏可分为直接雷击、感应雷击、雷电冲击电压侵入和球型雷击。1. 直接雷击:雷云与大地之间的放电称为直击雷。巨大的雷电流直接击到地面的物体上,会是地面的物体烧焦或破坏,可直接引起雷击火灾。 2. 感应雷击:也可称作雷电感应或感应过电压,分为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两种。静电感应:雷云接近金属屋顶上部时,在金属上就会产生大量的异性束搏电荷,当雷
5、云与大地上的任何一个物体(比如对临近的大树)进行放电时,此时雷电场消失,而在金属屋顶的束搏电荷变成自由电荷,这种自由电荷的大量积聚将对大地间形成很高的电位,从而引起严重的后果。此种静电感应雷击产生的火花放电,可能会引起可燃物的燃烧和爆炸事故。电磁感应:雷击后巨大的雷电流会在周围空间形成强大的电磁场而引起的。这种磁场会在附近的金属物体中(比如设备、管道、构件等)感应出相当大的磁感应电动势。如果发生电荷的环流流动,就会在金属构件的开口处,导线或闭合线圈中产生强大的感生电流。它对建筑物很少起破坏作用,但对油罐或油气聚集的某些场所和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使用和存储地方将会引起爆炸危险,所以感应雷击又称为
6、间接雷击和雷电的二次作用。 2003 年 6 月 5 日,烟台市市开发区路通精密有限公司由于供电系统和部分大型设备信号没有进行防感应雷保护处理,雷电流沿电源进入,雷电产生的电磁感应造成电路板损坏和数字控制仪起火(见图片),三台流水线停止工作三天,造成重大经济损失。2008年长沙市郊区一村庄遭受直击雷与感应雷伤害,还产生一球形雷进入冰箱,瞬间将冰箱里的食物烤熟。武昌一中学的一间微机室突然受灾,被熏成“暗房”。 微机室前的楼道,一股焦糊味依然挥之不去,地上丢弃的窗帘有的看似被火烧过。进入微机室,地面、桌面以及摆设物上都蒙着黑色的烟灰,墙面以及房顶也好似遭过火灾一样。室内有6台电脑显示器,还有一台电
7、脑主机已经被毁成废骸,背后的墙面也破损不堪,墙面的电线有一截更是被烧得黑乎乎的。省防雷中心人士推测,微机房受灾有两种可能:要不是遭遇了感应雷雷击,就是电线短路,目前情况在进一步调查中。经他们检查,该校已安装了避雷针等设备,不过这些避雷设备防的是直击雷。防雷中心提醒,目前正是雷电高发期,雷电灾害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各个单位应该安装避雷设备,并定期检测。3. 球形雷击:由特殊气体形成一种特殊雷电现象。它是直径约为20cm到10m的“火球”,能在地面上滚动,可从门、窗或烟囱进入室内,俗称“地滚雷”。球形雷对油库危害很大,但只在少数山区和海滨地区才发生。一家制作茶机的木料加工厂因遭遇雷击起火,并形成“火
8、烧连营”之势,由东向西一排20间的木料房全部被烧毁。球形闪电(资料照片)大酸枣树被劈得四分五裂一个球形火球从乌云中飞出,快速向地面滚落下来。这球形火球有簸箕大小,后面拖着闪电一样的蓝色火花,并发出“嘶嘶嘶”的响声。他还没有反应过来,那大火球已飞速向他家门前的大酸枣树冲去。霎时间,一道蓝色的火球在他眼前一闪,闷雷般的爆炸声响彻云霄。那棵村龄30年,直径约50厘米的酸枣树,从树顶到树根顿时被纵向炸断。火球先是蹿过十几米山坡上的树林,劈倒了几棵小树,接着又穿过山脚下厕所右上方,打了一个洞在左下方钻出,点着一堆柴火。然后,蹿到距离七八米远的正房墙角处,穿过墙从厨房水泥地上的一处裂缝钻出,进入客厅,电光
