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38.25KB ,
资源ID:597764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97764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章五心理卫生历史与基本方略.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章五心理卫生历史与基本方略.docx

1、章五心理卫生历史与基本方略第五章 心理卫生的历史发展与基本方略前几章着重阐述了有关心理健康的基本理论问题。从本章开始,将围绕如何开展心理卫生工作以维护与增进心理健康的实际应用问题,进行具体深入的探讨。本章首先对中外心理卫生的历史进行回顾,接着阐述当前心理卫生工作的基本方略。学习这部分内容,可帮助我们从历史中得到深刻的启示,并明确心理卫生工作的任务、方针、策略等。第一节 心理卫生的思想渊源心理卫生作为一门学科(即心理卫生学)是二十世纪以后的事,但心理卫生的思想却源远流长。一、 我国古代的心理卫生思想论及心理卫生的思想渊源问题,不能不从我国古代心理卫生思想谈起。因为我国的心理卫生思想渊源悠久,在世

2、界心理卫生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学者马有度认为,中国是世界心理卫生的第一故乡。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医学家的许多理论著作中渗透着大量的心理卫生思想。1、我国古代思想家的开拓性探索早在两千六百多年前的春秋时起,一批思想家就开始对人类心理卫生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研讨和独特论述。管仲把人的适宜心理状态的分为善心、定心、全心、大心等不同层次,指出:“凡道无所,善心安爱”;“定心在中,耳目聪明”;“心全于中,形全于外,不逢天灾,不遇人害”;“大心而敢,宽气而广,其形安而不移”(管子内业),还提出了具体的养心之术:正静(形体要正,心神要静)、平正(和平中正,节欲去凶)、守一(专心致志,独乐其身)。孔子的著作中也

3、有许多心理卫生的思想。例如,他从身心发展角度探求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卫生的任务,指出“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他特别注重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卫生,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他也十分注重诗歌、音乐对陶冶人的性情的作用,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还甚为强调教师素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他认为,教师须慎重对待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所谓“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思义”,就是孔子为人师表的一贯主张。老子作为道家的创始人,其思想中含有很多养心健神

4、的宝贵财富。如,老子力主“恬淡”,“素朴”,“清静”,“知足”,以此作为养心之根本。他提倡“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不要有过分的欲求,即所谓“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以“致虚极,守静笃”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通过“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来免除忧难,等。2、祖国医学中的心理卫生思想我国传统医学很重视心理卫生在防病治病中的作用,许多医学典籍对心理因素与疾病和健康的相互关系都作了精辟论述。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藉黄帝内经首篇即强调心理卫生的重要性。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 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一段经文,是祖国医学有关心理卫生的总纲,除

5、指出人在预防疾病中须注意气象变化外,特别强调了心理卫生所起的作用。祖国医学在生理与心理的关系上,坚持“形神相即”的朴素唯物论思想。内经指出:“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皆具,乃成为人。”“人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张仲景指出:“厥身已毙,神明受败”。李时珍说:“脑为元神之府”。内经指出:“无形则神无以为生,无神则形不可活”。张景岳还说:“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同时,祖国医学具有生理与心理相互作用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因郁而致病”与“因病而致郁”,就是很明确的概括。祖国医学文献中的“养心之道”理论精辟,见解独到,“健心之术”丰富多彩,切合实用。例如,认为七情(喜、怒、忧、思、悲、恐、

6、惊)会致病,“七情动之,内伤脏腑,外形于肢体”,“百病生于气,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提出情绪治病,以情胜情,“悲胜怒、恐胜喜、思胜恐、怒胜思”(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还提出情绪防病,“节烦恼以养神,节愤怒以养肝,节思虑以养心,节悲哀以养肺”等。又如,养生要“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素问上古天真论)。3、我国古代的心理卫生思想特点陈永胜在导引人生心理卫生学中,归纳了古代中国的心理卫生思想的特点为:(1)提倡形神兼养,以神卫形这是我国古代心理保健的一个基本思想。关于“形”与“神”即生理与心理的关系问题,我国古代学者早有深刻认识。先秦荀子提出“形具

