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34.42KB ,
资源ID:5906141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90614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上海市历史会考复习考纲第五册.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上海市历史会考复习考纲第五册.docx

1、上海市历史会考复习考纲第五册高中历史第五分册会考考纲中国史部分第1课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一19世纪40年代以前的中国与世界B1中英两国社会状况差异 中国 :(1)政治: 封建君主专制盛极而衰;(2)经济: 依然保持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形态;(3)文化: 实行思想控制和文化专制,禁锢民主思想(4)对外关系: 实行闭关锁国,夜郎自大,沉醉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之中(5)社会: 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危机四伏。英国:(1)政治: 形成了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政体,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发展;(2)经济: 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建成了现代工业体系,号称“世界工厂”,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3)文化: 启蒙思想勃兴

2、,成为社会变革发展的思想动力;(4)对外关系: 海外贸易和全球殖民扩张,号称“日不落帝国”;(5)社会: 长期保持着宽松稳定的局面。2鸦片走私(1)背景:19世纪40年代前 正常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为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大肆走私鸦片(2)鸦片泛滥造成的危害:摧残身心健康;白银大量外流;造成严重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3)结果:道光帝命林则徐往广东禁烟 二. 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A时间:1839年6月 虎门海滩 意义:把禁烟运动推向高潮,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三、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A:鸦片战争的爆发的时间:1840年南京条约签订时间:1842年内容(1)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2)

3、赔款:2100万元洋银(3)通商口岸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4)其他: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须与英国协商。四南京条约的影响C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灾难,开创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此后百年间,列强威逼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国家主权领土完整迭遭破坏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深渊。1、社会性质: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经济结构:五口通商后,列强除继续向中国走私鸦片外,还通过通商口岸对华倾销产品,从中国掠夺原料和农产品(1)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2)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沿海地区商品经

4、济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3、社会矛盾:原来: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 现在: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4、革命任务:原来:反帝 现在:反帝反封建历史分期:中国历史进入民族民主革命时期。5、思想文化领域:(1)背景:随社会经济变化,思想文化领域也发生相应变化(2)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新思潮: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爱国知识分子继承发展明清之际讲求“经世致用”的传统,注重研究世界大势和社会现实问题,主张学习西方,呼吁变革。魏源编著海国图志一书,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3)意义:是鸦片战争时期强国御侮的时代强音,是中国学习西方的先声。自此,向西方国

5、家寻求真理,逐渐成为近代中国思想变革主潮。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A(1)时间:1856年10月(2)借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3)实质: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二火烧圆明园A 1860年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三.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B1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1)通商口岸:增开牛庄、汉口、九江、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 (2)赔款:赔偿英国白银400万两、法国200万两。(3)外交:外国公使驻京,并可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馆;(4)其它: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自由航行。2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1)外交:天津条约完全有效;(

6、2)通商口岸:增开天津为商埠; (3)割地: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归入英属香港界内; (4)赔款: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白银800万两3.影响:(1)中国近代史上第二批不平等条约,进一步打开中国门户,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2)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一、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A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发动太平天国运动二、洋枪队A 上海地方官绅与英、法侵略者相互勾结,组织“洋枪队”进行抵抗三、湘军与淮军A 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编练了湘军,李鸿章编练了淮军第4课 洋务运动一、洋务派代表人物A 中央奕訢、文祥等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二、总理衙门A 1.设立:

7、1861年,清政府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 别称“总署”、“议署”2.总理大臣: 奕 3.权力范围:主管一切同外国发生联系的事务, 是筹办洋务的最高行政机构。早期:外交,通商,关税,海防后期:扩展到购置舰船、设厂、开矿、筑路、派遣留学等三、洋务运动主要内容及影响B;1背景:清朝统治者面临内外交困(外:第二次鸦片战争 内:太平天国运动) 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主张: 引进西方先进科技2. 主要内容:19C60年代,从“自强”到“求富”历史30多年(1)19世纪60年代-军事工业口号-自强 重点-练兵制器第一个军事企业 1861年曾国藩 安庆军械所 最大军事企业 1865年李鸿章 上海

