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104.88KB ,
资源ID:592657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92657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文言文二则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文言文二则教案.docx

1、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文言文二则教案第七单元 本单元以“艺术之旅”为主题,包含文言文二则月光曲京剧趣谈三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聊聊书法”“习作:我的拿手好戏”和“语文园地”。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本单元所选的三篇课文,都与艺术有关,教学本单元课文要以读为主,在读中感悟文本内容,了解京剧的特色,学习表达的条理性,借助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口语交际要有条理地表达对书法的了解,对感兴趣的话题可以深入交流。本单元的习作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提纲,通过列提纲明确自己的写作思路,并紧扣单元目标:写出自己的拿手好戏,把感受、看法写出来。将句子写通顺,把重点部分写清楚。

2、“语文园地”可以通过朗读、想象、抄写、背诵等多种形式交流,掌握多种做课堂笔记的方法,养成做笔记的习惯;学会修改“说明书”;积累与戏曲有关的词语和不同类型的成语。内容课时内容简说教学要点文言文二则2伯牙鼓琴描写了伯牙与锺子期的深厚情谊;书戴嵩画牛用简单的手法叙述了一件事,并讽刺了凭空想象的外行人。1.会写15个生字,会写12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相关资料,读懂小古文,体会其表达的深刻含义。3.自读自悟京剧趣谈,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各部分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条理性,感受京剧的无穷魅力。4.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月光曲2讲述了贝多芬因同情贫苦兄妹而为他们弹琴,从而

3、创造了月光曲的故事。京剧趣谈1介绍了我国京剧艺术中的“马鞭”和“亮相”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口语交际1聊聊书法1.能在课前收集资料,聊聊书法中的名家、故事、作品等。能在交流中,有条理地表达清楚,讲的时候能借助图片或实物。2.对感兴趣的话题能深入交谈。习作2我的拿手好戏1.能通过列提纲明确自己的写作思路,并将自己的拿手好戏写下来。2.能将句子写通顺,写清楚重点部分。语文园地2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1.能交流做课堂笔记的方法,并养成做笔记的习惯。2.能积累与戏曲有关的词语,并交流它们的意思。3.能结合图片修改“玩具小台灯制作说明书”。4.理解“高山流水”“轻歌曼舞”等成语的意思,并灵活运用。

4、21 文言文二则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伯牙鼓琴。2.学生能凭借注释、资料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体会艺术之美。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难点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1.字词教学本课中“弦”“若”“哉”“汤”“嵩”“轴”“曝”“谬”等字易混难读,可通过词语教学进行正音。文言文以单音节词为主,有些字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的意思大不相同,可以指导学生结合课后注释,或者查阅古汉语词典理解单音节词的意思。老师也可以把字义通俗化。如“方”是“刚刚”的意思,“志”表示心志,通俗地说,就是想到。2.阅读理解文

5、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因为篇幅短小精悍,所以往往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本课可以抓住文本的空白之处,支持学生展开想象,如伯牙鼓琴一课引导学生猜想,除了巍巍太山和汤汤流水之外,伯牙的琴声还可能表现了哪些动人的场景。通过补充资料帮助学生理解伯牙破琴绝弦的行为。学习书戴嵩画牛这篇文章,通过抓住关键词,理解人物的情感态度。抓住描写人物的细节,了解人物形象,从而明白文章蕴含的道理。3.表达运用用“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进行表达训练。伯牙鼓琴一课突出伯牙善弹、子期善听和伯牙痛失知音的痛苦;书戴嵩画牛一课则要求学生变换角色,讲出故事的趣味性。1.预习提纲(1)通过查

6、字典、结合注释等方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搜集伯牙和锺子期之间的故事。(3)查阅苏轼的资料。2.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初步了解文言文特点,理解背诵伯牙鼓琴。2.通过诵读了解伯牙、锺子期因为音乐而成为知音的故事,感受艺术魅力,受到美的熏陶。3.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一、音乐导入巧激趣1.谈话导入: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震撼人心、发人深省的文言文。板书课题文言文两则,齐读课题。2.播放高山流水古琴曲:大家现在听到的这首曲子,名曰高山流水,已经流传

