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2 ,大小:1.22MB ,
资源ID:599693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99693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三第一轮复习教案《经济常识》部分.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三第一轮复习教案《经济常识》部分.docx

1、高三第一轮复习教案经济常识部分高三第一轮复习教案经济常识部分第一课 商品与商品经济一、高考考点1、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价值量。2、货币的产生和本质;货币的职能;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纸币的产生和发展。3、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作用。二、知识结构三、重点、难点剖析 1、准确把握商品概念 商品的概念是本课乃至整个经济常识最基本的概念,以后课文中的一系列内容,都是建立在这个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的。考生必须对它有一个透彻的理解。(1)准确理解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凡不是劳动产品都不是商品。例如空气、阳光等。劳动产品必须用于交换,才是商品,如农民生

2、产的农副产品,自己消费不用于交换就不是商品,如用于销售,那就是商品。至于某些非劳动产品也可以当做商品来买卖,并有一定价格,这是一种特殊情况,并不能否定商品一定是劳动产品。弄清“用于交换”。用于交换在时间上有交换前、交换中和交换后的区分,这里的交换不包括交换后。因为交换完成后,劳动产品就由生产领域、流通领域进入了消费领域,成了人们的消费对象,商品就转化为非商品。只要是以交换为目的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即使还没有交换(如工厂仓库里的产品)或者暂时还不能实现交换(如商店里的产品)都属于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可以是通过一次或多次交换后,才进入消费领域。一种产品只要它不停止交换关系,它就一定是商品;如果商

3、品因卖不出去,退出流通领域而另作处理,这时的商品就转化为一般物品或废品,不再是商品。(2)商品与其他劳动产品和其他非劳动产品的比较见下图: 2、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1)商品的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在质上是不同的,在量上不能比较,这是不同商品需要交换的原因。使用价值不是商品独有的,其他物品也有使用价值。 (2)商品的价值 涵义: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也是商品的基本属性,是商品所独有的。因为价值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所以不同的商品价值大小是可以比较的,这正是不同商品之

4、间相互交换的根据。 正确理解价值概念 要明确价值是由“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形成的。商品是劳动产品,虽然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有所不同,但都是人类体力和脑力的消耗,从这一点上看,都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这种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就成为价值。 要明确价值是商品特有的也是共有的属性。不能认为只要是劳动产品、凝结了劳动就形成价值。这是因为,一方面商品价值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交换劳动的关系,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就没有价值,故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另一方面,凡商品都有价值,故价值也是商品共有的属性。 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这是因为商品之所以成为商品是由其价值属性决定的。 (3)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 区别:含义。使用

5、价值反映的是人与商品的自然属性的关系,价值则是通过商品交换而产生的社会属性,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使用价值是商品、其他劳动产品和自然物品都具有的属性,而价值则是商品独有的,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使用价值是物品本身具有的,或由生产者的具体劳动创造的,而价值则必须通过交换才能转化的。联系: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商品的使用价值不能离开价值,否则就不是商品,价值是使用价值交换的基础;价值也离不开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价值赖以存在的基础。排斥:商品生产者与消费者对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能同时兼得。商品生产者为得到价值就必须让渡使用价值给消费者;消费者为得到使用价值就必须让渡价

6、值给生产者。 3、商品的价值量 (1)含义:商品的价值量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小。 (2)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价值是由劳动形成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 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正确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有两层含义。“在现有的”是时间条件,这个劳动是现在,不是过去,也不是将来;“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相同生产部门大部分商品生产所使用的生产条件,其中最主要的

7、是使用什么样的劳动工具。“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是指相同生产部门里大多数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强度和劳动熟练程度,这个“社会平均”是理论上的抽象,并不是某个计算中心计算出来。 (3)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由于生产力是不断发展的,某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也会发生变化,生产某种商品所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会变化,因而商品价值量会随之变化。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商品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但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改变会使个别商品生产者在相同的时间内获得价值总量增加或减少。 (4)正确理解商品的使用价值、价值量、劳动时间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劳动生产率有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

8、率之分,无论哪个劳动生产率,其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即使用价值)就越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使用价值量成正比关系。 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反比例。因为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这就会引起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无关,因为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社会劳动生产率不管怎样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这是因为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在引起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变化的同时,也带来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反向变化,但在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及其决定的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的情况下,

