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2 ,大小:67.61KB ,
资源ID:589330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89330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阅读B课文参考译文部分.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阅读B课文参考译文部分.docx

1、阅读B课文参考译文部分Unit 2 新派单身一族卡拉鲍威尔 越来越多的北欧人选择单身生活。1你知道这样一类人:在举办婚礼的教堂里捡大米的埃莉诺里格比;胸毛浓密、性欲旺盛、以拥有熔岩灯而自豪的奥斯汀鲍尔斯;个人意识模糊不清、总是期待录音电话响起的布里奇特琼斯。这些单身人士过去一直是故事、歌曲和个人广告中的常见人物,在传统观念中,这些人处在社会的边缘:属于滑稽有趣、令人怜悯或敬畏的一类人。2那些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的单身族不再像过去那些面容枯槁的老处女和鳏夫,而是像伊丽莎白克尔戈莱这样的人。伊丽莎白克尔戈莱是位年仅29岁的巴黎银行高级职员,她将自己的独立生活和所拥有的个人公寓视为事业成功的结

2、果。她驾着德国大众高尔夫GTI轿车在巴黎飞驰兜风,一手扶着方向盘,另一手抓着手机,在打电话的间歇中侃侃而谈自己的单身生活。她说:“我不厌恶社交,我喜欢与人交往。可独自生活令我有时间和空间自我反思。我拥有决定权,享有私人空间,因而能作为独立的个人得以成长。”3正如圣人们所言,我们最终都将是单独一人。但是越来越多的欧洲人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决定过独身生活。这不是悲观的人生哲学思考范畴,而是欧洲经济新气象,受到人口学家、房地产发展商和广告商这类人的普遍欢迎。法国社会学家让克劳德考夫曼观察到这种从家庭生活到独身生活模式的转变是上个世纪不可抗拒的个人主义发展势头的组成部分。通信技术的革命、商业文化由稳定性向

3、流动性的转变以及大量妇女进入产业大军都对欧洲人的私生活产生了巨大冲击。越来越多的欧洲人保持着独自生活的状态,因为他们的寿命延长了、离婚率增高了而且结婚时间也延迟了一如果他们还要结婚的话。现在英国的结婚率在160年的记录中为最低。据法国国家统计局的报道,在1968到1990年期间法国独身的人数翻了一番。4独自生活的现象一直是都市和北欧的趋势:生活在农村的人们以及西班牙人、希腊人和爱尔兰人一倾向于过家庭生活。与此相反,斯堪的纳维亚人、荷兰人和德国人喜欢独自生活:40的瑞典人独自生活,七百万英国人独自生活为40年前的3倍。根据肯特大学组织行为学教授理查德斯凯斯最近关于“2010年的英国”的报道,单身

4、家庭的数量将会在十年内超过两人或两人以上的家庭。在伦敦的肯辛顿和切尔西这样的“贵族”区,大约有一半的房子里住着独自生活的人。在德国,今年56岁的离异者伯恩德克劳斯特费尔德创作了一盘称作“不再孤独”的CD。该碟片以15段家庭生活的录音为主要特色,题为“电视没什么节目;最起码薯条还是不错的”和“冰箱终于又满了”,它为独自生活的人们提供了“62分钟归属感”。 5欧洲的经济新气候极大地助长了独立的趋势。现今这一代独居者的成长时期正是欧洲从社会民主政治过渡到更敏锐、更个性化的美国风格的资本主义气候的时期。成长在私有化和日益买方市场的时代,当今熟谙技术的工人像接受自由经济那样信奉恋爱自由。现代的欧洲人相当

