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5 ,大小:37.70KB ,
资源ID:5857715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85771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法制史练习题《选自司法考试辅导》.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法制史练习题《选自司法考试辅导》.docx

1、中国法制史练习题选自司法考试辅导中国法制史练习题(选自司法考试辅导)单项选择题1买卖兵器,珍异等小件物品使用的较短契券称为( )。A傅B别,C质D剂2西周法官在审判中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方式叫做( )。A“五刑”B“五听”C“五行”D“九刑”3秦朝强制男性犯人服修城墙、女性犯人服舂米的劳役,这种刑罚称为( )。A司寇B鬼薪,白粲C城旦,舂D迁4秦朝法律中对轻微罪适用的强制缴纳定财物的刑罚是( )。A赀刑B赎刑C夏作D罚作5最早确定“亲亲得相首匿”原则的皇帝是( )。A汉武帝B汉文帝C汉献帝D汉宣帝6,“重罪十条”首次规定于( )A晋律B魏律C唐律D北齐律7.首创流刑五等之制的是( )。A北周律

2、B北齐律C新律D晋律8唐朝中央最高审判机关是( )A,刑部B御史台C大理寺D中书省9“诸断罪而无正条者,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人罪者,则举轻以明重”是唐律中( )的规定。A. 类推B法律适用C法律解释D自由裁量10.宋代不计利息的消费借贷称为()A举取B举债C负债D出举11.唐律中有关拷讯的限制没有以下哪些A.依法案有议、请、减等特权的不得刑讯B老小废疾不得刑讯C女犯不得刑讯D拷囚不得超过三次12中华法系形成个完整的体系是在()A.隋朝B唐朝C清朝D明朝13宋朝路一级设置的司法机关称( )A提刑按察使司B提点刑狱司C肃政廉访司D行御史台14 明朝的立法指导思想是( )。A明德慎罚B刑无

3、等级C重典治国D德主刑辅15 明朝中央审判机关是( )。A大理寺B刑部C都察院D御史台16 廷杖制度设立于( )。A.隋朝B唐朝C元朝D明朝17明代地方省一级的司法机关是( )A提刑按察使司B提点刑狱使司C肃政廉访司D通政使司18我国最后一部封建法典是( )A.大清例律集解附B大清新刑法C大清会典D大清律例19.“奸党”之条首创于( )A秦律B汉律C元律D明律20.明朝霜降后,三法司会同公侯伯审理重囚的制度称( )。A九卿会审B三司会审C朝审D秋审21周王王位的继承人为( )A嫡长子B庶长子C。庶兄D嫡孙22“傅”即债券,债券一分为二称“别”,债权人一般执( )。A.左券B。右券C上券D,下券

4、23我国古代第一次正式公布的成文法典是()A郑国的刑鼎B晋国的刑鼎C竹刑D常法24.秦律规定,共同犯罪加重处罚。按法律共同犯罪是指多少人所实行的犯罪( )。A,五人以上B,两人或两人以上C,三人D,四人25.汉朝废除残人肢体的肉刑的刑罚改革始( )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26.刑名篇首次置于篇首的法典是( )A九章律B北魏律C晋律D魏律27 为晋律进行注解的律学家是()A,陈群B陈寿C崔诰D张斐28.“十恶”中危害封建家庭秩序的是()A,内乱B谋叛C大不敬D谋大逆29.唐朝中央最高审判机关是()A,刑部B御史台C大理寺D中书省30.“诸断罪而无正条,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人

5、罪者,则举轻以明重”是唐律中有关( )的规定。A,类推C法律解释B法律适用D自由裁量31,唐律规定,官吏犯罪需划分为公罪、私罪,处理上()A私罪从重B公罪从重C酌情处理D量刑相同32.宋朝把犯人推翻原来的口供称为( )。A,翻供B覆供C翻异D否供33.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刷的封建法典()A唐律疏议B大明律C元典章D宋刑统34宋朝的中央司法机构不包括( )A.御史台B丞相C刑部D宫中审刑院35以下不属于宋代时期刑罚的主要变化()。A折杖法B重法地法C刺配法D凌迟刑人律36元朝把臣民分为四个等级,地位最低的是( )。A南人B色目人C蒙古人D。汉人37明朝,终明之世通行不改的封建大法是( )。A大