9、击碎了客厅南墙的镜子后停住。当时,挂在客厅内的衣物也被玻璃划得到处是洞。从小树位置到客厅镜子处,这个火球大约走了20多米。电闪雷鸣是常见的自然现象,但令科学家们感到惊奇的球形闪电却是罕见的。球形闪电形如圆球,有时很小,有时却比足球还大,它的颜色多变,时而呈鲜红色或淡玫瑰色,时而呈蓝色或青色,时而呈刺眼的银白色,有时竟然是黑色。它的运行速度非常缓慢,有时与人们跑步的速度差不多。它有时发出轻微的呼哨声、嘁嘁声或咝咝声,人们的眼睛很容易跟踪观察它。它行进的方向和风向一致,喜欢追逐过堂风和自然风飘游,因而有时会通过开着的门窗或炉子烟囱及各种缝隙钻进室内。有时它还停止不动,悬挂在人们的头顶上。当碰到障碍
10、物时,它常会爆炸而发出巨响,也可能无声无息地消失。 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1031-1095年)在梦溪笔谈中,记述了一次球形闪电的实况,描述了暴雷运行的过程。球形闪电自天空进入“堂之西室”后,又从窗间檐下而出,雷鸣电闪过后,房屋安然无恙,只是墙壁窗纸被熏黑了。令人惊奇的是屋内木架子以及架内的器皿杂物(包括易燃的漆器)都未被电火烧毁,相反,镶嵌在漆器上的银饰却被电火熔化,其汁流到地上,钢质极坚硬的宝刀竟熔化成汁水。令人费解的是,用竹木、皮革制作的刀鞘却完好无损。上述奇异现象,令沈括及历代科学家们无法做出准确解释,成为历史上的一个悬案。 能钻烟囱可致人于死,富有神秘色彩的球形闪电弗兰克莱思在他的著名
11、作品大自然在发狂中记录了一个事实:在俄罗斯某农庄,两个小孩子在牛棚的屋檐下避雨时,忽然天空中飘下一个桔红色的火球,首先在一棵大树顶上跳来跳去,最后落到地面,滚向牛棚,像烧红了的钢水似的,不断地冒着火星。两个小孩吓得一动不敢动。当火球滚到他们脚前,年纪较小的一个,忍不住用力猛踢了火球一脚,轰隆一声,奇怪的火球爆炸了,两个小孩被震倒在地,但没有受伤,可是牛棚里的12条牛却死了11条,幸存的一条并未受伤。 这是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拍摄到的直径百米的球形闪电在美国尤尼昂维尔小城,一次狂风暴雨,雷鸣电闪之后,某家庭主妇打开电冰箱一看,十分惊奇地发现里面放着烤鸭、熟蛋和煮透的莴苣莱,可是她记得清清楚楚,这些东
12、西放进冰箱时全部都是生的,怎么会变成熟的了呢?原来这个家庭主妇离家外出时,忘记关上窗户,一个球形闪电从窗户飘进屋内,然后钻入电冰箱里,刹那间把冰箱变成了电炉,烤熟了冰箱内的食品。有趣的是,电冰箱竟然没有损坏,还能照常使用。 苏联有一架“伊尔18”飞机,在1200米高空飞行,遇到雷雨,一个直径为10厘米的球形闪电闯入飞机驾驶舱,一声巨响后爆炸了。可是几秒钟后,它却令人难以置信地通过了密封的金属舱壁,在乘客座舱处分裂成两个光亮的半月形,随后又合并在一起,最后发出不大的声音离开了飞机。驾驶员发现机上的雷达和部分仪表失去效能,只好驾飞机立即着陆。做地面检查时,发现在球形闪电进入和离开处飞机头部外壳板和
13、尾部各有一个窟窿,但飞机内壁没有任何损坏,乘客也没有受到任何伤害。 1955年夏天,苏联著名物理学家德米特列耶夫正在奥温加湖畔度假,8月23日傍晚,下了一场暴雨。德米特列耶夫正站在大楼门前观赏自然景色。这时空中掠过一道强烈的闪电,一二分钟之后,一个淡红色的火球在离地面2米半的空中,缓慢地向他站立的方向飘来,黄色、绿色和紫色的火星四溅。当火球接近他时,改为向上浮动,并且在空中一动不动地停留了几秒钟,然后飘向远处森林,在一棵树枝上“降落”下来。火球剧烈地发射出火星,很快又熄灭了。当德米特列耶夫清醒过来以后,只觉得火球经过的地方,空气中有股少有的清新气味。职业的本能驱使他立即取来烧瓶,采取空气样品,
