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1.49KB ,
资源ID:587490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87490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常见病如何选用中成药.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常见病如何选用中成药.docx

1、常见病如何选用中成药常见病如何选用中成药一、中成药的剂型、特点及应用注意事项历代医家经过长时期的临床实践创制了多种剂型,如汤、散、丸、膏、丹、酒、露、饼、条、导药、熏剂等,近年来,又创制了片剂、冲服剂、针剂、油剂、气雾剂、胶囊剂等。1、汤剂:吸收快,易发挥作用,并能辨证施治,随证组方,能全面的照顾各种病证的特殊性。2、丸剂:药力持久,服用方便,体积小,便于携带及贮存。适用于病情稳定,尤其在疾病恢复阶段或需巩固疗效者(也有用于急救)。3、散剂:制作简便,便于服用及携带,节约药物,但是内服吸收较汤剂慢。4、膏剂:有内服和外用两种,内服膏剂可长期应用,滋补药多采用膏剂;外用膏剂,适用于外科疮疡肿疖或

2、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等疾病。5、丹剂:含汞、硫黄等矿物药,经过加热升华,使之变成剂量少、作用大的一种制剂。6、酒剂:指用白酒或黄酒浸制药材所得的浸出液。适用于补养体虚,风湿疼痛及跌打损伤等证。7、片剂:体积小,成本低,贮运方便。8、针剂:作用迅速,给药方便,药物不受消化液和食物的影响。 在使用药物前,要根据不同的药性和病情来决定选用不同的剂型。一般地说,凡病起于骤急,欲取速效,多选用汤剂、针剂,中药注射剂在使用时应注意合理应用;慢性疾患,宜于缓治久服,多用丸剂或膏剂,但是有些丸剂如安宫牛黄丸等,也可以治疗急性病;散剂的功效,较汤剂徐缓,比丸剂迅速;风湿痹痛,多采用酒剂。中成药和西药联合应用时应注

3、意哪些问题针对具体疾病制定用药方案时,若主治功效互补或可以增效减毒,则可以考虑中成药和西药联合应用,应用时可根据中西药物的主辅地位确定给药剂量、给药时间、给药途径。口服中西药联合应用时,应选用无明确禁忌的药物;副作用相似及有明确不良相互作用的药物应避免联合使用;且应注意给药时间,尽量分开使用。如果中西药注射确需联合用药,应根据中西医诊断和各自的用药原则选药,充分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尽可能减少联用药物的种类和剂量,根据临床情况及时调整用药。使用时尽可能选择不同的给药途径( 如穴位注射、静脉注射、肌内注射)。必须同一途径用药时,应将中西药分开使用,严禁混合配伍。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

4、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确定有102种中成药。二、常见病的中成药治疗1、感冒相当于西医学中的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等,临床上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主要表现。中医学认为感冒的发生主要由于体虚,抗病能力减弱,当气候变化时,人体内外功能不适应,风邪或时行疫毒乘虚由皮毛、口鼻而入,引起一系列肺卫症状。以冬春季较为多见。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症状表现及选用中成药常见证型主要症状选用中成药风寒感冒鼻塞、时流青涕、痰清稀色白九味羌活丸/感冒清热颗粒风热感冒发热、咽喉疼痛、痰黄粘稠莲花清瘟胶囊/银翘解毒颗粒/柴胡注射液气虚感冒年老或体虚、恶风寒或发热玉屏风颗粒暑湿感冒发热恶风、

5、头身困重、胸脘痞闷藿香正气水不/保济丸咳嗽西医名称: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临床上以咳嗽为主要表现。中医认为咳嗽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咳嗽为六淫外邪犯肺;内伤咳嗽为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肺失宣肃,上逆发为咳嗽。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症状表现及选用中成药常见证型主要症状用药风寒咳嗽咳嗽新起,痰稀色白通宣理肺丸、气管炎丸风热咳嗽咳嗽新起,痰稠色黄羚羊清肺丸燥热咳嗽咳无痰,或痰粘稠难出蜜炼川贝枇杷膏、养阴清肺丸、强力枇杷露痰湿阻肺久咳痰多色白,或兼见食少脘满二陈丸、桔红丸3、失音相当于西医学中的急慢性喉炎。临床上以语音嘶哑、不能发出声音为主要表现。基本病理改变是肺气雍塞或

6、津液耗损,病位在肺、肾。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症状表现及选用中成药常见证型主要症状用药风寒型突然音哑,舌淡苔白通塞理肺丸风热型突然音哑,舌红苔黄VC银翘片、银翘解毒丸、清音丸、冰硼散肺肾阴虚型语声嘶哑,日久不愈黄氏响声丸4、口疮相当于西医学中的口腔粘膜溃疡、复发性口疮。临床上指口舌局部灼热肿痛或溃烂的一种病证。多反复发作,久久不愈。多因阴虚火旺,粘膜受灼而形成,或脾胃积热上雍而引起。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症状表现及选用中成药常见证型主要症状用药阴虚火旺型口疮反复发作,灼热疼痛,舌红少苔知柏地黄丸心脾积热型口疮初起,灼热疼痛,舌红苔黄黄连上清丸、牛黄解毒片、双黄连口服液5、胃痛相当于西医学中的急性胃炎、

