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8 ,大小:594.63KB ,
资源ID:594346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94346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课题2溶解度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课题2溶解度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

1、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课题2溶解度教案新版新人教版课题2溶解度第课时1.理解饱和溶液的含义.2.知道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3.能初步区分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跟溶液浓、稀这两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不同.1.学习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并能归纳出相应的概念.2.学习通过实验解决问题.1.认识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2.树立做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的观点.【重点】理解饱和溶液的概念.【难点】1.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2.正确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教师准备】烧杯2个(各装20 mL水)、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火柴、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1

2、根;5 g NaCl(预先称好)、5 g KNO3 4包(预先称好).【学生准备】氯化钠、硝酸钾;烧杯2个(各装20 mL水)、玻璃棒1根.导入一:【展示】海水晒盐和东坡盐槽的图片.【讲述】盐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盐的开发利用与人类早期部落的形成、古代科技发明、环境变迁、军事文化等诸多方面也密切相关.宋代文豪苏东坡被贬海南期间,听说海水晒盐之事,来此嬉水,不仅留下了“东坡盐槽”,还将品尝到的盐焗鸡、盐焗虾、盐焗蛋、盐焗鱼等特色盐焗系列美食推广和保存下来,至于赏盐赋诗,更是不在话下.【设疑】为什么海水中的食盐会经过日晒而出呢?导入二:【师生互动】俗话说:“饭

3、前喝汤,苗条漂亮;饭后喝汤,肥胖晃晃.”妈妈在家为小槐同学准备了一碗汤,小槐一尝淡了,要妈妈加盐;小槐一尝还说淡了,又要妈妈加盐;小槐一尝还是说淡了,再要妈妈加盐食盐是我们熟悉的物质,它是否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过渡语(针对导入一)食盐或蔗糖很容易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它们是否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下面我们就以氯化钠和硝酸钾为例探讨一杯水里能否无限制地溶解食盐的问题.思路一【活动一】探究氯化钠和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学生分组进行实验95和实验96.【演示】实验95: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操作取装有20 mL水的烧杯,加入5 g氯化钠,搅拌再加5 g

4、氯化钠,搅拌再加15 mL水,搅拌现象溶解有固体剩余溶解结论在一定条件下,氯化钠不能无限溶解,当不能溶解时,加入水,又能继续溶解【演示】实验96: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用硝酸钾代替氯化钠进行实验现象结论加入5 g硝酸钾,搅拌溶解在一定条件下,硝酸钾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当不能溶解时,升高温度,又能继续溶解再加5 g硝酸钾,搅拌有固体出现加热溶解再加5 g硝酸钾,搅拌溶解冷却有固体出现【互相交流】由一组同学描述现象、结论,其他各组提出异议.【结论与交流】1.在一定条件下,氯化钠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当不能溶解时,加入水,又能继续溶解.2.在一定条件下,硝酸钾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当不能溶解时,升高温度,又能继

5、续溶解.【提问】上述活动的“一定条件”是什么?【学生讨论、总结】(1)一定温度(2)一定量的溶剂【追问】如果不指明这两个条件,能否说某物质的溶解量是有限的?【学生讨论、回答】不能.因为我们可以改变温度、改变溶剂的量,使溶质无限制地溶解.【引导】我们把一定条件下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饱和溶液,相反,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不饱和溶液.【思考】请大家根据刚才的分析,总结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学生发言】对饱和溶液进行描述.【展示和板书】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

6、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思考】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能否溶解?【小结】某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对其他物质而言并非饱和,所以,向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硝酸钾能继续溶解.(教师可引导学生注意饱和溶液概念中的“这种溶质”四个字)【存疑】通过活动与探究可看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活动二】判断某一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讨论、总结】如何判断某一溶液是否饱和?【展示和板书】判断某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在一定条件下,该溶质能否继续溶解.【展示】(课堂练习)1.如何判断某一蔗糖溶液是否饱和?2

