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26.43KB ,
资源ID:5877205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87720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机房等保三级要求.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机房等保三级要求.docx

1、机房等保三级要求1。1技术要求1。1。1物理安全1.1。1.1物理位置的选择(G3)a)机房和办公场地应选择在具有防震、防风和防雨等能力的建筑内;b)机房场地应避免设在建筑物的高层或地下室,以及用水设备的下层或隔壁。1.1。1.2物理访问控制(G3)a)机房出入口应安排专人值守,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b)需进入机房的来访人员应经过申请和审批流程,并限制和监控其活动范围;c)应对机房划分区域进行管理,区域和区域之间设置物理隔离装置,在重要区域前设置交付或安装等过渡区域;d)重要区域应配置电子门禁系统,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1.1.1。3防盗窃和防破坏(G3)a)应将主要设备放置在机房

2、内;b)应将设备或主要部件进行固定,并设置明显的不易除去的标记;c)应将通信线缆铺设在隐蔽处,可铺设在地下或管道中;d)应对介质分类标识,存储在介质库或档案室中;e)应利用光、电等技术设置机房防盗报警系统;f)应对机房设置监控报警系统。1。1。1。4防雷击(G3)a)机房建筑应设置避雷装置;b)应设置防雷保安器,防止感应雷;c)机房应设置交流电源地线。1。1。1。5防火(G3)a)机房应设置火灾自动消防系统,能够自动检测火情、自动报警,并自动灭火;b)机房及相关的工作房间和辅助房应采用具有耐火等级的建筑材料;c)机房应采取区域隔离防火措施,将重要设备与其他设备隔离开。1.1。1.6防水和防潮(

3、G3)a)水管安装,不得穿过机房屋顶和活动地板下;b)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通过机房窗户、屋顶和墙壁渗透;c)应采取措施防止机房内水蒸气结露和地下积水的转移与渗透;1。1。2 结构安全(G3)a)应保证主要网络设备的业务处理能力具备冗余空间,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b)应保证网络各个部分的带宽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c)应在业务终端与业务服务器之间进行路由控制建立安全的访问路径;d)应绘制与当前运行情况相符的网络拓扑结构图;e)应根据各部门的工作职能、重要性和所涉及信息的重要程度等因素,划分不同的子网或网段,并按照方便管理和控制的原则为各子网、网段分配地址段;f)应避免将重要网段部署在网络边界处且直接连接

4、外部信息系统,重要网段与其他网段之间采取可靠的技术隔离手段;g)应按照对业务服务的重要次序来指定带宽分配优先级别,保证在网络发生拥堵的时候优先保护重要主机。1。1。2。2访问控制(G3)a)应在网络边界部署访问控制设备,启用访问控制功能;b)应能根据会话状态信息为数据流提供明确的允许/拒绝访问的能力,控制粒度为端口级;c)应对进出网络的信息内容进行过滤,实现对应用层HTTP、FTP、TELNET、SMTP、根据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并生成审计报表;d)应对审计记录进行保护,避免受到未预期的删除、修改或覆盖等。1。1.2.4边界完整性检查(S3)a)应能够对非授权设备私自联到内部网络的行为进行检查,

5、准确定出位置,并对其进行有效阻断;b)应能够对内部网络用户私自联到外部网络的行为进行检查,准确定出位置,并对其进行有效阻断。1。1.2。5入侵防范(G3)a)应在网络边界处监视以下攻击行为:端口扫描、强力攻击、木马后门攻击、拒绝服务攻击、缓冲区溢出攻击、IP碎片攻击和网络蠕虫攻击等;b)当检测到攻击行为时,记录攻击源IP、攻击类型、攻击目的、攻击时间,在发生严重入侵事件时应提供报警。1。1。2.6恶意代码防范(G3)a)应在网络边界处对恶意代码进行检测和清除;b)应维护恶意代码库的升级和检测系统的更新。1。1.2。7网络设备防护(G3)a)应对登录网络设备的用户进行身份鉴别;b)应对网络设备的

6、管理员登录地址进行限制;c)网络设备用户的标识应唯一;d)主要网络设备应对同一用户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的鉴别技术来进行身份鉴别;e)身份鉴别信息应具有不易被冒用的特点,口令应有复杂度要求并定期更换;f)应具有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可采取结束会话、限制非法登录次数和当网络登录连接计1。1.3主机安全1。1.3。1身份鉴别(S3)a)应对登录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用户进行身份标识和鉴别;b)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管理用户身份标识应具有不易被冒用的特点,口令应有复杂度要求并定期更换;c)应启用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可采取结束会话、限制非法登录次数和自动退出等措施;d)当对服务器进行远程管理时,应采取必要措施

