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word版你是我的好朋友小班教案你是我的好朋友小班教案 你是我的好朋友小班教案1【活动目标】1。理解“朋友”的含义,愿意大胆讲述与朋友间的故事。2。知道好朋友之间要有爱相处,互相帮助。3。愿意和好朋友做游戏,感受朋友间游戏的快乐。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5。培养幼儿清楚表述和大胆表演的能力。【活动重难点】理解“朋友”的含义,懂得朋友间要友爱相处,互相帮助。【活动准备】1。课件ppt。2。雪花片积木。【活动过程】一、出示手偶,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好朋友”的概念。1。教师介绍手偶。2。教师讲述故事。师:猴哥哥和猴弟弟是一对好朋友,他们每天一起上学、一起游戏,(教案出自:)
2、有好东西一起吃,猴哥哥搬不动小桌子,猴弟弟就会一起来抬,猴弟弟不会系鞋带,猴哥哥会帮他系鞋带他们真是一对好朋友。3。提问:猴哥哥和猴弟弟平时是怎么在一起的?你有好朋友吗?你的朋友是谁?你们喜欢在一起干什么呢?二、说说我的好朋友。1。出示图片一。师:你看,他们在干什么?师:师:你喜欢和好朋友在一起玩吗?幼:喜欢师:为什么?幼:和好朋友在一起玩很快乐。师小结:和我们的好朋友一起玩,你会觉得很开心。除了玩,和我们的好朋友之间还能做什么呢?2。教师出示图片二。师:好朋友之间除了可以一起玩,还能做什么?幼儿说一说,教师随后出示图片师:看看,图片上的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师:你的好朋友遇到困难的时候,你是
3、不是这样做的呢?教师小结:原来我们的好朋友可以在一起玩,也可以互相帮助。3。出示图片三。师:好朋友在一起还能干什么?师:还能一起完成任务呢。4。教师小结:好朋友就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这样好朋友才会越来越多,朋友越多越快乐。三、游戏:分积木。1。师:你想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合作完成任务吗?师:教室里的积木很乱,想要请你找一个朋友一起把它分分类呢你们愿意吗?2。引导幼儿合作分积木。3。小结:朋友之间可以做很多的事情,可以一起玩,互相帮助,还能一起合作完成任务呢。我们要有礼貌地交朋友,和朋友分享玩具,常常帮助别人,才会有越来越多的朋友。你是我的好朋友小班教案2活动目标:1、学会念儿歌。2、通过儿歌能
4、掌握你、我等词。3、乐意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4、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5、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活动准备:1、幼儿能说出同班小朋友的名字。2、歌曲找朋友。3、欢快的背景轻音乐。活动过程:一、播放歌曲,活跃气氛教师随意走到小朋友面前,和他/她跳跳、抱抱。二、出示手偶,讲述故事1、猴哥哥和猴弟弟平时是怎么在一起的?2、它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3、小结:像猴哥哥和猴弟弟那样,整天呆在一起,你帮我我帮你,你关心我我关心你,这就是好朋友。我们小(2)班的小朋友每天在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这也是好朋友。三、学习儿歌,合作表演1、教师示范朗诵儿歌二遍。第二遍朗诵时加入动作。2、请幼儿和教师一起朗诵
5、做动作数遍。3、儿歌第四句我们小手碰小手可以由幼儿自己创编,如:我的小脸碰小脸我的小脚碰小脚等,并根据创编内容改变动作。4、请掌握较好的幼儿到前面带领小朋友们表演,引起幼儿朗诵的兴趣。5、可以采取小组或俩俩合作的形式表演。四、游戏:你是我的好朋友。自由结伴,在轻松的音乐下边念儿歌边表演。附:儿歌你是我的好朋友你是我的好朋友,(用手有节奏地指对方)我是你的好朋友。(用手有节奏地指自己)好朋友,好朋友,(用手有节奏地拍手)我们小手碰小手。(和朋友手心对手心拍手)活动反思:结合“我的同伴”的主题,我们设计了你是我的好朋友这一社会活动。考虑到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他们对故事比较感兴趣,所以一开始我们以猴
