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27.22KB ,
资源ID:605864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05864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学历史教学参考.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docx

1、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0年第八期姒吉霞老师经济体制改革教学设计的学习思考周长森 偶翻今年第8期,被姒吉霞老师的教学设计深深吸引。首先吸引我的是姒老师的姓氏,这个姓可谓古老,让人想见夏族的历史,想见褒人所献姒姓女子褒姒的容颜。更吸引我的则是教学设计本身。姒老师将内容整合为一个思维逻辑程序:中国需要一场改革吗?中国需要一场什么样的改革?(解放农民解放企业解放国家)改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如今按照一定的历史主题整合教材内容,建立逻辑性的主线结构,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但姒老师的整合至少给我如下几点启示。1问题式标题,易牵动学生的探究思维。将标题设计为颇具探究性的问题,可以一下子就把学生的

2、思维撺住,拉向过去的时空。姒老师的问题又颇有导向性,将学生思维集中于具体历史事件的场景,这种鲜明性和历史性保证学生思维的不耗散,提高了思维的效率。2问题层层推进,将历史串成耐人寻味的糖葫芦,这种整合的巧妙,吊人胃口,又保证历史科学本身的内在逻辑性。历史的内在认知规律具有层进性,由表及里地探究历史的深处奥秘,忌讳总是平面,触及不到历史的灵魂处;具有历史性,立足史料的感悟与解析,不能全是以论代史,更不能进行虚幻的臆想和推测;具有整体性,认知需要建立对对象的完整认识,以便建构内化体系,否则认知体就产生心理黑洞,销蚀掉对认知的信任和已经获得的成果。姒老师的问题设计基本做到了以上三点,特别在历史性方面,

3、史料新颖、丰足、典型、精炼,搜集和选取史料上功夫好,让教学设计呈现精华。3史料补充意识和技术见出新课程素质。如改革背景,教师很容易想到改革前的生活资料,一般想不到开放方面的,这就制约了史料的丰富性和生动性,其实封闭也属于改革背景。姒老师补充了皮尔卡丹在长安街头的照片和当时的小学生守则,生活化、素质化气息浓,很抓学生兴趣和经验。姒老师不忘记在对史料分析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语言概括能力的培养,“贫穷的中国农村,困窘的中国城市,低效的中国经济,封闭的中国社会”,整齐的四句话,体现出姒老师的语言功底。还补充了国家领导人的思考,一下子把当时的问题上升到国家层面,将国家领导人对民生国运的忧患意识呈现给学生

4、,潜移默化了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所固有的优秀性格。情感价值观的教学很多不在直接的给予,而是通过恰当的载体,实现此地无声胜有声的目的。农村改革一目里,增加了相关中国农村改革之父杜润生的资料,使学生形成贡献意识、理论意识;增加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上升为国家政策的过程史料,这段史料,姒老师的技术能力很强,用“农民闯一闯”、“万里:顶一顶”、“邓小平:看一看”、“杜润生:试一试”一个简洁形象的逻辑序列进行设计,给人强烈的历史美、流线美、语言美。同样具有这种三美结合特征的一段是经济体制改革一段史料的补充。一般老师开门见山就讲南方谈话,而姒老师依照历史事物内在的发展逻辑,给出一段内部争论的史料,但给出的形式具

5、有三美:“1990年计划还是市场:中南海没有结论”、“1992年计划还是市场:邓小平一锤定音”。完整的史料,构建出一个完整的课题探究过程,辅助以语言的对称美和流动感,使新课程的探究具有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当然,跟任何的课堂设计都可以再设计一样,姒老师的教学设计已经很美了,我以我的主观进行思考,得出一些批判性的意见,当与不当,只期望组织我的思想。1历史知识给出的方式能否由今追古的路径?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物,今天的学生对一般的历史多少有所了解,教学的一些所谓新内容,其实对学生来说并非全新,若还是装模作样地从古到古,以新课待之,将会导致教学资源浪费,也很难激发学生兴趣。特别对于近世有些历史,学生甚至