6、明律B明大诰C大明令D明会典38法经六篇中相当于近代法典中总则篇的是( )。A囚法B贼法C杂法D具法39“八议人律”始于( )。A魏律B晋律C北魏律D北齐律40唐朝第一部正式的基本法典是( )A武德律B贞观律C永徽律疏D唐律疏议41.明朝最高审判机构是( )。A大理寺B刑部C都察院D内阁49传说夏桀曾将商汤“囚之夏台”“夏台”指的是( )。A,地名B人名C中央监狱D罪名50商朝前期实行父死子继制和()A,指定继承制B夫死妻继制C,兄终弟继制D任意继承制52下列名称中,( )不是商朝的监狱名称。A“圜土”B“囹圄”C“羡里”D“钧台”53春秋时期监狱已改为通称( )A“囹圄”B“王畿”C“圜土”

7、D“钧台”55“周公制礼”里的周公是周武王之( )A父B子C兄D弟56周礼以( )原则为基础。A明德慎罚B“亲亲”、“尊尊”C宗法制D忠君57西周婚姻实际上实行的是( )A一夫多妻制B一夫一妻多妾制C一妻多夫制D一夫一妻制58西周时的借贷契约称为( )A傅、别B质C剂D合同59宗法制以( )为纽带,与国家相结合,维护贵族世袭统治。A地域B人情C宗族血缘关系D物质利益60西周时的借贷契约称为( )。A傅、别B质C剂D合同63“六礼”作为法定的婚姻成立条件确定于( )。A西周B商朝C汉朝D夏朝64,在女方答应议婚后,由男方请媒人问女子名字、生辰等,并卜于宗庙以定吉凶的过程被称为( )。A“纳吉”B

8、“纳征”C“问名”D“请期”65婚期之日男方迎娶女子至家的过程被称为( )。A“纳吉”B“纳征”C“问名”D“亲迎”66西周时女子若犯“七出”之条,不能提出休弃的是( )。A丈夫B公公C婆婆D姑嫂67“三不去”的离婚限制确立于( )。A夏B商C西周D汉朝69,西周时中央的最高司法官司称为()A,大司寇B,大理C,小司寇D,蒙士70,“明德慎罚”的前提是()A,以德配天B,实施德教C,用刑宽缓D,德主刑捕71,在“明德慎罚”的前提下,将()原则制度化、法律化,是西周法制的基本特点。A,敬天保民B,德主刑辅C,亲亲、尊尊D,明刑弻教公布成文法的活动在( )以后才在一些诸侯国中出现。A西周末期B春秋

9、早期C春秋中期D春秋末期73在我国古代第一次公布成文法典的人是( )。A子产B邓析C孔子D叔向74我国古代第一次正式公布的成文法典是( )。A郑国的刑鼎B晋国的刑鼎C竹刑D常法75春秋时期最早公布成文法的诸侯国是( )。A晋国B鲁国C郑国D韩国76.春秋时期,郑国的邓析私造的刑书()。A吕刑B竹刑C九刑D汤刑77在晋国“铸刑鼎”的是( )A邓析B子产C商鞅D赵鞅78晋国“铸刑鼎”的内容是( )A“竹刑”B郑国的刑书C范宣子的刑书D法经79春秋时期,( )竭力反对晋国铸刑鼎。A孔子B叔向C韩非子D李悝80春秋时期,( )竭力反对郑国铸刑书。A.孔子B李斯C公孙龙D叔向81战国时期的法经是由( )

