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29.81KB ,
资源ID:601107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01107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江苏省普通高中高二学业水平测试考前点点清地理必修1.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江苏省普通高中高二学业水平测试考前点点清地理必修1.docx

1、江苏省普通高中高二学业水平测试考前点点清地理必修1地理1 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1天体系统形成: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级别:由低级到高级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是地球;河外星系又称星系;总星系即人们观测到的宇宙范围;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月球。2太阳系成员:太阳、行星及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 中心天体是太阳。因为太阳质量大,吸引其他天体绕其公转; 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八大行星按距日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3八大行星按结构分类: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2、 巨行星: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4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与八大行星相似的运动特征有): 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相同,自西向东; 共面性: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 近圆性:公转轨道接近于圆;5地球的特殊性:存在生命 条件原因外部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稳定的光照条件太阳比较稳定;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条件和液态水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适中;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体积质量适中;蕴育生命的海洋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致热,结晶水汽化,带到地表凝结降雨形成海洋;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气、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

3、源:如煤石油、水能等;2太阳大气分层:由里到外依次是光球、色球、日冕层;3太阳活动主要标志:黑子和耀斑;黑子出现在光球层,周期11年,它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耀斑出现在色球层,它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 许多地方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周期有相关性(正相关或负相关);干扰地球电离层,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干扰地球磁场,出现磁暴现象;带电粒子流与两极高空大气摩擦,产生极光现象;三地球运动(自转)1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2自转周期:以某恒星为参照,地球自转360,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叫1个恒星日;这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

4、期;以太阳为参照,地球昼夜交替周期为一个太阳日,时间24小时;3自转速度: 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纬60为赤道处一半;除极点外,地球各地点自转角速度相等,15/小时;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昼夜交替周期为24小时,叫1个太阳日;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昏线(圈);(作二分二至日光照图)顺地球自转由夜到昼所经过的线为晨线(日出);顺地球自转由昼到夜所经过的线为昏线(日落);(2)地方时差:(构建时区分布平面图,学会计算)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在光照图上找准0时或12时)。计算:时刻东加西减;每隔15,相差1小时;(相邻一个时区,相差一个小时

5、);实际使用时间是北京时间,指北京所在东8区区时,即东经120的地方时;(不是北京地方时)(3)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向:(作图)偏向规律: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赤道上不偏; 判断方法: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手心向上,中指顺着物体运动方向,大拇指指向为偏转方向)。影响:长江口河道右偏(南岸冲刷明显),北岸淤积明显,发育三角洲。四地球运动(公转)1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绕太阳运转;2公转周期:公转360,时间为365日6时9分10秒,叫1个恒星年;太阳直射点回归周期为365日5时48分46秒,叫1个回归年;3公转速度:近日点为1月初,公转速度较快;远日点为7月初,公

6、转速度较慢;4自转和公转的关系黄赤交角(2326):由于赤道面和黄道面之间存在的黄赤交角,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到南回归线之间回归移动; 5公转的地理意义(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1)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 日期北半球节气南半球节气直射点位置6月22日夏至日(区分远日点)冬至日北回归线9月23日秋分日春分日赤道12月22日冬至日(区分近日点)夏至日南回归线3月21日春分日秋分日赤道(2)正午太阳高度变化:(3)昼夜长短变化:(4)四季更替:产生原因:地球公转产生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时间变化,使地球表面热量出现四季更替。地区差异:四季更替最明显的地区为中纬,赤道地区终年皆夏,两极地区终年皆冬

7、。天文四季:夏季是一年中太阳最高,白昼最长的季节,冬季相反。气候四季:北温带地区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五地球圈层结构及特点1地球内部圈层(1)地壳:大陆地壳较厚,上层为硅铝层,下层为硅镁层;海洋地壳较薄;缺失硅铝层;(2)地幔:可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两层; 软流层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3)地核:温度高,压力大;可分为外核和内核两部分;2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都由岩石组成,称为岩石圈;3地球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1)大气圈成分:低层大气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组成;干洁空气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臭氧:大