7、了几千年。它能受到人们的喜爱,不仅是因为它旋律优美,还因为它蕴含着一个动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故事伯牙鼓琴,师板书,生齐读课题。【设计意图】本课讲述的本身就是关于音乐的故事,用高山流水的乐曲导入,既契合本课内容,又能引起学生注意。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自读提示。(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学生自读,师巡视。3.检查初读情况。课件出示:1.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2.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指名读,读正确,读流利。(2)猜想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三、花样朗读晓

8、停顿1.这是一则文言文,读起来比较拗口,但只要注意停顿,就能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来。仔细听老师读,注意老师是如何停顿的,边听边画出停顿记号。2.教师范读。3.课件出示画了停顿记号的课文。课件出示: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斜线是停顿符号,“乎”字是语气词,在朗读语气词时适当延长后再停顿,一咏三叹,颇有韵律美。)4.生读课文。(1)你也能像老师一样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9、来吗?赶快读读吧!一定要注意停顿哦!(2)自读练习,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5.师生合作读。师:我们来合作读课文,老师读每句的前半部分,学生读后半部分,一遍读完后,交换朗读内容。6.指名配乐读。【设计意图】读文是初解文意的基础。教师通过示范指导、自由读、男女生读、师生合作读等形式,层层推进,扎实训练,不仅让学生学会流畅地读文言文,还能让学生感悟文中每一句话中前后一一对应的特点,也为下面理解文言文做铺垫。四、合作探究懂文意1.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思考一下,要读懂文言文有哪些方法?课件出示:(1)查工具书,如古汉语词典。(2)借助注释来理解。(3)可以多读,联系上下文

10、理解。(4)结合插图理解。(5)小组讨论,问同学。2.学生先进行自学,而后开展小组讨论。3.反馈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指导。4.预设1:“方鼓琴而志在太山”中“方”的意思。师:“方”是刚才的意思。预设2:“善”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师:“善”字是“好、妙”的意思。通过这个字的意思,悟出理解文言文要注意联系上下文。预设3:“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中的“足”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师:“足”在文中的意思是值得。预设4:文中的“巍巍”“汤汤”这些叠词有什么好处?师:叠词的运用使诗文既呈现出一种音韵之美、富有节奏感,又使人物的感情得以酣畅淋漓的表达。这些词不仅让我们有了形象感,而且还让我们对锺子期的内心有

11、了更深切的感受。5.创设情境,训练语言。伯牙鼓琴志在_,锺子期曰:_6.小组内合作,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设计意图】高年级的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有一定的知识及方法的积累,采用合作探究的形式,便于学生释放已知,解决疑难,获得更多的新知。“反馈组内不能理解的问题”环节,通过学生交流,教师点拨,词句的意思便迎刃而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刚才探究的成果解释全文的内容,就变得水到渠成了。五、朗读课文,熟读成诵1.结合资料,谈谈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并和同学交流感受。2.带着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熟读课文。3.同桌互背。【设计意图】讲故事是学生对文本言语再现的过程,是语言文字的积累运用。学生

12、能用自己的话讲出来,“粗知文言文大意”的目标落到实处。六、补充拓展悟情感1.教师深情描述雨夜的相见。据记载,伯牙子期在一个中秋之夜的雨后因琴声偶遇,因音乐而相知,他们彻夜长谈,不觉东方发白。伯牙子期洒泪而别,他们相约第二年八月十六日再相见。春去秋来,当伯牙满怀期待的赶来与子期相见时,万万没有想到,面对的不是子期的人而是子期冰冷的墓碑。课件出示最后一句,齐读:课件出示: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2.以伯牙的地位与“破琴绝弦”的行动感受伯牙内心之痛。伯牙是当时著名的琴师,既是弹琴高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为“琴仙”。再看“破琴绝弦”的行为,有什么想对伯牙说的吗?预设

13、:(1)兴许你还会遇到像子期这样的知音呢?(2)精美绝伦的瑶琴,你砸掉不可惜吗?(3)如此高的技艺不再弹,不感到遗憾吗?师:伯牙又何尝不是这样想的呢?伯牙“盘膝坐于坟前,挥泪两行,抚琴一操。那些看者,闻琴韵铿锵,鼓掌大笑而散”。面对此情此景,仰天长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一起读。3.从有关知音的诗词感受知音难觅的痛苦。课件出示: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欧阳修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曹雪芹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孟浩然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增广贤文这些诗句表达了同一个

