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47.13KB ,
资源ID:6047297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04729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1辨脉法.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1辨脉法.docx

1、1辨脉法卷一:辨脉法原文: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注释:大、浮、数、动、滑、沉涩、弱、弦、微都是脉象,可参见本套书之脉诀阐微译文:问:脉象有阴脉阳脉之分,说的是什么意思呢?答:大体说来,凡脉象表现为大、浮、数、动、滑的,叫做阳脉;凡脉象表现为沉、涩、弱、弦、微的,叫做阴脉。凡阴性病症出现阳脉的,病症可以治愈;凡阳性病症出现阴脉的,多属病危。按语: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此并非绝对,尝闻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此之谓也。病出多般,难一语以蔽之,土匪窃以为生老病死,人之常情,须乐观对待,理性

2、分析。原文: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期十七日当剧;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也,期十四日当剧。注释:主要说明阳结、阴结的脉症特征,及对病情转剧日期的推断。译文:问:阳结和阴结的脉象怎样区分呢?答:病人的脉象呈现浮脉、数脉,能饮食但有便秘现象的,名叫阳结,如不及时治疗经过十七天,病情会加重;病人的脉象沉而慢,不能饮食而自感头重脚轻,大便干硬,名叫阴结,如不及时治疗,经过十四天病情会加重。按语:阳结症,是由于阳气偏胜而阴不足,所以脉浮数,阳胜故能食,阴不足以济阳,故大便秘结。阴结症,是由于阴气偏胜而阳不足,所以脉沉

3、迟,阴胜故不能食而身重,阳不足以化阴,故大便反硬。关于预后推断,病势的转轻转剧与各方面的因素有关,必须根据具体病情进行具体分析,才能作出比较准确的预断。原文:问曰:病有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何?答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曰:何谓阳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曰:何谓阴不足?答曰: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注释:寸关尺:都是断脉所用的部位,如下图,左右手对称,中医理论中各主不同的症状。译文:问:有一种病患者既有恶寒,又有发热症状的病症,这是什么原因呢?答:阴不足则阳气得以乘之,所以发热;阳不足则阴气得以乘之,所以恶寒。问

4、:阳不足是什么?答:以脉为例,假如寸口脉微,为阳不足,阳虚则阴气乘之,阴盛则寒,就出现如凉水洒在身上般畏寒的症状。问:什么叫阴不足呢?答:尺脉较弱,为阴不足,阴不足则阳气乘之,阳盛则热,所以就会发热。按语:恶寒发热的病理症结在于阴阳偏虚。阳偏虚主要表现在寸口脉微,阳虚则阴往乘之,所以洒淅恶寒;阴偏虚主要表现在尺部脉弱,阴虚则阳往从之,所以发热。阴阳交虚,相互乘从,因之恶寒而又发热。阴阳两虚,虚不受补,必以养调之方可痊愈。原文:阳脉浮,阴脉弱者,则血虚,血虚则筋急也。其脉沉者,荣气微也;其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卫气衰也。荣气微者,加烧针则血流不行,更发热而躁烦也。注释:荣气:即血气,气色。卫气:

5、以内护外的功能,即身体的自我调节功能。烧针:针灸方法,用艾绒缠绕针柄燃烧,使热气透入配合针法行针。土匪不精此道,对针法知之了了,在此不做妄言。译文:病人寸脉浮,尺脉弱的,是阳气浮于外,阴血虚于内。阴血亏虚不能濡养筋脉,故产生筋脉痉挛。若病人脉沉的,必然血气衰弱。病人脉浮而大汗不止的,是因为卫气衰弱,自我调节机能受损。血气虚弱的人,就会更伤营阴、更助阳热,产生发热和躁扰心烦的变症。按语:卫属阳主外,营属阴主内。卫气虚而阳浮于外,则阳脉浮,这一浮脉,应当浮而无力,阳气不固,所以大汗不止;营气虚而血亏于内,则阴脉沉而且弱血气不足,则筋脉缺乏滋养。既然是营气微弱,自然应当治以滋阴养血,可是计不能反而加

