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7.99KB ,
资源ID:594937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94937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本心的超脱庄子思想对现代人的启示.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本心的超脱庄子思想对现代人的启示.docx

1、本心的超脱庄子思想对现代人的启示目 录引言1一、庄子其人2二、本心的超脱2(一)大道之下,万物归一2 1、何谓“道” 2 2、万物齐一4(二)顺应自然,认清自我5 1、淡然处之,不自弃不自满5 2、正确认识自我,找准自己的位置6 3、尊重规律7(三)勤于补缺,自我升华8 1、注重能力修养8 2、加强心境修养9结语10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状况也开始纷繁复杂起来,伴随而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面临各种压力,人们的心理负担越来越重,心理方面问题也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在庄子眼中,这些问题不过是庸人自扰罢了。他的“同一”论教人看清万事的虚幻;他的“自然”论告诉我们要顺应本心;他的养生论鼓励

2、我们自强不息。他的“大道”给了众生疲惫不堪的心灵一个温馨的家园,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得到超脱。关键词:道,自然,养生,超脱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peoples living conditions began to numerous and complicated, with more and more problems come. Face pressures, peoples psychological burden increasingly heavy and 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p

3、eoples attention is also being gradually, and in Zhuangzis eyes, these problems but is much ado about nothing Bale. Hes the same teach people to see everything on the unreal; his Nature tells us to follow the original mind; his health on encouraging self-improvement. His Tao to a tired mind beings a

4、 warm home, let our hearts be purified and be detached.Key words: Tao,Nature,Health,detached引 言进入21世纪,我们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宽阔通畅的城市街道,往来不息的车辆人群等,这些无一不在告诉我们,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高。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巨大的变化让人们忍不住惊讶、震撼。然而随着现代生活的日新月异,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网络时代的到来,不少问题却慢慢浮现出来:我们穿着的越来越体面,精神状态却越来越颓靡了;我们吃得越来越精致,身体却越来越多病了;

5、我们的化妆品越来越高级,脸色却越来越差了;我们的收入越来越高,抱怨却越来越多了这一切表明我们的心理状况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工作紧张、生活压力、心灵创伤、事业受挫等,越来越多地开始威胁我们的精神健康。满目疮痍的心灵需要慰藉,需要至深的净化,需要摆脱负担得以超脱。于是逍遥于大道,神游方外,畅游天地的庄子便淡入人们眼中。一、庄子其人庄子,姓庄,名周。战国时期人,生活在公元前三四世纪。其思想深奥玄妙,他的举止清廉高洁。人们都蜷曲于尘世观人生,所以将人生放大开来,觉得人生之路漫长修远,世人皆勾心斗角,为贵而荣,为贱而耻,为得而喜,为失而忧。因而整日忐忑不安,惶恐惊惧,各种压力随之而来。而庄子却立于宇宙观人

6、生,将人生缩小至极,认为人生不过一瞬,如白驹过隙,无所谓富有也无所谓穷困,无所谓高贵也无所谓低贱,无所谓顺心也无所谓失意,任他天下纷纷扰扰,我自以身合道,本心宁静,归于自然。因而他乐观豁达,超脱逍遥。他不贪生,不怕死,不趋利,不避祸,不但忘掉了身外之物,而且与大道同归,忘掉了自己。在他看来,人生不过是一场大梦,大梦一醒,万物皆虚。他有一颗坚定不可动摇的心。在他的眼中,世间的一切都只是外物,无论怎样变化都无法影响本心,只要本心宁静,便能畅游方外,逍遥自在。在庄子的著述中,他的大道归一论,自然论,养生论对现代人们心灵的解放有重要的作用。二、本心的超脱(一) 大道之下,万物归一1、何谓“道”人生在世

