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23.86KB ,
资源ID:602829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02829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粤教版必修5文言文基础归纳.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粤教版必修5文言文基础归纳.docx

1、粤教版必修5文言文基础归纳鸿门宴中重点的字词句1距关距,通“拒”,把守。2毋内诸侯内,通“纳”,接纳,使进来。3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4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背叛。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6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嫌怨,隔阂。7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8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如果不这样。9.如万事如意 (顺、随)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好像)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比得上)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到,往) 10.举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 (举起)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发动) 孙叔敖举于海 (推举) 南取汉中,西举巴

2、蜀 (攻下,占领) 杀人如不能举 (全,杀尽) 11.谢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感谢)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道歉)乃令张良留谢。(辞别)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告诉) 12.意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意图) 然不自意能先人关破秦 (意料,料想)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神情,神态) 13.约为婚姻古:结成亲家;14.所以遣将守关者古的原因;15.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古:意外的变故;16.将军战河北古:黄河以北;17.臣战河南古:黄河以南;18.如今人方为刀俎,我古:鱼和肉,指被欺凌19.再拜献大王足下古:两次;今:又一次20.寿古:敬酒。21.细说古:小人的谗言。今:详细地

3、讲述。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1.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2.张良出,要项伯。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5.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6.置之坐上。三、古今异义1.山东2.非常3.河北4.河南5.寿6.细说7.婚姻四、一词多义1.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感谢:哙拜谢,起,立而饮之。辞谢、告别:乃令张良留谢。2.辞推辞: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告别: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3.故故旧、交情:君安与项伯有故?因此:故听之特意: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4.且将:且为之奈何?况且: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5.幸宠幸、亲近:妇女无所幸。幸亏、幸而:故幸来

4、告良。6.之到: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代词,这:为之奈何?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结构助词,的:今者有小人之言。助词,衬字,无义:珍宝尽有之。7.去距离:相去四十里。离去,离开:脱身独去。8.于向,对: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长于臣比:。在:复得见将军于此。9.因就、于是: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趁势、趁机:1.因击沛公于坐,杀之。2.不如因善遇之。10.为担任:使子婴为相。替,给: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被: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作为:军中无以为乐。是: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句末语气词:何辞为?11.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当,对等,比得上)五、词类活用1.名词用

5、如动词:沛公军(驻军,动词)霸上。沛公左司马使人言(告诉,动词)于项羽曰:沛公欲王(为王、称王,动词)关中。不可不语(告诉,动词)。吾得兄事(做事、侍奉,动词)之。籍(登记,动词)吏民。范增数目(使眼色,动词)项王。刑(施加肉刑,动词)人如恐不胜。道(取道,动词)芷阳。2.形容词用如动词:素善(友善、交好,动词)留侯张良。3.意动、使动: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以之为王,称王,意动)。项伯杀人,臣活之(使之活,救了他的命,使动)。沛公旦日从(使跟从,意即带领,使动)百余骑来见项王。交戟之卫士欲止(使之止,制止,使动)不内。樊哙侧(使斜侧着)其盾以撞4.名词作状语:君为我呼入,吾得兄(用对侍兄长的礼

6、节)事之。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像鸟用翅膀)蔽沛公。项伯乃夜(在夜里)驰之沛公军。头发上(向上)指。道芷阳间行、间至(抄小路)军中。六、句式变换1.数词作谓语: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2.宾语前置:客何为者?(何为为何)大王来何操?(何操操何)沛公安在?(安在在安)籍何以至此?(何以以何)3介词结构后置:具告以事贪于财货4.判断句:此天子气也。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亚父者,范增也。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5.省略句:欲呼张良与(省略“之”)俱去。毋从(省略“之”)俱死也。奉厄酒为(省略“之”)寿。旦日(省略主语“沛公”)不可不蚤自来谢