8、江南制造总局19世纪70年代起筹建新式海军-建北洋水师,南洋水师,福建水师,后北洋舰队(2)19世纪70年代后-民用工业口号-求富:第一个民用企业+近代中国第一家轮船运输企业:李鸿章在上海办轮船招商局: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有资本主义色彩(3) 文化:培养新式人才京师同文馆-洋务派创办第一所新式学堂,聘外国人教英、法文 曾国藩派遣容闳率领首批30名幼童赴美留学。3.结果与影响:结果:1895年,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影响: 进步性:(1)推动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2)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3)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局限性:(1)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9、(2)仅学习科技和工艺制造,不改革封建政体,不可能实现富强目标。(3)经营管理上也存在弊端。第5课 民族资本主义与早期维新思想一、通商口岸与近代民族资本的产生A1背景:(1)鸦片战争后,外商在通商口岸陆续创办了一些近代企业,获利丰厚。 (2)受外商企业的刺激和影响,沿海地区一些商人买办地主和官僚开始投资近代企业,采用机器生产。二、发昌机器厂A1869年,铁匠作坊主方举赞在上海开设发昌机器厂,率先使用车床进行生产。随近代民族工业企业出现,中国产生了民族资本主义。三、西学传播主要渠道A1办学兴教:新式学堂2.翻译西书: 江南制造局附设的译书局,京师同文馆、上海方言馆等学堂附设的翻译机构。3.派出留

10、学生和使臣到海外学习工作第6课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一.甲午战争爆发的时间及结果A1时间:1894 农历甲午年,所以这次战争史称“甲午”战争2结果:黄海海战-邓世昌林永升殉国,日本取得黄海制海权 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覆没 中国战败二马关条约主要内容及影响B1内容外交:中国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割地: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赔款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三国干涉还辽后+3000万两赎辽费);通商口岸;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其他:允许日在华开设工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 三国干涉还辽,2马关条约的影响(1)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条约,给中国社会造成巨大的灾难

11、(2)大大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3)刺激列强瓜分中国,民族危机加剧. (4)改变了列强在远东原有的均势,引发三国干涉还辽第7课 戊戌变法一、康有为梁启超发动公车上书A-1.背景:1895年,日本逼签马关条约,民族危机严重2.事件: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联合举人公车上书,反对议和,请求变法。3.影响:激起强烈反响,拉开维新变法序幕二、时务报与天演论A1.时务报:创刊于1896年 当时影响最大的一份维新报刊。2.天演论:1897年严复翻译-首次将进化论介绍到中国,内容:鼓吹“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并以此为理论依据,阐述维新变法主张,呼吁自强保种。三、百日维新A1、1898年,光绪帝颁布“明

12、定国是”诏, 2.、内容(1)政治上:广开言路,改定律法,澄清吏治 (2)经济上:提倡实业、开矿筑路、改革财政 (3)军事上:编练新军,改习洋操 (4)文化上:废八股、兴西学、派留学生3、结局:失败-戊戌政变 废除新政措施(仅保留京师大学堂)戊戌六君子4、影响:(1)维新派积极倡导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宣扬进化论和资产阶级民权思想,有力地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旧思想,旧文化。(2)政变后,怀疑旧学,欢迎新学、要求民主的人越来越多。(3)有些人看到和平改良的道路行不通,毅然走上了民主革命之途。第8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一、租借地与势力范围A列强获取侵略权益方式: (1)强占“租借地”:1898年德国强

13、占胶州湾(2)划分势力范围 :时局图,书39页二、“门户开放”政策A1、目的:为了维护和扩大本国在华侵略权益,2、时间:1899年3、内容:各国在华“机会均等”,使中国成为全世界商业的一个开放市场。4、实质:帝国主义列强激烈争夺中国的产物5、影响:(1)在扩大美国在华利益的同时,强化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秩序(2)促成了帝国主义共同控制中国的局面。三、义和团运动兴起A 1、背景:列强瓜分狂潮加剧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矛盾,民族反抗意识高涨 2、地区:河南,山东,直隶京津地区 3、口号:扶清灭洋 4、影响:优点-农民反帝爱国主义缺点-盲目排外 四、八国联军侵华A:1、时间:1900年2、国家:英

14、、俄、日、法、德、美、意、奥(匈帝国)八国3、背景:借口中国“内乱”,危及在华利益五、辛丑条约B:1、1901年,李鸿章 奕劻11国公使签订2、内容: 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区,允许各国派兵常驻;拆除大沽和北京通海沿线的所有炮台,准许各国在此沿线的战略要地驻兵;惩办义和团运动中的“首祸诸臣”,严禁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具有反帝性质的组织;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3、影响辛丑条约是继马关条约之后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又一个极其严重的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第9课 清末新政一、新政的举措A1、时间:190

