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8 ,大小:116.49KB ,
资源ID:584790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84790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

1、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本单元以“勿忘国耻”为专题,展现了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受尽屈辱、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一幕。圆明园的毁灭狼牙山五壮士难忘的一课最后一分钟几篇选文虽然题材、体裁不一,但别具匠心,都以选取正面典型事例为主,字里行间都饱含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圆明园的毁灭一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痛恨。狼牙山五壮士一文颂扬了抗日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伟大的献身精神。难忘的一课一文叙述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刚刚光复,台湾人民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境。最后一分钟一文抒发了香港回归祖国时,华夏儿女无比喜悦与自豪之情。本

2、单元的口语交际习作七和回顾拓展七安排了多项训练内容,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感染,增强了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知识与能力1会认23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2领悟写作方法,提高表情达意的能力。总结交流整理资料的方法,提高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精彩段落。2通过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了解历史。3学习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组织材料的写法和表达中心思想的写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历史,激发爱国之情,增强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教学重点1会认22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2领悟写作方法,提高表情达意的能力。总结交

3、流整理资料的方法,提高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学难点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了解历史。2学习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组织材料的写法和表达中心思想的写法。1借助资料,丰富文本体验。在课前,搜集与文本相关的文字或图片资料;在课中,紧扣语言文字补充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在课后,引导学生进一步搜集资料并进行初步的分类整理或进行拓展阅读。2揣摩表达形式,体会表达效果。抓住思想内容与语言表达的结合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的布局谋篇,让其在思考、相互交流的基础上,明白作者布局谋篇的用意。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更深层次的意义,也有利于学生自己习作时有意识地运用。圆明园的毁灭2课时狼牙山

4、五壮士2课时难忘的一课1课时最后一分钟1课时口语交际习作七2课时回顾拓展七1课时21圆明园的毁灭知识与能力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2正确读写“不可估量、举世闻名”等词语。过程与方法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2学习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搜索、整理资料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增强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重点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不可估量、举世闻名”等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增强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难点学习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搜索、整理资料的方法。

5、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有哪些同学去过北京的圆明园遗址?谁来向大家介绍介绍圆明园呢?(学生说)同学们说得都很不错。现在的圆明园是一片废墟,可是它是怎样成为废墟的呢?圆明园原来是什么样的呢?课文圆明园的毁灭会告诉我们一切的。(板书课题:圆明园的毁灭)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1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2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珑、莱、瑶、宏、烬”这些生字时,可以结合图片;学习“剔”这个生字时,可以通过动作表演的方法。(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书写指导:“皇”上面的“白”上宽下收,“王”的末横拉长。“剔”左宽右窄,右部的竖宜写得

6、短小。“杭”的“木”左伸右收,“亢”横画略长。“莱”的“艹”略宽,“来”上横短,下横稍长。“宏”的“宀”宽而盖下,下部横短撇伸展。“烬”的右边捺笔伸展有力,下面两点相互呼应。易错提示:“损”的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了捺。“珑”右边是“龙”,不要写成“尤”。“侵”不要多写一竖。“统”右边是“充”,不要写成“允”。“瑰”的右边是“鬼”,不要写成“兔”。(3)归类识字。归类示例:艹:莱(蓬莱)草(草地)英(蒲公英)王:瑶(瑶池)瑰(瑰丽)珍(珍贵)(4)书写练习: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思考以下问题:(1)全文共有多少个自然段?(在文中

7、标出)(2)课文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什么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明确:(1)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2)本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3)课文一共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请说说每个部分的大意。明确: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概括地指出圆明园的毁灭是无法估量的损失。第二部分(24):介绍了圆明园的布局、建筑风格及收藏的珍贵历史文物。第三部分(5):写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的过程。2阅读第1自然段。(1)朗读指导:朗读时语气可强一些,读出作者的痛惜、愤怒之情。(2)提问:这一自然段中的两个“不可估量”

8、说明了什么?有什么作用?明确:两个“不可估量”,说明了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难以计算,也点明了圆明园在祖国和世界文化史上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加重了对圆明园毁灭的惋惜和对侵略者的憎恨之情。(3)“不可”的词语。“不可”的词语示例:不可估量不可告人不可或缺不可救药不可开交不可理喻不可名状不可胜数不可思议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课文一开头便表现出了作者的痛惜和愤怒。那么,到底发生过怎样的事情让作者如此呢?同学们可以自己课后读一读,找一下答案。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损失皇帝玲珑剔透杭州蓬莱瑶台宏伟宋朝侵略统一销毁瑰宝灰烬2导入新课:同学们,这节