6、哥哥和猴弟弟的故事导入,帮助幼儿理解“朋友”这一概念。接着我们迁移到孩子的日常生活,找了一日生活中的一些情境图,如帮好朋友扭纽扣,和好朋友一起玩抬轿子的游戏等,让他们体会与好朋友相处的快乐。个别孩子能说出自己和好朋友一起玩什么,如扔沙包、开小火车等,但对于朋友间互相帮助和合作,幼儿缺乏理解。特别是在让孩子说一说的环节,孩子思维不够活跃,在第二环节,我们采用的是网上孩子活动的图片,如果把图片换做是本班孩子日常生活图片,可能他们会更熟悉,便于他们的理解,也有助于拓展思路。你是我的好朋友小班教案3活动目标:1、理解“朋友”的含义,愿意大胆讲述与朋友间的故事。2、知道好朋友之间要有爱相处,互相帮助。3
7、、愿意和好朋友做游戏,感受朋友间游戏的快乐。活动重难点:理解“朋友”的含义,懂得朋友间要友爱相处,互相帮助。活动准备:1、课件ppt。2、雪花片积木。活动过程:一、出示手偶,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好朋友”的概念。1、教师介绍手偶。2、教师讲述故事。师:猴哥哥和猴弟弟是一对好朋友,他们每天一起上学、一起游戏,有好东西一起吃,猴哥哥搬不动小桌子,猴弟弟就会一起来抬,猴弟弟不会系鞋带,猴哥哥会帮他系鞋带他们真是一对好朋友。3、提问:猴哥哥和猴弟弟平时是怎么在一起的?你有好朋友吗?你的朋友是谁?你们喜欢在一起干什么呢?二、说说我的好朋友。1、 出示图片一。师:你看,他们在干什么?师:师:你喜欢和好朋
8、友在一起玩吗?幼:喜欢师:为什么?幼:和好朋友在一起玩很快乐。教师小结:和我们的好朋友一起玩,你会觉得很开心。除了玩,和我们的好朋友之间还能做什么呢?2、教师出示图片二。教师:好朋友之间除了可以一起玩,还能做什么?幼儿说一说,教师随后出示图片教师:看看,图片上的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师:你的好朋友遇到困难的时候,你是不是这样做的呢?教师小结:原来我们的好朋友可以在一起玩,也可以互相帮助。3、出示图片三。师:好朋友在一起还能干什么?师:还能一起完成任务呢。4、教师小结:好朋友就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这样好朋友才会越来越多,朋友越多越快乐。三、游戏:分积木。1、师:你想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合作完成任
9、务吗?师:教室里的积木很乱,想要请你找一个朋友一起把它分分类呢你们愿意吗?2、引导幼儿合作分积木。3、 小结:朋友之间可以做很多的事情,可以一起玩,互相帮助,还能一起合作完成任务呢。我们要有礼貌地交朋友,和朋友分享玩具,常常帮助别人,才会有越来越多的朋友。 活动反思:结合“我的同伴”的主题,我们设计了你是我的好朋友这一社会活动。考虑到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他们对故事比较感兴趣,所以一开始我们以猴哥哥和猴弟弟的故事导入,帮助幼儿理解“朋友”这一概念。接着我们迁移到孩子的日常生活,找了一日生活中的一些情境图,如帮好朋友扭纽扣,和好朋友一起玩抬轿子的游戏等,让他们体会与好朋友相处的快乐。个别孩子能说出
10、自己和好朋友一起玩什么,如扔沙包、开小火车等,但对于朋友间互相帮助和合作,幼儿缺乏理解。特别是在让孩子说一说的环节,孩子思维不够活跃,在第二环节,我们采用的是网上孩子活动的.图片,如果把图片换做是本班孩子日常生活图片,可能他们会更熟悉,便于他们的理解,也有助于拓展思路。你是我的好朋友小班教案4活动目标:1、学会念儿歌。2、通过儿歌能掌握“你”、“我”等词。3、乐意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活动重点:愿意与老师、同伴一起边念儿歌边做动作活动难点:区分“你”、“我”等词,能与自己的好朋友进行儿歌表演。教学手段:录音机辅助教学,游戏法,练习法活动准备:幼儿能说出好朋友的名字。活动过程:一、引起活动兴趣。1
11、、(出示兔子手偶)师:你们看,谁来我们幼儿园做客了?跟它打个招呼吧。你们喜欢小白兔吗?想和它做好朋友吗?听老师对它说了什么好听的话。(教师第一遍示范儿歌)师:儿歌好听吗?你在儿歌里听到了什么?你们想不想学一学这首好听的儿歌?跟着老师一起念一念。(你是我的好朋友)你们看,老师的手指着谁?指着我们的好朋友小白兔。你们想和小白兔做好朋友吗?我们一起对小白兔说说好听的话好吗?(幼儿第一遍尝试与老师一起念儿歌)你们说的真好,现在呀我们都是小白兔的好朋友拉!2、(出示小熊手偶)师:你们想和小熊做好朋友么?我们把刚才的儿歌一起对小熊念一念好吗?跟着我一起念。二、幼儿学习儿歌。1、你们想不想和孙老师做好朋友呀