5、富有,有财力独自生活;而且他们性格独立,希望独自生活。法国公众民意研究所(盖洛普民意测验法国分部)最近的调查发现,被问及的法国人当中有58的人认为,他们是自愿选择独身生活,而不是为情势所迫。其他欧洲单身一族也这样认为。独自住在柏林的艾丽丝埃彭道夫说:“我一直想要随心所欲地去冒险。我讨厌沉闷乏味的中产阶级生活一一点意思都没有。”5曾几何时,独自生活的人都是一些处在婚姻生活之两端的人们20多岁的专业人员或丧偶的老人。领取养老金的人,特别是上了年纪的妇女,构成了独自生活人群的绝大多数;而新一批单身族则是30到40岁的高收入人士,他们越来越认为独自生活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在瑞典独自生活一书的作者伊娃

6、桑德斯特德指出:“瑞典语过去曾用ensam称呼独自生活的人,蕴涵孤独之意。人们以前认为独自生活是消极的一黑暗而且寒冷,而家庭生活则意味着温暖与光明。但是新单身族的观念则不然。他们年轻、美丽、强壮!现在,年轻人希望独自生活。”7经济繁荣意味着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努力地工作。这样就没有什么余暇去结交异性。35岁的作曲家平庇阿罗约独自居住在巴黎的一所房子里,他说自己无暇感到孤独,因为有很多事要做。“我总有很多工作要赶在期限内完成,这样的话,我就很难和别人一起共同生活。”他还说只有“理想妻子”才能改变他的生活模式。最近出版的单身女人和白马王子一书的作者考夫曼认为,这种狂热的新型个人主义意味着人们对

7、配偶的期望越来越多,因此相互之间的关系持续不长一如果他们开始交往的话。埃彭道夫是个金发碧眼的柏林女人,一身古铜色的皮肤,而且一直热衷旅游。她上午在一所小学教书,下午则去日光浴或睡觉,休息够了就去跳舞。她还不到50岁,说自己从未想过要像母亲那样生活一为了照顾家庭而放弃自己的事业。而“我一直在做自己想要做的事;过自己想要过的生活。”8过自己选择的生活可价值不菲。在像斯德哥尔摩、罗马或柏林这样的首都城市,高价房租意味着只有收入丰厚之人才能负担得起自己的住房费用。按比例来算,有更多的专业人员独自生活:在法国,劳动妇女独自生活的比例是十分之一,而职业妇女独自生活的比例却是五分之一。法国政府最近为那些二十

8、多岁想搬出去住但又负担不起的年轻人拨款七千七百万法郎。巴黎银行高级职员克尔戈莱的公寓为她提供了“无拘无束地读书、煮饭、写作和娱乐的享受”。9社会学家考夫曼指出这种自由会令人上瘾,特别令妇女上瘾。他说:“在夫妻关系中,人们依然期待妇女做内当家。妇女要与这种观念斗争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她们得以获取男女平等的唯一方法就是独自生活。”克尔戈莱并不排除结婚的可能性,但是她不会为了一个男人而放弃自己的自由。她解释说:“如果我要结婚,我仍要有自己的房间一一个属于我自己的自由空间。”10数以百万计的向往自由空间或喜欢独居的单身族令欧洲房地产市场供给紧张。在未来15年里,英国的人口将会下降,但房屋的数量将会增长2

9、5一这种增长主要来自单身族的需求。英格兰的东南部正经历主要的建房热:英国政府已授权建造860,000所新住宅,主要是为中产阶级而建。房地产经纪人注意到年轻单身族人数的上涨,这些人工作起来相当疯狂并把家当成宿舍。在伦敦,为年轻人和以事业为重的专业人员所建造的豪华综合楼群正拔地而起,这儿有小套公寓、健身馆以及便利的交通去享受都市的娱乐。单身住房促进了地区贵族化:地理学家说,当单身族搬进邻近地区时,咖啡酒吧、健身馆和饭店就一定会接踵而来,当地的音乐、剧院和艺术馆也会繁荣起来。“单身族为法国的文化生活带来了真正的好处,”法国文化交流部的官员奥利弗唐娜说,“没有他们,那就剩下只愿待在家里看电视的夫妇和家

