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8 ,大小:64.65KB ,
资源ID:5851231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85123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老年人中医自我保健》讲座.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老年人中医自我保健》讲座.docx

1、老年人中医自我保健讲座老年人中医自我保健讲座第一讲(上)老年人的中医自我保健 主持人:老年朋友们,大家好。从今天起,我们网上老年大学的老年人中医自我保健同大家见面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国家之一。中国中药在老年保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了增强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发挥中医中药养生保健的优势,我们邀请了有关中医药专家给大家介绍有关中医中药养生保健方面的知识。今天我们请上海中医药大学的陈德兴老师给大家谈一谈有关老年人中医保健调养的一些常识。 陈老师,您好,中医保健调养有很多的方法,您是否能简单地给我们老年朋友们归纳介绍一下。 陈德兴:主持人好,老年朋友们好。很高兴和老年朋友们一起讨论中医中药的养生

2、保健问题。中医保健调养确实有很多方法,这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逐步积累起来的。概括起来说,中药对老年人的保健比较注重精神上的调养、运动方面的保健以及生活起居的调理。 主持人:陈老师,您是否能把中医这四个方面的养生保健的内容分别给大家介绍一下。陈德兴:好的。我们先来谈谈精神方面的调养。 主持人:陈老师,我听说中医很强调精神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认为良好的精神状态可以增进人体健康和延年益寿,反之,不良的精神状态可以使人生病和加速人的衰老。 陈德兴:不错,中医确实很重视精神上的调养。我们注意一下周围的人就可以发现,一个心情舒畅,精神愉快,保持乐观的人,就健康长寿。所以,注重精神上的调养,是促进老年人健

3、康长寿的重要条件之一。 主持人:我想了解精神调养对人的健康、长寿到底有哪些好处? 陈德兴:讲到精神调养对人的健康长寿的意义,无非是二点: 1. 保持情志和调,能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2. 注重精神调养,还有治疗疾病,有利于疾病康复的作用。临床也证明,良好的心理状态很重要,要做到生理平衡,首先要心理平衡,心理平衡了,情志和调了,就不容易得病,得了病也好得快。 主持人:为什么保持情志和调能预防疾病呢? 陈德兴: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指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说明精神情绪上要保持清静安宁,不贪欲妄想,就可以保持情志和调,预防疾病;而长期过激或突然剧烈的精神情志

4、活动,超过了人体调节适应范围,往往就会诱发疾病或加重疾病。黄帝内经素问中指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喜、怒、忧、思、悲、恐、惊中医称之为七情,七情的心理活动原是人之常情,属于人的本能,正常的情绪不会对人体产生病理变化,只有在长期的过激情志活动或突然受到剧烈的精神创伤,如大怒、大喜、过思、过忧、大恐等过极情况下,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尤其是老年人的脏腑功能减退,调节适应能力减退,更承受不了过度激烈的情志变化,不仅会影响一般的生理活动,损害健康,甚至会有碍寿命。现代研究也发现,情绪导致疾病除了可以直接影响神经系统之外,还可影响人的免疫功能、内分泌功能以及机体的其他功能。有

5、很多疾病,人们已经发现与精神情绪有一定的关系。比如溃疡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癌症等。 主持人:陈老师,你能否给我们解释一下疾病与情志过激有什么关系?异常的情志活动对人体会产生什么影响? 陈德兴:这个问题是大部分老年朋友都想了解的,异常的情志活动会伤及人体的五脏六腑,但临床上老年人受异常情志的影响主要是心、肝、脾、肾等病变。 情志过激对心的影响:可出现心悸、怔忡失眠、健忘或精神恍惚、痴呆或狂乱等症状。情绪过分波动,或长期处于兴奋状态,最容易影响心血管系统,造成血管收缩、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有研究证明,心肌梗死患者中,94的患者有情绪诱因。此外还包括老年痴呆症、老年精神病等。 情志过