8、量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保护地面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被称为“地球生命保护伞”。二氧化碳:对地面长波辐射(红外线)吸收能力强,对地面有保温作用,被称为“温室气体”。(2)大气垂直分层及特点: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空气对流运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水平运动为主;对高空飞行有利;高层大气:密度小;大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能反射无线电波;(3)水圈:包括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等;水圈的水处在不断循环运动之中; 按储水量分:海洋水最多;淡水仅占2.53%;(淡水中主体是冰川水,约占淡水的2/3;其次是地下淡水)陆地水与人类

9、关系最密切,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等;储量很少;(4)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地理1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一地壳内部物质循环1岩石成因分三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2地壳物质循环:岩浆冷却凝固岩浆岩; 岩石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沉积岩;岩石发生变质作用变质岩; 岩石重熔再生新岩浆;二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1比较褶皱和断层: 地质构造岩层形态岩层新老地表形态实践意义褶皱背斜向上拱起中间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一般成山,也可成谷理想储油气构造开凿隧道、采石场向斜

10、向下弯曲与背斜相反一般成谷,也可成山理想储水构造断层地垒相对上升实例:庐山、泰山、华山块状山地水库选址应避开断层带,以免引起塌陷、渗漏等地堑相对下降实例:渭河平原、汾河谷地、东非大裂谷谷地或低地2判断方法:如何区分褶皱和断层:有明显断裂面,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相对位移处,为断层如何区分背斜和向斜:不能根据地表形态,可根据岩层形态;如岩层形态不完整,可根据岩层新老关系;3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成因:背斜顶部受到张力,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而成为山岭;4外力作用与地貌: 流水作用风力作用冰川作用侵蚀瀑布峡谷(V形谷);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石灰岩地区喀斯特地貌;风蚀蘑菇;风蚀柱;

11、风蚀洼地;冰斗;角峰;U形谷; 沉积山麓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沙丘(沙漠);黄土;三大气受热过程1传递过程: 能量源泉:太阳辐射。其性质为短波辐射,其能量最强部分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传递过程: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地面长波辐射大气;直接热源:地面辐射性质为长波辐射。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绝大部分地面长波辐射被大气吸收;射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在一定程度上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四大气运动(热力环流和三圈环流全球气压带风带)1大气运动最基本形式热力环流(1)运动原因:地面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水平气压差异是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2)

12、运动过程:冷热不均垂直运动(受热上升,冷却下沉)水平气压差异水平运动(3)热力环流实例海陆间、城郊间等2大气水平运动(1)风的形成: 受力分析力的方向风向作图作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原动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决定风力大小地转偏向力垂直于风向,北右南左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改变风向摩擦力与风向相反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减小风速(2)风力判断: 依据:计算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该力越大,风力越大。运用:在同幅图中,等压线密集处,水平气压差异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3)风向判断:指风来的方向。作图:先作原动力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再作实际风向(北右南左,高空平行

13、于等压线,近地面斜交等压线)。3全球大气运动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分布(1)气压带形成:赤道地区(0)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形成赤道低压带;副极地附近(南北纬60)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形成副极地低压带;副热带地区(南北纬30)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形成副热带高压带;极地地区(南北纬90)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形成极地高压带。(2)风带形成:近地面的水平气压差异又形成风带。低纬信风带(北半球东北信风,南半球东南信风);中纬西风带(北半球西南风,南半球西北风);极地东风带(北半球东北风,南半球东南风)。(3)气压带风带移动:(移动原因: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移动规律:7月(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气压带风

14、带向北移。1月相反。4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季风环流)(1)原理:海陆热力差异近地面气压中心季节差异季风形成(2)亚洲和太平洋的气压分布: 季节亚洲大陆北太平洋北夏(7月)亚洲低压(切断副热带高压带,又叫印度低压)北太平洋高压(夏威夷高压)北冬(1月)亚洲高压(切断副极地低压带,又叫蒙古高压)北太平洋低压(阿留申低压)(3)东亚和南亚季风风向: 季风风向亚洲东部亚洲南部夏季风(偏南风)东南风西南风冬季风(偏北风)西北风东北风季风主要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4)世界最典型季风:东亚季风成因:东亚地处世界最大大陆(亚欧大陆)和世界最大大洋(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差异最显著。5

