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30.32KB ,
资源ID:599908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99908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加强朗读培养小学生语感的研究.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加强朗读培养小学生语感的研究.docx

1、加强朗读培养小学生语感的研究2010年度开化县教研课题 加强朗读,培养小学生语感的研究成果汇编承担单位:浙江省开化县池淮镇明德小学二零一一年十一月立项时间:2010年5月 立项编号: khjy10174 课题组负责人:赖林玉结题时间:2011年7月 主报告执笔者:赖林玉课题组主要成员:余有莲 赵桂英 余明花 张燕红 第一部分 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2) 二、课题的界定和研究目标(3)三、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步骤(4)(1)课程研究的内容 (4)(2)课程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4)四、课题研究的实施策略 (4)(一)扎实开展教科研活动(4)(二)立足课堂,针对问题精心指导朗读,强化朗读

2、训练 (4)五、课题研究的结果 (5)(一)检测学生朗读水平,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 (6)(二)反思教师的朗读教学,找出问题的根源。 (6)(三)针对学生朗读存在的问题,课题组成员认真研究对策,总结方法(7)六、课题研究的分析和反思 (11)参考文献 (11)第二部分 附件部分附录一:活动方案 (12)附录二:论文 (13)加强朗读,培养小学生语感的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组负责人及执笔:赖林玉【摘要】语感是一种特殊的言语能力,它是指对语言文字的直接、正确、敏锐的感受能力。直觉性、综合性、形象性和情感性是语感的主要特征。通过探究加强朗读,培养学生语感,使学生对朗读产生兴趣,促进语文学习,养成良好的语

3、文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养。 【关键词】朗读 培养 小学生 语感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言虽简单,却道出了语文学习的真谛。只有经过反复朗读,方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而在这个整体的把握过程中,更是一种不知不觉的语感训练。然而,朗读在语文教学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朗读在一堂课中所占的比重还相当轻,更多是为了应付考试,导致语文基础差,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差,不能敏捷准确地理解语言。这就是所谓的语感差。郭沫若曾说过:“大凡一个作家和诗人总要有对于言语的敏感。这东西如水到口,冷暖自知。这种敏感的培养

4、在儿童时代的教育很重要。”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指出:“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强调:“ 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沿波讨源,披文入情,感受文本的丰富内涵;通过朗读,在不经意之间对语言那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语感的性质和语言学习的规律都决定了朗读训练对语感培养的重要性。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深切的认识

5、到诵读对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选择加强朗读,培养学生语感作为研究的课题。二、课题的界定 语感:语感是一种特殊的言语能力,它是指对语言文字的直接、正确、敏锐的感受能力。直觉性、综合性、形象性和情感性是语感的主要特征。叶圣陶先生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是个总的名称,包括语义感、语法感和语音感”“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深切地感受到这种能力是训练学生感知语言的精妙,洞察语言的精髓,把握语言的兴趣,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的金钥匙。 三

6、、课题研究的目标通过探究加强朗读,培养学生语感,使学生对朗读产生兴趣,促进语文学习,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养。(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抓实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增强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二)立足课堂,精心指导朗读,提高朗读训练的有效度,激发学生感情朗读课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促使学生逐步掌握朗读的技能,力求达到大纲中提出的要求。(三)建立科学的朗读教学评价体系,发挥其在朗读教学研究中的导向作用。(四)通过研究,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五)通过本课题的实践与研究,教师自身要积极主动的走进小学语文新

7、课程,不断更新观念,改变陈旧的教学方式,积极探索并形成小学生语感培养途径的有效操作方法。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四、研究的内容(一)探索在阅读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批文入情,诵读涵咏,内化吸收,培养语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二)如何创设开放式的阅读教学情境,将探索课内外阅读与语感养成之间的联系。(三)语感对促进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及学生发展的作用;(四)通过阅读线,培养学生语感,提高学习效率的具体策略。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行动研究法。通过诵读指导,语感训练等活动,研究好的学习语言的途径。加强案例研究,通过个案分析,找出一般规律。 经验总结法。按照“引

