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29.92KB ,
资源ID:587318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87318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产业经济学.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产业经济学.docx

1、产业经济学第一章 产业经济学导论1.产业经济学是研究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经济组织集体的发展规律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P19)2.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产业;3.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第二章 产业组织1.产业组织是指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者市场关系。这种企业之间的市场关系主要包括:交易关系、行为关系、资源占有关系和利益关系。(P59)2.“马歇尔冲突”与不完全竞争(P61)马歇尔冲突,大规模生产能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性,使这些企业的单位成本不断下降、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其结果必然导致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不断加强,而垄断的形成又必然阻碍竞争机制在资源合理

2、配置中发挥的作用,使经济丧失活力,从而扼杀自由竞争。3.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P62-P66)(1)克拉克 有效竞争概念的提出 1940 年有效竞争,简单说就是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作用的竞争格局。 缺陷:克拉克在理论上没有解决有效竞争的评估标准和实现条件问题。(2)梅森 归纳了两大类有效竞争的标准(有效竞争的二分法):二分法(梅森):一是能够维护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的形成的条件归为市场结构标准;二是从市场绩效角度来判断竞争有效性的标准归为市场绩效标准。(3)三分法:市场结构标准:集中度不太高、市场进入荣毅、没有极端的产品差别化。市场行为标准:对于价格没有共谋、对于产品没有共谋、对竞

3、争这么没有压制政策。市场绩效标准:存在不断改进产品和生产过程的压力、随成本大幅下降价格能向下调整、企业与产业处于适宜规模、销售费用在总费用中的比重不存在过高现象、不存在长期的过剩生产能力。缺陷:三分法标准存在不少缺陷,如市场结构标准基本只是放宽了完全竞争市场的形成条件,“不太高”这类的标准尺度也都是一些含糊不清表述。 三分法的作用:第一,比在将不现实的完全竞争作为理想的追求模式和政策制定的出发点;第二,注意从不同的方面提出判断具体有效竞争状况标准,是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有了坚实的基础;第三,这一标准体系有利于从不同角度对竞争是否有效进行更加全面地分析判断。(4)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按照三分法

4、标准,哈佛学派构造了: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的分析框梁。 内容:产业组织理论由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三个基础部分和政府的产业组织政策组成。市场结构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而企业行为又决定市场运行的经济绩效。因此,为了获得理想市场绩效,最重要就是通过政府的产业组织政策来调整和直接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对市场内竞争程度及价格形成等产生战略性影响的市场组织特征。决定市场结构因素主要是市场集中程度、产品差别化程度、进入壁垒高低。 市场行为:指企业在充分考虑市场供求条件和其他企业的关系基础,所采取各种决策行为。包括

5、定价策略,产品与广告策略,研发和挤竞争对手的行为等。市场绩效: 指在一定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条件下市场运行的最终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主要有:资源配置效率,利率水平,消费规模等等。 结构定义:SCP根据所依据:微观经济理论是将完全竞争和垄断作为两极,将现实的市场置于中间进行分析的自马歇尔以来新古典学派价格理论。 因而这一分析将市场中企业效益的多寡作为相对效率的改善程度的判定标准,认为随着企业数的增加,完全竞争状况接近基本就能实现较为理想的资源配置效率。由于哈佛大学将市场结构作为产业组织理论分析的重点,因而信奉哈佛的人为认为 “结构主义者”。“集中度利润率”假说 哈佛学派认为,在具有寡占或垄断市场结构

6、的产业中,由于存在着少数企业间的共谋、协调行为以及通过市场进入壁垒限制竞争的行为,削弱了市场的竞争性,其结果往往产生超额利润,破坏资源配置效率。因此,如果具有市场支配力的企业增加的话,整体经济就会受到垄断弊病的侵害,因此主张必须对这些产业采取企业分割、禁止兼并等直接作用于市场结构的公共政策,以恢复和维护有效竞争市场秩序。政策取向哈佛学派认为,寡占的市场结构会产生寡占的市场行为,进而导致不良的市场绩效特别是资源配置的非效率。因此有效的产业组织政策首先应该着眼于形成和维护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主张对经济生活中的垄断和寡占采取规制政策。衰退: 80年代开始,这种结构主义的反垄断政策在美国失去了主导地位