14、主题:知音难觅。4.小结:这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伯牙与锺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感动。表达了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以及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设计意图】通过补充资料、教师渲染等手段,让学生走进伯牙内心,体会痛失知音之情。通过历朝历代关于知音的名句积累,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影响力,体会知音难觅。在此基础上,领悟课文的主题思想就很容易了。七、对比关注编者意1.课件出示伯牙子期相遇时的图片(教材第96页插图)。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学生提出疑问。)一位是身居高位,集古琴家、作曲家于一身的琴仙。一位是戴斗笠、披蓑衣、背干柴、拿扁担的樵夫。是什么原

15、因让这两位身份不同,地位悬殊的人走到了一起?又是怎样的原因让伯牙毅然决然地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呢?是古琴的魅力,是音乐的魅力,这就是艺术的魅力。(板书:艺术的魅力)2.配乐诵读全文,感受艺术的魅力。【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对话的过程。伯牙鼓琴中伯牙、子期超越了地位、国籍而成为知音,就是因为音乐、艺术的魅力。本环节从人物的介绍中,从学生的质疑中,来感悟艺术的魅力。八、布置作业1.背诵全文。2.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设计意图】 “评价学生阅读浅易的文言文,重点考查学生的记诵积累。”最后学生能够熟读成诵,很好的达成了阅读文言文的一个基本目标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16、第2课时课时目标1.读准“曝”“囊”“搐”等易混难读的字,把握朗读的停顿,读通课文。2.借助注释、资料及已有文言基础,读懂句子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3.从这篇文章中明白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象,也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的道理。一、欣赏作品,导入课题1.一首乐曲,让伯牙和锺子期成了知音,艺术就是具有如此强大的力量。不仅音乐艺术如此,绘画艺术也同样能震撼人心,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欣赏绘画作品。课件依次出示四幅著名画作(郑板桥的竹、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戴嵩的牛),最后一幅为戴嵩画的斗牛图,顺势导入课题。2.介绍背景:戴嵩是唐代著名画家,特别擅长画牛,他画的牛栩栩如生

17、,尤其这幅斗牛图深受书画爱好者的喜爱。因为这幅图还引发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到底是一个什么有趣的故事吧。(师板书课题,全班齐读。)【设计意图】由绘画作品导入本课,既让学生直观感受绘画艺术的美,又能顺其自然引出故事,让学生质疑,会是一个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这样的设计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下面的教学做好了准备。二、多样读文,整体感知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文言文朗读有一定难度,下面几个字词能读对吗?课件出示:蜀 轴 囊 曝 搐 婢 拊 掌(3)指名朗读,正音。(4)齐读全文。2.指导课文,明确节奏。(1)师:这篇课文在朗读时,应

18、该怎样停顿呢?(2)生交流汇报。课件出示: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3.学生试读,熟悉节奏。4.自由练读,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畅。5.师生合作读。师:我们来合作读课文,老师读课文的叙述部分,同学读牧童所说的话,一遍读完后,交换朗读内容。【设计意图】读文是理解文意的基础。教师通过指名读、示范读、自由读、师生合作读等形式,层层

19、推进,扎实训练,不仅让学生能流畅地读文言文,还能让学生感悟文中每一句话的意思,也为下面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做好了准备。三、自学质疑,理解文意1.用自己的话讲讲课文的大概意思。课件出示:(1)借助注释及联系上下文说说文章的意思。(2)用“”标出不理解的字词。预设一: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理解“轴”在不同语境的意思,指导读出节奏。预设二: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理解“尾搐入两股间”的意思,指导读出节奏。预设三: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相机理解“奴、婢”的意思。2.整体感知,梳理脉络。相机指导会写字“曝”的书写。【设计意图】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