7、而神生”,汉代的王充引申出“形朽神亡”的著名论断,南北朝的范缜则用“形神相即”、“形质神用”形象地阐明了生理与心理的不可分割性。我国古代学者在强调“形”对“神”的决定作用的同时,也认识到“神”对“形”的反作用,特别是在养生之道中,更把“形神兼养,以神卫形”放到重要位置。明代张景岳提出“无形则神无以生”,而“无神则形不可活”。因此,“调形先养神”,便成为古代医家推行心身健康之道的座右铭。(2)主张以理制情,情欲适度提倡以思维、理性和意志的力量控制人的过度情欲,是我国古代学者、医家讲求心理卫生的一贯主张。例如,汉代淮南子一书中说:“纵欲而失性,动未尝正也。以治身则危,以治国则乱,以入军则破”,固要

8、“心为之制”,然后方可“患解忧除”,“食甘寝宁”,“居安游乐”。清代医家喻昌指出,有害的情欲是致病的主要因素,因而要想保持人的身心健康,“和畅性情”甚为重要。所谓“和畅性情”,按喻昌的说法,就是要用理智和意志的力量控制情欲,努力消除其有害的影响,创造一种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状态。(3)注意以静御躁,精神内守这是我国古代养心健身的一条重要经验。庄子在宥中说,“抱神以静,形将自正”。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则指出,“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两句话从心理稳定与平衡角度,分别论述了精神与健康、精神与疾病的关系。北齐人刘昼在新论中说,“故神静而心和,心和而形全;神躁而心荡,心荡则神伤。将全其形,先在理神。故恬和养神

9、,则自安于内;清虚栖心,则不诱于外。神怡心情,则形无累矣。虚室生白,吉祥至矣。”这段话清楚阐述了以静御躁、精神内守的意义。(4)倡导藏、修、息、游,劳逸适度学记中有曰:“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此处所说的“藏焉修焉”,指的是入学修习,从事紧张的脑力劳动;“息焉游焉”,则是指课后的休息和游乐,息游有利于消除身心的疲劳。北宋教育家胡瑗,不仅注重“博古通经”之教,而且重视“文体游乐”之育,他告诫学生“食饱未可据案或久坐,皆于气血有伤。”要求学生通过、习射、投壶、唱诗、奏乐、游历等文体娱乐活动,扩大视野,陶冶情操,健全身心。清

10、代学者颜元则更加尖锐地指出:“终日兀坐书房中,萎惰人精神,使筋骨皆疲软,以至天下无不弱之书生,无不病之书生,生民之祸,未有甚于此者也。”这种藏息相辅、劳逸适度的思想,对于脑力劳动者讲求心身健康尤具启迪和教益。(5)重视四气调神,顺其自然所谓四气调神,顺应自然,是指根据季节变化、物候转移来调节个体的心身活动,以便与自然规律协调一致,促进人的心身健康。按照四气调神的理论,春季为发陈期,此时“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因此人们应夜卧早起,广步于庭,以使志生;夏季为番秀期,此时“天地气交,万物华实”,此时应继续夜卧早起,并无厌于日,使志勿怒;秋季为容平期。此时“天气以急,地气以明”,人们当早卧早起,收敛神

11、气,使志安宁;冬季为闭藏期,此时“水冰地坼(裂)”,人们宜早卧晚起,去寒就温,使志若优若匿。总之,正如灵枢本神篇所概括的,“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这样才能达到摄生养性的目的。这种按照一定的物候周期调节身心的主张,迄今仍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6)关心生、长、壮、老,阴阳调理,自孔子时代开始,人们就探求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卫生的任务,逐渐形成了一种植根于阴阳心身发展学说的心理保健要则。其基本点包括:心理卫生应从胎教开始。所谓胎教是指孕妇在妊娠期,即以个人的稳定情趣和良好品行,对胎儿心理施加影响。以强调和性情、娱心目、益神志、重言行等为主要内容的胎教之法,在我国古代

