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22.48KB ,
资源ID:606881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06881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考历史考前练习大闯关7.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考历史考前练习大闯关7.docx

1、高考历史考前练习大闯关72014高考历史考前练习大闯关7复习目标: 通过学习,要求掌握:夏、商、西周的政治和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著名战役; 秦朝统一全国以及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封建中央集权制度是适应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生存的产物,它有着自身的形成、发展、强盛、衰亡的过程。民族发展,民族融合,共同铸造了今天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外开放、兼收并蓄的政策,造就了汉唐王朝的一代强盛;五代 明清时期,中华民族进一步融合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对外交往由开放渐趋闭锁;我国封建政治由成熟走向衰落。第卷 选择题(7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1.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

2、.井田制瓦解 B.分封制崩溃 C.周王室衰微 D奴隶制腐朽2.战国七雄争霸格局形成的标志是A.周平王迁都洛邑 B.葵丘会盟 C.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 D.长平之战3.商鞅变法的直接目的是A.保护新兴地主和商人的利益 B.实现秦国的统一C.鼓励和发展封建小农经济 D.巩固和完善土地私有制4.发生在今山西省境内的战役是A.城濮之战 B.长平之战 C.桂陵之战 D.马陵之战5. 秦汉时期,以下地区归属中央政权管辖的先后顺序是:西南夷地区山东半岛河套地区西域地区、6. “亭长何曾识帝王,入关便解约三章。只消一勺清凉水,凉却秦锅百沸汤。”此诗说明作者A.肯定了刘邦推翻秦朝的贡献 B.认识到刘邦得民心的原因

3、 C.指出了刘邦约法三章的目的 D.分析了楚汉战争的性质7.汉武帝实行的制度中,其演变结果与最初目的不一致的是推恩令 刺史制度 附益之法 举孝廉A. B. C. D.8、隋唐时期,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决策失误、完善中央集权制、提高办事效率、防止宰相权重难制9、科举制度的实行,从本质上反映了、统治者重视选拔人才、选拔人才的标准日趋完善、统治阶级急于扩大统治基础、统治者阶级关系发生变化10、唐朝募兵制代替府兵制的根本原因是、府兵制容易导致将帅拥兵自重、战事频繁,府兵逃亡较多、为增强军事力量,减轻农民兵役负担、封建经济发展,均田制遭破坏11. 秦朝建立的丞相制度

4、在隋唐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这主要是指A.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B.设立三省制度 C.设六部尚书 D.设立内阁制度12. 今新疆维吾尔族的祖先在古代称A.突厥 B.回纥 C.吐蕃 D.契丹13、北宋负责监督知州的地方长官是A通判 B参知政事 C.枢密使 D.三司使14.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而实行的兵制是A. 募兵制 B.府兵制 C.募役制 D.更戍法15.北宋王安石变法的最主要意图A.进一步削弱地方割据势力 B.增强国家军事防御力量C.解决中央政府财政困难 D.改革科举制度选拔更多人才16、下列关于北宋科举制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殿试成为定制B.进士科为最主要科目 C.糊名法为防止考生舞弊 D

5、.学而优则仕17、为加强统治力量,推行猛安谋克制的是A阿保机 B.阿骨打 C.元昊 D.努尔哈赤18. 从根本上说,元朝能统一全国并维持了近百年的原因是A.蒙古族善于骑射,军事力量强大 B.忽必烈等君主善于谋略,统治经验丰富C.重用 “汉人”、汉制,接受先进社会经济意识形态 D.推行民族分化政策19、元朝管理西藏事务的机构是A布政司 B.都司 C.宣慰司 D.宣政院20猛安谋克制与八旗制度的共同点是少数民族首领创设 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发展 士兵的衣食均由国家供给 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A B C D21.明朝对外关系中的新现象有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开始遭受西方殖民者入侵开始接受一些西方先进科技