10、制定的A李悝B吴起C商鞅D管仲。82法经六篇中相当于近代法典中总则篇A囚法B贼法C杂法D具法83支持李悝进行社会改革的是()A魏孝公B魏孝侯C魏文侯D魏文公84认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的法家是()A,韩非B,李悝C,商鞅D,吴起86战国时期,推行“善平籴”的改革家是()A荀寅B商鞅C李悝D子产87法经中关于囚禁和审判罪犯的法律规定的部分称为( )。A盗法B网法C捕法D具法88法经中关于“盗贼”以外的其他犯罪与刑罚的规定称为( )。A盗法B网法C捕法D杂法89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系统、较完整的封建法典是( )。A常法B竹刑C法经D茆门法90在中国历史上“改法为律的是( )A.吴起B商鞅C韩非D李

11、悝92商鞅为打击旧贵族的特权,命令废除( )制,实行奖励军功。A井B分封C世卿世禄D荐举制93秦律在定罪量刑时有区分故意与过失的规定,故意犯罪称为( )。A眚B不眚C端D不端94秦朝男子的刑事责任年龄是身高达到( ) 。A六尺五寸B六尺二寸C八尺D五尺六寸95在众人聚集的闹市上,对犯人执行死刑的方法是( )。A弃市B枭首C辜D诛96法律答问中有这样两段记载:“甲盗,赃值千钱,乙知其盗,受分赃不盈一钱,问乙何论? 同论。”“甲盗钱以买丝寄乙,乙受,弗知盗,乙论何也?毋论。”这两段区分的是( )。;A故意和过失B有无犯意C自首和告发D主犯和从犯97秦朝刑罚中的“具五刑”是指( )。A一种死刑B一种

12、作刑C一种赀刑D一种自由刑98秦朝刑法中强制男性罪犯去山林砍柴以供祭祀的刑罚被称为( )A城旦B鬼薪C白粲D复作99秦朝中央最高司法机关长官是( )A太尉B廷尉C御史大夫D大理卿100在秦朝,借用前代实事讽喻非议当朝统治的行为将会被判处( )罪。A“不道”B“妄言与非所宜言”C“以古非今”D“谋反”101在秦朝,犯“妄言与非所宜言”罪的人将会被处以( )刑罚。A车裂B弃市C具五刑D族、102.秦律规定,凡犯“以古非今处以( )。A迁刑B族刑C弃市D作刑103秦律规定,共同犯罪加重处罚,共同犯罪是指( )所实行的犯罪。A五人以上B两人或两人以上C三人D四人,104秦代盗窃超过六百六十钱者,要被处

13、( )A罚役三十天B黥劓以为城旦C黥为城旦D耐为隶臣105秦代的徒刑中没有()A司寇B鬼薪C隶臣D枷号106赀刑是秦代的一种独立刑,( )不可作为赀刑的客体。A甲B盾C箭D徭役107在秦代若教唆未满十五岁的人抢劫杀人,即使分赃仅为十钱,教唆者也要被判处( )。A腰斩B碎尸刑C车裂D夷三族108秦律规定“不告奸者”()A腰斩B磔C车裂D夷三族109.“城旦舂”的刑期一般为( )(A二年B三年C终身D四到六年110“司寇”的刑期一般为( )A二年B三年C终身D四到六年111秦朝的耻辱刑中有“耐”刑,就是( )。A剃去犯人头发B剃去犯人胡须C在犯人脸上刺字D割去犯人的耳朵112.从汉高祖至汉景帝时期

14、西汉的法制指导思想是( )。A黄老思想B儒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113西汉时期,“德主刑辅”的思想确立于( )。A汉文帝B汉武帝C汉昭帝D汉平帝114“亲亲得相首匿”的思想最早是由()提倡的。A庄子B孟子C公孙子D孔子115不属于“亲亲得相首匿”范围的是( )。A父母匿子B夫匿妻C祖父母匿孙D叔匿侄116引发汉文帝刑罚改革的直接原因是( )上书。A萧何B贾谊C淳于公D缇萦117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首次将“准五服以治罪”列入律典的是( )。A泰始律B北齐律C北魏律D新律118在中国法律发展史上,“死刑复奏制度”确立于( )。A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B隋唐时期C秦汉时期D西周时期119首创流刑五等

