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8 ,大小:83.69KB ,
资源ID:593917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93917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一单元.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一单元.docx

1、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一单元第1单元1.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认识“傣、昌”等生字,会写“坪、坝”等生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3.情感与价值了解民族小学学生的幸福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串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教学难点】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教学准备】布置学生搜集

2、有关少数民族的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导入1.播放歌曲爱我中华。2.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请同学们说说你找到的有关不同民族的图片,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少数民族的情况。3.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4.在我国的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这样的小学,我们叫它民族小学。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其中一所去看一看。板书课题:我们的

3、民族小学。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这所民族小学有什么特色呢?让咱们一起走进这所民族小学,去认识一群少数民族的孩子,去感受民族小学的魅力。1.教师配乐范读。请同学们一边听老师读课文,一边用笔画出有关民族的词语。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教师相机出示每个自然段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出示让学生认读。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顺序1.小组合作,逐段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讨论: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些什么?2.学习反馈(填空):课文先写(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再写(上课、下课);最后写(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四、自主品读,自我感悟是啊,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一所

4、怎样的小学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五、小结这节课我们采取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了解了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学习和巩固了许多生字新词;理清了课文的写作顺序。同学们和民族小学的小朋友一样,学得特别认真。“我们的民族小学”到底是一所怎样的小学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探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和课文进行了亲密接触。这节课,我们要深入了解课文,和民族小学的小朋友成为最知心的朋友。现在就请同学们继续品读课文,思考:“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小学呢? 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一)品悟民族小学的美丽1.刚

5、才同学们再次品读了课文,那么,“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小学呢?(美丽的小学)2.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一所美丽的小学?(学生讲到哪句,教师就顺势指导哪句,视课堂情况灵活地驾驭。)(1)“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各式各样的民族服装鲜艳夺目,使学校更加美丽。(2)“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3)“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3.小结,过渡。 确实,校园外山花烂漫,校园内高大粗壮的大青树,婀娜多姿的凤尾竹,千姿百态的各种野花,翩翩起舞的蝴蝶,还有在校园里穿梭的各

6、式各样的鲜艳的民族服装构成了一幅绝妙的美景图。(二)品悟民族小学的团结1.课文仅仅写了民族小学的美丽吗?你认为“我们的民族小学”还是一所怎样的小学呢?(团结的小学。方法和品悟民族小学的美丽类似。)2.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来。(1)“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2)“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3.小结,过渡。是啊,虽然民族不同,穿戴不同,语言不同,但他们团结友爱,不分彼此,是名副其实的一家人。这是一

7、所多么团结的民族小学啊!其实,小作者为我们呈现的民族小学不仅仅是美丽、团结的,它还具有什么特色呢?请同学们继续读课文,你一定会有所发现!(三)品悟民族小学的欢乐“我们的民族小学”还是一所欢乐的学校。我是从这里看出来的:“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四)品悟民族小学的祥和“我们的民族小学”还是一所祥和的学校。我是从这里看出来的。“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是啊,民族小

8、学的学生学习认真、书声悦耳,人与动物,人与环境融洽相处,怎么不是一所祥和的学校呢?怎么不令人赞不绝口呢?让我们带着对民族小学的赞美再读这段话。 三、总结1.课件出示:“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中的“这”指的是什么?能不能把它带进句子中去?(美丽的学校、团结的学校、欢乐的学校、祥和的学校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2.请同学们带着赞美、带着自豪、带着骄傲美美地把课题再读一遍。 四、揭示主题,升华情感1.为什么一个边疆的民族小学会如此美丽,如此团结,如此祥和,如此欢乐?(民族之间团结互助,是一家人。 )2.是啊,“五十六个星座, 五十六枝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9、。”我们五十六个民族手牵手,心连心,永远是一家人!正因为我们都生活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幸福,如此欢乐!我们的民族小学才会如此美丽,如此团结、祥和!3.让我们一起再听爱我中华。 五、布置作业全科王 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朗读是任何一门语言课都非常重视培养的一种能力,它是任何一个没有语言障碍的人都应具备的一种能力,一堂没有琅琅的读书声的语文课无疑是充满遗憾的,因此,培养学生通过朗读形成一定的语感一直是我们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这节语文课的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用自豪、赞美的感情来朗读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关键。在本节课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

