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31.14KB ,
资源ID:592597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92597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老年人睡眠障碍护理综述.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老年人睡眠障碍护理综述.docx

1、老年人睡眠障碍护理综述老年人睡眠障碍原因及护理进展摘要:本文主要就近年来老年人睡眠障碍的护理技术概况做一系统性介绍,希望能够有效指导临床与社区护理工作者做好老年人睡眠障碍的护理工作,帮助老年人积极应对睡眠障碍,保证其能够健康快乐地享受晚年生活。关键词:老年人、睡眠障碍、护理进展据调查显示,60岁以上的老年人57%会出现睡眠障碍。长期反复睡眠障碍会影响老年人原发病的治疗和康复,加重或诱发某些躯体疾病,是威胁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1。据统计,我国于 1999 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2010 年进行的第六次人口普查表明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 1.78 亿,占全国总人口的 13.3%,也是世界老

2、龄人口最多的国家80 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已有 2 000 万左右,而且还有明显的上升趋势2。因此,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以控制睡眠障碍对老年人的影响,对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极其重要。1. 睡眠障碍的定义睡眠障碍是指:由于睡眠的解剖部位发生病变或生理功能紊乱引起睡眠量的异常及睡眠质的异常或在睡眠时发生某些临床症状,导致患者夜间入睡困难,不能长时间连续睡眠,夜间经常醒来或清晨早醒,第二天醒来没有满足感和精神充沛的感觉,主要以患者进入睡眠周期的潜伏期较正常延长,入睡过程中自身生理性感觉增多为主2。如睡眠减少或睡眠过多,睡行症等,其中以失眠症最为常见。2. 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发病

3、情况与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深度睡眠时间减少,甚至在高龄老年人中表现为缺乏深度睡眠,觉醒次数和觉醒时间增加。对于许多老年人来说,觉醒之后再次睡着日益困难。尽管老年人花了更多的时间在床上,其实他们真正的睡眠时间很短。在老年人中,年龄相关性睡眠质量改变体现在睡眠类型和睡眠结构上3。老年人虽就寝时间平均为7.58小时,但睡眠时间平均为 6 6.5小时,觉醒次数及时间增加,睡眠潜伏期延长,总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降低,期睡眠 ( 浅睡眠 )时间延长而、 期睡眠 ( 深睡眠 ) 随年龄增长而缩短,60 岁以上老年人的慢波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的 10% 以下,75 岁以上老年人的非快速眼动期及期睡眠基本消失

4、,因此老年人睡眠障碍并非睡眠需要减少,而是睡眠能力减退。睡眠障碍能引起老年人觉醒时病态,如生活质量下降甚至致命性损害,所以,它是目前老年医学研究的重点4。3. 老年人睡眠障碍的表现3.1夜间敏感性增高易受外界因素干扰,觉醒频繁,睡眠维持困难,睡眠断断续续;3.2白天精力不充沛,常需要通过打盹补觉,睡眠过多甚至嗜睡, ;3.3睡眠规律改变,黑白颠倒,白天睡眠时间比晚上长 ;3.4早睡早醒,入睡困难;3.5睡眠时间缩短, 多数老年人睡眠的时间不足 5 h,浅睡眠期增多, 深睡眠期减少,资料显示 65 岁以上老年人深睡眠期只占睡眠时间的 10%以下5 3.6特殊类型的睡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SAS

5、)、不宁腿综合症(RLS)、睡眠中周期性肢体运动(PLMS)、生理节律紊乱和失眠。65岁以上老年人中大部分患有两种以上睡眠障碍,其中24%为SAS,且大多数未做诊断,45%为PLMS,29%为失眠,19%为早醒,10%20%为RLS,也有人认为。老年人失眠率最高,且特别容易发生慢性失眠6。 4.导致老年人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4.1生理因素/老化因素:老年人的睡眠模式随年龄增长而发生改变, 出现睡眠时相提前, 表现为早睡、早醒; 也可出现多相性睡眠模式, 即睡眠时间在昼夜之间重新分配, 夜间睡眠减少, 白天瞌睡增多7。近年研究发现, 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是昼夜节律和内源睡眠诱导因子, 夜间褪黑素的分