7、经受着各种不公平的考验:有的穷困,有的富有;有的荣耀,有的曲辱;有的尊贵,有的低贱;有的劳苦,有的悠闲。而在诸多考验中,最刺激人的是生死。因为一个人,不管在世上的境况如何,一旦死了,那可就万事皆休了。正因为如此,不但那些金玉满堂、身居高位的人不愿死,就是那些衣不蔽体、食难果腹的人也不愿死。而庄子却看淡生死,视生死一体。庄子的妻子死后他鼓盆而歌,为妻子感到高兴,认为他的妻子只是回复了初生于“道”时的无生命状态,回归了“道”的怀抱。之所以庄子能视生死为一体,原因就在于他跳出了尘世,立身于方外1,身与道合。那么究竟什么是“道”。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8、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2在老子认知中“道”是先天地而生的,是天地之母,万物之源。“道”不可言说,不可命名,老子仅用“大道”这一个词来勉强代替称呼。庄子继承了老子的观点,他把方外称做“道”,把立于方外看人世称作“以道观之”。他认为,从“道”的角度观察人世,大道之下,万物自然都是一体的,无所谓分别,无所谓特殊。庄子在秋水篇中对“道”进行了阐述,其中说道:“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知天地之为稊米也,知毫末之为丘山也,则差数睹矣。以功观之,因其所有而有之,则万物莫不有;因其所

9、无而无之,则万物莫不无。知东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无,则功分定矣。以趣观之,因其所然而然之,则万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则万物莫不非。知尧、桀之自然而相非,则趣操睹矣。”又说:“以道观之,何贵何贱?是谓反衍。无拘而志,与道大蹇。何少何多?是谓谢施。无一而行,与道参差。严乎若国之有君,其无私德;繇繇乎若祭之有社,其无私福;泛泛乎若四方之无穷,其无所畛域;兼怀万物,其孰承翼,是谓无方。万物一齐,孰短孰长?道无始终,物有死生,不恃其成。一虚一满,不位乎其形。年不可举,时不可止。消息盈虚,终则有始。是所以语大义之方,论万物之理也。物之所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何为乎?何不为乎?夫固将自化。

10、”这两段话主要讲了两层意思。其一是说,站在不同的角度,会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看法。其二是说,站在大道的角度,天地万物都是同一无别的,没有贵贱,没有长短,没有善恶,没有生死,一切都浑然为一。庄子并没有明确的告诉我们,什么是“道”,但他在秋水中借北海之口告诉了我们他理解的“道”。那就是,大道之下,万物归一,没有所谓的富贵荣辱,高低贵贱,一切都浑然一体。2、万物归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唯达者知通为一”1。是说万物本就是从大道中分离出来的。不论分与合,纳入大道的同一整体中去看,万物都是相通为一的。大道之下,既无天地,也无万物,既无形象,也无性别,上下不分,先后无别,浑

11、然一体,没有分界,正如齐物论中长梧子说的“参万岁而一成纯,万物尽然,而以是相蕴”,一切都归为一体,没有任何差别。“一”2是什么,“一”就是由“道”生化而来,就是万物的本源。在“道”的境界中,所有事物都是由“道”衍生而来,对“道”而言,所有的事物都是没有区别的。庄子在齐物论中讲了这样两个故事:一个戍守艾地边关的将士有一个女儿,名字叫丽姬。当晋国攻下艾地将她俘虏的时候,她哭得泪沾满襟。可是后来她被带到王宫,与君王同寝,吃那美味佳肴,却后悔当初被俘虏时哭泣得那样伤心。另外一个小故事:一个人晚上梦见饮酒作乐,愉悦欢快,而到天明醒来却忍饥挨饿受苦悲泣;而另一个人晚上梦见忍饥挨饿,受苦悲泣,等天明醒来却骑

12、马打猎,享受快乐。这两则故事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万物是如何归于“一”,如何归于“道”的。一是从环境转移上看淡万物的界限。故事中,丽姬被俘虏时痛哭流涕,而后被晋王宠幸却感到幸福甜蜜。前面是一个环境,国破家亡流离失所本当哀痛,可是过不多久却受到恩宠,过得舒适愉快,本当感到幸福。但是环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现在可能很美好,但是下一刻呢?等到再一次苦境来临又要去痛哭哀号,这是何苦来由。二是从时间上理解事物的虚幻性。由故事的第二则来看,可能前一刻你享尽了荣华,下一刻确实饥寒交迫;也可能前一刻受尽饥寒之苦,下一刻却是身处酒池肉林。前一秒的事物黯灭,下一秒的事物新生。人生的每一秒都是前一秒的梦醒。放大来看,人生也

