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26.55KB ,
资源ID:595545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95545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唐诗五首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唐诗五首教学设计.docx

1、唐诗五首教学设计唐诗五首教学设计野望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边地。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 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 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 情。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2、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 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 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 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 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然而,王绩还不能象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 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读熟了唐诗的人,也许并不觉得这首诗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可是,如果沿着诗歌史的顺序, 从南朝的宋、齐、梁、陈一路读下来,忽然读到这首野望,便会为它的朴素而叫好。南 朝诗风大多华靡艳丽,好象浑身裹着绸缎的珠光宝气的贵妇。 从贵妇堆里走出来,忽然遇见一位荆钗布裙的村姑,她那不施

3、脂粉的朴素美就会产生特别的魅力。王绩的 野望便有这样一种朴素的好处。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律诗。自从南朝齐永明年间,沈约等人将声律的知识运用到诗歌创作当 中,律诗这种新的体裁就已酝酿着了。到初唐的沈佺期、 宋之问手里律诗遂定型化,成为一种重要的诗歌体裁。而早于沈、宋六十余年的王绩,已经能写出野望这样成熟的律诗, 说明他是一个勇于尝试新形式的人。 这首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 中间两联写景,经过情一一景一一情这一反复,诗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层。这正符合律诗的一种基本章法。黄鹤楼教学目标:1、 采取多种朗读形式,感受诗中的气韵。2、 品味感受诗歌所体现的物是人非、归思难禁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了解诗中涉及的

4、传说,感受作者对物是人非的感慨。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时间:2007年3月30日教学过程:一、导入1、 作者简介:崔颢(704754),汴州(开封)人。开元一年进士。天宝中为尚书司勋员 外郎。少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后来的边塞生活使他的诗风大变,风骨凛然,雄浑奔 放。有崔颢集。2、 从唐才子传中记载的故事入手激发学生兴趣:李白曾登黄鹤楼想题诗纪念,但当他看到崔颢的黄鹤楼后,自认无法超越,就此收手。 只在崔诗下面题了行字,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飘然离去。事后对崔颢的这首诗念念不忘,曾两次作诗模仿此诗的格调。女口:在金陵凤凰台时写下了登金陵凤凰 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

5、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山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3、 黄鹤楼简介黄鹤楼,中国历史上的三大名楼之一,一百年前被大火焚毁; 1985年它又重新屹立在长江之滨。昔日的黄鹤楼有“天下绝景”之称,今日的黄鹤楼更雄伟、壮丽。据史料记载,黄鹤 楼始建于三国。1700多年来,屡建屡毁,仅明清两代,就被毁 7次,重建和维修了 10次。有“国运昌则楼运盛”之说。黄鹤楼濒临万里长江,雄踞蛇山之巅,挺拔独秀,辉煌瑰丽,很自然就成了名传四海的游 览胜地。历代名士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 陆游、杨慎、张居正等,都先后到这里游乐,吟诗作赋。而崔颢的黄鹤楼诗,一直被认为是千

6、古佳作,很多人都能背育。因这首诗,使很多人产生了对黄鹤楼的怀念,当黄鹤新楼落成之后,它的丰姿令人振奋, 是很自然的事。关于黄鹤楼有许多动人的传说。据报恩录记载,黄鹤楼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之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宾客 盈门,生意兴隆。过了 10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并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了纪念 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另一说是有一位名叫费炜的人,在 黄鹤山中修炼成仙,然后乘黄鹤升天。后来人们为怀念费炜, 便在这黄鹤山上建造了一座黄 鹤楼。崔颢的诗与此有关。二、 多形式朗读古诗三、 深入感知古诗问1:诗中借用仙人故