10、,再现教材的有关形象,引导学生理解教材所描写的事物,激发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除了能读出文章的意境外,还可以巧用学生的体验,进行移情朗读,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培养语感。不足之处在课堂上的语言还是显得不够精练,问题不够明确。再教设计今后要细心斟酌、精心设计教案。这样,才能调动起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快乐地学习! 2.金色的草地【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会认“钓、拢”等生字,会写“耍、装”等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绒毛、假装、引人注目、钓鱼、观察、合拢、手掌、有趣。(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过程与方法(

11、1)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2)通过多种途径,查找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图片。(3)抓住描写灰雀可爱和人物对话的语句,启发学生采用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的学习方法,品词析句,了解灰雀的可爱及人物的心路历程。3.情感与价值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朗读,在读中感受自然景观的美,体验发现自然奥秘的乐趣,激发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教学难点】 通过读课文,与文中小男孩一起去发现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此外, 要联系生活实际在更广阔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学习本篇课文,也是难点所在。【教学准备】

12、(1)有关蒲公英的挂图或照片。(2)让学生查找有关蒲公英的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1.同学们,草地是什么颜色的?你见过其他颜色的草地吗?2.出示课题:金色的草地。 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什么?(生: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 3.好,带着你心中的疑问来读课文,并找出不认识的字,跟它交朋友。二、分小组自学,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小组长带领组员商量准备用什么方法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扫除文字障碍。 2.教师引导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可概括为四读: 一读:扫读(扫除障碍读)。小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中的字音读准,把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做上记号,查字典解决。

13、二读:连读。小组内成员分自然段连读课文,读通课文,检查字的读音。 三读:想读。小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 四读:选读。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板书生字)在自学生字时,你有哪些困难?(在字音、字形、字义等方面)在自学生字时,你还有哪些好的方法要告诉同学们? 2.师生共同解决困难,教师相机指导理解“一本正经、快乐、合拢”,可让学生做一做相应的动作,重点理解“合拢”。 重点指导学生区别“近和进”“反和返”。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4.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哪些内容比较吸引你的

14、注意。通过读课文,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5.检查学生课前搜集的有关蒲公英的资料,先让他们说一说,然后对照课文的描写和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进行比较、观察:蒲公英的花是什么样子的,是什么颜色的,有什么不同之处? 6.教师出示课件简单介绍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外皮黄棕色,叶根生,花为头状花序。 7.本课生字较多,你是用哪些方法进行记忆的?(要指导读准字音,如“蒲、傍”,识字要与词语的学习结合。) 四、回顾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课学了哪些知识,并带领学生复习一下重点的内容。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回顾课文,整体感知 1.读过课文之后,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 2.把你见过的蒲公英

15、的样子讲给同学们听听。 课件出示蒲公英的图片。(学生描述) 二、理解课文 学习第一自然段: 1.让我们跟着课文中的小朋友一起去看看这片金色的草地。(出示课件) 2.指名读。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文中的小朋友有什么感受。 3.大家是怎么赞美这片草地的?4.看来文中的小朋友和我们的感受是一样的,让我们一起来赞美这片草地,请大家齐读。 学习第三自然段: 指名读。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思考:我有什么新发现?(颜色)板书:(绿、金、绿) (1)这个发现你是从哪些语句知道的? (2)你来读一读。 (3)花瓣到底是怎么动的?你想亲眼去看一看吗? 出示课件,

16、音乐起,教师范读:“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4)花瓣是怎么动的?我们再来默读这几句话,把表示花瓣动的词语画下来。 (5)(出示课件)指名说一说画下来的词语。 (6)谁能把这几句话加上动作来读一读?请同学们注意他的动作。 (7)我们伸出手来,加上动作再来一起读读这几句话。 小小的蒲公英在草地上有许许多多,并不引人注目,可是今天我们却有了这样一个奇妙的发现,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指导朗读:同学们,请你们带着这种感情来练习朗读,先自己练着读一读。 指名读。 学习第二至四自然段: 有