6、也参与其中,更可从学生的经验世界出发。再者,教学历史又在于让学生感知历史的发展规律,有些规律性的认识,学生是明白甚至掌握的,因此教师如若把学生当成幼儿生进行教学,也势必出现上述同样问题。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由今追古的策略提高教学效率。譬如经济体制改革这节课,可以让学生提供大量的已知经验性的资料,告诉学生这些其实就是研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史料,因为学生正处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有意识无意识地充当了这一历史的经历者参与者,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自觉与历史使命感。然后补充启动改革者们的史料,改革开放前的史料,让学生进一步体悟作为历史当事人的角色。也可以从史观教学开始,让学生感受工业文明之历史洪流,它

7、将把阻止其浪潮的东西涤荡掉。然后引出中国在这个历史潮流中的历程,归纳出工业文明的趋势、表达要素;阻碍发展的制度、思想等因素和表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变动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将教材内容融合进去,将使教学更有主动性、生成性、研究性和深度。2“解放企业”这一目设计不足,没有突破。关于经济改革这块知识,一般设计都是重农村改革轻城市改革,这似乎是由于受教材或他人经验的影响。其实,经济改革,重点并非农业,恰恰应是城市改革,这是由中国的这场改革不只是要改善农民生活状况,更是顺应工业文明的结果。它要冲破计划经济的束缚,冲破公有制的桎梏,实行市场经济下的企业运行,虽然初期的城市改革只是这一过程的起点

8、,但已经蕴含了这一重大的历史信息。只有把这一时期的城市改革放在这一历史打场景下,才能真正理解其历史意义,所以说城市改革才真正是经济改革之主体。姒老师的设计仍然以农村改革为教学重点,城市改革成为带过去的次点,我认为有失正确的。此再指出一点,姒老师对农村改革的创造性似乎没有进行更到位的运用。我们可以把人民的创造性放到足够宏大的历史场景里去做历史的丰厚分析,从而让学生感受这一历史的珍宝,并建立对人民的敬意。历史,放进宏大的历史叙事中,才能真正发现它的地位。3设计有些虎头蛇尾,似乎是仓促结尾,从而没能实现教学的升华,多少是个遗憾。姒老师在设计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改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而带来的变化,所

9、给出的答案是:(1)实现了由高度击中的计划经济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转变,过紧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实现了从封闭和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变;(3)实现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人为本的伟大转变,人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虽然这三个“实现了”教学前,姒老师给出一张GDP总量变化表,图标直观地反映了经济的发展成就, “三个实现了”是通过由此及彼的挖掘得到的,因此体现了姒老师从历史表面到历史深度的探究努力。但我觉得仍然缺乏升华,设计应升华到工业文明或现代文明上,从而让学生建立历史潮流这样的本质性的动感。2010年9月13日星期一关于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教学反思 相土烈烈 罗马法的起源与

10、发展一课的课程标准要求是“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此课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没有一点政治学基础以及法律方面的基础,从课标要求来看,我理解为首先学生要知道罗马法的内容及作用,其次是罗马法的影响,再者是上升到法律在人类社会中的的价值,也就属于价值观方面的东西。此课内容不多,但概念较多,容易枯燥。我认为书中对于什么是罗马法以及罗马法的影响讲的比较详细,比如第一目,书中介绍了什么是习惯法什么是成文法,总结出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公民法,即狭隘意义上的罗马法,第二目讲述恶劣罗马法发展的原因及形成,最后一目也点出了它的局限及为后来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加

11、上学生订的全优设计上对这些都有讲述,而我认为此课学生需掌握的东西并不要太多,所以以学生自学为主。 我在前两目中分别举出案例,供学生讨论。比如第一个,在公元前600多年的时候一个将军在临去世的时候,立下遗嘱要把财产的大部分分给他的士兵,当战争结束,士兵向他的家人索要财产时,他的家人不给,那么按照当时的情况,你认为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学生经过讨论,有的说是判给家人,有的说是给士兵,给士兵的理由是不给就会激化士兵与当政者的矛盾,况且还有遗嘱,给家人的理由是根据习惯法。最后教师总结,根据习惯法有可能偏袒他的家人,因为统属贵族,但士兵代表的贫民阶层必然跟贵族结冤,经过不断的妥协斗争,逐步产生了有明确量刑的

