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33.69KB ,
资源ID:5938148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93814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精编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小升初语文必备古诗详解及练习题通用版含部分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精编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小升初语文必备古诗详解及练习题通用版含部分答案.docx

1、精编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小升初语文必备古诗详解及练习题通用版含部分答案小升初语文必备古诗详解及练习题一、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 敕勒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名称,顾名思义就是歌颂北方敕勒族游牧生活的美好。 2、相关考题 (1)敕勒歌是一首_朝时的民歌。(北) (2)穹庐是指_(蒙古包) (3) “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读_(现) 二、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1、这是一首汉代乐府诗,乐府是汉武帝年间设置的一种掌管音乐的机构(有点像现在的娱乐公司)

2、,负责搜集民歌,乐谱,训练音乐人才(歌手)。所以由乐府搜集而流传下来的诗歌就是乐府诗了。 2、相关考题 (1)江南题目中的“江”是指_(长江) (2)汉乐府的意思是_(汉朝掌管音乐的机构) (3)诗歌通过对莲和鱼的描写,表现了_的快乐心情。(采莲人) (4) “鱼戏莲叶间”这句诗运用了_的修辞方法。 三、咏鹅 唐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1、这首诗的作者是骆宾王很多孩子都知道,但是知道他是初唐四杰之一的就很少了。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三人一起被合称为“初唐四杰” 2、理解这首诗应该注意的几点: 色彩:白毛、绿水、红掌 动作:向、歌、浮、拨。四、风 唐 李峤

3、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1、这首诗每句都在写风,主题也是咏风。说风能使晚秋的叶子落下,能催开二月的鲜花,能掀起千尺巨浪,能把翠竹吹得歪歪斜斜。实际上这首短小的诗告诉了我们一个写作的简单规律:所写内容一定是扣题详写的,从不同的几个方面。有时间的话可以让孩子尝试自己写写风。 2、相关考题 (1) “三秋”的意思是_(深秋) (2) “解”的意思是_(能够) (3)填上一个表示数字的词语。 解落_秋叶,能开_月花。过江_尺浪,入竹_竿斜。 五、山村 宋 邵雍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这是一首经典的少儿启蒙诗,但在给四年级孩子授课的过程当中

4、仍然有学生不知道这首诗,尤其是对于作者的一些情况的不了解,下面整理一些供大家参考。 1、作者简介: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又称安乐先生、百源先生,谥康节,后世称邵康节,北宋五子之一,北宋理学家。 2、与邵雍相关 (1)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出自邵雍 (2)邵雍一声淡泊名利,以教书为生。当时的司马光,程颢,程颐等都非常敬重他。还凑钱给邵雍买了一套房子。取名为“安乐窝”这也是他号安乐先生的由来。 (3)邵雍精通易学。说白了就是很会算命。 (4)邵雍最适合读的一首作品就是这首山村 六、咏柳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1、关于作者:贺知章 字季真,号四明狂客,主要擅长写绝句。另外一首回乡偶书也广为流传。 2、这首咏柳是一首咏物的诗,通过对于柳树的描写,赞美了春天给大地带来的勃勃生机。 3、相关考题 (1)本诗中妆的意思是_(打扮),丝绦_(用丝编成的绳带) (2)本诗中运用了(拟人,比喻,设问)的修辞方法。 (3)诗人把(春风)比作一把剪刀,形象,富有美感。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七、古朗月行 唐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1、古朗月行:朗月行是一个乐府古题。李白用了这个题目所以叫“古朗月行”,但李白并没有袭旧,而是自成

6、以风格。尤其是前四句,通过简单的文字写出了儿童对于月亮懵懂的认识。 2、李白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这首诗同样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神话传说的巧妙结合,表现了一个神奇而又合乎情理的艺术意境。 3、相关考题。 (1) “又疑瑶台镜”中的“疑”和“疑是地上霜”的“疑”都是(怀疑)的意思,这两句诗分别出自李白写的(古朗月行)和(静夜思) (2)李白的这首小诗写得是他小时候对月亮的看法,诗人把月亮比作(白玉盘)和(瑶台镜),十分幼稚而可爱,语言质朴,比喻有趣。 (3)诗中(又疑瑶台镜)这一句借助神话传说,表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点。 八、锄禾 唐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