6、用烧针,否则会导致血液凝滞而不行,造成更发热而烦躁的变症。原文:脉蔼蔼如车盖者,名曰阳结也。一云秋脉。脉累累如循长竿者,名曰阴结也。一云夏脉。脉瞥瞥如羹上肥者。阳气微也。脉萦萦如蜘蛛丝者,阳气衰也。一云阴气。脉绵绵如泻漆之绝者,亡其血也。注释:累累:强直而连连不断之貌。瞥瞥:虚浮貌。羹上肥:肉汤上漂浮的油脂,形容脉象虚浮泻漆之绝:绝,落也。泻漆之绝,形容脉象如倾泻漆时漆汁下落前大后小、连绵柔软的样子。译文:脉象浮数,蔼蔼然好似车盖一样为阳结症,又叫秋脉。所以脉象沉迟,累累然好似摸着长竹竿一样为阴结症,又叫夏脉。脉象虚浮好像肉汤上漂浮的油脂,这标志着阳气虚微;脉象微弱如同蜘蛛丝一样,这标志着阳气

7、衰竭;脉象绵软,前大后细,状如倾倒油漆时,漆将终了的样子,这是血液大虚的征象。按语:切脉是四诊中较难掌握的一种诊断技术,每有胸中了了,指下难明之苦,本段借实物的形态性质来形容脉象,可有助于理解。这些绘声绘影的绝妙比喻。都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原文: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脉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此皆病脉。注释:本段无难解之处译文:脉搏跳动缓慢,时而停止又重新跳动,叫做结脉。脉搏跳动急促,时而停止又重新跳动,叫做促脉。脉促是阳盛所致,脉结是阴盛所致,都是不健康的脉象。按语:本段对结脉与促脉的形成机制做了描述。结脉与促脉,都是脉有歇止,后能自还,但两脉的性质截然不同。

8、结脉的形成机制,是阴盛阳虚,阴气有余,所以脉来慢缓,阳虚不能与阴相续,因而时有止歇。促脉形成的机制则恰好相反。美玉有瑕,这里对脉歇而不还未做描述,土匪以为应与代脉区分开来。原文:脉浮而紧者,名曰弦也。弦者,状如弓弦,按之不移也。脉紧者,如转索无常也。注释:转索:绳索滚动旋转的样子无常:无规律译文:脉象浮而张紧,缺乏弹性,称作弦脉。之所以叫弦脉,是因为其形状与弓弦相似,切脉时不会移动;如果切脉时脉搏移动形如绳索旋转一样,那就不是弦脉而是紧脉了。按语:弦脉与紧脉的区别刻画。原文: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注释:芤:像葱的孔

9、茎一样,轻取急劲有力,重按却虚浮无力的外实内虚之脉象。革:像鼓表面的蒙皮一样外劲而大,内空而乏的脉象。半产:流产。译文:脉象类似弦脉和大脉,弦脉中取却无力,即为阳气衰减的征象;大脉中取却无力,实即芤脉,为血虚的表现。阳气衰减生寒,血虚则脉芤,弦芤并现,这就叫革脉。见此脉的妇女,多是流产或崩漏下血之后;见此脉的男子,多有失血或失精的症状。按语:伤寒二十卷,此段文情为土匪最悦。原文:问曰:病有战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答曰:脉浮而紧,按之反芤,此为本虚,故当战而汗出也。其人本虚,是以发战,以脉浮,故当汗出而解也。若脉浮而数,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虚,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发战也。注释:战:发抖译文:问

10、:有些病症先发抖,然后出大汗,病就随之而愈,这是什么道理?答:如果脉象浮而紧,应该是兼有表症,但按之中空为芤脉,这是中气本虚,所以出汗之前发抖,脉象浮,是邪势向外,所以应当汗出而解。如果脉象浮而数,按之不芤,这样的病人,中气本来不虚,只要汗出,表邪自解,出汗之前是不会发抖的。按语:脉象浮是表症的一个特征,临床表现为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等。原文:问曰:病有不战而汗出解者,何也?答曰:脉大而浮数,故知不战汗出而解也。注释:知在这里应该翻译为证明译文:问:有的患者并没发抖,病就自然随汗出而愈了,这又是什么道理呢?答:此类病人脉象表现为大、浮、数,证明中气旺盛,足可驱邪,故可知不发寒战按语:同上段原文:

11、问曰:伤寒三日,脉浮数而微,病人身凉和者,何也?答曰:此为欲解也,解以夜半。脉浮而解者,濈然汗出也;脉数而解者,必能食也;脉微而解者,必大汗出也。注释:解:疾病痊愈的意思。濈然:形容人全身大汗的意思。译文:问:患伤寒三天的病人,脉象表现为浮、数、微,不发热而身微凉,这是什么原因呢?答:这是病即将痊愈的征兆,痊愈的时间,大概在半夜。若脉浮而痊愈的,是因为为中气驱邪于外,即病在体表,故应全身畅汗而痊愈;若脉数而痊愈的,是因为胃气旺盛,病人应当能饮食;若脉微而痊愈的,是病势已衰,病原为人体免疫功能所解,故一定会出大汗而病愈。按语:此条只可应用于寒热症,现在临床表现很多疾病与此并不符合,寒热症是可以符

12、合的。原文:问曰:脉病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别之?答曰:寸口、关上、尺中三处,大小、浮沉、迟数同等,虽有寒热不解者,此脉阴阳为和平,虽剧当愈。注释:脉病:这里脉为名词作动词,号脉的意思译文:问:通过号脉来诊断病情是否能够痊愈,应当怎样区别呢?答:如果寸、关、尺三部的脉象大小、浮沉、迟数相等,虽然寒热的症状还没有解除,但这种脉象为阴阳和平的表现,则知病虽严重,也是能够痊愈的。按语:脉症合参一般地说,脉症相符者生,脉症相失者死。此法对于19世纪之后出现的病症多不适合,土匪曾给癌症患者号过脉,其脉无丝毫病象,着实令人不解。原文:师曰:立夏脉洪大,是其本位,其人病身体苦疼重者,须发其汗。若明日身不疼不重者

13、,不须发汗。若汗濈濈自出者,明日便解矣。何以言之,立夏脉洪大,是其时脉,故使然也。四时仿此。注释:苦疼重:苦在这里是形容词作动词,苦于身体疼痛、沉重。译文:老师说:病人在立夏后出现洪大脉,是夏天本应见的脉象。此时,若病人出现身体疼痛、沉重的,应汗治疗;若第二天身体已经不疼不了,则无须再发汗了;若全身畅汗者,第二天病就会解除。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立夏季节见脉象洪大,是夏令本脉。脉能应时,表示中气充足,能够顺应时令变化,所以病当痊愈。其他季节的脉象亦可依此类推。按语:人体中气与自然界是息息相通的,因此在脉象上,也随着季节的变换而有春弦、夏洪、秋毛、冬石的不同。在某一季节里,就应当具有某一季节的脉象

14、,才是正常的平脉。如果脉能应时,就是有病也不会太重,而且容易痊愈。土匪识一朝医,深通四象体质医学,闻其所究,浩然博大,欲为学,奈何朝鲜文水平不够,读而不明,深为慨叹。望其后有天资聪敏之人能够糅合一二。原文:寸口脉,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府,迟为在脏。假令脉迟,此为在脏也。注释:寸、关、尺脉的位置,前文已有图。译文:寸脉浮的为病在表,脉沉的为病在里,脉数的为病在腑,脉迟的为病在脏。若有迟脉出现,即病在脏。按语:浮沉迟数四脉,分属于表里脏腑,临床辨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原文:趺阳脉浮而涩,少阴脉如经者,其病在脾,法当下利。何以知之?若脉浮大者,气实血虚也,今趺阳脉浮而涩,故知脾气不足,胃气虚也

15、;以少阴脉弦而浮才见,此为调脉,故称如经也。若反滑而数者,故知当屎脓也。注释:趺阳脉:足背部的动脉,在第二、第三跖骨之间,相当于冲阳穴部位。经:正常。译文:趺阳脉浮而且涩,少阴脉正常的,这是病变在脾,照理应当有痢疾症状,怎道的呢?如果脉浮而大,则是气实血虚,现在趺阳脉浮而不大,涩而不畅,所以知道为脾胃气虚。因为少阴脉弦而浮,乃调和无病之征,所以说少阴脉正常。如果少阴脉滑而数,则为火热内伤经脉,会导致便血症状。按语:弦脉属肝属木,浮脉属肺属金,少阴脉现弦浮,是金能生水,水能生木,子母相生,经气调和,所以说少阴如常。如果少阴脉反而见到滑数,则是下焦有热的明症,火热内伤经脉。原文:寸口脉浮而紧,浮则