12、成文法。第二个案例,是恺撒在征服埃及后,拜倒在埃及女王克丽奥佩特拉的石榴裙下,并最终有了个私生子,托勒密恺撒。当恺撒回国后,这个孤儿寡母便随后也跟着到了罗马,这时埃及艳后要求他们的私生子要有罗马公民权,这时候行不行呢?经过学生讨论,得出随着罗马的扩张,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原来的只限于罗马境内的法律必须要修改了,这是万民法产生的理由。 此课在讲解过程中对于罗马法的影响因为书中含有并且详细,所以就采取一带而过,提提的方式就过去了,后来想想还应当结合现代社会种种有关的法律常识予以扩展。历史课程网历史博客/158119/archives/2008/938709.shtml关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的想法

13、相土烈烈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这一课我认为处理起来有个难点就是,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据有必然性,因为苏联解体时大家都说苏俄不该爆发革命,是一个偶然事件,但这种认识对有些学生来说是一种模糊、朦胧的想法,有些学生则有一种独立的完整说明它是偶然,这里我设计了一个辩论赛: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是偶然还是必然的。这场辩论的铺垫是一段当时的俄国的背景材料以及刚刚学习的巴黎公社的学习(巴黎公社的爆发是不适宜的)。由于两个班的基础不同,效果也相差较远,而我的解释主要遵循列宁的观点,接着在分析列宁观点的基础上分析课本内容。 我把班里的学生竖着分成两大组。在一个程度较好的班里,叙述偶然性时,很多同学都认识到此时的俄国生产

14、力十分低下,还不具备走入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并且农奴制残余很多,迫切的是爆发一场资产阶级革命,来完成民主革命任务,二月革命爆发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如果采取给面包的政策,是完全能够避免社会主义革命的。这番理由使得本来坚持具有必然性的同学也不太好反驳,只好从书中俄国的背景中去寻找答案。 另一个班,也是分成两大组,大部分学生认为是必然的,当问为什么时,又只能照本宣科,没有自己的想法,很少有同学能够想到它的偶然因素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联系。 总的来说,这个问题设计的难度较大,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初中的一些东西,展现的材料也是冰冷的数字,在时间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不能充分思考是必然。 我把列宁的观点叙述如下:一

15、、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是一个新特征。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殖民地与自己的经济实力产生倒挂现象时,必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从而引起战争,对帝国主义的实力造成削弱,出现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为革命爆发准备了条件。 二、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但不排除特殊性。一般理论学家会死守着五个社会形态演变的学说,列宁认为完全可以出现社会的跳跃现象,但这不违背社会发展的大规律的。 三、进入社会主义与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是有区别的。进入社会主义需要生产力的高度发达才能够实现,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除需要一定的生产力发展,但更取决于有没有成熟的政党、阶级力量的对比,成熟的政治经济条件,如果能够爆发革命,那么无产阶级为什么不能够先取得

16、政权,然后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取得和别国一样高的生产力呢。 还向学生补充后面的内容,苏联的解体并不能说明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而只是斯大林模式的失败。书中对于爆发的条件只是列宁学说所强调的特殊性不完整表述。 1关注学生全面发展,饱含生活气息;渗透人文精神,赋予社会责任。 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知识、情感需要为本,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这是历史教学观的出发点。要让历史课堂发出人性化的魅力,人的关怀,人的生命意识。就要从单纯的科学世界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历史就是现实就是生活,就在他们身边,唯有这样学生才会意识到人的社会责任感。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更应该始终坚持以追

17、问历史对于人的意义、价值和存在本体为己任,通过把人类积累的智慧精神、心性精粹与阅历经验传授给下一代,使人能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其教育的魅力就在于对人心灵的恒久呵护。 2关注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创新思维,从而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奠定基础。 历史不是也不应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对历史的分析应是全面的,以便让后来者充分汲取经验教训。批判性思维提倡的是怀疑精神,要求人们不迷信书本、不盲从权威,有一个明辨是非的智慧头脑。正如英国思想家密尔所说:“对于异于寻常的个人,不应该阻止他们,而应该鼓励他们的与众不同”。让个体进行独立的判断和选择

18、,培养他们对已知知识的质疑和挑战。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怀疑,没有思考,所获得的知识只是借助于头脑贮存,并没有融为自己的思想,更不会形成批判和质疑,结果为知识所支配,最终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挥,使人成为盲目服从、缺乏批判精神和创造精神的单向度的人。历史学习不应该是促成思维固化的过程,只有渗透批判精神,才不会有空洞的说教。学生才会更多地去思索问题才会没有抵触不会反感,才会积极地思考人生,学会判断、学会选择、也就学会了生存。 3.关注培养学生国家意识、全球视野,从而增强学生强烈的时代感和使命感。 强烈的使命感,是历史教学观的灵魂,它帮助我们在历史与现实以及未来之间建立起有效的信息通道,并通过这个