6、激对脾胃的影响:情绪对食欲的影响,大概每个人都有体会,情绪愉快食欲就好,情绪不好,食欲就减退,所以长期的精神不好,可出现食欲不振,大便异常,神疲乏力,脘腹胁肋胀痛等症状,可引起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肝胆疾病等。 情志过激对肝的影响:中医认为肝主疏泄,情志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肝气郁结,可出现闷闷不乐,胁肋胀痛,嗳气叹息烦躁易怒等症状,可引起高血压、慢性肝胆病、神经功能症、忧郁症等。 情志过激对肾的影响:长久的情绪失常,可损伤肾,出现耳鸣耳聋,头目昏花,腰脊酸痛,以及牙齿松动,毛发早白脱落等老化现象,也可引起衰老的提前到来,引起各种老年病的发生。 情志过激还可引起气血不和

7、。持续、剧烈的情志刺激,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甚则气滞血瘀,引起积聚肿块的形成,也包括肿瘤、癌症的发生。上海曾对胃癌患者进行病因调查,发现这些患者大多有长期的情绪压抑,精神创伤或家庭纠纷。 主持人:由此看来,过多的情志刺激对多种疾病的发生确有重大的影响。 陈德兴:对,正因为如此,保持情志和调,能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而安神定志,调节情志则是老年朋友的养生之道。这是精神调节的第一意义。注重精神调养第二意义是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主持人:也就是说,在人体健康状态下,保持情志、情绪的和调,能够有助于预防疾病的发生,而一旦得了病,良好的情绪有助于体质的改善,疾病的康复。 陈德兴:情绪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意义,包

8、括两种情况:一是由不良情绪导致的疾病,特别是身心疾病,必须由调养情志来治疗,俗话说心病还需心药医,由情绪情志导致的疾病,并非用药能够治愈的,只有同时调节好情绪,改善了心情状态,才能使身心达到健康状态。 第二种情况是指患者的疾病虽然不是由情志变化引起的,但既病之后,异常的情志活动常常会使病情加重,中医有因病致郁,因郁致病之说,临床上也常见到久病不愈的病人导致情志的异常,出现忧思抑郁或悲伤的情绪,而过于的忧郁、悲伤反过来又会加重病情,甚则一病不起。尤其是老年人,更经不起精神上的打击,如过于紧张刺激引起情绪波动,会使心脑血管痉挛,血压进一步升高。比如在盛怒之下,血压会急剧升高,会导致中风的发生。如果

9、是冠心病人,一怒之下,还会使冠状动脉紧缩痉挛,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还有不少肿瘤病人、癌症病人的发病也是在慢性疾病的基础上,受到持续或剧烈的情志刺激而诱发的。 由此可见,既病之后,不良的情志刺激,会加重病情。但良好的情志则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哪怕在患病期间,舒畅的心情、乐观的情绪、愉快的精神,能使气血和调,阴平阳秘,有利于体质的改善,疾病的康复。 主持人:既然精神调养对老年人的健康长寿那么重要,中医在这方面有什么好的保健方法吗? 陈德兴:中医很重视老年人在精神情绪方面的调养,尤其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主持人:中医讲的养神,就是精神上的调养吗? 陈德兴:对,中医所谓的养神,就是调养精神,也是中医养生

10、保健的一个重要内容。神在于养,养神的方法中医有虚静养神和安心养神等内容。首先:应乐观愉快,保持心情舒畅。 素问上古天真论在总结中国古代抗老延寿经验时指出:无恚嗔之心,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说明不要有忿怒的心情,不要有精神上的负担,一切以安静乐观为前提,使心情舒畅,乐观愉快,则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即百岁)。中国有句俗话,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舒畅的心情,愉快的精神,乐观的情绪,是保持身体健康,延缓衰老,益寿延年的重要因素。比如经常欢笑的人不仅能使肺部得到锻炼,胸肌加强了运动,甚至连消化液的分泌也增加了。食欲增进了,还可促进循环系统功能,使脑部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所以笑一

11、笑,十年少是有一定道理,虽然不能年轻十岁,但经常保持欢笑的情绪,对人体是有益的。据调查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其中96的长寿者是乐观者,是富有人生乐趣的人。台湾有一老人已一百岁了,他长寿的秘诀,就是乐观开朗,心情舒畅。灵枢天年中说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老年人气血俱衰,所以更应注意保持舒畅的心情、开朗的性格、乐观的精神。 当然人生不会无忧患,喜怒之情人皆有之,但太过则有害,灵枢口问篇: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所以要做到心情舒畅,乐观愉快,首先要养其性,寻找良好的情绪。良好的情绪要靠自己主动地去寻找,老年朋友退休后,应主动地寻找一些有益的活动来调摄精神,舒畅情志。清代养老奉亲书中介绍了不