7、,防止鉴别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被窃听;e)应为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不同用户分配不同的用户名,确保用户名具有唯一性。f)应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的鉴别技术对管理用户进行身份鉴别。1。1。3。2访问控制(S3)a)应启用访问控制功能,依据安全策略控制用户对资源的访问;b)应根据管理用户的角色分配权限,实现管理用户的权限分离,仅授予管理用户所需的最小权限;c)应实现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特权用户的权限分离;d)应严格限制默认帐户的访问权限,重命名系统默认帐户,修改这些帐户的默认口令;e)应及时删除多余的、过期的帐户,避免共享帐户的存在。f)应对重要信息资源设置敏感标记;g)应依据安全策略严格控制用户

8、对有敏感标记重要信息资源的操作;1.1.3。3安全审计(G3)a)审计范围应覆盖到服务器和重要客户端上的每个操作系统用户和数据库用户;b)审计内容应包括重要用户行为、系统资源的异常使用和重要系统命令的使用等系统内重要的安全相关事件;c)审计记录应包括事件的日期、时间、类型、主体标识、客体标识和结果等;d)应能够根据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并生成审计报表;e)应保护审计进程,避免受到未预期的中断;f)应保护审计记录,避免受到未预期的删除、修改或覆盖等。1。1.3.4剩余信息保护(S3)a)应通过设定终端接入方式、网络地址范围等条件限制终端登录;b)应根据安全策略设置登录终端的操作超时锁定;c)应对重要

9、服务器进行监视,包括监视服务器的CPU、硬盘、内存、网络等资源的使用情况;d)应限制单个用户对系统资源的最大或最小使用限度;e)应能够对系统的服务水平降低到预先规定的最小值进行检测和报警.1。1。4应用安全1。1.4.1身份鉴别(S3)a)应提供专用的登录控制模块对登录用户进行身份标识和鉴别;b)应对同一用户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的鉴别技术实现用户身份鉴别;c)应提供用户身份标识唯一和鉴别信息复杂度检查功能,保证应用系统中不存在重复用户身份标识,身份鉴别信息不易被冒用;d)应提供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可采取结束会话、限制非法登录次数和自动退出等措施;e)应启用身份鉴别、用户身份标识唯一性检查、用户

10、身份鉴别信息复杂度检查以及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并根据安全策略配置相关参数。1。1。4。2访问控制(S3)a)应提供访问控制功能,依据安全策略控制用户对文件、数据库表等客体的访问证用户鉴别信息所在的存储空间被释放或再分配给其他用户前得到完全清除,无论这些信息是存放在硬盘上还是在内存中;b)应保证系统内的文件、目录和数据库记录等资源所在的存储空间被释放或重新分配给其他用户前得到完全清除。1.1。4.5通信完整性(S3)应采用密码技术保证通信过程中数据的完整性.1.1.4。6通信保密性(S3)a)在通信双方建立连接之前,应用系统应利用密码技术进行会话初始化验证;b)应对通信过程中的整个报文或会话过程进

11、行加密。1。1.4。7抗抵赖(G3)a)应具有在请求的情况下为数据原发者或接收者提供数据原发证据的功能;b)应具有在请求的情况下为数据原发者或接收者提供数据接收证据的功能.1。1.4。8软件容错(A3)a)应提供数据有效性检验功能,保证通过人机接口输入或通过通信接口输入的数据格式或长度符合系统设定要求;b)应提供自动保护功能,当故障发生时自动保护当前所有状态,保证系统能够进行恢复。1.1。4.9资源控制(A3)a)当应用系统的通信双方中的一方在一段时间内未作任何响应,另一方应能够自动结束会话b)应能够对系统的最大并发会话连接数进行限制;c)应能够对单个帐户的多重并发会话进行限制;d)应能够对一

