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0 ,大小:82.32KB ,
资源ID:605559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05559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版中考语文考前专题《文言文阅读》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版中考语文考前专题《文言文阅读》含答案.docx

1、人教版中考语文考前专题文言文阅读含答案第14讲 文言文阅读专题一 常考篇目一、孔子语录题组训练1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A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欲信大义于天下B饭疏食饮水 皆出酒食C切问而近思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D传不习乎 传一乡秀才观之(解析:A.真诚,诚实/通“伸”;B.食物;C.当前的/附近的;D.老师传授的知识/传给。)2【A层级】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A学而时习之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B其不善者而改之 其真不知马也C可以为师矣 可以一战D于我如浮云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解析:A.代词,代指学过的知识/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代词,他们的/语气助词,表

2、猜测,大概;C.介词,凭借;D.介词,对,对于/介词,到。)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传不习乎?”是谈学习方法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博学而笃志”是谈修身做人的。B“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赞美了颜回贫贱不能移的品质,颜回为了自己的理想,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C“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讲珍惜宝贵的时光,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发愤进取。D“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告诉我们志向的确立和坚守是非常重要的。(解析:A项中的“博学而笃志”是谈学习方法的。)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是)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不解。(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为外物所迷惑。题组训练2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A吾日三省吾身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B匹夫不可夺志也 博学而笃志C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亦在其中矣D学而时习之 元方时年七岁(解析:A.每天/天;B.志向;C.以为乐/快乐;D.按时/当时。)2【A层级】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A思而不学则殆 人不知而不愠B为人谋而不忠乎 可以为师矣C不义而富且贵 年且九十D七

4、十而从心所欲 择其善者而从之(解析:A.连词,表转折;B.替/作为;C.并且/将近;D.顺从,听从/学习。)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C)A曾参“吾日三省吾身”体现了文人非常重视个人的品德修养。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深刻地阐述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C孔子认为君子一定能够做到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D“温故而知新”强调了温习旧知识的重要性。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广泛地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并且能多考虑当前的事情。二、口 技林嗣环题组训练11下

5、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A京中有善口技者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B手有百指 指通豫南C众妙毕备 录毕,走送之D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河曲智叟亡以应(解析:A.擅长;B.手指/直;C.全,都/完;D.应该/答应,回答。)2【A层级】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A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但当涉猎B于厅事之东北角 撤屏视之C满坐寂然 然徒步则汗出浃背D其夫呓语 其如土石何(解析:A.只;B.结构助词,的/代词;C.的样子/但是;D.代词,他的/用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C)A本文描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京中善口技者”的高超技艺。B本文既可以当作场

6、景描写的记叙文来读,也可以作为摹写口技特色的说明文来读。C听众的反应衬托了口技表演之“善”,属于正面描写。D文章结尾处道具的重现,强调其表演工具的简单,突出其技艺在“口”,点明题意。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全场宾客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凝神地听着,微微发笑,默默地赞叹,认为(表演得)妙极了。(2)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一张嘴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题组训练2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A百千犬吠 其岸势犬牙差互B满坐宾客无不伸颈 其一犬坐于前C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又

7、何间焉D群响毕绝 哀转久绝(解析:A.狗/像狗一样;B.通“座”/动词,坐;C.夹杂/参与;D.消失。)2A层级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A于厅事之东北角 舜发于畎亩之中B妇拍而呜之 人不知而不愠C于厅事之东北角 怅恨久之D凡所应有 凡三往(解析:A.在;B.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C.结构助词,的/凑足音节,无实义;D.凡是,表概括/总共。)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C)A“善”字统领全文,全文内容都是围绕“善”来展开的。B“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说明表演场地狭小、道具简单,衬托出了表演者技艺的高超。C文章仅仅从艺人的高超表演和道具的简单两方面写出了表演的精彩。D本文首