12、少古人怡养情志,涵养精神的方法,如:谈义理字,学法帖字,澄心静坐,益友清谈,小酌半醺,浇花种竹,听琴玩鹤,焚香煎茶,登城观山,寓意弈棋,这些方法,丰富多彩,至今有些方法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次:应注重养神,主动调和情志。 虽然舒畅情志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养生方法,但要做到情志舒畅,特别应注意精神上的调养,也就是强调情志的自我修养。 主持人:何谓虚静养神? 陈德兴:虚静养神原出于老子道德经和庄子的学说,主张清心寡欲,省思少虑等清静主张,虽有消极之处,但在调养精神保健延年方面,却有可取之处。中医古代医籍黄帝内经中就接受了这种观点。素问上古天真论:恬澹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强调清静养神

13、,即可形与神俱,邪不能犯。说明思想情志上要保持虚静安宁,不贪欲妄想,就可保持情志和调,预防疾病。 据美国统计,门、急诊病人当中,有76的人所患的疾病与长期的精神紧张、压抑、心情不舒畅以及精神突然受到重大打击有关系。现代研究也证明,不良情绪的刺激,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造成胃、十二指肠等器官性损伤;紧张刺激引起情绪波动,易诱使血压升高、脑血管痉挛;愤怒的情绪可使血压急剧升高,冠状动脉紧缩,导致中风、心绞痛的发生;持续激烈的情志刺激,还是导致肝瘤发生的因素之一。同时精神因素还会影响到疾病的转归,即既病之后,又可因情志刺激而加重病情,而通过虚静养神或安心养神这些情志上的自我修养环节,可达到调节精神的目

14、的。 在虚静养神方面,节制嗜欲,戒除杂念,能使气血和调,保精全神,有利于健康长寿。现在社会上提倡的老年人三乐,是很有道理的。第一是知足常乐,也就是对不良嗜欲的节制,而不是简单的不与人家攀比。第二是助人为乐,美国科学家发现,凡是与人为善,有助人为乐心态的人,他的免疫功能比一般人高。第三是自得其乐。如喜欢书法、国画、养鸟、种花,你都可以享受一下其中的愉悦快乐。 但是,如果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情绪变动怎么办?正确的心态是一要泰然处之,二要及时排遣。处变不惊,遇逆境,即善自排解。(友鱼斋医话)。总之,中医强调精神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主持人:看来,良好的精神状态可以增进人体健康与延年益寿,不良的精神刺

15、激则可使人致病或加重疾病,所以为了增强老年人的健康,应该努力保持健康愉快的心情,注重养神,努力调和情志,做一个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得其乐的健康老人。陈教授,除了精神上的调养,在饮食上中医有什么讲究吗? 陈德兴:饮食对老年人健康很重要,大家都知道中、老年人应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荤菜和动物内脏,因为蔬菜、水果里含有维生素、纤维素,而荤菜、内脏里含有胆固醇,过高的胆固醇会引起动脉硬化。这些认识都是有道理的,但是老年人健康饮食的首要前提是合理膳食,就是要做到全面均衡,适量营养。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荤菜、内脏,目的也是平衡饮食。中医在在长期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饮食调理经验,特别强调药食同源

16、,饮食调理包括食养和食疗,所谓的食养就是应用食物的作用,来防止疾病,促进健康长寿,也就是应用食物养生。所谓的食疗,就是应用食物治疗疾病,也包括应用某些食物配合药物促进疾病的康复。中医称之为食疗。 主持人:是否可以这样说,中医饮食调理,包括食养和食疗二个内容。 陈德兴:对,中医传统的饮食调理,主要包括食养、食疗,当然还有另外一些重要内容,比如,有节制的合理进食,良好的饮食习惯,以及饮食忌口等。 主持人:中医的饮食调理确实很有特色,那对老年人的健康长寿有什么关系呢? 陈德兴:中医的饮食调理对老年人的健康长寿关系十分密切。首先我们大家都知道,饮食是生命活动的需要,人体通过摄取食物获得营养以维持生命活

