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红叶与白莲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望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飘散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hn bo y fng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舒畅!徘徊了一会,窗外雷声发作了,大雨接着就来,越来越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摇摆。在那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出去,也无法可想。 对面屋里母亲呼唤着,我便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身边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下
2、来,正f gi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 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打在勇敢慈爱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到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能为我遮挡?(1)按照内容,补充词语。 _雨声 _天 _飘散 _雨点(2)把短文中的拼音写在横线上。 hn bo y fngf gi_(3)联系短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徘徊:_。遮蔽:_。(4)文中的“唤”还可以换成_。 (5)用横线画出文中的反问句,并把它改成陈述句。 (6)读句子,联系短文回答问题。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摇摆。”这句话与下文哪一句相照应?写
3、出相照应的句子。“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这里作者把母亲比作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比喻?“我心中深深地受到了感动”。“我”心中为什么会受到感动?在生活中,你曾受过感动吗?请把自己的过的感动用几句话写下来。(7)你还学过哪些描写荷花的诗篇?请把印象深刻的一,二句写下来。 【答案】 (1)繁杂的;浓阴的;轻轻的;心中的(2)含苞欲放;覆盖(3)作者不安的来回走动;有东西遮挡(4)叫(5)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没人能为我遮挡。(6)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把母亲比作荷叶。因为在我伤心或遇到困难时只有母亲才能安慰我,就如荷叶保护红莲那样。略(7)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
4、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解析】 【分析】(1)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横线上应填上形容词(或限制词),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找出即可。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汉字)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3)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4)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
5、近义词。 (5)反问句:是一种修辞方法,是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的一般方法步骤:去掉句中的反问词“难道”“怎么”“怎能”;肯定改否定,否定变肯定;删掉语气助词“吗”“呢”,问号改成句号。 (6)考查照应句。解题思路引导:在一篇文章里有的内容前面说到了后面又作必要的交代;有的内容虽然主要在后面说但在前面也有必要提一下这就是前后照应要根据文章整体意思找相照应的句子。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
6、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谈自己的感动时能结合文意或生活实际谈,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7)考查对古诗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信息筛选符合要求的古诗、名句即可。 故答案为:(1)繁杂的、浓阴的、轻轻的、心中的 (2)含苞欲放、覆盖 (3)作者不安的来回走动;有东西遮挡。 (4)叫 (5)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没人能为我遮挡。 (6)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把母亲比作荷叶。因为在我伤心或遇到困难时只有母亲才能安慰我,就如荷叶保护红莲那样。略 (7)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点评】(1)从给出的词语中找规律,掌握词语的结
7、构,做题就容易了。平时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积累好词好句。增加词汇量。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3)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4)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5)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6)此题考查对照应句的把握能力,要求会判断,写作时会运用。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7)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
8、熟读熟记,要理解古诗的含义。2读丁香结,回答文后问题。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在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么?(1)仔细阅读文章,从中找出丁香在形状、颜色、气味方面的特征。 (2)结合文章,说说作者为什么把丁香花喻为“丁香结”。 (3)理解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吗?(4)著名诗人戴望舒的面巷中,有这样的诗句:“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
