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0 ,大小:104.51KB ,
资源ID:603483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03483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x

1、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第八册数学教学计划镇江小学 谢邦琴一、班级情况分析1、学习习惯和兴趣:总体说来,学生基础能力发展比较均衡,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养成,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较高,但上课时思想开小差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个别同学的基础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这方面有待强化。课堂中喜欢动手参与、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2、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1)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掌握上半学期所学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部分同学的思维较灵活,有着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探索规律的精神。(3)个别学生从知识到实践的跨越还有些难度。二、教

2、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1)使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历从具体问题中抽象数量关系并探索算法和运算律的过程,掌握有关的计算方法和运算顺序,发现并初步理解一些简单的运算规律;初步认识自然数的一些特征;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基本方法。(2)使学生经历探索一些常见平面图形特征以及简单变换的过程,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及其特征,了解图形的对称和图形位置关系的简单变换;了解容量的意义及其常用计量单位。(3)联系具体问题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初步掌握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能按照统计图里的数据变化特点进行简单的分析、交流;初步学会根据数据特点和实际需要选择统计图。2、数学思考方面在探索计

3、算方法、发现运算规律的过程中,开展类比、猜想、归纳、验证等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在探索自然数的一些特征,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中,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进一步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在探索平面图形的特征、对图形进行简单变换以及设计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在收集和整理数据、选择相应的形式描述数据,以及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3、解决问题方面(1)能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测量、估计、作图、计算、统计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应用意识。(2)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合理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初步学会用

4、画图的策略整理和表达信息,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3)在测量液体多少、估计常见容器的容量、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图案和用调查统计的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合作意识,并能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必要的解释与说明。(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逐步增强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意识。4、情感态度方面在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事实和数学内在联系的好奇心,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与作用。三、后进生名单及补差措施补差措施:1、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2、养成良

5、好的学习习惯,重视学生养成检验的习惯。3、认真做好补差工作。加强学生的数感、提高算法多样化。4、尽力创设浓厚的、鲜明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5、加强家校联系,取得家长的关心与支持。四、研究专题及实施步骤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册教材的重、难点进行学校专题课题研究,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刻苦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改进教学方法,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2、注重学生知识形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的积累,使学生初步学会自主学习形式上可以多采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讨论、抢答等形式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

6、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五、教学内容及计划安排周别起讫时间节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备注12.22-2.28招生2.28新学期开始,3.1正式上课。23.1-3.73一、乘法33.8-3.1431一、乘法二、升和毫升43.15-3.214二、升和毫升53.22-3.284三、三角形63.29-4.422三、三角形四、混合运算74.5-4.114四、混合运算84.12-4.1822五、平行四边行和梯形六、找规律94.19-4.254七、运算律104.26-5.021七、运算律半期考115.03-5.094八、

7、对称图形125.10-5.164九、倍数和因数135.17-5.2312九、倍数和因数十、计算器145.24-5.3022十、计算器十一、解决问题的策略155.31-6.64十二、统计166.7-6.134十三、用字母表示数176.14-6.20期末复习186.21-6.27196.28-7.41.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内容:p.1例题,想想做做第14题 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基本方法。这是在学生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基础上安排的。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可以完善和提升整数乘法的笔算能力,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乘法计算伐好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8、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放大,培养类比以及分析、概括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计算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学生自己出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目,并笔算。算完后互相检查。 指名一人板演,看板书,说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9、主要说清楚分别要用第2个乘数的个位、十位上的数去乘)。 二、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图: 让学生看图后,读读题目的意思,说说怎么列式? 随学生回答板书:14415 指出: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二、探索算法: 1、学生自主探索:每人在本子上自己算一算,算完后和同桌交换算法,说说自己怎么算的?有问题么? 2、找几个学生的做法板演,分别说说各题错在哪里?正确的该怎么算? 课堂中出现的问题:(1)直接一次乘。指出:乘数是两位的,要分两次乘。 (2)分别用第一个乘数三个数位上的数去乘,乘了三次。指出:一般用第二个乘数分别去乘另外再指出:个位乘得的积末尾和个位对齐

10、,十位乘得的积和十位对齐。 总结:(1)用两位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依次分别去乘三位数;(2)用两位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3)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三、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4题 1、做“想想做做”第2题(做在书上) 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中很容易出错,除了上面说的错,还有哪些呢?一起看第2题:说说错在哪里?怎么改正? 特别要注意三位数中间有0时,不能漏乘;还要注意不能忘记每次计算时的进位。 2、完成第1题 让学生在作业本上写出竖式进行笔算,算完后指名说说得数。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组织学生讨论:怎样列竖式计算可以方便一些? 指出:用竖式计算类似的题目时,通过交换两