7、事的诗句是引用神话传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问2:描写登黄鹤楼所见江上情景的两句诗句是请你用自己的画描绘一下问3:诗人在最后感叹道“烟波江上使人愁”,他为何而愁愁什么呢明确:诗人由黄鹤楼的名字由来想到传说中的仙人已乘鹤而去, 只留下这座楼和千年不变的悠悠白云;再眺望眼前汉阳城一带, 草木茂盛苍翠;继而想起自己的故乡, 不禁抒发了怀旧、 思想的感慨,一股世事苍茫的愁绪涌上心头。问4:五、六句写看到的繁荣景象,而七、八两句却写清冷的思乡之情,运用了什么手法传 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反衬手法,传达出诗人深重的漂泊感以及对归宿的向往。四、 小结:全诗借景抒情,抒写了诗人漂泊异地

8、的伤感与思念故乡的情怀。五、 再次朗读古诗使至塞上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整体感知这首诗,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作者生平、思想,律诗的 一些常识;2、 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读诗,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品味诗歌 语言;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思想情感。教学重点:熟读成诵,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理解诗句所蕴涵的内涵,体会诗歌意境。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1、 简单介绍唐诗的类型唐诗可分为绝句和律诗,绝句(五言和七言),律诗(五言、七言和排律)。2、 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

9、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开元、 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 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来学 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二、 简介背景1整体感知教师范读,并思考以下问题:王维是怎样的一个人(之后提问)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他的诗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为主,以“诗中 有画,画中有诗”出名。其中反映军旅和边塞生活的作品,写景的佳句广为流传,如使至 塞上就极富代表性。2谈谈创作背景和意境情感开元二十五年,王唯奉唐玄宗之命,赴

10、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 (实际是被排挤出朝廷)。王维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 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 这首诗就是在出塞途中写的。 通过作者叙述出使边塞的艰苦情况,抒发了作者漂泊天涯的悲壮情怀和孤寂之情。三、 课文赏析1让一学生朗读,小组讨论:说出这首诗所表现的事、景、情;由此导入讲解全诗。2“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讲解:诗人以简练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翻译:我只身轻车简从出使到边疆,途中经过属国居延。3“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讲解: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提问(1)

11、: “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提供的答案:“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中常用它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王维用“征蓬” 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的感觉,他为自己受排挤离开朝廷感到十分忧愤。提问(2):说说这一句的含义,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提供的答案: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 飞人胡天的上空。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 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4、 让学生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一句。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沙漠上,那烽火台燃起的一股浓烟,既显得孤单,又格外醒目,“直”字,使景物一下变得挺拔坚韧,刚直有力。5、 “

12、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问:这里“在燕然”是不是说都护真的在燕然山呢提供参考:这是引用典故,汉朝的窦宪在燕然山打仗胜利后在石碑上刻上自己的名字。6、 谈谈本文的情感变化(本环节由学生自由发挥,点拨:“抑郁到慷慨”)四、画诗通过你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理解,用简笔画把此景画出来。渡荆门送别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渡荆门送别。过程与方法在自读自悟,合作探讨中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及主旨,能准确流畅地背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体会作者在诗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渡荆门送别一诗是一首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篇。结尾缘江水而生发遐想,在“故乡水”送行的深情祝愿中,化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大好 前程的憧憬。教学重

13、难点重点 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背诵并默写这首诗。难点 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经及对“送 别”的理解。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 导入,学习古诗(二) 学习渡荆门送别1学生自由读古诗,初步了解诗意。2放录音,营造气氛。3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明确: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又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明确: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 画出一幅气势磅衡的万里长江图, 写的是远景。4这一联中有一个字用得好,找出来谈谈它好在何处。明确:随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

14、写活了,给人们 以空间感和流动感。5颈联则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请谈谈这联诗所描 绘的意境。明确:“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 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 “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天上云彩,层层叠叠,构成海市蜃楼。教师补充: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 融进了诗人初次见到平原时的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6从尾联来看,这首送别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明确:不是,是告别故乡。尾联中的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的水, “万里送行舟”指的是如今怀着深情厚意载我远行。诗人初次离开故乡, 确实有些依依不舍