16、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荣,荣卫俱病,骨节烦疼,当发其汗也。注释:营气可理解为人之中气,卫气可理解为人体的免疫功能。译文:寸脉浮而紧,浮为风邪外感,紧为寒邪外束,浮紧并见,为风寒侵表之象。卫气就会被风邪所伤,而营气则会被寒邪所伤。营气、卫气皆病,骨节疼痛就会出现,这是风寒袭表,经气不畅所致,所以应当采用发汗法治疗。按语:所谓脉浮为风,脉紧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荣,不过是分别解释病理,其实风寒并不能截然分开,不必拘泥。原文:师曰:病人脉微而涩者,此为医所病也。大发其汗,又数大下之,其人亡血,病当恶寒,后乃发热,无休止时。夏月盛热,欲着复衣,冬月盛寒,欲裸其身。所以然者,阳微则恶寒,阴弱则

17、发热,此医发其汗,使阳气微,又大下之,令阴气弱。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故欲着复衣。十一月之时,阳气在里,胃中烦热,以阴气内弱,不能胜热,故欲裸其身。又阴脉迟涩,故知亡血也。注释:复衣:多层衣服译文:老师说:病人脉微而涩的,为医生误治所造成的病变。因误用峻汗药发汗,致阳气虚弱,又多次用峻泻药攻下,又使血气亏损,而致体虚,所以病人畏寒,接着又发热。并且发热畏寒没有休止,夏天天气炎热,却想多穿衣服;冬季天气寒冷,却想裸露身体。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医生误用药物使阴阳俱损,阳气衰弱就畏寒,阴血不足就要发热。五月的天气正值盛夏,阳气趋表,脾胃虚冷,内阳微弱,不能胜阴寒,故想多

18、穿衣服;十一月正值冬令,阳气内潜,脾胃燥热,是因为阴气内弱,不能胜内热,故胃中燥热,意欲裸体减衣。此外,病人尺部脉迟涩,更是气血不足的有力证据。按语:大汗亡血是中医大忌,到今天几乎已经无人敢用此法了,曾经大名鼎鼎的大青龙汤也接近失传。原文:脉浮而大,心下反硬,有热属脏者,攻之不令发汗,属府者,不令溲数,溲数则大便硬。汗多则热愈,汗少则便难,脉迟尚未可攻。注释:属脏:病因在里。攻之:攻一般理解为攻下,此处应为治疗更恰当。属府:邪热兴盛。溲数:用药物催人小便的一种方法。译文:脉象浮而且大,心下部反而硬满,如属热结于里的,治疗时不可使用发汗方法;热邪炽盛的,也不可使用利小便法,因为小便一多,大便就会

19、燥硬。汗出较多则病邪有去路,邪去则热退而病愈,反之汗出太少,则邪不得外泄,热邪伤津,也会导致大便困难,这时可酌用攻下法治疗,但是如见到迟脉,则不可使用攻下法。按语:浮大脉一般主病在表,不应该心下硬,现在反而见到心下硬,这时对浮大脉就应作具体分析,而不能机械地视为表脉。心下硬而脉浮大,当是阳热之邪结于胸部。原文:趺阳脉浮,浮则为虚,浮虚相搏,故令气,言胃气虚竭也。脉滑则为哕,此为医咎,责虚取实,守空迫血,脉浮,鼻中燥者,必衄也。注释:令气:经气逆行之意。哕:今为呕吐的意思,此处略有区别,指恶心欲呕吐,然吐则无物。衄:渗血责虚取实,守空迫血:都是指医生误用药,用治疗实症的方法来治疗虚症译文:趺阳脉