10、庭。”11妇女好像比男人更会享受单身生活。根据斯凯斯的观点,单身女人一与单身男人不同一一般都会住在单身朋友附近,形成新型家庭般的朋友圈。饭店、健身馆和咖啡酒吧就像酒馆一样起到客厅的作用一这种趋势令都市年轻妇女在过去五年里成了英国酒业的主要支柱。相反,单身男人则倾向于待在家里。斯凯斯说:“独居男人的状况令人悲哀。他们确实在看录像和喝啤酒。”12对某些都市年轻人来说,租看骇客帝国的碟片和品味啤酒是一种十分必要的逃避一特别是对于从事诸如媒体、广告或信息技术等新经济职业的人士。“我的工作就是交际,”凯瑟琳爱德华说。作为英国“特易购”超市连锁集团公共事务部经理,由于工作关系,她每周都有两三次要外出应酬吃

11、饭。“当我回到家后,最不愿意做的事就是交际。”体育促销公司执行董事理查德穆尔把自己在伦敦南区建于19世纪70年代的老房子当成他逃离工作的避难所。穆尔说,平静和安宁是如此难得,“我要独自生活直到遇上适合我的结婚对象。”13独自生活并不意味着生活中就没有浪漫。乌普萨拉大学的社会学家简特罗斯特研究了欧洲日益增长的、在一起而又各自独自生活的LAT现象,也就是:决定在一起生活的双方选择分开居住。在工作流动性越来越大的社会文化中,专业人员经常在不同的城市甚至在不同的国家工作,他们利用电子邮件、电话和周末见面来维持关系。那些曾经常为牙膏帽或尘屑等这类琐事争吵的已婚男女,倾向于和和气气地分开居住,而不是关系紧

12、张地住在一起。离婚或丧偶的人日后与他人生活的时候,往往已有自己固定的生活方式和长期形成的复杂的个人需求。特罗斯特设想这些人再婚后可能会有下列讨论情形:“房子里摆放你的钢琴还是我的钢琴?照片是挂你孙子的还是挂我孙子的?如果各自都有房子的话,事情就简单多了。”14从舒适的家庭生活到都市独自生活的转变为商家开拓了新的前景。过去,广告商最看重的是有两三个孩子的夫妇。斯凯斯说情况不再是这样了。如今的公司应该把高收入的单身族当成重要的市场。一家人吵吵嚷嚷地围坐在饭桌边吃住家饭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根据英国国家民意调查,英国人中有三分之一的人每周至少有四次独自吃饭一他们更喜欢独自吃饭而不是与人一同吃。怪不

13、得英国便利熟食市场在过去五年里增长了一倍。15其他一系列为单身服务的项目也涌现出来,从带狗散步、安装警报系统到为你浇花或在你宿醉时为你送上阿司匹林和咖啡的服务机构,应有尽有。小型汽车、移动电话这类欧洲都市生活的主要工具,在欧洲单身族中拥有稳定的市场。博格斯电信法国电信估计使用移动电话的人主要是独自生活的年轻人。史马特车一为都市行驶所设计的小型汽车一四分之一是卖给那些经常更换伴侣而不安家的二三十来岁的单身者。这正好圆了销售商的梦想:这帮人既有十来岁孩子的渴望,又有中年人的银行账户。他们不必为孩子上大学而储蓄,他们乐意把钱开支在个人健身设备、海藻脂肪膜和高跟鞋等上面。斯凯斯说:“如果你居住在流动性

14、较大的社会,你就得关心如何展现自我。外表不再是只有年轻人才关心的事了。而且单身族在这上面消费得起。”16独自生活会带来自由,但是并不一定会带来轻松愉快的健康或更好的性生活。最近荷兰对19,000人的研究表明,单身族中患慢性病者要高出30。从事该项研究的鹿特丹大学的伊内兹荣格说:“结婚的人更健康,他们较少喝酒、抽烟。单身和离了婚的人更有可能会自杀,更可能会患有肝病、糖尿病或肺癌。”根据汉堡大学性科学专家冈特施密特的观点,花花公子杂志所认为的单身是通向美满性生活的途径的看法是站不住脚的。冈特施密特研究了3,000名德国年轻人的性生活,他估测有90异性恋的性生活基于长期的关系。有一半受调查的单身人士