7、.在一定温度下,向100克饱和食盐溶液中加入3克食盐,充分搅拌后,溶液的质量变为103克.此说法对否?为什么?3.“在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发现硝酸钾固体消失,则说明原氯化钠溶液不饱和.”这句话是否正确?【学生独立思考、交流答案】1.取少量此蔗糖溶液,加入少量蔗糖,若溶解则说明原溶液不饱和;若不溶解则说明原溶液是饱和溶液.2.此说法不正确.因为在一定温度下,该食盐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食盐,溶液的质量仍为100克.3.不正确.因为判定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强调的是:加入同种溶质,观察是否溶解.【思考】回想课上的活动与探究,试分析如何将一瓶已经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化成不饱和溶液.思路

8、二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过渡】(针对导入一)食盐是我们熟悉的物质,它是否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探究】实验95: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步骤:1.小组讨论,提出假设.2.阅读教材第33页,确定方案(画出实验简图).3.投影方案,交流共享.4.上台展示,投影结论:5 g NaCl能溶解在20 mL水中;10 g NaCl不能完全溶解在20 mL水中,杯底有少许固体NaCl.即NaCl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水中.【课件演示】动画要素:“5 g NaCl”飞入水中.【延伸探究】“NaCl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水中”这句话是否正确?教师有意漏读“一定量”三个字,引起学生质疑猜想.【拓展】增补方

9、案(画出实验简图).【小结】NaCl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水中(师生互动,齐声朗读).假设:NaCl能(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动手实验,观察记录.感悟要素“一定量”.方案源于教材,形式却别于教材,更显直观、生动.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掌握直观区分“溶”与“不溶”的依据杯底是否有未溶解的固体溶质.通过追究教师“疏忽”增补方案,动手实验,使学生关注、重视“一定量”这个要素.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展示】实验96: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提问】KNO3为实验室里的化学药品,它能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全班展示,投影结论】KNO3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水中.如法炮制,小组探究

10、.将熟悉的物质转向陌生的物质,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究发现的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激发性探究】温度改变,杯底未溶解的KNO3固体能否继续溶解?【动手做】加热搅拌,实验发现,杯底未见KNO3固体.【再设疑问,趣味探究】此温度下再加5 g KNO3,能否继续溶解?【实验发现】过一会儿,杯底未见KNO3固体,即全溶.【课件演示】动画要素:“一定温度”飞入水中.【结论】一定温度下,KNO3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改变温度,静观其变.跳出束缚,激起学生更高的探究热情.【阅读理解,形成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叫做该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

11、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结合探究,理解记忆.在实验结论上做文章,为轻松写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转化的方法做了很好的过渡.【结论补充,领悟含义】1.室温,5 g NaCl加入到20 mL水中得到NaCl的不饱和溶液.2.(再加入5 g NaCl)室温,10 g NaCl加入到20 mL水中得到NaCl的饱和溶液和少许NaCl固体.3.(再加入15 mL水)室温,10 g NaCl加入到35 mL水中得到不饱和溶液.4.室温,5 g KNO3加入到20 mL水中得到KNO3的不饱和溶液.5.(再加入5 g KNO3)室温,10 g KNO3加入到20 mL水中得到KNO3的饱和溶液和少

12、许KNO3固体.6.升高温度,10 g KNO3完全溶解在20 mL水中得到KNO3的不饱和溶液.【分析归纳,板书】饱和溶液二要素:“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充分理解,举一反三.提炼升华,构建体系.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过渡语(针对导入一)“东坡盐槽”的典故源于晒盐时将卤水挑到盐槽里去,盐槽是由火山石制成的,有细细密密的小孔,经过几番日晒,卤水已经蒸发结晶变成盐.食盐结晶前食盐溶液达到饱和状态了吗?日晒后食盐溶液为什么达到饱和状态了?思路一 【引导】如何将接近饱和的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可能想不到改变溶质的量,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注意上述实验95、实验96的前