7、项王。将军战(省略“于”)河北,臣战(省略“于”)河南。加彘肩(省略“于其”)上。秦时(省略“项伯”)与臣游项羽(省略“之”)兵四十万置之(省略“于”)坐。6、被动句:珍宝尽有之(被占有)若属皆且为所虏吾属今为之虏。辞:1、辞谢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陈情表)2、解释,解说而必为之辞。(论语季氏将伐颛臾)3、古代韵文的一种陶渊明(归去来兮辞)4、言辞,文辞塞睚眦之辞(报任安书)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其文约,其辞微。(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5、告别、告辞旦辞爷娘去(木兰诗)广辞谢。(司马迁李将军列传)6、推辞,拒绝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报任安书)广坚辞不受。(司马迁李将军列传)7、托辞,借口君

8、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论语季氏将伐颛臾)夺:1、强迫改变行年四岁,舅夺母志。(陈情表)2、失去,耽误不夺农时。(国语周语中)是:1、这样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齐桓晋文之事)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陈情表)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将伐颛臾)2、这是是社稷之臣也。(论语季氏将伐颛臾)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3、这,这个是以见放。(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将伐颛臾)是心足以王矣。(孟子齐桓晋文之事)4、是,为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5、认定是对的是古非今6、宾语前置的标致唯利是图。7、正确世无孔子

9、,谁能定是非之真。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归去来兮辞)8、表判断,是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孔雀东南飞)闻:1、闻听见充耳不闻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聊斋志异地震)2、动词。使闻,传达,报告。没死以闻。(触龙说赵太后)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陈情表)3、闻名,著称以勇气闻于诸侯。(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不求闻达于诸侯。(前出师表)4、见闻,知识多闻日博,少闻日浅。(荀子修身)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子辞令。(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5、动词。听说。老妇不闻也。(触龙说赵太后)6、动词。嗅。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刘向说苑杂言)寻:1、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某身高八寻2、不

10、久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表)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而病寻作。(袁宏道虎丘记)3、寻找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以:1.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陈情表)王语暴以好乐。(孟子庄暴见孟子)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荀子劝学)柱以白璧,砌以青玉,床以珊瑚,帘以水精,雕琉璃于翠楣,饰琥珀于虹栋。(李朝威柳毅传)2、龙以水为神,举一滴可包陵谷。(李朝威柳毅传)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陈情表)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而,表顺承再拜以进(李朝威柳毅传)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司马迁屈原列传)于是怀石,遂自投汩罗以死。(司马迁史记屈原

11、列传)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谏太宗十思疏)4、因为是以见放。(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陈情表)以其勇过人耳。(李朝威柳毅传)何以能鼓乐也?(孟子庄暴见孟子)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记)5、把,介词中间驰至九天,以告上帝。(李朝威柳毅传)6、表修饰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7、认为,以为皆以美于得公。(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8、动词,用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9、而且山峻高而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屈原涉江)10、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以便”、“来”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同上)11、

12、原因宋人执而问其以。(列子周穆王)12、介词。凭借身份,按照君子不以言举,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13、介词。在时候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14、通“已”。已经固以怪之矣。(史记陈涉世家)15、与,介词欲以客往赴秦军信陵君窃符救赵16、因此,连词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信陵君窃符救赵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游褒禅山记字词积累:(1)有碑仆道(道路,名词)何可胜道也哉(说,动词)(2)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刻,动词)于人为可讥(是,动词)(3)常 非常之观(平常,寻常,形容词) 常在于险远(常常,副词)(4)然 有穴窈然(的样子,形容词词尾) 然视其左右(然而,

13、连词)(5)“卒”:死。“卒葬之”。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士兵。“夫以疲敝之卒”(6)“文”: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文字,“独其为文”。、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通”纹”。)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 文过饰非(掩饰。)(7)“极”: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至多,最多。“亦极七八万耳”。找出(8)谬 盖音谬也(错误,形容词。)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弄错,动词。)(9)名 以故其后名之日”褒禅” (命名,名词用作动词。)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说明,名词用作动词。)(10)得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能够,助动词。) 往往有