12、得到大力提倡。据南北朝时颜之推教子一文记载:“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书之玉版,藏诸金匮。”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说:“故妊娠三月,欲得观犀象猛兽,珠玉宝物;欲得见贤人君子,盛德大师,观礼乐钟鼓俎豆军旅陈设;焚烧名香,口诵诗书,古今箴诫;居处简静,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弹琴瑟,调心神,和情性,节嗜欲,庶事清静。斯盖胎教者也。”清代医家曾懿在女学篇中也指出,孕妇“宜运动肢体,调和饮食,居室面东南,日光和虚,空气流通,时或散步园林,或遐眺山川,呼吸空气,以娱心目,或纵观经史,以益神志。”婴幼儿时期的心理卫生,需重在乳母选择和家庭教养。宋人

13、朱熹曾引礼记中的话,作为选择乳母育子的要求;“必求其宽裕慈惠、温良恭敬、慎而寡言者,使为子师。”颜氏家训勉学中提出,“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简明医彀中则指出:“小儿不特护其形体,尤宜保其心性。勿恣其欲,纵其怒;常教以仁厚端方,勿导以相诈巧言等;常教以好生施济,勿导以惨杀骄吝等;勿以虫鸟等笼缚为娱,勿使闻淫歌鄙语。三四岁便须谨防其习风,勿姑息其幼。”童年期的心理卫生,应注意心身发展的平衡与协调。按照阴阳心身发展理论,童年期正所谓“阳生阴长”十分迅速的时期。学校心理卫生的重点在保护儿童的“天机活泼”,“生机速发”,使学生的恐学、厌学、弃学等诸种偏颇纳入好学、

14、乐学之正途。恰如明代教育家王守仁所分析的:“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毁之则衰痿。”假如教育者不顾学童身心的发展特点,一味督责、鞭挞,则学生必然“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窥避掩覆以遂其嬉游,设诈饰诡以肆其顽鄙”。因此,“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这样才能达到教育和发展的目的。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卫生,宜从人性成熟、学业功名、恋慕婚嫁等方面入手。如,“志正则无不可用,志不持则无一可用”(王夫之);“傲不可张,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魏徵);“

15、世有童男室女,积想在心,思虑过当,多致劳损。男则神色先散,女则月事先闭,盖忧愁思虑则伤心,心伤则血逆竭”(李时珍);“羸女养血,宜及时而嫁;弱男节色,宜待壮而婚”(龚廷贤)。壮年期或称中年期的心理卫生,要特别重视身心劳累和顺度更年期的问题。如,黄帝内经中说,人至中年,诸事劳形,万事累心,尤其是那些“形志均苦”者,身心负担更重。家庭中的纷扰,人世间的恩怨,中年时期表现最集中、最深刻,因而“离绝苑结,忧恐喜怒”,便成为中年人身心易受损伤的重要原因。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到男女更年期的不同情景: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男子“六八,阳气衰竭于上”。善于消除更年期的烦恼,是讲究中年心理卫生之道之一

16、。老年期的心理卫生,应以修德为本,以怡情自乐、善自颐养为要。如,“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孙思邈千金要方);“德为福寿之本,若其刚恶而不肯好德,柔弱而怠于修德,则祸极随之,而绝福寿根源矣”(孙志宏简明医彀);清人高桐轩提出“十乐”作为老年人怡情自乐的方法,即耕耘、把帚、教子、知足、安居、畅谈、漫步、沐浴、高卧、曝背;寿世保元中,则把强应酬、多欲念、侈艳华、食无度、形过劳作为颐养之戒律提出,这些养身、调神、保健之要诀,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将中西方古代心理卫生思想加以比较,可得到这样的结论:中国古代的心理卫生思想比起西方古代的心理卫生思想,历史更为悠久,内容更加丰富,方法更显独特。管