9、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结合本文,体会“丁香”一词在诗中的含义。 【答案】 (1)星星般的小花,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花开有紫、红、白等色;淡淡的幽雅的甜香。(2)丁香花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丁香花负担着解不开的愁心。(3)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正因为如此,人生才多彩多姿。(4)象征着美丽、高洁、愁怨。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此题意在明白比喻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所谓“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
10、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3)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4)体会划线语句,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星星般的小花,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花开有紫、红、白等色;淡淡的幽雅的甜香。 (2)丁香花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丁香花负担着解不开的愁心。 (3)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正因为
11、如此,人生才多彩多姿。 (4)象征着美丽、高洁、愁怨。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4)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chun zhun)里的故事和人物。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慨 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zo zho)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
12、,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i i)打挨骂还难受。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1)选择文中正确的读音和字。 水浒传_(chun zhun) 大_(慨 概)囫囵吞枣_(zo zho) 挨_(i i)(2)在文中在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简单_ 认认真真_(3)用浪线画出具体写“我”读书“囫囵吞枣”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我”读书“张冠李戴”的句子。 (4)“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中“这句话”指的是_。 (5)用小标题概
13、括这一段话的内容:_。这一段话表现了鲁迅先生_的品质。 【答案】 (1)zhun;概;zho;i(2)复杂;马马虎虎(3)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4)“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5)谈水浒传;关爱孩子 【解析】【分析】(1)多音字结合词义确定其读音,大概的概是木字旁。 (2)先理解词语的意思,根据意思找出和它意思相反的词语。 (3) 仔细阅读文章,本题可以从“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
14、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这句话找到答案。 (4) 本题可以从“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句话中找到答案。 (5)解答本题首先要仔细阅读语段,抓住语段中关键性的语句进行概括。 故答案为:(1)zhun、概、zho、i (2)复杂、马马虎虎 (3)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 (4) “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5)谈水浒传、关爱孩子 【点评】(1)此题考查对字音字形的掌握。要求学生首先要根据拼音的组合规则读准字音,然后根据汉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 (2)本题主要
15、考查反义词的理解能力。做题时要先理解所给词语的意思,然后再从文中选出和它意思相反的词语。 (3)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筛选能力。做题时要根据题意并结合语段内容进行筛选。 (4)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做题时要先理解题意,再结合阅读语段进行解答。 (5)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能力。做题时要仔细阅读文章,抓住关键性的语句进行概括。4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人民群众和连
16、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1)“斩钉截铁”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表现了班长马宝玉的什么品质? (2)摆在五壮士面前的是两条什么样的路?五壮士怎样选择? (3)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表现了五壮士为了保护群众和连队主力,_的决心和_的精神。朗读这两句话时要读得_。 【答案】 (1)斩钉截铁”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坚定果断,毫不犹豫。表现了班长马宝玉坚定果断、毫不犹豫的品质。(2)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五壮士向棋
17、盘陀走去。(3)坚定不移;不畏牺牲;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体会划线词语,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斩钉截铁”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坚定果断,毫不犹豫。表现了班长马宝玉坚定果断、毫不犹豫的品质。 (2)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五壮士向棋盘陀走去。 (3)坚定不移、不畏牺牲、铿锵有力
18、、掷地有声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词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5课外阅读 杨升庵是明朝的大诗人、大画家、大书法家、大文学家。 升庵年幼就_,是当地有名的神童。他特别喜欢游泳,一到热天,就到门前的小河里去玩个痛快。 有一天,他正在河里游泳,远远地看见衙役们举着“回避”“肃静”的牌子在前面鸣锣开道,县太爷坐着轿子,在一群衙役_中走过来。县太爷来到小升庵附近,看他光着屁股在河里游泳不回避他,觉得这孩子可气又可爱,想逗逗他,便叫人拿了岸上的衣服挂在
19、一棵大树上。县太爷下了轿子,对小升庵说:“今天我给你这个小神童出个上联,你若对得好,我把衣服还你,若对不上来,那就在水里泡着吧!” 小升庵一听对对联很高兴,便两手很夸张地抠抠耳朵说:“我_。” 县太爷被他的滑稽样逗乐了,一指那棵大树:“千年古树当衣架。”说完就想朝轿子那儿走。打算坐在轿子里等小升庵对出下联。谁知,他还没转过身去,一个童声就喊起来:“万里长江作澡盆!” 县太爷一惊,_:“真是神童啊!”于是亲自取下衣服送到小升庵跟前,说:“你小小年纪,就有这么大的气魄,将来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 (1)将(前呼后拥 聪颖过人 脱口而出 洗耳恭听)填入文中的横线上,按顺序填空。_、_、_、_ (2)