7、原因如下:美国传统一些优势产业受到日本和亚洲一些国家冲击,国际竞争力不断下降,而实施世界最严厉的反垄断政策被认为是削弱美国产业竞争力后因之一;大型反托拉斯案件带来了巨额的诉讼费用;芝加哥学派对哈佛学派展开了有力批判。 4.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P66-P68) 产业组织理论的芝加哥学派形成于60年代后期对哈佛学派批判中崛起的代表人物:施蒂格勒,德姆塞茨等。芝加哥学派继承了传统的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想,信奉自由市场经济中竞争机制的作用。强调价格理论在产业活动中的适用性,坚持认为产业组织及公共政策问题仍应该通过价格理论的视角研究。施蒂格勒认为即使市场中存在着某些垄断势力或不完全竞争,只要不存在政府的进入

8、规制,长期的竞争均衡状态在现实中也是能够成立的。如果一个产业持续出现高利润率,这完全可能是该产业中企业高效率和创新的结果,(并不是哈佛学派所认为的产业中存在着垄断势力),即使市场是垄断的或高集中寡占,只要市场绩效是良好的,政府规制就没有必要。德姆塞茨批驳了哈佛学派的“集中度利润率”假说,提出高集中产业的高利润率与其说是资源配置非效率的指标,倒不如说是生产效率的结果。布罗曾指出如果高集中市场中长期出现高利润率,只能说明该市场中大企业的高效率经营。芝加哥学派特别注重判断集中及定价结果是否提高了效率,而不是像结构主义者那样只看是否损害了竞争(效率主义者)。修改了由贝恩等人创设的进入壁垒理论施蒂格勒把

9、进入壁垒定义为新进入企业必须负担市场中的现存企业不需负担的成本,即新企业比老企业多承担成本,因此,在芝加哥学派看来,除了政府进入规制以外,真正的进入壁垒在实际中几乎不存在。从这些立场出发,芝加哥学派对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进行了猛烈抨击,认为与其说是存在着市场结构决定了市场行为进而决定市场绩效这样的因果关系,倒不如说是市场绩效或市场行为决定了市场结构。芝加哥学派是彻底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坚信只有自由企业制度和自由的市场竞争秩序,才是提高产业活动效率,保证消费者福利最大化的基本条件。对政府在众多市场领域的干涉提出疑问,认为应尽可能减少政府对产业活动的介入,以扩大企业和私人自由的活动空间。.政策

10、取向 生产日益集中在大企业手中,有利于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大公司的高利润完全可能是经营活动高效率的结果而与市场垄断势力无关,因此主张放松反托拉斯法实施和政府规制政策。 除个别部门,是反对政府以各种形式对市场结构干预,反对哈佛学派所主张的对长期存在的过度集中的大企业采取分割政策法。他们认为,大企业形成和生产集中是通过企业内部或外部增长来实现的,企业内部增长这无非表明这些企业具有超越竞争对手的生产效率,如果对这种大企业进行分割,就等于破坏了效率增长源泉。 5.规模经济: 􀂄生产或经销单一产品的单一经营单位因规模扩大而减少生产或经销的单位成本而导致的经济。6.范围经济:&#

11、1048708;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产或经营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7.规模经济的成因: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经济性;采用大型、高效和专用设备的经济性;标准化和简单化的经济性;大批量采购和销售的经济性;大批量运输的经济性;大规模管理的经济性.第二章 产业结构1.产业结构是指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P169) “质”的角度:揭示产业间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不断发展变化的趋势,揭示经济发展过程的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中,起主导或支柱地位的产业部门的不到替代的规律及其相应的“结构”效应。 “量”的角度:研究分析一定时期内产业间联系与联系方式的技术经济数量比例关系,即产业间“

12、投入”与“产出”的量的比例关系。(产业关联理论)2.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P180-P183) 产业结构同经济发展相对应而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动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高度化和产业结构横向演变的合理化。 产业结构的演进从不同角度来看有如下几种规律性:1、从工业化发展的阶段来看产业结构的演进有如下几个阶段:前工业化时期;工业化初期 ;工业化中期 ;工业化后期;后工业化时期.2、从主导产业的转换过程来看,产业结构的演进有: 以农业为主导、轻纺工业为主导、原料工业和燃料动力工业等为重心的重化工业为主导、低度加工型的工业为主导、高度加工组装型工业为主导、第三产业为主导、信息产业为主导等。3