7、慢性胃炎、上消化道溃疡、胃痉挛、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者。临床可见上腹部胀痛、刺痛、钝痛、灼痛、绞痛、闷痛,其中又以上腹部胀痛、隐痛最为常见。因胆囊、胰腺、心脏等器官的病变也可能引起上腹部类似的疼痛,在诊疗时要注意鉴别。中医认为胃痛的发生主要由于饮食失调、情志不舒、劳倦过度或脾胃虚弱等导致气机阻滞,不通则痛。本病四季皆可发病,秋冬季多见;起病或急或缓,常有反复发作的病史。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症状表现及选用中成药常见证型主要症状用药饮食停滞因暴饮暴食引起的胃痛,可见胀满、吞酸等保和丸、调中四消丸肝气犯胃因生气引起的胃痛,可见胃脘胀满,胸闷嗳气,喜长叹息气滞胃痛颗粒、胃苏颗

8、粒、舒肝健胃丸脾胃虚寒胃部受寒以后胃痛发作,胃痛隐隐,喜暖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香砂养胃丸、附子理中丸6、胁痛胁痛可见于西医学中的许多疾病如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脓肿、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肋间神经痛等。临床以胸部两侧由腋部以下至第十二肋骨之间的部位发生的疼痛为主要表现。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肝气郁结、瘀血阻络、湿热蕴结所致的脉络不通,亦或是肝阴不足所致的脉络失养,导致不通则痛。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症状表现及选用中成药常见证型主要症状用药肝气郁结胁痛以胀痛为主,走窜不定,疼痛每因情志的变动而增减逍遥丸、元胡止痛片、瘀血停着胁痛如刺,痛处不移,入夜更甚血府逐瘀丸肝胆湿热胸胁闷痛,口苦

9、口粘,或见目黄或身黄,小便黄龙胆泻肝丸、消炎利胆丸7、泄泻本病相当于西医学中的腹泻,可见于多种消化系统疾病。临床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等为主要表现。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湿邪内盛或肝郁乘脾,肾阳虚衰,导致清浊不分,并走大肠所致。本病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季为多见。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症状表现及选用中成药常见证型主要症状用药寒湿困脾泄泻阵作,大使清稀或如水样,遇寒加重,肠鸣漉漉藿香正气水不、参苓白术丸湿热内蕴泻下急迫,粪质粘稠,气味臭秽,或伴腹痛,肛门灼热香连丸、三黄丸、双黄连颗粒肝郁乘脾每因情绪激动或精神紧张时腹痛、泄泻,便后腹痛减或缓解,再痛再泻

10、逍遥丸、补肝益肠丸肾阳虚衰黎明之前,腹部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四神丸8、便秘相当于西医学中的习惯性便秘。主要表现是大便不通或排便间隔时间延长,粪便干燥、坚硬,排出困难。基本病理是肠腑传导失常。病位在肠。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症状表现及选用中成药常见证型主要症状用药肠道实热型大便干结、口干、腹胀、舌红苔黄麻仁润肠丸、四消丸脾肾两虚型大便干结或大便不佳,舌淡苔白桂附地黄丸合生肪饮9、厌食相当于西医学中的神经性厌食、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胃炎等。主要表现是患者不思饮食,甚至厌恶食物或恶闻食臭。基本病理改变是脾运化不利、胃内受纳不振。病位在脾胃。尤以小儿厌食多见。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症状表现及选用中成药常见

11、证型主要症状用药脾胃虚弱型厌食、纳差、面色萎黄参苓白术散肝气犯胃型食欲不振、情志不畅逍遥丸湿热阻滞型厌食肥甘、口苦腹胀四消丸、黄连上清丸10、黄疸相当于西医学上的黄疸型肝炎、肝硬化、中毒性肝病、胆道疾病等。表现症状有目黄,兼有耳黄、尿黄等。基本病理是湿热郁结、气血瘀滞。病位在肝、脾。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症状表现及选用中成药常见证型主要症状用药肝胆湿热目黄鲜明,腹胀纳差,苔黄腻龙胆泻肝丸、茵栀黄颗粒寒湿中阻黄疸晦暗,尿少便溏,苔白腻护肝片、五苓散胶囊、附子理中丸11、眩晕常见于西医的高血压病、低血压、神经性衰弱、椎基底动脉公共供血不足等疾病引起的以头晕、眼花为主要症状的病证。中医认为,因清窍失养,