20、根据短文内容填空。县太爷看着杨升庵,觉得他可气,是因为?觉得他可爱,是因为? 【答案】(1)聪颖过人;前呼后拥;洗耳恭听;脱口而出(2)“觉得他可气是因为他不回避;觉得他可爱是因为他光着屁股在河里游泳。 【解析】【分析】聪颖过人:智力超过一般的人。前呼后拥: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围着保护。旧时形容官员出行,随从的人很多。洗耳恭听: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脱口而出:指不经考虑,随口说出。形容说话不慎重。也形容才思敏捷,可以对答如流。县太爷来到小升庵附近,看他光着屁股在河里游泳不回避他,觉得这孩子可气又可爱【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和理解程度,锻
21、炼了学生阅读和运用能力,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6阅读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 )落山涧( ),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 )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 )哩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1)在文中括号里给加横线的字注音。坠_落
22、山涧_ 拧_开 叽_哩呱啦 (2)写出“居高临下”、“山涧”的意思。 (3)给文段拟一个小标题。 (4)这段文字描写了壮士们的_和_,表现了壮士们的_精神。 【答案】(1)zhu;jin;nng;j(2)居高临下:站在高处向下看,形容处于有利地位;山涧:山间的水沟。(3)顶峰歼敌(4)行动;决心;坚强不屈、顽强斗争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只要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认真体会文段中的词语,就不难解答奔道题目。【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要求学生认真的品读课文,这样就能更好地解答本题。7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作业。 “明星”上的一粒“微尘” 那里在北京召开数
23、学研究会的时候。 有一天,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收到了一位普通中学青年教师的来信。 信的大意是_我读了您写的_堆叠素数论_觉得这本书写得很好_可是经过反复核算_发现有一个问题计算错了_这好比在明星上蒙上了一粒微尘_希望您能更正_ 华罗庚读完信,翻开书来看,再一算,果然有错,他赞不绝口:“真是太好了。他的意见完全正确,有着很高的才华。” 华罗庚在数学研究会上读了这封信,还把写信的青年人请来参加会议。这个青年人就是陈景润,后来他也成为一个有名的数学家。 就这样,华罗庚从自己的错误中发现了一个难得的人才。(1)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信的大意是_我读了您写的_堆叠素数论_觉得这本书写得很好_可是经
24、过反复核算_发现有一个问题计算错了_这好比在明星上蒙上了一粒微尘_希望您能更正_(2)文中“明星”指的是_,“微尘”指的是_。 (3)陈景润给华罗庚写信的时候,华罗庚是一位_,陈景润是一位_。 (4)陈景润在信中写了三层意思,分别为: _;_;_。(5)本文赞扬了华罗庚的哪些品质? 【答案】 (1):;,;。;,;,;,;。(2)华罗庚;计算错误(3)著名的数学家;普通中学青年教师(4)堆垒素数论这本书写得很好;发现有一个问题计算错了;希望能更正(5)谦虚、真诚、实事求是。 【解析】【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
25、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5)评价人物精神或品质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故答案为:(1):,。,。 (2)华罗庚、计算错误 (3)著名的数学家、普通中学青年教师 (4)堆垒素数论这本书写得很好;发现有一个问题计算错了;希望能更正 (5)谦虚、真诚、实事求是。 【点评】(1)对
26、于标点符号的考查有选择题、加标点题、修改题。所以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还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位置。 (2)、(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5)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精神或品质。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父亲与儿子 因公因私,我已经好几年没回故乡了。忙忙乱乱地行走在城市的街头巷尾,几乎忘记了独自生活在故乡老屋里的老父。 前不久,家乡的表哥写信告诉我,父亲蹲在村口路边守望的身躯像一块坚硬的石头看到这里,我的泪水马上
27、滚落出来,连忙推去所有事务,追风赶月,一刻不敢停留地往家赶。在村口的路边,父亲终于看到他风尘仆仆的儿子出现在回家的路上,他站起来,搓着那双大手嘿嘿着笑着。 吃过简简单单的晚饭,叨过一阵子平平常常的家长里短,窗外夜风起处,虫鸣渐深,我打了个呵欠说:“爸,咱睡吧。” 父亲的眼中露出难色,他说:“嗯,睡吧。”随后又站起身往外走,“爸爸打鼾,怕吵你睡觉,我找人搭铺去。” 我拦住他笑说:“爸,我是你的崽,像你,也打鼾,你不是不知道。两只喇叭一块儿吹,热闹。” 父亲不好意思地笑了一声,开始脱鞋宽衣。于是,我跳上了那张自己睡了十几年的破旧、宽大而又温暖的床。跟以前一样,父亲睡那头,我睡这头,彼此枕着一双臭脚
28、。 月亮在窗外移,树梢乱动,筛下一床碎银,但听不到那熟悉的鼾声。 父亲在那头说:“不早了,睡吧。” 我在这头应道:“睡吧” 月亮从窗口消失,鸡啼在村庄远远近近的地方响起。床头仍寂静一片。记得以前与父亲同寝,在田头地尾劳累了一天的父亲头一沾枕头就睡去,鼾声惊天动地,吵得我无法入睡,就常用脚把他踹醒,任他熬着等我睡去他再睡。想到这里我的心好痛,就装着打鼾,打得既重又急,仿佛睡得极香极沉。 父亲在那头轻轻地侧了侧身,并欣慰地舒了一口气。随后,我发现父亲轻轻地起来,轻轻地给我掖被角,最后,父亲竟用手轻轻地摸我的脸,当那粗糙而又温情的手在我脸上划过时,我的鼻子一酸,泪水便滚出了眼眶,父亲的手一抖,替我抹
29、去泪水,叹了一声说:“鸡都叫了,睡吧。” 我哽咽着说:“睡吧。” (1)文章第二段写父亲蹲在村口路旁守望时,身躯“像一块坚硬的石头”,这个比喻生动地刻画出父亲守望神态的_而_,说明父亲守望时间的_。 (2)通读全文,你会发现“我”追风赶月地回到故乡老屋,和父亲一起仅是先吃饭,再是聊家常,最后与父同寝。只为这些平淡琐事,“我”心里会感到失落吗?为什么? (3)文中“我”先后两次落泪。第一次是由读信引起的,第二次是_ (4)找出文中最能体现父亲体贴儿子,儿子也体贴父亲的事情各一例,试加以概括将其写在横线上。 (5)文中对夜色、月色有一些描写,这些描写的作用是表明:_ (6)选文结尾部分写道:“父亲竟用手轻轻地摸我的脸”,父亲为什么“竟用手轻轻地摸我的脸”? 【答案】(1)专注;疑止;长久(2)不会失落,因“我”,回家主要是安慰父亲对“我”的思念之情,并无大事。(3)当父亲粗糙而温情的手在“我”脸上划过时。(4)父:怕自己打鼾影响儿子的睡觉;子:枕着父亲的臭脚同眠。(5)夜色渐深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