15、11905年,清政府连续颁发谕旨,推出一系列“新政”举措2、背景:(1)八国联军打击(2)义和团震荡3、实质:王朝自救4、内容:废科举(1906)、办学校、派游学、改革官制、修订刑律等5、评价:(1)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但并未触及根本的专制制度。二、预备仿行宪政A1906年开始,清廷实行“预备立宪”,仿行宪政。三、皇族内阁A清组成皇族内阁假立宪,加剧清政府与人民之间矛盾,人民进一步认清清政府本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所以是导致辛亥革命的因素之一。第10课 辛亥革命与中国民国的成立中国人选择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1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深重2. 各种救亡图存的努力先后失败:

16、变法维新和义和团运动3、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一兴中会的成立A1、1894年 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2、性质:近代中国国第一个革命团体3、口号:振兴中华二、同盟会的成立及意义B 1、1905年,孙中山,黄兴,宋教仁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 2、性质: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3、纲领:十六字纲领,后在民报发刊词中概括为“三民主义”4、意义:(1)使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中心。(2)是当时中国最完整、最系统的民主革命纲领(3)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新阶段三、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A1、1911年10月,湖北革命党人发动武昌发动起义。2、次日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3、因这

17、一年是辛亥年,所以史称“辛亥革命”。四、中国民国临时政府成立A1、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正式成立。2、同时成立临时参议院。五、中华民国临时约法A1、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由临时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性质: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3、意义: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民主性,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六、清帝退位与袁世凯就任总统A1、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结束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统治。2、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A(1)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2)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的职务,临

18、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就这样落入了袁世凯之手。七、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性C历史意义:1、政治:(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数千年的君主专制统治(2)创建了中国民国(3)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4)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5)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2、经济: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3、社会习俗:局限性:1、以同旧势力的妥协而告终2、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3、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贫穷、落后、分裂、动荡、混乱的苦难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最终又失败了。辛亥革命的失败,给中国先进分子以巨大的刺激和深刻的

19、启发,使他们觉悟到必须另谋新的救国救民之路。第19课 民国初年的社会与政局一、社会习俗的变革A1、时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发布2、内容革除“旧染污俗”政令:剪发辫、易服饰、改称谓、废跪拜、禁缠足、倡女权3、改称谓、废跪拜的意义:礼节和称谓的变化是平等意识的体现,反映了社会礼俗的进步趋向。二、二次革命与护国运动A二次革命:1、 导火线:1913年3月,袁世凯派人暗杀国民党领导人宋教仁2、 二次革命:孙中山号召革命党人兴师讨袁,发起继辛亥革命之后的“二次革命”。3、 结局:由于南北武力悬殊,二次革命很快失败了。护国运动:1、导火线:(1)1915年5月袁世凯同日本签订出卖中国权益的“二十一条”。(

20、2)12月,袁世凯公然宣布复辟帝制,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2、护国运动:蔡锷在云南举起反袁护国旗帜,全国各地纷纷响应。3、结局:1916年,袁世凯在内外交困、众叛亲离中死去,护国运动取得胜利。三、中国进入军阀割据时期A1、洪宪帝制结束后,中国进入军阀割据时期,相互混战,使国家处于分裂动乱2、北洋军阀:皖系段祺瑞 直系冯国璋 奉系张作霖第20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新青年A1、背景:(1)民国初年社会现状与辛亥革命唤起的希望之间的巨大落差 (2)先进知识分子认为共和制度不能实现的原因的原因是中国缺少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批判2、主将: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3、开始标志:19

21、15年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1917年初迁至北京4、影响: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在思想文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5、两大内容:(1)民主与科学(2)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内容(1)及其作用:(1)新青年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2)民主反对专制独裁(3)科学破除盲从和迷信(4)把科学和民主结合起来,作为衡量一切社会现象的价值尺度内容(2):文学革命A-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代表人物作品意义:胡适在新青年杂志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改良中国文学陈独秀发表了文学革命论-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表达新思想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第

22、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把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礼教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使新文学创作的一个范例,充分表现了新文学的生命力。二、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A1、新文化运动前期: 民主与科学,文学革命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传播2、时间与背景:19世纪末十月革命(1917.11)影响3、代表人物与作品:1918年,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1919年,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一、五四运动B1、爆发:1919年5月4日,3000多名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示威游行。2、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

