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3 ,大小:85.48KB ,
资源ID:601832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01832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工业革命 十九世纪前半期的欧洲范文.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工业革命 十九世纪前半期的欧洲范文.docx

1、工业革命 十九世纪前半期的欧洲范文格式一温州大学课程教案学 院 人 文 学 院 课程名称 世界近代史 学 时 68 教 材 世界史:近代篇 授课教师 郑 春 生 授课对象 07历史本科 2008年 月 日第六章 工业革命 十九世纪前半期的欧洲授课时间:2006-2007学年第1学期第10-11周授课类型:理论课授课题目:第六章 工业革命 十九世纪前半期的欧洲本授课单元教学目标:主要论述工业革命的发生背景、主要成就及其对欧美各国政治、经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本授课单元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英国工业革命、19世纪20、30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及改革、1848年欧洲革命。难点是工业革命的影响、1

2、848年欧洲革命性质的理解。本授课单元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讲授新课第七章 工业革命 十九世纪前半期的欧洲(8课时)第一节 工业革命一、 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二、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和成就三、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四、 欧美各国的工业革命法国工业革命;德国工业革命;俄国工业革命;美国工业革命第二节 十九世纪前半期欧洲的改革与革命一、19世纪前半期的英国 1832年议会改革;宪章运动;自由贸易运动二、复辟和七月王朝时期的法国 复辟时期的法国;1830年七月革命;七月王朝的统治三、19世纪前半期的德意志 德意志联邦;关税同盟;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第三节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及早期实践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

3、的历史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思想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实践二、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共产党宣言三、第一国际 第一国际建立的历史条件;第一国际的成立;第一国际前期的活动(1864-1868)第一国际后期的活动(1869-1876);四、巴黎公社 三月十八日革命;巴黎公社的成立;保卫公社的斗争;巴黎公社的伟大历史意义和经验总结第四节 1848年革命一、1848年革命的任务二、1848年法国革命 二月革命;六月起义;路易波拿巴政变三、1848年德国革命 德意志各邦的革命;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法兰克福议会;护宪运动四、东南欧的民族运动 意大利革命;捷克革命;罗马尼亚革命;

4、匈牙利革命五、1848年革命的历史地位复习与思考:一、名词解释1德意志关税同盟;2人民宪章; 3施泰因-哈登堡改革;4卢德运动;5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6正义者同盟; 7共产主义者同盟; 8共产党宣言;9烧炭党; 10意大利青年党; 11法国“二月革命”;121848年法兰克福议会;13护宪运动;14容克;15卢森堡委员会二、简答题1、简述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内容和意义。2、简述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3、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其意义如何?4、简述巴黎公社的经验及失败的教训。三、论述题1分析英国最先开展工业革命的原因及影响。2试析1848年欧洲革命的背景、性质、特点

5、及其影响。3 试论19世纪上半期独立工人运动的特点。4 比较法、美、德、俄工业革命的特点。5、试谈第一国际建立的历史条件、性质、解散原因及历史功绩。6、论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性质及原则。本授课单元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必要时可列出)1、 费尔南布罗代尔 (Braudel, Fernand):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北京:三联书店 1992-1993年。2、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恩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 1972年。3、蒋孟引:英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年。4、(德)鲁道夫吕贝尔:工业化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59年。5、 (法)保尔芒图18世纪产业革命:英

6、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情况,商务印书馆1983年。6、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经济科学出版社1983年。7、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8、(英)罗伯特甘米奇:宪章运动史商务印书馆1979年。9、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 1971年。10、徐云霞:1848年欧洲革命风暴 , 北京 : 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11、 王章辉:“欧美大国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世界历史1994第5期。12、 伏广存:“为什么说三大工人运动是独立工人运动兴起的标志”,工会干部教育1990年第1期.13、 李砂砂:“近十年来我国史学界对英国工业革命研

7、究综述”,阴山学刊1992年第3期。第六章 工业革命 十九世纪前半期的欧洲(8课时)第一节工业革命一、关于工业革命的几个问题1工业革命的概念亚当斯密在工业革命期间完成国民财富的原因和性质的研究这样重要的经济学著作,他并没有注意到当时出现的工业革命,就连李嘉图和马尔萨斯这些生活在工业革命进行时期的“古典经济学家竞未能认识到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情”。不仅经济学领域如此,其他领域亦然。在19世纪前半期的英国人中,根本还无人使用“工业革命”这个词。历史学家马蒂诺、麦考莱在著作中没有使用,狄更斯、迪斯累里的社会小说中也没有出现,在宪章运动的演讲中似乎也没有作出肯定回应。恩格斯在1845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