7、辛苦。1、这首诗又叫悯农,作者唐代诗人李绅。悯农共两首,这是其一。诗的重点是写农民的辛苦,并告诫人们要爱惜粮食。 2、相关考题 (1)这首诗当中的名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告诫人们要(珍惜粮食,不要浪费)。 (2)诗的开头描写了烈日当头(农民)的辛苦,提醒人们(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诗歌表达了对农民(敬重与同情),著名诗人范仲淹江上渔者中也有两句诗写出了劳动人民的饥苦,这两句诗是(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3)请说说你读完这首诗的感受。 九、悯农其二 唐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译文:春天中下一粒种子,秋季能收万颗粮食,全国都没有闲置的土地,但仍然

8、有农民饿死。 很多学生,直译这首诗是没有问题的。但农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遭遇呢?既然收了那么多粮食,为什么还会有农民饿死呢?这实际上是封建社会的剥削制度造成的悲剧。 2、相关考题 (1)悯农二比悯农一更加深刻,对农民的辛劳及悲惨命运做了真实的描写,你有什么感想请说一说。 (2)诗中第(1)句写春种,第(2)句写秋收。春华秋实概括了(农民)生产粮食的(辛苦)。“一粒粟” 和“万颗子”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农民劳动(创造的巨大财富)。 十、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作者:王之涣 字季凌。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 2、重点词语解释: (1)鹳雀楼:是在现

9、在山西省永济市西南,因为经常有一种叫鹳雀的鸟在上面栖息而得名。 (2)依:傍着 尽:消失 穷:达到极点 更:再。 3、相关考题。 (1)前两句诗是诗人所_(见),短短的十个字,现在看来,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景,后两句是诗人所(想),要想看到最远方,就得登上更高一层楼。 (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诗现在被人用来鼓励别人积极向上、不断努力。请你写出其他的激励人们的诗句(比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 十一、画鸡 明 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生平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1、作者:唐寅,字伯虎。是明朝很有名的诗人和画家。 2、直译:它的头上鲜红如红花怒放的帽子不用栽培

10、是天生就有的,它是白鸡所以满身雪白走过来。一生中它从来不敢随便说话,一旦喊起来千门万户就随着打开了。 3、这首诗前两句状物明确,按照从局部到整体的顺序,生动的刻画出了大公鸡的威严姿态。后两句又道出了深刻的道理,说出了公鸡的威严,同时也是在暗喻自己。 十二、绝句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作者:杜甫。字 ,号 。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 他的诗被称为 2、这首诗主要写的是作者居住的环境四周美丽的景色。碧绿的柳树上,黄莺在歌唱,晴空万里的蓝天,一行白鹭在飞翔。( ) 从窗口可以看见西山的白雪,门外沿江停着来自万里以外的船只。( ) 这首诗由近

11、及远,描写有动有静,动静结合,描绘出了一副非常优美的图画。3、 相关考题 (1) 大李杜指的是(李白)和(杜甫),小李杜指的是(李商隐)和(杜牧) (2)诗人杜甫生于开元盛世及安史之乱时,历尽艰难,他的诗记载了这一时期的历史现实,所以被后人称为(诗史) (3)这首诗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请另外写出两句描写该季节景色的诗。 十三、赠汪伦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题目顾名思义就是送给汪伦的诗,汪伦是李白的朋友。本诗以潭水之深比喻两人情谊之深。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真正做到了景真情切 2、相关考题。 (1)这是一首(送别)诗,是(汪伦)送

12、别(李白) (2)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的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3)本诗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形象的写出了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十四、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夜雨景。好雨同时也说出了作为一个好人应该具有的高尚品格。 2、相关考题。 (1)读音。好( )雨,潜( )入夜,花重( )锦官城 (2)首诗是描写春夜(雨景)的,诗人按照(盼)雨,(听)雨,(看)雨的思路,赞美了(春雨)的及时。 (3)“好雨知时节”这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十五、凉州词 唐 王之涣