17、仲的心理卫生思想就要比希波克拉底的“体液说”还早二百五、六十年;在古代中国,人们不仅从横的方面看到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对人的心理健康的影响,而且还从纵的角度探讨了自胎教至衰老的心理卫生问题,这种横纵结合的考察视野是古代西方学者所不及的;虽然古代中西学者对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都有所认识,但古代西方学者则对身心关系的“身”的方面更显重视,而中国古代学者则对身心关系的“心”的方面更予关注。这说明中国古代学者对心理卫生问题的探讨,在方法论上更具辩证法。此外,中国学者关于“修德养性”、“修身炼行”的见解,关于“阴阳调理”、“四气调神”的主张,关于“和性情、娱心目、益神志、重言行”的胎教方

18、略,都具有浓郁的东方色彩。可见,我国不愧为文明古国,我国古代心理卫生思想也是博大精深,独领风骚。下面的资料还可进一步扩充我们对此的认识。资料: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观注释1 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君子”、“仁人”、“完人”、“大人”、“至人”等等,就是所谓自我实现的人,即是具有健全人格的心理健康的人。综合整理与分析儒家、道家等中国文化的著作言论,我们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健康标准有以下几个方面。1、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儒家思想中,“仁”是最基本的思想,“人者,仁也”,“仁”字由“人”和“二”字组成,即表明与人交往之道是儒家的重要内容。“仁者,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

19、恒敬之”,为儒家所倡导。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中国人提倡人际交往中的“忠恕”、“宽厚”与“容忍”,提倡心理位置互换。“忠”就是尽己之力去帮助他人,“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传统文化还指出,“君子”要知恩图报。“有恩不报非君子”,“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来而不往,非礼也”。中国文化还重视向贤士能人学习,与好人交往。“三人行,必有吾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见贤而思齐”。2、适当约束自己的言行。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与人和睦相处,所以个人在社

20、会关系中适宜地表现自我、适当地约束自己的言行就十分重要。孔子言,“不知礼,无以立”;他教导弟子“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即使是一种好的行为,如果无礼,效果就会不好,“恭而无礼则劳,勇而无礼则乱。”适当约束自己的言行还体现在慎言敏行,要少说多做,即“讷于言而敏于行”,同时,君子应当言行一致,“言必信,行必果”。3、保持情绪的平衡与稳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君子”、“大丈夫”、“仁人”就是能“不忧、不惧”,维持“坦荡荡”心情的人。情是人人所共有的,“情必不免”,但情的表现和体验却应当有节有度。如,孔子认为君子宜情绪稳定,态度庄重,“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此外,中国古代医学典

21、籍中也有许多关于情绪和健康关系的论述。如中医中的七情学说、阴阳人格学说及以情胜情的中医治疗理论等,都将情绪的平衡与稳定视为人健康的根本之一。4、正确认识周围环境。学习的过程便是认识自己和周围事物的过程。儒家关于学习的论述极多,仅孔子之语便不胜枚举。儒家的学习观,其实就是关于“君子”认识环境、了解事物的思想和要求。心理健康的人,总是乐于学习,乐于工作的,总是能和社会保持零好的接触,正确认识和了解他人和社会的,这些为现代学者所提倡的心理健康观,看来中国传统文化早就有了深入的认识。5、抱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心理健康的人应当具有积极的生活态度,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推崇的“君子”等,是具有积极生活态度的。这可

22、以从儒家的人本入世,乐观自足,闻过则喜,讲求实干等特征中表现出来。如,孔子“其为人也,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尔。”中庸曰:“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6、完善的自我发展目标。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并不是生活环境的牺牲品,一个人只有不断进行道德修炼,才能保持和发展人的美德,成为君子仁人。作为一个个体道德的概念,“仁”是指那些通过道德上的修身而达到的最高人生境界。成为一个君子并不困难,但很少有人被称作“仁人”。从此意看

23、,“仁人”就类似于现代心理学中的“自我实现的人”。现代社会能够达到自我实现的人是极少数的。虽然成为“仁人”不易,但是,人人都可以通过努力去达“仁”。孔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二、西方古代的心理卫生思想1、西方古代心理卫生思想的产生西方心理卫生思想产生于两千三百多年前古希腊时代。古希腊著名的医生希波克拉底(Hippokretes)提出的“体液学说”,被认为是心理卫生思想的重要见解。按照希波克拉底的观点,人体内含有四种体液,粘液生于脑,黄胆汁生于肝,黑胆汁生于胃,血液出于心脏。一个人的身体是否健康,个性是否健全,概因体内四种体液的比例混合是否恰当所致。希波克拉底认为,使人的体液始终