15、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候模式图)(1)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气候成因气候特征热带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南北纬10之间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高温少雨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南北纬1020赤道低压、信风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干湿季明显交替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北纬1025大陆内部、大陆东岸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全年高温,旱雨两季分明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南北纬2030大陆内部、大陆西岸副热带高压或信风控制全年高温干旱少雨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地中海气候主要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夏季副热带高压与冬季西风带交替控制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温带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北纬

16、3550大陆东岸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全年受西风带影响温和多雨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南北纬4060大陆内部大陆气团控制夏热冬寒,干旱少雨(2)比较气候成因: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6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气候类型方法: (1)判断南北半球: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北半球;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南半球;(2)判断所属温度带:(以温定带) 终年高温,月均温15,为热带;冬夏气温变化明显,最冷月均温0,为亚热带;冬夏气温变化明显,最冷月均温0,为温带(温带海洋性

17、气候例外);终年严寒,为寒带;(3)判断所属类型:(以水定型) 热带气候中:多雨型热带雨林气候;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夏雨型热带草原气候,(最多月降水达400mm以上为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气候中:冬雨型地中海气候;夏雨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气候中:湿润型温带海洋性气候;夏雨型温带季风气候;少雨型温带大陆性气候;五主要天气系统1低压和高压系统(气压状况低气压高气压气流状况气旋反气旋水平气流(风向)北半球气旋呈逆时针东侧为偏南风,西侧为偏北风北半球反气旋呈顺时针东侧为偏北风,西侧为偏南风中心气流上升下沉天气特点阴雨晴朗实 例台风伏旱、秋高气爽2锋面系统冷锋暖锋读图判断锋面类型、气团类型冷气团主动

18、暖气团主动锋符(平面图)天气特点过境前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天气晴朗过境时阴天、下雨、刮风、降温(降水多在锋后)多为连续性降水;(降水多在锋前)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晴朗气温升高,气压下降,天气晴朗典型天气现象(实例)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春季的沙暴;冬季的寒潮;六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1概念: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2水循环过程: 类型:海陆间循环最重要的循环(大循环),可使陆地水不断更新;陆地循环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主要参与陆地循环;海上内循环参与水体数量最大;3意义:能量转化,调节全球热量平衡和水量平衡;物质迁移,改造

19、地表形态;水体相互转化更新;(从水循环角度看,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的)4人类对水循环的有利影响:人类主要对地表径流环节施加影响,改变水的时空分布,化害为利。如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七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影响1概念: 海洋水沿相对稳定的方向作大规模运动的现象;2类型: 暖流:温度较流经海区高(从较低纬海区流向较高纬); 寒流:温度较流经海区低(从较高纬海区流向较低纬);3洋流分布规律:大气运动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1)在中低纬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东岸是寒流,大洋西岸是暖流。(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20、呈逆时针方向。大洋东岸是暖流,大洋西岸是寒流。(3)南半球中纬度海区形成环绕地球的西风漂流。洋流性质是寒流。4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气候:暖流具有增温、增湿作用,如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影响;寒流具有降温、减湿作用,如秘鲁西岸和澳大利亚西岸、撒哈拉沙漠西岸、纳米比亚西岸的荒漠环境;(2)对渔业:寒暖流交汇处或上升流明显海区形成大渔场。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处;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南下冷水流交汇处;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秘鲁渔场:得益于附近明显的上升流。(3)对污染物:不利的是扩大污染范围;有利的是加快净化速度。(4)对航海:顺流则

21、加快航速,节省时间和能源;逆流反之;地理1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一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1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这里所说的地理环境是指自然环境;2组成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3. 组成要素:大气、水、地貌、生物、土壤等;二某自然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以生物为例)1生物对地理环境的改造作用改造大气圈:原始大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现今大气的组成是生物参与的结果,氧主要来源于植物光合作用。 改造水圈:绿色植物参与水循环,改善陆地水分状况。改造岩石圈:有些沉积岩是生物参与形成的,如煤、石油等;生物出现加快岩石风化,促成土壤形成。2生物对自然地理环境

22、的作用,归根到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三自然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举例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过程1以生物循环为例: 光合作用:植物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从土壤中吸收矿质元素,从水圈中吸收水分,即将无机物合成有机质,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释放氧气; 呼吸作用:植物从大气中吸收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 分解作用:植物和动物的有机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以无机物形式归还到环境中; 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称为生物循环。2以水循环、地壳物质循环为例:参见前面考点。四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概念:自然环境各要素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表现:(1)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

