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38.58KB ,
资源ID:6028363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02836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学年高中语文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活页规范训练 第三单元测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学年高中语文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活页规范训练 第三单元测试题.docx

1、学年高中语文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活页规范训练 第三单元测试题第三单元测试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卷(选择题共27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雾霭会晤船坞毋庸置疑好高骛远B犄角 稽首 跻身 缉拿归案 畸轻畸重C射线 赦免 震慑 跋山涉水 退避三舍D凭证 屏障 棋枰 暴虎冯河 贫嘴薄舌解析A“毋”读“w”,其余的读w;B.“稽”读“q”;其余的读“j”;C.均读“sh”;D.“贫”读pn,其余的读“pn”。答案C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截流开源节流青一色机不可失,时不再来B罗致 罗致人才 步后尘 弃之如敝屣C捉摸 难以琢磨

2、 清君侧 多行不义必自毙D极权 中央集权 敲竹杠 人间重晚情解析A青清;C.琢磨捉摸;D.情晴。答案B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陈水扁虽然一再强调自己与TVBS电视台曝光的“高捷案”无关,并表示自己在任期间决不会关闭任何一家传媒公司,但广大民众却_他审查TVBS电视台的动机。(2)这段时间小马努力学习,进步飞快,这次月考他的理科综合260分的成绩足以让广大老师和同学_。(3)在庆祝他90寿辰时,他捐资设立了“时钧奖学金”,每年在他生日这一天为研究生颁奖,以_后学,激励学生矢志攀登科学高峰,回报社会。A质疑侧目奖励 B质疑刮目奖掖C置疑侧目奖掖 D置疑刮目奖励解析

3、“置疑”一般用在否定句中;“侧目”形容畏惧而又愤恨;“刮目”指彻底改变眼光;“奖掖”为奖励、提拔后人之意。答案B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延安颂是继长征后又一部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大制作,它高屋建瓴地反映了我们党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形成过程。B屈原所关心的事物真是包罗万象,在天问中他所提出的关于宇宙形成的问题,有的一直到今天我们还不能解决。C我们要正告日本的某些当政者,如果对中国政府的严正立场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他们必将自食其果。D他在点评学生的作文时说:“这些同学擅长写抒情散文,但论述能力比较薄弱,一写思维严密的议论文时,就有些浅尝辄止。

4、”解析A高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形势不可阻挡;C.置之度外:是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D.浅尝辄止:指刚入门就停止了钻研。A、C、D所用成语与句意不合。答案B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当地时间10月5日,全美近200个城市爆发大规模反战游行,抗议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等与布什政府相关的热点问题。B建设中国新一代天气雷达监测网,能够明显改善对热带气旋或台风登陆位置及强度预报的准确性,尤其对中小强度的灾害性天气能进行有效地监测。C通过模拟一氧化氮在人脑中的信号传递机制,可以改进机器人“大脑”的设计,从而使机器人变得更加“聪明”。D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我国煤炭出口,同时也将对国内正在实施的煤

5、炭走向市场的战略举措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解析A搭配不当,把“热点问题”改为“对外政策”;B.动宾搭配不当,应把“改善”改为“提高”;D.应去掉“了”。答案C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卖酒者传魏禧万安县有卖酒者,以善酿致富。平生不欺人,或遣童婢沽,必问:“汝能饮酒否?”或倾跌破瓶缶,辄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归。由是远近称长者。里中有数聚饮平事不得决者,相对咨嗟。卖酒者问曰:“诸君何为数聚饮相咨嗟也?”聚饮者曰:“吾侪保甲贷乙金,甲逾期不肯偿,将讼。讼则破家,事连吾侪,数姓人不得休矣!”卖酒者曰:“几何数?”曰:“子母四百金。”卖酒者曰:“何忧为?”立出四百金偿之,