24、保持正常平衡,或把已经紊乱的体液结合恢复到正常的状态,是精神健康的基本途径,也是医生的主要职责。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Platon)也对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发表过一些闪光的见解。他认为,形成健康人格的决定因素,是理性的、精神的以及维持生命食欲能力或“性爱”的相互协调一致。一些人能够十分理智的看待问题,另一些人勇于实践并抱有雄心大志,还有一些人则在动机和行为上成为放荡主义者,这正反映出人们在人格健康方面的个别差异。柏拉图还认为,人的精神失常,主要是躯体因素造成的,此外,心理因素和神学因素也在其中起着某些作用。2、古代西方心理卫生思想的特点陈永胜(1992)认为,古代西方心理卫生思想的特点主要有:(

25、1)注重生理、遗传因素对精神健康的作用。古罗马的著名医师、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盖伦(Galen)指出,心理作用和生理作用乃是同一生命的不同方面,心理不正常往往是因体质不正常引起的,因此心理不正常亦可通过身体来调治。依据这一思想,盖伦确定了许多器官机能失调对心理功能的影响,例如脑损伤对心理功能的损害,酒精中毒对精神健康的威胁,青春期和绝经期身体变化对情绪生活的制约,等等。十六世纪的瑞士医学家巴拉塞尔苏斯(Paracelsus),则强调了遗传因素对精神健康的作用。他指出,某些影响精神和身体的疾病,如梅毒,可能是母亲在孕期通过血液循环传递给胎儿的。因此,遗传因素在精神健康中的作用不可忽视。(2)重视家

26、庭、学校教育在心理卫生中的作用。古罗马著名教育理论家昆体良(Quintilianus)对家庭和学校在儿童早期教育与心理卫生方面的重要性予以高度重视。他指出,儿童从诞生的最初几天起,就应注意他们心理的发展,他别是语言的发展。要挑选那些言谈合礼、谈吐清楚的乳母和保姆做婴幼儿的家庭教养人。儿童的游伴必须经过审慎选择,否则同伴中的粗鄙语言和丑恶行为会损及儿童的心灵。在学校,则需充分考虑每个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身心的健康。课业学习应交替进行,上课时的紧张智力劳动要与休息轮流调剂,而最好的休息是游戏。昆体良坚决反对对儿童进行体罚,认为这是对儿童身心的凌辱和摧残。他主张对那些比较脆弱或缺乏自信的孩子多加表扬。他

27、认为教师必须以父母般的感情对待学生,和蔼而不放纵,严峻而不冷酷,处处为学生做示范、做表率,这样才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维多利诺(Vittorino)是十五世纪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教育家,也是快乐教育的倡导者。他对封建教育压制儿童个性的弊端深怀不满,对于自然、乐趣、仁爱、和谐的人文主义教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与追求。他亲自创办了一所宫廷学校,取名为“快乐之家”。这所学校设在郊外湖滨,附近有广阔的原野与幽静的花园,校舍的墙壁上装饰有儿童喜爱的游戏壁画。维多利诺认为,优雅的校园环境可以促使儿童的身心在愉悦的气氛中和谐发展。在教育目的上,他主张培养精神、身体、道德都充分发展的人;在教学方法上,他强调直观、生

28、动、实际、有趣,以利于发展儿童的个性;在学校管理上,他主张学生自治,注意从小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立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所有这些,都体现了维多利诺作为一名人文主义教育的理论家、实践家,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心和重视。(3)逐渐认识到人际关系对心理保健的意义。古罗马杰出的学者西塞罗(MTCicero)写的论友谊一文,把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列为有利于保护健康的因素。古罗马著名医生盖仑(Galen)也在其著作中曾阐述过关于“感情卫生或精神卫生”的问题。人际关系对心理保健的意义,在十六世纪西班牙学者裴微斯(Vives)那里得到新的阐发和揭示。他不仅注意到人际关系的和谐对维护正常人心理健康的意义,而且还注意到良好的