13、不过梦一场,从初生的懵懂到老来残烛,大梦一场,不过虚幻。又何必在意此时是饱是饥,是暖是寒。三是从事物联系上将万物归一。从表面上看,世界是纷繁多样,真实存在的。可是从本质上却很难看清事物存在的真实性。因为事物之间的界限是难以划分的,站在不同角度上观察事物会得出不同结论。说丽姬苦是因为他国破家亡自己还被俘虏,但相对于身死来说,她已经是很幸福的了。后来幸得受宠,可以说是很幸福了吧,可是相对于被俘之前一家人的其乐融融,现在受仇国之主的宠幸又算的了什么呢?再如一个人站在泰山脚仰观泰山,会觉得泰山高不可攀。但当他立于云端观泰山的时候,却会觉得泰山如蝼蚁般渺小。这样泰山大小的界限也就模糊了。此时能说泰山真的

14、很大吗?可是于云端而观它确实渺小,这小大之说也不过虚幻罢了。正因为如此,庄子认为天下人都很糊涂。事物的区别无可确认,既然无可确认,便不必费心去确认,任凭事物自然存在也就是了。到了随其自然而无所用心的时候,万物自是一体,事物之别在人的心中也就淡化了,心境也自然清净明亮了。既然大道之下万物自然都是一体的,没有分别。那么,我们生活中的顺境逆境,成功受挫也便没有了差别。我们何必去为一时的失败而沮丧,何必为一时的不顺而担忧,去为自己徒增烦恼呢。大道就在眼前,我们所需做的,就是以身合道。 (二) 顺应自然,认清自我前面说的是对大道的认识,从大道的角度来看事物,是万物的界限模糊,从而摆脱心中的执念,不再执着

15、于生死荣辱,得志或失意。但究竟如何身与道合,达到万物同一的境界,这便有了庄子的另一核心思想,那就是“自然”。与“道”一样,庄子对“自然”并没有具体明显的阐述,但在多个故事中却将“自然”二字演绎的通透淋漓。在庄子看来,“自然”便是道的旨意。身与道合要做的便是顺应自然。究竟如何顺应自然?在庄子的著述中可归纳为三点。1、淡然处之,不自弃不自满人有时候总是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你认为自己已经做到最好,可是却依然不够完美。辛辛苦苦的工作,风头总是别人的,于是失落之感便随之而来。这时就需要我们淡然处之,不可自卑自弃。不成材的巨树在很多方面都没有用,它的树枝曲折,没有一根可为栋梁;它的树根疙疙瘩瘩,没有一处能

16、做棺材;它的树叶味道苦涩,人人都避而远之。这样看来它确实是大而不材了。可正是因为它的不才给予了它更多的机会。人人都不喜欢它,所以它才能避免被砍伐的命运,所以才有了更多的自我完善的空间,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同理,生活中有不少失意,不能受到他人的重视,但是却给了自己更多的时间空间去自我完善。士别三日还当刮目相看,今天没能被人认识,没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好好的积累,厚积薄发,则总有被倚重的一天。倘若自暴自弃,妄自菲薄,一朝的失落导致了自己就此沉沦,即使满腹经纶也只能怀才不遇。对事业人生一帆风顺的人来说,保持本心,不可自满更为重要。庄子在徐无鬼中讲述了一个猕猴逞能身先死的故事。吴王登上了猕猴山。猕猴们见有

17、人来了,纷纷逃避,躲到草丛之中。有一只老猴子却与众不同,不但不逃,反而在那里上窜下跳,抓耳挠腮,炫耀自己的敏捷。吴王见此立马搭弓射箭。那猕猴却不紧不慢,不惊不惧,等箭飞到它身边便轻轻地伸出前爪,灵巧地抓住了箭杆。吴王一看大怒,下令众人一齐射它,结果老猕猴被万箭穿心。吴王回过头来对他的好友颜不疑说:“这个猴子,在我面前卖弄技巧,以至于遭受这样的下场。而那些没有技巧的猴子们却得以保命,可见是因为它的技巧而害得它送了命。真是值得让人借鉴啊!”颜不疑回去后拜董梧为师,学着消除自己的傲气。他一不弹琴奏乐,二不抛头露面。三年过去了,全国人民都赞扬他。故事中的老猕猴好比身怀大才的人,无时不刻都受着人们的关注