11、个乘数的位置能使笔算方便一些。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读题,指名说题意。 提问:要求算出每种水果各卖了多少元,就是要算出总价,总价是怎样计算的?(板书:数量单价=总价) 学生列式计算,写在作业本上。 2.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2)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并能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提高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进一步熟悉中间有0的乘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昨天我们学习的三位数乘两位数,主要错误有两种:一是进位问题,二是乘数中间有0 分别板书84537 60428 第一题:(师生共同

12、完成)这题的数都比较大,多次需要进位,大家在做的时候,有的不知道进位该写在什么地方?我们可以把每次的进位有序地写在旁边(边算边示范,其他学生照样子写)算完后,指出:这样记一记,就可以更清楚了。 补充:如果算式是要算37845,你觉得竖式可以怎么写?为什么? 通过两个竖式的对比,使学生清楚原来的写发只要乘2次,后面的算法要乘3次,还是前面的算法比较简便。 指出:三位数和两位数乘的时候,为了计算的简便,我们更习惯于把位数多的乘数写在上面。 第2题,先让学生算,算完后分别说说两次乘得的结果。问:这里都需要和0乘,为什么一个结果中有0,而另一个结果中没有0呢? 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白:当个位上需要进位时,

13、这个0就被进上来的数取代了;当个位上乘的结果不需要进位时,0还是有的。 二、口算练习 “想想做做”第5题 比一比谁做得又快又准确。(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 指名学生口答。 交流:这些题你算的时候有什么窍门么?(可以先不考虑后面的0,算出结果后再添上几个0) 问:第一组题下面2题为什么得数会一样呢? 三、解决实际问题: 1、“想想做做”第7题: 读题,问:你有疑问么?(可能会有学生提出为什么汽车的速度慢但需要的时间还少呢?)可让别的学生帮忙解答这个疑问。(说明:虽然都是从北京到上海,但实际路程的长度是不同的) 分别列式算出两条路的长度。 交流后明确:“速度时间=路程” 2、第8题 读题,解读“人

14、均月收入”和“人均年收入”的含义 学生选择必要的信息解决问题。 3、第9题: 读题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准备如何解答?(可以分别用乘和减两种方法,这里可能更多的会考虑用乘法) 学生列式解答,在交流的时候主要要让学生说完整的解答过程。 4、第10题: 学生读题看图了解题目所提供的信息及要解决的问题。 帮助学生理解:“已卖出的”要按“每个16元”计算,而“剩下的”要按“每个13元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学生回答,说说解题思路。 四、思考题 学生尝试练习,交流探讨思考过程,最后的出结果。 五、课堂作业 p.2第6题 3. 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内容:教材第4-5页 教材简析:这部分教

15、材创设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绿色环保生活情境,提出了需要用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利用已有的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笔算经验,尝试着独立列竖式计算,并通过交流,帮助学生掌握两个乘数末尾都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简便笔算方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的简便算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初步感知积的变化规律,初步体会简便算法的依据。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 教学难点:理解两个乘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的依据。 教学过程:

16、 一、检查作业: 1、交流口算本上的得数。 问:这些口算题有什么特点?(都是末尾有0的乘法) 末尾有0的乘法怎么口算?(先不看0,乘完后再数两个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添上几个0) 板书其中一题:20043 这题的得数是多少?怎么算的? 现在请你用竖式来计算,行么? (板书竖式,强调0先不要对齐) 看板书:20043=8600,问:谁能根据这个算式很快地编得数也是8600的乘法题? (24300,20430) 为什么这三个算式的得数都一样呢?(先不看0,都是243;再添上0,两个乘数末尾合起来都是有2个0,所以都要添上2个0) 2、哪些同学昨天已经预习了数学课本?知道今天要学什么吗? (要学习乘

17、数末尾有0的乘法) 二、学习例题: 1、出示图,提问:从图上知道哪几个信息?要求“每天大约能释放出氧气多少克”哪个条件是多余的?算式怎么列式? 指名学生回答,板书:85015= 2、尝试练习,解决问题: 85015=?,用竖式怎样算,请同学们在自备本上试一试。 指名板演,(可能出现的情况): (1)、按照原来的方法笔算 (2)、0先不对齐,但在前面乘的时候,0也参与了 (3)、交换了两个乘数的位置 (4)在第2步乘的时候,没有把积的末尾和十位对齐 讲评这几种做法: 第一种方法:是正确的 (重点讲)第二种方法:为什么开始列竖式的时候0没有对齐某个数位?(先不考虑,可以使计算更简便) 既然是先不考