6、不责券。客有橐重资于途,甚雪,不能行。闻卖酒者长者,趋寄宿。雪连日,卖酒者日呼客同博,以赢钱买酒肉相饮啖。客多负,私怏怏曰:“卖酒者乃不长者耶?然吾已负,且大饮啖,酬吾金也。”雪霁,客偿博所负,行。卖酒者笑曰:“主人乃取客钱买酒肉耶?天寒甚,不名博,客将不肯大饮啖。”尽取所偿负还之。术者谈五行,决卖酒者宜死。将及期,置酒,召所买田宅主毕至,曰:“吾往买若田宅,若中心愿之乎?价毋亏乎?”欲赎者视券,价不足者,追偿以金。又召诸子贷者曰:“汝贷金若干,子母若干矣。”能偿者捐其息,贫者立券还之。曰:“毋使我子孙患苦汝也!”及期,卖酒者大会戚友,沐棺更衣待死。卖酒者颜色阳阳如平时,戚友相候视,至夜分,乃

7、散去。其后,卖酒者活更七年。魏子曰:“吾闻卖酒者好博,无事则与其三子终日博,喧争无家人礼。或问之,曰:“儿辈嬉,否则博他人家,败吾产矣。”嗟乎!卖酒者匪唯长者,抑亦智士哉!(选自魏叔子文集,有删节)【注】平事:评议事情。子母:利息和本金。责券:求取借据。谈五行:以五行之术测算命运。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君何为数聚饮相咨嗟也 数:多次,屡次。B事连吾侪 吾侪:我辈。C能偿者捐其息 捐:舍弃。D贫者立券还之 立:订立。解析D“立”为副词,立刻,马上。答案D7下列各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B. C. D. 解析A语气词;B.所字结构;C.代

8、词,这样;D.才/于是,就。答案D8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卖酒者乐善好施的一组是 ()辄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归吾侪保甲贷乙金立出四百金偿之,不责券且大饮啖,酬吾金也尽取所偿负还之置酒,招所买田宅主毕至A BC D解析是指“聚饮者”。是指“客”。答案C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卖酒者凭借精湛的酿酒技术而致富,做生意时诚信厚道、热心助人,他的良好品格赢得了人们的广泛尊敬。B在酒店聚饮的乡里数姓人家,为甲、乙二人的借贷官司所牵连,卖酒者急人所急,为乡亲仗义疏财,慷慨解囊。C在术者断决的死期将至之时,卖酒者神情自若地处理自己的后事,他尽量让利于债务人,使他们将来免受债

9、务困扰,表现了良好的德行风范和心理素质。D本文构思新颖,不落俗套,作者没有着力叙述卖酒者如何经营谋生,发家致富,而突出写他为人排忧解难,以表现他慷慨助人,乐善好施的长者风范。解析B“在酒店聚饮的乡里数姓人家”与原文不符。答案B第卷(非选择题123分)三、(33分)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5分)(1)天寒甚,不名博,客将不肯大饮啖。(5分)译文:_(2)卖酒者大会戚友,沐棺更衣待死。(5分)译文:_(3)卖酒者匪唯长者,抑亦智士哉!(5分)译文:_解析(1)“寒甚”,非常寒冷。“名”,意动用法。(2)“会”,聚集。“沐”,洗,引申为“整治”。(3)“匪”,非。“唯”,

10、仅仅。“抑亦”,也是。答案(1)天气非常寒冷,不以博弈为名,客人(您)是不肯大吃大喝的。(2)卖酒的人聚集众多亲戚朋友,整治棺材更换服装等待死亡。(3)卖酒的人不仅是有德行的人,而且是有智慧的人啊!【参考译文】万安县有一个卖酒的人,凭借善于酿酒而致富。他一生都不欺骗别人。有人差遣童仆或丫环来买酒,他一定要问:“你能喝酒吗?”有人跌倒打碎了酒瓶酒坛,就回家拿酒瓶,重新盛满酒,让他(买酒的人)拿回家去。因此,远近各处的人,都称他(卖酒者)是长者。乡里有一些多次聚集饮酒,评议事情不能决断的人,相对叹息。卖酒的人于是问道:“各位为什么多次聚集饮酒而互相叹息呢?”聚集饮酒的人说:“我们几个人担保甲从乙处

