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8 ,大小:31.16KB ,
资源ID:598514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98514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

1、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第 1 单元 第 1 课课题观潮课型讲读几课时完成2学习目标1 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3 边读边想象,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4 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了解大自然的神奇。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生字新词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难点:体会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教具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课前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第( 1 )课时学习目标1、读通课文,掌握本课生字生词。2、能根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齐头并进、漫天卷地

2、”等重点词语的含义。3、初步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觉自然之壮美。教学重难点重点:读通课文,理解词语。难点:初步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觉自然之壮美。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补充与修改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1启发谈话:“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是北宋诗人苏东坡咏赞钱秋潮的千古名句。千百年来,钱塘江以其奇特卓绝的江潮,不知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2课件播放钱塘江大潮录像。二学习新课。(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 同桌对读生字词。2、抽读生字卡,师正音。教给学生读通课文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习惯。教学过程(二)导学课文,理解字词。1、学习第3自然段,结合句子理解字词,并指导朗读

3、。 听师朗读第3自然段,勾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后提问。理解词语:沸腾、人声鼎沸总结学法:(小黑板出示)。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4、5自然段中的生字新词(2分钟)。同学们还有哪些生字新词不能理解?师答疑。3、 同桌互相检查这些生字新词是否都理解了。4、教师抽查并总结。(三)析字形,写生字。1、学生找出难写或易写错的字“蒙”“薄”“昂”,大家分析,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示范。2、 学生练习,将黑板上的字一个写一遍,再分小组评议,说说你认为谁的哪个字写得好,好在哪里,引导学生鉴赏。三、 作业:1、 抄写生字、词语。2、 朗读课文。学生自己归纳个别词语进行扩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重视课堂

4、上写字的指导,着力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第( 2 )课时学习目标1、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初步学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3、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觉自然之壮美。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觉自然之壮美。难点:体会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补充与修改设计意图一 激趣导入,引出壮观1 谈话,板题。2 理解“观”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观”。3 导入3、4自然段。二、观看录像,感受壮观 。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这一天下奇观。三、小组合作,感悟壮观 1 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5、2 合作学习提示:a.你喜欢文中的那一句,为什么?你能把你喜欢的这句话读的让你们组内的同学也喜欢上它吗?b.你在学习中有什么问题,你们小组是怎样帮助你解决的?c.通过小组合作,你都学懂了些什么?3 组建合作小组 4 组内合作学习5 反馈合作成果,构建全体读书感悟氛围。6 引导小组感悟。a.朗读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b.课件展示描述的情景;c感情朗读。四、听听读读,发现作者观潮顺序让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过程1 范读课文,听后练习。刚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读了这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不过,把“观潮”的顺序给打乱了。其实,作者写得可有顺序了。下面,我们就先来做一个听的练习。

6、 听老师读这段话(出示),看谁本事大,能听清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四处的描写给连接起来的。待会儿,请你把听到的词语写下来。师读生听: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大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2 总结:作者是按从远到近顺序来描写潮水的;抓住了大潮的声音和大潮的变化描述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齐读课文,感受壮观。五、思路引导,背诵课

7、文第三、四自然段1 出示思路提示句子2 出示音乐、画面,激发背诵兴趣3 评价:背诵得多有感情啊!我们仿佛站在钱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来越近,声音(越来越响),浪头(越来越高),气势(越来越大)。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我们为之自豪,为之(骄傲)!六、创设情境,运用语句 1积累词汇 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个自然段里,词语非常丰富,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积累起来?听老师说词语的意思,看谁的反应快,老师语音刚落,就能很快地站起来说出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 (人声鼎沸、山崩地裂) 2运用词汇 看得出,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还挺注意词语的积累,不过,会不会用了呢?咱们来自我检验一下,我这儿有一

8、段话,可是不完整,你们能不能在括号中用上今天学到的词语,使这段话表达得清楚通顺呢?师出示一段话: 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 )。可潮来时,却一浪一浪( ),一浪一浪( )。湖水声犹如( ),海堤上尽管( ),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的,潮过去了,消失在( )的地方。 3 师生共同评价七、作业1、按顺序排列下面的句子,用序号表示。()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那条白线很快向前移动,逐渐拉长、变粗。()潮来了,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潮头奔腾西去,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了平静。()白线更近了,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2、抄写文