8、中,就对工业革命下了定义,并对它的实质和社会后果做了深刻分析。恩格斯认为这是指工业化最初的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从手工工场阶段向机器大生产阶段的过渡,它包括生产技术变革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初,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作了以“工业革命”为题的讲座,开始把工业革命作为一个重要课题列入历史科学。迄今为止,对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分期,工业革命的劳动力来源、工业革命与人口增长的关系,工业革命的社会后果等问题仍然存在着争论。甚至对工业革命一词的科学性,也存在着不同看法。如,比尔斯,艾什顿等。G昂文说:“当我们回首过去的时候,就会发现,这场革命持续了200年,而且在这以前还准备了200年。”(何

9、以称革命?)在英国史学界,至今还没有一个大家普遍接受的概念。哈韦特尔认为:“工业革命是发生在1750年和1850年这一个世纪的作为工业化结果的经济增长。”罗斯托认为它是转向就持续发展的飞跃。他以“起飞”一词来代替“工业革命”这个概念,“起飞被定义为一场工业革命,它直接关系到生产方法的急剧变化,并在较短的时期内产生出决定性的影响这一主张所坚持的是,一个或几个新的制造业部门的迅速增长是经济转变的强有力的、核心的引擎。它的动力来自于它的影响力的倍数,因为社会已准备好积极地响应这种影响。”起飞是稳定增长的障碍和阻力得以最终克服的时期,起飞促进了经济进步,并开始对整个社会发生支配性的影响。兰德斯对“工业

10、革命”一词进行了区分:小写的工业革命往往指复杂的技术革命:机器取代人的技能,无机能源取代人力和畜力,手工劳动向机器生产转变,由此产生了现代经济,这种意义上的工业革命已经在不同程度上改变了一些国家。大写的工业革命指的是从农业和手工业劳动向以工业和机器制造为主的经济转变。工业革命肇始于l8世纪英国,以不同方式向欧洲大陆和海外一些地方扩散,它改变了西方人的生活、西方社会本质以及西方与世界其他地方的关系。门德尔斯首先提出原工业化概念,他在研究佛兰德尔地区经济发展时,把资本主义工业化以前佛兰德尔新型的农村工业发展称为原工业化,强调它是工业化的第一阶段。他为原工业化概括出三个基本特征:为本地区之外的销售和

11、出口市场进行生产;为乡村提供就业;原工业与地区性商业化农业共生。原工业化理论提出后立即引起了经济史学界的强烈反应。蒂利夫妇指出,这个概念具有普遍适用的意义,蒂利把原工业化称为“工厂制度之前的工业化”,这暗示它既在时间上早于工厂制度,又成为工厂制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过渡阶段。克里特等人发展出更为完整的原工业化理论,把原工业化理论概括成欧洲从中世纪到19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模式:原工业化是“工业化之前的工业化”,可以界定为农村地区大部分人口完全或主要为跨地区、跨国界市场大量生产工业品的发展模式。这样,原工业化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现象,只不过有些地方不是导致工业化,而是出现产业空洞化。让德弗里斯指出,工

12、业革命作为一个历史概念有很多缺陷,要用“勤劳革命”这一个新概念在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下来取代“工业革命”。15001800年间出现的产量扩大主要是由于使用了更多的劳动,而不是出于任何生产力的突破。勤劳革命是一个以家庭为基础的资源重新配置过程,它既会增加商品和劳动力的供给,又会增加对市场销售商品的需求,它通过商业刺激(相对价格的变化、交易成本的减少)和口味变化来共同促成。家庭是共同居住和再生产的单位,是生产和劳动力的单位,是家庭成员之间消费和分配的单位,是代际传承的单位。勤劳革命这个概念的核心是这些功能的相互作用,反映在家庭成员之间就时间和其他资源进行选择性分配的决策。勤劳革命通过剥削或自我剥削家庭

13、成员来强化工作,弱化休闲,不重视我们现在所说的人力资本的形成。随着劳动时间不断增加,为减少家务劳动而花钱就表明妇女的时间不再被当作零机会成本。勤劳革命这个概念并不打算把早期经济增长简单地说成是供给的作用。相反,它可以把注意力从新技术转移到劳动力的新供给、新欲望的形成和新的行为方式,这些对工业革命本身做出了独特贡献。我认为这是一个由手工工场过渡到机器大生产的过程。它引起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生产关系、阶级结构等诸多方面的变革。(王章辉英国史学界关于工业革命的几种观点,世界历史1982人类历史上进行了几次科技革命。一般的说是三次。18世纪开始的这次称工业革命,也称产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这次称