8、导诱导归纳”的模式引导学生归纳品味语的技巧与模式。 实践法:组织学生开展各项读书活动。六、课题研究的实施策略(一)扎实开展教科研活动。 一年多来,我围绕课题教学困惑,进行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讨论交流、撰写论文、反思、教育故事等一系列教科研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立足课堂,针对问题精心指导朗读,强化朗读训练。 1、保证读书时间。 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规定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并自我监控达成度。要求自己留有充分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

9、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对朗读的激励功能。精心设计问题,让繁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读。 2、调动全体学生参与。 朗续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特别是学困生,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如学生朗读时放些相应的背景音乐,有时请学生配配画外音,也可把学生的朗读现场录音进行比赛等等。让学生多一些成功的喜悦。同时,多为丑小鸭创造“登台亮相”的机会,要知道美丽的白天鹅也有“丑小鸭”的经历。 3、让理解与朗读相互依存。 在阅读教学中,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的现象并非罕见,分析前读

10、一遍,讲解完后再朗读一遍,甚至根本没去理解,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一次我在上青海高原一株柳,其中有一句:“这是我在青海高原见到的唯一的一株柳树。”我请学生试读,提醒他们:“怎样才算正确地读”结果,有的重音落在“唯一”上,有的一见“青海高原”,就把重音落在“青海高原”上,显然,对上下文的理解还未到位。于是,老师引导学生再读上下文有关句子,弄清楚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经过比较,学生才恍然大悟,应重读“唯一”,朗读到位了,对课文的体会也更深了。 4、精选练点,锤锤有声。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然而真正能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需在朗读技巧作必要的适

11、当的指导,如停顿、轻重、缓急,语气等等。但这些指导不可能课课皆有,次次具备。经集体讨论研究,要求教师要精心选择朗读训练点,每次训练有个侧重点,锤锤敲打,锤锤有声。 5、形式多样,合理运用。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不一而足,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为能准确指导学生朗读、点燃学生的朗读兴趣、激发学生的朗读感情、促进学生的朗读训练,教师借助于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展示学生的语文素养,读出个性,读出激情,因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七、课题研究的结果(一)、检测学生朗读水平,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 课题研究初,组织教师检测学生朗读水平,发现了许多问题,归

12、纳起来如下: 1、部分学生低年级时养成的拖腔拖调的习惯即“唱读”没有纠正,仍相当严重。 2、多数学生朗读声音细小,捏着腔读,声音没有放出来,有的同学朗读时听起来像“蚊子哼一样”。 3、一部分学生朗读的速度很快,没有停顿、快慢。 4、少数学生仍有多字、漏字、读错字现象。 5、还有部分学生朗读时不连贯,一字一顿,读破了句子。 (二)、反思教师的朗读教学,找出问题的根源。 1、没有保证学生充足的朗读时间,课堂上的朗读只是蜻蜓点水。 多数语文教师,在教学课文时,先重视生字教学,再注重字词理解,接着就是通讲课文,如何分段,表达怎样的中心思想等等,学生朗读课文的时间很少,甚至没有朗读课文的时间,教师只关注

13、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的字词、中心思想,其余内容完全交给学生早读课去背诵。 2、教师的朗读水平尚需提高。农村小学教师年龄结构老化,很多教师的普通话水平仅仅达到三级水平,加之受地方方言的影响,教师的朗读水平本身就需要提高,否则没有高水平的教师如何交出出色的学生呢? 3、朗读具有盲目性,没有具体的方法指导。 有部分教师意识到了课堂教学中应该重视朗读教学,但教师在让学生朗读前缺乏方法指导,甲生读了乙生读,男同学读了女同学读,看似热热闹闹,其实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价反馈,学生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而是有口无心地“念着经”。这样的朗读事倍功半,不能丝毫提高学生