23、的协调一致; 如撒哈拉沙漠气候干燥,水分不足,地表径流少,物理风化强烈,形成大片沙漠,植被稀少;(2)某一要素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以致整体地理环境改变:如东北森林减少,土壤缺乏枯枝落叶补给腐殖质,又使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降低森林滞留降水的功能,导致降水时易形成洪水,无降水时河水锐减甚至断流;水土流失使地面沟谷纵横;如全球热带雨林遭到破坏,会引起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整个生态环境失调;五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自然带1地域差异:地域差异是普通存在的,自然环境中不可能存在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2自然带形成:由于各地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对应形成相应的植被和土

24、壤,并呈带状分布构成陆地自然带。其中气候是主导因素,植被是自然带的标志;自然带以植被类型命名。3读自然带分布图,了解自然带名称及分布:六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1)比较三种地域分异规律:伸展方向更替方向形成的主导原因典型分布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线方向东西方向纬度变化方向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即以热量为基础如非洲沿东经200从赤道向南向北的自然带变化;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线方向南北方向经度变化方向受水分条件影响较大中纬地区最明显;如北美大陆、亚欧大陆从大陆滨海向内陆方向的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垂直地域分异-从山麓到山顶水热条件的垂直变化高山地区;如安第斯山、珠穆朗玛峰的垂直自然带;(2)

25、判断基带:垂直地带性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相似于从赤道向两极的变化规律,山麓基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3)判断自然带复杂性:山坡自然带多少与山地所处地理纬度、海拔高度及坡向等因素有关;低纬度、高海拔山脉表现最明显;(4)判断两坡自然带差异:同一自然带下界在阳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比阴坡高(南半球中纬度呈东西走向的山脉,北坡为向阳坡,南坡为背阴坡。北半球相反)。地理1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全球气候变化1读图表,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周期、变化特点(1)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冰期与间冰期更替;当冰期出现时,冰川从高纬度向低纬度、从高山向平原推进;(2)人类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距今1万年来):冷暖交替;2读图

26、表,了解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趋势(1)近代气候变化(最近一二百年来):呈波动上升趋势;1860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6。(2)说明:全球气温升高,是就全球平均状况而言的。并非表明地球上每一地区气温都在上升。如我国北方地区气温增高比较明显,而我国长江流域一带气温上升并不明显,甚至下降。区域性气候变化比全球性气候变化复杂得多。3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沿海生存环境: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海水膨胀海平面上升海拔较低的国家将面临被淹没的威胁;(2)生态系统调整:不利:改变植物群落结构、组成和生物量,生物多样性;物种易患病、虫害;有利:植物光合作用增强(高纬度会适合农作物生长并增产);(3

27、)干湿状况变化、灾害事件增加: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部分地区降水会增加; 干旱半干旱区域因蒸发增强会更加干燥;(温带草原会退化成沙漠;温带耕作业区会退化成草原;) 热带气旋强度和频率会明显增加;(低纬度农作物减产)(4)威胁人类健康:热带、亚热带地区炎热天气增加,扰乱人体新陈代谢;改变传染病媒介的活动范围、病菌滋生环境,影响人体健康;4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和对策(1)主要人为原因: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排放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森林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2)主要对策:减少目前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吸收CO2):禁止乱砍滥伐,大力植树造林;采用固碳技术等;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能源方面):改变能源结

28、构,减少化石燃料使用量,提高核能、水能等清洁能源消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适应气候变化对策: 培养新的农作物品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规划建设保护海岸工程等;二自然资源1概念: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如粮食、钢铁、闪电等不属于自然资源。2主要类型:包括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等。3性质:可再生资源(土地、水、气候资源等);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4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发展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和矿业等生产;5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数量与质量对人类的影响(1)以土地资源为例:人类文明生产特征土地对人类的影响人类对土地的影响采猎文明采集、狩猎土地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影响大极小农业文明种植、养殖土地质量和数量都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导致土地质量下降工业文明大规模机器生产土地用途多样化土壤污染、土地退化严重(2)总结:随着生产力水平提高,人类生存和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减弱,开发利用范围和规模扩大,利用方式多样化,利用率越来越高。6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