12、?孙老师也想和你们做好朋友,我们一起来念念儿歌拍拍小手好吗?(教师示范念儿歌,与幼儿一起互动拍手)2、师:你们真棒,老师真喜欢和你们做朋友。接下来跟你身边的小朋友也来做好朋友。3、请掌握较好的幼儿到前面带领小朋友们表演,引起幼儿朗诵的兴趣。师:这首儿歌的名字叫你是我的好朋友,我们一起说一说。师:现在我请两个小朋友上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做好朋友的。你们想碰碰哪里呢?三、创编儿歌。提问:现在请你们跟身边的好朋友做好朋友,碰一碰。可以采取小组或俩俩合作的形式表演。师:我们除了可以拍拍小手还可以碰碰什么?看看我们身上还有什么,找一找。好,我们一起来碰碰小脚。(鼻子、肩膀)小结:今天我们学了这首儿歌,以后
13、呀我们跟其他班的小朋友一起念儿歌,拍拍小手,碰碰小脚,做好朋友了。你是我的好朋友小班教案5活动目标:1、理解朋友的含义,愿意大胆讲述与朋友间的故事。2、知道好朋友之间要有爱相处,互相帮助。3、愿意和好朋友做游戏,感受朋友间游戏的快乐。活动重难点:理解朋友的含义,懂得朋友间要友爱相处,互相帮助。活动准备:1、课件ppt。2、雪花片积木。活动过程:一、出示手偶,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好朋友的概念。1、教师介绍手偶。2、教师讲述故事。师:猴哥哥和猴弟弟是一对好朋友,他们每天一起上学、一起游戏,有好东西一起吃,猴哥哥搬不动小桌子,猴弟弟就会一起来抬,猴弟弟不会系鞋带,猴哥哥会帮他系鞋带他们真是一对好朋
14、友。3、提问猴哥哥和猴弟弟平时是怎么在一起的?你有好朋友吗?你的朋友是谁?你们喜欢在一起干什么呢?二、说说我的好朋友。1、出示图片一。师:你看,他们在干什么?师:师:你喜欢和好朋友在一起玩吗?幼:喜欢师:为什么?幼:和好朋友在一起玩很快乐。师小结:和我们的好朋友一起玩,你会觉得很开心。除了玩,和我们的好朋友之间还能做什么呢?2、教师出示图片二。教师:好朋友之间除了可以一起玩,还能做什么?幼儿说一说,教师随后出示图片教师:看看,图片上的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师:你的好朋友遇到困难的时候,你是不是这样做的呢?教师小结:原来我们的好朋友可以在一起玩,也可以互相帮助。3、出示图片三。师:好朋友在一起还
15、能干什么?师:还能一起完成任务呢。4、教师小结:好朋友就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这样好朋友才会越来越多,朋友越多越快乐。三、游戏:分积木。1、师:你想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合作完成任务吗?师:教室里的积木很乱,想要请你找一个朋友一起把它分分类呢,你们愿意吗?2、引导幼儿合作分积木。3、小结:朋友之间可以做很多的事情,可以一起玩,互相帮助,还能一起合作完成任务呢。我们要有礼貌地交朋友,和朋友分享玩具,常常帮助别人,才会有越来越多的朋友。活动反思:结合我的同伴的主题,我们设计了你是我的好朋友这一社会活动。考虑到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他们对故事比较感兴趣,所以一开始我们以猴哥哥和猴弟弟的故事导入,帮助幼儿理
16、解朋友这一概念。接着我们迁移到孩子的日常生活,找了一日生活中的一些情境图,如帮好朋友扭纽扣,和好朋友一起玩抬轿子的游戏等,让他们体会与好朋友相处的快乐。个别孩子能说出自己和好朋友一起玩什么,如扔沙包、开小火车等,但对于朋友间互相帮助和合作,幼儿缺乏理解。特别是在让孩子说一说的环节,孩子思维不够活跃,在第二环节,我们采用的是网上孩子活动的图片,如果把图片换做是本班孩子日常生活图片,可能他们会更熟悉,便于他们的理解,也有助于拓展思路。你是我的好朋友小班教案6活动目标:1学会念儿歌。2通过儿歌能掌握你、我等词。3乐意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活动准备:1幼儿能说出同班小朋友的名字。2歌曲找朋友。3欢快的背
17、景轻音乐。活动过程:一、播放歌曲,活跃气氛教师随意走到小朋友面前,和他/她跳跳、抱抱。二、出示手偶,讲述故事1猴哥哥和猴弟弟平时是怎么在一起的?2它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3小结:像猴哥哥和猴弟弟那样,整天呆在一起,你帮我我帮你,你关心我我关心你,这就是好朋友。我们小(2)班的小朋友每天在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这也是好朋友。三、学习儿歌,合作表演1教师示范朗诵儿歌二遍。第二遍朗诵时加入动作。2请幼儿和教师一起朗诵做动作数遍。3儿歌第四句我们小手碰小手可以由幼儿自己创编,如:我的小脸碰小脸我的小脚碰小脚等,并根据创编内容改变动作。4请掌握较好的幼儿到前面带领小朋友们表演,引起幼儿朗诵的兴趣。5可以