9、如果个别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时间发生变化,从而引起个别生产者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总量变化,则会使一定时间内生产的价值总量发生相应变化,故个别劳动生产率与个别生产者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价值总量成正比关系。用下图示表示上述关系 4、“价值决定价格”与“市场决定价格” “价值决定价格”与“市场决定价格”这两种说法不是矛盾的,而是一致的。理由如下: (1)二者是从不同的侧面回答了价格何以决定的问题。“价值决定价格”是从价值的决定因素讲的。第一,从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看,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而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第二,从商品的价值、供求关系等因素与价格的关系看,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而不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10、,供求关系只是影响价格的因素之一。“市场决定价格”是从价格的决定主体讲的。“市场决定价格”是相对于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决定价格”而言的,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充分享有定价权,它们自己可以根据价值规律、供求关系等因素自主确定商品价格。 (2)二者都是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因而,在商品流通中就必然要求“价值决定价格”,在市场经济中,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就必须按价值规律办事,实行“市场决定价格”。 (3)二者是互为条件的。“价值决定价格”是“市场决定价格”的首要原则。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市场经济中,充

11、分享有价格决定权,但是,他们对商品价格的确定,并不是随心所欲,而必须以商品价格、供求关系、消费者的消费倾向等因素为依据。在这些众多因素中,他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商品的价值。因为,价格高于还是低于价值是他们赚钱还是亏本的关键。因而,他们首先必须遵循“价值决定价格”的原则,以此作为确定商品价格的基本依据。同时,“市场决定价格”又是“价值决定价格”原则得以充分实现的前提条件。“价值决定价格”的原则是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它只可以贯彻在市场经济中,而不可以贯彻在计划经济中。在计划经济中,由于权力高度集中,一切商品由政府定价,从而使商品价格既不能体现价值,也不能反映供求关系。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12、充分享有定价权,实行“市场决定价格”,从而能使价格既体现价值,又反映供求关系,使“价值决定价格”这一原则得以充分实现。 5、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这是本课的一个难点。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是指,金银作为一种自然物,在货币产生以前就存在了,但那时它并不是货币。在货币产生以后,也并不是所有的金银都是货币,只有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金银才是货币。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产品经济取代商品经济后,货币就要消失,而金银依然存在。 “货币天然是金银”是指,随着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一般等价物逐渐固定到金银上。这是因为金银天然具有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物质特点。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就是货币。

13、6、货币与纸币的关系(1)区别: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而纸币只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货币是商品有价值,而纸币只是一种价值符号本身没有价值。货币具有五种职能,而纸币是代替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2)联系:纸币是货币形态的演变,是国家强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实际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否则会引发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7、价值、交换价值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价值不是自我表现的,必须通过交换由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的大小是由价值决定的。 货币产生后,商品的价值由货币来表现,用货币来表

14、现商品的价值就是价格,价值决定价格,是价格的基础。一般地说,商品价格的高低与商品本身价值大小成正比。 可见,价格和交换价值都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只是交换价值产生在物物交换时期,价格是通过货币表现出来的价值。8、价值规律(1)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表现形式:即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2)价值规律与等价交换原则 等价交换原则作为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交换的客观要求。商品的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只有等价交换才能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才能形成平等的竞争环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促使生产者在竞

15、争中优胜劣汰,从而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等价交换是在动态中实现的,是借助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也就是说等价交换并不在每次具体交换中体现,而是在无数的交换中在社会的总体交换中体现出来的。等价交换原则要求商品的价格既要反映商品的价值又要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等价交换原则在货币条件下应表现为价格与价值相符,但由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会引起价格偏离价值,因此实际在市场上商品价格是由价值决定又要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等价交换原则正是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得到贯彻的,这就形成了市场价格。 (3)价值规律的作用与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 价值规律的作用:现代商品经济中就是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市场对资源的优化

16、配置合理配置,实质上是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刺激作用优胜劣汰作用的结果。 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配置是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传递给生产者和经营者的信息,通过市场竞争使资源(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向优势部门或生产者集中最后合理地实现在社会生产的各部门配置。也就是价值规律通过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形式发挥作用。9、影响商品价格的主要因素 (1)价格就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一般而言,商品价格的高低与商品价值大小成正比。 (2)商品价格高低与货币本身价值大小成反比。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也有价值,随着生产货币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其本身价值也在不断变化,因而它所代表的价值