14、第二次工业革命。二战后开始的称第三次科技革命。什么叫科学革命?什么叫技术革命?工业革命与技术革命的关系如何?人民把人类认识自然界的飞跃称为科学革命。工业革命是指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过渡到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制度的过程。技术革命是指生产技术领域内的重大变革,指世界性的生产技术上的质的飞跃。工业革命在世界各国历史上只能有一次,因为它包含政治、经济(包括技术)、文化、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变革。而技术革命可以而且已经出现过多次。在工业革命时期,这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都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关系的变化,技术革命也引起了社会关系的某些变化。两者所不同的是,工业革命产生了近代工

15、厂制度,特别是产生了两个新的阶级。而技术革命虽引起某些变化,但这种变化没有超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范围,是量的变化。(许永璋有关工业革命史研究的几个问题,河南大学学报19864)2工业革命的分期 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18世纪30年代;1733年约翰凯伊发明飞梭;根据资本论第1卷为1735年;18世纪60年代(汤因比和哈孟德夫妇);18世纪中期或后期。近一些年,一些经济学家和经济史学家采用统计的方法,对经济发展过程进行了数量的分析,以确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基本转折点”(主要依据经济发展的速度的突然加快),结果得出结论:1782年(艾什顿)。关于它的下限,争论不多,一般定在19世纪中期,也有的定在3

16、0年代。3工业革命的研究概况关于工业革命的研究,国内外学者研究颇多。根据探讨主题的不同,国外学者把有关的研究分为社会变革学派、工业组织学派、宏观经济学派、技术学派四类。还有人从能源和消费的角度来考察工业革命,博采众长者亦有之。社会变革学派认为,工业革命就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人与人之间经济交易方式的大变革,其理由是这一时期出现了正式的、竞争的、非个人的商品和生产资料市场。工业革命的实质是用竞争取代中世纪控制财富生产和销售的行规,由于机器的发明,工厂代替家庭手工业制度成为工业发展最重要的现象。工业组织学派强调工厂结构和规模的变化,或者说工厂制度的兴起。在工业革命时期,工人集中劳动,受纪律的约束和质量要

17、求的控制,工厂对劳动力进行集中管理,成为当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生产组织形式。宏观经济学派重点分析了当时出现的一些宏观经济指标的变化,如国民收入的变化、资本形成率和总投资率的增长、劳动力的增加和构成变化等。技术学派认为,技术变化是工业革命时期最根本的特征。重点研究这一时期发明和新技术的传播。兰德斯用“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来形容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变化。工业革命的核心就是连续性的技术变化。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出现了三个方面变化:机械设备替代人的劳动;无机能源,特别是蒸汽取代人力和畜力;原材料的获取和加工技术得到改进,尤其是出现了冶金和化学工业。在能源消耗学派的眼里,能源利用方式和种类的变化是工业革命的

18、核心。不同时代的能源概念会随着人类利用技术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消费学派认为,社会再生产过程包含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四个基本方面。消费是一切生产的目的。关于工业革命的起因、分期、影响,以及上述提到的问题,都为史学家、经济学家等所关注。因此、在一些经济史、历史学著作中都有涉及。在学术论文方面,论述也颇多。1992年克山学刊发表的李砂砂近十年来我国史学界对工业革命研究综述一文,对此前十年的研究概况作了总结,大家可以查阅。(人大世界史复印资料199210期)最近数年,关于工业革命的研究趋向深入、细致。相当多的文章细致地论述工业革命中的资本原始积累、市场、农业、人口、科技、触发机制、城市化、文化、人文精

19、神等的问题,同时加强横向比较。此类论文至少有50-60篇。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查阅。下面我给大家推荐一些有关的书籍和论文。二、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1 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为什么发生在18世界60年代左右,而不是发生在100年前或100年后。在此之前,也出现过技术革命,如11、12、13世纪,欧洲出现了马和磨坊达芬奇时代,意大利也出现了用于卷丝、纺丝、拈丝的水力机器,只用一个水轮就能带动几层机械装置和筒管,极其精巧。1560-1640年,间,英国也有一些付诸应用的重大革新高炉和各种深井采矿设备。但这些都没有引起真正的“革命”。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理解。 (1

20、)商品经济的市场日益扩大自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以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断从内部腐蚀封建经济,瓦解着封建制度的肌体。国内的资本主义市场在不断地扩大。与此同时,西欧诸国不断地进行海外扩张,海外市场迅速扩大,从而刺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2)现代大机器工业的先驱手工工场的发展从16世纪开始,一些分散的手工工场发展为集中的手工工场。这是资本主义工业组织的雏形,也是现代大机器工业的先驱。到18世纪中期,手工工场里分工越来越细密,劳动工具专门化了,工人的技术也日益定向而纯熟。这就为以后的大机器的发明创造了技术前提。英国的毛纺织、采矿和冶金等部门的手工工场广泛发展,