1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1、直译: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峙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2、凉州词:又名凉州歌。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等于213cm或264cm,约等于2.3m或2.6m)。 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属于一种乐器. 杨柳: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诗小雅采

14、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度:越过。 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何须:何必。 3、相关考题 (1)辨音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声) 京口瓜洲一水间(四声)(2)判断对错 仞是古代长度单位,七米或八米为一仞。(X) 诗中杨柳指的是折杨柳这首曲子。() 十六、山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作者: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主要擅长写七言绝句。与当时另外

15、一位著名诗人李商隐合称“小李杜”除本篇以外杜牧的七绝赤壁建议学生背诵。2、诗文分析:诗的前两句写出了山势的高峻。三四句写深秋美景。通过对夕阳中的枫叶和二月的花朵的对比,突出了红叶特有的美。 描写景物的顺序由远及近。 3、相关考题。 (1)小李杜是指_(李商隐和杜牧),李杜指(李白和杜甫),王孟指(王维和孟浩然)同为山水田园派代表诗人,韩柳指的是(韩愈和柳宗元) (2)仿照例子填空。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 白云深处有人家( )写云,写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写枫林 霜叶红于二月花( )写枫叶特有的美 (3)古人写秋常写秋的悲凉,而这首山行却是秋的颂歌。著名诗人刘禹锡也有一首诗是颂秋的

16、,把这首诗默写下来。 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十七、夜宿山寺 唐 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1、 夜宿山寺就是夜晚借宿在山上的寺院。 2、 这首诗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楼的高,表达了诗人向往神仙般生活的追求。 3、 危楼,这里指高楼。 而不是快要倒塌的楼 4、 直译:山上寺院的高楼多么高,人在楼上一伸手就可以摘天上的星星。我不敢大声说话,恐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5、 相关考题。 (1) 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危楼_ 百尺_ (2) 本诗运用了( )修辞手法,写出了楼宇的高。 十八、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

17、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日照香炉生紫烟。 1、直译:太阳照射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雾,远远看去瀑布像匹白练挂在山前。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直泻而下,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落自九天。 2、本诗描绘了庐山瀑布飞流直下的壮观景色。前两句写香炉峰和瀑布。后两句是诗人想象,化静为动。 3、相关考题。 (1)组词 炉( )庐( ) 遥( )瑶( ) (2)判断对错(都是正确的)1)诗人采用夸张的方法,抒发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 2)前两句把动态瀑布写静了。( ) 3)疑与疑是地上霜中的疑意思相同( ) 十九、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1、白居

18、易曾在江南杭州和苏州做官,很受当地群众的爱戴。这首词是他回忆江南景物的作品,艺术上很有特色。先说选材。这首词就是写春天日出时的江南风光。江南风光之美,在于她的秀丽明艳,而最美丽的是那碧绿的江水,最明艳的是那鲜红的江花。可以说,写江南的日出江花和春来江水,正是写最美的地方,最美的时刻,最美的景色。 2、修辞。形容花红和水绿的两句诗,都是比喻:春风吹拂的满江绿水,就像青青的蓝草一样绿;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这样形象的比喻,把江南的春天渲染得多么绚丽多彩,多么生机勃勃啊!那迷人醉人的春色,当年在苏杭是曾经金属锰览过的,而今却没有那样的机会了。诗不禁叹息地说:叫人怎能不怀念江南呢?结

19、尾这个反问句,诉说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深的热爱,也激发着读者对那美丽风光的深深的向往。 3、相关考题 (1)白居易是一个( )诗人 (2)蓝在句中的意思是( ) (3)诗中的对仗句是( ) (4)谙的意思是_。(熟悉)红胜火意思是_( )绿如蓝意思是_。( ) 二十、所见 清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 作者:袁枚,字子才,号简斋,世称 。现在浙江杭州人。生于清朝乾隆年间,是著名的田园诗人。 2、 这首诗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的牧童形象。前两句写牧童骑牛边走边唱,后两句,歌声嘎然而止,原来是想捕捉树上的鸣蝉。 3、 相关考题 (1) 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林樾:_(

