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36.44KB ,
资源ID:602582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02582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戏剧》知识梳理.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戏剧》知识梳理.docx

1、中国戏剧知识梳理 中国戏剧知识梳理第一章 邈远的追索一、最初的踪影1.戏剧被许多美学家看作是所有艺术形式中最后的形式。2.就戏剧这个词最广泛意义上而言,它是所有模仿艺术中最早出现的。3.作为思想的一种外在符号,原始的戏剧性行为远比词语更直接。4.戏剧美的最初因素,出现在原始歌舞之中。5.原始歌舞具备了象征性和拟态性。6.拟态表演,又因原始宗教而获得了礼仪性组合。7.每个原始部落常常选取一种动、植物或自然现象作为崇拜的对象,构成自己的徽号和标帜,这就是图腾。8.图腾崇拜的集中体现,是祭祀仪式。9.戏剧美的因素在原始歌舞中经由象征、拟态和仪式进一步滋长。二、装神弄鬼1.巫祝包办了人和神的沟通使命。

2、2.巫觋们的装神弄鬼,标志着戏剧美的进一步升格。这种装扮有着比较稳定和明确的装扮者和装扮对象,又具有被观赏的价值。3王国维确认巫觋活动是戏剧的萌芽所在。4.在歌舞和装扮这两者之间,哪一点对戏剧美更重要呢?回答应该是装扮。戏剧美,以化身表演为根基。5.后人一般都同意九歌是祭神仪礼中的祭歌。6.从屈原的九歌可见,当时楚地的巫术祭祀,已经体现了人间化的审美关系。7.为什么中国的祭祀礼仪没有向艺术的领域迈出太大的步伐?巫风长时间地固守着地盘,并渐渐熏染成了一种强硬的生活形态。象征、拟态、祝祈、装神弄鬼,全部加上了明确而直接的功利,结果出现了一种以虚假为前提的功利性生活形态,快速地走向迷信和邪祟。那个载

3、歌载舞的神秘天地,失去了愉悦的幻想空间。三、彬彬有礼1.孔子的出生,与希腊戏剧的形成,几乎同时。2.孔子奴隶维护由巫术礼仪发展而来的“周礼”,他以“仁”释礼,礼仪不仅没有蜕变成戏剧艺术,而且还被有效扩张,渗透到整体生活之中。3.孔子所倡导的礼仪化的生活,实际上也就是审美化的生活、戏剧化的生活。4.生活的“泛戏剧化”,是戏剧美的流散,反而阻碍了戏剧美在艺术意义上的凝聚,造成戏剧本身的姗姗来迟。四、温柔敦厚1.儒家调和与满足的礼乐观念对中国戏剧有何影响?一方面助长了抒情性艺术,使中国的诗歌获得极大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抵拒了分裂和冲突,使戏剧艺术赖以立身的审美基石失落长久。2.宋代发布禁戏告示的理学家

4、是朱熹。3.中国戏剧集中地成熟于“道统沦微”的元代。4.第一部中国戏曲史专著是宋元戏曲史,作者是王国维。五 慧言利嘴(最早的职业演员优)1.先秦时代,有一种表演形态,既在形式上体现了戏剧美在现实政治生活中的散落,又在内容上体现了“温柔敦厚”的讽喻格调,那就是优的活动。2.优与巫的不同是什么?优与巫在美学职能上有很大的不同:巫既娱神,也娱人,但外层目的是娱神,娱人只是一种“副产品”;到了优,活动的目的已经完全转到娱人上来了。优的社会地位,明显地低于巫。巫凭借着“通神”的特殊身份,成为社会中或大或小的“精神领袖”,优其实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优的任务,主要是歌、舞、说笑话。3.优的扮演是为了演出吗?不