6、泌与睡眠质量和睡眠持续时间密切相关7。任何原因导致松果体分泌褪黑素通路功能异常都会使昼夜节律紊乱,最终引起睡眠障碍8。老年人尿6-硫氧褪黑素显著低于青年人7。4.2躯体疾病:临床观察表明, 80% 以上老年患者因基础疾病本身的症状和体征导致睡眠障碍。凡因躯体疾病引起的疼痛不适、咳嗽气喘、皮肤瘙痒、尿急尿频、强迫体位、活动受限以及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消化性溃疡、内分泌代谢疾病(如糖尿病)、某些呼吸系统疾病等均可导致睡眠障碍9。值得注意的是,在老年人群中,夜间睡眠质量差的主要决定因素是呼吸困难,睡眠潜伏期长10。另外,老年人的睡眠质量与其个人的自主功能状态密切相关11。4.3心理社会因素:4

7、3.1老年人性格特点:老年人思维专一而固执,遇到问题会反复考虑,直到问题解决;如果百思不得其解,将直接影响睡眠12。有的老年人性格内向,遇事不愿与人交流,在遭遇重大精神打击时,容易出现睡眠障碍5。老人情绪起伏明显、敏感多虑、易激动易怒,导致睡眠障碍加重,而长期缺乏优质的睡眠,又容易产生焦虑、忧郁心理,形成恶性循环2。4.3.2社会角色的变化:进人老年期 ,将面临离退休的问题,这是人生的一大转折点。离退休后,生活规律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长期习惯的作息制度从此被打乱,许多老年人一时难以适应, 常常会产生颓丧情绪和失落感。由于从繁忙的事务性工作,有明显工作任务,较多人际交往的社会大环境中,退居到以家

8、庭为主的生活小空间, 生活内容和节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易使部分老年人产生无价值感 , 老而无用或不平感,部分老人会因而烦燥、抑郁、寡言、茫然等13。4.3.3家庭角色的变化:居家为主的生活方式 ,使老年人与子孙后代价值观及生活方式的差异矛盾更为突出,部分老人会因为自己经济收人的变化、社会角色的改变,担心在家庭中的地位发生变化,于是变得敏感,显得哆嗦、唠叨、固执,造成家庭气氛紧张 ,家庭成员间关系不和睦,使老年人情绪低落,心情压抑,苦闷, 从而引起失眠13。4.3.4重大的生活事件:重大生活事件可以是丧偶、丧子(女) 、再婚、子女独立、意外伤害等,其中丧偶是一件重大的精神刺激,老人因为失去了生活

9、中的重要伴侣,突然变得孤单、寂寞,失去了精神支柱,使进人晚年的老人失去信心而陷人苦闷、忧伤、孤独之中13。4.4精神、神经因素:4.4.1精神负担过重:老年人由于各项生理机能随年龄增加呈生理性衰退,易患各种慢性病,由于对自身疾病的过分担忧, 精神压力过重,而容易处于焦虑和抑郁状态, 从而导致睡眠障碍5。4.4.2神经科疾病:帕金森病、痴呆、卒中等也是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原因12。4.4.3精神科疾病:失眠也与老年人的精神疾病相关, 是诊断抑郁与焦虑有意义的体征, 也是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疾病早期临床首发症状。老年人焦虑、抑郁共病患者存在全面的睡眠质量降低7。4.5药物因素:不合理的服用药物或药物自

10、身副作用,如降压药、改善脑代谢、益智等药物可提高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睡前服用利尿剂可增加夜尿次数影响睡眠。长期服用单一的镇静、催眠药会产生依赖,出现顽固性睡眠障碍2。4.6睡眠卫生不良:睡眠卫生不良是指由于各种可能诱发睡眠困难的日常生活与行为习惯所导致的睡眠障碍, 亦称为不良睡眠习惯。不良的行为习惯可破坏睡眠觉醒节律, 既是引起失眠的原因, 也是失眠患者为了改善失眠而采取的不适当行为的后果, 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使一过性失眠或短期失眠演变为慢性失眠。老年人常见不良睡眠习惯有: 每天睡眠时间无规律, 白天午睡或躺在床上的时间过长, 白天打瞌睡, 睡前饮用含有咖啡因的饮料, 吸烟、饮酒等7。4

