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你正在下载:

粉碎.docx

[预览]
格式:DOCX , 页数:26 ,大小:54.56KB ,
资源ID:597224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97224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粉碎.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粉碎.docx

1、粉碎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从危难中挽救了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为党和国家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创造了前提。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冲破“两个凡是”思想禁区的束缚,是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把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思想准备。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本上消除了长期以来对党和人民事业十分有害的“左”的指导思想,完全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两年徘徊的局面,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在这种历史背景条件下,天门市(县)委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开展了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起步和农村城市经济体制

2、改革、行政体制改革,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党的建设、民主与法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出现了新局面。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通过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实行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大力招商引资,使天门经济社会进入快速稳定和持续健康发展的阶段。 一、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起步(1978-1982)天门的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是从1979年春夏开始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天门县委以此为契机,通过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领导全县人民深入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大刀阔斧地抓拨乱反正的工作,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历史遗留政策,调整社会关系,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

3、建设为中心上来,作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一)天门拨乱反正的全面展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县委于1979年1月至2月召开全县三级干部会议,认真传达贯彻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共湖北省委三届十四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会议主要解决了三个问题:一是对党中央决定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伟大意义的认识有了提高,分析了实现这一伟大战略转移所具备的政治条件和经济形势;二是对照中央决定和农村工作新60条,检查落实农村各项政策,加快农业发展,集中力量夺取农业大丰收;三是讨论制订1979年的工作规划和措施,各战线各部门要适应工作重点转移,围绕现代化建设这一中心开展工作,并为这个中心服

4、务。通过会议的学习讨论,大家开动脑筋,解放了思想,统一了认识,鼓足了干劲。会议之后,各公社分别于2月下旬和3月上旬,在县社工作组指导下,通过层层武装骨干,召开大队和生产队干部群众会议,传达贯彻中央文件,宣传党的三中全会精神,为落实农村经济政策,掀起了春耕生产新高潮。为了把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深入到基层和群众中去,县委于9月中旬举办了县直机关二级单位副职以上的干部训练班,紧接着以战线为单位培训车间组长以上干部,扩大训练骨干队伍。县委宣传部和党校采取校内培训和校外巡回演讲相结合的办法,培训干部演讲宣传,把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三中全会精神宣传到基层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很重

5、要的就是要通过拨乱反正,彻底肃清文化大革命左的影响,认真落实党的各项干部人事政策,平反冤假错案,妥善处理许多历史遗留问题。这是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调整社会关系的一项重要措施。从1978年6月开始,县委先后成立了不同类型的落实政策领导小组,抽调专人参与调查复审复核,共清理各类案件72801件,由各地各部门逐一核查落实。一是落实党的干部政策;二是落实统一战线政策;三是落实侨务、民族、宗教政策;四是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由于这些政策的调整和落实,正确地处理了人民内部的一系列矛盾,有效地调动了社会各阶层人员的积极性,对促进全县社会安定团结,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6、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二)农村改革的突破和乡镇企业的崛起农业合作化以后,在农村集体经济的基础上,天门农业生产力有了相当大的提高。但是“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经营管理过于集中,分配上存在着严重的平均主义倾向,这种体制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抵销了国家对农业的巨大投入,致使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比较缓慢。如何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发展农业生产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把农业生产搞上去。必须冲破长期以来“左”的思想的束缚,对农村经营体制进行大胆探索和改革。 天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一段起步过程。早在“文革”前的60年代初期,曾在部分大队和公社实行农活分户管理责任制试点,后在棉产区实行

7、桩号管理责任制(即将土地分厢钉桩号牌子分给社员管理),粮产区试行分段操作、定额记工的管理责任制,后被斥之为“方向路线错误”、“单干风”加以批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以后,天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又重新焕发生机。从1979年开始,在调整农业经济政策的同时,恢复定额管理,实行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1980年底,全县6212个生产队,大多实行桩号到人、定额记工,包工到组、联产奖惩和桩号到人、联产奖惩,桩号到人、以产定工,以组操作、定额记工五种形式的农田管理责任制,另还有副业多种经营生产实行包到专业组、专业户、专业人,按纯收入结帐的合同责任制,全县定合同的有5205个生产队,占总队数的84%。为了推