21、工艺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3)资本原始积累为工业革命准备了重要的经济条件。自从地理大发现以来,西欧的海外殖民掠夺,加上国内对下层人民的剥夺,西欧各国都有一定的资本原始积累,这为工业革命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条件。 那么,在欧洲各国中,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而不是其他国家呢?这是一个中外学者反复讨论而经久未衰的论题。人们试图在诸因素中寻找出一两个说明应该在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但论点提出时往往都碰到了对立面。如果说有利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是主要因素,那么,这些状况在18世纪以前就存在,而且低地国家也有类似的地理因素,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18世纪以前的国家,或其余低地国家呢?如果说新教精神与伦

22、理是主要因素,那么又怎样解释在信奉同一宗教的国家,如丹麦与瑞典没有诞生最早的工业文明呢?如果说人口革命引起国内市场的扩大和提供了工业劳动力的来源是主要因素,那么,同一时期在爱尔兰,稍后在挪威与瑞典也经历了相同的人口增长,为什么在这些国家没有伴随出现英国似的经济高涨;如果说特殊的社会结构和商业资本的丰厚是主要因素,荷兰先于英国进行了农业革命,荷兰社会同样具有开放性和流动性,荷兰前工业社会的资本积累更为丰厚,为什么荷兰没有从重商主义和海运霸权跨入工业文明呢?如果说突然爆发的技术革新和发明天才是主要因素,那么,在法兰西也有高水平的机械发明,它的科学进步是惊人的,工业我们为什么没有起源于法国?因此,工

23、业革命只能是各种因素相互交叉作用的结果。恰如埃文斯所说:“我们能在欧洲其他国家看到他们具备其中一个或几个因素,有的甚至更加显著。但是,只有英国具有如此丰富的各种因素的结合”。这些因素的积累触发了一种连锁反应,即一个递增的、自我持续的技术发展过程,这就是英国的工业革命。那么到底是那些因素促使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呢?我认为,主要是下列因素:2 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始的原因:(1) 英国具有他国无可比拟的优越社会和政治条件。英国的封建割据势力相对来说是不强大的。“红白玫瑰战争”、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又大大地削弱了其势力。到克伦威尔征服苏格兰时,大不列颠已实现了政治统一,扫除了国内关税壁垒,建立了国内统

24、一市场。这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资本主义上层建筑的不断完善,为工业革命创造了重要的政治前提。1688年宫廷政变后,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建立了联合统治。1689年权利法案和1701年王位继承法,削弱了王权,加强了议会的统治地位,奠定了现代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基础。从1707年起,国王不再对议会通过的法律行使否决权,国会有了完全的立法权,国家行政权力主要掌握在内阁手中。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使得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可以牢固地掌握政权,而且还可以利用一整套上层建筑推行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策,加速资本原始积累,如加速圈地运动、对外掠夺殖民地,推行

25、国债制度。再如,税收政策,英国实行了对内自由放任和对外保护关税相结合的灵活政策。对国内经济,政府采取自由放任主义,很少实行直接干预,它大力推动本国产品出口,对一些商品实行出口补贴。在19世纪40年代改行自由贸易政策以前,英国对外国商品实行区别税率,对殖民地商品给予优惠待遇,对本国工业急需的棉花、靛青、木材等原材料实行低关税政策,而对糖、烟草、咖啡、茶、酒类等所谓的奢侈品征收较高的关税,对可能与英国商品竞争的外国商品则征收高额关税。这种灵活的税收政策保护了民族工业,保证了廉价原材料的来源,并能充分激励竞争机制。在实行保护关税政策的条件下,英国的国内市场和殖民地形成了当时“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26、(2)“农业革命”奠定了工业革命的基石。工业革命前,农业是英国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英国要从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就不可避免地要从改造农业入手。英国的土地占有制度经过延续4个世纪的圈地运动、宗教改革、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土地立法等,把封建的土地占有制改造为资本主义的土地所有制。与此相伴的是小农大批破产。千百万农民失去土地,被迫涌入城市谋生,从而为日益发展的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也为工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国内市场。大农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也使英国农业生产率得以大幅度提高。据克拉夫兹的宏观经济分析,1610-1618年,英国农业生产率以年均1%的速度递增,比工业生产率提