11、.7环境因素:老年人对环境因素改变较年轻人更为敏感7。如乘坐汽车、轮船、飞机时睡眠环境的变化,卧室内强光、噪音、过冷或过热等4。5.睡眠障碍对老年人的危害 在人老龄化时候的所有变化中,睡眠问题严重冲击着老年人的日常功能14。 5.1生活质量下降:睡眠障碍可导致日间功能缺陷15, 患者经常感到昏昏沉沉,疲乏无力,头昏耳鸣,精神不振,记忆力下降,工作效率不高,甚至导致焦虑症、抑郁症等5,容易发脾气,影响正常生活。 5.2原发疾病加重:若患者原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由于睡眠障碍持续, 这些原发疾病病情明显加重, 甚至危及生命5。 5.3诱发其他疾病:长期睡眠障碍可诱发高血压、冠心病、

12、糖尿病、抑郁症、痴呆症等慢性疾病。有研究显示,一个人如果连续两个晚上不睡觉,他的血压就可能升高; 如连续 1 周就足以使健康人出现糖尿病前驱症状。英国科学家发现, 彻夜不眠,会使体内某种具有帮助调节胃肠功能的蛋白质最为活跃而导致胃溃疡的发生; 他们的研究还发现,1周内如有两夜睡眠不足5h, 患心脏病的风险会比正常人高23倍5。 5.4机体免疫力下降:睡眠障碍眠会使人的免疫力下降,导致人的身体素质下降,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减弱。长期的睡眠不足,会使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应激调控系统被激活而发生调节紊乱,导致免疫功能明显降低,易患感冒4。 5.5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对人体的损害更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呼吸暂

13、停造成大脑和全身多处缺氧状态, 时间长了就会造成全身各血管的功能障碍。如记忆力减退、工作效率减低、性格改变、视力下降、夜尿增多、性功能低下、血黏度增高等。严重者可引起猝死5。 5.6对住院老年人的影响:妨碍伤口愈合, 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感染机会, 甚至使病死率升高16。 5.7与精神疾病关系密切:由Perlis 等17 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女性慢性失眠者发生抑郁的风险显著增加。5.8与认知功能关系密切:国内外的一系列研究表明18-21,睡眠质量与认知功能关系密切。6.老年人睡眠障碍的评估6.1评估方法:6.1.1多导睡眠图多导睡眠图是目前国际公认的评估睡眠的最有效方法。它可以同

14、步描记被检查者的脑电图、眼球运动、肢体运动、心电图等多项参数,了解被检查者的睡眠时间、睡眠结构和睡眠进程。尽管多导睡眠图是评估睡眠的金标准,但其并不适用于老年人,尤其痴呆者。因为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脑电波变慢,这将干扰睡眠质量的分析22。6.1.2肢体活动电图肢体活动电图是一种通过测定睡眠期的肢体运动情况,评估患者睡眠-觉醒周期的检查方法。检查时,检查者将仪器佩戴于被检查者的左手腕(若为左撇子,则佩戴于右手腕),开启仪器后,仪器将每隔15s自动描记1次肢体活动。有研究显示,肢体活动电图与脑电图的一致性达89%95%。有些肢体活动电图仪还可同步测定环境中的噪音和灯光强度。肢体活动电图评估睡眠的

15、优点在于不受老年人本身脑电波改变的影响,且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检测。但在检测过程中,护士需要经常核实被检查者是否佩戴着仪器,尤其对于认知障碍的老年人22。6.1.3行为观察专家认为每12h观察1次的观察频度难以保证评估的准确性。有研究显示,行为观察应每隔230min进行1次。行为观察也可使用一些现有的评估工具,如睡眠形态评估工具(TheSleepPatternsAssessment Tool,SPAT)。该工具要求医护人员每小时观察1次受试者的睡眠情况并予以记录。Alessi等提出通过评估受试者的白天瞌睡水平,评价其夜间的睡眠情况。尽管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效度,但其非针对社区中心老年患者的睡眠评估所

16、设计22。6.1.4自评工具常用的自评工具有:主观睡眠评价工具(SubjectiveEvaluationof SleepTool,SEST)和Pittsburgh睡眠质量表(PittsburghSleepQuality Index,PSQI)。SEST内容包括睡眠质量、夜间醒转次数、睡眠紊乱原因、白天的警觉性和午睡情况等9个问题,常与SPAT同时使用。PSQI内容涉及入睡时间、睡眠时段、睡眠效率、睡眠紊乱、镇静剂的使用和白天的状态。该两表均未进行效度检测。自我评价法具有方便、经济等特点,但因其较主观,易发生信息偏移,尤其对于认知障碍者的评估22。6.1.5睡眠史向患者或其家庭成员了解患者睡眠-