18、,聚集人们的眼光,可谓锋芒毕露,却骄傲自得,在人前炫耀自己的才能,结果反而因此送了性命。自古以来,有才者都是备受关注。胸怀大才之人往往承受着人们更多的目光,承受着更多的压力。聪明的人在承受压力的同时还知道如何隐去自己的锋芒而不至于成为众矢之的。而怀有大才却骄傲自满的人往往饮恨而终。无论是自弃还是自满,都是没有认清自己,没有顺应自然的表现。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转换思维,换个角度思考一下便会有不少明悟。对于树而言,默默无闻的成长是他自然而然的事情,但巨树若是违背自然,急于成才,或许早成了木匠手中的材料,怎可能长成参天大树。对山中的猕猴来说,欢快的活跃在山野便是它们自然而然的事

19、。而老猕猴却不满足,炫耀自己的技巧吸引人的注意,结果被万箭射死。每个人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每个人都有自己存在的意义。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顺应自然,淡然处之,不自弃不自满。2、正确认识自我,找准自己的位置庄子在秋水中讲述了一个故事。故事中,单足的夔羡慕万足虫,万足虫羡慕无足的蛇,蛇羡慕能飘的风,风羡慕一望就到的眼睛,眼睛羡慕一想就到的心。单足的夔问万足虫,“你看我一只脚也能行走,你何必要用万只脚来爬行呢?”万足虫答道,“我天生就有万只脚,自然而然的用万只脚爬行了。”万足虫遇见蛇,见蛇一只脚也没有,可是比自己还要爬得快,便问蛇道,“蛇,为什么我用万只脚爬行,可是还没有你无足爬得快?”蛇答道,“天生的

20、事,谁能改变得了呢,我天生无足就能爬得这样快,谁能改变的了呢?”蛇见风无脚无体,却转瞬由北刮到了南,觉得不能理解,于是问道,“风,你看我天生没有脚,可却像有脚一样,用脊肋爬行。而你从北海旋起呼呼刮到南海,可是却什么也没有似的,这是为什么?”风说,“我呼呼的从北海刮到南海,虽然气势很磅礴,但却有比我更厉害的东西,比如手指可以戳我一个洞,双脚可以踩我一个坑,虽然长着胳膊、脚的可以战胜我,但是要吹断大树,掀掉大屋却只有我能做的到。”这个故事是说,世界上的事物是纷繁芜杂、千奇百怪的。可是有一点是一样的,都是遵循自然而存在,而变化。万物各有自己存在的天赋,不用去羡慕别人,正确的认识自己天生被赋予的能力,

21、善加利用自己的能力才是自然的根本。夔单足跳跃能行,何必去羡慕百足虫,单足百足一样是行走,都是自然赋予。风比蛇快,眼比风快,心又比眼快。可心就一定是最快的了吗?万物皆有其自然的能力,与其羡慕他人,不如正确的认识自我,做好自己本分的工作,充分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天生我才必有用,做好自己一样能有成就。当然,很多时候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还不够,还需为自己找准理应存在的,并能发挥自己最大价值的位置。至乐中孔子回答其学生问题的时候引用了一个故事,说有一只海鸟落到了鲁国的郊外,鲁侯将它供奉在庙堂之上,给它奏最高雅的音乐,给它吃最精美的食物。可是海鸟却惶惶不可终日,没三天便死了。故事中鲁侯用养活自己的方式去养鸟

