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29.17KB ,
资源ID:601575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01575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2章练习题.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2章练习题.docx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2章练习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一、名词解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旧唯物论反映论 唯心主义先验论 不可知论 认识的主体与客体实践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非理性因素 人类认识的总规律 真理 谬误真理的客观性 价值的本质 二、单项选择题1“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对立,属于(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B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C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D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与消极的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论认识论的区别是( )A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B认识发展是辩证的过程C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D社

2、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3“在我们的视野的范围之外,存在甚至完全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这一观点属于( )A形而上学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C可知论观点 D不可知论的观点4唯物论认识论的基本原则和核心是( ) A反映论 B实践论 C先验论 D可知论5唯心论与不可知论的关系是( )A唯心论都是不可知论 B唯心论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之分C主观唯心论是可知论,客观唯心论是不可知论D客观唯心论是可知论,主观唯心论是不可知论6唯物论和彻底的唯心论的认识论都是( )A反映论 B可知论 C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D先验论7认识的本质在于( )A主体创造 B能动反映 C社会实践 D客观存在8从本质上看,认识是( )A主体心灵

3、的主观创造 B主体心灵对客体的直觉C主体对客体的直接反映 D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9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科学兴趣 B社会实践 C求知欲望 D好奇心10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整个流体静力学(托里拆利等)是由于16世纪和17世纪意大利治理山区河流的需要而产生的。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惟一标准C所有科学的成果都直接来源于实践的需要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11对不可知论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 )A科学知识 B丰富的经验 C社会实践 D人类的认识能力12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

4、躬行。”这是在强调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学习获得的间接经验并不重要13马克思指出:“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这说明( )A纯粹的理论必然会导致神秘主义 B任何理论认识都是人的实践的结果 C社会生活实践是产生神秘主义理论的惟一根源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14物质生产实践主要处理( )A人与自然的关系 B人与人的关系 C对抗性矛盾的关系 D非对抗性矛盾的关系15认识的最终目的是( )A发现真理 B改造世界 C创立科学理论 D改造客观规律16王夫之:“知也者,固以行为功者也

5、;行也者,不以知为功者也。行焉,可以得知之效;知焉,未可得行之效也。”他的这一观点是( )A主张知易行难 B以行为基础的知行合一C主张知之明也,因知进行 D主张行先知后17认识的起点是感觉,这是(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唯物论和唯心论都可以承认的观点18假象是( )A人们认识中发生的错觉 B从正面反映本质的现象C从反面歪曲本质的现象 D不表现本质的现象19温家宝总理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的回信中,引用了两句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 )A.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 B.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C.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 D

6、.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20人们的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 )A医生给病人做手术 B法官审理案件 C农民播种小麦 D地质队员探矿21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根本原因是( )A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决定的 正确的科技政策决定的C环境与资源的状况决定的 D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22“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不以革命的理论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说明( )A要重视实践对理论的决定作用 B要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C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D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理论23“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反映”的观点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认识

7、论 B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 D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2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 A.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 B.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C.主体对客体本质的内省 D.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25我们看到苹果的形状和颜色,嗅到它的气味,摸到它的光滑,尝到它的滋味,在意识中就形成对苹果的整体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属于( )A感觉 B知觉 C表象 D概念26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表明( ) A.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B.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C.人的认识能力是由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

8、 D.事物因人的感觉而存在27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 )A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完全正确 B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产生于科学实验C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D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抽象思维28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有( )A调查研究、了解情况 B深入思考、形成理论C精心安排、制定计划 D执行计划、付诸实践29马克思认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说明( )A实践对理论有决定作用 B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C理论比实践更为重要 D实践比理论重要30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句话