14、经化验分析,发现其中含有大量的臭氧和二氧化氮,其含量大大超过正常值,这表明在火球内部很可能发生过某些化学反应。 1997年7月19日下午4时许,位于桂林市中心的广西师范大学也遭遇了球形闪电。当时天空多云,随着空中一声巨响,校内11号宿舍3楼314房间飞进一颗直径约0.3米长的大火球,当时屋里坐着刘华林等5位同学。火球在屋里按水平方向运行了3米多远,落在近门口处消失。与此同时,对面316房间里的4名94级经管系函授生刘祖强等,也看到窗外有一个碗大的火球,垂直下落。两屋的学生在火球出现时都感到有强烈的震感,有的同学说,就像被人重重地推了一下,有的说腿部发麻。 出事现场,人们看到破坏得最严重的是当时
15、屋里没有人的312房间,墙上有一个烧黑了的碗大的洞。走进三楼楼道,发现那个黑洞的对面墙上也有一个烧黑了的洞。也就是说,火球是从屋外击穿墙壁,飞进312房间,又穿墙而出。这间屋里以及楼道里的电线全被烧焦,日光灯管也被打落。316房间墙壁被震出一道2米长的裂缝。314房间靠窗的插座在火球飞进时被连钉拔起,飞砸在对面墙上,砸出一个小洞。 球形闪电这种奇特的自然现象国内有过记载,但都发生在地势很高的地方。如泰山、黄山山顶。在地势低的桂林,竟然也出现了球形闪电,实为罕见。 球形闪电和一般闪电的机理不同。它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会成为火球形态?火球的能量来自何方?为什么球形闪电的发光时间很长(从几秒到几分钟
16、)?火球的发光机理是什么?它为什么能保持球形并且能够移动?为什么它有时发出轻微的噼啪声而最后消失掉,有时却震耳欲聋地爆炸呢?诸如此类的问题长期以来令世界各国的科学家苦苦探寻,不得其解,各种假说相继问世。 法国科学家马季阿萨认为,球形闪电是一些大气的氮和氧的特殊化合物,它们在普通闪电的周围形成,并在冷却时消失。 苏联科学家普切尔文斯基认为,火球是一种带强电的气体混合物。球体是不稳定的,可以因为各种原因而发生爆炸,但在某些条件下碰到导电体后可能会因放电而减弱。 苏联科学院地磁、电离层和无线电波传播研究所的一些学者认为,球形闪电产生于雨水落进普通闪电槽里之时,它的分子粘满正离子和负离子,从而形成非同
17、一般的外层,即形成一个球形的特殊外壳。 有些学者根据已知气体的性质加以判断,球形闪电消失后的浅褐色烟雾,是二氧化氮,而空气中相当强烈的清新气味则是臭氧。从而推测,球形闪电可能是因为有某种气体进入臭氧集中区,使臭氧很快分解而形成。还有很多学者认为,球形闪电是一个等离子凝团,是一种脱离开原子的电子离子混合物。不过这种等离子体不像在热核反应时变得那样极度炽热,而是“冷的”,基本上就像日光灯里的气体一样,不能炽燃。当气体放电的时期,它才能产生,而雷雨时的闪电就是这样放电。等离子凝团无论在普通闪电后,还是在普通闪电的“锋芒上”都能产生和出现。在此情况下,球形闪电“窃取”了普通闪电并从那里得到生成的力量。
18、球形闪电和一般闪电的机理不同,它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会成为火球形态?能量来自何方?为什么发光时间很长?至尽仍没定论。 4. 雷电波的侵入:是指雷电的高电压冲击波侵入或高电压侵入。这是因为遭受直击雷或感应雷击后,会在架空线路或空中金属管道中产生高压冲击波。这种雷电波可能会从架空线路或金属管道两个方面侵入建(构)筑物,从而危害人身安全和电气设备,这种形式的雷电危害所占比例较大。二 雷电的危害 雷电具有很大的破坏力,其破坏力是多方面的。比如雷电可烧毁或损坏各种电气设备设施,造成大规模停电,可击毁建(构)筑物;可引起易燃、易爆物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其危害表现在雷电放电时所存在的各种物理效应和作用。1