5、是。只是一种讽谏的手段。 第二章 漫长的流程一 热闹的世界1.“百戏杂陈”这一说法,生动地概括了汉代艺术世界的丰富活跃。2.“百戏”之“戏”,意义很宽泛。凡是在当时能引起人们审美愉悦的动态技艺表演,大多包括在内。3.到了汉代,角抵戏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产生了东海黄公这样的以拟态扮演来表现简单情节的节目。4.与一般的竞技性角抵戏相比,东海黄公出现了假定性,而且是情节化的个人假定性。“总会仙倡”也有拟态表演,但没有构成一种情节化的个人假定性。因此,东海黄公的演出在中国戏剧史上具有界碑性的意义。是角抵,却沿着预先设定的假定性情节线进行;是扮演,却不再有巫觋式的盲目衍伸成分。二 歌舞小戏1

6、.歌舞小戏是一种初步的戏剧形态。2. 举手整花钿,翻身舞锦筵。马围行处匝,人压看场圆。歌要齐声和,情教细语传。不知心大小,容得许多怜。描述了歌舞小戏踏摇娘演出时的情景。3踏摇娘显示了中国戏曲的那些美学特征?第一,踏摇娘的简约格局,对应着寓言化、类型化的美学风致。第二,踏摇娘演出时的当场应和,开始了中国戏剧家善于承接、反射、强化舞台情绪的传统。第三,踏摇娘已初步体现了中国戏剧“情感满足型”的审美基调。4.如果说,东海黄公以情节化假定性标志着戏剧美的初步凝聚,那么,踏摇娘又进一步勾勒了中国戏剧的审美雏形。5.在踏摇娘中,强暴之力遭到否定,在兰陵王中,强暴之力获得肯定。6.兰陵王演出中,今天最能确定

7、、也最具有特色的艺术因素是面具。7.在唐代宫廷中,唐玄宗李隆基和弟弟李隆范就表演过兰陵王。三 滑稽表演1.参军戏是以说白和一般的舞台动作为主的“科白戏”。2.参军戏至唐代而大盛。3.黄幡绰可称为唐代的第一演员,深得唐玄宗宠爱。4.参军戏的滑稽表演,其基本格局是两个角色的有趣问答。5.这两个角色,职能相对稳定,一个是嘲弄者,一个是被嘲弄者,实际上已构成“行当”。6.“参军”这一行当,相当于后代戏曲中的净角,“苍鹘”这一行当,则相当于丑角。7.由于滑稽表演具有了预先设定的情节性,因而也就与歌舞小戏产生了亲和关系,加速了互相渗透。四 诗的时代1.直至唐代,还没有迎来真正的戏剧时代。2.汉代,以洋洋洒

8、洒的汉赋和博大精深的史学为代表,达到的是一种史诗式的自觉;唐代,则打到了抒情诗式的自觉,处处闪耀着独立的个体自由。3.抒情诗的繁荣和戏剧的繁荣,总是很难并存于世。4.只有当抒情气氛适当冷却之后,才能大规模的涌现喜剧。5.中国戏剧的真正繁荣,发生于一个诗歌创作相当零落的时代。6.从诗歌美跃升为喜剧美,会带来创作观念上的不小转变。第三章 走向成熟一 市民口味1.由于商市的扩大和繁荣,一种固定的游艺场所出现在熙熙攘攘的商市中,这便是在宋代很著名的“瓦舍”。2.北宋时汴梁的瓦舍很多,每个瓦舍里还拦出一个供演出的圈子,叫做“勾栏”。3.瓦舍,在历史上第一次把伎艺和观众作了大规模的、稳定性的聚集,因此也对

9、戏曲的成熟起了推动作用。4.宋代出现了一批职业的脚本作者,他们写剧本,也写曲词和话本,人称“书会先生”、“京师老郎”。5.“书会先生”使戏剧文学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性,走向了职业化和专门化。6.宋代瓦舍观众的市民口味与戏剧的本性十分合拍。7.宋代戏剧虽然走向成熟但未能走向繁荣。二 笑声朗朗1.宋代最流行的戏剧形态,是“宋杂剧”。2.宋杂剧是与唐代参军戏一脉相承的滑稽短剧,后来直接发展为供一种叫做“行院”的民间演出组织使用的本子,称为“金院本”。3.宋杂剧和金院本都已讥讽嘲笑为要旨,所以说中国戏剧走向成熟的最后一个阶段,是一条充满了笑声的途程。4.宋杂剧的主要演出场所是瓦舍勾栏。5.我们古代戏剧家对