9、应理解为( )A.革命运动是由革命理论派生的 B.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基础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最终决定作用 D.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31认为“凡是在理性中所有的,最初无不在感觉之中”,这一观点A揭示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 B揭示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基础阶段C否认了理性认识是对感性认识的发展、飞跃 D否认了感性认识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32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对这句话分析正确的是( )A揭示了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过程的起点 B揭示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C认为理性认识可以脱离感性认识而存在,是错误的观点D强调理性认识的重要作用,完全否认了感性

10、对认识的作用33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 )A人们对每一事物都要细心观察 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指导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 D人们要充分发挥意识能动性34人的认识能力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属于( )观点A客观唯心论 B主观唯心论 C旧唯物论 D辩证唯物主义35人类认识运动的基本过程是( )A概念判断推理 B感觉知觉表象C个别一般个别 D一般个别一般36判断对某一事物的认识是否完成的标志是( )A占有的感性材料是否十分丰富真实 B感性认识是否上升到理性认识C这一认识是否反复多次 D理性认识是否运用于实践并取得预期效果37实践作为检验

11、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具有不确定性的含义是( )A实践标准是不可靠的 B科学理论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C除了实践标准还有其他标准 D实践的历史局限性决定检验理论是一个过程38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和规律的( )A本质认识 B深刻认识 C内在认识 D正确认识39人的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 )A能否满足人们的需要 B能否被大多数人认可C能否付诸实践 D能否在实践中取得预期效果40主观真理论与客观真理论的关系是( )A主观真理论是对客观真理论的反映 B主观真理论与客观真理论是辩证统一的C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D主观真理论是对客观真理论的抽象41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 )A.真理与谬误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 B.对同

12、一对象不同的乃至对立的认识都是真理C.真理的标准是多重的 D.认识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42从认识发展的规律看,“熟知”与“真知”的关系是( )A熟知即真知 B熟知不等于真知 C熟知起源于真知 D熟知必然转化为真知43“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两种说( )A都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B都揭示了真理具有主观性C前者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后者揭示了认识主体的差别性 D前者揭示了认识主体的差别性,后者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44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命题的根据在于( )A真理是感性的存在,不是理性的抽象 B真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实在的C真理是事物多方面规定的综合、多样性

13、的统一 D真理是与人的具体利益相联系的45.当一位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但当他说什么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这一名言的哲学意蕴是( )A.在科学研究中,经验是不可靠的 B.事物的可能性是因人而异的C.世界上一切事物只有可能性,没有不可能性 D.每代人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46真理总是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因而( )A真理与谬误的对立是相对的 B真理中包含谬误的认识 C谬误中包含一定的真理性认识 D谬误是真理不可摆脱的对立面47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许多患者被治愈后又捐出自己的血清,用于治疗其他患者,这说明( )A.人的价值

14、只体现在特定的场合和行为中 B.人的价值必须以满足个人需要为前提C.人的价值是在满足自身和他人的需要中实现的 D.人的价值表现了人的能力的大小48人类活动的“两个尺度”是( )A认识与实践 B真理与谬误 C真理与价值 D抽象与具体49“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师,只唯实”说明( )A书本知识是不重要的 B一切从实际出发C上级的指示和决议不能成为行动的依据 D没有直接经验就没有发言权三、多项选择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讲的主体是( )A一般的抽象的人 B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C一定的社会集团和社会 D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人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内涵包括( )A实践关系 B认识关系

15、 C价值关系 D审美关系3属于认识客体的有( ) A人认识到的自然界 B人尚未观察到的星球 C社会现实中的事件 D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E作家创造的文学作品4鲁迅说过:“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地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却是三只眼、长颈子,也就是在正常的人体身上增加了眼睛一只,拉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这段话说明,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是( )A头脑中主观自生的 B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C人脑对鬼神的虚幻反映 D可以从人世间找到它的原型5传习录记载:“先生(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