15、根本就没有性生活。根据施密特的调查,高质量的性生活在相当程度上是相互依恋者的特权:相较于80保持长期异性关系的群体而言,只有40的单身人士表示自己享受性生活。“单身族的性世界黯淡无光,”施密特说道。“他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可性生活却不尽人意。”17当独身者上了年纪,生活就更为艰难了。一旦他们退休,就没有工作提供稳定的收入或社交生活。欠佳的健康状况和对犯罪的担忧会令自由变成可怕的孤独感。在瑞典,一些独居者的群体发起了为单身或夫妇后半生而设计的50项合住工程。位于斯德哥尔摩由国家拨款修建的法德克纳蓬“后半生”集体住宅,感觉上不像老人院,而像大学宿舍。这里有嗡嗡作响的调制解调器、厚颜无耻的政治人物的

16、漫画和穿着蓝色牛仔和凉鞋的居民。虽然每两个月人们确实要花上一周的时间积极投入炊事准备,但集体晚餐并不是强制的。这些地 方很值得一去,还可以听听法德克纳蓬55位居民叽叽喳喳地谈论着最近去爵士俱乐部、前往古巴和印度南部的故事。18事实证明,将自立精神引入老年社区颇受欢迎:有75人报了名,等候加入70岁的老人组,来自日本和美国的访客长途跋涉到此来了解瑞典体面的养老方法。这样的生活令老人获取自由,”梅特基约斯塔德解释道。梅特基约斯塔德离了婚,在两个孩子离家后住进了法德克纳蓬。“对老人的子女来说,这是很大的宽慰他们不会感到内疚。” 家人不会感到内疚?这展示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重大社会变革。Unit 3 医生

17、进退维谷:维持治疗还是听任死亡?阿比盖尔特拉福德1在特效药、风险性外科手术、放疗法以及特护病房(ICU)方面的医学进展已为成千上万的人带来新生。然而,对于他们中不少人而言,现代医学已成为一把双刃剑。2医生采用一系列航空时代技术进行治疗的能力已超过人体本身的治愈能力。从医学的角度来说,有更多的疾病能够得以诊治,可对于许多病人而言,复原的希望却微乎其微。甚至生死之间的基本差别也难以界定清楚。3不少美国人身陷医学囹圄,形同南韩拳击手金得九(Duk Koo Kim)的境遇。金得九在一次打斗中受到重击,人事不省,大脑停止运转,只能依靠人工方法赖以存活。经其家人允许,拉斯维加斯的医生切断了维持其生命的器械

18、,死神便接踵而来。4医疗技术进步了,是力求生存还是注重生命质量,哪个目标更为重要,这一问题在全美的医院和疗养院里引发了激烈的争论。5“归根结底,问题在于,医疗的宗旨是什么?”位于纽约哈德逊河上黑斯廷斯的社会、伦理及生命科学学会主席丹尼尔卡拉汉说,“是真的要挽救生命还是要为病人谋取更大的利益?”6医生、病患、家属,通常还有法庭都不得不在医疗方面作出艰难的抉择。而这些道德难题往往最容易产生于生命的两个极端生命开初的重病新生儿和生命终端的垂死病患。7这些因现代医学技术而产生的两难问题已不断催生出生物伦理学的新准则。如今,全美127家医学院中已有不少机构开设了医学伦理学课程,要在十年前,根本没人会去注