15、之制的是( )。A北齐律B北周律C泰始律D大律120正式将流刑定为法定刑,填补死刑与徒刑之间空白的是在( )。A曹魏时期B北魏时期C。南朝时期D北齐时期12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为了体现恤刑及加强皇帝对司法审判的控制,确立了( )。A律博士B登闻鼓直诉制度C死刑复奏制D皇帝亲自断狱制度122在中国封建法律发展史上,最早确立法典12篇结构的是( )。A开皇律B永徽律C北魏律D北齐律123将九章律中的“具律”改为“刑名”的律典是( )。A梁律B蜀科C大律D新律124将晋律中的“刑名”、“法例”合为“名例”的律典是( )。A北齐律B北魏律C大律D陈律125将新律中的刑名分为“刑名”、“法例”两篇的律

16、典是( )。A北齐律B泰始律C陈律D大律126将廷尉改为大理寺始于( )A北齐B南齐C,东魏D西魏128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制度较秦汉时期有了重大发展,其中确立于这一时期并对后世影响较大的制度没有以下哪一项?( )A春秋决狱B“官当”C“准五服以治罪”D定流刑为减死之刑129魏明帝时期制定的魏律的显著特点不包括( )。A将刑名篇列于篇首B八议人律C,首创“重罪十条”D改革刑罚130有关新律的不正确说法有( )A由汉律的九篇增加为十二篇B“八议人律”C改革刑罚,使刑罚制度进一步规范化D将九章律中的“具律”改为“刑名”置于律首131以下不属于北齐律的篇目是( )A禁卫B刑名C擅兴D斗讼132唐

17、朝在婚姻解除方面新创的制度是( )。A“七去”B“三不去”C“和离”D“义绝”133凌迟的司法实践最早始于( )A宋B五代C元D明134“十恶”中的“大不敬”是指( )A谋危社稷,B安忍残贼,背违正道C亲族相反D盗窃皇帝祭祀天地、宗庙之物135唐朝婚姻法中所称的“义绝”是指( )。A指夫妻一方对另一方或其一定范围内的亲属或双方一定范围内的亲属有殴打、通奸、杀等情况,经官府判决强制解除婚姻的关系B在“违律为婚”或“嫁娶违律”的情况下,由官府判离C男方单方面解除婚姻,休弃妻子D男女双方自愿协议解除婚姻136殴打或谋杀祖父、父母及夫之祖父母、父母等尊亲属的行为属于唐律“十恶”重罪中的( )。A不孝B

18、恶逆C内乱D不义137杀一家非死罪者三人以上和肢解人的犯罪行为,构成唐律“十恶”中的( )。A,不睦B。不义C不道D大不敬138最终完成编敕的刑法化的是()A淳化编敕B嘉枯编敕C咸平编敕D建隆编敕宋仁宗时期的编敕机构称为()A详定编敕所B钎定编敕所C编修敕令所D修敕局140宋朝把改换审判官重新审理称为()。A别推B回避C换推D复推141宋代法律规定,翻异不得超过()A一次B二次C三次D四次142.宋代曾一度在中央设置审刑院其目的是为了( )。A,确保司法公正B,加强皇帝对司法的控制C确保当事人的诉讼权利D解决积案问题143大明律编修体例上的一大变革是()。A名例律冠于篇首B以事为类C篇目改为7

19、篇D附加敕令格式144封建监察机关御史台改称为“都察院”始于( )代。A宋B元C明D清145明朝将御史台改为( )。A通政使司B布政使司C按察使司D都察院146明朝中央司法复核机关是()A都察院B通政使司C刑部D大理寺147清朝的秋审、朝审由明朝会审制()发展而来。A大审B朝审C九卿圆审D理藩院148清代秋审、朝审的案件是( )A斩立决、绞立决B杖以下C斩监候、绞监候D流以下149在秋审制度中,“案情属实,但危害不大,可留待下年秋审再作决定”的称为( )。A情实B缓决C可矜D可疑150明朝中央司法机构“三法司”不包括( )。A御史台B刑部C大理寺D都察院151明朝的特务机构厂卫不包括( )A,