16、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这一观点的错误是( )A把人对花的感觉与花的存在等同起来 B把人对花的感觉夸大成脱离花的独立实体C人对花的感觉与花的存在具有同一性 D主张人对花的感觉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6不可知论的错误在于( )A把感觉看作是隔绝主观与客观的屏障 B把现象与本质割裂开来C怀疑客观事物存在的真实性 D怀疑人类认识能力的至上性7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说明( )A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家只注重认识世界,忽视改造世界B哲学的任务只是在社会实践中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C哲学不

17、仅要认识现实世界,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改造世界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不可分的,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8在下列命题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 A.一切经验科学的概念和命题的真假在于能否由经验来证实B.数学和逻辑学的概念和命题来源于人的理性的自由创造C.认识是以抽象的概念、符号、公式等形式反映自然与社会D.认识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重构,是实现主体正确反映客体的必要途径E.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9感性认识是( )A认识的初级阶段 B对事物的现象的认识 C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D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10理性认识是(ABD )A对感性材料的抽象概括 B认识的高级阶段C生动形象的认

18、识 D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11毛泽东同志说:“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论断揭示了(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质的不同B感性认识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能促进感性认识C感性认识对人们认识事物本质没有实际意义D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12认识过程第二次飞跃的条件和途径是( )A指导实践的理性认识是正确的 B要有鲜明的效果C理论为群众所掌握,转化为群众的行动 D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是( )A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B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前提C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D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提高1

19、4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是在实践的运行过程中实现的,其基本环节有( ) A.区分实践活动的主体与客体 B.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C.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借助手段作用于客体 D.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进行反馈调节1519世纪英国作家惠兹里特说:一个除了书本以外一无所知的纯粹学者,必然对书本也是无知的。与这句话在内涵上相一致的名言还有( )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尽信书,则不如无书C.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D.饱经风霜的老人与缺乏阅历的少年对同一句格言的理解是不同的16孙中山先生指出,人的认识过程是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

20、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进行于行。这一思想表明了( ) A.知行不可分割 B.知行合一 C.知行相互促进 D.行先知后 E.行难知易1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 A.世界的可知性 B.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C.认识起源于经验 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E.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18实践具有理论无法比拟的优点,就是( )A普遍性品格 B直接现实性品格 C主观能动性 D历史继承性19十月革命后列宁指出,对俄国来说,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深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社会主义。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经验比理

21、论更重要 B.只能从经验不能从理论来认识社会主义C.应该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社会主义理论 D.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对纲领的讨论是无足轻重的20在下列命题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 A.一切经验科学的概念和命题的真假在于能否由经验来证实B.数学和逻辑学的概念和命题来源于人的理性的自由创造C.认识是以抽象的概念、符号、公式等形式反映自然与社会D.认识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重构,是实现主体正确反映客体的必要途径E.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2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A真理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 B逻辑证明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D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向谬误转化22直接经

22、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直接经验是“源”,间接经验是“流” B在我为间接经验在他人和前人为直接经验C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是相互排斥的 D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是相互促进的23属于人类的基本实践形式有( )A学生读书 B农民起义 B运动员训练 D宇航员探究火星的奥秘24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A真理就是客观事物的规律 B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C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D真理的形式也是客观的25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这句话意味着( ) A.任何真理都不存在绝对的因素 B.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C.真理和谬误是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 D.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

23、常有限的领域内才有绝对的意义E.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限26真理具有( )A.具体性 B.全面性 C.过程性 D.客观性 E.普遍性27犯错误是难免的,因为( )A人的认识过程是复杂的 B人的认识过程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C人的认识有预见性 D人的认识正确与否因人而异28真理都是具体的,因为( )A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B真理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C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向谬误转化 D真理是包含谬误的29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 )A实践具有普遍性品格 B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品格C由真理的本性决定 D由实践的品格决定30“谎言重复一百遍就成为真理”就是说( )A真理与谬误没有确定的界限