12、个时间段内可能的并发会话连接数进行限制;e)应能够对一个访问帐户或一个请求进程占用的资源分配最大限额和最小限额;f)应能够对系统服务水平降低到预先规定的最小值进行检测和报警;g)应提供服务优先级设定功能,并在安装后根据安全策略设定访问帐户或请求进程的优先级,根据优先级分配系统资源。1.1。5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1.1。5。1数据完整性(S3)a)应能够检测到系统管理数据、鉴别信息和重要业务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完整性受到破坏,并在检测到完整性错误时采取必要的恢复措施;b)应能够检测到系统管理数据、鉴别信息和重要业务数据在存储过程中完整性受到破坏,并在检测到完整性错误时采取必要的恢复措施。1.1。5.2

13、数据保密性(S3)a)应采用加密或其他有效措施实现系统管理数据、鉴别信息和重要业务数据传输保密性;b)应采用加密或其他保护措施实现系统管理数据、鉴别信息和重要业务数据存储保密性。1。1。5。3备份和恢复(A3)a)应提供本地数据备份与恢复功能,完全数据备份至少每天一次,备份介质场外存放;b)应提供异地数据备份功能,利用通信网络将关键数据定时批量传送至备用场地;c)应采用冗余技术设计网络拓扑结构,避免关键节点存在单点故障;d)应提供主要网络设备、通信线路和数据处理系统的硬件冗余,保证系统的高可用性.1.2管理要求1。2.1安全管理制度1.2.1.1管理制度(G3)a)应制定信息安全工作的总体方针

14、和安全策略,说明机构安全工作的总体目标、范围、原则和安全框架等;b)应对安全管理活动中的各类管理内容建立安全管理制度;c)应对要求管理人员或操作人员执行的日常管理操作建立操作规程;d)应形成由安全策略、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构成的全面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体系.1。2。1.2制定和发布(G3)a)应指定或授权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任或授权;d)应制定文件明确安全管理机构各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分工和技能要求。1。2.2。2人员配备(G3)a)应配备一定数量的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安全管理员等;b)应配备专职安全管理员,不可兼任;c)关键事务岗位应配备多人共同管理。1。2.2.3授权

15、和审批(G3)a)应根据各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明确授权审批事项、审批部门和批准人等;b)应针对系统变更、重要操作、物理访问和系统接入等事项建立审批程序,按照审批程序执行审批过程,对重要活动建立逐级审批制度;c)应定期审查审批事项,及时更新需授权和审批的项目、审批部门和审批人等信息;d)应记录审批过程并保存审批文档。1。2。2.4沟通和合作(G3)a)应加强各类管理人员之间、组织内部机构之间以及信息安全职能部门内部的合作与沟通,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共同协作处理信息安全问题;b)应加强与兄弟单位、公安机关、电信公司的合作与沟通;c)应加强与供应商、业界专家、专业的安全公司、安全组织的合作与沟通

16、;d)应建立外联单位联系列表,包括外联单位名称、合作内容、联系人和联系方式等信息;e)应聘请信息安全专家作为常年的安全顾问,指导信息安全建设,参与安全规划和安全评审等。1.2。2。5审核和检查(G3)a)安全管理员应负责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系统日常运行、系统漏洞和数据备份等情况;b)应由内部人员或上级单位定期进行全面安全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现有安全技术措施的有效性、安全配置与安全策略的一致性、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等;c)应制定安全检查表格实施安全检查,汇总安全检查数据,形成安全检查报告,并对安全检查结果进行通报;d)应制定安全审核和安全检查制度规范安全审核和安全检查工作,定期按照程序

17、进行安全审核和安全检查活动。1.2。3人员安全管理1。2.3.1人员录用(G3)a)应指定或授权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人员录用;b)应严格规范人员录用过程,对被录用人的身份、背景、专业资格和资质等进行审查,对其所具有的技术技能进行考核;c)应签署保密协议;d)应从内部人员中选拔从事关键岗位的人员,并签署岗位安全协议。1.2。3。2人员离岗(G3)a)应严格规范人员离岗过程,及时终止离岗员工的所有访问权限;b)应取回各种身份证件、钥匙、徽章等以及机构提供的软硬件设备;c)应办理严格的调离手续,关键岗位人员离岗须承诺调离后的保密义务后方可离开。1。2.3.3人员考核(G3)a)应定期对各个岗位的人员

18、进行安全技能及安全认知的考核;b)应对关键岗位的人员进行全面、严格的安全审查和技能考核;c)应对考核结果进行记录并保存.1。2.3.4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G3)a)应对各类人员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岗位技能培训和相关安全技术培训;b)应对安全责任和惩戒措施进行书面规定并告知相关人员,对违反违背安全策略和规定的人员进行惩戒;c)应对定期安全教育和培训进行书面规定,针对不同岗位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对信息安全基础知识、岗位操作规程等进行培训;d)应对安全教育和培训的情况和结果进行记录并归档保存。1.2。3.5外部人员访问管理(G3)a)应确保在外部人员访问受控区域前先提出书面申请,批准后由专人全程陪同或