20、锦衣卫B东厂C北厂D西厂明朝的省提刑按察使司可以终审( )案件。A流刑以下B死刑以下C绞刑以下D杖刑以下多项选择题古代法字有多种含义,其中包(BC )。A 刑B公正,不偏不倚C限制、强D律夏朝的监狱叫(ABC )。A圜土B夏台C均台D囹圄“昏、墨、贼,杀”中的罪名是(ABC )。A昏B墨C贼D杀据东汉郑玄记述,夏刑除墨外,(ABCD)A大辟B膑C宫D劓夏朝的法律规范包括(AB )。A禹刑B甘誓C汤刑D汤诰夏朝的法律规范的内容来源(ABC )。A原始社会的礼B原始社会的战争命令C原始社会的苗族习惯法D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以下说法正确的有(BCD )。A夏朝的王位继承实行禅让制B夏朝全国共分为九个地

21、区C夏朝中央有职事官六卿D圜土和夏台都是夏朝监狱的名称8. 夏朝法律制度包括(ABCD )。A夏有乱政,而作禹刑B威侮五行,怠弃三正C昏、墨、贼,杀D吕命穆王,训夏赎刑在我国古代作为法律名称适用的的术语有(ABCD )。A刑B命C诏D典夏朝的法律具有以下特点,即(ABCD)。A夏朝法律体现少数奴隶主贵族的意志,不再代表全体社会成员B夏朝法律非常残酷C夏朝法律维护奴隶主与平民之间的不平等D夏朝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下列属于商朝法律思想的是(CD)A.天命、天讨B.天讨、天罚C.天罚、神判D.天命、神判12. 夏朝时有两兄弟,长子即兄长,看老夫体弱多病,在病榻上已经奄奄一息,强行霸占其所有财产而

22、未经父亲同意,并且弃其父于其弟,自己不赡养在外挥霍家产。其弟告至夏王,夏王命其兄分与其弟一半财产,并赡养其父。兄表明遵从,背地却并未分其弟一分钱。后夏王命人查明,问可判该兄长何罪?(BC)A昏B.不孝C.弗用命D.墨15. 如在商朝末期都城安阳殷墟发生了纠纷,那么民众可向谁申诉?(ABCD)A.商王B.司寇C.正、史D.士、蒙士下列关于夏朝法律思想说法正确的有(ABCD)A.其法律制度已源于原始习惯的习惯法为主B.其法律思想带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迷信色彩C.夏朝的法律思想充满了浓厚的神权法性质D.这种法律思想的产生与社会世俗中的阶级相对应下列关于夏朝法律形式的说法正确的是(ACD)A礼和刑构成了夏

23、朝习惯法的基本内容B完全继承了原始社会遗留下来的习俗和惯例C命令是夏朝的重要法律形式D命令有“誓”和“命”两种表现形式有关商朝的法律思想说法正确的是(ABC)A“天命”和“天罚”是商朝法律思想的基本内容B发展了占卜巫术相结合的“神判”C商王作为上帝神灵在人间的代表的神圣地位D与夏朝相比有了极大的改变19. 下列有关夏商司法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BD)A.夏商两代的司法机关基本大同小异B.“天罚”和“神判”是夏商时期审判制度的基本特点C.都以不成文的习惯法作为主要的法律形式D.都是一种行政,司法,军事不分的混合体下面是中国法制文明起源的特点有(ABCD)A.“礼”源于祭祀B.“刑”起于兵C.礼刑