17、觉醒周期、睡眠障碍的性质、严重程度、白天后果及病程7。6.1.6临床心理学评估采用精神病学筛查量表, 如简明症状量表、贝克抑郁量表等检查患者是否存在精神障碍的共病, 对心理症状和情绪进行监测及量化等7。6.1.7睡眠日记和睡眠问卷睡眠日记监测是最实用、最经济和应用最广泛的睡眠评估方法之一, 通过追踪患者较长时间内睡眠模式, 更准确地了解到患者的睡眠情况。睡眠问卷主要用于全面评估睡眠质量、睡眠特征和行为, 以及与睡眠相关的症状和态度。目前较常使用的有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睡眠行为量表等7。 6.2睡眠状况的评估的必要性:通过对老年人睡眠障碍状况的评估,有利于医护人员全面了解和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

18、,对治疗与护理效果做出评价,及时调整医疗护理计划和措施,促进医疗护理质量的提高。 7.老年人睡眠障碍的护理 7.1药物治疗的指导与护理: 7.1.1应该根据患者睡眠障碍的类型遵医嘱给予帮助睡眠的药物,且治疗应直接针对睡眠的各个阶段,如入睡、睡眠维持、睡眠质量或第二天的日间功能23。 7.1.2当所有促进睡眠的方法都无效时,告知老年患者应遵医嘱谨慎使用安眠药,镇静剂可帮助睡眠,但也有许多不良反应,如易在体内蓄积和产生依赖,还有抑制呼吸、降低血压、影响胃肠道蠕动和意识活动等,因此医护人员应告知患者及家属用药反应及安全(睡前上床后给药,避免药物发生作用,造成摔伤等意外),避免长时间使用安眠药产生抗药

19、性12和私自停药或改变药量,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依从性1。 7.1.3对老年睡眠障碍的患者, 原则上尽量不使用催眠药物。只有对严重失眠已经影响个人生活质量的情况下, 才可在医生指导下, 短期、适量地应用催眠药物5。 7.1.4及时排除药物干扰:若患者需要用某些药物治疗其他疾病时, 应尽量减少药物对睡眠的影响。如利尿剂、中枢神经兴奋剂等尽量放在早饭后服用, 以避免因多饮排尿或精神过度兴奋而影响睡眠质量5。 7.2协助医生查找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老年睡眠障碍常与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相伴发生,因此,我们应鼓励老年人积极治疗引起睡眠障碍的原发疾病,加强对症护理,控制症状,防治并发症,消除

20、或减轻病痛折磨,以减少对老年人睡眠质量的影响。 7.3心理护理及社会家庭支持: 老年患者睡眠障碍不仅有生理原因,更多的还是心理原因。对老年人来说,心理护理甚至比躯体护理尤为重要,孤独寂寞及无用感是老年群体常见的心理问题。而老年睡眠障碍患者常存在焦虑、抑郁、恐惧、紧张情绪,人际关系敏感,并伴有躯体不适感24。 7.3.1认真倾听患者心声,感受其内心的痛苦、不安和苦恼,给予充分的理解、同情,并设法帮助解决其面临的困难,使患者有依赖感和安全感,与其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同时,护士耐心讲解睡眠卫生知识,使患者情绪稳定,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另外,有家庭、社会的支持,会提高老年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

21、护士要指导家庭成员主动参与改善老年人睡眠的护理工作,帮助老年人妥善处理各种引起不良心理刺激的事件,稳定情绪,减轻心理负担1。7.3.2为老人提供支持、理解和相关的指导, 帮助老年人以新的生活内容充实退休后的生活,培养新的兴趣,学习新的知识。鼓励老年人充分发挥余热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发展新的社交活动,促进老年人接受现实,习惯于新的生活节奏13。7.3.3提醒子孙后代要注意尊重长者,维护老年人在家庭中的地位,肯定他们的作用,遇事多商量,充分考虑他们的意见;同时提醒老年人要体谅中青年人工作生活上的压力,多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彼此关心,相互体贴,共创和谐的家庭氛围13。7.3.4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系统

22、的作用,促使老年人的子女及亲友帮助他们重新规划居住布局和环境,增加新鲜感, 转移注意力,使其振作精神,顺利度过心理危机期,重新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13。7.4指导老年人制定适当的日间活动,保持适量的体育锻炼:研究25表明, 体育锻炼对于减少老年人的觉醒指数和第一睡眠时相,巩固老年人的睡眠有一定作用。指导老年人坚持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爬楼梯、打太极拳、做保健操、家务劳动及社会交往等,适当增加白天的活动,充实活动内容,限制白昼睡眠时间,最多不宜超过1小时,同时注意缩短卧床时间, 以保证夜间睡眠质量13。锻炼时间应选择在16:00 17:00 或21:00 以前,每次约半小时,切忌