18、虑,所以在这两次乘的时候,0也不要考虑。(擦去多余的0) 指出:最后加完之后,这个0要补上。 比较第一、二种竖式,指出:末尾有0的乘法竖式我们可以像这样写,比较简便。 3、完成“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板演。讲评。 三、巩固提高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说说得数。 2、第3题。 学生独立分组口算。算完后指名交流每组算的时候有什么特点? 四、布置作业: 第2、4题。 4. 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2)教学内容:教材第5、6页,想想做做第510题 教学目标: 同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规范末尾有0和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简便笔算方法。 探索乘数、积

19、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明白末尾有0乘法的口算依据。 教学重点: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过程: 一、举例昨天学生作业中的几种典型错误:(竖式略) 1、34560 结合竖式提问:列竖式的时候要注意0的位置,乘的时候第一步算6乘34,积的末尾对齐6,第二步算5乘34,积的末尾要对齐5。 如果是三位数乘三位数(在原式前依次加上一位)谁能说说分几步算?每一次的积怎么写? 小结:乘到哪一位,积的末尾对齐那一位。 2、50034 竖式写的时候没有把2个0都写在后面,老师在批改作业的时候画了一条曲线,可以问:书上是怎么画线的?这题有什么问题?应该怎么改? 3、填空说理: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2个0,积的

20、末尾( )个0,为什么? 二、完成书上的练习: 1、做第5题: 学生独立填写得数。填完后问:把后面四栏同第一栏比较,分别看看乘数有什么变化,积有什么变化? (估计学生都会说“多0”、“少0”之类的。)规范学生的说法:220,2乘10等于20,乘10可以说成是“扩大10倍”,学生模仿说一说。 把第一栏和第二栏的比较:一个乘数没变,另一个乘数扩大10倍,积也扩大10倍。 类似的变化还有吗?(比如说第4栏)也指名学生说一说。 再让学生比一比第2栏和第4栏,你有什么发现?(一个乘数扩大10倍,另一个乘数缩小10倍,积不变。) 2、算一算,比一比 先请学生观察题组,说说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再独立完成这

21、些题,做完后交流得数。 3、完成口算第7题,老师看好时间,从时间角度了解学生的完成情况。 做完后,全班校对得数。 4、完成第10题:你能在里填合适的数字,使等式成立吗? =1600 =2400 指名说说你在做题时先怎么想?结果是多少?还有别的结果吗? 如果没规定是两位数乘两位数,你还会有别的结果吗? 这么多种结果,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呢? 5、讨论第9题: (1)先读题,问:这里一共给了几个信息? 再读问题,问:这个问题和什么有关?哪些信息暂时还用不上? 指出:当信息比较多的时候,我们要正确选择能解决问题的信息。 学生列式解答。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一般学生还会提“这些废纸能节约多

22、少?” 问:“这些废纸”指的是哪些废纸? 学生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再交流。 三、布置作业:p.6第8题 5. 练习一(1)教学内容:教材第79页练习一中关于计算部分的练习 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是本单元的综合练习,练习的重点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关于计算的知识,包括:(1)口算,要在正确的前提下,有一定的速度;(2)简便算法,要利用数的特点,进行适当调整,使计算更简便;(3)笔算,使学生更熟练地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 “铺地锦”介绍,使学生了解古代的计算方法,产生对计算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上课准备:和同学一起浏览整个练习一的内容,指出:这么多的内容我

23、们将分两课进行练习,怎么分比较合适? 相信学生会很自然地分为:计算一课和解决实际问题一课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计算 一、口算:(完成书上的第1题) 老师看好时间,学生统一完成。再校对。 (这里一共有12题,一般的学生应该能在1分钟内完成。) 二、简便计算: 上学期我们认识了254=100,利用这个算式,我们可以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一起来找一找,125( )=1000 指出:1258=1000,254=100,这两个算式对我们的乘法简便计算帮助是非常大的。 观察第6题,以12516位例:谁能直接算出这题的积?这题可以怎么算? 板书完整的过程:=(1258)2 =10002 =2000 也