10、滑稽的酿制已凝聚成一些习惯规程:谐音、铺垫、赋形。6.宋杂剧在实际演出过程中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艳段;第二部分正杂剧;第三部分杂扮。三 弦索琤琤1.宋杂剧的缺陷是什么?结构:开头过于散漫,中间不甚完整,结尾显得随意。整体:缺少一个完整的故事;缺少一种严整的曲调。2.对宋杂剧提供切实援助的是讲唱艺术。讲唱艺术的哪两支流脉对戏剧产生了重大影响?(1)叙唱完整故事的乐曲组合;(2)顺应着一个长篇故事边说边唱的诸宫调。3.大曲:是以一支曲子演唱多遍来叙述一个故事的音乐形式。4.诸宫调为北宋中叶的讲唱艺人孔三传所创造。5.诸宫调流传至今的作品主要是董解元弦索西厢记、无名氏刘知远诸宫调残本。6.诸

11、宫调显示了在复杂叙事上的强大优势。曲词丰美连绵;故事线条清晰;情节起伏跌宕(说白);技法自由多变(收纵、转换、顿挫、悬念)。7.诸宫调的故乡在北方,后来主要在汴京流传。宋廷南渡后风行于临安的诸宫调称之为“南诸宫调”。8.南戏受诸宫调影响的简明例证,可举南戏著名剧目张协状元,它开头出现的便是诸宫调的曲词。四 南方的信息1.12世纪前期,南戏形成;13世纪前期,元杂剧形成。这两种高级戏剧形态的形成,标志着中国戏剧的完全成熟。2.中国戏剧新纪元的曙光,首先升起在地处东南的温州。3.南戏是一种在形式上比较自由,在内容上比较轻柔的戏剧形式。4.在大结构上,南戏根据内容,可长可短,短至数出亦可,长至数十出

12、无妨。5.其题材,很少英雄豪气,多涉伦理爱情。以朝野关系论,它是平民化的;以南北关系论,它是南方化的。五 艺术家大聚合1.宋廷南渡以后,留在北方的一些杂剧艺人还在行院里从事着艺术活动,他们所用的宋杂剧脚本,一般称为院本。2.金院本是宋杂剧的直接嗣承,也是宋杂剧向元杂剧发展的一个过渡形式。3.宋金时期艺术家大聚合的表现是什么?(1)演员的聚合;蒙古贵族的喜好;元大都的繁盛。(2)剧作家与演员的聚合; 等级统治; 科举中止,仕进阻塞。 关汉卿;书会与戏班的联合。 4.元杂剧的繁盛期,一般定为元贞(12951297)、大德(12971307)年间。现代戏曲史家多认为元贞、大德时代是元杂剧的“唐虞盛世

13、”。5.元杂剧的剧本体制,大多由“四折一楔子”构成。6.所谓音乐段落,是指一个元杂剧剧本演唱的曲子一般分为四大套,每套属一个宫调,押同一个韵,由正末或正旦一个角色主唱。7元杂剧的演唱是与念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谓“曲白相生”,两者不可离析。.元杂剧仍然保持了在戏剧美的雏形阶段便已显现的类型化、象征化的特点。第四章 石破天惊一 精神的外化1.元杂剧的繁盛期,是整个中国戏剧史中的黄金时代。2.为什么说元杂剧的黄金时代是以沉重的代价换来的?(p98)3中国舞台艺术也就由此扭转了以嬉戏娱乐为主的倾向,大步走向精神层面,并成为全民族精神层面最强烈的外化形式。4.整个元代杂剧,可分前后两个时期。14世纪初