8、进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落实,1981年8月至9月,县委召开全县农村工作会议。重点对县委关于农村人民公社统一经营专业承包联产到劳生产责任制试行条例提出了许多修改补充意见,研究了完善的措施,并表示要认真实施,全面推广落实。1982年秋,全县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队有4291个,占全县生产队总数的63.3%;同时还相应地落实了大队企业、生产队工副业、多种经营、耕牛饲养、财产保管等经济责任制。1983年底,全县6775个生产队全部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集体所有制的耕地,以家庭为单位联产承包给农民耕种。土地公有,不准私人买卖土地,农民对土地享有经营权,其他生产资料也先后作价归农民私人所有。同

9、年以商品生产为目的的专业户、联合体应运而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人民公社“吃大锅饭”的对立面而出现,大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取得了农业大增产的效果,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欢迎。经过几年的推广实践,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确实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一大批集体企业和联合体企业在乡镇随之崛起。乡镇企业和个体企业从这一时期开始有重大突破性的发展。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农业剩余劳力开辟了广阔的就业门路,为农村经济的发展闯出了一条新路。竟陵镇的塑料花厂,“文革”中只是一个50多人的街道小厂,通过三中全会以来的政策扶持,一跃成为拥有职工1300多人,机械设备30

10、0多台(件)的大厂。是竟陵镇乃至全县的龙头镇办企业,一个总厂辖16个分厂,年产值3000万元。生产的花色品种达800多个,其产品畅销全国,远销美国、日本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棉花之乡的特色相映成趣,增添了天门“花乡”的美称而闻名全国。除此外,小庙公社健康村、竟陵镇车湾村、陆羽村等60余个村办企业,年产值过100万元,从乡村企业中迅速崛起。 (三)国民经济的调整和工交商贸企业的改革起步 天门是全省全国的粮棉生产大县市。过去侧重扩大农田面积抓棉花生产,却忽视了多种经营的发展。通过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抓好农业的转型,在粮棉不减产的同时,其他各业都有较大提高。1982年统计,全县农

11、业总产值为40455万元,其中农业(粮食、棉花)、林业、牧业、副业、渔业,各项分别比1978年增加3902万元、2302万元、54万元、1965万元、428万元、153万元。到1985年农业产值为52983万元,粮棉产值33872万元(其中棉花产量99.47万担,产值16727万元),林业产值452万元,牧业9590万元,副业1230万元,渔业709万元,按比例分别增长77.39%,0.85%,18.1%,2.32%,1.34%。尤其是牧业、渔业的产量产值分别比1980年增长8.8%和0.68%。实践证明,三中全会后县委提出的“稳定生产粮食,按定购合同生产棉花,按市场需求积极发展多种经济,大力

12、发展乡镇企业”的指导思想是正确的。通过农业内部的粮棉、油、杂等作物面积进行调整,农作物结构日趋合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其他各业也日益发展。 农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城市经济体制中的工交商贸企业在改革中开始起步。工交财贸战线于1980年6月分别出台天门县扩大国营工交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暂行规定、天门县扩大城镇集体所有制工交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暂行规定,开始在国营和集体工交企业中试行一些经营管理自主权。1981年7月中旬召开全县工交城镇工作会议,传达贯彻中央六中全会精神及省委工业工作会精神,总结交流企业推行经济责任制,实行经济联合,财政、银行支援工业生产的经验。会议对有关工业改组、经济联合、企业整顿、

13、加强经营工作,以及现有企业的挖潜改造、配套发展的布局等问题分别提出了要求和安排。1983年4月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放宽政策搞活流通的意见,1984年8月转发县经委的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同年9月转发县财贸党组、财办关于财贸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的报告,为进一步放宽工业企业和财贸企业经营政策,搞活经济,推动改革,起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在管理体制上,由于一系列的政策出台,1980年恢复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1982年开始对企业进行全面整顿和综合治理,1984年扩大企业自主权在一些乡镇试点成功。1985年在部分国营企业继续扩大自主权,初步解决了过去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