17、也在变化。当货币本身价值下降时商品价格就升高,反之则降低。 (3)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时,价格会上涨。 (4)供求状况。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时,价格下跌。 (5)商品流通不畅,市场管理不善也会引起价格上涨。 (6)人们的购买心理。 10、特殊商品何以卖天价 一般考察商品的市场价格主要考虑价值与供求关系这两个因素,因为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但市场中商品价格的最终形成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1999年春节期间,新闻媒体报道,北京市场上“80年陈酿”茅台酒卖到了两万元一瓶的天价,显然,以价值与供求关系因素来解释茅台酒的 价格形成是不够的,诸如此类问题还有:文物、古董

18、、已故著名艺术家的遗作都可卖出天价,这些都说明,商品价格的最终形成,除价值与供求关系外,还有其他因素的影响。综合起来看,其他因素应考虑为:(1)某些商品的不可再生性和不可重复性。文物、古董、著名艺术家的遗作的价格主要由这一因素决定。(2)纸币发行量的影响。由于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是一个客观的定量,纸币发行过多或过少,会引起通货膨胀或紧缩。(3)国家的宏观调控措施的影响,如国家中央银行调整存贷款利率,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等。11、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关系 (1)联系:二者都是由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造成的,亦即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与发行的数量不平衡造成的。 二者都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社

19、会经济秩序。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抑制。 (2)区别:含义及实质不同。通货膨胀是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通货紧缩则是指物价总水平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下降的经济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表现及形成原因不同。从1992年起,我国经济增长率高达14、2,物价开始上涨,至1994年我国物价上涨率高达21.7,表明我国出现了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现象。其直接原因主要有:原材料、能源价格的调整带动了产品价格上涨;需求膨胀,造成社会上过多的货币追逐热销的商品,引起了物价上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不合理,出现

20、了短缺产品,致使价格上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引起了需求膨胀等。自1996年起到1999年,从我国统计数字分析,我国已处于比较明显的通货紧缩状态,各类物价指数都出现了较长时间的持续下降。其原因主要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已从总体上改变了以往商品长期短缺的局面,初步形成了一定范围的买方市场;长时间、大范围的价格下降,造成了企业经营困难,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使下岗职工增多,就业机会减少,居民的收入降低,低价倾销和恶性竞争增加,消费需求持续不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缓慢,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更加突出;亚洲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使国际需求增长乏力,且与国内需求不足相重叠。危害性及解决举措不同。通货膨胀的出

21、现,直接引起纸币贬值。如果人民的收入没有变化,生活水平就会出现下降,购买力降低,商品销售困难,造成社会经济生活秩序混乱。其解决的举措是:第一,要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增加有效供给;第二,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实行适度从紧和量人为出的财政方针,努力增收节支,同时要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第三,要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抑制消费基金过快增长;第四,要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通货紧缩、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生活有好处。但物价总水平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居民的消费心理;企业销售额增加但利润减少;投资者不愿投资,消费者不愿消费;市场不景气

22、,大量资金闲置;加剧生产经营者在价格上的恶性竞争,不利于企业、外贸出口等措施拉动经济增长。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特别需要靠扩大内需,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四、典型题例【例1】(2004年广西高考第10题)在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不变的前提下,货币流通次数与( )A待售商品数量成反比 B商品价格水平成反比C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 D货币本身的价值成正比【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货币流通公式:流通中的货币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故C正确。【例2】2002年7月1日市场报报道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在庐山居住的别墅向游人开放。毛泽东别墅标准间

23、公开报价680元/夜对旅行社报价为旺季400元/夜淡季260元/夜。其他别墅的价格均与之相同。同一别墅在旺淡季的报价却不同这反映了( )A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B价格与价值相等是等价交换的要求C价格因供求关系影响而波动 D竞争促使商品价格不断波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商品价格波动原因的理解根据题意同一别墅在旺淡季的报价不同是由旺季淡季的供求关系不同引起的。故C正确。 【例3】2002年6月24日瞭望周刊载文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逐步成熟汽车行业的竞争将由现在的价格大战转向整车性能价格比的较量。 请回答:(1)为什么竞争要由价格战转向性能价格比的较量? (2)你认为汽车企业怎样才能在竞