14、年(更严格地说,元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年)为分界线。我们所说的元杂剧的黄金时代,是指前期。统观这一时期的元杂剧,在精神上有两大主调:第一主调是倾吐整体性的郁闷和愤怒,第二主调是讴歌非正统的美好追求。二 元剧第一主调1.元杂剧中的无赖系列:窦娥冤:张家父子 赛卢医鲁斋郎:鲁斋郎蝴蝶梦:葛彪陈州粜米:刘衙内 小衙内刘得中三 元剧第二主调元杂剧的第二主调是:讴歌非正统的美好追求。第一主调是破,第二主调是立。破:黑暗的社会现实;立:青年男女的美好追求。与第一主调的无赖系列一样,第二主调也构成了一个系列红颜系列。这一系列又有两大阵容:(一)富家千金1西厢记中的崔莺莺和张生2.拜月亭里的王瑞兰和蒋世隆

15、患难真情3.墙头马上中的李千金和裴少俊4.倩女离魂中的张倩女和王文举(二)风尘妓女1.救风尘 宋引章 赵盼儿2.曲江池 李亚仙3.金线池 杜蕊娘四法制之梦1.从元杂剧开始,中国的戏剧演出,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一座座民间法庭。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上真实法庭的严重残缺和普遍不公。2.元杂剧中著名的“公案戏”有:蝴蝶梦 灰阑记合同文字陈州粜米五 缅怀之梦1.元代历史剧中,以汉宫秋、梧桐雨为代表,旁敲侧击地烘托出了汉人在民族斗争中败亡的景象;以赵氏孤儿为代表,笔墨浓重地宣扬了百死不辞的复仇精神;以一批水浒戏和三国戏为代表,色调繁复地渲染了强悍豪壮的英雄气概。2.汉宫秋是元代著名剧作家马致远的代表

16、作。3.汉宫秋表现了汉元帝和王昭君间的著名故事。马致远在这个故事中重重地触及了民族问题。4.赵氏孤儿的作者是大都人纪君祥。其中的重要人物有程婴、公孙杵臼。5.单刀会是关汉卿所写的一出三国题材的历史剧。这出戏的情节关键,显然是关羽和鲁肃在宴会上交锋的场面。6.在艺术上,单刀会以剧写诗,体现了一种“剧诗”魂魄。7.康进之的李逵负荆用喜剧的方式歌颂了农民起义者的集体品德。这出戏对于典型性格的刻画功力,在元杂剧中堪称上乘。8.试析赵氏孤儿的艺术特色(1)矛盾冲突尖锐赵氏孤儿显然是一部具有浓郁悲剧色彩的剧作。奸臣屠岸贾的残暴狠毒与程婴、公孙杵臼等人冒死历险、慷慨赴义的自我牺牲精神构成了尖锐激烈的戏剧冲突

17、。屠岸贾为了个人私怨而杀害赵盾全家,为了搜捕赵氏孤儿而不惜下令杀全国的小儿,这种令人发指的残忍行径,使他成为邪恶的化身。由于他得到昏君的宠信,掌握了大权,这就使得程婴、公孙杵臼等人为救护无辜而进行的斗争特别艰巨,甚至要以牺牲生命和舍弃自己的后代为代价,从而构成了全剧惨烈悲壮的基调。(2)复仇主题鲜明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里将此剧与关汉卿的窦娥冤并提,指出:“剧中虽有恶人交扌冓其间,而其蹈汤赴火者,仍出于其主人翁之意志,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洵为切中肯綮之论。剧本最后以除奸报仇结局,则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传统观念,完成了复仇的主题。(3)形象塑造成功赵氏孤儿的人

18、物形象塑造也颇具特色。剧中的一批正面人物形象,作者赋予他们不畏强权,见义勇为,视死如归的崇高品格。但他们性格的完成,并不是标签式的抽象道德观念的外化,而是在剧情的展示和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加以凸现的,因而显得真实感人。例如程婴,最初受托救护赵孤时,还是出于单纯的报恩思想,而当屠岸贾声言要杀尽晋国“半岁之下,一月之上”的小儿以后,他的舍弃己子的举动,就不仅仅是为一个赵孤,同时也是为了挽救更多的无辜,他的思想境界明显地有一个升华的过程。在剧本第三折,狡诈的屠岸贾让程婴拷打公孙杵臼,以试其真伪。程婴为保住赵孤,既要担当卖友求荣的恶名,又要亲手拷打共谋者,特别是屠岸贾当着程婴的面,亲手将假冒赵孤的程子剁为

