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1 ,大小:145.46KB ,
资源ID:585471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85471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讲课准备.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讲课准备.docx

1、讲课准备讲课准备1.课题:三峡 科目:语文 教学对象: 七年级学生课时: 一课时提供者:单位: 泽州县鲁村教学区一、教学内容分析三峡是苏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文章。三峡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关于三峡的一段注释,同时也是一篇很好的写景散文。课文通过对三峡的山水和一年四季三峡景色的描写,向我们展现了三峡的美丽风光。三峡是新课程标准推荐的古诗文背诵篇目,也是初中阶段的一个重点文言篇目。它以短短150余字即概括了七百里三峡的万千气象。三峡不仅是地理学上的一篇优秀学术著作,也是一篇文辞兼美的文学佳作。它开启了山水游记的先河,对后世影响颇大。二、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三峡的壮丽景

2、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二、过程与方法1、学习本文抓住特征写景状物的方法。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三、知识与技能1、识记、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而做出的:1、 学生有文言文学习的经历,初步掌握了文言文的学习的基本方法。2、 本文短小精炼,读起来朗朗上口,乐感极强,学生喜欢古文的音乐美。3、 学生之前有过小组合作学习的经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学生自己收集的图

3、片。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课件制作是为上课的主题服务的,制作时,我没有追求繁杂、华艳,而只是从能否引起学生关于美的直观感悟与联想和能否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这些方面着想。制作时,我特别注意了音乐、图片和文字的有机配合,这对营造课堂气氛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五、教学重点及难点1、 识记、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2、 学习本文抓住特征写景状物的方法。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1、导语:大家一定都喜欢观光旅游吧,去过三峡吗?闻名天下的长江三峡,从古至今一直都令人心驰神往。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三峡的壮丽风光。2、简介作者及作品观看长江三峡的视频。通过音频、视

4、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朗读课文1读准下列字音。阙 嶂 曦 襄 溯巘 漱 属 湍 裳2 欣赏配乐朗读3老师领读4 集体诵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根据注释、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跟读课文,齐读课文。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感知课文。(三)翻译课文1、教师小组间巡视,给以指导。2、各小组选派代表在班上交流,师生订正。学生四人一组,分组合作,对照注释,翻译课文。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四)品读课文1、描写了三峡哪些景色?这些景色各有什么特点?(结合原文回答)(进入合作学习的环节)(图片)2、 你最喜欢哪一个画面?为什么?3、 这幅画面应读出什么样的感情?有感情的朗读这幅画面。4、

5、 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教师总结。学生再次齐读课文,并当堂背诵)四人一个小组,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然后请几组的同学来,把他们合作学习的结果告诉大家。展示图片,归纳景物特点,学习抓住特征写景状物的方法。(五)课堂总结和延伸1、教师总结:本文通过对三峡四季山水景物的描写,表现了三峡的壮丽风光,使我们不仅领略到了三峡之美,也体会到了作者文笔之美。 其实,祖国大好河山,美无处不在,让我们用眼睛去发现美,用心灵去感悟美,用语言去描绘美、赞颂美吧!2、由“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的叙述,你会联想到李白的哪首诗?学生思考、讨论并背诵早发白帝城朝辞

6、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七、教学评价设计这节课运用多媒体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发言积极,小组讨论认真。通过视频及图片让学生对三峡的美有具体感知。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通过初读整体感知、再读品析课文内容所体现的美、三读揣摩文章写法的妙处、四背读积累文学作品这么几个环节循序渐进的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通过朗读的方法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在朗读中感受文字带给我们的审美体验。八、板书设计景物特点三峡群山:连绵险峻夏季江水:凶猛迅疾春冬景色:清荣峻茂秋季景色:凄清悲凉2.课题:我的叔叔于勒科目: 语文教学对