20、)意欲_( ) (2) 填空。 1) 袁枚字( ),号( ),是( )代诗人。 2) 本诗中哪一句描写了牧童的静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哪一句描写了牧童的静态?(忽然闭口立) 二十一、华山宋 寇准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1、 直译:华山高耸,只有天在它的上边,再没有别的山能与它同高齐肩。抬头望,江上太阳近在眼前,低头看,白云在脚下下盘旋。 2、有趣的是,历史上还有一位曾三步成诗的诗人,他便是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寇准。据史料载,寇准年少时,其父宴请宾客,酒至酣,一客人提议请寇准即席赋诗助兴,寇准欣然应允。客人命题为咏华山。接题后,寇准踱步思忖,至三步,一首五

21、绝脱口而出: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寥寥数句,道出西岳华山雄伟峭拔之势,满座宾客无不叹服。 来源:学*科*网3、作者:寇准,北宋政治家诗人,汉族。字平仲。寇准与宋初山林诗人潘阆魏野“九僧”等为友诗风近似也被列入晚唐派。 4、 相关习题(1)华山这首诗主要写了华山的_。( ) (2)本诗通过对于( )衬托出了华山的高 二十二、早发白帝城 唐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直译:早晨辞别了耸立在云霞里的白帝城,坐船而下,相距千里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回去。两岸的猿猴的叫声一直在山谷回响,轻便的小船,已经穿过了万座重重的高山。 2、

22、重点词语解释: (1) 早发白帝城: 。 (2) 朝辞: 。 (3) 千里江陵: 。 3、 相关考题 (1)早发白帝城是写唐朝大诗人( )在( )时从( )出发。 (2)“万重山”与“一日还”突出了诗人回家时的( )心情。 (3)李白的时擅于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赠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与本诗中的哪一句同样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 ) 二十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直译:老朋友孟浩然与我在黄鹤楼辞别,在繁华盛开的三月,他乘船东下去扬州,孤单的船儿越走越远,渐渐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绵延的长江水滔滔不绝的在天边奔流。

23、2、 这首诗是李白为孟浩然所作。主要写两人的离别之情。情调轻松,充满了诗情画意。 3、 相关考题 (1) 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烟花”指的是( ) (2) 唯见长江天际流中的“唯”的意思是( ) (3) 请写出几个含“际”的成语。(4) 这首诗同赠汪伦一样是一首( )诗,本诗借景抒情,而后者以( )比喻送别之深情,生动形象。 二十四、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 作者:字廷秀,号诚斋。写的诗被称为“诚斋体”,诗集为“诚斋集”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宋朝杰出的诗人。 2、直译: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小路旁边的树上的花

24、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阴。儿童们奔跑着,追扑那翩翩飞舞的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飞到黄色的菜花丛中后,孩子们就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们了。虽然他们找不到蝴蝶,但是他们依然很高兴、快乐。 3、 相关考题。 (1) 宿新市徐公店的意思是( ) (2)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晚春农村景色的诗,请找出能够体现儿童捕蝶快乐天真的动词( )、( ) (3) 本诗作者是( ),是( )朝的杰出诗人。 二十五、塞下曲 唐 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1、 直译:将军配戴着用鹫鸟的羽毛做成的箭,燕尾形刺绣的旌旗飘带迎风飘动。屹立着宣布新的命令,千营的将士一齐回应。 2、 卢