19、三段,这都使程婴处于常人所无法承受的精神重负之下。而在严峻的考验面前,强忍悲痛,始终不露破绽。正是在这种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中,程婴忍辱负重、沉着坚毅、视死如归的思想性格特点,得到了充分的表现。9. 简析李逵负荆中的李逵形象言语幽默风趣小说里的李逵, 基本上是一个讷于言的人, 连事情的前因后果也要靠同行的燕青,杂剧中的李逵却能言善辩。 (宋江云)着他过来。(卒子云)着过去。(做见科)(正末云)学究哥哥,喏,帽儿光光,今日做个新郎,袖儿窄窄,今日做个娇客。俺宋公明在那里?请出来和俺拜两拜,俺有些零碎金银在这里,送与嫂嫂做拜见钱。在和宋江、鲁智深一起去杏花庄的路上, 他又挖苦宋江说“你也等我一等波。

20、听见到丈人家去, 你好喜欢也。” 幽默风趣的语言, 增添了作品的喜剧色彩, 丰富了人物的性格内涵。李逵嫉恶如仇的性格特点跃然纸上, 鲁莽、耿直的个性一览无遗。但同时, 他又以风趣、生动的语言, 对宋江极尽揶揄、讽刺之能事, 喜剧因素很浓。这样的处理, 当然是由于作家的艺术个性和艺术才华, 但我们也不应该忘记戏剧这种文学样式对塑造人物本身所提出的要求。康进之对李逵作这样的处理, 也是充分考虑到了舞台表演的需要, 是戏剧尤其是喜剧作为一种文体的艺术特征的体现。 做事粗中有细当李逵辞别王林回山寨之前, 他对王林有一番交代“ 那时节, 你可休似乌龟一般缩了头, 再也不肯出来。” 表现出了粗中有细的特点

21、。 性格狡猾可喜杂剧中的李逵性格中还有狡黯的一面。当宋江说“ 我不打你” 时, 李逵立即接口道“不打, 谢了哥哥也” 马上想溜之大吉。宋江说“你走那里去” 他又说“哥哥道是不打我。” 虽然不那么直气, 甚至有点耍赖, 却更狡猾可喜。六 团圆之梦1.王实甫的西厢记,是中国戏剧史上最重要的爱情题材剧目之一。2. 试析西厢记中的人物形象西厢记的艺术魅力,首先体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剧中的崔莺莺、张生、红娘即是我国古典戏剧文学中最成功的创造。崔莺莺贵族少女崔莺莺是在传统礼教的严格约束下长大的,但她却是一个有着独立个性、向往自由幸福生活的女子,因此与她生存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形成了深刻的矛盾冲突。这一冲突

22、集中表现在她个人的婚姻向题上。最让她难以忍受的就是自己的婚姻大事要由父母做主,把她许配给了自己并不喜欢的郑恒。为此她郁郁寡欢,十分苦闷。张生的出现,点燃了她心中的爱情之火,末云小姐倚栏长叹, 似有动情之意。我虽不如司马相如,我则看小姐颇有文君之意。我且高吟一绝,看他则甚:“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 ;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旦云有人墙角吟诗。红云这声音便是那二十三岁不曾娶妻的那傻角 。旦云好清新之诗,我依韵做一首。红云你两个是好做一首。旦念诗云”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 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末云好应酬得快也呵!佛殿前的“临去秋波那一转”是她与张生一见后产生爱慕之情的情不自禁的流露。可是不