9、中的优美句子。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描写顺序,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积累语言,使学生学习品味语言。板书设计1、观潮潮来前 江面平静 古塔 中山亭 观潮台潮来时 隆隆的响声 一条白线横贯江面 白浪翻滚 白色城墙潮来后 余波涌来 风号浪吼 水涨两米课后反思第 1 单元 第 2 课课题雅鲁藏布大峡谷课型自读几课时完成1学习目标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生态情况,感受大峡谷的壮丽奇异之美。2、认识七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3、读课文,想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教学重难点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教具准备准备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图片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补充与修改

10、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观潮一课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壮丽的美,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看看那里是怎样一道风景线。二、初读,感知全文。1、出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图片,感受它的美、险、奇。2、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加字。3、抽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4、说一说,听了、读了课文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介绍,你觉得哪个词最能体现它的特点?5、再读读课文,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字?6、默读全文,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的内在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哪些段落在写它的奇异?三、再读,感悟全文。形象的画面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学习品味语言。教学过程1、齐读2自然段,读一读,哪些句子最能说明雅鲁藏布大峡

11、谷的壮美。海拔:3000米 长504千米 平均深:2268米 6009米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这种方法叫列数字。2、除了列数字外,作者还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儿?3、指导朗读,强调气势。4、齐读3-4自然段,找一找,你认为哪些现象最能体现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异。5、指导朗读:6、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意味着什么呢?齐读5自然段。为什么说它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呢?大家交流资料,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历史意义。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五、作业:将文中的四字词语和优美句子,抄写在“采蜜集”上。引导学生从课文的表达方法上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其壮美,教学

12、更实在。板书设计壮美: 海拔:3000米 长5044米 平均深:2268 6009 山异 (热带雨林、冰川)奇异: 水异(涓涓细流、滔滔江水)生物的多样性课后反思第 1 单元 第 3 课课题鸟的天堂课型讲读几课时完成2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词句。2、学习抓住重点,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的读书方法,并学会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3、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3、 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难点: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语句。教具准备课

13、件、收集各种榕树的资料和各种鸟的资料第( 1 )课时学习目标1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2 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教学重难点学习生字新词,理清文章的脉络。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补充与修改设计意图一、课题导入,激发兴趣。1 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法?(鸟栖息的地方,鸟的乐园、有很多鸟发挥学生想象。)2 这个鸟的天堂在哪儿?你知道吗?介绍资料:这棵大榕树在哪儿?结合你课前查找的资料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这棵大榕树在广东省新会县的天马河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每年都长出以学生喜欢的形式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过程许多气根,从树枝上倒挂下来,钻进土里,过些日子又长出新的枝干来。这样不断生长,它

14、已长成了榕树林,占地达16亩。被当地人称为“神树”。“天堂中的乐园”。又因为上面栖息着许多鸟,被人们称为“鸟的天堂”。)3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巴金爷爷去看一看那棵独特的大榕树。二、自由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1 指名读文,读准字音。2 投影出示练习: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3 自学生字,掌握字形。 重点指导:梢:形声字,与“稍、捎”区分。暇:左边是“日”,注意与“瑕”区分。4 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解决。灿烂:光彩鲜明耀眼。陆续:前前后后,时断时续。展示:明显地表现出来。留恋:舍不得离开。不可计数:没有办法来计算,形容数量很多。应接不暇:形容人或事情很多,接待、应付不过来。暇:空间。文中指

15、鸟太多,看不过来。三、理清文章的脉络。1 默读课文,思考:巴金爷爷几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2 汇报交流。学生甲: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的是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许多鸟。学生乙:课文59自然段写的是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的情景,1013自然段写的是第二次经过时所见到的情景。3 理清课文的脉络。(1) 作者是按游览的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个部分?(2) 学生汇报:课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14)作者和朋友划船出去游玩。(59)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1013)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14)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四、分小组合作读课文。五、作业:1、抄写

16、生字词语。2、熟练朗读课文。让学生自学生字词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整体感知课文,为后面的精读奠定基础。让学生把握文章脉络,有利于学生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第( 2 )课时学习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众鸟纷飞的景象。2 学习作者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3 有感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难点: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语句。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补充与修改设计意图一、整体感知1 导入:请同学们先听一段乐曲,听后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播放百鸟朝凤录音带。鸟很多,鸟的天堂板书。)2 这节课,我