22、,与鸟的本性不适应,所以鸟死了。就像鱼能够生活在水中,如果人舍弃自己的生活环境而像鱼一样生活在水中,人也会死一样。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种事物有一种事物的特性,一种东西有一种东西存在的环境。我们在生活中应当认清自己的特性,找准自己的位置,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身居高位却没有与之相适应的能力,其结果也只能是退位让贤了。3、尊重规律如果说“自然”是“道”的旨意,遵循大道就是顺其自然,那么规律无疑就是“道”的准则,尊重规律才能一窥“道”的真谛。大道自然是无拘无束的,但它也要“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辨”1方才能游于无穷。云不可无风而生,雨不可无云而落。这是规律,也是“自然”的本性,只是认清“自然”的本性

23、而抛弃了随“自然”而生的规律,并不是真正的“自然”。正如空有其表的人没有了思想,那他也不过是个机器罢了。庄子在养生主中讲述了一个庖丁解牛的故事。一个好的庖丁,一年换一把刀,因为他用刀去割肉,时间长了到就钝了。一个普通的厨师,一个月换一把刀,因为他用刀砍骨头,用不了多久刀就钝了。而故事中的庖丁所用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剖解的牛有数千头,可刀刃却像新磨的一样。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遵循了自然存在的规律。他用三年的时间弄清楚了牛天然的特性,知晓了牛普遍的经络纹理。认识这些自然存在的特征的同时,发掘其中暗藏的规律,利用刀刃游走于牛的骨骼之间,而不去砍骨切肉。这样就自然而然地避开了刀刃的磨损,同时也能轻而易

24、举将牛剖解。这便是遵从了规律的好处。在工作生活中遵从了规律,在面对让各种问题的时候便能轻松自然,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便能方便快捷,更有效率。而违背自然规律,不但在工作生活中便会四面受阻,到处碰壁,完不成任务,随之而来的各种问题还不断为自己平添压力烦恼,让人心绪难以宁静。因此,我们在生活中应学一个好的庖丁,在注意顺应自然的同时,还要了解自然的规律,遵循自然的规律,能动的利用自然的规律。(三) 勤于补缺,自我升华1、加强自己的能力修养无论是以身合道还是视万物齐一,还是顺应自然,按道的旨意行事,或是单一的让自己换位思考改变自己对事物的执念。这些都只能说是对外因的借助,关键还是要由内因来决定,也就是从自我

25、着手,达到自我的完善,从而得到升华,得到解脱。庄子的养生之道便是如此。在庄子看来,超脱自我,顺应大道的同时还要不断的补充自身的不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也都有着自己的劣势。如果只注意发挥自己的优势,而忽略了自己的劣势,那就很容易因为自己的不足而受害。为此,就要在不足之处下功夫,将其弥补起来。庄子将这比作牧羊,看到哪只羊落在了后面,便鞭加其身,以便其前进。达生篇中“视其后者而鞭之”就是讲的这样的道理。故事中,周威公向田开之请教养生之法,田开之说:“善养生者,若牧羊然,视其后者而鞭之。”就是说,人的身体有哪些方面的缺陷就要补充哪些方面,不要因为自己的缺陷而导致祸害。人没有纯粹的人,即使再完美也会

26、有缺点,这是自然使然,自然之下的一切都不可避免。但是自然的便是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自我进化,人自然也不例外。生活在自然之下若只凭借自然赋予的天赋而不知进取,随之而来的危险就是被自然淘汰。达生中还举了两个例子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鲁国有个叫单豹的人。住在山洞里,喝着泉水,不与老百姓争夺利益,品德高尚,一直到七十岁还面如婴儿。不幸的是他遇到了老虎,被老虎一口吃掉了。又有一位叫张毅的人,不管是高门还是大户,他没有不去的地方,可以说是很有社交能力,很会结交权贵,可是四十多岁了却得了一种内热病死了。一个是修养内心的人,结果外在的身体被老虎吃掉了;另一个是注意外界交往的,却被疾病攻入体内而亡,这两个人都是不懂