11、借钱,甲过期不肯偿还,将要打官司了。打官司就会使家庭破败,事情牵连到我们,几家人都不得安宁了!”卖酒的人问:“多少钱?”回答说:“连本带息共四百金。”卖酒的人说:“这有什么好忧虑的呢?”立刻拿出四百金补偿给他们,也不求取借据。有个背着很重的物品的客人,在路上遇到大雪,不能出行。听说卖酒的人是忠厚的长者,就投奔到他那儿去寄宿。大雪接连下了几天,卖酒的人每天喊着客人一起博弈,用赢的钱买酒肉来一起吃喝。客人输了多次,私下很不高兴地说:“卖酒的人难道不是忠厚的长者吗?既然我已经输了,姑且大吃大喝吧,算是回报我的钱吧。”雪停天晴了,客人赔偿所输的钱出行。卖酒人笑着说:“主人怎么可以拿客人的钱来买酒肉呢?

12、天气非常寒冷,不以博弈为名,客人(您)是不肯大吃大喝的。”(卖酒者)全部拿出客人所赔的钱还给他。有个术士以五行之术测算命运,判定卖酒者应该死(的日期)。即将到死亡日期了,卖酒的人安排了酒席,召集自己所买田地的原先主人全部到来,说:“我以前购买你们的田宅,你们内心愿意这样吗?价格上有没有吃亏呀?”想要赎回去的,看一看卖契,价格没有足够的,用金钱补偿。又召集几个儿子在外面借给钱的人,跟他们说:“你借钱多少,连本带息多少了。”能够偿还的,就舍弃他们的利息,遇到穷困的人,就立刻把债券还给他们了。说:“不要让我的子孙害苦你们啊!”到了预测快死的时间了,卖酒的人聚集众多亲戚朋友,整治棺材更换服装等待死亡。

13、卖酒的人脸色自若,跟平时一样,亲戚朋友都来看望他,到了半夜时分,才散去。这之后,卖酒的人又活了七年。魏先生说:我听说卖酒的人爱好博弈,没有事情就与他的三个儿子整日博弈,喧闹争吵没有一个家庭的礼节。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孩子们闹着玩呢,否则的话,跟其他人家赌博,那就败掉我们的家产了。”唉!卖酒的人不仅是有德行的人,而且是有智慧的人啊!1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2分)渡湘江杜审言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绝句漫兴九首(一)杜甫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注】杜审言在唐中宗时曾被贬到南方极为偏远的峰州,本

14、诗写在这次流放途中。迟日:春日。造次:匆忙。(1)请具体解说诗中“边愁”与“客愁”。(6分)答:_答案“边愁”:“边愁”是因个人的不幸遭遇而产生的悲思愁绪,今昔对比,思念京国。“客愁”:“客愁”则为诗人客居他乡的游子之愁。(2)渡湘江中“今春花鸟作边愁”句和绝句漫兴九首(一)中的“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句在情与景的表现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请作简要赏析。(6分)答:_答案两诗都将“花鸟”人格化,并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在情与景的对立中,更加倍写出了诗人的烦恼忧愁。春日花鸟本为娱人之物,渡湘江中鸟语花香在诗人心目中只构成了远去边疆的哀愁。绝句漫兴九首(一)中,诗人见花开,则深

15、感其造次;闻莺啼,则嫌其过于叮咛。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1)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_,_。(白居易琵琶行)(2)北海虽赊,扶摇可接;_,_。(王勃滕王阁序)(3)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_,_。(王安石登飞来峰)答案(1)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2)东隅已逝桑榆非晚(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四、(12分)13请仿照下列句式,写一首小诗。(3分)我的经历是那样平凡,像一滴水之于海洋,像一棵小树之于森林,像一块石头之于巍峨的群山,像莽莽苍苍的黄土高原上一粒小小的、小小的沙尘。答:_答案人的生命是那样微弱,像一滴水之于大海,像一缕云之于一洗碧空