23、久即将成为郑氏夫人的身分,以及礼教的沉重束缚和老夫人的管教,都使想要追求自由幸福的莺莺心中充满了重重疑虑,正所谓“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然而涌动于内心深处对美满爱情的渴望却不可遏止,并强有力地推动着她冲破阻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于是她言行不一,做出许多“假意儿”的事来,如要红娘到张生那里问病,待红娘带来张生的回信,却又责怪红娘;写回信表面教训张生,实则是暗相约会;张生应约而来,却被怒斥,翻脸赖简。这些都表现了莺莺思想上的矛盾和斗争。而当她一旦挣脱精神藩篱,从矛盾中摆脱出来,回到真实的自我,她又是那样的坚定和勇敢:她实现了与张生的结合,并以此表达自身对自由和幸福的确实拥有;事情暴

24、露后,她又毫不惧怕,在老夫人面前没有半点悔意和自责,而且无视功名利禄,把寄托着自由和幸福的爱情看得至高无上,全力维护之,直至胜利。西厢记通过一系列的细节刻画,细腻而有层次地从各个不同侧面,描写了崔莺莺这个出身贵族的女性复杂曲折的心理变化,其丰富性和生动性在中国戏剧史的妇女形象塑造中独具风采,成为最有魅力的艺术形象之一。 张生张生是西厢记中塑造的一个对爱情真诚、执着、热烈的青年书生。他才华横溢,很少传统观念的束缚,对科举仕途并不在意,胸襟光明磊落,志存高远,秉具文士的潇洒风神和狂狷品格。当他一见到莺莺时,便被她的风采吸引,迫不及待地主动自报家门,声明自己“并不曾娶妻”。同时还忘乎所以地寻问莺莺的

25、行止,这自然遭到红娘的抢白和警告。莺莺在张生眼里是美的象征,张生为美所动并激发起他初恋的热情。剧中通过张生的移居、附斋,联吟、请兵、琴挑、送简等行动,描写他对爱情的热烈追求。王实甫还以喜剧的手法,来表现张生的痴情。如为争得莺莺的爱情,他向红娘下跪求援;接到莺莺的简帖,兴奋得向简帖叩头;面对莺莺的赖简,他膛目结舌,无言以对,只能是“一万声长吁短叹,五千遍捣枕捶床”。等待约会时,则因心太急而嫌时间太慢,竟求天咒地,令人观之捧腹;情况一有了进展,便兴高采烈,手舞足蹈;而老夫人的赖婚,又使他顿时如丧考妣,痛不欲生。诸如此类喜剧性的情节和细节,把张生写得活脱而富有情趣。西厢记写张生,都从极端处落笔:他爱

26、莺莺全身心地投入,没有一点保留,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成了红娘口中的“风魔汉”,以至身罹沉疴。剧作对张生这种“傻”、“疯”、“痴”、“病”的极端描写,深刻地表现了张生在对美的追求过程中,超越社会、伦理、理性的自我个性的自由展开。红娘 红娘是西厢记中的一个地位低下的侍婢,但王实甫塑造的这个婢女形象、却聪明机智,有正义感,坦率热情,又有几分狡黠。崔、张所以能够终成眷属,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她的全力帮助。红娘虽然身为下人,然而在精禅领域里,则是一片自由的天地;自由是她评判这个世界的尺度。因此,她看到张生对莺莺的确怀有至诚、才肯愿意帮助张生,并为他出谋划策,传书递简,成为张生心目中的“擎天柱”;可是对张生

27、的软弱和疏狂,她又给予嘲弄和讥讽,挖苦他是“风欠酸丁”、“傻角”、“银样镴枪头”。这是用她的不受任何束缚的自由精神来衡量张生的,实际上反而成了对张生的鞭策。对于莺莺,红娘在摸透了她对张生的真实心情后,表面虚心周旋,注意照顾到莺莺的矜持,和思想被长期禁锢而造成的态度暧昧,假意儿行事的特点,而在实际行动上,则给予莺莺有力的支持。她也深知莺莺需要她的帮助,自己是莺莺唯一值得信赖的人和精神依靠,因而,她能够主动戳穿莺莺的伪饰,帮助莺莺勇敢地面对自己,拥抱自己的现世生命。为了帮助崔、张实现他们的美好愿望,她敢于与势同拦路虎的老夫人发生正面冲突,并以自己的勇敢和智慧,不仅挫败老夫人,最后还能降而服之。同样