24、争中取胜? 【解析】本题答题思路:运用商品基本属性的知识认识竞争由价格大战转向性能价格比的较量;从价值规律市场调节和品牌意识等角度说明企业应如何在竞争中取胜。 【参考答案】(1)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消费者购买商品时都希望“物美价廉”,所以人们选购商品时总是力图找到这两个标准的最佳结合点,而性能价格比正是使用价值和价值有机结合的具体表现。因此价格的高低不是企业能够决胜市场的惟一因素。汽车行业的竞争由现在的价格大战转向整车性能价格比的较量,能较好地满足消费者的购物要求,从而顺利实现商品的价值。(2)汽车企业要在竞争中取胜必须:第一,自觉遵循价值规律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

25、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从而取得价格优势。第二,注重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科技含量高品质好的产品。第三,注重树立品牌意识和企业形象。第二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高考考点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国家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二、知识结构三、重点、难点剖析 1、基本经济制度学习中的“五四三二一”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

26、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知识点是经济常识第二课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理解并把握这一知识点对于学习整个第二课起着重要作用。本人通过梳理教材知识,挖掘知识内在联系,总结了关于“基本经济制度”学习的“五四三二一”。 第一,“五”是指五个概念。 (1)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现阶段,除了公有制经济,还存在着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 (3)国有经济。亦称全民所有制经济,是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以国家所有的形式存在)的一种公有制经济。

27、(4)集体经济。即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是生产资料归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 (5)混合有所制经济。由各种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所有制形式。 第二,“四”是指四个地位。 (1)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经济必须占主体。 (2)国有经济的地位。国有经济是我国主要经济基础,它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 (3)集体经济的地位。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

28、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 第三,“三”是指三个作用。 (1)国有经济的作用。在我国,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2)集体经济的作用。集体经济可以体现共同富裕原则,能够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可以更好地贯彻劳动者民主管理的要求,能够较好地适应市场要求,在满足不同层次就业等方面,有着国有经济不可替代的作用。 (3)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个体经济一般规模小,投资少,设备简单、经营灵活。它在利用分散的资源、发展小商品生产、保存和发展传统技艺、活跃市场、方便人民生活以及增加

29、劳动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发展私营经济,可以集中和利用一部分私人的资金,为发展生产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服务,可以扩大劳动就业,增加劳动者个人收入和国家财政收入。同个体经济相比,私营经济规模较大,有较先进设备,劳动生产率比较高,对提高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也有积极作用。外资经济是我国对外开放后的产物,实践证明,引进外资发展经济的政策是正确的,对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有利的。 第四,“二”是指两个体现。 (1)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公有制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第一,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公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又要有质的提高。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

30、展起主导作用。 (2)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体现。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第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第二,国有经济要提高自己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引导和影响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在国内外竞争中不断壮大。 第五,“一”是指一个决定。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具体来说,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2、对“公有制经济”认识的几个误区(略) 误区之一: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就是坚持国有经济为主体。 简析:首先国有经济与公有制经济不能等同

31、。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还包括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集体成分。其次主体与主导不能等同。主体是一个比重概念,是指事物的主要部分;主导是一个权重概念,是指主要的并且能够引导事物发展的方向。所以公有制是主体,而国有经济是主导。 误区之二: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就是坚持国有经济的比重超过非公有制经济。 简析:首先公有制经济不等于国有经济。其实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表现在两个方面: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并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因此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保证公有资产的比重超过非公有制经济,但这种优势不仅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在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国家控

32、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的前提下,国有经济比重的减少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误区之三:国有经济要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就必须从竞争性行业全部退出。 简析: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而不是只退不进。国有资产从某些行业退出是为了向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行业和领域,向经济效益更好的行业和企业进入,从而增强自身的控制力。国有经济从竞争性行业全部退出实际上是放弃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误区之四:股份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 简析:首先公有制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不能等同。公有制是指生产资料由国家占有和劳动群众集体占有,是从宏观角度对生产资料占有形式进行界定。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制经济在微观领域中的具体体现,实际上是指资产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