7、象:九年级学生课时:第二课时提供者:张晓洁单位:山西省寿阳县平头镇中学一、教学内容分析我的叔叔于勒是中学语文教材传统篇目,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之一。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其亲兄弟于勒的前后态度变化,尖锐地指出了金钱左右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使是亲兄弟也概莫能外。少年若瑟夫对父母的寡情不满,对叔叔于勒的遭遇的同情。作者用平常的人物,平常的情节,表现一个普通的主题,可是能表达得深刻,能够给人启发,耐人寻味。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懂得如何对待亲情、如何对待金钱。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准确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学习本文构思的巧妙、情节的曲折,理解主题。2、多角度分析人物形象,把握

8、人物的性格特征,学习通过人物语言、行动、神态、心理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过程与方法:1、线索教学法:抓金钱的变化称呼的变化亲情的变化这一主线,让学生能够清晰的梳理情节,自然的感悟主题。2、活动式教学法:对教学难点的突破结合小说的体裁特点和本篇小说的内容,设计语文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学生在活动中提升对小说的感悟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理解作者对文中主人公深切的同情。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 初三学生抽象思维获得了一定发展,对问题有一定的思考、分析能力。 2 本班学生具有好表现、思维活跃等特点。 3 本班学生对于讨论式、探究式学习方式已经熟悉。(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四、

9、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设置问题情境,对比于勒称呼的变化,体会于勒地位的变化进而牵出小说情节发展线索。寻根究底挖掘文化根源,学生自然归纳出结论:金钱。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自然而然突破了重点。通过组织分角色朗读这一语文活动,让学生深入小说,把握小说中形形色色的人物性格特点。通过小组讨论或班级交流的方法,教师进行指导和启发,并正确导航。突破难点。五、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1、准确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体会小说曲折巧妙的构思。2、理解把握小说的主题思想。难点:多角度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特点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新课导入:教师活动:多媒体播放流浪歌。教师活动:有这样一位浪子,在外流浪多年,

10、当家人遇到他时,不但不接受他,反而骂他,什么原因呢?引出本课内容。学生活动:听歌曲,谈感受。情境导入,引起共鸣,探究原因,造成悬念,巧妙引出本文。(二)检查预习:教师活动:多媒体出示作者及写作背景,然后填空1、莫泊桑是19世纪后期()著名的()主义作家,有()之称。2、本文选自短篇小说集()。(三)字词积累:教师活动:多媒体出示生字,画线字注音拮据栈桥撬开诧异牡蛎褴褛学生活动:抢答。学生活动:注音并解释,把自己已查的词交流了解作者,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加以指正。(四)寻读,梳理情节教师活动: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划出文中全家对于勒不同称呼的词语。并巡视指导。教师

11、活动:从上面这些不同的称呼中,可以看出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是如何变化的?教师活动:根据上面的情感线索,归纳出本文的情节(每一部分用一个字概括)教师活动: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称呼?称呼体现出哥嫂对于勒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活动:读课文划不同称呼词语。分组讨论,交流看法交流看法,大致是:盼望-赞美-厌恶、仇恨学生活动: 归纳出本文的情节,并回答:盼赞见(遇)-躲 即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学生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自答或讨论后回答。学生活学会读课文时用圈点勾画法,层层设疑,梳理情节,掌握曲折的情节。(五)品读,剖析人物教师活动:分角色朗读小说高潮部分,多媒体出示四幅图:热切盼望、学做贵族、惊慌失措

12、、同情叔叔。要求:1、六位演员必须进入角色,2、声音响亮、吐字清晰,3、力争读出感情,4、听读的同学选出你认为表演出色的一位同学并予以点评。教师活动:了解小说刻画人物时运用的主要方法及表现出的人物形象。教师活动:小组分配任务:有的品读菲利普夫妇,有的品读我(若瑟夫),有的品读于勒。把探究结果人物形象,写到黑板上。教师适时补充,归纳。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虚荣、贪婪、唯利是图。菲利普: 懦弱、胆小克拉丽丝: 吝啬、刻薄、泼辣、精明、有心计我(若瑟夫):善良、纯真、有同情心于勒:青年时期:行为不正,糟蹋钱中年时期:正直、有良心、阔绰老年时期:自食其力、不拖累人学生活动:六位表演朗读,其他听读。然