29、人际关系对精神失常者所具有的康复功能。他指出,对疯狂的人应该给与足够的营养,应当采取温和的态度;不可嘲笑他们,也不可引逗他们做愚蠢的事情;要是他们心神安宁,这样才能有复原的希望;只有对极少数疯狂这才需使用锁链。这些主张,在当时长期遭受宗教愚弄和禁锢的中世纪的欧洲提出来,是非常难能可贵的。(4)初步形成了心、身、物相统一的心理卫生整体观。十一世纪时期的阿拉伯医学就已经把心理卫生问题作为保护健康的必要条件之一。阿拉伯医学家阿维森纳(Avicenna)在其奉为“医典”的医疗之书提出了保护健康必需的六点内容:阳光和空气;食物和饮料;运动和安静;睡眠和兴奋;新陈代谢;情感。可见,阿维森纳对于生态环境与心

30、理卫生的关系,动与静的关系,情绪的自我调节与心身健康的关系,已经有了比较具体的认识。第二节 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与发展心理卫生思想源远流长,但心理卫生问题受到人们的关心和社会的普遍重视,并作为一种运动,却只有短暂的历史。一、现代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心理卫生运动的开始是与法国精神病学医生比奈尔(Pinel)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他被公认为心理卫生的倡导者。19世纪以前,精神病人和较轻微的心理疾病患者被认为是魔鬼附身,一直受到锁链的折磨和非人的待遇。1792年,比奈尔提出,不受束缚的精神病患者不仅容易康复,还能从事有益的劳动,人们要以关心的态度来倾听他们的诉说。他以大无畏的勇气进行改革,解除了束缚精神病

31、人躯体的锁链,并努力为他们提供清洁的房间、良好的食物和仁慈的护理。当时,法国政府对比奈尔的改革十分重视和支持,使一些精神病院的治疗环境逐步得到改善。另一位对现代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作出贡献的人是美国人比尔斯(CMBeers)。他1876年出生,18岁就读于耶鲁大学商科,毕业后在纽约一家保险公司工作。他的哥哥患有癫痫病,发作时晕倒在地、四肢抽搐、口吐唾液。比尔斯目睹了这些可怕的情景,担心该病会遗传到自己,终日惶恐不安。24岁时,比尔斯因精神失常从四楼跳下,企图自杀未遂,结果被送进了精神病院。三年间,他曾在数个私人和州立医院接受治疗,亲身经历和目睹了各个医院对病人的冷漠和虐待,不胜悲愤。病愈出院后,

32、比尔斯立志把自己的余生献给精神病患者。他向各有关方面呼吁,要求改善精神病患者的待遇,并从事预防精神病的活动,但响应者甚少。于是,他根据自己亲身的感受和体会用生动的文笔写成自传体著作自觉之心。书中写道:“在我的生涯中,穿起强制衣,就感到前所未有的痛苦,夜里更加难熬,右手被捆紧,勒得刀割一样痛。想求护士松一松也遭到拒绝。夜里巡视给水喝,简直咽不下去,可是护士绝不把手松一下。我不是坏人,可是除了遵从医师、护士的严格命令之外,一切都是禁止的。”注释2 当时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斯(WJames)给此书以高度评价,并为之作序。该书于1908年3月出版,立即在美国社会上引起了轰动。美国杰出的精神病学家阿道夫迈耶(Adolf Meyer)认为该书所述就是“心理卫生”。许多大学校长、医学院院长和社会名流都被该书感动,纷纷表示愿意帮助比尔斯推进他所规划的心理卫生运动。从此,美国的心理卫生运动便应运而兴。1908年5月,比尔斯发起组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康州心理卫生协会。1909年2月,在纽约成立了全国心理卫生委员会(比尔斯任顾问)。1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