13、半部分:不断加溶质直至不再溶解.【提问】“升高温度”与“蒸发溶剂”矛盾吗?【展示】活动与探究:取少量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放于蒸发皿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观察现象.加热该溶液,观察在持续加热的过程中混合物的变化.【学生活动】交流实验现象,并分析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教师总结】在加热溶液的过程中,起初溶液温度升高,溶剂蒸发得比较少,溶液由饱和转化为不饱和,所以固体继续溶解;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溶剂不断蒸发,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所以又析出固体.【注意】“升高温度”与“蒸发溶剂”是同一过程的两个矛盾体,只要我们把握好一定的尺度,就能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升华】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

14、存在着许多矛盾体,只要我们把握好一定的“度”,生活就会更美好.【讲解】以上我们讨论出的转化关系与条件是大多数物质存在的普遍规律,但不可否认特殊性的存在.例:Ca(OH)2的水溶液,降温时可由饱和转化为不饱和.因此上述转化规律只适用于大多数物质.【板书】一般情况下: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结晶【思考】某硝酸钾溶液在20 时是饱和的,当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到100 时,该溶液也一定是饱和的.这句话是否正确?【交流】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温度升高后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展示】观察下面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过程图.【思考】海洋中有着丰富的资源.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可采用什么方法?为什么采用这种方法?

15、【交流】可以通过蒸发结晶的方法得到氯化钠.海水晒盐就是利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得到食盐晶体的.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不适宜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饱和溶液的概念,理解了饱和溶液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有确定的意义,并总结出了判断饱和溶液的方法以及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条件.思路二过渡语在实验96中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达到饱和时,硝酸钾不再溶解了,加热后,硝酸钾又溶解了.同学们可以猜想: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在冷却后会发生什么现象?【引导】学生观察烧杯中KNO3溶液的变化,如图.【提问】室温下,10 g KNO3加入到20 mL水中,溶液达到饱和;升高温度,杯底KNO3固体继

16、续溶解,且又溶解了5 g KNO3;冷却到室温,20 mL水溶解KNO3的质量不超过10 g,此时多余的KNO3会怎样?【交流】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教师总结】在加热溶液的过程中,起初溶液温度升高,溶剂蒸发得比较少,溶液由饱和转化为不饱和,所以固体继续溶解;冷却到室温,KNO3在水中溶解的量变少,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所以又析出固体.【注意】“升高温度”与“蒸发溶剂”是同一过程的两个矛盾体,只要我们把握好一定的尺度,就能使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升华】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存在着许多矛盾体,只要我们把握好一定的“度”,生活就会更美好.设计意图深化探究,激活思

17、维.【观察】玻璃片上的白色斑迹.【阅读】教材中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过程图.【交流】可以通过蒸发结晶的方法得到氯化钠.海水晒盐就是利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得到食盐晶体的.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不适宜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联想】炒菜时,菜汤在锅里蒸发,锅底上有白色斑迹;运动出汗衣服上会出现白色斑迹【讲解】以上我们讨论出的转化关系与条件是大多数物质存在的普遍规律,但不可否认特殊性的存在.例:Ca(OH)2的水溶液,降温时可由饱和转化为不饱和.因此上述转化规律只适用于大多数物质.【板书】一般情况下: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结晶设计意图创设新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求异思维,提升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知识拓展饱和

18、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方法:1.对于大多数固体: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最大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2.对于Ca(OH)2: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最大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剂.饱和1.(上海中考节选)溶解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用硫酸铜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完成下列填空(用编号表示).所得三个溶液中: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解析:有晶体析出的溶液一定是该物质在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A中的硫酸铜会形成硫酸铜晶体,因此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BC