19、监督,并登记备案;b)对外部人员允许访问的区域、系统、设备、信息等内容应进行书面的规定,并按照规定执行.1。2。4系统建设管理1.2。4。1系统定级(G3)a)应明确信息系统的边界和安全保护等级;b)应以书面的形式说明确定信息系统为某个安全保护等级的方法和理由;c)应组织相关部门和有关安全技术专家对信息系统定级结果的合理性和正确性进行论证和审定;d)应确保信息系统的定级结果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1.2。4.2安全方案设计(G3)a)应根据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选择基本安全措施,并依据风险分析的结果补充和调整安全措施;b)应指定和授权专门的部门对信息系统的安全建设进行总体规划,制定近期和远期的安全建设

20、工作计划;c)应根据信息系统的等级划分情况,统一考虑安全保障体系的总体安全策略、安全技术框架、安全管理策略、总体建设规划和详细设计方案,并形成配套文件;d)应组织相关部门和有关安全技术专家对总体安全策略、安全技术框架、安全管理策略、总体建设规划、详细设计方案等相关配套文件的合理性和正确性进行论证和审定,并且经过批准后,才能正式实施;e)应根据等级测评、安全评估的结果定期调整和修订总体安全策略、安全技术框架、安全管理策略、总体建设规划、详细设计方案等相关配套文件。1。2.4。3产品采购和使用(G3)a)应确保安全产品采购和使用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b)应确保密码产品采购和使用符合国家密码主管部门的

21、要求;c)应指定或授权专门的部门负责产品的采购;d)应预先对产品进行选型测试,确定产品的候选范围,并定期审定和更新候选产品名单。1。2.4.4自行软件开发(G3a)应确保开发环境与实际运行环境物理分开,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分离,测试数据和测试结果受到控制;b)应制定软件开发管理制度,明确说明开发过程的控制方法和人员行为准则;c)应制定代码编写安全规范,要求开发人员参照规范编写代码;d)应确保提供软件设计的相关文档和使用指南,并由专人负责保管;e)应确保对程序资源库的修改、更新、发布进行授权和批准。1。2。4。5外包软件开发(G3)a)应根据开发需求检测软件质量;b)应在软件安装之前检测软件包中可

22、能存在的恶意代码;c)应要求开发单位提供软件设计的相关文档和使用指南;d)应要求开发单位提供软件源代码,并审查软件中可能存在的后门.1。2.4.6工程实施(G3)a)应指定或授权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工程实施过程的管理;b)应制定详细的工程实施方案控制实施过程,并要求工程实施单位能正式地执行安全工程过程;c)应制定工程实施方面的管理制度,明确说明实施过程的控制方法和人员行为准则.1.2.4。7测试验收(G3)a)应委托公正的第三方测试单位对系统进行安全性测试,并出具安全性测试报告;b)在测试验收前应根据设计方案或合同要求等制订测试验收方案,在测试验收过程中应详细记录测试验收结果,并形成测试验收报

23、告;c)应对系统测试验收的控制方法和人员行为准则进行书面规定;d)应指定或授权专门的部门负责系统测试验收的管理,并按照管理规定的要求完成系统测试验收工作;e)应组织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对系统测试验收报告进行审定,并签字确认.1。2。4.8系统交付(G3)a)应制定详细的系统交付清单,并根据交付清单对所交接的设备、软件和文档等进行清点;b)应对负责系统运行维护的技术人员进行相应的技能培训;c)应确保提供系统建设过程中的文档和指导用户进行系统运行维护的文档;d)应对系统交付的控制方法和人员行为准则进行书面规定;e)应指定或授权专门的部门负责系统交付的管理工作,并按照管理规定的要求完成系统交付工作.1

24、.2.4.9系统备案(G3a)应指定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管理系统定级的相关材料,并控制这些材料的使用;b)应将系统等级及相关材料报系统主管部门备案;c)应将系统等级及其他要求的备案材料报相应公安机关备案。1。2.4。10等级测评(G3)a)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应至少每年对系统进行一次等级测评,发现不符合相应等级保护标准要求的及时整改;b)应在系统发生变更时及时对系统进行等级测评,发现级别发生变化的及时调整级别并进行安全改造,发现不符合相应等级保护标准要求的及时整改;c)应选择具有国家相关技术资质和安全资质的测评单位进行等级测评;d)应指定或授权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等级测评的管理。1。2.4.11