6、开始与非洲国家交往A. B. C. D.22、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的地点是今天的A西安 B.洛阳 C.开封 D.北京23、标志清朝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是设置A南书房 B.内阁 C.议政王大臣会议 D.军机处24、三藩之乱的性质是A地方分裂叛乱 B.满汉民族矛盾 C.统治集团内部满汉官员争权夺利 D.西南人民反对满清封建专制统治25、康乾盛世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百年之治”,但很快盛极而衰,它给当今社会留下的历史教训最主要的是A.加快社会改革,调整生产关系 B.加强以德治国,紧跟时代潮流C.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D.惩治贪官污吏,加强政权建设二. 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

7、4分)26. 阅读下列材料(12分)材料一 “呜乎!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 材料二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苛以天下之下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苏洵请回答:(1) 材料一、二中提出的六国灭亡原因各是什么? (2) 你认为六国灭亡的最主原因是什么?为什么?(3) 你如何评价杜牧、苏洵所持观点?27、阅读下列

8、材料:(11分)材料一 万历十一年(1583),罗明坚、利玛窦一起来到广东肇庆,着手建立在中国大陆的首个根据地。当地士绅百姓的抵触情绪非常大。他们采取了缓和矛盾的办法,尽可能研习中国文化,将基督教义融合进中国的古代经籍之中,从中庸、诗经、周易、尚书等书中摘取有关“帝”的条目,等同于西方基督教义中的天主,为了适合中国人“中国是中央帝国”的观念,利玛窦还改变了世界地图在西方的原始面貌,使中国刚好位于地图中央材料二 英国伦敦布道会传教士马礼逊,(他)曾多次建议英国政府在中国自设法庭,以取得在中国的治外法权。马礼逊的儿子英国传教士马儒翰,在鸦片战争中,随同侵华英军总司令和谈判全权代表懿律和义律,直接参

9、加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1842年,他又随璞鼎查同船指挥进攻南京,参与中英谈判,并起草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你认为明朝时期外国传教士在中国遇到了哪些阻力?(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朝时期外国传教士的活动,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3)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传教士在对华交往中的态度如何?(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外国传教士对华态度发生变化的特点及其原因?28. 阅读下列材料:(11分)材料一 清雍正四年(1726年)云贵总督鄂尔泰上疏认为土司制度 “今历数百载,以夷治夷,即以盗治盗,苗、倮无追赃抵命之忧,土司无革职削地之罚。直至事上闻,行贿详结

10、,上事亦不深求,以为镇静,边民无所控诉。改流之法:计擒为上,兵剿次之;令其自首为上,勒献次之。”材料二 湖北来风县 “自改土后,披荆斩棘,行李往来,遂为三省之要衢,四冲之捷径”。湖北施南地区则是 “商贾多江西、湖南之人”, “川、鄂、湘交界各族人民互通有无,密切交往”。云南丽江上府改流后的1725年(雍正三年)只有耕地790余顷,到1727年,新开垦了耕田471余顷,1729年,又新开垦耕田55余顷,总耕地面积增至1318余顷,比明末清初时增加了3倍。 改流后清政府下令废除 “禁部中夷人不许读书”的旧规,提倡在各改流地区广设学校,据不完全统计,雍正改流后建立的学校:在贵州有府州4个,在云南有府

11、州6个、县2个,在广西有府州5个、县1个,在湖南有府州1个、县4个,在四川有府州2个、县1个。 王钟翰请回答:(1)据材料一分析雍正年间为什么要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2)鄂尔泰对改土归流提出了怎样的方法?体现了怎样的原则?分析材料指出改土归流对西南地区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三.问答题:29、简述汉、唐、宋、明时期封建国家选拔人才的制度及其影响。(13分)30. 我国古代的中央政府为加强西部地区的管辖、促进西部地区的开发主要采取了哪些策略?试各举两例加以说明。31. 概括10世纪初13世纪中期,中国历史的政治格局和民族关系两个方面的阶段特点,并以史实加以说明。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5题、每