14、企业统得过死的弊端,增强了企业活力。在经营管理体制上开始在部分企业打破计划管理体制,推行经济责任制,实行“打破等级,定额记工,按件计资,加级差补贴”等责任制,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率。全县各工厂重视横向经济联合,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发展了三种形式(工技联合,工贸联合,城乡联合)的经济合作,经济效益明显提高。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都有显著提高。商业体制进行改革后,实行开放式商品流通,采取多种经济形式,多种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减少流通环节,发展横向经济联合,纠正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形成国营、集体、个体一齐上的局面。购销两旺,促进了市场繁荣。(四)天门文化教育出现崭新局面 党的十二大提出

15、了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天门县委把“五讲四美三热爱”和建设城乡文明单位的活动推向新阶段的同时,通过知识分子政策的不断落实和教育体制初步改革,以及文化工作的创新,使教育文化出现了新局面。 天门素有文化之乡的美称。考试制度恢复后,教学摆到应有的位置。合理布局和调整教育内部结构,保证教育事业协调发展。从本县实际出发,分片设立高中,乡镇设初中,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事业发展正常。1982年,经湖北省教育局验收,天门被评定为基本无文盲县。在调整中重视基础教育,一手抓布局,一手抓师资队伍建设和校舍设备建设,使全县基本形成幼儿教育起步早,

16、小学教育基础牢,初中教育腰杆硬,高中教育起点高的局面。天门在全省全国成为高考“状元”县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1983年全县有2222人参加高考,初选978人,实际录取947人,占考生总数的42.6%,录入重点院校的504人,占录取生总数的53.22%。当年10月3日湖北日报头版报道天门县今年被高等院校录取的考生居全国之首。1984年1月4日文汇报刊载了著名作家秦牧的文章天门县上了状元榜,高度赞扬天门是“赫赫有名的文化之乡”。 天门的文化工作自1979年以来,全县经过拨乱反正,恢复县文化馆,建立岳口、皂市两个文化分馆和18个区、镇中心文化站,45个乡文化站,办起了影剧院3座,区镇场剧院19座,乡镇

17、影剧院44座,12个区乡村办有剧团。有的地方出现了皮影队,文化专业户等。群众性的学术研究活动也开展起来,通过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文化文艺活动恢复生机,传统花鼓戏站花墙改写成电影文学剧本花墙会,1980年由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成彩色影片,在全国发行放映。此后,自编创作的戏剧水乡情,演进中南海,轰动北京城。 二、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1982-1992)党的十二大以后,经济体制改革迅速全面展开。农村改革在巩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改革的重点由农村逐步转向城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其他领域的改革也迈出了重大的步伐。 (一)开展农村第二步改革农村改革以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

18、任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人民公社的取消,农村第一步改革的成功与发展,为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1985年春,中共天门县委召开了全县四级干部会议,部署农村第二步改革。会议传达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关于农村土地承包,原规定是一定三年不变,这次中央对土地承包期作出了一定15年不变的决定。会后,全县随即进行了农村第一轮延长土地承包期的工作,使农民吃了定心丸。县委于4月中旬召开全县农村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研究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乡村企业的发展,使农村出现新的飞跃,新的气象。 为了深化农村改革,市委、

19、市政府提出1989年要坚定不移地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开发性农业,保证农村经济的全面稳定持续发展。完善双层经营的前提是稳定家庭经营,关键是壮大统一经营层次的经济实力,核心是搞好服务。这方面,岳口镇健康村、陆羽办事处中岭村走出了新路。 农村第二步改革,是更伟大、更深刻、更复杂的新工作。其核心是要按照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大规模发展。农村改革的一个大收获,是乡镇企业的崛起。1986年6月,中共天门县委、县人民政府在关于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决定中指出,办乡镇企业是振兴农村经济的重要措施。这个决定为大力促进全县乡镇企业稳步、持续、协

20、调、健康地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1989年,全市乡镇企业达4.07万个,从业人员达13.85万人,企业总产值141912万元,全市的“百万村”发展到154个,占全市总村数的19.74%,共创产值37817万元,其中产值超过500万元的有4个,产值超过1000万元的有6个,竟陵车湾村企业产值最高,达到4915万元。乡镇企业已发展成为天门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乡镇企业的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支持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繁荣农村经济,保证社会稳定,改善城镇功能,推进农村现代化和改变农村贫穷落后面貌起了重大作用。1992年,全市完成国民生产总值23.41亿元,完