13、后点评。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探究,找出文中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地方,在文中做批注,然后用“我认识了一个(人物性格特点)的(人物),你瞧(人物表现,具体段落语句),运用了(描写方法)”的句式概括。进入角色,分析人物形象,掌握描写方法。(六)研读课文、归纳主题教师活动:小说开头菲利普夫妇如此盼望于勒回来,结局却是千方百计躲开于勒,原因是什么?(结合情节分析)教师活动:点拨:直接原因是菲利普夫妇只认金钱而于勒又沦为穷人。根本原因:是金钱至上的社会制度。通过这个故事,作者揭示了什么主题?学生活动:学生讨论,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学生活动:根据平时,归纳小说主题的方法,归纳主题。通过人物反映主题,培养归纳概括能

14、力。(七)拓展探究教师活动:出示多媒体马克思、恩格斯及其言论 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家中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 货币能使各种冰炭难容的人亲密起来,迫使势不两立的人相互亲吻。给出两副对联:十年思盼天涯咫尺同胞好似摇钱树, 一朝相逢咫尺天涯骨肉恰如陌路人。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学生活动:学生活动:结合本文内容,学生给出横批,进一步感受本文的主题。用对联,名言,深刻感受本文主题。(八)仿写练习:教师活动:多媒体呈现:亲情是朱自清父亲的背影;亲情是孟郊慈母手中的针线;亲情是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叹;亲情是:-学生活动:小组交流,展示感受亲情,

15、理解亲情,培养独特的情感体验八、板书设计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于勒: 穷富-穷菲利普夫妇:撵盼-躲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53.桃花源记教学设计课题:桃花源记科目:语文 教学对象:九年级课时:2课时提供者:王淑娟单位: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河东中学一、教学内容分析桃花源记是古今传诵的名篇,内容具有典型意义,所反映的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本文是桃花源诗前的序文,作者以恬淡语言描绘了一个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客观上反映了人民希望摆脱压迫、摆脱剥削,渴望能够和平安定的愿望。通过本文的学习,不仅可以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增强语感,更可以提高审美能力,培养高尚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

16、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2、熟读课文,理清课文线索、赏析语言,并充分展开想像,进行文学再创作。 3、联系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倾向和社会理想,进行自我情感体验。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本文故事性强,语言浅显易懂,九年级学生有一定的文言文学习基础,疏通文意难度不大,可以把有感情的朗读作为突破口,指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和小组合作学习弄懂文意。陶渊明的文章似淡而浓,值得品味,而这一点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仍有一定难度,可以运用想像来探究故事细节,丰富文章内容,挖掘言外之意,借此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朗读法。把有感情的

17、朗读作为突破口,指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和小组合作学习弄懂文意。2、想像法。运用想像来探究故事细节,丰富文章内容,挖掘言外之意,借此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1、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2、研读课文,理清课文线索、赏析语言,并充分展开想像,进行文学再创作。 3、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导人课文,简介作者。 1、展示几幅优美山水图画。2、介绍陶渊明及时代背景,自然导人课文,引起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让学生联想到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并让学生谈谈心中的世外桃源。 以图片激趣,自

18、然进入课文情境。二、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要求咬准字音,读出节奏和感情。 2、商讨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3、疏通文意:学生找出有疑问的字词句,小组合作解决,并积累重点文言实虚词。其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自主解决问题。有代表性的疑难问题,由师生共同解决。 4、指导学生理解文中所出现的古今异义的词语。1、评价同学的朗读情况。2、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课文大意的疏通。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课文大意的疏通,培养合作精神,养成敢质疑、善积累的自主学习习惯。第二课时三、研读课文,赏析深化。 1、有感情地齐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的理解,并用简洁语言概括故事情节,理清课文结构。 2、设置