20、课堂上老师应该是一个引导者,起到适时点拨的作用,鼓励学生思考,在学生有疑惑时提供帮助,培养学生自学自悟的能力。四、入情入境,精读课文1.面对同一幅斗牛图,杜处士和小牧童却有不同的表现,请结合文章说一说。课件出示:自由读课文,用“_”画出写杜处士的句子,用“ ”画出写小牧童的句子,用一两个词语写写他们的表现。2.学生汇报,交流分享。预设一: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相机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尤、锦囊玉轴,自随”,读出杜处士对斗牛图的珍爱。预设二: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抓住牧童的语言、神态、动作等,想象画面,读

21、出牧童的天真可爱。预设三:处士笑而然之。(1)对比“拊掌大笑”和“笑而然之”两处描写“笑”的句子,感受人物的不同表现。(2)再现情景,想象杜处士的神态、动作、语言。3.朗读描写杜处士和小牧童的句子,读出趣味。五、变换角色,练讲故事1.用自己的话讲讲“他们”的故事。(1)学生自由练习讲故事。(2)指名展示,评价交流。2.讲讲“我”的故事。课件出示:我姓杜,人称杜处士。我读了不少书,可就是不愿意做官今天天气真好!放牛去喽!还没出村子,我看见我是苏轼,听说四川有个杜处士,尤爱书画(1)选择其中一个角色,练习讲“我”的故事。(2)指名讲故事,评价交流。课件出示:合理想象 角色转换 形象表达【设计意图】

22、讲故事是学生对文本言语再现的过程,是语言文字的积累运用。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讲出来,“了解文言文大意”的目标就落到了实处。六、回顾细节,品读人物1.默读课文,思考:牧童是怎样评价这幅画的?他的理由是什么?由此可见牧童的什么精神?指名发言。课件出示:观点:谬矣。理由: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精神:牧童善于观察、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2.处士面对牧童的话有什么表现?由此可见处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指名发言。课件出示:表现:处士笑而然之。可见处士是一个心胸开阔、乐于接受别人意见的人。3.带着感情朗读,读出牧童的语气。全班齐读: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

23、掉尾而斗,谬矣。【设计意图】此环节继续重视对文本的研读,着重对短文中的两个关键人物进行评价。尤其让学生通过读牧童的话,感受牧童善于观察、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此环节也为进一步探究文本蕴含的道理做好了铺垫。七、再读课文,明白道理1.自由读文,边读边思考:哪句话揭示了这篇短文蕴含的道理?2.生回答,师适时呈现: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3.结合这句话的意思,说说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课文告诉我们: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象,不能迷信权威。艺术再美也是来源于生活。【设计意图】课文简短精悍,但却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个回味无穷的故事,在这一环节,教师以问题做牵引,激发学生探

24、究文本更深的内涵,教师的点拨引领,不仅让学生层层深入,更体会到了短文蕴含的深刻道理。八、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设计意图】 “评价学生阅读浅易的文言文,重点考查学生的记诵积累。”最后学生能够熟读成诵,很好地达成了阅读文言文的一个基本目标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文言文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它记载了中华古国几千年灿烂的文明,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但因为年代久远,古今字义变化较大,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脱离枯燥的讲解,跳出死记硬背的牢笼,本节课,我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1.紧扣单元目标,用艺术感染学生。本单元的主题是“艺术之旅”,要求学生借助语言文字展

25、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这两篇文言文都与艺术有关,一篇是音乐,一篇是绘画。在上课伊始,分别用孩子喜闻乐见的乐曲和绘画作品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直观感受艺术的魅力。2.合作探究,体现学生主导地位。在学习第一篇伯牙鼓琴时,重在方法的传授,采用半扶半放的方式,让学生知文意、晓方法。学习第二篇书戴嵩画牛时,重在让学生自学质疑,理解文意。教师在本课中始终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在学生的思维山穷水尽时,给学生点拨指路,达到柳暗花明的教学效果。3.以读代讲,重视感悟。古人提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好的课堂应该是书声琅琅大于学生的议论纷纷,学生的议论纷纷大于老师的滔滔不绝。重视学生的读,通过形式丰富的朗读给学生打下理解的基础。最后,用自己的理解感悟来有创意地讲自己的故事,既深化理解,又达到识记背诵的目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