14、得(心得,收获,名词。) 此言得之(对,说得对,动词。) 较秦之所得(得到、获得,动词。)古今异义(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义:十分之一。今义:序数十一)(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古义:不平常。今义:程度副词,很,十分)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所以”:古义,的缘故;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学者”:古义,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词类活用(1)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穷”形容词作动词,走到尽头) (2)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舍”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 (3)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名词作动词,命名)“而莫能名者”(名词活用为动词,说清

15、楚,说明白。)(4)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词作动词,照明)(5)则或咎其欲出者(“咎”名词作动词,责怪)(6)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形容词作动词,弄错;“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 (7)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副词作动词,尽情享受)(8)有泉侧出(名词作状语,从旁边)一)通假字1. 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二)词类活用1.始舍于其址。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2.名之曰褒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3.有泉侧出。侧:名词作状语,在一侧。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5.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形容词活用为动

16、词。穷尽,走到头。6.而其见愈奇。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8.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9.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形容词作动词,尽情享受。10.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11.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三)文言固定句式1.其孰能讥之乎?(难道吗?)2.何可胜道也哉!(哪里呢!)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就是的缘故。)(四)省略句、判断句1.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之

17、以怠。(宾语)2.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宾语)3.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六)状语后置句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七)重点翻译句隐形眼镜网 易链1.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2.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八)多义词1. 乃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良乃入,具告沛公(于是)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才)2. 道有碑仆道(路,道路)师者,所

18、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张)何可胜道也哉(说,讲)策之不以其道(方法)3. 盖日初出大如车盖(车盖)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超过,胜过)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4. 文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文字)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纹)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文过饰非(掩饰)5. 然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如此,这样)吴广以为然(对,正确)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但,但是)6. 其始舍于其址。(代词,它的,

19、代华山)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代词,那)距其院东五里。(代词,那个)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代词,它)其文漫灭。(代词,它的,代仆碑)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代词,它上面)其下平旷,有泉侧出。(代词,它的,代华山)问其深。(代词,代上文“有穴窈然”的“穴”,译作“那个洞”)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代词,代“好游者”,译作“那些”)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其进”的“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译作“那”,“其见”的“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也译作“那”)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代词,它的,代后洞)盖其又深。(代词,指代后洞,译作“那”)则其至又加少矣。(代词,代那些)既其出。(句中

20、语气助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则或咎其欲出者。(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第一人称代词,自己)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代词,他们)其孰能讥之乎?(副词“其乎”这个固定格式,用来表示反问,可译作:难道吗?)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代词,指代那些以讹传讹的情况,可译为“那”)(十)异义词1.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义:十分之一。今义:数词。2.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古义:不平常。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

21、:是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原因”。今义: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5.于是余又叹焉。古义:“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为单音词连用。今义:合用为一个连词。Ps.游褒禅山记字词句基础知识举要一、名“名”是个会意字,从口从夕。夕是傍晚,这时候,光线暗淡,眼睛看不清楚事物,就用口说;事物不认识,就得给事物取名字。“命名”是“名”的本义。由此引申有“名字”“名称”的意思;再引申有“名声”“名望”“著名的”等意思。本文中“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的“名”用的是本义“命名”。由“命名”还可以引申出“说明”、“说出”的意思。口技“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成语“莫名其妙

22、”,本文“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其中的“名”都是“说出、说明”的意思。二、盖“盖”作虚词用,属副词类。常用来表示对事物带有推测性的判断或委婉的判断,或者表示对原由的解释。因为常用在句首,起提示语气、起引出下文的作用,所以有人叫它作句首语气词。“盖”可以根据上下文的语意,译为“大约”“似乎”“大概”“原来”等。本文有三个句子用了“盖”。1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盖:原来。)2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大约。)3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盖:大概。)三、所以“所以”是文言中一种常见的凝固格式,由助词“所”和介词“以”组成,表示两种基本的意义,依介词“以”表示的不同意义而定。“以”当“用”讲时,“所以”表示“的方法”之义,墨子公输“吾知所以拒子矣”中的“所以拒子”的意思便是“抵抗你的方法”;“以”当“因”“由”讲时多,“所以”表示“的缘故”之义,本文中“此所以学者不能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的“所以”便是“的缘故”的意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