17、动,也是老年人健康长寿的基本保证。其次,饮食调理得当,不仅可以保持人体的正常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还有食疗的功能,即通过饮食疗法治疗某些疾病。反之饮食不当则可诱发某些疾病或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孙思邈主张:安身之本,以资于食。素问上古天真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从这段话可以了解到,自古以来,中医都很重视饮食调理,老年人必须饮食有节,再配合其他摄生方法,就可使老年人做到健康长寿第一讲(中)老年人的中医自我保健 本讲提要: 1, 饮食调理的原则 2, 饮食的节度和节制 3, 药膳、药酒和茶 4, 运动和睡眠

18、主持人:怪不得,民间有句俗说:药补不如食补。 陈德兴:药补不如食补,这句话虽然有些片面性,但却说明饮食调理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无论是食养还是食疗,都是利用日常的食品,根据个人不同的条件、不同的需要进行调理养生,一般都比较简单易行,有些饮食美味可口,既能补充营养,又能有益健康,祛病延年,所以深受人们的重视,也为人们所乐于接受。主持人:饮食调理是老年人养生长寿的重要环节,那么在这方面有哪些必须注意的原则呢? 陈德兴:饮食调理必须注意的原则主要有三点:其一,饮食调配上要注意配伍合理;其二,饮食要有节有方;其三,老年人饮食以清淡为主。 主持人:饮食调配,配伍合理是否指饮食搭配要合理? 陈德兴:对,饮食调

19、配包括了进食时各种食物的合理搭配,以及食物性味的合理配伍。 古人早就认识到各种食物中营养素有所不同,素问藏气怯时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素问五常配大论:谷肉果菜,食养尽之。只有做到食品的多样化和合理的搭配,才能使人体得到各种不同的营养素,平衡的饮食,才有益于人体健康。有人认为营养素越多越好,其实也不然。营养少了不行,多了也不好,叫营养过剩。许多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都与营养过剩有关。通过调查发现,现代城市居民的营养存在两多三少的不平衡状况。两多就是热量多、盐多,三少就是钙少、铁少和饭越吃越少。三少也会造成骨质疏松症、缺铁性贫血等疾病的发生。所以现代

20、营养学专家非常强调饮食营养的全面、均衡与适量。不合格的配伍饮食,往往就是不均衡的饮食,就是偏食,会导致气血阴阳的平衡失调。 中医把食物按酸、苦、甘、辛、咸五味进行归纳,每一味都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影响。辛辣药物或食物具有发散、行气、行血、健胃等作用;甘味药物或食物具有滋养、补脾、缓急、润燥等作用;酸味药物或食物具有收敛、固涩、止泻的作用;苦味药物或食物具有清热、泄降、燥湿、健胃等作用;咸味药物或食物具有软坚、润下、补肾、养血等作用;淡味药物或食物具有渗湿、利尿的作用;涩味药物或食物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与酸味药物或食物的作用大致相同。药物和食物还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属性,凡属寒凉性的药物或食物

21、,多具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能够纠正热性体质,保护人体阴液,减轻或消除热性病证,主要用于热性体质或热性病证;凡属温热性的药物或食物,多具有助阳、温里、散寒等作用,能够扶助人体阳气,纠正寒性体质,减轻或消除寒性病证,主要用于寒性体质或寒性病证。还有一类药物或食物在四气上介于寒凉和温热之间,即寒热之性不明显,则称之为平性,平性药物或食物性质平和,多用于养生。饮食调理也要注意五味配伍的调和,五味调和则滋养五脏,五味过于偏嗜,可致五脏之气偏盛或偏衰,诱发多种疾病。 主持人:饮食有节是否指节制饮食? 陈德兴:饮食有节是指饮食要有节度与节制。老年人脾胃功能下降,消化吸收能力减弱,食欲上尤应注意节制,寿亲