19、.电性质的破坏作用。,也称为雷电的电效应。当雷击时,雷电所产生的高达数万到数百万伏的冲击电压,足以烧毁电力系统的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等电气线路和设备,引起绝缘击穿而发生短路,并导致可燃物、易燃物和易爆物发生着火或爆炸。2.热效应的破坏作用。是指数十千安至数百千安的雷电流通过导体时,会在极短时间内将电能转化为大量的热能的现象。此时在雷击点处产生的热能高达500-2000J,此能量足以融化50-200立方米的钢。这种能量可使金属导线融化并形成钢花飞溅,并使易燃、易爆物发生火灾或爆炸。3.机械性质的破坏作用。表现在被击物的遭受破坏,甚至被爆裂成碎片。这时由于巨大雷电流通过被击物时,在电流的作用下,
20、使被击物内部缝隙中的水分急剧被蒸发为大量的气体,其中气体急剧的膨胀,导致被击物破坏或爆裂;此外,同方向的电流或电流在拐弯处的电磁推力,也有很强的破坏作用;发生雷击时的气流也有一定的破坏作用。4.静电效应与电磁效应的破坏作用。同感应雷击内容类似。5.防雷装置上高电压对建筑物的反击作用。当防雷装置接收雷击时,在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体上都有很高的电位,如果防雷装置与建筑物内外电气设备、电气线路或其他金属管道相距很近,他们之间就会产生放电,这种现象称为反击。反击可能引起电气设备绝缘破坏,金属管道被烧穿,甚至会造成易燃、易爆物的火灾或爆炸。一个俄罗斯研究小组宣称他们已解开“麦田怪圈”之谜。据俄罗斯研究人
21、员表示,麦田的麦秆之所以弯曲伏倒,完全是因为雷击引起的微波放射造成的结果。共青团真理报对研究人员斯塔尼斯拉夫斯米诺夫的实验进行了描述:斯米诺夫将麦秆放入微波炉,然后加入一杯水。接着,麦秆就出现了人们通常在“麦田怪圈”发现的情况,开始弯曲伏倒。斯米诺夫说,他现在必须找到微波放射怎样出现在地里的原因。斯米诺夫认为微波放射来自地下,但尚无法予以证实。全俄电子硬件研究所的安亚托里阿亚耶夫也参与了此次研究,他表示微波放射最有可能是由雷击造成的。阿亚耶夫说,在50年前尚未听说这种研究时,他们便在全俄电子硬件研究所的草地上造出了“麦田怪圈”。阿亚耶夫说:“我和两名年轻工人当时正在测试高压硬件。我们用于供电的
22、电线当时悬挂在距离地面10米处,这时,电线忽然向下面的草地释放人造雷击,草便以顺时针方向的圆圈形状弯曲起伏。”阿亚耶夫又说,他们进行了数次实验,并造出直径达5米左右的“麦田怪圈”。另一支持这种理论的依据是,真正的麦田圆圈总有窄条状弯曲的草如影随形,这些草通常是因雷击造成的。(任秋凌)科学史上有过一次著名的“费城实验”,即富兰克林在1752年在费城用风筝把雷电收集到莱顿瓶中。 在伪科学史上,也有过一次“费城实验”,比前者著名得多,有无数的文章、书籍、电影、电视在介绍、讨论它。这是现代邪教宣传品中经常提到的一个事件。在中文邪教网站上,有一篇神秘的空间突破试验美国海军费城实验简介,提供了一个很常见的
