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153.53KB ,
资源ID:601807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01807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历史政治史15单元错题汇总.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历史政治史15单元错题汇总.docx

1、高中历史政治史15单元错题汇总高中历史(政治史1-5单元)错题汇总1、(2011江苏卷2)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解题时,可用排除法,科举制是随着门阀地主的衰落和中小地主的兴起而出现的,它是一种考试选官制度。故A、B、C都应排除。通过阅读材料可以发现,士族子弟仍然占71%的录取比例,说明了科举制并不完善,故选D。2、(原创)西周时的诸侯国吴国(今江苏南部、浙江北部)第一代君主太伯是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即周太王)长子,太王欲传位其三弟季历及其子昌(即周文王)

2、。太伯知道后,为了达成其父心愿,乃与其二弟仲雍出逃至南方,建立了吴国。以上事迹反映的周代的制度有( )1 实行王位世袭制2 建立了完备的宗法制实行了等级森严的分封制确立了尊卑分明的礼制A B C D【思路点拨】本题以太伯让位的历史典故入手,考查周代制度的基本特征和学生阅读分析材料,并从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符合周代政治制度的特征。故应选D。3、(2011全国新课标卷24)董仲舒认为孔子著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

3、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解析】本题考查董仲舒改造儒家学说的时代背景。应结合汉武帝时代强化“大一统”的时代背景突出这两个文化贡献的价值。从而先排除A(郡县、行省)、D(均田制)两项,再排除B(法家)。答案:C4、(2011上海卷7)历史是复杂的。有时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会导致新问题的产生。下列史实能佐证这一看法的是( ) A秦二世而亡,汉推行郡国并行制 B秦二世而亡,汉启用布衣将相 C隋二世而亡,唐广招贤才知人善任 D隋二世而亡,唐实行宽简舒缓法令【解析】 本题考查郡国并行制实施的背景。解题的关键在于要认识到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是对秦朝郡县制的消

4、极反思,造成了王国问题。答案:A5、(2011江苏卷4)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 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D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解析】解题关键在于读懂材料。“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说明江浙行省获得了急事处置权。地方绝对服从于中央、行省长官由皇帝任命。A、C、D表述错误。答案:B6、(2011海南卷6)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宜令郡县皆立

5、学,礼延师儒教授生徒,以讲论圣道,使人日渐月化,以复先王之旧,以革污染之习,此最急务,当速行之。”“复先王之旧”实质上是指( ) A延续元朝典章 B继承华夏传统 C复兴汉唐制度 D回归周朝典制【解析】解答时不仅要理解材料,还要抓住题眼“实质”。“讲论圣道”说明朱元璋主张恢复儒家文化,朱元璋所说的“先王”指的是在明之前的汉族政权,排除A项;“令郡县皆立学”表明明朝实行的是郡县制,排除D项;C项是具体朝代制度,而不是实质问题,排除C项;华夏传统指汉族的农耕文明、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等,所以实质是继承华夏传统,故选B项。 7、 (2011上海卷)如图为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发展折线图

6、。图中显示1928年至1934年党员人数大幅度上升,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历史原因是( ) A五四运动的发生 B红色政权的建立C抗日战争的爆发 D解放战争的胜利【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阶段特征和学生对图文信息的解读能力。结合1928年至1934年这个时间段(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明确这段时间中共党员大幅上升的原因是十几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瑞金政府)的建立。故选B。 8、(衡水二中2011年度)太平天国运动属于民主革命的范畴,主要表现在( )A领导阶级 B指导思想 C斗争形式 D革命任务【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的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确理解,革命的性质决定于

7、革命任务,太平天国运动承担起对外反对外来侵略、对内反对本国封建势力的任务,属于民主革命的范畴,故选D。 9、(2011全国新课标卷30)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A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 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不同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 【解析】主要考查的是“公车上书”与五四运动的主要影响和评价。这两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的主要原因是,在中国的民族危机深重的形势下,后者比前者宣传号召更有力,民众对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反动性的认识更深入,后者的群众基