13、、从三大产业的内在变动来看: 产业结构的演进是沿着第一产业为主导到第二产业为主导,再到第三产业为主导的方向发展。第一产业内部: 粗放型农业 集约型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发展; 种植型农业畜牧型农业 ;野外型农业工厂型农业。第二产业内部: 产业结构的演进朝着轻纺工业基础型重化工业加工型重化工业方向发展; 从资源结构的变动看: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方向演进;从市场导向角度来看:封闭型进口替代型出口导向型市场全球化方向发展。第三产业内部: 传统型服务业多元化服务业现代型服务业信息产业 知识产业的方向演进。三、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理论考察(P183-P185)1、配第克拉克定

14、律(1)配地第一次发现了世界各国的国民收入水平差异及其形成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其关键在于产业结构的不同。工业的收入要比农业高,而商业的收入又比工业高,说明工业比农业,服务业比工业具有更高的附加价值,这被称为配第定律。(2)克拉克 分析研究了劳动力在一、二、三次产业间移动的规律性。(劳动力在不同产业间流动的原因在于不同产业相对收入的差异)(3)配第克拉克定律:随着全社会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就业人口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时,就业人口便大量向第三产业转移。人们称这种由人均收入变化引起产业结构变化的规律为配第克拉克定律 2、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根据人均国内

15、生产总值份额基准,考察了总产值变动和就业人口结构变动的规律,揭示了产业结构变动的总方向,从而进一步证明了配第克拉克定律。这种变动规律是产业结构的变动受人均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被称为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3、罗斯托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 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无论在任何时期,甚至在一个已经成熟并继续成长的经济体系中,经济增长之所以能够保持,是因为为数不多的主导部门迅速扩大的结果,而且这种扩大又产生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对其他产业部门的作用,即产生了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包括回顾效应、旁侧效应和前向效应。4、赤松要雁行形态理论这一理论要求将本国产业发展与国际市场密切联系起来,使产业结构国际化。通过参与国际

16、分工实现本国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第一只雁(导入期,进口期) 工业后发国家由于技术和资金供给方面的原因,无法首先开发和生产一些较为先进的产品,因而最初对这类产品的国内需求只能通过进口来满足。第二只雁(进口替代期): 随着国内对这类产品需求的增加,企业通过引进技术等手段,是技术和资金等供给条件日趋成熟,逐渐具备了一国产化产品取代进口产品的能力,随着市场需求和生产规模的扩大,相应的产业也就逐渐形成了。第三只雁(出口期): 在国内需求继续扩大的何种工业化进程的作用下,规模经济和廉价生产要素的优势不断积累,产业的竞争力也有所上升,最终不但在本国市场上赢得了市场,而且也实现了产品的出口。5、产品循环学说:

17、美国,弗农 工业先行国家 新产品开发 国内市场形成 出口 资本和技术出口 更新的产品开发第一阶段:研究开发新产品,逐渐占领国内市场; 第二阶段:国内市场饱和后,需要开拓国际市场,增加该产品的出口; 第三阶段:产品占领了国外市场后,输出资本和技术,就地生产、销售; 第四阶段:国外生产能力的形成,产品以更低廉的价格返销,迫使本国该产品的生产减少,并促使新产品开发。第3节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P185-191)一、供给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产业结构或多或少具有资源开发型的特点国土辽阔、资源丰富该国成为资源开发、加工和利用全面发展的产业结构;资源匮乏的国家最多

18、只能成为资源加工型的产业结构. 人口因素影响劳动力的供给程度和人均资源拥有量以及供给能力的程度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流向,直接影响着产业结构变动的方式和方向。 技术进步科技现代化各产业部门发生变革,并通过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的作用推动相关产业部门不断高度化。科技进步拓宽劳动对象使产业部门不断细化,新的产业部门不断产生,改造和淘汰落后产业,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科技进步人们新的需求成为新的产业部门成长的动力 资金供应状况资金总量;资金供应结构。 商品供应状况后向关联系数越大的产品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就越大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也是在基础产业、上游产业或后向关联系数比较大的产业得到一定发展以后,下游产业或前向

19、关联系数比较大的产业才能得到比较大的发展 环境因素政治环境;文化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二、需求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1、消费需求需求总量;需求结构。需求总量与结构变化都会引起相应产业部门的扩张或缩小,也会引起新产业部门的产生和就产业部门的衰落。2、投资需求(1)对创造新的需求投资,将形成新的产业而改变原有的产业结构。(2)对部分产业投资,将推动这些产业比未投资的那部分产业以更快的速度扩大,从而影响原有产业结构。 (3)对全部产业投资,但投资比例不同,则会引起各产业发展程度的差异,导致产业结构的相应变化三、国际贸易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国际贸易是通过本国产品出口刺激本国需求增长和外国产品的