25、纶的塞下曲共有六首,小学阶段所说的塞下曲指得是这首。这首边塞小诗,写一位将军猎虎的故事。 3、 相关考题。 (1) 辨音。本诗最后一局中“没”应读( ),棱读( ) 这首诗中的那两句写出了将军的箭法高超。( ) 二十六、小池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直译:泉眼无声的,好像很珍惜似的细细流着泉水,树荫映照着池水,仿佛也无限喜爱这柔和明丽的水面。小小的嫩荷刚刚露出一个紧裹着的尖角,就已经被戏水的蜻蜓发现,立在上面歇息了。 2、 这首诗写得就好像一幅花鸟鱼虫的画一样,画面中,池,流,荷,蜻蜓层次丰富,生机盎然。 3、 相关考题: (1) 组词

26、 惜( )昔( ) 池( ) 驰( ) (2) 泉眼无声惜细流中的“惜”的意思是(珍惜) (3) 树阴照水爱晴柔中“爱晴”的意思是(喜爱晴天) (4) 杨万里是(宋)代诗人,字(廷秀),号(诚斋),是一个多产诗人。 二十七、春日 宋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直译: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沿着泗水河边去寻找美丽的景色,看那无边大地一时间都换上了新装。在春游中很容易认识了东风的面容,因为春天总是百花吐艳,万紫千红的。 2、 作者: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 3、 这首诗的前两句写在一个晴朗日子里,诗人在泗水河寻春的情景。后两句写百

27、花争艳,万紫千红,处处一片春的气息。 4、 相关考题。 (1) 胜日寻芳泗水滨中的“胜日”指的是(风和日丽的日子) (2) 无边光景一时新中的“一时”指的是(一时间,形容时间短暂) (3) 等闲识得东风面中的“等闲”(平常) (4) 春日是诗人漫步在(泗水)河畔,享受踏青的乐趣。诗中的哪两句诗你觉得最富有哲理?(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二十八、渔歌子 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1、直译:西塞山下,白鹭掠过,桃花盛开,春水初涨,鳜鱼更是肥美。戴着青竹笠,披着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都不想回家。 2、作者:张志和,字子同。自号“烟

28、波钓徒”渔歌子共五首,流传最广。这首诗通过自然风光的描写和对渔人垂钓的赞美,表现了作者期望自己永远隐居江湖,向往自由生活,享受人间乐趣的心情。 3、 相关考题 (1) 张志和是(唐)代著名诗人,自号(烟波钓徒) (2) 这首诗第一句点明地点,衬托渔夫的悠闲自得。第二句,表现了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第三句运用了( 借代)的修辞方法,第四句描写了捕鱼人的(捕鱼的情态,乐而忘归) 二十九、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 直译:西湖到底是处在六月中,风光与其他时节都不同。连天的荷叶无边无际,格外碧绿,映照着阳光的荷花,也异常红

29、艳。 2、这是一首写景诗,写得是夏天,作者选用的景物是荷花。前两句写诗人面对六月的西湖风光,发出由衷的赞叹,后两句抓住了与四时风光不同来描述。 3、 相关考题。 (1)“晓出”的“晓”指的是(早晨) (2)“别样”的意思是(特别) (3)这首诗是南宋大诗人(杨万里)送朋友(林子方)时写的一首诗,送朋友的时间是(早晨),地点(西湖)。 (4)这首诗描绘的是夏日的景色,你从哪句诗能够看出来? 三十、赠花卿 唐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1、直译:锦官城里的音乐声轻柔悠扬, 一半随着江风飘去,一半飘入了云端。 这样的乐曲只应该皇宫里才有,平常百姓家哪里

30、能听见几回? 2、赠花卿意思就是(以此诗)赠送给花敬定。锦城:即锦官城,此指成都。 丝管: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泛指音乐。这句说战乱勘定后的成都,主将大张筵席,尽情作乐。 纷纷:形容乐曲的轻柔悠扬。 天上:双关语,虚指指天宫,实指皇宫。 3、全诗四句,前两句对乐曲作具体形象的描绘,是实写;后两句以天上的仙乐相夸,是遐想。因实而虚,虚实相生,将乐曲的美妙赞誉到了极度。 三十一、竹里馆 唐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晚年隐居时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是诗人生活态度以及作品特点的准确描述。 2、 重点字词:幽篁(hung):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 啸(xio):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 类似于打口哨。 深林: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