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31.55KB ,
资源ID:599269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9926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整理塘下小城市试点行动计划.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整理塘下小城市试点行动计划.docx

1、整理塘下小城市试点行动计划瑞安市塘下镇小城市试点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塘下镇为了积极应对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动新型城市化建设,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心镇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浙委办2010115号文件)和浙江省小城市培育建设标准(浙政办2010162号)等文件,以及瑞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瑞安市域总体规划(2006-2020),按照省政府提出的“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建设发展要求,特制定本行动计划。一、功能定位塘下的未来发展目标是积极打造“汽摩配之都、商贸汇集之地、宜业宜居之城”,构建温南瑞北工贸居功能复合型现代化小城市。打造中

2、国汽摩配之都。以目前迅速发展的汽摩配制造产业为基础,集合市场、技术、人才、产业等各类资源,整合提升现有产业优势,构建中国汽摩配之都。打造温南瑞北商贸集聚之地。以工业发展为依托,把物流服务业和城市商贸区建设作为促进经济理性增长的重要增长极,发展成为温南瑞北工贸联动的功能复合型商贸板块和商贸产业集群。打造东海之滨活力型宜业宜居之城。以塘下人积极进取,勤劳致富的创业精神为主导,激发城市的生机与活力,发展成为一个交通便捷、设施完善、生态优美、生活富足、文化繁荣的活力型宜业宜居之城。二、行动目标通过实施规划带动、政策推动、投资拉动、改革促动等举措,将塘下镇培育成为功能定位清晰,空间布局合理,经济繁荣发达

3、,服务功能完备、生态环境优美、体制机制灵活,能主动承接大中城市的转移,有效带动周边乡村的发展,宜居宜业,彰显特色,充满活力的区域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一)城市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三年建成区常住人口达到25万人,其中,新集聚5万人。三年使用建设用地3480亩,其中,盘活存量249亩、新占用3231亩;建成区面积扩大到23.95平方公里,其中,三年新增2.15平方公里。三年完成投资182.83亿元,其中,政府性投资53.30亿元,企业和社会投资129.53亿元。(二)经济发展迈上产业新平台。三年完成工业和第三产业投入76.73亿元,提升塘下镇汽摩配产业北区、扩容汽摩配产业东区、新建塘下物流中心,

4、打造塘下温南瑞北商贸区。2013年全镇GDP总量达120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40%,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97%;财政总收入达18.63亿元,其中:税收收入16.79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20794元。(三)和谐社会建设书写新华章。三年共完成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市政设施等社会公益事业投资54.82亿元,形成便捷畅通、运行安全的市政设施网络,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社会事业网络;完成提升城市服务功能的各类平台建设,形成高效便民的公共服务体系。(四)人文与生态环境取得新提升。三年投入人文与生态环境建设投资16.22亿元,形成城市防灾减灾、园林绿化、水质水源大气保护体系;加快城市社区改造建设,促进

5、生产生活方式改变,实现农民向市民转变。(五)体制创新实现新突破。三年预计投入2512万元,建立市里牵头、各方支持、多方联动、功能较强、自主运作的小城市培育试点推进机制。加快形成财权与事权相匹配、有利于激发城市发展活力、增强城市发展实力的体制机制;加快形成与城市管理相适应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构筑数字化、社区化、专业化的小城市行政和社会管理体制。三、主要任务通过实施规划带动、政策推动、投资拉动、改革促动等举措,推进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全面推进由“镇”向“城”的跨越。(一)加快城市建设、加速人口有效集聚三年完成总投资116.1亿元,2013年建成区新增常住人口5万人;建设改造住

6、宅150万。1、加快人口集聚。城市户籍人口达16.5万人,在户籍人口中,在城市常住的户籍人口为13.5万人,外来常住人口达11.5万人,城市常住人口集聚率达78。2、加快住宅区建设。投资94.3亿元,新建住宅111万,其中,商住房106万、保障性住房2万、人才公寓3万。3、加快城中(郊)村改造。投资16.5亿元,改造旧城41万;建设新社区1个。4、加快农村宅基地置换。投资5.3亿元,保持农村居住点不变的情况下,转移农户353户、1165人。 (二)积极发展特色工业,推进工业提升转型以构建大平台为抓手,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三年完成工业生产和技术改造投入18亿元,三年累计实现工业销售总额1000

7、亿元、利税100亿元,比2010年增长45。1、建设工业大平台。投资15亿元,改建或扩建“七通一平”的工业功能区2.2平方公里。集聚规上企业65家,淘汰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的落后产能企业35家,盘活存量土地150亩。2、做强特色产业。培育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为基础的3个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分别为实现销售280亿元,占工业总销售的67%。投资800万元,搭建3个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引进和创建省级以上研发机构2家,服务企业105家。引进和培育专业人才300个。3、扶持龙头企业。培育和引进年销售超亿元企业45家,其中超5亿元企业8家,超10亿元企业1家

8、。培育新上市企业2家。培育和引进高新技术企业5家。4、实施名品战略。创建和引进省级以上著名商标或名牌产品6个,其中国家级1个,销售占本行业的10%;扩大原有名品名牌的市场占有率,提高5个百分点。(三)大力推动第三产业,增强城市服务功能以镇区为第三产业发展的大平台,强化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政府服务水平,推进第三产业做大做强。三年完成投资17.5亿元,服务业增加值达48亿元,比2010年提高5个百分点。1、大力推进商贸集聚。实施“四个一”计划,投资4.0亿元,建设一个大型商贸综合体,为官渎购物中心;投资5000万元,打造一条2000米的塘川街特色商业街;投资2.5亿元,建设一个温南瑞北中心商贸区,写