19、情境,利用 “时空在线”专访节目赏析课文,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假设师生穿过时空隧道,来到一千六百多年前的东晋时代的桃花源中,对村民现场采访,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桃花源的印象。 桃源之“美” 桃花源风景真是美不胜收,你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请选一个景点,用“这里的_美,你看_”的句式给大家描绘一番。 感受桃源之“乐” 桃花源是美丽的,也是充满欢乐的,文中哪些人能感受到桃花源的“乐”? 他们分别为什么而乐?请你以其中一类人的身份和口吻说说。 评说桃源之“奇”请你以“_奇,那是因为_”的句式阐述一下自己的认识,要尽量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1、明确课文结构:按照“捕鱼忘路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

20、渔人行踪线索,讲述桃源故事。 2、想像活动:感受桃源之“美、桃源之“乐”、评说桃源之“奇”理清课文线索、赏析语言,并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像,进行文学再创作。 四、感悟主旨,总结全文。 1、设计思考题,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提炼主旨,明确作者写作意图。引导明确:桃花源不是陶渊明消极的逃避,而恰恰是他闪光理想的依托。2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课后选读以下诗作:桃花源诗(陶渊明)、桃源行(王维)、桃源图(韩愈)、桃花溪(张旭),A可以摘抄文中优美诗句,也可以写心得体会。 请以“我心目中的桃花源”为题写一篇习作。1、思考讨论: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存在吗?作者为什么要写呢?我们又该如何评价桃花源这样的理想社会呢

21、?2、完成课外阅读和写作训练。学生深入文本,领悟文中主旨,各抒己见。作业布置丰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拓展学生思维。七、教学评价设计1、朗读互评标准:句读分明,节奏合理,语速适中,语句流利,音韵铿锵,停顿分明,不读破句子等。2、预习情况自主评价:对字词的掌握,资料的查找、学案预习的情况进行自评或互评,评价等级可分为合格、良好、优秀。八、板书设计桃花源记(陶渊明)桃源故事:捕鱼忘路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 桃源之美:美、乐、奇 桃源情结:虚构的故事 理想的社会 情感的寄托4.金色花教学设计 课题:4. 金色花科目: 语文教学对象: 初一五、六班学生课时:一课时提供者:刘错琴单位: 乡宁县枣岭

22、中学教学内容分析 金色花是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第四课散文诗两首其中的一篇,这篇课文写了“我”想象自己变成金色花,和妈妈嬉戏的故事,通过学习这节课,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明白要孝敬自己的母亲。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赏析诗歌;3、学习和借鉴诗歌借助具体的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各种朗读方式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2、通过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让学生学会孝敬自己的亲人。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通过对学生上课的观察和课外聊天,我觉得这两个班学生朗读诗歌时只能达到通顺、正确,因此我准备让学生听读,然

23、后再练习,师再做指导;由于是刚升上初中的学生,他们在自主和探究学习上较差,因此在赏析诗歌时还需要多做指导;学生从小到大和母亲相处最多,因此可以用自己的情感体验来理解诗中所蕴含的感情。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设计理念:学生自主,老师点拨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朗读渲染法、自主学习法、老师方法点拨法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并体会其中蕴含的感情。难点:赏析诗歌。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出示)有一种爱无论你身处何方都能感受她的温暖有一种爱无论你身险何境都能感受她的心跳你快乐,她幸福。你悲哀,她哭泣。只有她永远不需要珍藏却永远不会忘记 (师)这个她是谁

