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41.42KB ,
资源ID:584747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84747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浅谈虹影《饥饿的女儿》.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浅谈虹影《饥饿的女儿》.docx

1、浅谈虹影饥饿的女儿密级: JINING UNIVERSITY 学 士 学 位 论 文 THESIS OF BACHELOR题 目 “饥饿”的女性浅析虹影饥饿的女儿 系 别: 中文系 专业年级: 汉语言文学专业 2009级 学生姓名: 张学华 学号: 2009033030 指导教师: 邹向东 职称: 讲师 起讫日期:2013年01月2013年06月 目录 摘要 1关键字 1Abstract 1Key words 1引言 2一、物质饥饿 2二、精神饥饿 3三、“性”饥饿 5四、饥饿的奋起 7参考文献 8致谢 9 “饥饿”的女性浅析虹影饥饿的女儿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 张学华指导教师 邹向东摘要:中国最

2、具有争议的女作家虹影的饥饿的女儿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小说主要写“六六”的个人成长经历和体验,展现了在困难时期和物质匮乏的时代,以自己家人各种不同的遭遇为代表的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贫民大众的困难生活。作者通过写“饥饿”,表现作者的不满与愤懑,还有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和叩问。本文力图通过对虹影的饥饿的女儿中母亲和六六的经历浅析那个时代的“饥饿”,揭示“饥饿”对于一个成长中的女性以及她们所处的整个时代的压迫和影响。关键字:物质饥饿 精神饥饿 “性”饥饿 “饥饿”的奋起 Hunger of womenanalyze the paper Daughter of the RiverStudents majoring

3、 in Chinese literature Zhang Xue HuaTutor Zou Xiang DongAbstract:Chinas most controversial authoress paper, Daughter of the River is an autobiographical novel. Novels mainly liuliu personal growth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has demonstrated in difficult times and times of material deprivation, repre

4、sented by ourselves family encounter all kinds of life among poor people in the bottom of the difficult life of the masses. Author by writing hungry, show the authors discontent and resentment, and value of life and ask. This paper tries to through the paper, Daughter of the River mother and in the

5、experience of the author hunger of the era, and reveal the hunger for women, and they are in a growth of the whole era oppression and influence.Key words:Physical hunger ;spiritual hunger ;sex hunger ;hunger rise 引言 王德威曾说:“在受苦困难的符号话语里,女性早已被物化为近便的象征:女性与饥饿关联,生存本能和身体政治挂钩,性别、物质与革命紧密关联。”在英国伦敦和北京漂泊不定的重庆籍女

6、作家虹影,在她的自传体小说饥饿的女儿中,大量描述了多种“饥饿”,以“六六”为叙述者,讲了一个成长女性饥饿、屈辱,没有尊严惨状的故事,令人心寒。许多学者对这部作品有很多见解,在此,我想以“饥饿”这两个字来着手浅析一下母亲与六六等几个女性的命运。 一、物质饥饿 饥饿的女儿全文围绕着“饥饿”展开,以饥饿作为其中意象。六六诞生于1962年,虽然避开了连续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但是文中却有这么一句“饥饿是我的胎教”。书中多次写到她的饥饿永远得不到满足。在梦中,她总是饿得找不到饭碗,“为了一个碗,为了尽早地够着香喷喷的红烧肉,我就肯朝着那些欺侮过我的人跪着作揖。”这与生俱来的饥饿感牢牢地占据着她的身体。她对

7、食物的味道尤其敏感,可再多的食物也无法填饱她瘦骨嶙峋的身体,她的身体仿佛是永远也填不满的无底洞。这是六六自己的饥饿,而她身边人的饥饿呢?父亲因故眼盲在外治疗,而母亲带领着五个孩子,为了挣得一口饭结识了六六的生父小孙,小孙从小没有母亲,在母亲身上得到了满足。他为了母亲和五个孩子偷了十斤大米,还有二姐买了一个烧饼被一个老太婆抢了,这些都说明那时的物质匮乏。在六六出生前,与她有血缘关系、没血缘关系的人都一个个地消失。外婆死的时候身体和脸只瘦得剩下一把骨头,肚里全是蛔虫,而且是扁的。三姨因为营养不良而浮肿死去,三姨夫因为缺乏食物而活活饿死。母亲靠卖体力活谋生,每天吼着号子像个男人一样地挑沙投砖,怀有身