9、字楼达2万;引进一批存取自由、结算快捷的金融机构,总数达到12家。2、提升发展专业市场。投资1亿元,改建塘下钢材市场、塘下汽摩配城,提升完善汽车贸易市场,年销售额60亿元。投资1000万元,创建服务汽车贸易、汽摩配、钢材3大类产业、100种商品的电子商务平台,年销售额20亿元。3、大力发展旅游服务。投资1000万元,改造一家大酒店,达到3星级;投资6亿元,新建1个5星级宾馆。4、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塘下现代物流产业中心为省级重点物流企业,该中心投资3.3亿元,建设17000的物流基地。(四)建设完善市政设施,夯实城市建设基础三年完成水、电、路、气等市政实施投入20.27亿元,形成便捷、充

10、足、安全的市政设施网。1、实施城市交通顺畅工程。投资10.61亿元,构建便捷的交通网,新建或改建城市道路15公里、进城道路4.2公里,连接中心城市快速干道2公里。投资2亿元,建设公共停车场3个,750泊位。投资3000万元,实现城区主要道路数字化管理。2、实施水电气保障工程。投资4950万元,建设供水网35公里,日供水(或城乡一体保障)能力达8万吨。投资4.2亿元,新建或扩容输变电系统,新增供电能力55万千瓦。发展管道燃气,投资3000万元,新增和改造10000户。投资2000万元,新建2个加油站。3、实施现代信息通讯工程。投资1700万元,扩大宽带覆盖率,新增4000户,入户率达50%。投资

11、4000万元,新建或改造数字电视网,入户率达95%。4、实施绿化亮化洁化工程。投资1.14亿元,建设城市休闲公园9个,用地合计为320亩,城市绿化覆盖率达11.5%,人均绿地面积7.1。投资1500万元,完成主干道、主街道亮化工程15公里;投资3000万元,增添和完善市政保洁设施,建立城市环卫整体长效保洁机制。(五)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实现生活品质提升三年完成就业保障、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养老医疗等社会事业投入12.06亿元,基本形成与城市规模相适应的社会事业网络。1、提升就业保障水平。新增就业岗位3000个,其中二产1700个、三产130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职工养老、医疗保

12、险参保率达到95%,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投资1650万元,新建1所托老中心、孤寡老人集中供养率达到100%。2、稳步扩大教育规模。投资3100万元,新建2所幼儿园,学前教育普及率达到98.2%。投资5.84亿元,建设改造9所小学、1所中学,达到省2类标准化等级,建成区中小学集聚率达到85%。投资1000万元,建设改造3所高中(职高),总学生数为7500人,达到省2类标准化等级,毛入学率达到98.8%。3、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投资1.3亿元,新建改建2所医院,新增床位152个,总床位数292个,医护人员660人。投资1500万元,改造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新建服务站2个。

13、4、改善文体设施、发展文化产业。投资4.2亿元,建设一座中心区体育公园,建筑面积为2.63万;在十二五期间投资1.5亿元建设中心区市民活动中心,建筑面积1.6万,发展地方传统文化和新兴文化产业。(六)建设文明生态、宜居宜业的现代小城市三年完成水源保护、河道整治、垃圾污水处理等环境保护投入4.53亿元,形成整洁、优美、舒适、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1、切实强化森林和水源区保护。投资1632万元,凤凰山等4处山体美化工程,饮用水源水质达到2类标准。投资5000万元,全面实施城市河道整治,建立长效管护机制。2、全面实施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投资2.74亿元,全面实施户集、村(社)收、城处理的垃圾集中无害化

14、处理模式。其中,投资1850万元,建设两所垃圾中转站,日处理能力达5000吨,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率达95。投资2.2亿元,建设生产生活污水管网110公里,投资2500万,建设四所污水收集泵站日处理能力达1.5万吨,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投资1000万元,新建或改建公厕(沼气池)20个。3、推进美化静化工程建设。投资6300万元,实施老街区、城郊结合部等重点区块的整体美化改造,完成改造面积2万。完成35家“退二进三”企业的搬迁,盘活城市建设用地100亩,打造安静优美的人居环境。4、强化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投资3000万元,按照2050年一遇的标准,提升改造防洪、排涝设施。投资1500万元,强化

15、易灾地区的综合整治,消除3个灾害隐患点。投资500万元,建设1处消防站,提升消防能力。(七)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三年完成投资7.19亿元,形成村庄布局合理、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共享的城乡统筹发展格局。1、加快发展规模农业和现代农业。投资3000万元,进一步完善土地激励政策和流转平台,土地流转率提高40个百分点,建设面积为500亩的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面积为2100亩的粮食功能区,建设设施农业500亩。2、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投资3.23亿元,实现安全饮用水、垃圾集中处理、生产生活污水治理、卫生改厕全覆盖。投资3亿元,公交通村率达100%。投资3000万元,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3、

16、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投资500万元,规范88个村居医疗机构,农民健康档案建档率95%,农村新农合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投资3100万元,新建改建2个幼儿园,改善办学条件和设备设施,加大薄弱学校的改造和扶持力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义务教育均衡水平,对外来人口子女按市民待遇落实入学政策,学前教育入学率达98.2。(八)全面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2011年,完成投资2512万元,构建职能明确、编制到位、设施完备、服务高效的 “五大”中心。1、建设完善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按照小城市培育试点镇必需赋予的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要求,投资1162万元,新建或扩建集15个职能部门、65项审批事项、6名人员编制,授权到位,既能受理又能办理的行政审批服务中心。2、加快组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