27、得鞭策自己,并且积极缺陷的人,因而被自然淘汰。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得知:人生活在世界上,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了解自己的短处,以弥补自己的不足。如果看到自己的长处而看不见自己的短处,那就很容易深受其害。看不到自己的短处不代表没有短处,因此,无论何时都不要忘记三省自身,发现并弥补自身的不足。2、加强心境修养在弥补自身能力上的不足之时,还要注意自己心境的修养。庄子很重视人的心境修养,认为一个人的心境如何,关系到人的精神面貌和身体状况。往往有这样的情况:同样是这个人,同样是这件事,不同的人,处在不同的认知和境界中,会有不同的精神面貌和生理反映。比如:一个人经常头晕脑热,运动过多就会晕眩,便怀疑自己得了癌症。为

28、此,原本没什么太大问题的身体便像散了架一样,筋疲力软,大有不可支持之势。后来在医院做了检查,原来不过是贫血而已。诊断书一到手便如释重负,立刻有了精神,有了力气,头不晕了,骨不软了,就连说话的声音也洪亮了起来。所以说,人的心理状况与人的身体、人的寿命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加强心境的修养极为重要。达生篇中,桓公见鬼的故事就是讲的这个道理。故事说:有次桓公外出打猎。桓公突然看见一个鬼。桓公打猎回来之后就失魂落魄地生病了,好几天闭门不出。齐国有个叫皇子告敖的人,进言说:“这是主公自己伤害自己,鬼怎么能伤害您呢?郁结之气消散开来而不归位,精神就不足;郁积之气集结在身体的上部不能下降,人就会易怒;集结在身体的

29、下部就不能上通,就使人易忘;不上不下集结在身体中部正当心脏的部位,人就会生病。”桓公还是不忘所见到的鬼,继续问道:“那世间到底有没有鬼呢?”皇子告敖告知桓公:“鬼是有的。比如山中有罔象鬼,土丘有峷鬼,山中有夔鬼,田野有彷徨鬼,沼泽有委蛇鬼。”桓公想到自己所遇到的鬼是在沼泽中,于是继续追问道:“委蛇鬼是什么样子?”皇子告敖答道:“委蛇大约有车轮那么粗,有车辕那么大,穿着紫衣服,戴着红帽子,样子长得很丑陋,听到雷声、车声就捧着脑袋站起来。能见到委蛇的人,几乎能称霸天下。”桓公听了开口大笑说:“我就是见的这种东西啊!”说罢便穿戴好衣服坐了起来。还没到天黑,他的病就不知不觉的好了。桓公还是这个桓公,见

30、的鬼还是那个鬼,只因为对鬼有了不同的认知和感受,他的精神和身体状况就有了截然不同的两个样子。之前见了鬼受到惊吓,是因为他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见到鬼是一种不祥的征兆,会不久于人世。这种心理把他打倒了,使他浑身瘫软,精神松垮,成了病人。与皇子告敖一谈,得知所见之鬼不但不是不祥之鬼,反而预示这自己要称霸天下,精神身体立马就好了起来。可见一个人的心境修养有多么的重要。结 语庄子的思想磅礴恢宏,庄子的文章汪洋恣肆,在他发表的言论中,在他所讲的故事中,无不蕴含这诱人回首的意境和耐人寻觅的曲径。他的大道告诉我们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他的勇气中,人生不过一场梦幻,悲耶?欢耶?苦耶?乐耶?在他的眼中,这并没有

31、什么区别。他的“大道”涵盖了整个天地,甚至整个人心。在他的天地,我们的世界就像是闲坐云端看见的泰山,渺小如尘埃。更何况人,更何况人的悲苦,一切都是虚幻,一切都是泡影。他的自然摆脱了外物,追求本心的通达。他的自然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牢牢的把握了本心之后,天大地大任遨游。他用他的“自然”告诉我们不要妄自菲薄,不要执着于他人的成就,不要好高骛远,要正确的认识自己,看清自己的价值,找准自己的位置,充分发挥自然赋予的天赋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他用他的养生观念告诫我们要时常自省吾身,勤于补缺,自我升华,自强不息。他要求我们加强自身能力的修养,培养适合自己的才能。他告诉我们应该加强心境的修养,做到不为外物所动,任他风吹雨打,我自有一片天地清净。没有天生的天才,没有永远的天才,一切都是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得来。在我们所处的时代,庄子乐观、豁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