23、睡前剧烈活动。7.5改变不良睡眠习惯,建立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7.5.1睡前应身心放松:睡前到户外散步一会儿,放松一下神经;上床前或洗个沐浴,或热水泡脚,然后就寝,对顺利入眠有百利而无一害;按摩足背和足底涌泉穴,双侧各100次,直至脚底发热;听听催眠曲等,让心境宁静,有益睡眠。7.5.2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晚餐不宜过饱或过饥, 疲劳而难以入睡者,不妨食用苹果、香蕉、橘、橙、梨等一类水果。因为这类水果的芳香味对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水果中的糖分使大脑皮质抑制而易进入睡眠状态。避免睡前喝咖啡、浓茶,可饮一杯热牛奶,有利于入睡。劝说吸烟者戒烟。7.5.3睡前进行洗漱,少饮水,排尽大小便:老年人肾气亏虚,

24、如果没有心脑血 管疾患,则应睡前少饮水,解小便后再上床,避免膀肌充盈,增加排便次数。7.5.4指导患者采取合适的睡姿:睡眠姿势当然以舒适为宜,且可因人而异。但睡眠以屈膝右侧卧位为佳。,可有利于肌肉组织松弛,消除疲劳,帮助胃中食物朝十二指肠方向推动,还能避免心脏受压。右侧卧过久,可调换为仰卧。舒展上下肢,将躯干伸直,全身肌肉尽量放松,保持气血通畅,呼吸自然平和。睡觉要头北脚南。人体随时随地都受到地球磁场的影响,睡眠的过程中大脑同样受到磁场的干扰。人睡觉时,采取头北脚南的姿势,使磁力线平稳地穿过人体 , 最大限度地减少地球磁场的干扰。7.5.5避免睡前兴奋:睡前兴奋会招致失眠和多梦。因此睡前不要做

25、强度大的活动,不宜看紧张的电视节目和电影,不看深奥的书籍,不剧烈运动,不思考问题。 7.5.6遵循有规律的睡眠时间表:每天同一时间上床,同一时间起床,周末亦如此。睡眠时间一般以醒来全身舒服、精力恢复、身心轻松为好。可视自己的体质、生活习惯自行调节。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子(夜间11时到凌晨1时)、午(白天11时到13时)两个时辰是每天温差变化最大的时间 ,这一段时间人体需要适 当休息。四季睡眠春夏应“晚卧早起”,秋季应“早卧早起”,冬季应“早卧晚起”。最好应在日出前起床,不宜太晚。体弱多病者应适当增加睡眠时间。6070岁一般睡78小 时,7080岁67小时,80岁以上睡6小时即可,午间休息时间也包

26、括在内。 7,5.7教给患者肌电反馈放松技巧,降低自主神经兴奋性,促使警醒水平下降,从而诱导睡眠的发生. 7.6维持良好的睡眠环境:(1)应有一个安静、清洁、舒适的环境。卧室保持光线黑暗,室内温度不宜过冷过热,湿度不宜过高过低。睡前开窗通气,让室内空气清新,氧气充足。(2)应避免睡软床和棕绳床,以较硬的席梦思床和木板床为宜,床上垫的褥子厚薄要适中,被子、床单均须整洁,枕头软硬、高度和弹性宜适度,使人感到舒适。还可用中药充填的枕头,使用者可辨证施“枕”:头痛目赤、肝火上炎者,选用菊花药枕 ;心神不定、夜寐不宁者,选用灯芯草药枕 ;血压升高、面色潮红者,可用夏枯草药枕 ;夏季睡绿豆枕、冬季睡肉桂药

27、枕。(3)为行动不便者提供方便上下床的设施, 提供容易到达厕所的通路, 必要时给一次性尿壶。(4)针对住院患者,夜间查房时护士做到三轻 (走路、推门、处理动作轻 ), 在尽可能的情况下, 护理操作应安排在白天, 医护人员的活动应集中进行; 在患者睡眠过程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护理操作, 以减少被动觉醒次数;睡眠期间避免探访。(5)在卧室里应该尽量避免放置过多的电器 , 以确保人脑休息中不受太多干扰。此外,也不要戴“表”、“牙”和手机等物品睡觉, 否则会影响身体的健康。睡前要关灯或灯光柔和暗淡 , 停止噪音干扰。 7.7行为疗法: 研究26表明,行为疗法与药物治疗是不冲突的。行为疗法多种多样,如松弛