24、?这种爱是什么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赞美母爱的文章金色花。生齐答:母亲、母爱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便于后边的教学。二、走近作者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作者,请看导学案的资料整合。(出示)泰戈尔的重点知识。1、学生看导学案的资料。2、学生在书上做标记。了解作者的相关信息。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同学们,下面我们来读课文,首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标出不会读的音。2、听读课文,注意读音和语气。(出示)你从中听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生回答后师出示点拨。3、学生自由练读。要求:读准字音, 读出感情读完后,思考:(出示)你读出文中的小孩是怎样的一个孩子?你读出文中的妈妈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即做导学案自主2题)生回

25、答后师出示点拨。4、练习:做感受三题。1、生自读,标出不会读的音。2、生听读,标注不会读的音。3、生思考、回答。4、生练读,然后做导学案自主2题,回答。5、生做感受三题。这个环节练习让学生正确、流利的读课文,同时了解课文内容和人物。四、诗歌赏析1、同学们,我们大体地了解了诗歌,下面我们从几个问题来分析诗歌?(出示)1)、我为什么要变成金色花?(感受1题)2)、概述我与母亲三次嬉戏的内容。(初读1题)3)、“我”为什么“悄悄地”“暗暗地”? (感受4题)要求:自己先做,然后小组讨论。2、学生回答后,师出示点拨。1、学生做题,然后小组讨论。2、生回答,然后做笔记。这个环节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五、

26、体会情感1、同学们分析完了诗歌,下面我们一起来体会文中蕴含的感情。(出示)体会下列语句蕴含的思想感情。(课后3题)1)、“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2)、“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我那时所要同你说的话了。 2、练习:学生做互动5题和感受5题。3、文章抒发作者什么感情?是借助什么抒发的?这叫什么写法?(感受2题)1、学生思考并回答。2、学生做互动5题和感受5题。3、思考感受2题并回答。这个环节让学生体会文中蕴含的感情。六、拓展延伸同学们,这篇散文诗借金色花来抒发自己对母亲的爱和依恋之情。下面,我们也用自己的笔来抒发自己对母亲的爱。(出示)我也敢想假如我变成 ,我 。学生练习学以致用,感受母爱

27、的伟大。七、课堂小结如果把父爱比作高山,只因为它挺拔、深沉、雄浑。那么母爱就是一条长河,就是一片大海,它恬静、清澈、轻柔,源远而流长。人类之爱中,它最崇高、最神圣、最仁慈、最伟大!再次让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七、教学评价设计 我主要靠学生做练习来评价,每个环节我都设计练习,目的就是让老师和学生明白自己掌握的如何。八、板书设计 金色花 泰戈尔 金色花 赞美、歌颂母爱 借物抒情5.课题:小石潭记 科目:语文 教学对象:初二学生 课时:2 提供者:朱瑞彬 单位:应县第八中学校 一、教学内容分析 小石潭记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1篇课文,是初中生文言文学习继续与延伸。本课是柳宗元“永州八记

28、”中的第四篇,全文不足二百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游、游览、返回的全过程,观察入微,描摹细致,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形似写景,实则写心。作者在写景中传达出贬居生活中孤寂悲凉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新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品味文章的优美意境,提高审美情趣、文化素养。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熟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重点)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及品读,学习游记的写法特点:对景物进行细致入微地观察并抓住特点写景、移步换景、动静结合、运用多种修辞、借景抒情等;(难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

29、悲凉的心境。(重点)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我教授的初二学生已有学过10多篇文言文,平日常阅读一些短小浅易的文言文,有一定的阅读文言文的基础。学生知道利用工具书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对各种文言现象如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及等已有初步的了解,且对经典文言篇目的诵读与积累的作用也了然于心。故学生有学习文言文的自主性与主动性。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一节课中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间大约为二十分钟,所以要不断的变换教法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认为,文言文的教学朗读是最基本的方法。在疏通文意时,引导学生对照注释及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对重点的突破主要采用诵读法、质疑法和讨论法。在难点的突破上,引导学生结合作家的经历,写作背景来达成。教学辅助工具是多媒体。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