23、条”等口号,要求:拒签和约,惩办亲日派官员。 3、过程:学生的爱国活动遭军警的镇压。运动很快波及全国,各地学生纷纷组织示威游行活动,抗议政府的外交政策,支持学生的爱国运动。6月,为声援学生,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运动的主力由学生变为工人。5、 结果:(1)北洋政府罢免了亲日派官员曹汝霖、章宗祥和陆宗舆的职务(2)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3)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6、意义: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运动性质: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2)阶级: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显示了伟大的力量。(3)思想: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4、4)干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A1、历史条件:国内:阶级基础 思想基础 组织基础 干部基础(以上四点即五四运动影响)国际:1920年初,李大钊、陈独秀开始酝酿筹建中国共产党。同年夏,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上海共产党组织正式成立,陈独秀任书记,随后全国各地建立起多个共产党早期组织。2、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地点:上海法租界-浙江嘉兴南湖游船 纲领: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其他内容:大会选举陈独秀为书记。 3、意义: (1)把全国各地共产主义组织凝聚在一起,形

25、成全国性统一政党 (2)是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第22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一、国民党一大的主要内容A二、第一次国共合作A1、国民党一大会 1924年1月 广州2、主要内容:(1)反帝反封建(2)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3)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民族:(驱除鞑虏,恢复)推翻满洲贵族-反帝 -联俄民权:(创立民国)推翻封建主义,创立民国-民权为各阶级所有,建立各阶级联盟-联共民生:(评价地权)节制资本平均地权-扶助农工关注工农生活 -扶助农工3、意义:(1)新三民主义政纲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2)国民党“一大”

26、的召开,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三、北伐战争的开始及成果A1、开始:(1)时间:1926年,国民革命军 广东 (2)对象: 北洋军阀 一路:江西;一路:福建;一路:湖南、湖北2、成果:(1)半年时间里,北伐军消灭了北洋军阀直系吴佩孚、孙传芳(2)挺进长江流域,动摇北洋军阀反动统治(3)国民政府第一次迁都:1927年初,国民政府由广州迁至武汉 第23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内政与外交一、“四一二”政变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A1 、“四一二”政变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帝国主义和江浙财团的支持下,发动了“四一二”政变,屠杀共产党人,镇压工农运动。2、“七一五”政变 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

27、开“分共”会议,同共产党决裂,制造了“七一五”政变。大革命失败。3、宁汉合流:“七一五”政变后,宁汉合流。4、东北易帜:张作霖之子张学良于12月29日宣布东北易帜,5、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国家的统一。三、改订新约运动A(1)对象:国民政府同美、英、法等国进行谈判,重订新约(2)内容:中国收回关税自主权,并取消领事裁判权,但后者没有实际执行。(3)影响:改订新约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自主地位,但未从根本上取消帝国主义的在华特权。第24课 红色政权的建立一、 南昌起义A1、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和刘伯承等领导2、意义:(1)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2)

28、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二、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号 八七会议 确定了武装革命和武装起义总方针二、秋收起义A1、根据八七会议决定,1927年9月毛泽东于发动了湘赣边秋收起义2、结果:攻打长沙受挫,毛泽东改变原定部署,到敌人控制力量薄弱的山区寻求立足点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壮大A 1、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部达到江西宁冈县茅坪2、井冈山会师:(1)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部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部队会师(2)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3)毛泽东任军委书记和党代表,朱德任军长(4)意义:井冈山会师壮大了井冈山根据地的

29、武装力量 为各地起义部队实行“工农武装割据”树立榜样三、中国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A 1、会议名称: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2、时间:1931年11月3、江西瑞金(红色首都)。4、大会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当选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第25课 九一八事变与全国抗日浪潮的兴起一、九一八事变与东北的沦陷A 1、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关东军故意将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一小段铁路炸毁,诬称东北军所为,突然袭击东北军驻扎的北大营。2、次日,沈阳陷落。东北军撤入关内3、1932年2月,中国东北全境沦陷。4、3月,日本扶植前清逊帝溥仪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二、一二九运动与

30、抗日就往运动的高潮A 1、背景:华北事变2、(1)1935年12月9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北平学生举行抗日游行(2)口号:反对“华北自治”,“收复东北失地”,“停止内战,一致对外”,遭到国民党军警镇压。(3)意义: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第26课 红军长征一、第五次反围剿 1、1933年,蒋介石对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 2、博古李德错误军事指挥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 二、长征A1、长征开始:1934年10月2、长征转折: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内容:(1)纠正了错误的军事路线,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2)改组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3)成立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三人军事小组B历史意义 :遵义会议在危急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