27、高的速度快了近一倍。土地生产率也增长迅速。1750年小麦母产8蒲式耳,1800年为20蒲式耳,到1851年达到27蒲式耳。此外,羊的数量增加2倍,牛的数量增加近一倍。1650年英国一个农业工人生产的粮食可以供养15个非农业人口,1800年为25人,到1860年为6人。这一时期英国人均产量比爱尔兰、荷兰、德国、比利时、法国高出40-50%,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为英国工业化奠定了基石。因为它为工业提供了廉价的、日益增多的原料和粮食。而此时,法国仍以小农经济为主,农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3)资本原始积累的急剧扩大令他国难以望其项背手工工场生产转变为机器大生产(技术革新、建立工厂制),需要相当多的资本积累

28、为前提。英国的资本积累有许多优势。其一、英国作为最大的殖民帝国,从直接的殖民掠夺和独占殖民地市场方面得到的财富大大超过其他国家。(1688年以前,英国已在爱尔兰、印度、西印度群岛和大西洋沿岸的北美大陆建立了许多殖民地据点。英国资产阶级取得政权后,殖民扩张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了争夺殖民霸权,在整个18世纪,英国先后发动和参加了一系列的殖民战争。通过这些战争,英国击败了争夺殖民霸权的主要对手法国,从法国手中夺取了北美大片土地,并完全控制了印度。1788年,英国在澳洲建立了殖民据点悉尼港,以后加紧向澳洲移民。到18世纪最后30年,英国变成了一个庞大的殖民帝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区的中心。)那时除了

29、贩卖奴隶外,远洋转口贸易是获利最大的。印度的胡椒每磅2便士,运到英国后买20便士,丁香每磅9便士,在英国卖6先令,生丝每磅7先令,到英国价值20先令。英国又将此类殖民地物产转运到西欧北欧各地,当然赢利更丰厚。航海条例给英国带来的好处不仅是商业赢利。英国经济学家彼得马赛厄斯指出:“随着载货船只荡起的尾波,更多的财富留入了英国。”一些本来可能落入荷兰人和法国人手中的巨额财富和使制造业兴旺发达的机遇,因航海条例和殖民战争转到了英国的五大港口区域。据统计,1660-1760年间,英国的出口贸易翻了3-4倍。1660年为磅,1760年增至磅,在所增加的磅中,有1/2强来自转口贸易。其二、英国是最大的奴隶

30、贸易国。根据乌特勒支条约,英国获得向西属拉丁美洲贩卖黑奴的专利权。在18世纪英国是最大的奴隶贸易国。1686-1780年,共向美洲贩卖了230万黑奴。1783-1793年仅利物浦,商人贩卖奴隶就达333,000人,获利1200余万英镑,平均每年1118万英镑。18世纪英国向法国、西班牙的美洲殖民地输入了50万黑奴。英国的大商人、船主和贵族就是依靠这种罪恶发了横财。1807年3月25日,英国议会通过废除奴隶贸易法案,禁止英国船只从非洲往美洲运送奴隶。昔日西非最大的奴隶转运站戈雷岛见证了西方殖民者实行奴隶贸易、残酷压榨非洲人民的罪行。英国港口城市利物浦将于2007年8月23日正式开放国际奴隶制度博

31、物馆。今年是英国废除殖民地奴隶贸易制度200周年纪念,本月23日也是1791年法属海地爆发奴隶起义的纪念日。1999年,利物浦市政厅正式就那段历史道歉,“为城市在这样一场人类悲剧的贸易中扮演的角色表示羞愧和懊悔”。本杰明说,博物馆不会“保持中立”,而是要“主动向偏见、误解和种族歧视发起挑战”。博物馆入口处旁的墙上,刻写着美国前总统伍德罗威尔逊的名言“自由的历史,就是抗争的历史”。其三、国债及消费税成为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杠杆。为了进行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的战争,英国政府发行了巨额公债。七年战争前夕,国债已增加到1亿2千多万英镑。国债券的购买很多是大资产阶级,他们从国债中获得了大量利息(8%)。18世纪60年代初,政府每年要支付大约500万英镑的国债利息。1778年6月30日日内瓦新闻刊登了一段挖苦的话:“经计算,英国如每分钟拿出一基尼偿还国债,尚需272年9月又8天15分才能还清,也就是说债款总额达基尼(1.4亿)。”1824年,杜弗雷恩德圣莱昂算出:“欧洲全部公债高达380到400亿法郎,其中英国独占四分之三还多。”许多人被英国人债款总额之具吓得乍舌。大卫休谟1750年说:“不必未卜先知,就能猜出即将发生的灾难。二者必居其一:不是国家毁了公共信贷,就是公共信贷毁了国家。”(8000万英镑)。但他们错了。国债制度帮助他们取得了对外战争的胜利,皮特:“英国自身弱小,若无商业、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