9、课我们将来一探究竟,看看在圆明园发生了什么令人发指的事情。让我们继续来学习圆明园的毁灭吧!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1学习第24自然段,在学习过程中完成重要词语的理解、运用和拓展,包括近义词和反义词。(1)朗读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时,要用舒缓的语调读出作者深深的自豪、沉醉之感。(2)齐读第2自然段,说说开头一句交代了些什么。明确:这一句话虽短,但交代了圆明园的地理位置、历史地位和用途。(3)“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一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明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圆明园比作月亮,把小园比作星星,形象地描述了圆明园的总体格局,彰显了圆

10、明园的建筑风格。(4)朗读第3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第一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明确: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不但写出了圆明园中的主要景物富丽与朴素、热闹与宁静完美结合的特点,而且语言生动,令文章更有气势。教师点拨:排比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句子成分或句子排列在一起,达到加强语势的效果。用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刻画得更加细致;用排比写景,可将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用排比说理,可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用排比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5)你怎样理解第3自然段?明确:这一自然段描写了圆明园在建筑上的特点景点多、景点美、风格迥异,点明

11、了漫步圆明园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圆明园的喜爱和赞叹。(6)思考:“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这句话在文中是什么句子?它的作用是什么?明确:过渡句。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前半句是对上文的总结:圆明园建筑的特点;后半句引出下文:圆明园内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7)提问:第4自然段中的“上自”“下至”两个词语体现了什么?明确:从时间跨度上罗列珍宝类型,体现了圆明园收藏的历史文物数量多、历史悠久、价值珍贵的特点。2学习第5自然段,在学习过程中完成重要词语的理解、运用和拓展,包括近义词和反义词。(1)朗读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时语调要由高到低,“灰烬”要读得低沉,表达出无比痛心的

12、心情。(2)提问:末尾一句与哪个自然段呼应?明确:与第1自然段呼应。再次表达了作者痛心、愤怒的感情。(3)从圆明园的毁灭你感受到了什么?明确:示例:从圆明园的毁灭,我感受到了帝国主义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更感受到了中国曾经饱受屈辱的苦难。3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明确:本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了人们不忘国耻,增强了人们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1设置试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圆明园中,有_的殿堂,也有_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_的“买卖街”,也

13、有象征着_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_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_,还有_。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_,饱览着_;_,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明确:金碧辉煌玲珑剔透热闹街市田园风光诗情画意民族建筑西洋景观天南海北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2)思考:学习了这篇课文后,你有怎样的感想?明确:示例:昔日的圆明园金碧辉煌、气势恢宏,而1860年的那一把大火,使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化成了灰烬。圆明园的大火早已熄灭,可我们的思考不能停止。每一个炎黄子孙都要记住这段耻辱的历

14、史,记住这用血与泪换来的教训:落后就要挨打。2总结。圆明园的大火早已熄灭,可是我们思考的脚步不能停止。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国为什么会被几千个强盗杀到京城?圆明园烧掉的究竟是什么?毁灭的究竟是什么?永远也毁灭不了的是什么?也许今天的学习只是给同学们打开了一扇小小的门,希望大家从这扇门出发,怀着更多的思考走向未来的人生。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22狼牙山五壮士知识与能力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2正确读写“全神贯注、横七竖八”等词语。过程与方法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2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方法,提高表达能力

1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课文,体会五壮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精神。教学重点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全神贯注、横七竖八”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方法,提高表达能力。2体会五壮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精神。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941年秋,五壮士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为掩护我军主力和群众撤退,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痛歼敌人后,英勇跳崖,视死如归。这伟大的壮举,气吞山河,可歌可泣,与日月同辉,与天

16、地共存!让我们满怀崇敬之情品读课文,来感受英雄伟大的献身精神吧!(板书:狼牙山五壮士)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1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2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冠、葛、崎、岖、尸”这些生字时,可以结合图片;学习“吼、抡、绷、斩”这些字词时,可以通过动作表演的方法;学习“嗖”这个生字时,可以通过发出声音的方法。(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书写指导:“葛”中的“日”宜扁,注意下部框架结构要匀称。“吼”左边的“口”小而偏上。“腔”左部窄长,右边最后一横稍长。“斩”的部首是“车”,末横变提。“眺”右边的“兆”以中部为主笔,两侧笔画相呼应。易错