19、通道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促进学生理解历史,感悟社会的发展,树立科学的历史观,从而激发起处于青春时代的学生们的历史使命感的萌动,这是他们正确的世界观形成的基础。当学生们产生了历史的使命感的时候,便自然地把自己当前的学习、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与祖国、与时代与人类相联系,这种联系是他们自主学习和主动发展的内在动力。拥有这种动力的学生,学习热情是持久的,心态是平衡的,人格是健全的,是可持续发展的,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就是培养体现时代要求的、全面发展的、具有健全人格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代新人。 4.关注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从而搭建人际交往和社会化的舞台。 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和学

20、生之间是平等的“我”与“你”的关系,对话和交往是以人格平等、相互尊重为基础的,交往的空间是一个充满自由、民主和活力的公共领域,体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参与、互相合作的人际关系。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尊重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所应有的权利、尊严、思维方式和自身发展方向。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理解,彼此信任,共同合作。倡导和营造师生平等交流的课堂教学环境,能为每个学生创造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机会,积极鼓励学生在与教师、与同伴的平等交流中,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 5.关注生命情感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并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生命情感是个体对自我生命的肯定,对他人生命乃至整个生命世界的同情、关

21、怀与钟爱。积极的生命情感引人振奋昂扬向上,富于爱心。消极的生命情感则是对生命的否定、无望、漠视和生命状态的沉沦。可以说,生命情感是人文精神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是其他美好高尚情感建立的基本因素。完整的教育应培养学生积极的生命情感。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课,应宏扬积极的生命情感。引导学生自由地去接近历史上那些挚爱、智慧的心灵,那些浸润着苦难的文字;用优秀的文化精神去点燃学生的生命情感,这比单纯教会学生某些历史知识、技能,会产生更为深刻的影响。 不仅如此,历史的借鉴、历史的智慧,不是无意识可以得到的,需要对历史的感悟、理解和反思。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应是反思历史寻求借鉴的过程。历史的经验只有与学生的

22、认识产生共鸣,通过主观感悟,才能内化为学生的智慧。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反思历史,直接制约着历史教学社会功能的发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能像传授知识一样直接“教”给学生,而是要创设机会,通过参与活动,日积月累,让学生感受、体验与内化。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思路及反思一、 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高中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理性思维的能力有较大提高。但由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没有达到一定的广度;对历史现象的认识也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分析问题还缺乏深度。所以,在教学中应用创设情景、启发式谈话法和讨论法,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利于培养和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二、

23、教材分析本课是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之间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和分水岭。鸦片战争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奋起抗争、探索富强的开始。中国近代史发展的三条线索都可以在本课找到源头,它决定了中国近百年的历史走向,是本册书中的重要单元。这节课的特点是内容庞杂,联系广泛,既有贯穿古、近代的纵向联系,又有沟通中、外的横向联系,理论要求较高。三、 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使学生了解鸦片战争前夕清朝统治的腐朽没落和欧美资本主义的迅速崛起以及对外扩张;英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和危害;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军民奋勇抵抗;清政府屈服;鸦片战争结束。 2.能力方面:通过组

24、织学生搜集信息、总结研究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和原因,培养学生初步掌握搜集信息进行综合评价的研究方法。通过探讨中国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分析和比较历史现象,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师创设情景及学生参与互动,锻炼其合作及自主学习精神, 提高口头表达的能力,培养探究性和创造性。3.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 :通过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和世界形势的分析,让学生明白“封闭必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使学生从历史的教训中得到警策。 通过英国走私鸦片和中国禁烟的讲述,使学生认识:英国走私鸦片的可耻;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正义举动,林则徐是永载史册的民族英雄。 介绍鸦片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爱国

25、将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树立正确的“社会个人”的社会价值和生存价值观。 四、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本课讲授内容着重于鸦片战争的原因和性质;中国战败的原因。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认识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辩证关系、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五、 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情境讨论式教学法、启发式谈话法。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从高度、广度、深度上开拓学生的思维,师生共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六、 教学理念 情景讨论式教学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其依据是“学生中心论”。教师通过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则通过分组讨论, 参与互动,体验感受,师生交流,共同