17、了这个新发现,“我们”有了什么变化?先在小组里说一说。 1.指名说“我们”有了什么变化。2.联系课文说一说“我们”一开始是怎么玩儿的。3.现在有什么变化?4.发散:你会怎么爱蒲公英?(会说点什么,会做点什么) 三、总结全文 1.看板书,全班交流。 2.发散: 其实自然界还有许多花草也有这个特点,谁来说说你知道的? 3.总结: 同学们,大自然就是那么神奇美妙,大自然的花花草草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时时处处和我们一起生活、一起成长。课下请观察你喜欢的花草,下节课说说你的新发现,好吗? 四、布置作业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美读感悟法:文章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18、因此,“美读”是本课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方法。“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实践。”最主要的是让学生多读,同时教师要巧妙地借助课件,借助对学生读书的评价,帮助学生在读中去感受、去领悟,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中所描绘的鲜明形象,引起学生对课文中描述的事物与情景的关注,入境入情,促进学生自悟自得,受到美的熏陶,激起观察自然的兴趣。2.多媒体情境法:因为小学生生活经验少,但好奇心强,容易激发兴趣,因此,我运用电教手段,创设多种情境,展示课文相关图片,使学生在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的同时,轻松、愉快、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形象直观的课件展示,有助于学生读懂课文,感悟到语言文字

19、带来的美,体验到发现的乐趣,也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3.质疑问难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手段,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浓厚的思考兴趣和创新思维。不足之处1.没能够突破烦琐的理性分析,导致学生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2.还是没有跳出文本的框框,只停留在对文本表面的感受和理解上。教学第二自然段时,只是让学生在读、演中体会文中兄弟俩对这片草地的爱,没能及时让文本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沟通,“要是我们在这片草地上会怎么玩?这片草地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整堂课,还只是停留在文中的兄弟俩对这片草地的爱和草地给“我们”带来的快乐,而没有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片草地的感受。再

20、教设计语文的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应引导其多读、多思、多想,在本文的学习品读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如“蒲公英飞翔着,它似乎在寻找自由,寻找梦想”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无论是语言表达,还是情感积累都得到了很好的提升。3.爬天都峰【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1)学会生字,掌握多音字“都”“假”在语句中的正确读音;理解“发颤、奋力、终于、居然、汲取”等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会用“终于”写一段话。(2)理解课文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讨论、品味重点词句,体会其中的含义。 3.情感与价值 使学生懂得只要有勇气、奋发努力,就能战胜困难;

21、知道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是一种可贵的品质。 【教学重点】(1)“我”爬天都峰的过程。 (2)读懂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爸爸说的话的含义。【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师生交流有关天都峰的资料。 天都峰是黄山“七十二峰”中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一千八百多米。天都峰最险处是鲫鱼背,它是一道长约十几米,宽不过一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22、三、检查自学情况 1.拿出生字、词语卡片,小组内互相认读、正音。 2.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 3.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4.理解重点词语。奋力:充分鼓起劲来。本课指努力向上攀登。 终于: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以后出现的情况。本课是指“我”、爸爸和老爷爷经过艰苦的努力,登上了峰顶。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 汲取:吸取。 四、通读全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1.自由读,标出自然段,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分小组互相交流。 3.全班交流。 (课文主要讲在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登上天都峰的事。) 五、再

23、读课文,理清层次 1.指名分读每个自然段,并说说各写了什么。 2.理清作者的叙述顺序: 爬天都峰之前爬天都峰爬天都峰之后。3.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段交代了什么。 (爬天都峰的时间、地点、人物。)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天都峰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画出有关语句,轻声读一读。 2.说说课文中是怎么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的。(1)高:“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 “我爬得上去吗”这一句是不是怀疑自己能否登上天都峰? (更进一步表现了天都峰的高。) (2)陡:“笔陡”“石阶边上

24、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教师用一根线绳作为“石阶边上的铁链”,使学生体会什么叫“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什么叫“发颤”。(烘托了天都峰的陡。) 3.指导读出天都峰“高”和“陡”的特点。 4.学生练读、评读。 5.小结。 作者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在于突出爬天都峰的困难,暗示了登上这么高、这么陡的山峰,是需要勇气和力量的。 三、学习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 1.自读这部分内容,画出老爷爷和“我”的对话。 2.出示句子:“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3.思考:他们所说的话中都有一个“也”字,这个“也”是什么意思?他们是互相怀疑吗?表现了他们的什么精神