12、题3分,共75分)1.B 2.C 3.C 4.A 5.A 6.B 7.D 8.D 9.C 10.D 11.B 12.B 13.A 14.D 15.C 16.A 17.B 18.C 19.D 20.D 21.D 22.A 23.D 24.A 25.A二.材料解析题(共3题共33分)26.(12分)(1)材料一认为是 “不爱民”即不体恤老百姓;材料二认为六国灭亡是 “弊在赂秦”。(4分)(2)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当时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过程中,秦国商鞅变法最彻底,秦国在经济、军事等方面发展最快,实力在七国中最为强大,从而构成了秦国对六国的优势和威胁。(3分) (3)杜、苏之论皆有一定的正确性,但

13、都没有抓往事物的本质。(2分)杜牧所处时代为唐敬宗时,唐朝由盛走向哀落;苏洵生逢宋真宗、宋仁宗两朝向辽、西夏送 “岁币”之时,他上均有感而发,其关心国家命运,敢于评论朝政的情感和勇气是值得肯定的。(2分)27(11分)(1)传统文化的抵制; “中国是中央帝国”观念;(3分)(2) 传播了西方的科学知识;有利于中西文化的交流,开创了西学东渐的局面。(2分)(3)主张维护外国人的在华特权;参与武装侵略中国;参与制订不平等条约;(3分)(4)从友好交往到对华侵略;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侵略本质。(3分)28.(11分)(1)各地土司长期在辖区内独断专横,称霸一方,对境内人民实行残酷的

14、压迫和掠夺。(2分)清政府为了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改土归流。(2分)(2)方法是 “计擒为上,兵剿次之;令其自首为上,勒献次之”。(2分)原则是 “剿抚兼施”, “恩威并用”的政策。(2分)(3)加强了中央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改变了当地闭塞落后的状态;促进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3分)三.问答题(共3题共42分)29(13分)答:汉:察举制(1分)。影响:使西汉政府选拔了一批德才兼备的开拓型人才(1分),有利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统治(1分),到东汉时期过于注重孝廉一科使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士族制度)因此形成并发展起来。(

15、1分)。唐:科举制(1分)。影响:抑制门阀制度;扩大官吏来源;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历朝沿用,影响深远;有利于文化的繁荣;忽视实用性的学问。(2分)宋:科举制进一步发展(1分)。影响:扩大政权基础,起到加强中央集权作用;官员数量增加,增加了俸禄支出,加重财政负担,是形成“冗官”“冗费”的重要原因;重文轻武,形成积弱的原因。(2分)明:八股取士(1分)。影响:控制了士人的思想,阻碍了创造力的发展,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是造成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重要原因。(2分)30.(15分)答(1)设立军政机构,加强有效管辖。(2分)史实:秦汉时期在西南地区设立郡县;两汉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唐

16、代在天山南北设立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元朝在云南设立行省,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清朝设驻藏大臣和伊犁将军。等(5分) (2)加强民族联系和交流,促进经济发展。(2分)史实:两汉时期,张骞、班超先后出使西域,促进了内地和西域各族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唐朝时期,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后入藏,传入内地医药、养蚕等先进技术。等(2分) (3)粉碎分裂势力,维护国家统一。(2分)史实:康熙年间,平定了准噶尔反动贵族的叛乱;乾隆年间,平定了回部反动贵族的叛乱。等(2分)31.(14分)答:(1)政治格局:结束分裂走向统一。(2分)史实: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宋、辽、夏、金等政权并立的局面,最终由元朝完成了全国的统一。(4分) (2)民族关系:民族融合走向高潮。(2分)史实:宋辽夏金之间先战后和,形成较为稳定的对峙或并立的局面。(2分)相互间经济贸易的交往,文化技术的交流,使者往来,促进了民族融合。(2分)元朝的统一,进一步推动了民族融合高潮的到来,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2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