17、提示:“庙”里面是“由”,不要写成“田”。“岖”右边是“区”,不要写成“匹”。“坠”上面的右边是“人”,不要写成“有”。“仇”右边是“九”,不是“丸”。“恨”右边不要多写一点写成了“良”。(3)归类识字。归类示例:广:庙(庙宇)座(座位)府(王府)车:斩(斩首)较(比较)轿(轿子)(4)书写练习: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思考以下问题:(1)全文共有多少个自然段?(在文中标出)(2)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明确:(1)全文共有9个自然段。(2)本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

18、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2阅读第1自然段。(1)朗读思考:这一自然段第一句话交代了哪些内容?明确: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当时的形势。(2)提问:从“集中兵力”“大举进犯”这两个词语中,你看出了什么?明确:看出了敌人的气势汹汹,兵力强大,与下文担任掩护任务的五位战士形成鲜明的对比,说明五位壮士接受的任务十分艰巨。(3)说说这一自然段的大意。明确:这一自然段写五壮士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学习了第1自然段,我们知道了五壮士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艰巨任务。我们从哪些地方能看出这项任务艰巨呢?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五壮士会遇到哪些困难呢?他们

19、都是如何面对的呢?同学们可以自己想象一下,或是相互之间讲一讲,或是写一写。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寺庙任务姓葛吼叫满腔怒火崎岖尸体斩钉截铁坠落冰雹仇恨眺望2导入新课:同学们,在那个炮火连天的年代,有许许多多的革命者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保护群众的安全,保证革命之路顺利走下去。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狼牙山五壮士一文,去看看他们是否完成了他们的任务吧!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1学习第2自然段,在学习过程中完成重要词语的理解、运用和拓展,包括近义词和反义词。(1)朗读指导:朗读这段话时,语调要高昂,表达出悲愤、仇恨之情。(2)齐读并思考:第一句中的

20、“一边一边”说明了什么?明确:说明为了保护群众和连队成功转移,五位战士既英勇又善战,用智慧和勇气与敌人周旋。(3)从这一自然段中找出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时的动作和神态的词语。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明确:动作:指挥、命令、吼、抡、瞄准。神态:沉着、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从这些词语中可以体会到他们想拖住敌人、消灭敌人的决心和对敌人的无比仇恨。(4)如何理解“横七竖八”“许多”等词语?明确:“横七竖八”“许多”说明敌人伤亡惨重,反衬出五壮士的英勇善战。2学习第3自然段,在学习过程中完成重要词语的理解、运用和拓展,包括近义词和反义词。(1)“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

21、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这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明确: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交代了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的原因。(2)“走”“斩钉截铁”这些词语表现了什么?明确:这些词语体现出班长态度之坚定,决定之果断,饱含着五壮士高昂的斗志、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和对人民深切的爱。3学习第4、5自然段,在学习过程中完成重要词语的理解、运用和拓展,包括近义词和反义词。(1)思考:第4自然段中的第一、二句描写了什么场景?明确:这两句描写五壮士到达山顶时的歼敌情景。“居高临下”“射击”表现了五壮士杀敌时的英勇,“粉身碎骨”表现了敌方丧命的惨状。(2)“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

22、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下去非常迅猛有力,非常密集,体现了战士英勇杀敌的坚定决心和浴血奋战的英雄气概,也揭示“五位壮士的决心”“中国人民的仇恨”是五壮士顽强战斗的力量源泉。(3)提问:“又一群敌人扑上来了”中“又一群”体现了什么?明确:“又一群”体现出了五壮士与敌人力量的悬殊,从侧面表现了五壮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4)你怎样理解第5自然段“用尽”一词?明确:“用尽”一词体现了五位战士对敌人的仇恨,同时这句与上段中“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一句相互照应,突出了最后一颗手榴弹的作用。4

23、学习第69自然段,在学习过程中完成重要词语的理解、运用和拓展,包括近义词和反义词。(1)提问:如何理解第6自然段中“屹立”“胜利的喜悦”这些词句?明确:“屹立”一词,在这里突出了五位战士像山峰一样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胜利的喜悦”表现出五位战士完成任务时的喜悦和自豪。(2)品味“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这两句话。明确:面对绝境,面对死亡,战士们丝毫没有犹豫。“说、砸、走、跳”这些动词写出了五位壮士跳崖时的无畏与悲壮。他们态度从容,脚步坚定,好像不是走向死亡,而是又投身于一场新的战斗。(