28、疗法,可通过身心的松弛,来促使自律神经活动向有利于睡眠的方向转化,并促使警醒水平下降,从而诱导睡眠的发生。常用的松弛方法有进行性松弛训练、自身控制训练、生物反馈疗法、沉思训练等,这样可能会解决失眠问题24。 7.8夜间护理个体化27: 社区中心的老年患者常因夜间常规护理的频繁干扰,导致睡眠时醒转次数增加,醒转时间延长,生物钟节奏紊乱而发生睡眠障碍。Schnelle等对尿失禁的老年人调查发现:尿失禁本身并不影响睡眠的质量和时间,老年人夜间85%的醒转为护理工作干扰所致,其中87%醒转后的再次入睡时间超过2s。在进一步研究中,Schnelle证实了夜间个体化护理对促进尿失禁老年人睡眠的有效性。其个

29、体化护理的方法为:首先对患者的压疮危险度和睡眠情况加以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的夜间护理干预频度和干预时间。在实施过程中,还应不断地再次评估,并主动与患者交流,以及时调整护理方案,确保其睡眠质量。 7.9刺激控制疗法:刺激控制疗法的目的在于建立床与睡眠之间条件反射,从而改善睡眠。其具体方法为:仅在想睡觉的时候,躺在床上;不在床上看书报、看电视、吃东西、思考问题;若无法静心入睡,先起来干别的事,当想睡的时候,再回到床上;建立规律的睡眠时刻表。研究显示,行为刺激疗法可明显改善老年失眠症者的睡眠质量28。7.10光照疗法27人体的生理节奏(又称昼夜节律)受下丘脑的视交叉上神经核控制。正常光照

30、周期通过视交叉上神经核的昼夜起搏点,作用于昼夜节律系统,进而调节行为及生理功能的节律变化。护理院的老年人常存在昼夜节律的紊乱,其原因有两方面:身体老化导致视交叉上神经核功能减退,尤其痴呆患者。老年人白天大多数时间呆在室内,很少出门接受日光照射。一般来说,老年人白天接受的光照越多,其昼夜节律和睡眠-觉醒周期越趋于正常。光照疗法对睡眠的作用机制在于调节下丘脑松果体分泌褪黑素的节律。光照疗法不仅可抑制褪黑素的分泌,还可改变褪黑素分泌节律的时相。一些研究显示:光照疗法可调整老年患者的睡眠-觉醒周期,减少白天的睡眠时间和夜间醒转的次数,提高夜间的睡眠质量和效率。光照疗法的光源有强光和弱光两类,但以强光多

31、用。常用的强光强度为25008000Lux,弱光强度为550Lux。光照设备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床头灯、台灯、落地灯和顶灯。治疗时间多为早上9:0011:00或晚上17:3019:30,照光持续时间一般为12h。7.11香熏疗法27:某些香熏精油如薰衣草油、甘菊油等具有镇静安神作用,对促进老年人的睡眠有一定的作用。相关的研究也显示:香熏疗法可改善老年患者的睡眠,减少镇静催眠药的使用量。7.12穴位按摩:国内外的研究表明,穴位按摩能有效改善老年人睡眠质量,并进一步保护和改善认知功能29-30。 8.健康宣教 8.1护理人员在熟练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技术的基础上,还需要掌握与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相关的

32、知识和技能,指导老年人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24。 8.2护理人员应向老人讲解睡眠障碍的原因、性质,介绍睡眠的卫生知识等。如让老年人知道睡眠常随增龄可有些正常生理变化,不要对睡眠有过高的期望,如偶尔有一个晚上睡不好,并不表示健康不佳,日间短暂瞌睡不会影响晚间睡眠24。 8.3护理人员应对老年人进行心理健康保健和相关健康知识教育,提高老年人对环境和社会的适应能力,积极配合治疗,做到遇事不惊、遇挫不怒、心宽体健、暗度晚年。 9.总结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进程正在加快,老年人口比重大,其主要的特点是“未富先老”。这些特点意味着,老年人将占用很大一部分的医护资源。通过本文我们可以了解到,老年人的睡眠障碍对老年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