14、的朗读水平。 4、朗读教学没有面对全体学生,学生的整体朗读水平没有提高。一节语文课下来,只有那么几位学生不断的举手回答问题、大胆的朗读课文,其余学生都是人云亦云,没有丝毫朗读兴趣。这样的课堂教学又如何整体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呢? 5、教师朗读指导的方法单调。 教师朗读教学指导方法单调、机械、生硬,常见教师在分析、理解之余来一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把xxx语气读出来”,学生见以为常无动于衷。有的教师即使有指导却不得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常听教师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把某一个字(词)读得重(或轻)些,把某几个句子读得快些(慢些),而忽略了朗读表情达意的要义。所以许多学生一遇

15、到感情比较强烈的句子,就认为该读重音,而不知道有时重音轻读,表达的效果更强烈。又例如毛泽东写的长征一文中,老师如果不让学生理解逶迤,磅礴是表现红军在长征途中受到的艰难险阻,而腾洗浪,走泥丸是表现出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精神时,学生就不知道这些地方该重读。有时,学生朗读时轻重、缓急把握对了,但分寸感很差,一重特重,一轻特轻,极不和谐,让听众的心一紧一紧活受罪。另外,读长句,读排比句时该怎样换气,怎样停顿,在我观察的课例中,指导几乎等于零。学生读长句时读得上气不接下气,还读成了破句。学生会说话,却不会读对话,读对话时呆板、别扭,却刻意模拟角色的声音,不但搞得怪腔怪调,也削弱了语言本身的表

16、现力。 (三)、针对学生朗读存在的问题,课题组成员认真研究对策,总结方法如下。 1、分层次指导学生朗读。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从最基本的读书方法教起,训练学生正确流利地读。开始时先一句一句地读,再连起来一段一段地读,最后通读全文,读不好的地方要反复多读,先小声读,再大声读。从一开始就要求学生读书姿势正确,发音清楚响亮,不读错,不加字,不减字,不唱读。在初步感知课文后,就应该让学生沉浸在课文中,去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感悟作品背后所蕴涵的情感,让学生在学习中品析自己喜欢的词句。除读出节奏,注重声调和音量外,还要满怀感情地读,读出文句中的情感,意境以及“弦外之音”等。学生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

17、,才能随着作者感情的跌宕、心潮的起伏、思维的翻腾去心领神会,他们在读中品味语意,在赏析中加以品读,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就为成功的朗读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平时的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1)充分利用农远资源,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创设语文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是指从学生认知水平、心理、情感需要出发,根据课文内容创设的实物情境、立体情境、模拟情境、语言情境、艺术情境或其它形式的情境,并力求使所创情境形真、情深、意远、理念寓于其中,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

18、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真情真境中学习语言、陶冶情感,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农远设备接受的资源,丰富、实用,为农村教师提供了大量的多媒体资源,有课文的插图,课文朗读录音,与教材配套的音乐、动画等等。我们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创设情景,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例如:教师在教学但愿人长久这一课时,就充分发挥了农远资源的作用,调动了学生的朗读兴趣。上课开始,播放歌曲千里共婵娟,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聆听了苏轼的水调歌头,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认为:“音乐是一种抒情性极强的艺术形式。它通过乐曲中力度的强弱,旋律的起伏变化,以及节奏的抑扬顿挫,用直感的方式,使人获得比其他艺术形

19、式更为直接,更为丰富,更为生动的感受。”所以用音乐导入新课,学生一开始就兴趣盎然。接着,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课文,既疏通了生字新词障碍,又潜移默化地学到了朗读课文的方法和技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朗读兴趣。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出示了课文的插图,配上音乐二泉映月,再加上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渲染,有效地再现课文中用语言描写的情境,为学生的朗读做好情感的铺垫。最后让学生欣赏了动画FLASY水调歌头的配乐朗读,让学生的朗读热情达到了高潮。 (2)运用激励语言,激发学生朗读兴趣。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够使学生产生好好学习的强烈愿望。我们相信所有的学生都喜欢听到老师的表扬,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如