16、,像一粒沙子之于撒哈拉沙漠,像浩无际涯起伏不定的江海之上一朵细细的、轻扬的浪花。14下面关于“中学生玩网络游戏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正反双方的辩词,你认为哪一方更加旗帜鲜明?为什么?(4分)正方:中学生玩网络游戏应该是利大于弊的,我们认为是没有问题的。因为网络游戏新奇、多变、刺激、灵活,应该可以带我们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丰富我们的想象力,让我们的思维得到锻炼,给我们带来不错的游戏体验。我身边的许多同学都有玩网络游戏的经历。他们对网络游戏的感受是:好玩、刺激,有新鲜感,觉得很好。网络游戏给我带来了不少的乐趣。反方:中学生玩网络游戏是弊大于利的。据统计,人们每次玩网络游戏的平均时间是3.8小时,这

17、对于主要任务是学习的中学生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负面影响;网络游戏的内容以战争、打斗为主,过多地接受这些非主流的社会现象,中学生对社会的认知会出现模糊,甚至会出现偏差。面对如此严重的弊病,我们还能说中学生玩网络游戏是利大于弊吗?答:_答案反方更加旗帜鲜明。首先从词语的运用上看,反方选用了“巨大”“负面”“模糊”“严重”等词语,说明了程度,还选用了数字,增强说服力,而正方则用了“应该”一个表推测的词语。其次,反方使用了双重否定句式和反问句。15幽默在谈话中显示出无穷的魅力。下面有两处语境,请你分别为当事者说一句幽默风趣的话,要求用语简洁得体。(5分)两亲家好开玩笑。一次,一家办喜事,宴请亲家

18、,请柬上写道:“来,就是好(注:ho)吃;不来,就是见怪。”亲家看了这个请柬,还是大大方方地去参加宴会。他带了一份礼物,并巧妙地在礼物的包装上写了一些字,幽默地“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_。”假如你就是材料中的另一位亲家,你会在这礼物上如何幽默地“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国共两党谈判期间,国民党代表在以周恩来、王若飞为代表的中共代表团义正辞严、咄咄逼人的气势下,理屈词穷、恼羞成怒:“和你们共产党谈判真是对牛弹琴。”“_。”周恩来巧妙的反戈一击,不仅充满智慧,也让对方有所收敛。答:_答案收下,就是爱财;不收,就是嫌礼轻对,牛弹琴五、(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20题。人畜共居的村庄刘

19、亮程有时想想,在黄沙梁做一头驴,也是不错的。只要不年纪轻轻就被人宰掉,拉拉车,吃吃草,亢奋时叫两声,平常的时候就沉默,心怀驴胎,想想眼前嘴前的事儿。只要不懒,一辈子也挨不了几鞭。况且现在机器多了,驴活得比人悠闲,整日在村里村外溜达,调情撒欢。不过,闲得没事对一头驴来说是最最危险的事。好在做了驴就不想这些了,活一日乐一日,这句人话,用在驴身上再合适不过。做一条小虫呢,在黄沙梁的春花秋草间,无忧无虑把自己短暂快乐的一生蹦跶完。虽然只看见漫长岁月悠悠人世间某一年的光景,却也无憾。许多年头都是一样的,麦子青了黄,黄了青,变化的仅仅是人的心境。或者做一棵树,长在村前村后都没关系,只要不开花,不是长得很直