17、们就和巴金爷爷一起去广东新会县天马河上一个被人们称作“鸟的天堂”的地方去看一看,巴金爷爷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截然不同,第一次看到的是什么样子?第二次看到的又是什么样子?3 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快速阅读课文,体会一下榕树给你什么感受?鸟儿又给你什么感受?二、重点感悟。体会榕树的奇特美和群鸟纷飞时的壮观景象。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部分,抓住重深入体会,体会后放出声音有感情地朗读出来。用朗读的形式加以汇报。(一) 汇报交流。大榕树:1.大形象的画面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学生甲: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1)汇报读,其他同学听读:哪儿读得好?

18、为什么?你听出了什么?从哪儿听出来的?2重点体会“真”字。两个“真”有什么不同呢?听老师读,体会一下。(出示投影:学生体会出:第一个“真”意思是本来的,实际的。第二个“真”指的是确确实实。应读出惊叹的语气。学生乙: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1) 重点体会“又”字。指树根很多。出示图片:谁来指一指哪些是气根?(体会根上生枝,枝上又生根,独木成林的景观。)学生丙: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卧在水面上。(2) 体会“卧”字。(3) 这株大榕树占地面积有多大呢?谁查找到了这方面的资料?(4) 课下大家丈量了操场和教室的面积,大家计算一下:合几个操场?几个教室?(结合

19、具体情况请学生作答。)(5) 经过换算,你有什么感受?3茂盛。指名读句,谈体会。学生甲: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重点体会“推”。请同学们演示,说明叶多而密。学生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6)重点体会“颤动”。同学演示,体现微微地动态。学生丙:从对大榕树特点的描述中,我们看出作者不禁在内心深处发出感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4看录像:榕树的大与茂盛。5请学生反复朗读这部分内容,突出重点词句,体会榕树的特点,在读中表达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受。6请学生画板画,体现榕树大而茂盛的特点。鸟1播放课件录相:“群鸟纷飞”的

20、场面。使学生形象地感受这部分的动态美的描写。2 导语,让我们走进课文,欣赏热闹的场面。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尽情地感受这部分所描绘的美。3 再次默读课文,思考:从哪些重点语句中能够体会出这里的鸟儿多?4 学生汇报。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应接不暇的意思就是说人或事情很多,接待,应付不起来。在课文里是说鸟太多了,眼睛看不过来了。)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体会到鸟儿很欢快

21、,快乐地叫着。)5 教师借机指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那么,请大家想象一下,树上还有什么姿态的鸟呢? 6 看到这么一棵奇特的榕树,领略到树上鸟儿欢腾的场面,作者又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学生齐读(投影出示)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7 教师追问:从这句话中,你发现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有什么不同的含义吗?(第一个鸟的天堂指的是这棵大榕树,第二个鸟的天堂指的是真真正正鸟的天堂。鸟儿在这里栖息繁衍,过着幸福的生活。)8 配上欢快的音乐,把美术课上画的小鸟,“放飞”到大榕树上。9 再读课文这一部分,体会热闹欢快的场面。三、了解榕树成为鸟的天堂的原因。1、什么原因使这棵大榕

22、树成为了“鸟的天堂”呢?1 2、学生根据查找的课外资料或其它知识加以介绍分析。3、小结:榕树的枝繁叶茂为鸟类提供了生存空间、食物、水分,当地的居民爱鸟、护鸟,同时鸟的粪便成为榕树生长的有机养料。使这棵榕树长得愈加的繁茂。四、思维拓展,深化主题。1、播放“鸟的天堂”的完整课件。2、出示思考题:请你以导游或小鸟儿的身份,向游人介绍这里的景象。介绍的形式可以自由选择。如写导游词、写诗,顺溜。3、学生分头准备。4、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学习的感受。汇报交流。五、总结全文。大榕树被大自然赋予了旺盛的生命力,成为了鸟的天堂。作为人类也要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六、作业:1、体会句意,抄

23、写句子。(1)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2)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2、背诵课文中喜欢的部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重点词语,品味语言文字的精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利用形象的录象,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学生真正地受到感染。引导学生默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体会,既把握了本册教材的阅读教学重点,又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结合文本,引导学生体会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不忘语文课的基本规律。教学扎实。结合文本,对学生