19、意这个领域。不少医院的员工队伍都包含了牧师、哲学家、精神病医师以及社会工作者,以求帮助病人作出关键性抉择,而有二十分之一的机构专门成立了伦理委员会解决这些难题。生死抉择8在所有特护病房的垂死病人当中,有大约20的病例,其当事人面临艰难的道德抉择是继续尽力挽救生命还是改变初衷、听凭病患死去。对于是否要维持生命的治疗,不少病房每周大约要作三次决定。9现在就连死亡的定义也已经改变。既然人工心肺机能够代替心肺维持人的呼吸和血液循环,死神往往不会随着病患的“最后一丝喘息”或是心脏停止跳动而如期而至。因此,哥伦比亚特区以及美国三十一个州已经通过了脑死亡法,将死亡界定为“大脑停止运转”。10十几个州认可病患

20、的“生存意愿”,即病患指示医生,如果病症医治无望则通过静脉注射或其他方式中止其生命。针对加州医生的一项调查表明,20到30的医生遵循这样的意愿。与此同时,一项重在为晚期病人提供临终关怀而非救治的安养活动在许多地区颇有发展势头。11尽管社会对于生死的理解有所进步,棘手的问题仍然存在。例如:一位87岁的老妪因受帕金森氏病神经系统紊乱病痛的折磨,严重中风,家人发现她已昏迷不醒。他们需作出决定:是将她安置在疗养院直至去世,还是将其送往医疗中心进行诊断、尽力救治。其家人选择了纽约城的一家教学医院。经检查发现,中风是由血管中的凝块引起的,可通过手术进行治疗。术后,她苏醒过来,却对自己的家人说“你们为什么要

21、将我带回痛苦的深渊?”她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两年后便告别人世。12另一方面,医生们表明,仅仅根据症状就对疾病结果作出预测往往是不确定的,而病患如果只是年老或是伤残的话,就应该给予挽救生命的治疗。伦理学家也担心,有了对某些病人不予治疗的决定做幌子,死亡可能会变得太容易了,会将整个国家推至接受安乐死的境地。13对于某些人而言,看见别人依赖高科技术维持生命是极端痛苦的。今年早些时候,一位来自德州波提特从事乳品加工的退休工人伍德罗-威尔逊科勒姆因对其兄长吉姆实施了安乐死而被判缓刑。吉姆不幸患有早老性痴呆症,昏聩糊涂的他只能无助地躺在疗养院的床上。在病患安乐死之后,他的遗孀说:“我感谢上帝,吉姆脱离了苦

22、海。想到不得不用这种方式结束他的生命,我就特别难受,可我对此表示理解。”新生儿治疗危机14在生命中的另一端,科技发展变革了新生儿救治技术,我们也不清楚人的生命何时可以在子宫外得以存活。二十五年前,体重不足35磅的婴儿几乎难以存活。如今的存活率竟然高达70,而且医生们还要“抢救”体重仅有15磅重的婴儿。在治疗诸如脊柱裂之类的新生儿畸形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就在十年前,只有5患有大动脉转位的新生儿可以存活下来该病为新生儿最为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缺陷。而如今,该病的存活率却高达50。15不过对于那些借助医学新进展而得以存活的婴儿而言,存活是要付出代价的。许多存活者都患有永久性的生理或心理残疾。16“对

23、于重病新生儿进行治疗还是放弃治疗,这不是一个单纯的问题。”黑斯廷斯中心的托马斯默里说,“但我坚持认为,智力迟钝或有缺陷不足以成为任由一个婴儿死亡的理据。”17然而,对于许多父母而言,养育患病新生儿的经历已成为挥之不去的噩梦。两年前,一位亚特兰大的母亲生下一个身患唐氏综合征的婴儿;这个孩子还患了肠阻塞。医生们拒绝了家长不实施手术的恳求,而如今这个孩子严重智力痴呆,仍然饱受肠病折磨。18“每次梅勒妮腹泻的时候,她会嚎啕大哭,”其母亲解释说。“她生活不能自理,而我们总不能长生不死照顾她一辈子吧。我想将她从苦痛折磨中解救出来。我不明白为什么要不惜一切代价地强调活命。对医生和医院的做法我真是气坏了。我们