18、采取小组或俩俩合作的形式表演。四、游戏:你是我的好朋友。自由结伴,在轻松的音乐下边念儿歌边表演。附:儿歌你是我的好朋友你是我的好朋友,(用手有节奏地指对方)我是你的好朋友。(用手有节奏地指自己)好朋友,好朋友,(用手有节奏地拍手)我们小手碰小手。(和朋友手心对手心拍手)活动目标:1、学会念儿歌2、通过儿歌能掌握“你”、“我”等词。3、乐意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活动准备:1、幼儿能说出同班小朋友的名字。2、歌曲找朋友。3、欢快的背景轻音乐。活动过程:一、播放歌曲找朋友,活跃气氛教师随意走到小朋友面前,和他/她跳跳、抱抱。二、出示手偶,讲述故事,引出课题:1 、猴哥哥和猴弟弟平时是怎么在一起的?2、
19、它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2、小结:像猴哥哥和猴弟弟那样,整天呆在一起,你帮我我帮你,你关心我我关心你,这就是好朋友。我们小(1)班的小朋友每天在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这也是好朋友。三、幼儿学习儿歌。1、教师示范朗诵儿歌2遍。第二遍朗诵时加入动作。2、请幼儿和教师一起朗诵做动作数遍3、儿歌第四句“我们小手碰小手”可以由幼儿自己创编,如:“我的小脸碰小脸”“我的小脚碰小脚”等,并根据创编内容改变动作。4、请掌握较好的幼儿到前面带领小朋友们表演,引起幼儿朗诵的兴趣。5、可以采取小组或俩俩合作的形式表演。四、游戏:你是我的好朋友。自由结伴,在轻松的音乐下边念儿歌边表演。你是我的好朋友小班教案7目标:1
20、.喜欢朗诵儿歌。2.乐意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重点:初步朗诵儿歌。难点:乐意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准备:手偶。过程:1.教师出示猴哥和猴弟的手偶,讲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好朋友”的概念。 师:猴哥哥和猴弟弟是一对好朋友,他们每天一起上学、一起游戏,有好东西一起吃,猴哥哥搬不动小桌子,猴弟弟就会一起来抬,猴弟弟不会系鞋带,猴哥哥会帮他系鞋带,他们真是一对好朋友。2. 教师用这两个布袋木偶表演了儿歌的内容。3学习儿歌。(1)教师朗诵儿歌2遍。(2)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朗诵儿歌。(3)边做动作边朗诵儿歌。4.游戏:你是我的好朋友。幼儿自由结伴,边念儿歌边做动作,教师引导幼儿改编第四句内容。5.小结。反思:你是
21、我的好朋友是主题活动上幼儿园中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而对于入学不久,才刚刚接触集体生活的小朋友来说,他们对“好朋友”的理解是浅层次的、模糊的,甚至是可笑的。我在课前向一些幼儿问起这个话题时,他们的反映各不相同。有个平时很善于言辞的小朋友他的答案居然是其爸爸的名字。父与子成为好朋友,它所体现的是现代社会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密无间、平等与理解,是如今十分提倡的一种家庭教育模式,如果话从一个十八岁的青少年口中说出,是令人称赞,令人羡慕的,但对于只有五岁的孩子来说,我感到他并没有真正理解“好朋友”的概念。在我的提醒下,他说出了一个小朋友的名字,也是他的邻居。而其他小朋友似乎更是一头雾水,不知从何说起。因此
22、,我针对现有的情况,修改了原来的教案。原设计的导入是说说好朋友的名字,但我个人认为这样的导入比较呆板,而且小朋友之间的名字也不熟悉,很有可能说不出来。因此我改为以两个布袋木偶的形象出现,这样更能吸引孩子的眼球,而且也能帮助孩子理解“好朋友”的概念。于是我还自编了一个小故事:猴哥哥和猴弟弟是一对好朋友,他们每天一起上学、一起游戏,有好东西一起吃,猴哥哥搬不动小桌子,猴弟弟就会一起来抬,猴弟弟不会系鞋带,猴哥哥会帮他系鞋带?他们真是一对好朋友。在第二环节,我就以这两个布袋木偶表演了儿歌的内容,整个活动以布袋木偶贯穿始终,比较顺利地完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孩子们兴趣浓厚,同时也对“好