20、果老师能在学生的朗读上进行恰当的点评,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朗读效果。我们在听完学生的朗读以后,先给予肯定性的评价,如“这次比上次读的流利、读的有感情”、“比以前有进步”、“语调有变化,抑扬顿挫”等等,再婉转地提一些建议,相信学生们会喜欢上朗读,培养出朗读兴趣。 3、朗读形式多样化,提高学生朗读水平。 为能准确指导学生朗读、激发学生的朗读感情,促进学生的朗读训练,教师可预设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课堂朗读的方法愈多,学生越能得到不同形式的练习,朗读水平亦就更高。齐读。齐读应在文章的关键处,体现文章的中心或文章最精彩的段落,可以营造热烈的课堂气氛,能体现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 分角色表演朗

21、读。表演可以把抽象的文字变换成生动活泼的艺术形象,让学生身临其境,有助于学生真切体会作品的语言文字所体现的思想感情,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促进儿童创新思维的发展。课本上有许多的课文,非常适合分角色朗读。儿童的心理也喜欢分角色朗读,他们天生喜欢表演,喜欢融入到角色中。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分角色朗读。在愉快的氛围中,学生既体验到了表演的乐趣,又提高了朗读水平。 表演朗读。即让学生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加上自编动作,把课文“演读”成小小课本剧,也可以让学生边读边演,这种朗读形式学生很喜欢,几遍“演读”,学生几乎可以背诵文章的某些段落。 配乐朗读。教师根据课文内容选取恰当的音乐给学生创

22、设情境,让学生受到感染,在情境中朗读。 想象朗读。让学生闭上眼睛,对已熟读的文章内容边想象边听课文,既可丰富学生想象力,又可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自由读。一节课的时间毕竟有限,自由读就弥补了这一缺憾。给学生时间、自由,让他们尽情体验、表现,语调、语速、感情可以反复试读体会,不受集体约束。评读。评读是促进学生语感发展、提高朗读水平的重要环节,我们必须加以重视。在教学中可以从三方面去评读:学生在朗读后自己评价,或同学相互评价,或教师评价。通过评读,让学生认识自己朗读的不足,从而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 开火车读,是一篇课文由几个同学接着读的方式。教师可指名一个同学读,读到中途没有到一段结束,再指定下

23、一个同学接着读下去。这种读法可唤起同学的注意力,同时充满趣味性。 比赛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挖掘出学生的朗读潜能。学生的好胜心强,为了战胜对方,学生会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朗读水平,尽量让自己的朗读完美无缺,因此,最容易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每一环节读的形式,让它们各尽所能。 4、范读引领,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艺术朗读能生动、具体地表达课文活生生的思想,丰富的情感,鲜明的形象,从而使听者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并受到感染。正因为艺术性的朗读有着特殊的作用,我们应在阅读教学中运用范读引起学生朗读的兴趣,使学生爱听爱读。 (1)教师范读。 于永正老师

24、说过:“对儿童来说,正统不如卡通。”教师的范读就是一种卡通,一种现实的,直接的指导。教师精彩的范读,不仅浓缩了教师领悟教材的深刻体会,而且伴随着教师的范读,课文中那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向往,就会像一股清泉流淌学生稚嫩的心田,诱发学生情感的波澜。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学生可以视其人,闻其声,悟其情,直接领略教师范读时的语调、神情、情感,进而体会课文的内容和感情基调。在学生有所感悟的基础上,教师就能更有效地指导学生的有感情朗读。范读应选择恰当的时机,或在学生读文前或当学生读得不尽人意时,处于“愤,悱”之时,教师范读一番,将会是事半功倍。当然,课文的范读必须要真正起到示范作用才行。“打铁还要

25、榔头硬”,说到底,提高教师自身的朗读水平才是提高朗读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的朗读水平高了,才能正确地指导、点拨;教师的表情朗读多了,学生的脸上才会显出丰富的情感。 (2)学生范读。 教师在教学中,从学生中挑选一些发音清楚、响亮、普通话比较流利的学生,重点加以培养。在指导朗读时,教师让学生示范朗读,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特别是有的学生好胜心强,争着范读,使班中的朗读气氛越来越浓。 八、课题研究的分析和反思 1、由于对学生朗读水平和教师朗读教学水平的检测还缺乏更科学更有效的评判手段,朗读教学的深入开展显得越发困难。仍有少数教师图省事,只顾眼前利益,满足于繁琐的分析,怀疑学生能在读中感悟,“一言堂”课型