24、觉得,不再维持她的生命对她而言是最好的解脱。那些医生有悖常理。我质问那些出言威胁如果反对其实施手术就会把我们送上法庭的医生我们死后谁来照顾梅勒妮?那时候你们这些医生会在哪里?”改变准则19现代技术为人们提供了选择,进而从根本上改变了医疗的惯常做法。时至今日,大多数的医生都比较激进,他们训练有素,动用一切医疗器械医治疾病。如今,医生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不仅仅是谁应该接受治疗,还包括应该何时终止治疗,这引发了不予治疗的趋向。20往往来自法律的威胁也是导致这种趋向的原因。八月份,两位加州医生被控谋杀了一名昏迷不醒的病人,据说他们切断了呼吸器,停止了病患的食物水源供应。1981年,一位马萨诸塞州的护士被控

25、为一名癌症病人注射大量吗啡致其死亡,而此后她被宣告无罪。21不少医生深感自己身陷诉讼案件、政府法规和病患权益的交相围困当中。现代技术的确禁锢了他们的决策能力。最近几年,这些诉讼裁决均交由委员会解决。公众措施22最近几年,关于医疗伦理规范的争执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政策的层次。“这才让我们幡然醒悟,我们没有取之不尽的资源。”华盛顿医院中心的医生林奇说,“说到伦理道德,就自然要谈到钱。”23自1972年以来,美国肾衰竭患者均可以参与由纳税人所支持的肾透析治疗项目,该项目为所有肾衰竭病患提供了延续生命的疗法。许多政策分析员认为,该计划已经失控它亟需14亿美元的资金来支持6万1千名病患。大多数病患都年逾五十

26、,而约莫四分之一的人患有诸如癌症或是心脏病之类的其他疾病,有这种情况的病人在别的国家是不可能做肾透析的。24一些医院正在撤销某些挽救生命的治疗项目。比方说,马萨诸塞州总医院已经决定不再实施心脏移植手术,理由是此类手术所需费用高昂,受助的病患寥寥无几。烧伤诊治病房尽管成效尤为显著也只能对极少的病人提供昂贵的治疗。25当医学家正在向治疗的尖端领域推进之时,医生和病患等相关人士仍将面临越来越多的道德两难境地,致使继续治疗还是放弃治疗的抉择成为现代医学的一个基本问题。Unit 6 新生美国梦想家鲁思西德尔 1她是现今年轻女子的典型一自信外向、知识渊博、做事投入。在学校、教堂或是社区她积极活跃。她也许有

27、一大帮朋友或是寥寥几个密友,却对朋友和友谊忠心不二。对于现今年轻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譬如计划未来、亲昵关系、两性行为、毒品酗酒等,她行事老道,并且谈论起来认真严肃、思路缜密、直截了当。她想掌控自己的生活,试图弄明白从哪里起步,通过何种方式达成自己所追寻的目标。总之,她深信,如果计划周密、工作努力并且决策正确,她就能在自己选定的领域获得成功,拥有自己所渴求的优越物质条件,最终如愿以偿地嫁人;而且,极有可能养几个孩子。正如此话所云,她计划“该有的全都要有”。 2她住在美国各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新英格兰的城镇,南部和中西部的小型城市以及西部海岸地区。她来自一个中上阶层的家庭,源自中产阶级、劳动阶层甚

28、至有时来自贫苦阶层。确定无疑的是,她得到这样的启示,即如今的妇女应该充当自己生活的主角。她展望未来,将自己视为中心人物,计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公寓住所和成功故事。这些年轻女子不会将自己视为他人生活剧本中所充当的配角;那是她们自己所经营的历程。她们着眼于自己的抱负、自己的希望和自己的梦想。3贝思科南特是一名16岁的中学三年级学生,与母亲和继父同住在富足的新英格兰大学城。她有五个兄弟,四个是哥哥,一个是比她小好几岁的弟弟。母亲是一位图书管理员,而继父是个证券经纪人。作为一名重点公立中学的三年级学生,她希望上大学,如果可能的话,去耶鲁大学学习戏剧,“就像梅丽尔斯特里普一样。”她想住在英格兰,从事一段时