12、临床上以头晕、眼花或眼黑为主症的一类病证称为眩晕。眩晕的病位在清窍,且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眩晕以内伤为主,多由虚损所致,有因气血亏虚、肾精不足、脑髓失养所致者;有因肝肾阴虚、肝阳偏亢,风阳上扰清窍所致者;有因痰浊、瘀血痹阻脑络所致者;有因外感风邪、扰动清窍所致者。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症状表现及选用中成药常见证型主要症状用药肝阳上亢眩晕欲仆、耳鸣、头痛且胀,每因烦劳或恼怒而头晕、头痛加剧,面红耳赤,急燥易怒,失眠多梦松龄血脉康胶囊、脑立清胶囊、晕痛定胶囊心脾两虚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倦怠无力,气短懒言,面色无华,心悸少寐归脾丸痰浊中阻视物旋转,头重如裹,胸闷恶心,食少多寐二陈丸、天麻丸肝肾

13、不足头晕目眩,耳鸣,时间长,偏于阴虚者腰膝酸软、健忘失眠、咽干口燥;偏于阳虚者四肢不温、形寒肢冷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12、头痛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自觉症状,我们讨论的是反复发作的慢性头痛,常见于西医学的血管神经性头痛、偏头痛等,其他疾病如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所造成的头痛可以参考治疗。中医学认为,头痛是指由外感和内伤所致,经脉绌急或失养,清窍不利所引起的头部疼痛为特征的一种病证。头部经络为诸阳经交会之处,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都上会于此。若六淫外侵,七情内伤,升降失调,郁于清窍,清阳不运,皆能致头痛。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症状表现及选用中成药常见证型主要症状用药风寒外袭头痛连及项背,遇风寒则

14、头痛益甚川芎茶调丸风热上扰头痛而胀,甚至头痛欲裂,发热恶风,咽喉肿痛芎菊上清丸肝阳上亢头痛且胀,遇恼怒加重,伴有胁肋胀痛,心烦易怒天麻钩藤颗粒痰浊中阻头痛昏蒙,周身困重,伴有胸闷纳呆恶心,呕吐痰涎二陈丸、正天丸瘀血内阻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状如针刺血府逐瘀胶囊13、中风后遗症指中风患者经抢救治疗六个月后仍有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健忘等临床症状的一类疾病。常见于西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后遗症。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五脏之精血,六腑之清气,皆上注于脑。若年老体衰,积劳内伤,情志过极,饮食不节,劳欲过度,使机体阴阳失调,气血逆乱,脑脉为之瘀阻不畅,脑失濡养而成本病。其病机归纳起来

15、是风(肝风)、火(肝火、心火)、痰(风痰、湿痰、痰热)、气(气逆)、虚(阴虚、气虚、血虚)、瘀(血瘀)六种。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症状表现及选用中成药常见证型主要症状用药气虚血瘀半身不遂,言语不利,伴神疲乏力华佗再造丸、活血通脉片、血栓通针、川芎嗪针阴虚瘀阻半身不遂,言语不利,伴头晕、口干、腰膝酸软、舌红无苔杞菊地黄丸合血府逐瘀胶囊、脉络宁注射液14、失眠相当于西医学中的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等。主要表现是不易入睡或睡而易醒,甚至彻夜难眠。病理改变是心神失养。病位在心、肝、脾。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症状表现及选用中成药常见证型主要症状用药心肝火旺心烦易怒,失眠多梦,舌红苔黄天开补心丹、朱砂安神丸肝胃不

16、和不易入睡,腹胀纳差,舌淡苔白保和丸、丹栀逍遥丸心脾两虚多梦易醒,心悸健忘,舌淡脉细归脾丸15、心悸以悸是病人自觉心跳异常,动悸不安,心慌不宁的一种病证。其基本病机为心气不宁或心脉不畅。病位在心。相当于西医学中的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某些心律失常、神经官能症等。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症状表现及选用中成药常见证型主要症状用药心虚胆怯心悸善恐易惊,坐卧不安安神定志丸心脾两虚心悸头晕,倦怠乏力归脾丸、心宝丸阴虚火旺心悸易惊,心烦失眠天王补心丹、速效救心丸、牛黄清心丸心血瘀阻心悸胸闷,胸痛阵作血府逐瘀胆囊、复方丹参片、地奥心血康、通心络、脑心通三、常用中成药的临床应用1、六味地黄丸功能:滋阴补肾适应症:腰痛,

17、眩晕,耳鸣,盗汗、消渴,牙齿松动,小便淋沥等。西医病证有高血压、视神经炎、肺结核、甲亢、糖尿病、慢性胃炎、神经衰弱、功能性子宫出血、小儿发育迟缓等。2、龙胆泻肝丸功能:泻肝胆实火,清三焦湿热适应症:胁痛、头痛、口苦、目赤、耳聋耳肿、小便淋浊、阴痒阴肿、妇女带下等。近代用治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带状疱疹、高血压、急性中耳炎、鼻前庭及外耳道节肿、急性肾盂肾炎、膀胱炎、急性盆腔炎、急性前列腺炎等。3、补中益气丸功能:益气升阳,调补脾胃。适应症: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常用于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慢性腹泻、眼睑下垂等。4、生脉饮功能:益气生津,敛阴止汗。适应症:气短懒言,口渴多汗,咽干咳嗽,心烦失眠。常用于低血压、休克、中暑恢复、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症及心律失常等。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