21、成国民收入19.7亿元,完成工农业总产值41.36亿元,财政收入突破3亿元大关,农业占工农业总产值比重为35.2%,农民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103元增长到758元,棉花总产第九次突破百万担这一年,农村综合实力进入首届全国百强县市行列。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农村改革成功,迫切要求沟通城乡流通,要求城市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对工业品和科技的需要,加快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1984年10月,中共天门县委发出关于认真学习、宣传的通知后,全县各级党组织联系工作实际认真学习,明确加快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改革的方向、性质、任务和各项基本方针、政策。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

22、革,逐步在全县展开。几年来,天门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以搞活企业为中心环节,从多方面向前推进的。主要是:(1)拆关撤卡,松绑放权;(2)完善承包制,抓好配套改革;(3)强化企业管理,推进横向联合;(4)坚持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方针,深化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的改革。通过这些措施,扩大了国营、集体企业自主权,推行了厂长经理负责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试行全员风险抵押和股份制,全面推行多种形式经营承包责任制,使国营、集体和个体经营企业经济效益得到空前的提高。 通过改革,城市经济生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科学技术体制和教育体制的改革也被提到了议事日程。1986年至1989年,

23、天门县(市)在科技体制改革上认真贯彻执行“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抓“星火计划”,为乡镇企业服务;抓科学技术向全社会渗透,引进开发实用技术,为经济建设服务,抓软课题研究,为领导决策服务。科技工作的路子在探索中不断拓宽,科技与经济、科技与生产、科技与金融相结合都有了新进展。四年中,全县(市)组织申报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30项,争取资金(银行贷款)1290万元。完成省级攻关项目5项,引进外事项目2项。项目数、贷款总额均居荆州地区之首。 在教育体制改革上,从1986年至1989年,天门县(市)认真执行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

24、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和“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端正办学方向,在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与全面管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普通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的整体改革,以及提高教育质量方针,均取得了可喜成绩。中小学的办学条件逐步得到了改善。几年来,推行“校长选举制、教师聘任制、结构工资制”的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全市形成“幼儿早期教育根基扎实,少儿初等教育禾苗壮实,青少年高中、职业教育成长坚实”的局面。(三)行政体制改革与天门撤县建市 实行政社分开,由设区建乡到撤区并乡,这是县级农村行政体制上的一个拨乱反正和重大改革。中共天门县委

25、、县政府于1984年2月,召开全县机构改革、设区建乡工作会议,着重解决区、镇、场设置及其领导班子配备问题。3月,根据全县地理条件、河流水系、经济区划等情况,采取公社设区、管理区建乡,一般不动,个别调整的办法,报经荆州地委同意,全县行政区划由原来的公社、镇、农场,管理区(含社辖镇)改为区、镇、农场。区以下设乡、区辖镇,生产大队和生产小队统一改为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人民公社管理体制自此废除。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促进经济发展,1987年10月,在完成天门撤社建乡工作后,又实行撤区并乡。撤销13个区和竟陵镇,将68个乡和10个乡级镇重新组并,组建为7个乡人民政府、12个镇人民政府、4个办事处

26、。至此,全县辖7个乡、18个镇,4个办事处,2个农场。此后,乡镇、办事处、农场略有新的调整。为了加快天门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促进商品经济向市场化发展,提高天门在荆州地区、湖北省乃至全国的地位,天门县委、县政府向荆州地委、行署并省委省政府请示,要求将天门县改为天门市。1987年8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天门撤县建市。1988年1月5日至10日,天门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新落成的天门剧院举行。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布了天门市的正式成立。11日,天门市成立大会在天门剧院隆重举行。天门建市后,原行政区划不变,仍隶属荆州地区管辖。中共天门县委、县纪委改为中共天门市委、市纪委,其机构人