28、,对待愚蠢的郑恒,她表示出极大的蔑视,不但揭穿郑恒的谎言,维护局面,而且还使他的阴谋彻底破灭。事实上,红娘对崔、张的帮助,与其说是成全他们的美满姻缘,不如说是通过对他们争取婚姻自主的支持,帮助他们解脱精神枷锁,使他们能够建立起自主的意识。这种精神上的支持和帮助,才是创造红娘这个形象的真正意义所在。3. 望江亭是关汉卿的优秀作品4. 救风尘,元代关汉卿作,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古典喜剧。第五章 传奇时代一 旧样式的衰落1.从14世纪初年开始,元杂剧已渐渐显现出一些疲衰之色。2.元杂剧衰落的原因是什么?(1)一个比较容易看得到的原因是北艺南迁,水土不服。(2)元杂剧衰落的第二个原因是戏剧家的社会观念

29、和精神素质发生了变化。(3)杂居衰落的第三个原因是它的艺术格局由成熟趋于老化。二 新样式的更替1.取杂居的地位而代之的,是由南戏发展而来的传奇。2.南戏是杂剧的对峙者而不是杂剧的衍变物。3.南戏兴起的原因是地域适应性强积极地入世态度形式灵活自由4. 南戏代表剧目“荆、刘、拜、杀”,是中国戏曲史上的一个熟语。分别代表四大南戏: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5.在南戏发展为传奇过程中起着里程碑作用的是高明的琵琶记,它是明、清两代传奇创作的正式开启点。6荆钗记是一个写尽夫妻间忠贞坚守的故事。7.白兔记中的李三娘形象南戏虽然叫刘知远白兔记, 而真正的主角却是李三娘。她不是与刘知远平分秋色, 而

30、是独占了满台风光。南戏为赋予她坚贞高洁的品格不吝笔墨。李三娘不是出于贪慕富贵而主动提出婚嫁,是出自父亲的安排,是看重刘“人品高奇”以及出于对落魄英雄的知遇之情。婚后她与丈夫同甘共苦, 不为兄嫂的欺凌所动。刘知远被逼投军后, 她独自面对兄嫂的非难, 宁愿选择“日日挨磨到四更, 挑水到黄昏”的奴婢生活,也坚决不愿改嫁。16 年中她忍受了种种煎熬。“磨房产子”一出戏集中表现了她所受大苦大难。因为没有剪刀, 只有用口咬断脐带, 其苦真令人潸然泪下。李三娘正是以这种顽强的意志在苦难中挣扎, 自始至终不曾屈服, 柔韧的性格中透出刚强、坚贞。南戏中的李三娘形象完整、性格鲜明, 在一定意义上超越了家庭伦理道德

31、的范围, 而具有为保持独立人格而抗争的普遍意义。8. 拜月亭,关汉卿作。主要写书生蒋世隆与王瑞兰在兵荒马乱时候的离合故事。9拜月亭在结构上的突出特色是巧合。10. 琵琶记,写汉代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悲欢离合的故事。11. 琵琶记中的人物形象12.南戏与传奇的差异表现为:(1)在创作主体和演出对象上:南戏多由艺人和书会才人完成,演出对象主要是一般民众;传奇多由文人创作,不仅在民间戏台上演出,还搬演于文人雅座上;(2)在题材内容上:南戏多表现家庭伦理和婚姻问题;传奇则表现出对历史、现实的关切,对个性、情感的张扬;(3)在体制上:南戏体制不规范,语言俚俗,音乐和表演上有很大随意性;传奇体制规范。赵五娘琵琶记的人物很有个性,其主要人物已成为艺术典型。赵五娘是全剧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