24、3)“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中的“这声音”指的是什么声音?表现了什么?明确:“这声音”指的是五壮士英勇跳崖时壮烈豪迈的口号,充分表现了五壮士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这种恨与爱,是五壮士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的力量之源,也是全体中华儿女一致抗日的力量之源。5为什么课题叫“狼牙山五壮士”,而不是“狼牙山五战士”呢?“狼牙山五壮士”的“壮”表现在哪些方面?明确:“壮士”是特别英勇豪壮的战士。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不是一般的战士,他们为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转移敢于献身,用“壮士”更能体现出五位战士壮烈豪迈的英雄气概。“五壮士”的“壮”表现在以下方面:“壮士”的“壮志”敌众我寡,勇

25、于受任。“壮士”的“壮行”诱敌上山,痛击敌人;毅然把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壮士”的“壮举”完成任务,舍身跳崖,壮烈牺牲。“壮士”的“壮语”高呼口号,视死如归。“壮士”的“壮气”为国捐躯,浩气长存。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1设置试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1)照样子写一句话。例: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明确:示例:风的指引让蒲公英一边旋转一边飞向那遥远美好的远方。(2)思考:本文是如何详略得当地安排材料的?明确:这是一篇记叙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详略得当。作者对“接受任务”的第1自然段和“引上绝路”的第3自然段内容,写得比较简

26、略,而对“诱敌上山”的第2自然段、“顶峰歼敌”的第4自然段和“英勇跳崖”的第6自然段这三部分内容,则写得比较详细。2总结。面对一条通往部队主力转移方向的路,一条通往三面都是悬崖峭壁的绝路,五位壮士毅然选择了后者。他们把生的机会留给群众和连队主力,把绝路留给自己。最后,他们怀着革命必胜的信心,从容、悲壮地相继跳下悬崖。多么伟大的战士,多么崇高的精神!他们的浩然正气必将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23*难忘的一课知识与能力1会认2个生字。2正确读记“停泊、光复”等词语。过程与方法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抓住课文

27、的主线,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透露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教学重点1会认2个生字。理解“停泊、光复”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抓住课文的主线,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2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透露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1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抗战胜利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聆听了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难忘的一课“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老师教得认真,孩子们学得专注。现在,让我们穿越时空,跟随作者的见闻,去学习难忘的一课吧!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1学生自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并借助字(词)典解决生字词。2检查自学情况,理解词语的

28、意思。(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闽、诸”这些生字时,可以结合图片。(2)书写练习: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思考以下问题:(1)全文共有多少个自然段?(在文中标出)(2)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明确:(1)全文共有16个自然段。(2)本文记叙了抗日战争胜利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的事情。四、课文研读,突破重难1阅读第1自然段,在学习过程中完成重要词语的理解、运用和拓展,包括近义词和反义词。提问:这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有什么作

29、用?明确:介绍了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我”的工作情况,为下文写作者被台湾的师生学习祖国文字所吸引、打动埋下伏笔。2阅读第29自然段,在学习过程中完成重要词语的理解、运用和拓展,包括近义词和反义词。(1)朗读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时,语气要坚定,读出老师和孩子们对祖国文字的热爱。(2)思考:第2自然段中“不记得走了多远”说明了什么?明确:说明作者在悠闲的散步中,也说明这所学校在一个远离城市喧嚣的郊外。(3)提问:说说第4自然段的作用。明确:“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第一次在文中出现,它是一条情感线索,集中体现了“光复”后台湾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和向往。正是这句话吸引“我”情不自禁地走进了教室。(4)

30、齐读并思考:从第6自然段中“一遍一遍地读”“那么严肃认真,又那么富有感情”“火热而真挚的心”等词句中可以体会到什么?明确:可以体会到老师和这些学生热爱国语、热爱祖国的感情。说明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台湾期间,台湾人民依然没有忘记祖国,依然对祖国语言文字充满了热情。(5)提问:“我”为什么要“悄悄地从后门走进教室”,和孩子们一起朗读?明确:因为“我”被他们的学习内容感染了,也被这股浓浓的爱国之情感染了,“我”也想融入其中,表达自己的一份爱国之情。(6)提问:如何理解第8自然段?明确:“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第二次在文中出现,这次是作者走进教室跟师生一起读的。这句话既是“我”和师生共同学习的内容,也表达了“我们”强烈的爱国之情。虽然“我们”并不相识,但“我们”却有着共同的爱国之心。(7)思考:为什么老师和孩子们“没有感到意外”?为什么他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