24、结合D.宗族本位21. 以下哪些是春秋时期井田制遭到破坏的表现?(ABC)A.井田不治B.私田发展C.赋税变革D.铁农具出现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表现在哪些方面?(ABCD)诸侯争霸 B.王室土地减少 C.周王室逐渐丧失共主地位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23. 秦王嬴政统一天下后制定了哪些行政法律制度?(AB)A.三公九卿制B.郡县制C.行政监督制D.选举制度24. 秦朝的经济立法包括(ABC)A.农业B.畜牧业C.官营手工业D.商业25. 秦朝法律形式中,由皇帝发布的命令称为?(AC)A.制B. 律C. 诏D. 式下列哪些属于秦朝的主要罪名。(ABCD)A.非法婚姻罪B.杀人罪C.逃避赋税罪D. 诽谤

25、谣言罪下列哪些属于秦朝的诉讼形式(CD)A.公诉B.自诉C.官纠D.民举28. 春秋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的法律思想主要有(ABCD)A.事断于法B.重刑轻罪C.刑无等级D.发布与众商鞅在秦国主持变法的过程中,法家的一些基本主张皆清楚地表现出来,主要有(ABCD)A.强调“以法治国”B“轻罪重刑”C不赦不宥D鼓励告奸,实行连坐下列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哪些只直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而形成的?(ACD)A:汉代的春秋决狱B:明代的“九卿会审”C:魏律规定的“八议”制度D:晋律和北齐律确定的“准五服以制罪”制度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法制思想和法律制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BC)A.“礼法结合”为中国古代法制的基本

26、特征B.夏商时代的法律制度明显受到神权观念的影响C.西周的“以德配天、明德慎罚”思想到汉代中期以后被儒家发挥成为“德主刑辅、礼刑并用”的策略D.清末修律使中华法系“依伦理而轻重其刑”的特点没有受到冲击关于中国法律制度发展和演进,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ACD)商鞅“改法为律”扩充了法律内容,强调了法律规范的普遍性B.汉武帝顺应历史发展废除肉刑进行刑制改革,为建立封建刑罚制度奠定了重要基础C.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更广泛、更直接地把儒家的伦理规范上升为法律规范,使礼、法更大程度上实现融合D.清末变法修律基本上是仿效外国资本主义的法律形式,固守中国的封建法制传统汉九章律是在法经六篇的基础上增加了户律、

27、(B)和(D)A.具律B.兴律C.杂律D.厩律汉律六十篇的构成中,不包括(CD)A九章律 B.越宫律C.碑文律 D.左官律36. 汉代的法律形式是(BD)。A敕、令 B.律、令C.程、式 D.科、比37. 以下属于法经篇目的是(ACD)A囚法B户法C盗法D具法为维护封建尊卑,主奴关系,秦律将诉讼分为(AC)A非公室告B自告C公室告D官告39. 秦代的劳役刑刑中有(ABD)A司寇B鬼薪C迁D侯秦代危害中央集权的犯罪包括(ABCD)A谋反罪B诽谤妖言罪C以古非今与挟书罪D违抗军令罪秦朝法律中对轻微罪的适用的强制缴纳一定财产是(ACD)A赀刑B徒刑C赀甲、赀盾D赀徭春秋时期,晋国制定法律的活动有( ABCD )A赵宣子制定常法 B.范宣子制定刑书C.赵鞅、荀寅“铸刑鼎”D.邓析作“竹刑”43.43.秦朝时期,法家们提出的法制思想包括(ABD)A事断于法 B.重刑轻罪 C.义利并重 D.刑无等级下列刑罚哪些属于秦朝的耻辱刑?(BD)A城旦舂B.髡刑C.弃市 D.耐刑45. 下列哪些属于秦朝时期的刑罚原则?(ACD)A区分有无犯罪的意识B.区分公罪与私罪C.区分故意与过失罪 D.实行连坐汉武帝时,有甲、乙二人争言相斗,乙以佩刀刺甲,甲之子丙慌忙以杖击乙,却误伤甲。有人认为丙“殴父也,当枭首。”董仲舒引用春秋事例,主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