29、间的表演,可能演些莎士比亚的戏剧。她希望到25岁的时候能住在纽约,拥有自己的公寓住房,一边兼职打工养活自己一边开始自己的演艺生涯。她想拥有“了不起的一生”,能够“真正独立”,具备“所有属于自己的物品一像是高档家具,一切自我风格的东西。”4到了30岁的时候(“那真是让人厌倦”),她感到自己需要理智一些,因为她很快会受到束缚。她希望到那个时候,自己的职业将会“开始有所起步”,并且可以得到一些好角色。到35岁之际,她会有个孩子(“有可能先结婚”),正在纽约工作,在乡村有所房子。她如何能应付这一切?她的丈夫会分担责任。她不会是一个“超级母亲”。两人将共同照顾孩子。丈夫不会将此视为帮忙;这会是他俩的共同

30、职责。而且,如果她不能匀出时间给孩子,她不会生养小孩。如有必要,她会工作一段时日,再生育孩子,而此后“一年拍一部电影。”5艾米莫里森是一位娇小的年仅15岁的中学二年级黑人学生。她住在俄亥俄州。她的母亲在做兼职,而父亲为当地的美术馆工作。她打算上医学院,希望成为一名外科医生。她希望等到自己找到一份稳妥的好工作才结婚,但却表明之前有可能会和某人同居。她不能确定自己是否要孩子,但却坚称自己渴望成功、赚大钱、拥有小车。实际上,她原本想当医生“主要是为了赚钱”,可如今她声称,是因为其他的因素才吸引自己从医。6杰奎琳冈萨雷斯是一位文静沉稳的19岁墨西哥裔美国女孩,是南加州一所社区大学的一名二年级学生。她将

31、自己的父亲描述为“一位个体承包商”,说自己的母亲是“一位家庭主妇”。杰奎琳在6个孩子中排行老五,是她们家第一个上大学的孩子。在她四个兄弟和一个妹妹当中,只有她的妹妹读完了中学。杰奎琳的目标是就读法学院,而后便私人执业。当她展望自己最终会结婚,有“一两个孩子”之时,工作、职业成就以及一种中上阶层的生活方式对她的未来规划则至关重要。7如果说在过去,甚至是时至今日,妇女仍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希望通过婚姻找到她们的自我身份,“通过一个男人将其从所有女人中挑选出来以寻求对(她们)独特性和重要性”的认可。那么,新一代美国梦想家开始寻求自我实现的方式是全然不同的。在她们的未来规划中,将身份确立同亲密关系分离,声

32、称她们必须首先弄清楚自己的身份,然后,也只有到了那时,她们才能同一个男人配成对。在我所采访的年轻妇女当中,新一代美国梦想家们不同以往,她们意图在建立一种重要而长久的亲密关系之前,能闯出一条自己的路,决定自己的命运。8如今梦想着过“美满的生活”的年轻妇女不需要像贝思那样来自中上阶层的家庭,像艾米那样来自中产家庭,或是像杰奎琳那样来自劳动阶层的家庭。即使有诸多不利条件的年轻女性也将物质上的成功视为最终实现梦想的重要指数。某些人似乎觉得成功就在那里唾手可得。总而言之,她们大多提到最享有声誉、报酬最为丰厚的职业,任何阶层的妇女都极少提及诸如教师或护士之类的传统女性职业。一位生下一名四个半月婴儿、年仅16岁的亚利桑那州的未婚母亲期望“在一家银行或是一家电脑公司工作”,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一部漂亮的车子”,还有能力为儿子“买漂亮衣服”。她想自己将来会同别人不会结婚。“现在没有太多结婚的压力,”她说。9然而另一位年仅17岁的黑人未婚妈妈则希望成为一名“职业模特”,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