23、说法:“1943年10月,美国海军在费城进行了一次人工磁场的机密试验,即著名的费城实验( The Philadelphia Experiment),实验成功地将一艘驱逐舰及全体船员投入另一空间。在实验过程中,实验人员启动脉冲和非脉冲器,使船只周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磁场。随后整条船被一团绿光笼罩着,船只和船员也开始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实验终止时,舰船已被移送到了479公里以外的诺福克(Norfolk)码头。此后,一些船员身上仍留有实验的反应,不论在家里,在街上,在酒吧间或饭店里,都会突然地消失又重现,让旁观者惊讶不已。 “参与这项实验的吉索普(Morris K.Jessup)博士认为,强烈的磁云能
24、够重新排列人类和物质的分子结构,使其进入另外的时空。“费城实验的进行在科学上具有着深远的意义,它不仅证实了自然界中的确有另外的空间存在,同时也表明了将人类及装备暂时投入另一空间的可行性。”死三角”的奥秘究竟何在?几百万年以来,沉积在百慕大三角区海底的淤泥中积累了大量的动植物,它们腐烂、变质、发酵,形成了大面积的气油田。在该地区特有的高压和极冷的条件下,海水中的水分子和天然气分子受压结合成冰状化合物,它们存在于海水中的各个部位。若周围海水压力发生变化,这些化合物便迅速下沉,同时释放出大量天然气。下层天然气在快速上升中,随着水压降低而急剧膨胀,海水密度迅速变小,导致轮船沉入海底。 此外,大量天然气
25、溢出海面,形成特殊气团,迫使该区大气中的氧气大量减少,若有飞机飞越该区上空,由于缺氧,发动机立即熄火,坠落大海。或者飞机尾部排出的带火花的废气,引燃四周天然气,熊熊烈火将飞机焚烧殆尽。 五花八门的理论、假说被提出来试图解释这个神秘现象,简直成了一门学问。比如上面的这篇文章,就提到了“外星人绑架”、“大西国发射激光”、“黑洞理论”、“海上次声波振动理论”、“高压油气说”、“平行宇宙”、“第二重力”、“四维空间”、“时空收缩论”等等。最流行的说法认为百慕大三角海底有个外星人基地,那些失踪的飞机和船只被外星人掠走了,失踪者被外星人带去当实验品,科幻电影第三类亲密接触就有几十年后那些失踪的飞行员被外星
26、人放回的镜头,而且还跟失踪前一样年轻。还有一种很迷人的科幻说法,说是这些飞机和船只进入了“时间旋涡”或第四维空间,去了另一个世界。也有人试图根据现有的科学知识,给出合理的解释,比如海啸、地震、龙卷风、重力异常、磁异常(美国海军在普查绘制海图时测量过这个海域,并未发现任何异常)。其中有一个“磁偏角异常”的说法,看上去似乎很合理,甚至连一些怀疑论者也接受。众所周知,地球的磁极和地理极往往是不相吻合的,导致罗盘所指的北极与实际的北极有一定的偏差,不同地点的磁偏角一般均不同,这种磁偏角现象早在宋朝就已被中国人发现,是航海的一个基本常识。三建(构)筑物的防雷措施 (一)建筑物防雷分类 各类建(构)筑物根
27、据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第一类防雷电建筑物:有大量爆炸物,因电火花会产生巨大破坏力的建筑物。第二类防雷电建筑物:有爆炸物或国家级的建筑物,雷击次数大于0.06次/a的公共建筑物,大于0.3次/a的一般民用建筑物。第三类防雷电建筑物:有爆炸物或国家级的建筑物,雷击次数大于0.012次/a小于0.06次/a的公共建筑物,大于0.06次/a小于0.3次/a的一般民用建筑物,大于0.06次/a的一般工业建筑物以及高耸建筑物。(二)建筑物的防雷措施1外部防雷:直击雷 基础接地体、引下线、接闪器(避雷针、避雷网、避雷带、避雷网格)、均压环、等电位、避雷器。2.内