25、安全服务商选择(G3)a)应确保安全服务商的选择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b)应与选定的安全服务商签订与安全相关的协议,明确约定相关责任;c)应确保选定的安全服务商提供技术培训和服务承诺,必要的与其签订服务合同。1.2。5系统运维管理1。2。5.1环境管理(G3)a)应指定专门的部门或人员定期对机房供配电、空调、温湿度控制等设施进行维护管理;b)应指定部门负责机房安全,并配备机房安全管理人员,对机房的出入、服务器的开机或关机等工作进行管理;c)应建立机房安全管理制度,对有关机房物理访问,物品带进、带出机房和机房环境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作出规定;d)应加强对办公环境的保密性管理,规范办公环境人员行为,包括

26、工作人员调离办公室应立即交还该办公室钥匙、不在办公区接待来访人员、工作人员离开座位应确保终端计算机退出登录状态和桌面上没有包含敏感信息的纸档文件等。1。2.5。2资产管理(G3)a)应编制并保存与信息系统相关的资产清单,包括资产责任部门、重要程度和所处位置等内容;b)应建立资产安全管理制度,规定信息系统资产管理的责任人员或责任部门,并规范资产管理和使用的行为;c)应根据资产的重要程度对资产进行标识管理,根据资产的价值选择相应的管理措施d)应对信息分类与标识方法作出规定,并对信息的使用、传输和存储等进行规范化管理。1.2。5。3介质管理(G3)a)应建立介质安全管理制度,对介质的存放环境、使用、

27、维护和销毁等方面作出规定;b)应确保介质存放在安全的环境中,对各类介质进行控制和保护,并实行存储环境专人管理;c)应对介质在物理传输过程中的人员选择、打包、交付等情况进行控制,对介质归档和查询等进行登记记录,并根据存档介质的目录清单定期盘点;d)应对存储介质的使用过程、送出维修以及销毁等进行严格的管理,对带出工作环境的存储介质进行内容加密和监控管理,对送出维修或销毁的介质应首先清除介质中的敏感数据,对保密性较高的存储介质未经批准不得自行销毁;e)应根据数据备份的需要对某些介质实行异地存储,存储地的环境要求和管理方法应与本地相同;f)应对重要介质中的数据和软件采取加密存储,并根据所承载数据和软件

28、的重要程度对介质进行分类和标识管理.1。2。5。4设备管理(G3)a)应对信息系统相关的各种设备(包括备份和冗余设备)、线路等指定专门的部门或人员定期进行维护管理;b)应建立基于申报、审批和专人负责的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对信息系统的各种软硬件设备的选型、采购、发放和领用等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c)应建立配套设施、软硬件维护方面的管理制度,对其维护进行有效的管理,包括明确维护人员的责任、涉外维修和服务的审批、维修过程的监督控制等;d)应对终端计算机、工作站、便携机、系统和网络等设备的操作和使用进行规范化管理,按操作规程实现主要设备(包括备份和冗余设备)的启动/停止、加电/断电等操作;e)应确保信息处

29、理设备必须经过审批才能带离机房或办公地点。1.2。5.5监控管理和安全管理中心(G3)a)应对通信线路、主机、网络设备和应用软件的运行状况、网络流量、用户行为等进行监测和报警,形成记录并妥善保存;b)应组织相关人员定期对监测和报警记录进行分析、评审,发现可疑行为,形成分析报告,并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c)应建立安全管理中心,对设备状态、恶意代码、补丁升级、安全审计等安全相关事项进行集中管理。1。2。5。6网络安全管理(G3)a)应指定专人对网络进行管理,负责运行日志、网络监控记录的日常维护和报警信息分析和处理工作;b)应建立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对网络安全配置、日志保存时间、安全策略、升级与打补丁、口令更新周期等方面作出规定;c)应根据厂家提供的软件升级版本对网络设备进行更新,并在更新前对现有的重要文件进行备份;d)应定期对网络系统进行漏洞扫描,对发现的网络系统安全漏洞进行及时的修补;e)应实现设备的最小服务配置,并对配置文件进行定期离线备份;f)应保证所有与外部系统的连接均得到授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