8、孕的她本该多吃一点,但是看着家中饿的咕咕叫的五个儿女,怎么也不忍心多吃一口本就不多的食物。为了哄骗咕咕叫的肚子,父亲自欺欺人地往快要蒸熟的米饭中不断地下水,勒紧裤带限制自己的饭量。所以导致父亲以后早饭只吸一袋旱烟。每个人为了吃,为了填饱肚子,与命运进行着抗争。因为饥饿,人已不知道该怎样去维护最起码的人格与尊严。为了生存,做出种种违背良心、人格的事来。书中还有一个细节,我记忆犹新。华南虎的饲养员因与华南虎争抢口粮,将劳动模范吃了。不成为老虎食,到时也只能饿死。而那些领导却大吹特吹收成有多好。“浮夸风”盛行一时,饥饿就是这样如恶魔般盘踞在家中,不停地侵害着每一颗原本可以平和的心灵,使家中每一个人因

9、为饥饿而奔忙、操劳,焦灼的心灵再也无法碰撞出温情的火花。六六因是私生女,家中的哥哥姐姐们一直以为她是多余的人,与他们争抢口粮,以致于憎恨他们的母亲。特别是六六的大姐,对母亲特别地不满。母亲的这些子女们似乎没有一个对母亲满意的,都觉得母亲丢了他们的颜面,所以觉得他们的所作所为,母亲没有能力管。这是饥饿给他们带来的后遗症。作家止庵说:“重庆是长江与嘉陵江的相汇处,两边分为江北与江南,南岸是贫民区。我当时住在市中心。冬天时灶炕是热的,每个炕里都睡着光身子的人。你吃饭时,会冷不丁冒出一个衣不遮体的人一把夺过你的饭碗撒腿就跑。赶集时,我亲眼见过70斤粮食换小孩的局面。就这么一个地方,却是虹影从小向往的天

10、堂,因为她生长在南岸。”可见,中国的重庆是普遍的贫穷,饥饿啊!饥饿让人迷失了自我,当六六问母亲她生父时。“那正是个大饥荒时期”,母亲谈论这个男人时,好像换了一个人,很陌生,平常一贯粗声凶气的声音变得异常轻缓,哪怕激动地为自己辩护时也没有高一声。 “他就像老天爷派来的,你不晓得,他救了我们全家,你不晓得他有多好。”这有点像中国人传统的无以相报,以身相许的状况。在虹影的另一部作品好儿女花中,她写到自己无法释怀一些事物时,寻找心理医生,英国心理医生却从虹影嘴里得到了中国文革中的许多历史。中国当代作家中,也有许多作家也同样描写了饥饿对人的折磨,但很少有人写得这么直率。葛浩文在一个使人难以安枕的故事中写

11、道:“这是一个难以安枕的故事,意义超越特定的地点与时间。饥饿与贫穷,其原因,其后果,在此书中都是个人体验,而且感受切身,叙述清晰,很少有作家能有此功力。”文革中,虽然基本上解决了肚子的饥饿,但是却心灵上无法真正享受到温饱的待遇。 二、精神饥饿 星期泰晤士报(1998年8月9日)所评价的:“虹影的自传体是关于中国普遍老百姓生活的写照,关于生存,关于自我的发现。”众生迷失的年代,情感成了奢侈,人们难以互相支撑去构建一个和谐的家园。当金钱、食物、居所已不再成为“饥饿”的元素时,真正的也是更令人震撼的便是精神上的匮乏。文革中互相揭发各种有政治污点的事情司空见惯了,但是读饥饿的女儿时,心中还是微微一颤。

12、极度的贫困,不仅给人带来物质的饥饿,也让人们饱受着精神的折磨。饥饿置人于死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经历过饥饿的煎熬而生存下来的人们人格受辱、心灵受损、人性 扭曲变异,造成整整一代人的麻木与失语,甚至整个民族都被烙上“饥饿”的后遗症。人与人之间相互仇视,为了生存,人们不择手段,做出种种违背良心与道德的事来。光荣烈士家属王大妈并不因二儿子牺牲而感到半点儿心痛,当别人问起时,振振有词:“我为啥子伤心,他为革命没了,我高兴还来不及呢。”这真是一种崇高的政治素养吗?我觉得不是,而是一种心灵的麻痹。六六的初恋,也就是她的历史老师,因耿耿于弟弟和母亲的死与自己有关。受不了内心的谴责,始终无法走出内心,面对平反,