8、尾呼应,结构紧凑,也表达了对表演者的赞美。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把身子坐正了些。(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在这时客人们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扬起衣袖,露出手臂,两腿发抖,几乎想要先跑的。三、桃花源记陶渊明题组训练1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B)A夹岸数百步 夹岸高山B渔人甚异之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C复前行,欲穷其林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D并怡然自乐 心旷神怡解析:A.在两旁;B.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奇(奇怪)/不同;C.继续,又;D.愉快。2【A层级】下列句子加点词用

9、法相同的一项是(A)A欲穷其林 其人视端容寂B闻之,欣然规往 犹鱼之有水也C不复出焉 万钟于我何加焉D乃不知有汉 乃重修岳阳楼(解析:A.指示代词,那;B.代词,代指这件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义;C.兼词,“于之”,从这里/助词,表疑问语气;D.副词,竟然/连词,于是。)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C)A本文第一段着眼于“异”字,为下文描写更令人惊异的桃花源做了铺垫。B文章第二、三段是全文的重点,无论是写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环境还是写人物的交谈,都有一些生动的细节,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C文中真实地描绘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人人劳作、生活安定、民风

10、淳朴的现实社会。D这篇文章记叙层次清晰,一环套一环,一气呵成,结构非常严谨。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呈现在他眼前的是)平坦宽广的土地,整齐的房屋,还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林之类。(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题组训练2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予作文以记之B渔人甚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C寻病终 寻向所志D未果,寻病终 暮而果大亡其财(解析:A.类/通“嘱”;B.对感到奇怪;C.不久/寻找;D.实现/果

11、然,果真。)2【A层级】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武陵人捕鱼为业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B悉如外人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C闻之,欣然规往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遂迷,不复得路 遂与外人间隔(解析:A.作为/被;B.全,都;C.代词,代这件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终于/于是,就。)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C)A“咸来问讯”表现出桃花源人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B成语“世外桃源”出自本文,指幻想中的美好世界。C村人为渔人费了这么多周折才找到他们而“叹惋”,为自己住在与人世隔绝的地方而“叹惋”。D文章通过渔人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展示了桃花源的生活风貌,勾勒出了一个理想社会的雏

12、形。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四、陋室铭刘禹锡题组训练1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A有仙则名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B无丝竹之乱耳 行拂乱其所为C苔痕上阶绿 受上赏D可以调素琴 吴广素爱人(解析:A.出名/名词作动词,取名,命名;B.扰乱;C.方位名词作动词,长到上/上等的;D.不加装饰的/向来,一向。)2【A层级】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A无丝竹之乱耳 小大之狱B斯是陋室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C斯是陋室 微斯人,吾谁与归D可以调素琴 皆以美于徐公(解

13、析:A.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结构助词,的;B.动词,表判断/代词,这,那;C.这;D.用来/认为。)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C)A“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以名人的高雅居室衬托自己居室的高雅。B文章以反问句式结尾突出主旨,强调陋室不陋。C文章运用比兴手法引出陋室。“山不在高”“水不在深”比兴陋室之德,“有仙则名”“有龙则灵”则比兴陋室。D写陋室之陋是为了衬托室中主人之贤,而写室中主人之贤,正好说明陋室不陋。这是一种相反相成的关系。以下写室之内外之景、室中人、室中事,句句扣住“陋”字,而又不离“德”字。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

14、杂的)音乐扰乱双耳,没有(繁杂的)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2)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说:“(虽然是陋室,但只要君子品德高尚)有什么简陋的呢?”五、爱莲说周敦颐题组训练1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A晋陶渊明独爱菊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B香远益清 自以为大有所益C陶后鲜有闻 娟然如拭,鲜妍明媚D同予者何人 予观夫巴陵胜状(解析:A.唯独,只/老而无子的人;B.更加/好处;C.少/鲜艳;D.人称代词,我。)2【A层级】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水陆草木之花 宋何罪之有B自李唐来 屠自后断其股C濯清涟而不妖 丁壮者引弦而战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且焉置土石(解析:A.