28、部防雷:感应雷、雷电波侵入 屏蔽(房屋屏蔽、管线屏蔽、设备屏蔽)、等电位处理、接地以及安装分流限压装置(浪涌保护器)。注:管线的铺设要求埋地套铁管。建筑物防雷技术规范 GB 50343-20043.防雷产品:避雷针、降阻剂、接地棒、防雷器(浪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SurgeprotectionDevice)是电子设备雷电防护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装置,过去常称为“避雷器”或“过电压保护器”英文简写为SPD。电涌保护器的作用是把窜入电力线、信号传输线的瞬时过电压限制在设备或系统所能承受的电压范围内,或将强大的雷电流泄流入地,保护被保护的设备或系统不受冲击而损坏。电涌保护器的类型和结构按不同的用途有所不
29、同,但它至少应包含一个非线性电压限制元件。用于电涌保护器的基本元器件有:放电间隙、充气放电管、压敏电阻、抑制二极管和扼流线圈等。浪涌基本知识浪涌保护器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保护电子设备免受“浪涌”的损害。因此,如果您想知道浪涌保护器的作用,就需要弄清楚两个问题:什么是浪涌?电子设备为什么需要它们的保护? 电涌或瞬变电压是指电压在电能流动的过程中大幅超过其额定水平。在美国,一般家庭和办公环境配线的标准电压是120伏。如果电压超过了120伏,就会产生问题,而浪涌保护器有助于防止该问题损坏计算机。 为了澄清这一问题,了解一些有关电压的知识会很有帮助。电压是一种表示电势能差额的度量单位。电流能够从一点流到另
30、一点,是因为电线一端的电势能比另一端的电势能大。这与水在压力下流出水管的原理相似水管一端的高压推动着水流向压力较低的区域。因此,您可以将电压看作是电压力的度量单位。 我们稍后将了解到,有各种因素可以引起电压的短暂上升。 当电压增加持续三毫微秒(十亿分之一秒)或更长时间时,被称为浪涌。 当电压增加仅持续一毫微秒或两毫微秒时,被称为尖峰。 如果浪涌或尖峰电压足够高,它就可能对计算机造成某种严重损坏。这种效果与向水管施加过大水压十分相似。如果水压过大,水管将会爆裂。如果电线中的电压过大,也会发生类似的事情电线“爆裂”。实际上,它会像电灯泡灯丝一样发热并烧断,但原理相同。增加的电压即使不会立即损坏计算
31、机,也会使元件过度损耗,长期下来会降低它们的使用寿命。在下一部分中,我们将了解浪涌保护器如何防止此情况的发生。浪涌保护过程标准浪涌保护器会将来自电源插座的电流输送给电源板上插接的多个电气和电子设备。如果产生浪涌或尖峰,使电压超过了可接受的级别,浪涌保护器会将多出来的电流转移到电源插座的地线。 在最常见的浪涌保护器中,都有一个称为金属氧化物变阻器(Metal Oxide Varistor,MOV)的元件,用来转移多余的电压。如下图所示,MOV将火线和地线连接在一起。 MOV由三部分组成:中间是一根金属氧化物材料,由两个半导体连接着电源和地线。 这些半导体具有随着电压变化而改变的可变电阻。当电压低于某个特定值时,半导体中的电子运动将产生极高的电阻。反之,当电压超过该特定值时,电子运动会发生变化,半导体电阻会大幅降低。如果电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