8、础也就更广泛。答案:A10、 (2011浙江卷18)在西北小山村的土坯墙上,写着醒目的黑字标语:“打倒喝我们血的军阀!”“打倒把中国出卖给日本的汉奸!”“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中国红军万岁!”这一历史场景最早出现在( )A九一八事变前后 B一二八事变以前 C西安事变前后 D八一三事变以后【解析】本题通过考查西安事变及国共关系的变化,考查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知识进行说明、认证的能力。可以采用排除法。题中材料的关键句“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应该是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之后;“中国红军万岁!”出现于19271937年间。A、B项时,中共尚未提出“抗日统一战线

9、”,故排除。C、D项满足条件,但题目要求“最早可能出现”的时间,C项当为最佳答案。答案:C11、(2011江苏卷8) 1938年4月,中国飞行员陈怀民在武汉空战中与日军飞行员高桥宪一同归于尽。随后,陈怀民的妹妹致信高桥的妻子美惠子:陈怀民猛撞高桥的飞机,不是发泄对高桥的私仇,而是代表着两种不同力量之间的较量。同时表示,她们一家对美惠子没有怨恨,希望有一天能够友爱地握手。此事( )发生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 反映了正面战场的英勇抗战说明两国人民深受战争之害 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博大胸怀A B C D 【解析】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表述错误;武汉空战属于正面战场组织的武汉

10、会战的组成部分,表述正确;两项可从题中体会。答案:C12、 (2011江苏卷12)雅典执政官克里斯提尼在制定行政选区时,“把全部村社分为三十区,十区在城市附近,十区在沿海,十区属于内地并用抽签的办法把这些区指定给各个部落,每一部落有三区,这样就使一个部落在所有这些地区都占了一份。”他采取的这一措施( )A确立了依据财产多寡划分等级的参政制度 B废除了债务奴隶制以使债务奴隶重获自由C打破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贵族专权局面D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进入到“黄金时代”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历程中的重大改革内容和材料解读能力。从材料可以看出克里斯提尼改革在制定行政选区时以地域为基础,而不是

11、以血缘为基础,打破了贵族专权的局面,故C项正确,A、B两项都是梭伦改革的内容,D项是伯利克里改革的意义。故选C。 13、(原创)下列关于古代罗马万民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 B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基本上属于罗马及其公民的法律 D适用于帝国境内各民族以及外邦自由民【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罗马法中公民法与万民法的区别。C项表述是公民法的适用范围,A、B、D三项是对万民法的正确表述。故选C。 14、(2011广东卷19)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下列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的史实,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 )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12、B居民中奴隶数量多于自由民C有不少功勋卓著的公民经陶片放逐法被流放国外D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以抽签方式从10个选区中选出【解析】解答时首先要明确学者的观点是强调古代雅典政治的局限性,然后结合选项分析;另外要抓住时间提示“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A、C项都是雅典政治的民主性,而D项是克里斯提尼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确立时期)。故符合题意的只有B项(说明只是少数人的民主)。答案:B15、(2011山东卷14) “想参加陪审团的公民按先后秩序依次进入,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开庭审理前,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古雅典的这一制度( )A体现了其民主的运作

13、方式 B表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的平等C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 D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解析】“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可以看出这样的判决很难保证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同时说明这种司法程序还有缺陷,故排除C、D项。“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演说陈述”可以避免事先有人说情、贿赂等,说明公民的平等不仅仅是形式的,排除B项。这种运作方式既体现民主也有不足之处,但确实是体现了当时雅典民主的运作方式,这符合史实,故选A项。答案:A16、(2011海南卷9) 梭伦在抒情诗中表达了实行民主改革的原则:“我所给予平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增多

14、;即使是对那些有财有势的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在梭伦看来,政府应当( )A捍卫平民的权利 B兼顾平民和贵族的利益C维护贵族的利益 D抑制平民和贵族的要求 【解析】材料体现梭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中庸”,不给予平民过多,也不使贵族的利益受过多损失。答案:B17、(2009江苏卷)古代雅典民主制实行抽签选举、轮番而治,这一做法( )有利于全体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 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 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的公正无私 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A B C D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特征的理解。与史实不符,不是全体雅典人都能参与国家管理,妇女、奴隶、外邦人等被排