15、结构助词,的/宾语前置的标志;B.介词,从;C.连词,表转折/表修饰;D.助词,无实义/疑问代词,哪里。)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A文章以“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为陪笔,引入下题,衬托自己对莲花的喜爱,借景抒情;“借花自以为写照”。B文章品评菊花、牡丹、莲花,意在慨叹真隐者少,有德者寡,而贪爱富贵者居多。以“君子”喻莲,表明了作者志在君子的道德情感。C文章用“噫”字引领三个排比句,在排比句中,句式同中见异,变化有致,感情起伏,其中反问句“同予者何人”情感色彩最为强烈。D文章结尾没有按照之前的菊、牡丹、莲的顺序来写,而是将牡丹放在莲后,是对追名逐利者进行暗讽,意味深长

16、,耐人寻味。(解析:A项中“借景抒情”应为“托物信志”。)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莲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对于菊花的喜爱,(从)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过。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应当有很多人。六、三 峡郦道元题组训练1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A回清倒影 清荣峻茂B虽乘奔御风 猛浪若奔C略无阙处 城阙辅三秦D素

17、湍绿潭 可以调素琴(解析:A.清波/水清;B.均指飞奔的马;C.通“缺”/宫墙;D.白色的/不加装饰的。)2【A层级】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B虽乘奔御风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C春冬之时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不以疾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解析:A.在/如果;B.即使;C.结构助词,的/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D.如此,这么/来。)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B)A文章先写山,后写水,重点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B第段中作者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突出山的高峻,第段则只用正面描写突出江流的汹涌。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与李白的

18、“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D结尾引用渔歌,既突出三峡山高岭长的地形特点,又渲染三峡秋天凄凉的环境特点。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不是在正午和半夜的时候,(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题组训练2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A属引凄异 下车引之B哀转久绝 天下独绝C不见曦月 见余,大喜曰D属引凄异 属予作文以记之(解析:A.连续/拉;B.停止,消失/极;C.看见;D.连接/同“嘱”。)2【A层级】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A自非亭

19、午夜分 有朋自远方来B或王命急宣 或以钱币乞之C良多趣味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D飞漱其间 择其善者而从之(解析:A.如果/从;B.有时/有的人;C.确实/良好;D.代词。)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A作者在文中依次写出了夏季的三峡呈现奔放美,春冬的三峡显示出清幽美,而秋季的三峡却展示着凄婉美。B第三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绿潭”“倒影”的静景,也描写了“素湍”“回清”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C第四段中写“高猿长啸”突出了秋天三峡的凄冷。D文章第四段中作者引用渔歌歌谣,是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手法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了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0、。(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在春、冬两个季节,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七、记承天寺夜游苏 轼题组训练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A欣然起行 必能使行阵和睦B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寻病终C庭下如积水空明 空谷传响D月色入户 木兰当户织(解析:A.出行/队伍;B.寻找/不久;C.形容水的澄澈/空旷的;D.门窗。)2【A层级】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A相与步于中庭 告知于帝B欣然起行 虽然,受地于先王C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遂迷,不复得路D盖竹柏影也 盖以诱敌(解析:A.在

21、/向;B.的样子/这样;C.于是,就/终于;D.原来是。)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C)A“欣然起行”一句写出了作者赏月的兴奋喜悦之情。B作者把自己列为“闲人”,表达了虽在政治上有远大抱负却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C“念无与为乐者”的“乐”与醉翁亭记中的“乐”在思想内容上有着相同的意味。D本文运用了叙事、写景、抒情多种表达方式。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们就)一起在庭院里散步。(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庭院的地面,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有像藻、荇似的水草交织纵横,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枝叶(在月光下)的影子。八、

22、与朱元思书吴 均题组训练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A天下独绝 猿则百叫无绝B千丈见底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C负势竞上 横柯上蔽D有时见日 隐天蔽日(解析:A.极/断绝;B.看见/认清;C.向上/在上面;D.太阳)2【A层级】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A鸢飞戾天者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B一百许里 杂然相许C猛浪若奔 孰若孤D急湍甚箭 其家甚智其子(解析:A.的人/表判断;B.表示约数/赞同;C.像;D.超过/很。)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A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信中生动描绘了秀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B本文用骈文写成,文字千锤百炼,生