24、B谬误可以转化为真理C有用就是真理 D真理与谬误有确定界限31在真理标准问题上主张“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是( )A实用主义的观点 B旧唯物论的观点 C主观唯心论的观点 D相对主义的观点32有些科学家在哲学上信奉唯心主义,科学研究却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这是因为( )A世界观与方法论并不完全一致 B科学研究中有意无意贯彻了唯物主义C思想信仰与研究问题的方法不直接等同 D唯心主义哲学中也有合理成分33“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说明( )A人的认识运动是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 B人的认识运动是辩证发展的过程C人的认识运动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过程 D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路线与党的群众路线是一致的

25、34辩证唯物主义承认真理的客观性的前提是(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B在实践的基础上主观能够反映客观C真理的内容与形式都是客观的 D真理包含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35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就是( )A带着问题在书上找答案 B反对学习中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C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D用什么就学什么,学什么就用什么36造成主体主观因素差异的是( )A人的先天素质的差异 B人所处的环境的差异C认识对象的差异 D人的实践经验的差异37相对真理是指( ) A真理是对物质世界的一定领域的正确认识 B真理是对客观事物的一定层次的正确认识C真理的内容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真理包含谬误3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26、,实践是( )A人类的社会历史活动 B人类的能动性的活动C人类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D人类的精神活动39一棵大树在木匠眼中是木材,在画家眼中是色彩与风韵,在植物学家眼中是形态特征,这是因为( )A人的感觉受理性支配 B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C认知结构影响感觉活动 D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40科学家对1994年发生的彗星撞击木星的天文现象进行了大量的观察研究和准确的预报,说明( )A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B人类已经可以预测一切天文现象C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在不断深化 D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无止境的41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说明( )A革命运动是由革命理论派生的 B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基础C

27、革命理论对革命运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D没有革命理论的指导革命运动就不能成功42有科学家认为“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世界,不如说是人造或人为的世界。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说明了( )A人造的或人为的世界是唯一存在的世界 B现实世界是人类精神的创造物C自在自然的世界正日益转化为人化的自然 D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对象化的结果4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 )A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B认识产生的基础是社会实践C认识是思维对存在无止境的接近 D人的认识是曲折反复的过程44“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说明精神力量( )A可以促进物质力量的发展 B精神力量是物质

28、力量的源泉C精神力量对社会实践有巨大的反作用 D为群众掌握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45“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说明( )A真理是具体生动的形象 B真理的形成不需要抽象概括C真理不是抽象不变的公式,有它的适用范围和条件D真理是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历史和逻辑的统一46“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明( )A认识的内容不是来自客观世界 B认识是主观自生的C认识要受认识主体自身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D客观事物不能自然而然被意识正确反映47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基本关系是( )A审美关系 B实践关系 C认识关系 D主从关系48旧唯物论认识论的根本缺陷是( )A否认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B否

29、认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C否认认识是辩证发展过程 D否认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49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因为( )A认识对实践不起推动作用 B实践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C实践不断积累感性材料 D实践锻炼主体的思维能力50割裂主体与客体、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必然导致( )A唯心主义 B教条主义 C经验主义 D或“左”或“右”的错误51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说明( )A真理被推翻,为谬误取代 B谬误本身变成了真理C真理超出适用范围 D谬误是真理的先导52发现科学问题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A掌握和通晓现行的“背景知识” B有怀疑精神和敢于探索的勇气C善于把握科学发展出现的“新势头”抓住机遇 D听从感觉的召唤53科学研究要经过( )A孕育阶段 B准备阶段 C明朗阶段 D验证阶段54尽管历史上罗马教廷把哥白尼的“日心说”当做“异端邪说”,毁掉哥白尼的书,烧死布鲁诺,囚禁伽里略,但这并不能改变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规律,也不能阻止人们接受“日心说”,说明(ADE)A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C客观规律发挥作用不受条件限制 D真理包含不依赖人的客观内容E真理终究会战胜谬误5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真理( )A具有主观性,因而称为“主观真理” B具有客观性,因而称为“客观真理” C具有绝对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