19、A.故答案为:A;BCA2.某温度下,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4 g氯化钠晶体,充分搅拌后,仍有部分晶体未溶,再加10 g水,固体全部消失.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加水前一定是饱和溶液B.加水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加水后一定是饱和溶液D.加水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解析:加水前有未溶解的固体,肯定是饱和溶液;加水后固体全部消失,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故答案为A.3.饱和溶液用水稀释变成不饱和溶液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 ()A.溶质的质量B.溶剂的质量C.溶液的质量D.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解析:饱和溶液用水稀释变成不饱和溶液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溶剂的质量增加,溶液的质量增加.饱和

20、溶液用水稀释变成不饱和溶液的过程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发生改变.故答案为A.4.在一定的温度下,检验某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最简单的方法是.解析:根据饱和溶液是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液,因此,可向溶液中加少量该溶质,不能继续溶解则溶液为饱和溶液.故答案为:保持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加少量该溶质,不能继续溶解则溶液为饱和溶液课题2溶解度第1课时一、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2.判断某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21、在一定条件下,向该溶液中加入该溶质观察溶质是否继续溶解.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一、教材作业【必做题】教材第40页练习与应用的1、6题.【选做题】教材第40页练习与应用的7、8 题.二、课后作业【基础巩固】1.海水晒盐是 ()A.利用日晒,使海水分解B.利用日晒,使氯化钠发生分解反应C.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D.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2.有关溶液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B.在溶液里进行的反应通常是比较快的C.同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要浓D.在说到溶液的“饱和”和“不饱和”时,只有指明一

22、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这两个前提条件才有意义3.有关饱和溶液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B.在饱和溶液里,再加入任何物质都不能溶解C.某饱和溶液当温度升高时,若溶液的质量不变,则溶液的浓稀程度也不变D.在某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中再加入这种溶质,溶液的质量增加4.能证明20 时某一硝酸钾溶液已达到饱和的方法是 ()A.向20 时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变稀B.向20 时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硝酸钾不再溶解C.取少量溶液降温,有固体析出D.取少量溶液升高温度,无固体析出【能力提升】5.下列关于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是不能

23、再溶解溶质的溶液B.降低温度一定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C.溶液中有固体溶质未溶解,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D.当溶质晶体与其溶液稳定共存时,此溶液在该温度下是饱和的6.在温度不变时,某物质的溶液m1经过如下变化:m1溶液m2溶液m3,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m2 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B.m3 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m2 和m3溶液浓度可能相等D.将m3溶液再蒸发5 g水,析出晶体一定是2 g【拓展探究】7.在一定的温度下,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是否还能溶解其他溶质呢?请你完成一个简单的探究过程.提出假设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取一杯饱和食盐水,【答案与解析】1.C(解析:海水经日晒、风吹等,使溶

24、剂不断减少,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直至形成饱和溶液,继而析出晶体.)2.AC(解析:相同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但溶质不相同时,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在溶液里进行的反应通常是比较快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相同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中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不饱和溶液则是在同样条件下可以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由此可知只有指明温度和溶剂的量时,溶液的“饱和”或“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3.C(解析:A项没有指明是相同温度.饱和溶液里可以溶解除原溶质以外的物

25、质,B错误.某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中再加入这种溶质时溶质不再溶解,溶液的质量不变.)4.B(解析:向溶液中加水,溶液一定会变稀,不能判断是否饱和;向溶液中加入溶质,如果加入的物质减少了,说明原溶液不饱和,如果加入的物质不溶解,则说明原溶液是饱和溶液;将溶液升温,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迅速增大,会从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降温时,虽然有少量固体析出,但是有可能温度下降得过多,不能证明原溶液是否饱和.)5.D(解析: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原溶质,但还可以溶解其他溶质;有的物质温度下降时,溶解度反而升高;C项,不知道是否已经达到溶解平衡;当溶质晶体与其溶液稳定共存时,此溶液在该温度下是饱和的,说明已