20、浮,浮为虚,虚则胃中不和而虚,所以发生气逆的症状。如果脉象滑的,为胃虚近竭之象,寒气上逆,会出现恶心的症状。这些都是医生误治的过失,他们误用治实症的方法治疗虚症,对于空虚之症反而使用攻逐实邪法来劫迫阴血。若脉浮而鼻中干燥的,鼻孔势必渗出血。按语:虎狼之药多害人命,医者父母心,慎之。原文:诸脉浮数,当发热而洒淅恶寒。若有痛处,饮食如常者,蓄积有脓也。注释:洒淅恶寒:形容病人像被冰水喷洒在身上一样的感觉。主指身体内部燥热,体表发冷的症状。译文:凡是脉象浮而数,应当有发热和像冰水喷洒一样的恶寒。如果有局部疼痛的地方,而且饮食如常,这是溃疡化脓的征象。按语:浮数脉,一般多见于表证,所以说当见发热恶寒等

21、症。但是溃疡化脓等外科病也会出现脉浮而数发热恶寒,那就不是外感表症,因此,必须注意鉴别。原文:脉浮而迟,面热赤而战惕者,六七日当汗出而解;反发热者差迟,迟为无阳,不能作汗,其身必痒也。注释:战惕:全身因冷而发抖。差迟:在这里是推迟的意思。译文:脉象浮而迟,面部发热潮红,同时全身发抖的,到六七天时,应当汗出而愈。如果没有出汗,反而发热的,那么,就会延迟病愈的日期。这是因为迟是里阳不足的脉象。里阳衰虚,不能蒸化津液做汗外出,寒邪积于体表而不得解,所以发热无汗必伴皮肤瘙痒,于是,病愈的时间就必然延长。按语:邪在肌表,是以脉浮,阳气虚弱,是以脉迟。邪气积聚,是以面热且赤,正邪相争,是以战惕。六七日是正

22、复邪衰的时期,如果正能胜邪,就能汗出病解。但是如果里阳衰虚,正气虽能奋起驱邪,而发生战惕,毕竟因里阳不继,终未得汗出,反而发热,则病愈的日期势必推迟,而病程就必定延长了。原文:脉阴阳俱紧者,口中气出,唇口干燥,踡卧足冷,鼻中涕出,舌上胎滑,勿妄治也。到七日以来,其人微发热,手足温者,此为欲解。或到八日以上,反大发热者,此为难治。设使恶寒者,必欲呕也;腹内痛者,必欲利也。注释:胎滑:通苔滑译文:脉寸部和尺部都呈紧象,同时出现用口呼吸、唇口干燥、身体蜷曲而卧、足冷、鼻塞流涕、舌苔滑等症,为表里俱病,虚实混淆,既有寒邪闭表,又有阳虚里寒,切忌胡乱治疗。病至七八天后,若出现微发热而手足转温和的,是正复

23、邪退、疾病向愈的佳兆;若反而发大热的,为正衰邪盛、虚阳外越的征兆,这时病就比较难治了。按语:土匪有言:脉象尺寸俱紧,标志着邪盛,鼻塞流涕,用口呼吸,唇口干燥,为表邪闭郁,蜷卧足冷,舌上苔滑,又是虚寒之象,确实寒热疑似,虚实难分。当此之时,治当精思明辨,分清表里之偏重,妥善处置,切勿随意乱用药物。若病人畏寒发热,有恶心想吐的感觉,这是表寒偏重,病势偏重于表,治宜解表为主,兼顾其里;若病人腹痛,腹泻,又是里寒偏盛,里证为重为急,治当先救其里,后治其表,或温里解表兼施。原文:脉浮而滑,浮为阳,滑为实,阳实相搏,其脉数疾,卫气失度,浮滑之脉数疾,发热汗出者,此为不治。注释:不治:不能够治愈的病症。译文:脉象浮而滑,浮为病在阳,滑为邪气实,阳衰邪实太过,脉象又会数急,这时卫气失去功能,浮滑的脉变为数急,并且发热汗出,已成阴气外泄,孤阳独亢之势,这是不治的死症。按语:阴阳相生,独阳难活。原文:伤寒,咳逆上气,其脉散者死,谓其形损故也。注释:脉散:轻取浮散,重按即无,来去不明而散漫无根,所以叫做散脉,乃医家大忌。译文:大凡伤寒病,咳喘厉害难以呼吸的,若见散脉则为死症,脉散必损形,损形是中气将散的征兆。按语:损形最显著的表象在面部大骨下陷。脉散,乃心荣不能上注于脉,失去控制之权,阴阳二气已败,故为死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