20、进口以增加国内供给来影响本国产业结构国际贸易对产业结构的影响:(1)资源、商品、劳务的出口,对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2)国内紧缺资源、劳务的进口,可弥补本国生产该类产品的产业的不足;(3)通过进口某些新产品、新技术还对开拓本国市场、为本国发展同类产业创造有利条件,有利于推动本国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四、国际投资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对内投资:导致本国产业结构的转移对外投资:导致国外产业结构对内移动对外投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1)外资企业直接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2)外资企业中间产品的供应结构和最终产品的销售结构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本国的产业结构的变化;(3)外资企业的技术创新直接地影

21、响一国或一地区的产业结构。五、其他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化受到政府经济政策和市场等因素的影响。为了实现政府制定的经济发展目标,政府通过制定产业发展战略和政策来鼓励或限制某些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因此而相应变动。市场法规与机制的完善程度也成为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之一。第三章 产业结构的优化1、产业结构优化是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的过程。前者主要依据产业关联技术经济的客观比例关系,来调整不协调的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后者主要遵循产业结构演化规律,通过创新,加速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演进。(P227)2、产业结构效应(P228-P230)产业结构效应是指产业结构变化

22、的作用对经济所产生的效果,即对经济增长发挥着一种特殊功能。、产业的关联效应产业的关联效应就是指一个产业的生产、产值、技术等方面的变化通过它的前向关联关系和后向关联关系对其他产业部门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产业的扩散效应(1)回顾效应:指主导部门的增长对那些向自己供应投入品部门产生的影响。(2)旁侧效应:指主导部门的成长还会引起它周围地区在经济和社会方面的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趋向于在广泛的方面推进工业化过程。(3)前向效应:指主导部门的成长诱导了新兴工业部门、新技术、新原料、新材料、新能源的出现,改善了自己供应给其他产业产品的质量。3.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衡量标志(P231) (一)标准结构法 该方

23、法是将一国的产业结构与其他国家产业结构的平均高度进行比较,以确定本国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程度。 库兹涅茨的“标准结构”4、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表现形式:主导产业的有序更替。(P233) 5.主导产业也叫主导增长产业,它是指那些能够迅速和有效地吸收创新成果,对其他产业的发展有着广泛的影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并由此而获得较高的和持续的发展速度的产业。 6.主导产业的特征:导入了创新并创造了新的市场需求;具有持续的高增长率;具有突出的扩散效应 。7.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P237)8、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内容(P239)“协调”是产业结构

24、合理化的中心内容。主要从产业间生产和技术相互关系的角度来考察协调问题。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和分析:(1)看产业素质之间是否协调。即相关产业之间是否存在技术水平的断层和劳动生产率的强烈反差。(2)看产业之间的联系方式是否协调。(3)看各产业之间的相对地位是否协调。(4)可以从供给是否与需求相适应来判断产业之间是否处于协调状态。第四章 产业关联产业关联是指产业间以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为连接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P192)第四章 市场1.市场结构是指企业市场关系的特征和形式。(P98)2.市场结构的基本类型(P98-P101)张伯伦、罗宾逊夫人的四种基本类型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寡头

25、垄断、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3.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P102-P115) 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进入和退出壁垒、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市场需求的增长率 、短期成本结构。(1)市场集中度市场集中度是用于表示在特定产业或市场中,卖者或买者具有怎样的相对的规模结构的指标。市场集中度可分为买方集中度和卖方集中度。市场集中度的衡量指标行业集中度:它是指行业内规模最大的前几位企业的有关数值X(可以是产值、产量、销售量、销售额、职工人数、资产总额等)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份额。计算公式为:优点:反映了企业数量和规模这两个决定市场结构的重要方面。 缺点:(1)该指标反映的只是最大的几个企业的的总体规模,忽视了其

26、余企业规模,因此是不全面的;(2)无法反映最大的几个企业之间的相对情况; (3)难以放映市场份额和产品差异化的变化情况。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洛仑兹曲线:是一种相对集中度指标,它表明市场占有率与市场中由小企业到大企业的累积百分比之间的关系。 基尼系数缺点:(1)是对特定市场中企业规模分布的一种相对度量,而不是绝对度量。(两家企业各占50%与100家各占1%)(2)当两条不同形状的洛仑兹曲线所围成的面积大小相等时,所计算出来的基尼系数大小也就相等,因此,基尼系数不能代表唯一的企业规模分布。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它是某特定行业市场上所有企业的市场份额的平方和,用公式表示为:优势:(1)包含了所有企业的