20、,便不会挨斧头。一年一年地活着,叶落归根,一层又一层,最后埋在自己一生的落叶里,死和活都是一番境界。如此看来,在黄沙梁做一个人,倒是件极普通平凡的事。大不必因为你是人就趾高气扬,是狗就垂头丧气。在黄沙梁,每个人都是名人,每个人都默默无闻。每个牲口也一样,就这么小小的一个村庄,谁还能不认识谁呢。谁和谁多少不发生点关系,人也罢牲口也罢。你敢说张三家的狗不认识你李四。它只叫不上你的名字它的叫声中有一句可能就是叫你的,只是你听不懂。也从不想去弄懂一头驴子,见面更懒得抬头和它打招呼。可那驴却一直惦记着你,那年它在你家地头吃草,挨过你一锨。好狠毒的一锨,你硬是让这头爱面子的驴死后不能留一张完整的好皮。这么

21、多年它一直在瞅机会给你一蹄子呢。还有路边泥塘中的那两头猪,一上午哼哼唧唧,你敢保证它们不是在议论你们家的事。猪夜夜卧在窗根,你家啥事它不清楚。对于黄沙梁,其实你不比一只盘旋其上的鹰看得全面,也不会比一匹老马更熟悉它的路。人和牲畜相处几千年,竟没找到一种共同语言,有朝一日坐下来好好谈谈。想必牲口肯定有许多话要对人说,尤其人之间的是是非非,牲口肯定比人看得清楚。而人,除了要告诉牲口“你必须顺从”外,肯定再不愿与牲口多说半句。人畜共居在一个小村庄里,人出生时牲口也出世,傍晚人回家牲口也归圈。弯曲的黄土路上,不是人跟着牲口走便是牲口跟着人走。人踩起的尘土落在牲口身上。牲口踩起的尘土落在人身上。家和牲口

22、棚是一样的土房,墙连墙窗挨窗。人忙急了会不小心钻进牲口棚,牲口也会偶尔装糊涂走进人的居室。看上去似亲戚如邻居,却又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数年前的一个冬天,你觉得一匹马在某个黑暗角落盯你。你有点怕,它做了一辈子牲口,是不是后悔了,开始揣摸人。那时你的孤独和无助确实被一匹马看见了。周围的人,却总以为你是快乐的,像一只无忧无虑的夏虫,一头乐不知死的驴子、猪其实这些活物,都是从人的灵魂里跑出来的。它们没有走远,永远和人呆在一起,让人从这些动物身上看清自己。(选自一个人的村庄,有删改)16结合前四段,你认为在作者看来生命应该是怎样的?请用几个词语进行概括。(4分)答:_答案自然,快乐,平等(或其他意义相近的

23、词语)17指出本文运用的一种主要的表现手法,结合具体语句,简要分析它的表达效果。(4分)答:_答案拟人。比如“只要不年纪轻轻就被人宰掉想想眼前嘴前的事儿”。从人的角度写驴,拉近了人和驴子的距离,使文章亲切自然,让读者能更好地体会到驴子的生命状态。对比。“大不必因为你是人就趾高气扬,是狗就垂头丧气。”使人和动物之间的相同点显得更为清楚,突出了人与狗“没区别”。18研读末句“让人从这些动物身上看清自己”,根据文意,说说你认为“人”要在动物身上“看清自己”什么?(5分)答:_答案看清动物是自己不可缺少的伙伴,看清自己和动物在生命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看清人自身的孤独和无助。或者说:动物们是人自身生命的

24、一面镜子,映照出人在这世界上在生命群体中的位置平凡的、孤独的、无助的。(意思相近即可,关键意思为“生命的平等”“自身的弱点”)19作者在对“村庄”的描述中表露出怎样的情感?(5分)答:_答案对人和动物自然和谐相处的世界的怀恋(或喜爱),对所有生命的尊重,对人类自高自大自命不凡以世界主宰者自居的嘲讽。六、(60分)2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有一只老虎,看见曾打败过自己的水牛被人吆喝着耕地,便去问牛为什么怕农人。牛说,因为人有智慧。老虎向农人要求看看他的智慧。农人说把智慧忘在家里了,可以去拿,但要先把老虎捆起来,免得他走后老虎把牛吃掉。老虎听从了。农人回村叫来村民,把老虎装进铁笼,对老虎说:“这就是智慧。”请你以“智慧”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