15、,但不说破。掉笔从对方写来,说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会送我这个远别故乡的人到楚地。7尾联抒发了怎样的感情明确:抒发了思乡深情。8通过合作学习,研究探讨:(1) 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是如何在浪漫主义风格中透着新奇的这首诗五、六两句在李白浪漫主义风格中透着新奇。这里的新奇不在描写景色的本身而 在它的托意。“月下飞天镜”,“下”字是动词,说月亮下来了,影子落在江水中。圆圆的 月亮,像一面镜子。镜子从哪里来的呢从天上飞下来的。天上一个月亮,水中一个月影,上 下生光,照得大地的一切晶明透亮。古诗:“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本诗却从相反 的方面来运用它新奇的想像。 “云生结海楼”,诗人看到天空云彩的

16、奇幻变化,产生无穷想像。“海楼”即“海市蜃楼”。这种自然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光线在大气中的折射,在大海 或沙漠的上空,有时忽然出现像城市的奇幻景象, 古代人的科学水平低,惊为神怪,认为是海中的蜃(蛤蚌之类)吐气结成的。 江汉平原上空并无这种自然现象。 诗人所指的是天边云彩各种奇异的形状,仿佛也产生了仙人楼阁似的。为什么平常的月景和浮云能引起诗人这么 大的兴趣因为在崭新的环境里认为一切都是新奇可喜的, 就产生了敏锐的感觉。 过去诗人一直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所熟悉的是蜀中的山山水水。如今 渡过荆门,山渐消失,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诗人的感觉自然新奇了。(2) 李白渡

17、荆门送别中“送别”有几种理解课本提示中说是诗人青年时期出蜀赠给送别的友人的诗,教参中则提到沈德潜唐 诗别裁评此诗说:“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到底哪种理解更合适这首诗的确写的是送别,不过是送李白者仍在舟中,而诗人李白已经上岸了。 诗人与朋 友在长江千里舟中相伴来到荆门,现在李白离舟上岸,在告别的时候说 “可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因为李白自己不能再相送,就寄托意于江水,只有它能代为送客,江水滔滔,朋 友继续推舟前进,自己上岸,更代为舟中朋友感到寂寞,以后,只有故乡江水依然相送,凭 这寄托彼此的乡情友谊。至于课本提示和教参的理解,当然也有它的道理。9小结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一诗是一首描写祖国壮

18、丽山河的诗篇。 诗中并无送友的离情别绪。当时,年轻的诗人,怀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壮志,展望前程,自不免心情激动,祖 国壮丽的山河,更增添了生活的光彩。全诗一气直下,如大江奔流,格调轻快,意境高远, 想像瑰丽。中间两联,尤以颔联为佳, 气象博大,气势飞腾。“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形象地描绘了船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壮丽多姿的景色, 反映了诗人的开阔胸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 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历来被称为不朽的佳句。结 尾缘江水而生发遐想,在“故乡水”送行的深情祝愿中,化为对故乡的眷恋

19、和对大好前程的 憧憬。这种奇想,言尽意远,韵致清扬。(三) 齐读,背诵这首诗。(四) 结束课程。板书设计渡荆门送别李白(唐)首联交代旅程颔联喜悦开朗颈联新奇景色尾联思念故乡钱塘湖春行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诵背全诗。2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 |3启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4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一、 导入。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原籍山西太原,祖上迁下邽( 今陕 西渭南)。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它是我国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唐宋以来,写西湖的诗篇多得难以 统计。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

20、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 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 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这首诗以即景寓情见长,写诗人骑马浏览中所见到的西湖早春风光, 使人觉得生意盎然,如亲见一般,真不愧为名篇。、初读熟悉全诗:1、 听录音,要求学生正音正字;2、 生齐读;正音正字3、 抽生朗读,指导朗读技巧(声音洪亮,节奏抑扬顿挫,情感自然)4、 师范读,学生思考:A、划出压韵的字;B、分析这是一首什么体裁的古诗 C、找出其中 的对偶句,体会其特点。三、读读讲讲问问。问:诗人是骑马游西湖,所以诗里提到了“游踪”,但诗里写游踪跟散文不一样,是用不着