23、动晓畅,句式整齐而有变化,读来很有韵味。C本文构思精巧,开头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对富春江风光进行高度的概括和赞叹,作为“文眼”统领全篇。D“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句话写的是作者的所见所感,从而烘托了山水景物的魅力。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没有一丝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一样的颜色。(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九、马 说韩 愈题组训练1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A千里马常

24、有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B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C才美不外见 风吹草低见牛羊D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解析:A.副词,经常,常常/形容词,普通的,平常的;B.吃/通“饲”,喂;C.显现;D.名词作动词,用鞭子打/名词,鞭子。)2【A层级】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A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年且九十B其真无马邪 策之不以其道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环而攻之而不胜D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学而时习之(解析:A.况且/将近;B.表反问的语气词,难道,真的/代词,代指“千里马的”;C.连词,表转折,但是;D.结构助词,的/代词,代指“学过的知识”。)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A文

25、章第段先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正面提出问题,然后笔锋一转,从反面展开议论。B第段主要写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和它才美不得“外见”的原因,作者对无知的“食马者”发出了强烈的谴责。C文章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人才比为千里马,将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D在作者看来,世上缺乏的是人才和发现人才的人,在两者中主要是缺乏发现人才的人。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2)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本领,(由于)吃不饱,力气不足,它日行千里的卓越才能就表现不出来。题组训练21下列句子加

26、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A才美不外见 初极狭,才通人B执策而临之 将军身披坚执锐C一食或尽粟一石 一箪食D食不饱,力不足 东坡现右足(解析:A.才能/仅;B.拿;C.吃/食物;D.足够/脚。)2【A层级】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A策之不以其道 以中有足乐者B而伯乐不常有 学而时习之C其真无马邪 策之不以其道D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王命急宣(解析:A.按照/因为;B.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顺承;C.难道/代词,它的;D.有时。)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B)A作者借这篇文章主张封建统治者应当善于识别人才,尊之以高位,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权,使他们能充分施展才干。B贯穿全文的中心句是

27、“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C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D文末“呜呼”一词蕴含着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痛恨之情。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况且想和普通的马一样都达不到,又怎么要求它能日行千里呢?(2)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唉!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十、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 濂题组训练1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A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日星隐曜B色愈恭,礼愈至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C同舍生皆被绮绣 将军身被坚执锐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奉

28、命于危难之间(解析:A.约定的日子/太阳;B.周到/到;C.同“披”,穿;D.供给,供养/恭敬地接受。)2【A层级】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A无从至书以观 以衾拥覆B当余之从师也 无鲜肥滋味之享C烨然若神人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D则又请焉 则素湍绿潭(解析:A.连词,表目的,用来/介词,用;B.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结构助词,的;C.好像/比得上;D.就。)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B)A“余幼时即嗜学”中的“嗜学”是文章的中心词,全文围绕它层层展开。B宋濂写自己求学的艰苦是想用自己的例子来训斥马生学习不用功。C选文运用夹叙夹议的方式,通过现身说法,勉励后辈努力学习,

29、读来情感恳切,语重心长。D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无书、无师的困难,他自己创造条件克服了这些困难,获得了知识。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我却穿着破棉袄,旧衣衫,生活在他们当中,毫无羡慕的意思。(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题组训练2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A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B不敢出一言以复 复前行C久而乃和 政通人和D至舍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解析:A.担心/祸患;B.回答/再,又;C.暖和/和乐;D.到。)2【A层级】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A或遇其叱咄 或异二者之为B余因得遍观群书 因屏人曰C足肤皲裂而不知 久而乃和D故余虽愚 故渔者歌曰(解析:A.有时/或许;B.因此/于是;C.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顺承;D.所以。)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B)A“略无慕艳意”“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表现了作者在艰苦环境中一心向学的精神。B描写富家子弟穿戴的华丽,是为了突出自己穷酸生活的遗憾。C作者以“勤且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