24、进行思想教育,以利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引导学生运用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学习后感受,既丰富了课堂,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板书设计3、鸟的天堂榕树 枝干 不计其数 枝上生根 垂到水面 树叶 绿得发亮鸟 种类多 数量多 课后反思第 1 单元 第 4 课课题火烧云课型自读几课时完成1学习目标1、认识五个生字。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晚霞的美丽、多姿多彩。体会作者赞美自然景象的心境。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3、学习作者抓住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进行观察的方法。学习积累作文素材。4、初步了解萧红及她的呼兰河传。教学重难点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态的变化,学习作者的观察和表达的

25、方法。 教具准备CAI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补充与修改设计意图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谁知道,火烧云指的是怎样的云呢? 老师带来了火烧云的投影片,请大家看一看。 谁来说说,火烧云是怎样的。 书上有一句话描写的就是投影片上的情景,你能把它找出来吗?二、自读课文,理清顺序。 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找出描写投影片上情景的一句话。找得快的同学,再想想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火烧云的? 小结:作者就是按照“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这样的顺序来写火烧云的。三、学习第一部分课文。火烧云上来时是怎样的情景呢?课文的第一小节告诉了我们。请同学们试试看,能不能把这段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呢?能适时播放课

26、件,把直观形象的景色展现于学生眼前,让他们一饱眼福,激发情感,利于感情朗读。教学过程把这段课文读通顺,读流利的同学再想想看,这段课文读的时候要读出什么?指名读。评价。 小结:火烧云上来了,满天霞光,多新奇呀!多有趣呀!我们要读出新奇,读出有趣! 四、学习第二部分课文。 1、快速阅读课文第26节。 想一想,课文是从哪两方面来写火烧云的变化的? 2、学习写颜色的这一部分课文。 作者写火烧云的颜色,共写了哪些颜色? 你还能说出其它颜色吗? 这么多颜色,真是太美了,你能用一个成语来归纳吗? 火烧云五彩缤纷,绚丽多彩。这些颜色是如何变化的呢?你能用一个词语把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连起来吗?连起来读一读,你就

27、知道火烧云的颜色是怎样变化的了。一般同学可以参照书上的办法连连看。特别聪明的同学动脑筋想想看,还可以怎样连。 3、学习描写形状变化的这部分课文。 火烧云的颜色绚丽多彩,并且变化极快。那么它的形状又是怎样变化的呢? 引读 刚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朗读了描写火烧云形状变化的这一部分课文,通过朗读,我们知道了作者是按照“出现了什么?什么样儿的?怎样变化的?”顺序来写火烧云形状变化的。下面,老师就请同学们按照这个顺序把火烧云形状变化的过程分别说说看。联想丰富的同学,还可以加进自己的联想来说。 指名说。(挑你最感兴趣的说。) 这时空中又出现了什么?(请同学们看课件)什么样儿的?怎样变化的? 指名说。谁能比他

28、说得更好? 这时天空中又出现了什么?(请同学看课件)什么样儿的?怎样变化的?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然后仿照课文中的写法,把观察到的写下来好吗? 火烧云形状的变化是这样多,这样快,你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吗?五、学习第三部分课文。 火烧云下去时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齐读。找一个词语来说说看。 理解:恍恍溜溜 3、总结全文。 火烧云这篇课文,按照“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这样的时间顺序,着重写了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火烧云上来时作者写霞光主要是抓住静态来写的,火烧云的变化,作者主要是抓住动态来写的。 动静结合,写得多美丽,写得多生动啊,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童话般的境界之中。我希望同学们能认真体会作者观察之细致,想

29、象之丰富,写法之巧妙。六、课堂总结 作者是怎样观察火烧云的?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这篇课文描绘了晚饭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开头的变化。晚霞是美丽的,古人有话云:“最美不过夕阳红”“莫道桑榆晚,云霞尚满天”,这些都是夸赞落日晚霞之美。同学们可以亲自观察,通过切身实地的感受,你会发现大自然的美丽是令人惊叹的!这篇文章是以一个孩子的口吻进行描述的,这个孩子就是儿时的萧红,萧红又是谁呢?下面则简单介绍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以及对她影响极深的呼兰河。引发孩子们对这位作家的喜爱,并从而试图去阅读她的作品。七、布置作业,观察并描写晨雾 抓住重点词语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理解课文的同时,引导学生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