22、养老新书:高年之人,真气耗竭,五脏衰弱,全仰饮食以资气血,若生冷无节,饥饱失宜,调停无度,动成疾患。饮食不节,会产生疾病,千金要方:饮食过多则聚积,渴饮过多则成痰。脾胃论: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诸病之由生也。 饮食有节度与节制,包括这样一些内容: 要求吃饭时间要有规律,即定时定量,不过饥过饱,不过热过冷,不暴饮暴食。尤其是饮食量上的节制,更为重要,民间俗语:每餐八成饱,保你身体好。东谷赘言:多食之人有五患,一者大便数,二者小便数,三者扰睡眠,四者身重不堪修养,五者多患食不消化。现在研究也证实多食,特别是高热量饮食可致使体重增加,人体肥胖,易患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23、连续长期饱食,会使人未老先衰,损害健康长寿。而低热量膳食就是延年益寿的办法之一。 主持人:看来节制饮食很重要,经常听到有经验的老人讲:暴食暴饮易生病,定时定量保平安、要活九十九,每餐留一口,这些都是饮食有节的宝贵经验啊! 陈德兴:确实如此,除了饮食有节,饮食清淡也很重要。 主持人:经常听到有些医生嘱咐病人饮食要清淡,是否就是饮食不宜太油腻,味道不宜太咸。 陈德兴:是这样。饮食清淡对老年人尤为重要。老年人脾胃功能有自己的特点,就是消化吸收功能比较薄弱,所以中医认为老年人一定要注意控制荤食,多吃一些富有营养的清淡食品,如新鲜素菜、豆制品、水果、粗粮、豆类、奶制品等。对老年人来说,荤素适当搭配,以素

24、食为主是比较合适的。中医认为贪食肥甘厚味,容易生痰化火,导致疔疮、消渴、中风等病的发生。现代研究也证明,动物性脂肪摄入过多,会促进动脉硬化、高脂血症、脂肪肝、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据统计,世界各地所发现的长寿地区的人,多以谷物、蔬菜,瓜果为主食(如我国长寿之乡巴马,以素食为主)。不但含动物性脂肪的食物要控制,甚至连植物油也不宜过分进食,所以老年人对用油煎、汆或熏、烤食物也应有所节制。 其次,饮食不宜太咸太甜,节制饮食,多食淡味,对健康大有益处。中国的饮食,食盐是不可缺少的,其作用一是调味,二是提高人体必需的元素(nacl), 但不宜过多食用。灵枢五味篇: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素问生气通天

25、论说:味过于咸,者脉凝泣而变色。现代研究发现,过多食咸,会使血压升高,甚至造成脑血管障碍。许多老年性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肌梗塞、中风、肾脏病的发生,与过量食盐有密切关系,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为35克。偏嗜甜食,特别是老年人,也会引起体重增加,血脂增高,可引起高胆固醇血症,甚至诱发糖尿病。 所以,清淡的饮食,以素、淡结合的饮食,对老年人更为有利。 主持人:在饮食调理配伍要合理,要节制,要清淡的原则下,你给我们介绍一些饮食调理的方法。 陈德兴:中医的饮食调理源远流长,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饮食调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老年人来讲,有很多食

26、养食疗的方法可供参考,如药粥、药膳、药酒、药茶等。 主持人:粥不就是平常吃的粥吗? 陈德兴:不错,就是用大米、小米、糯米等经煮熬而成的稀饭,古人称之为糜粥浆养。特别适用于老年体弱者的调养以及产后、病后的康复调养,如果再加入合适的中药,就是药膳中的药粥。药粥对老年人也很适宜,宋代大诗人陆游有一首诗: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眼前,我得苑邱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能有利于老年人保健强身的药粥数以百计,如淮山药粥、莲子粥、红枣粥、百合粥、米仁粥、枸杞粥、羊肉粥等等。对体质虚弱,消化功能减退的老年人来说,食药粥是非常合适的调养方法。 主持人:药粥是药膳的一种,那么药膳除了药粥还有哪些呢? 陈德兴:药膳