15、除在公民之外,公民大会决策的“公正无私”不是抽签选举、轮番而治的结果。答案:B18、(2011江苏卷14)恩格斯指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一个唯一的稳固的轴心一个帝国首相(宰相)。联邦会议处于这样一种地位,这种地位使其他责任行政权成为不可能,可能的只有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因而使帝国责任大臣无法生存。”材料中“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表现为( )A宪法赋予首相国家最高权力 B帝国首相拥有内阁的控制权C帝国首相只对联邦会议负责 D内阁大臣均由帝国首相任命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德意志君主立宪制”这一历史知识的再现和材料解读能力。“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表现为帝国首相拥有内阁的控制权。宪法赋予皇帝

16、国家最高权力、帝国首相对皇帝负责、内阁大臣由皇帝任命,说明A、C、D不正确。故选B。19、(2011海南卷14)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介绍某国的制度时说:“事无大小,必须各官合议,然后准行:即不咸允,亦须十人中有六人合意,然后可行。本省之官,由本省之民选择公举。”这一国家应是( )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俄国 【解析】从材料信息“必须各官合议”,“不咸允,亦须十人中有六人合意”,“本省之官,由本省之民选择公举”,可以判断该国制度有两个议会,并实行地方分权,这种情况符合美国的政治制度,故选A项。答案:A20、(2011全国卷19) 美国首都华盛顿所在地原来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灌木丛林。联邦政府机构位于

17、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建在全城最高点“国会山”上,在其两侧分别是总统府和联邦最高法院。以建都时各州名称命名的15条大道由内向外辐射,覆盖全城。华盛顿的建筑规划体现的美国政治文化是( )A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 B议会中心与共和意识C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 D平等独立的州权观念【解析】材料中华盛顿城国会大厦、白宫、联邦最高法院三座建筑,紧密构筑在一起,体现政体的三权分立与制衡,也反映出建筑群的协调、美观。故选C项。A项“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与华盛顿城的建造有一定关联,但不能体现政治文化特点;B项“议会中心”不符合美国政体结构;D项与材料无关。 答案:C21、“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

18、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上述材料不能反映的是A描述了西周分封制的情况 B天子与诸侯都是宗族、姻亲关系C诸侯有保护天子的义务 D当时常有诸侯“不朝”的现象5秦始皇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等官职,组成中央政权机构,其直接意图是A确立皇权至上 B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C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D防止大臣专权自恣2(2010合肥模拟题)从汉景帝到汉武帝时期,西汉政府A推行郡国并行制 B逐步削弱王国势力 C实行州县两级制 D大力实施行省制度3(2010温州十校高三期中联考)“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中的“州官”,其最初的职能是

19、 A代表中央巡察地方 B管理地方行政 C管理地方军事 D管理地方财政9(2009年南通二调)剑桥中国史中写道:“在唐代,科举考试不过产生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已。其数量可能略多于全部官僚集团的。总之,其中大部分人出身于名门望族,都来自书香门第。在唐朝灭亡以前,这种情况没有改变。”材料反映了A九品中正制依然存在 B科举制度在唐代没有执行 C唐代官员都是科举出身 D科举考试有利于人才选拔18中国古代专制皇权不断加强,中枢权力体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汉武帝时建立“中朝”决策机构,废除了秦以来的“三公九卿”制 唐朝由中书省起草诏令,直接传递给尚书省具体执行宋朝时设枢密院和三司,分割宰相的

20、军政权和财政权明太祖时废除了中书省A B C D20下列史料记载最为典型地体现了清朝设军机处根本目的的是A“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 B“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C“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D“军机大臣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24(2010华南师大附中高三综合测试一)一般认为商鞅变法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其最主要的依据是A废井田,开阡陌 B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 C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 D重农抑商,奖励耕织14.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害,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据此思想所采取的措施是( )A.削弱节度使的实权 B.

21、设参知政事为副相C.设三司使管理财政 D.派遣文官做知州30.顺治、康熙、雍正三朝同时存在的中央机构有( ) 内阁 议政王大臣会议 南书房 军机处A B C D3(2008江苏,1)“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11(2008宁夏,25)旧唐书良吏传记载了一名叫王方翼的官员,“(高宗)永徽中累授安定令,诛大姓皇甫氏,盗贼止息,号为善政”。当时此类的记载尚有许多。这说明本资A官府与大姓的关系是地方治理的关键 B朝廷一直压制门阀C朝廷对地方缺乏影响力 D士族大姓势力膨胀导致割据13(2