27、规模信息,能够反映出行业集中度无法反映的集中度的差别。 (2)由于“平方和”计算的“放大性”,HHI对规模最大的前几个企业的市场份额的变化反映特别敏感。缺点:必须收集所有企业的信息,较困难,成本高。影响市场集中度的因素企业规模在某个特定的产业的市场容量不变的情况下,少数企业的规模越大,市场的集中度就越高。导致企业规模化的因素:企业自生追求规模经济;技术进步为企业扩大规模提供了可能和条件; 政府的政策和法律。市场容量市场容量的缩小或不变会促进集中度的提高市场容量的扩大有可能有利于市场集中度的降低产品差别化产品差别化是指企业在其提供给顾客的产品上,通过各种方法造成足以引发顾客偏好的特殊性,使顾客能

28、够把它同其他竞争性企业提供的同类产品有效地区分开来,从而达到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目的。产品差别化主要是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市场结构产生直接的影响:.影响市场集中度市场上规模较大的上位企业通过产品差别化可以保持或提高市场占有率保持或提高市场集中度水平。市场上规模小的下位企业通过产品差别化提高市场占有率降低市场集中度.形成市场进入壁垒产品差异化的基本度量方法:需求的交叉弹性 ;广告费用绝对额和广告密度产品差别化决策产品主体差异化;品牌差异化 ;价格差异化;渠道差异化;促销差异化;服务差异化不同产业市场的产品差异程度消费品产业 : 耐用消费品耐用消费品在质量、广告、售中和售后服务方面存在较大

29、的产品差别化空间,除了部分低价产品外,产品差别化程度处于中等到高等水平之间。非耐用消费品多数产品的差别化程度在中等和高等水平之间价格较高的消费品,其产品差别化程度更高,广告宣传作用非常显著,可造成消费者对某个品牌产品强烈的主观偏好,其产品差别化程度一般比耐用消费品还要高。.工业品产业中间品产业 产品比较标准化和规模化,物理差异性较小,而且购买者主要是企业,具备鉴别产品物理特性差异的知识和测试手段,主观偏好不强,不易受广告影响,其产品差别化程度都较低。投资品 产品较复杂,并且常常是根据客户的需要定制的,因此产品的物理差异比较显著,同时客户需要得到有关产品性能、使用方法的信息服务和售后维修服务,也

30、容易形成产品的服务差别,广告可以对消费者偏好产生一定影响,其差别化程度高于中间品产业 (3)进入和退出壁垒进入壁垒 是指和潜在的进入者相比,市场中现有企业所享有的优势。这些优势是通过现有企业可以持久地维持高于竞争水平的价格而没有导致新企业的进入反映出来的。进入壁垒的构成因素绝对成本优势 是指在特定的产量水平上,现有企业比潜在要进入的企业通常具有较低成本进行生产的能力,由于这种能力的存在,使得潜在的企业或新进入的企业在试图进入市场的过程中或进入市场后与原有企业相比处于一种竞争的略势。绝对成本壁垒的成因:现有企业通过拥有主要专利来控制优异的生产技术;可以优先获得包括管理在内的高级稀缺资源;能够从供

31、应商那里以更优惠的价格得到批量的投入要素规模经济 根据规模经济的规律,新进入市场的企业只有在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之后才能获得生产和销售的规模效益,再这之前,新企业的生产和销售一定高于原有企业,从而处于竞争的略势。产品差别化 新进入的企业为了寻找新顾客或争取原有企业的老顾客,通常会制定更低的价格,或投入更大量的促销活动,无论哪一种,成本都很高。这种成本 势越明显,原有企业的产品差别化所造成的进入壁垒就越高。政策法律制度 政府在经济管理的过程中所制定的政策法律制度也是构成进入壁垒的一个重要方面。如差别性的税收壁垒、专利制度等。阻止进入策略行为 指寡头垄断行业中,现有企业通过相互协调,实施控制产业利润率、形成过剩供给、针对新企业的歧视性价格等一些阻止进入的策略和行为,由此形成阻碍新企业进入的壁垒。市场进入壁垒程度的衡量描述性指标 主要根据经济规模与市场总规模的比例、必要资本量、产品差别化程度、绝对费用、产业和企业的专利特许数量、交易和批准等各方面的制度规定等指标衡量产业市场的进入壁垒。阻止进入价格指标 特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