13、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自杀。饥饿的女儿续篇好儿女花中的小唐在文革中做了10年苦工,他说他从不相信中国共产党是好的。亲眼目睹自己的亲生父亲、母亲死去,让他以后在不断地换女人中,寻找心理安慰。这些男人的精神都或多或少地扭曲了,精神也是在“饥饿”中得不到满足。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可以说是中国人“精神饥饿”的一种再现,饥饿所带来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营养不良,更带来了良知的泯灭,人性的淡漠,特别是心灵的扭曲和变异。六六确实是母亲与小孙的“私生女”,但小孙每个月给六六全家18元生活费,这也是救济了她全家。而其哥哥姐姐们一直认为都是因为六六的存在,让他们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就像虹影写道:人只记得别人做过的坏事,而好事

14、却抛之脑后。虹影在作客新浪博客网时说:这是一部表面上写她成长史的小说,一个女孩子成长有很艰难的路程,而实际上她是借此回忆了我们国家整个成长史,我们国家也是这样走过来的,我们怎么从1949年跨度到80年代解冻时期,又怎么走到现在。对中国人精神上的反思与叩问。饥饿不仅仅是纯粹的生理现象,在灾荒的年代是由于食物的匮乏而造成的苦难,是在物质饥饿和精神饥饿的双重困境中的沉浮和挣扎。它承载着丰富而复杂的历史、文化与社会意义。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整个民族的文化记忆对饥饿都是十分恐惧的,饥饿是中国人历史性的梦靥,是我们民族的一种文化创伤和记忆。“我说的饥饿,不仅是生理意义的,也是我们心灵深处的饥饿

15、,整个民族的饥饿,书中所写的饥饿,是我个人的生存饥饿,精神的饥饿,甚至是性饥饿,也是一个民族记忆的饥饿。困难意识之所以变成饥饿,是由于丧失了记忆。作为一个民族,我觉得我们失去了记忆。”虹影说道。在这个意义上,饥饿的女儿这本书不只是写给六十年代的,实际上,我们欠了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甚至九十年代,下一代,我们以后的年代的一笔债;应该补上这一课,恢复被迫失去的记忆。精神的饥饿的确很可怕,但幸运的是六六在精神匮乏的年代,她却喜欢读书,看电影和吃。父亲和母亲的精神依旧善良。六六从生父、养父手中不停地轮换着,我们依旧看到了善良的精神光芒。饥饿的女儿续篇好儿女花,我们看到的依旧是一个在精神上依然“饥饿”的

16、女儿。 三、“性”饥饿著名评论家刘再复在饥饿的女儿一本书前面的序里面,有一段这样的话:小说的主人公“六六”,出生于一九六二年的重庆,那是大饥荒的年代。她是双重饥饿(“食饥饿”与“性饥饿”)的产物,是靠“一根扁担两根绳子”挑着家庭重担又饥又饿的母亲和另一个只拥有一副贫穷的肩膀的年青男人的私生女。因为这一特殊身世,她失去了父爱。在没有粮食也没有爱的饥饿中,少女让“历史老师”的性充塞于自己的身体,以填补那一恐怖的、虚无的、绝望的饥饿的深渊。初读完这篇序,觉得写得很好。但有一点是不恰当的。母亲是因为感激六六的生父小孙而与其亲近,并不是一时的“性冲动”,而是一种日久生情,不是“一夜情”。在虹影的另一部力

17、作好儿女花中得到最充分的证实。父亲过世后,母亲晚年失去了依靠,一直在江边盼望着小孙,“越老越不知好歹”。但那充分说明母亲在内心深处是深深地爱着小孙的,而在生理意义上说,他们对性的需求也是合情合理的,毕竟六六的父亲在外不知死活,更何况是在那饥饿的年代。父亲在六六心中是世界上最老实的人,而当六六去省轮船公司劳资科问父亲工资时,才知道父亲的眼睛是“梅毒治愈后遗症目衰”。她感叹人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秘密呢?还记得大姐给六六讲自己身世时,说袍哥头从来没有戒过嫖妓,他传染给母亲,母亲传染给父亲。后面,虹影又写道:这是完完全全的中国贫穷市民生活,绝对无法浪漫化的怪物。我们这一带肮脏潮湿长着苔藓的墙上,“包治性病