22、008年广东文基,21)明初,朝臣建议建文帝削藩。随后,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最后占领南京,夺取帝位。此事说明当时 A.实行了内阁制 B.设立了军机处 C.实行了分封制 D.郡县制受到挑战15(2008上海历史,共同部分21) 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 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1(2009全国文综一)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

23、秦吴氏于字,则盂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由此推论,司徒、司马等姓氏应源自 A官名 B爵位 C溢号 D行业2(2009全国文综一)“四面楚歌”典出楚汉战争。西汉初期,“楚歌”在社会上风行一时。这主要是因为A 南方经济的影响 B统治集团的更替 C北方文化的衰落 D民族融合的结果3(2009全国文综二)关于中国姓氏起源,唐人柳芳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事,则巫乙匠陶。”由此类推,王、侯、公孙等姓氏应源自 A族名 B邑名 C爵号 D官名13. (2009高考宁夏辽宁文综)明朝“折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六部所掌主要是A.决策 B.行政 C.监察 D.司法18. (2009福

24、建文综高考)中国象棋中“楚河汉界”的来历与历史上的“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相关。这场战争发生于A.公元前2世纪早期 B.公元前2世纪晚期C.公元前3世纪早期 D.公元前3世纪晚期2(2010辽宁、湖南、宁夏文综2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1(2010福建文综14)朱子语类云:“唐事,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若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

25、,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体现三省分权制 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D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2(2010海南单科4)唐代确立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均号称宰相,共同承担政务,其主要目的是( )A提高行政效率 B强化君主集权 C分割宰相权力 D利于集思广益4(2010江苏单科1)柳宗元封建论载:“时有叛国而无判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符合这一论断的历史时期是( )A秦朝 B西汉C南北朝 D唐朝10(2010山东文综10)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中央对地方控

26、制加强1(2011上海单科6)在商代,商王和许多邦国首领都称“王”。不过,商王不仅是本国君长,他还是邦国的( )A国主 B领主 C盟主 D君主2(2011海南单科1)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6(2011海南单科4)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述,元朝时“所有契丹人,即契丹省的居民,都被迫离开旧都而迁居新都”。这里的“契丹省”指的应当是( )A岭北行省 B辽阳行省 C

27、甘肃行省 D云南行省1(2011上海单科32)英王查理一世在受议会审判时说:“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法官说:“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这两段话体现了( )A英王与法官的恩怨 B国王至尊与法律至上的较量C国王与议会的矛盾 D君权神授与人民主权的对立3(2010全国卷文综21)有人称俾斯麦是“德意志革命”的主要发起人,恩格斯则称其是“非出本心的革命者”。这次“革命”的主要目的是( )A打破欧洲力量的均衡 B结束长期的政治分裂C改变德意志落后状态 D调整德国与法国关系4(2010上海单科17)乾

28、隆皇帝曾对法国产生浓厚兴趣,打算派外交使团会见路易十六。这一计划最终付诸东流,原因可能是( )A法国爆发了大革命 B清廷忙于抗击沙俄入侵C中国正在和英使签订两国通商协议 D普法战争爆发12(2009高考海南单科)独立宣言曾被马克思称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人权宣言”。与法国人权宣言不同,独立宣言还提出了A.生命权 B.自由权 C.财产权 D.反抗压迫权13(2009高考海南单科)英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这表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标志着A工业生产方式确立 B工业资产阶级胜利 C新社会制度的胜利 D君主制

29、度的衰亡15(2009高考海南单科)历史学家乔科尔顿写道:“这场战争前后持续了四年,其中有好些像拿破仑时代一样的大规模战斗,这是除了中国18531864年的太平天国起义之外,在19世纪发生的最惨烈的战争。”此战争应该是A普法战争 B印度民族大起义 C美国内战 D马赫迪民族大起义3(2008上海历史,B组13)下列发生在法国的重大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启蒙运动兴起 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 攻占巴士底狱 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A. B. C. D. 1. 关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准确的含义是A政治上的半殖民地和经济上的半封建并存B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C外国侵略势力的深入使国家主权丧失D部分丧失了国家主权并且在保留封建主义的同时又发展了资本主义2.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有四个中国人在聊天。甲说:“我参加过公车上书。”乙说:“我参加过义和团运动。”丙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