27、员未变。1989年1月16日至20日召开的中共天门市第一次代表大会,正式选举产生了中共天门市委、市纪委领导班子。从此,天门进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期。 (四)治理整顿经济秩序,保持政治稳定 随着改革的全面展开,给全市的经济工作注入了活力。但是,由于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摩擦、诱发出大量的困难和问题,突出的是在经济生活中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幅度过大。经济过热尤其是消费需求过热的现象又加剧了整个经济工作不协调的运转,集团购买力屡控不减。相互攀比的消费之风极为盛行,国家规定的一系列控购商品在一些部门和单位有禁不止。流通领域中的混乱现象和违法乱纪行为比较突出。这种情况的存在和发展严重干扰了改革的

28、进行,破坏了经济活动的正常秩序,引起了群众的不安和不满,所以必须进行治理整顿。 1988年10月下旬,市委常委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中共中央十三届三中全会文件和省委扩大会议精神,并结合天门实际,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明确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主要任务,对治理、整顿的措施提出了原则意见。接着,市委召开全体(扩大)会议,研究、部署全市治理、整治工作。会议要求全市人民要统一认识,振奋精神,克服埋怨情绪、畏难情绪和思想上的片面性,抓好一个整治(整治流通领域,清理皮包公司,打击“官倒”和“私倒”),二个清理(集体资金被占用、现金管理违章程),三个检查(物价、税收、财务),四个控制(基建规模、消费过

29、热、物价上涨指数、信贷资金),五个稳定(市场、物价、人心、治安、经济)。11月下旬,市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召开。会议认真地审议了关于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部署的报告,通过了关于认真搞好我市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决议。经过一年来的过细工作,到1989年,治理整顿初见成效。一是清理整顿公司工作落到了实处;二是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进一步压缩;三是较好地完成3年度控购任务;四是狠抓了清理、归还个人挪借和到逾期贷款的工作;五是专卖商品市场基本上理顺了,取得了明显效果。通过这些工作,增加了财政收入,稳定了市场物价,惩治了腐败现象,促进了经济发展。 治理整顿和深化改

30、革是统一的。治理整顿需要体制改革的配合,同时也为改革的深入和健康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七五”期间,通过治理整顿,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全市工农生产迅速发展,经济稳步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日趋合理,物价得到有效控制,市场繁荣,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事业有了较大发展,“七五”计划主要目标基本实现。 三、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2002)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后,天门市委、市政府贯彻此次谈话精神,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为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基础。 (一)江泽民视察天门与农业产业化发展为贯彻小平同志南巡谈话精神,天门市委、市政府于1992年5月召开了规

31、模浩大的动员大会,明确提出了“八五”卧薪尝胆,再造一个天门的宏伟目标。天门是一个农业大市,如何卧薪偿胆,再造一个天门?江泽民总书记来到湖北视察天门,为市委市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1、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天门。1992年12月21日下午3点,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温家宝,国务委员陈俊生以及农业部、财政部、商业部等部委领导,在省委书记关广富、省长郭树言、省委副书记回良玉陪同下,来到天门市皂市镇委,在皂市镇委办公大楼一楼大厅,同荆州地委、行署和天门市的干部群众代表举行了调研座谈会。天门市委书记段远明就天门市的基本情况、农村经济发展形势和今后三年农村工作的

32、发展思路、农业和农村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首先进行了专题汇报。随后,健康村党支部书记张修梅,黄潭镇植棉能手宋桂枝分别发了言。座谈会发言完毕后,江泽民同志发表重要讲话,他说:“我这次是来调查研究的,总的来讲农业的基础地位是要深刻牢记的,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农业为基础的思想永远不能丢”。并就粮食棉花生产销售和如何面向市场等问题作了深刻的探讨。 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天门,就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和建设,改革和发展的根本问题。天门市委、市政府认真学习江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经过全面分析粮食棉花的市场行情后,安排部署了1993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确立了发展“两高一优”(高产、高效、优质)农业,调整了棉花种植面积,重新确定了棉花生产方案,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棉花收购价格的政策措施。并相应解决农民卖粮难、卖棉难和“打白条”等问题,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创造必要的条件。2、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天门是国家商品粮、优质棉、优质油生产基地,棉花总产量曾11次超过百万担。但随着粮棉油市场价格持续走低,天门作为全省乃至全国龙头老大的地位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