18、,药到根除”的招贴处处可见。在那个年代,究竟是不是那样无法知道。但许多作品都有所表现,这或许是中国传统中的“伪文化”,因为封建社会“三妻四妾”很平常,还有现在社会上的“小三”。而一直得不到来自家庭温暖的六六,她特别渴望被爱,但从没有从任何一个亲人中得到。“母亲从未在我的脸上亲吻,父亲也没有,家里哥哥姐姐也没有这种举动,我只能暗暗回忆在梦中被人亲吻的滋味。”六六的情感是压抑的,她甚至希望一直跟踪她的人“强暴”她。而就在这个时候,历史老师出现在她的世界中,她觉得他“年龄大到足以安慰我,睿智能启示我,又亲密得能与我平等交流感情,珍惜我,怜惜我。”但是历史老师并没有这么觉得,他只觉得六六是他生命中的一

19、次艳遇,根本没有爱情,只是一种“性”饥饿。他诱奸她成功后,依旧精神空虚,选择自杀,留给她的是一条生命。六六不想重走母亲的路,她选择了堕胎。在她下决心堕胎的时候,她明白了在历史老师身上寻找的,实际上不是一个情人或丈夫,而是在寻找生命中缺失的父亲。但三个父亲,都付了我:生父为我付出沉重的代价,却只给我带来羞辱;养父忍下耻辱,细心照顾我长大,但从未亲近过我的心;历史老师,我情人般的父亲,只顾自己离去,把我当做一桩应该忘掉的艳遇。六六离家出走后,行走于各个宴会,投抱于不同男人的怀中,身上永远带着安全套。知道她读到一首诗“在灾难面前,我们都是孩子。”后来,她与这首诗的作者赵毅衡结婚了,但她找的依旧是一个

20、父亲。在好儿女花中有这么一句“爱是罪过,性更是丑恶,长久政治高压,伪善道德,导致我们这一代人身心压抑,精神空虚,渴望得到解放,叛逆世俗和传统。”但与赵毅衡离婚后,她在人物周刊访谈时说:“我以前错了,我的出身注定了我缺失父亲,而我认为可以在另一个人身上找到。这简直是荒唐。我情愿没有,也不愿一个假的父亲。”看完这段话,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个女作家张爱玲也是在找父亲,但始终也是“一无所有”。虹影在好儿女花中就以她的婚姻为一条线索的。我们都知道性爱是恋爱中的一个基本要素,而六六这些“恋爱”与“性”饥饿也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书中还有两个人物的婚姻很坎坷大姐与四姐。大姐明一套暗一套,使小心计,唯恐天下不乱,

21、但她又何尝不是一个可怜的人,同时纠缠于几个男人进退维谷的境地,总有股不把自己逼到绝境誓不罢休的劲头,被自己的狂野不羁操纵着疯狂度日。大姐说结婚一个不如一个。而四姐为了留住初恋男友自杀才换来了结婚证,为了第二个丈夫手变得不灵活了,为第三个丈夫小唐(好儿女花)手指被夹但是在好儿女花中,四姐依然没有得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我们见得最多的却是小唐去寻“性”。无论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还是在物质横流的现代,“性”一直是迷惑许多人的一个问题。“性”饥饿不仅仅是饥饿的女儿中的一个叩问,更是当今社会令人思考的一个严峻问题。饥饿赤贫、饥饿的子宫、饥饿的情爱、饥饿的尊严、私生女、未婚先孕,作为女人可能拥有的羞愧感跟六六如影

22、随形,她必然在别人的白眼与唾液中挣扎图存,承载着超负荷的血泪。母亲常念叨:“三月桃花天,雨下得软绵绵,男人走,女人牵。”借助古老的谣言,沉默的母亲无意表达了潜在意识里被苦难生活压抑的浪漫情怀,对美好爱情的追忆。那个年代人羞于表达爱,却对“性”是如此的大胆,这怎么说才好呢?虹影在凤凰卫视访谈时说:“我想,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不同的爱情要求。我想要的爱情很简单,我想有一个人爱我,有一个人不变心,有一个人就是永远眼睛盯着你,他的存在就是为你而存在。他觉得他呼吸,是因为你还活着才呼吸,我觉得有这样的爱情就足够了。”这时虹影已为人母才懂得了许多东西。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一个爱字纠结了虹影

23、的大半生时光,而当她生为人母。她终于明白,原来爱不是占有,而是给予。书中那些洋洋洒洒的文字,才真正解释了饥饿的女儿扉页上的那句话:献给母亲。我觉得随着时间的迁移,虹影对性、性饥饿、性享受有了自己独特的想法与体验,在她的另一部力作英国情人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四、饥饿的奋起 刘再复在饥饿的女儿序中写道:虹影希冀“写作解放我生来就饥饿的心灵。”痛彻肌肤的生理性体验有助于深化心理性的感悟。女性在苦难之后,有自己的人性体验、哲学基础:“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化解了仇恨,消解了斗争,以包容和谐为本。特别是她写完小小姑娘后,虹影真正才对自己的身世和过往,放开了怀抱。她在凤凰卫视访谈中说道。如果虹影在她1