21、作细致交代的,要仔细想想才看得出来。试诵读全诗两遍,然后说说诗人的游踪。 (从孤山的北面到湖东的白堤)问:我们说这首诗写的是早春景象。,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呢(早莺、新燕、乱花、浅草)首联:诗人从大处落笔,写行经孤山寺贾亭时看到的山光水色。“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 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一片生机勃勃之势。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 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 (按:这是总问,以下再逐句问

22、。)问:“湖面初平”写的是怎样的景象 (春水初生,湖面水位上升,与堤平。 )为什么说“云脚低”(“亏脚”,指下垂的云,水位上升,湖面上的云自然显得低了,这是早春景象。 )讲:杜甫有句云“日脚下平地”,形容太阳落山;李贺有句云“露脚斜飞湿寒兔”,形容露水下 落之状。脚,有下垂义。问:“几处早莺”有什么含义 (莺不多;如多,当为“处处”。)为什么“争暖树”。(余寒犹 在,鸟儿也想晒太阳。)莺不多,燕子多不多呢(“谁家”犹言某家,“衔新泥”者,始筑巢 也,可见也不多。)莺是春天的歌手,燕是春天的信使,莺燕不多,故为早春。这两句专写 鸟儿。问: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最爱湖东行

23、不足”一句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已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问:第五、六句写了什么(花草)为什么说“乱花迷眼(诗人在马上观花,时间长了,眼前一 片姹紫嫣红,便有迷乱之感。)这样写,跟诗题有关吗(暗切题中“行”字)浅草有什么用意(草 初生,故,“浅”,也是早春景象;“没蹄”,也是暗切题中“行”字。 )问:最后两句是怎么结住全诗的 (用抒情方式)这两句颇有韵味,能品味出来吗诗人最喜爱 的是什么(在白沙堤的绿杨阴里按辔徐行,可是开头只指出方位,“湖东”,面积太大了, 为什么诗人“最爱”呢到最后才点出白沙堤和它的景物特征,这就耐人寻味了。 )四、精读寻觅春踪:师:请阅读全诗,想一想,写了春天的哪

24、一个阶段生:早春师:小组自由讨论,诗中哪些地方是在描写初春的西湖归纳:大致有春水,春云,春鸟,春树,春泥,春花,春草,在具体分析时,结合朱自清 的春中春花,春草的描写。师小结:白居易用妙笔为我们绘出了一幅水涨云舒莺歌燕舞,花乱草绿,游人如织的西湖 早春图。五、 品读诗中妙笔:师:古人对语言的锤炼极为讲究,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其实都是“吟安一 个字,抚断数根须”的结果,白居易、欧阳修、贾岛都是其中的典范。本诗“乱花渐欲迷人 眼”中的“乱”不仅写出了花的品种数量之多,花开之多更显出了一种勃勃的生机,诗中还 有类似的妙笔,你能找出一些吗生:看书,自由讨论,自由发言。归纳:“初、低、早、争

25、、暖、新、春、渐、浅”六、 悟读景中情语:师:请全班有感情的朗读全诗一遍,思考:作者在全诗中流露出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生:自由发言师:诗中哪一个词最能概括这种感情生:“最爱”师归纳:前六句景中有情,后两句情中有景,全诗情景交融 师:学了春、钱塘江春行我们对自然应该持什么态度生:自由发言(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师:钱塘湖除了优美的自然景观,还有两位大忠臣陪在湖边,知道他们是谁吗生:于谦和岳飞师:于谦写了“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则是对岳飞的褒扬,我们要学习他们“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高风亮节。七、要求学生诵读古诗八、教师总结这首诗的题意主要在一个“行”字上,“行”字写得好,才能见出骑马游春的乐趣。但西湖面积太大,行程太长,所以诗人只截取其中一段来写一一从孤山寺的北面写起, 至白沙堤止。开头写“湖面初平”是孤山寺所见之景;中间写游程中所见;最后用“绿杨阴里”写白 沙堤之景,这样,读这首诗,我们自然就有了随着诗人饱览西湖早春景色的感觉。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