26、兴建完整的知识结构。在教学中提倡加强师生间、同学间的协作关系,注重独立思考及个性的培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教学目标课程标准提出的学习要点:“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一、知识与能力1知道以下基本知识和概念:革命兴起的背景、中国同盟会、革命纲领、黄花岗等武装起义、武昌首义、中华民国成立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清王朝的覆灭、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2发展学生分析概括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使学生学会结合史实分析问题的方法。2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3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学会概括和阐释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三

27、、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史论结合的分析中,培养学生崇尚科学、探求本质的科学精神,以及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培养以史为鉴的历史意识。2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为理想而奋斗的顽强毅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辛亥革命的过程、中华民国成立及辛亥革命的意义教学难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孙中山辞职、推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的原因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情境体验分析法、多媒体教学等教学过程设计学活动流程内容刺激类型及媒体 详细设计导入新课教师引导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中山路思考孙中山先生重大的贡献,以引入本课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录相教师:播放录相,并要求学生搜集录相中的重要信息。学生:观看录相,并在录相中搜集重要的历史信息。学

28、生回答,教师用课件呈现:1武昌首义 2湖北军政府成立3十几省宣布独立教师概括,这正是辛亥革命的高潮时期的重大事件。清末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及革命的酝酿发展教师语言表达;学生讨论,发表看法。以“你认为武昌首义的成功以及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清王朝的土崩瓦解是历史的偶然吗?”这一问题转入到关于清末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及酝酿发展情况的学习内容。可以根据情况,引导学生从清政府的统治、革命党人力量发展、保路运动所起的作用等方面进行思考和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概括。用“清政府越来越孤立”来概括背景所呈现的内容,即:1民族危机2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3清末新政、预备立宪用“革命党人不断

29、斗争”来概括革命酝酿发展的三个方面的内容,即:1组织:1) 兴中会等建立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 2)中国同盟会成立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2思想:1)宗旨:十六字 2)论战,促进宣传3实践:各地武装起义 用“导火线”来概括保路运动在这次革命中的作用。 以上分析可以使学生学习了这些基础知识,并学会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这一事件发生的偶然和必然性所在。同上文字和图片资料;学生阅读体验教师:呈现秋瑾的头像及其爱国诗歌,渲染秋瑾就义场景;呈现林觉民头像以及其与妻书节选的一段文字。学生:阅读与妻书选文,感受革命党人舍小家顾大家,敢为天下先,救国救民的英雄气概、勇于牺牲生命追求革命理想的精神。辛亥革命的成果1中华民

30、国成立1912.1.13帝制结束1912.2.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图片:孙中山头像、五色旗,各地庆祝中华民国成立的场景;课本材料;小组讨论交流1以图片简要讲述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概况。2从革命者的理想入手,思考新的政权的性质,以此引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的有关内容。指导学生并简要分析课本正文以及小字文中所反映的临时约法体现的基本原则,以认识其性质和意义。3简要回顾清帝退位,清王朝灭亡,帝制终结。接着以“在1912年,处在孙中山的位置,如果是你,你会把革命党人苦心斗争得来的政权给袁世凯吗?为什么?”引入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袁世凯夺取权力的原因。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应注意在讨论中,引导学生从客观形

31、势、袁世凯、革命党人以及孙中山自己等方面进行思考。引导中注意拓展思路,发现学生创新观点,合理的予以充分肯定,不合理的给予引导。教学生要史论结合。这样处理的意图,通过这个转变合理性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当时的复杂的形势,另一方面也了解孙中山先生的维护共和,不居功自敖,一切以革命需要出发的伟大精神以及丰富的个性。(不简单地用“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教条来束缚学生的思维。)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学生思考评价以“你认为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啦?”这个问题进行如何评价辛亥革命的探究。 落脚点之一,是认识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之二是认识评价资产阶级结果的几个标准,并形成评价历史事件一般的方法的认识,注意史论结合。小结本课布置作业教师总结升华;投影地图;1小结:归纳知识结构。可联系前面义和团运动,看到中国各个阶层都在为解救中国的危机进行着革命,与义和团等以前的斗争相比,辛亥革命更能反映时代的潮流,并突破了忠君就是爱国的藩篱,在中国政治民主化建设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引导学生认识中国革命任务非一次革命可以解决,要经过几代人不懈的斗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