23、朋友”这一概念有了一个粗浅的认识。虽然孩子们会用秩嫩的口气较连贯地表演儿歌“你是我的好朋友”了,但我想,这只是一个表层的反映,“好朋友”的概念不仅仅是一种关系,更是一种深厚的感情。因此,如何培养这种社会情感更具有现实意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它的意义是显见的,它所提倡的是赋予幼儿一个良好的“社会的界定”,给他们一个积极的“他人眼中的自我”。孩子们渴望爱,渴望对他人的归属感,“好朋友”正是这种渴望的外在体现
24、。因此我们应该多为他们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且加以指导。“千里难寻是朋友”,真心希望每个孩子都有许多真诚的朋友。你是我的好朋友小班教案8活动目标1.喜欢朗诵儿歌。2.乐意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4.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活动准备1.手偶。2.动画片活动过程1.观看动画片2.教师出示猴哥哥和猴弟弟的手偶,讲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好朋友”的概念。师:小哥哥和小弟弟是一对好朋友,他们每天一起上学、一起游戏,有好东西一起吃,猴 哥哥搬不动小桌子,猴弟弟就会一起来抬,猴弟弟不会系鞋带,猴哥哥会帮他系鞋带他们
25、真 是一对好朋友。3. 教师用这两个布袋木偶表演了儿歌的内容。4学习儿歌。(1)教师朗诵儿歌2遍。(2)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朗诵儿歌。(3)边做动作边朗诵儿歌。5.游戏:你是我的好朋友。幼儿自由结伴,边念儿歌边做动作,教师引导幼儿改编第四句内容。6.教师小结。活动反思这节活动你是我的好朋友是小班上幼儿园中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而对于入学不久,才刚刚接触集体生活的小朋友来说,他们对“好朋友”的理解是浅层次的、模糊的,甚至是可笑的。我在课前向一些幼儿问起这个话题时,他们的反映各不相同。有个平时很善于言辞的小朋友他的答案居然是其爸爸的名字。父与子成为好朋友,它所体现的是现代社会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密无间、平
26、等与理解,是如今十分提倡的一种家庭教育模式,如果话从一个十八岁的青少年口中说出,是令人称赞,令人羡慕的,但对于只有五岁的孩子来说,我感到他并没有真正理解“好朋友”的概念。在我的提醒下,他说出了一个小朋友的名字,也是他的邻居。而其他小朋友似乎更是一头雾水,不知从何说起。因此,我针对现有的情况,修改了原来的教案。原设计的导入是说说好朋友的名字,但我个人认为这样的导入比较呆板,而且小朋友之间的名字也不熟悉,很有可能说不出来。因此我改为以两个布袋木偶的形象出现,这样更能吸引孩子的眼球,而且也能帮助孩子理解“好朋友”的概念。于是我通过让观看小故事:猴哥哥和猴弟弟是一对好朋友,他们每天一起上学、一起游戏,
27、有好东西一起吃,猴哥哥搬不动小桌子,猴弟弟就会一起来抬,猴弟弟不会系鞋带,猴哥哥会帮他系鞋带他们真是一对好朋友。在第二环节,我就以这两个布袋木偶表演了儿歌的内容,整个活动以布袋木偶贯穿始终,比较顺利地完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孩子们兴趣浓厚,同时也对“好朋友”这一概念有了一个粗浅的认识。 虽然孩子们会用秩嫩的口气较连贯地表演儿歌“你是我的好朋友”了,但我想,这只是一个表层的反映,“好朋友”的概念不仅仅是一种关系,更是一种深厚的感情。因此,如何培养这种社会情感更具有现实意义。认真学习幼儿教师指南,幼儿的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它的意义是显见的,它所提倡的是赋予幼儿一个良好的“社会的界定”,给他们一个积极的“他人眼中的自我”。孩子们渴望爱,渴望对他人的归属感,“好朋友”正是这种渴望的外在体现。因此我们应该多为他们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且加以指导。“千里难寻是朋友”,真心希望每个孩子都有许多真诚的朋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