27、,是药物与食物相配合,经过烹调而成的既具有营养作用,又有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功能,而且色、香、味、形俱佳的特殊食品,这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应用的一种膳食。 药膳的品种很多,适合老年人的除了前面介绍的药粥以外,还有汤羹类药膳:如当归生姜羊肉汤、虫草炖老鸭,十全大补汤。蒸菜类药膳:如天麻鱼头、黄芪蒸鸡、参麦团鱼。炒菜类药膳:杜仲腰花、首乌鸡块、山药肉片。点心类药膳:如八珍糕、茯苓饼、八宝粥等。此外还有饮料、蜜饯、糖果等。 主持人:药酒和药茶也可以归属药膳的一种吧。 陈德兴:药酒从作用上说,可以分为治疗性药酒和滋补性药酒两大类。治疗性药酒有特定的医疗作用,如祛风湿、止疼痛等,使用对症,疗效显著。适用于

28、老年人的,主要是滋补性药酒,有保健强身作用,也是药膳中的一种。老年人的阳气渐衰,血脉不畅,抗病能力也渐渐减退,易感风、寒、雨、露的侵袭,适量合理的饮酒,可以祛除风湿,活血散寒,强身延年。药酒的种类很多,作用也有不同,浸药酒多用白酒,黄酒也可应用。药酒的饮量及方法则应根据个人的不同体质情况而定。但饮酒过量会损害健康,导致疾病。故老年人服用药酒应有所节制,要少饮为度。如肝肾功能不好的老年人则不宜服用含酒精的饮料。适用于老年人的药酒有:枸杞酒、人参酒、周公百岁酒、龙眼酒、养生酒等。 主持人:茶对老年人有哪些作用?使用时要注意什么? 陈德兴:茶是世界上三大著名饮料之一,中国是茶的故乡,相传远在4000

29、多年前神农时代已发现茶和茶的作用。相传: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而解之。现在我们已经了解到茶主要有提神醒脑、清利头目、消暑解渴、减肥降脂等作用。经常饮茶能帮助老年人消食去腻,明目除烦。夏日饮茶能消暑解毒,生津止渴。如与其他中药配合使用又称药茶,能提高其保健强身的作用,如补益肝肾明目的杞菊茶,治疗高血压的菊槐绿茶饮,治疗中暑、烦渴的苦瓜茶、五味枸杞饮、荷叶饮,治疗肠胃炎的姜茶饮。 茶虽然是每个家庭都必不可少的,但在饮用时也应注意服用的时间、量及其他一些注意事项。饮茶的时间以白天为宜,晚间、睡前不宜服用,这一点大家都知道,否则就难以入睡,夜尿增加。饭前或饭后也不宜大量饮浓茶,饭前饮浓茶称之为

30、空心茶,饥饿时饮茶会促进胃的蠕动,增加饥饿感,并使胃酸增多,故空心茶令人心慌,饭后浓茶会影响消化吸收。老年人饮茶还应注意不宜过量或滥饮、强饮,有胃溃疡、习惯性便秘、心动过速者不宜过多饮茶,尤其是浓茶。在服用某些药物如人参、土茯苓、贝母、威灵仙以及西药奎宁、铁剂、麻黄素、阿托品等时不宜用茶水送服,因为茶叶中的鞣酸能使药物产生沉淀,不仅减弱药效,还可能产生副作用。 主持人:运动有利于健康,老年人养身保健,运动是否也很重要呢? 陈德兴: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对于人的健康是非常有好处的,对老年朋友也是如此。动则不衰是中医养生抗衰老的传统观点。吕氏春秋:流水不腐,户枢不蠧,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

31、不流则气郁。后汉书载华佗主张:人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终不朽也。运动可以促进身体新陈代谢,使各器官充满活力,从而推迟各器官的衰老过程,我国古代专家对此早有认识,颜习斋言行录中说:养生莫善于习动,一身动则一声强。经常运动的老人,气血和调,百脉通畅,脏腑机能旺盛,所以外表上看上去一般都肌肉丰满,关节灵活,精神也愉悦,情绪也舒畅,给人的印象壮实有力,精力旺盛,思维敏捷,动作自如,反应灵活,所以经常运动的老年人,能防止和减缓衰老过程,处于健康长寿的状态。反之,长期过度的安闲、不运动,终日无所事事,肌肉筋骨活动过少,易使人气血流行不畅,脾胃功能减弱,出现食少乏力,精神不振,或肢体痿弱,或体胖臃肿,动则心悸,气喘汗出,百病乃变化而生。 主持人:运动对老年人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