25、? 4.学生分组讨论。 5.全班交流、小结。 (天都峰这么高、这么陡,小朋友这么小的年纪,老爷爷这么大的年纪怎么也来爬呢?表面上似乎双方都有怀疑,实际上是互相羡慕、敬佩,表现出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 6.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四、学习课文第六、七自然段 1.提问:“我”是怎么爬天都峰的?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攀着铁链上”“手脚并用向上爬”) 2.出示句子,填空,再说说用上括号里的词语好在哪里, 我()向峰顶爬去。 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用“奋力”突出了爬山过程的艰难,要充分鼓起劲来,不怕困难、向上攀登。“终于”是经过“奋力”的结果。

26、使我们感受到要攀登高峰,必须奋力向上、勇于攀登才能达到目的。) 3.朗读这几个自然段。 五、学习课文第八、九自然段 1.登上天都峰以后,“我”和老爷爷为什么要互相道谢? (1)老爷爷为什么说是“你的勇气鼓舞我”?“居然”在这里说明了什么? (其实也可以说是意料之中,因为老爷爷有那种勇于攀登的精神,一定能爬上天都峰。) (2)小朋友为什么说“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3)他们的对话中都有一个什么词(勇气)?这“勇气”体现在哪里? (体现在他们都敢爬天都峰。如果没有勇气,这一老一小怎么敢爬天都峰呢?) 2.你从他们的话中体会出什么? (一个人只要有决心、有勇气,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27、)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六、学习课文第十自然段 1.爸爸为什么说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因为这一老一小,虽然互不相识,但是都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互相鼓励、互相学习。) 2.想想他们是怎样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的。 3.你从爸爸的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人与人的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才能取得进步。) 七、总结同学们,老师相信你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面对困难、面对挫折时,会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鼓足勇气,战胜困难。同学们,你们有勇气和信心吗?八、布置作业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成功之处以读感悟,体验天都峰的“高”和“陡”。本篇课文具有丰富的情感

28、性,情可以感人,情可以育人,同时能给人很多启迪。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教师把重点放在朗读感悟上,以读促思,以思促说,以说促情。在体会天都峰的“高”和“陡”这两个特点时,让学生对第二自然段进行多次形式多样的朗读,在读中让学生体会天都峰的“高”和“陡”,如通过“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体会天都峰的高;通过“挂”等词体会天都峰的陡。并且引导学生充分朗读“我”和老爷爷的两次对话,揣摩“我”和老爷爷各自的复杂心情,想象他们的思想起伏和斗争,体会他们是怎样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的。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再抓住“奋力”“一会儿一会儿”“爬呀爬”“终于”等重点词句进行反复朗读体会,让学生联想“我”和老爷爷登山的艰

29、难,“我们”是怎样互相鼓励和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奋力攀登、勇往直前的。学生了解了这一点,就会明白,两个人爬上天都峰之后,为什么会互相道谢,也就更容易理解爸爸说的话了。不足之处在品析文中体现人物不怕困难的语句“我奋力向峰顶爬去”“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时,由于只停留在口头上的交流,没有准备相应的练习进行巩固,所以在进行以说促情这一环节时显得老师讲得多,学生悟得不深不透,以至于在测试中见到这些知识点时,学生不能灵活地回答问题。再教设计在教学活动的准备过程中,应更深入地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教学要领,拓宽知识面。在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以读促想,以想促说,再向以说促

30、写过渡,加强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4.槐乡的孩子【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槐乡孩子采槐花劳动的欢愉。掌握生字词。(2)了解槐乡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3)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2.过程与方法读思发表见解体会再读。 3.情感与价值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的内容,培养自读能力,并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 【教学难点】 让孩子通过阅读,体会一些词句表达情感的作用。若有新词句,应给予适当指导或讨论来解决。【教学准备】有关槐乡、槐花的课件。【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导言激趣,揭示课题同学们,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就像七彩的图画。我们的校园生活充实而又快乐,我们的课余生活丰富而又有趣。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在第一单元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哪篇课文让我们领略到了各民族的小学生快乐的学习生活呢?(我们的民族小学)那么,金色的草地一课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在草地上干什么的快乐呀?(玩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