24、就是说,上面的题经过拆分,可以变成下面的题,计算就比较容易。 学生继续完成另外两组题。 50120为什么可以变成5002020呢? (可请学生从乘法意义的角度来说一说,为乘法分配律做准备。) 三、思考题:用1、2、3、4、5这五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和一个三位数,要使乘积最大,应该是哪两个数?要使乘积最小呢?换五个数字再试一试。 集体商量积最大问题:你有什么大致的思路呢? (要使积最大,最高位上肯定分别应该是最大的两个数字4和5,低位上的数字应尽可能小。) 学生尝试找一找,老师依次把找到的算式板书,要求学生看板书继续找积更大的,一直到大家一直认可为止。最后答案是43152 找一找这个算式有什么特

25、点? 类似的方法找到积最小的算式:24513 四、介绍“铺地锦”,先大家一起看书上的解答,交流是否能看懂?具体怎么算? 再完成书上留下的计算。 补充:如果你敢兴趣这种方法,可以(1)继续出题再算;(2)想想这又是为什么?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计算,计算包括了口算、简便计算、笔算等。 布置作业: 练习一第2题和第7题 6. 练习一(2)教学内容:教材第79页练习一中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题。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一些常见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具体的运算中,选择合适的算法,培养学生灵活解答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重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26、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完成书上的解决实际问题。 一、“大约”问题: 1、学生读第3题。读完后问:这里的“140名”是一个怎么样的数?为什么? (近似数,这个数据只是一个大致情况,没必要也不可能每一分钟都正好是140名。相反的,我们全班人数50人,这“50”就是一个精确数。) 指出:正是因为信息给的数据本身是一个近似数,所以算出的结果也是一个近似数,问题就说成了“每小时大约有多少名婴儿出生?”这题在解答的时候要不要用“”? 学生列式解答,观察算式,你觉得这题在计算的时候用什么方法比较合适?(口算) 学生完成完整的解答。 2、学生读第5题:指出:这题的问题是“京拉线大约长几千几百千米?” 这种问法

27、是因为去年的教材中有估算的教学,本册书中已删去了这部分知识。那该如何理解这里的“大约”呢? (142千米本身是一个大约的数,27倍也是,所以算出来的数就是一个大约数;只是这个大约数没必要再转换成“几千几百”,直接写就是了。) 学生列式,观察算式,说说这题该采用什么方法计算。(笔算) 二、购物问题: 学生找出本练习中的购物问题,说说购物问题中的最基本的数量关系式: 1、第5题:读题后,学生列式,观察算式,说说你准备选用的计算方法。(可以简便计算,指名说说具体的简便算法。) 2、第10题:读题后,把该题与上一题比较,单价、数量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单价可以看成是整套的单价,那就要先算出一套的;也可

28、以分别算出课桌和椅子的总价,再把两部分加起来。) 学生选择其中一种方法,完整解答。 3、第12题:读题后问:这题与前面两题又有什么不同? (发现单价会随着人数的多少而变化。) 分别算一算三个班各需要的钱数。 比较三个得数,你有什么发现?(三班的人数是最多的,但需要的钱是最少的。) 为什么? 那三个班如何买票是最合算的呢?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钱? 比较:如果把前面三个班分别需要的钱数加起来是否会等于这次算出来的钱数呢?为什么? 指出:在具体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一些灵活的情况,需要大家去选择更合适的方法。 小结:这三题算的时候我们都想到了最基本的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但在具体运算的时候又各有不同,

29、希望大家要多注意。 三、其他问题: 1、第8题:读题后,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来解答 观察算式,同桌互相说说适合它的计算方法。(简便计算) 指名板演,结合板演规范学生的书写。(比如括号的运用等) 2、第9题: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再交流校对。 3、第11题:读题后,指名分别说说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怎么算? 板书这两个面积公式。学生列式计算,并比出大小。 7. “认识容量和升”教学设计教学内容:p.1012。 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包括初步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这是学生学习过长度、质量、时间及其计量单位后,认识的又一类量及其计量单位,这对于丰富学生对量及其计量单位的认识是十分有益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2、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比较容量的方法,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形成一升的具体概念。 学具准备:每生自带2件左右常见的容器。 教学过程: 一、教学“容量”。 1、(1)老师取两个大小明显有区别的容器,问:这两个容器,哪个可以装得更多? 在学生回答的时候,教学生用“容量”来说一说,指出:这个容器所能装的液体的多少,可称之为“容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