26、经达到溶解平衡了,而且固体与溶液共存,说明溶液已经不能再继续溶解固体了.)6.D(解析:因m1溶液蒸发5 g水没有晶体析出得到m2溶液,则m2溶液有可能是恰好达到饱和,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因m2溶液蒸发5 g水有2 g晶体析出得到m3溶液,则m3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m2溶液是m1溶液蒸发5 g水后得到的溶液,可能恰好饱和,而m3溶液是m2溶液析出溶质后的溶液,则m3一定是饱和溶液,当m2为饱和溶液时与m3的质量分数相等;若m2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时,则m3溶液再蒸发5 g水,析出的晶体可能大于2 g.)7. 如下表.提出假设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在一定温度下,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能溶解其他溶质加入少量

27、KMnO4晶体溶液变红色假设成立(解析:向一杯饱和食盐水中,再加入其他物质看是否能继续溶解,关键是要考虑加入的物质溶解时现象要明显,否则对加入的物质是否溶解不能进行判断;高锰酸钾溶于水,溶液变为红色,所以向饱和食盐水中加入高锰酸钾,看颜色的变化就能判断其是否溶解.)本节课以了解“饱和溶液含义”为目标,以活动与探究为载体,以问题为主线,围绕“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两个要素大胆取舍,进行了有个性、有创意的快乐探究之旅.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素材亲历探究过程,给学生活动提供了许多机会和空间,让课堂成为展示学生自我的舞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另外教师有意制造错误,让学生产生顿悟,设计巧妙.教

28、师设置问题群、应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分步突破难点,使环节紧扣、层层递进,师、生及教材编写者思维同步,形成共鸣,高潮迭起,拓展了“含义”结晶现象,很好演绎了“组织者”“参与者”“首席”的角色.1.过饱和溶液一定温度、压力下,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已超过该温度、压强下溶质的溶解度,而溶质仍不析出的现象叫过饱和现象,此时的溶液称为过饱和溶液.过饱和溶液的性质不稳定,当在此溶液中加入一块小的溶质晶体作为“晶种”,即能使过饱和溶液中的溶质结晶析出.把高温饱和溶液缓慢冷却,就有机会形成过饱和溶液.常见的过饱和溶液有碳酸水.(部分饱和溶液升温,也会形成过饱和溶液,例如氢氧化钙)过饱和溶液能存在的原因,是由于溶

29、质不易在溶液中形成结晶中心即晶核.因为每一种晶体都有一定的排列规则,要有结晶中心,才能使原来做无规则运动的溶质质点集合起来,并且按照这种晶体所特有的次序排列起来.不同的物质,实现这种规则排列的难易程度不同,有些晶体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自行产生结晶中心,因此,有些物质的过饱和溶液看起来还是比较稳定的.但从总体上来说,过饱和溶液处于不平衡的状态,是不稳定的,若受到晃动或者加入溶质的晶体,则溶液里过量的溶质就会析出而成为饱和溶液,即转化为稳定状态,这说明过饱和溶液没有饱和溶液稳定,但还有一定的稳定性.因此,这种状态又叫介稳状态.2.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

30、解时,所得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在这种条件下的饱和溶液.溶质溶于溶剂的溶解过程中,首先是溶质在溶剂中的扩散作用,溶质表面的分子或离子开始溶解,进而扩散到溶剂中.被溶解了的分子或离子在溶液中不断地运动,当它们和固体表面碰撞时,就有停留在表面上的可能,这种沉积作用是溶解的逆过程.当固体溶质不断溶解,溶液浓度不断增大到某个数值时,沉积和溶解两种作用达到动态平衡状态,即在单位时间内溶解在溶剂中的分子或离子数和沉积到溶质表面上的分子或离子数相等时,溶解和沉积虽仍在不断地进行,但只要温度不改变,溶液就已经达到稳定状态,这样的溶液称为饱和溶液,其中所含溶质的量,即该溶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由此可见,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溶解速率与它从溶液中沉积的速率相等,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即已达到该溶质的溶解度的溶液),称为该溶质的饱和溶液.如果在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