26、舍不得丢弃。 2、我们清醒地看到,本课题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它的研究并没有结束。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全体教师将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加强学习,大胆实践,不断总结,为学生语文素质的大面积提高做出更大的努力。参考文献:1、史根东 主编 主体教育概论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9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3、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年4、王尚文 语感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5、何贤景 语词语境语感 北京: 北京教育出版社 1998年6、吕叔湘 学习语法与训练语感 语文学习 1985

27、年 第1期7、国外母语创新教育及其启示 语文教学之友 2000年第12期8、语感学习的心理探索 语文学习 1992.11附件一:活动方案小学生课文朗读比赛方案(2010学年) 一、比赛目的: 首先,通过比赛,激发学生读课文的兴趣,养成学生读课文的习惯,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其次,检查课堂朗读教学的成效,引起教师对朗读教学的重视,不断提升自我朗读教学的水平;最后,通过比赛活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二、参赛对象: 按学号随机抽取的同学(每班抽取三名)。 三、比赛时间: 第15周星期二至星期五早读课。 四、比赛地点: 各班教室。 五、比赛规则: 1、朗读内容为本年级现

28、行教材中的课文,具体篇目由各班当场抽签决定,即抽即读。篇目短者朗读全文,篇目长者由评委决定朗读的段落。 2、朗读的形式:评委当场抽学号决定代表各班参赛的三位学生代表;所有朗读均不配乐。 3、成绩的计算:各班参赛的三位学生代表的平均分即为本班的总成绩。全 校13个班以总成绩高低决出最后名次;本次比赛所得出的各班总成绩,也将作为本学期期末考试学生朗读考核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换算方法为:学生个人最后朗读成绩等于班总成绩与个人朗读成绩的平均值)。 4、赛后由评委负责评分及公布获奖班级工作。 六、评委: 学校行政及特邀老师。 七、奖项设置: 全校按总分高低共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备

29、注:希望各位语文教师注意做好准备,保证比赛顺利、有效地开展。附件一:论文浅谈怎样在朗读中培养语感祖国丰富的语言文字在世界各国中是独具特色的。要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良好的语感就应先从朗读入手。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朗读有助于学生积累词汇句式,深入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从中受到品德教育,审美教育。听别人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是一种美的享受,一种似有“磁力”的声音往往使人入情入境。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给别人听,也是一种美的欣赏,一种语感培养的必要途径。朗读是对语言文字由外而内的吸收,语感是对语言文字吸收内化的感受。可见朗读训练与语感的

30、培养是密不可分的。一、在美的朗读中培养语感从孩子们入学的第一天起,就开始了朗读课文的准备和学习。小学语文课文大多形式与内容兼美,善于指导学生朗读,那不仅使他们更多识字、识词、识句通过课文内容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获得教育,而且还能受到美的熏陶。因此,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用逐步培养他们从文字语言到有声语言的转化。他们在用自己的声音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时更好地理解,感受课文中所指导的人与事物文美以及文字语言表达文美,逐步培养他们的语感。出声的朗读一般总是伴随着情感的体验,因此在朗读训练中时,不能将指导朗读的正确、流利、有感情,这几项要求截然分开来。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做到动口、动脑、动情,这样才能理解语言美

31、,感受美,用美读法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向学生进行语言美的教育。如在学习小小的船时,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语调,先一字一顿的读,后充满激情的读,读后让学生分辨哪次读得好,学生高兴地回答:“后面读得好听”。于是,全班学生学着老师的语调顺畅地朗读,学生边读边欣赏,对于课文中叠词的理解也同样采取对比的读法,使学生从语调中感到“弯的月儿”、“小朋友小的船”、“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要比“弯的月”,“小的船”,“闪的星”,“蓝的天”好听。因为这样写“月儿”、“船儿”、“星星”、“天”更美。显然,这是单纯讲解语文知识不可能收到的效果,而语感培养自然也在其中了。二、在朗读、揣摩中培养语感。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编排的,注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