24、8岁时为历史老师生下孩子,或许又轮回了母亲的道路。但是她在“饥饿”中对文学偏爱。她的精神饥饿一部分寄托在感情上,渴望寻求那份缺失的爱,而另一部分则倾注在文学上。在物质粮食和精神食粮同样匮乏的年代,知识、文学对人们的意义并不比粮食小,六六正是在这双重饥饿的压迫下在文学的海洋中贪婪地汲取着养分,以此来滋润她贫瘠苍白的心田。或许是六六母亲在其小时候为她挑中了象征智慧的文殊菩萨作为六六的守护神,冥冥中预示着六六“一生都会受求知之苦”。尽管六六明白她可能会和哥哥姐姐一样成为普通人,无法摆脱饥饿的命运。但她始终坚持求知的信念,渴望有一天知识能改变她的命运。在她18岁离家以后,曾经历过一段灰暗、疯狂的日子,

25、是文学使她重新看到了爱情的希冀。饥饿的女儿“饥饿”会使人奋起,在灰暗、不堪回首的岁月中,六六感到前所未有的清醒,心中闪现了救赎之光。刘小枫认为当记忆主体把人类既往的苦难与自我的个体存在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内心形成一种至真至诚的耻辱与忏悔意识的时候,苦难记忆才具有了现代性意义上价值现实的可能,而记忆主体也才能藉此获得一种自我救赎的希望之光。虹影认为对那段苦难经历的真诚回忆,是一种归于本源的回溯,只有回到某一处境的开始,回溯到某一段历史的开始,才可以弄清楚后来发生的事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六六也就是虹影在饥饿的女儿中的化身,用自己的不懈奋斗去捕捉生命的真谛,去走不一样的人生道路,走只有自己才能理解的心

26、路历程。这都是一种对“饥饿”的冲破,是一种奋起。虹影说:写好儿女花用了一年,后头的两年再改,天天盯着电脑,思考到底哪个地方要,哪个地方不要,我把很多东西删了。原因就像我在书中最后写的那样,我有什么权利指责我的家人,指责这个世界。我们每个人都是参与者,每个人都是有罪的。一本饥饿的女儿代表了像六六那个年代几乎所有人的辛酸成长史,是对中华民族那个历史的叙述。历史已经在那,每个人都对“饥饿”有或多或少的感受,无论是物质饥饿、精神饥饿还是“性”饥饿,但我们应该像虹影那样直面历史,坦率诚挚,不隐不瞒地讲述那段属于她自己的“饥饿”。美国纽约时报对她有这样的评价:读她的故事,你会发现你进入到一个苦恼灵魂的真相

27、里。在小说饥饿的女儿中,“饥饿”是最为直接而显性的核心意象,它触目惊心地重新唤醒了我们沉睡数十年的国家民族记忆。在悲情之笔的触动下,让饥饿与记忆永久锁合在话语叙述的静观遐想之中,这显然是作家要达到的一个根本目的。参考文献:1虹影.饥饿的女儿M.北京:知识出版社,20032凌逾.美杜莎与阴性.论虹影小说饥饿的女儿J.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33虹影.好儿女花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4刘再复.序:虹影双重饥饿的女儿M.漓江:漓江出版社,20015阮南燕.对生命本真的还原和超越虹影饥饿的女儿解读J.邵阳: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6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现代

28、性问题与中国M.上海:三联书店 1998:3217张卉.虹影小说饥饿的女儿中的苦难意识J.安庆:安庆师范学校学报(社会科学报),2008:258小凤.敏感问题:热线电话访虹影J.北京:北京文学,2003致谢:在论文完成之时,心中不禁感慨。四年的学习生活就这样一晃儿而过,我的大学生活就此告一段落。这篇论文是我四年学习生活的一次阶段性总结,也将是今后生活的起点。我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邹向东老师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我的悉心指导和鼓励。从开始对选题的探讨,期间标题的确定、大纲的明晰,论文的写作、修改,老师都给了中肯的指导,在此向邹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同时还要感谢陪我度过四年学习生活的同学和朋友们,感谢各位在我写论文期间给予的帮助,因为有你们,我的求学路走得顺畅而丰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