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44.16KB ,
资源ID:582151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82151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礼记》二则.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礼记》二则.docx

1、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礼记二则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礼记二则 大道之行也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一些重要的词语。2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3背诵并默写全文。能力目标1重视诵读,提高朗读和背诵能力,力求读得好,诵得快。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3联系实际,探求未知,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德育目标大道之行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教学重点1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成诵。2引导学

2、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1联系桃花源记,引导学生思考,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社会生活与文中“大同”社会相比,有无相似之处?2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孔子的社会理想实现了吗?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不是大同社会”这个问题。教学方法1朗读法。这是一篇著名的文章,半个世纪以前的中学生差不多能背诵如流,今天的中学生也应如此,必须读得烂熟,才能较好领悟我们先人所追求的这个理想社会的实质,并感知这段文字的美好。要保证至少读10遍,课堂上时时有琅琅书声,营造浓浓的学习氛围。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关于文意的理解,可让学生自主阅读,讨论交流完成。对于与桃花源记的比较阅读,教师可稍作点拨引导。学生讨论,生生互

3、动;教师点拨,师生互动,这样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3探究创新法。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题目供学生思考探究,鼓励他们敢于异想天开,并为自己的奇思妙想而努力学习。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已选好的一张科幻VCD、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课时安排 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理清文章整体思路,指导学生诵读;探究性思维训练,促进学生内化课文内容,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全班同学齐背桃花源记那个美、乐、奇的世界大家还记得吧,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大道之行也,也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理想社会,不妨让我们一同去感受感受。(板书文题)二、朗读课文,粗知文意1

4、教师播放朗读磁带或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2学生大声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粗知文意。如有疑难,小组自行解答。教师提示需重点掌握的词语:选贤与能(“与”通“举”,选拔。音)矜、寡、孤、独、废疾者(“矜”通“鳏”,指老而无妻的人。音)男有分(职分,文中指职业、职守)货恶其弃于地也(厌恶、憎恨)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用作动词,以为亲,以为子,分别译为“奉养”“抚养”) 外户而不闭(用作动词,从外面合上。用门闩插门)是故谋闭而不兴(杜绝)3理清文章整体思路,具体指导朗读。(1)提问:全文文字,共5句话,根据文意,可以分为几层?学生明确: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大道之行也,

5、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概述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详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总结全文。(2)教师分层指导朗读。第一层:首句“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天下”三句当用分列语气读。第二层:本层全用排偶句式,共有四组,应读出层次感。有些字有统领作用,如“故人不独”中的“人”“使老有所终”中的“使”,这些字后均当作一顿。最后一组谈“货”“力”观念,此两字后亦当作一顿。读至“不必为己”,要作稍长停顿,收住这一层文字。第三:“是故”用承上作结的语气读。“是谓大同”是全文结论,要读得字字分明、语气肯定

6、。(3)教师范读或选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范读,其余学生循声低和。(4)全班齐读课文。第二课时三、讨论下列问题,形成背诵思路,指导学生背诵1提问:“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选一位学生回答,明确:“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睦,防止争斗。学生齐读第1句,速背。2提问: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学生明确:课文第二层有三句话,大概是从三个方面吧。教师点拨:这三句话可以

7、归纳为三个方面:(1)满足生存需要,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各个年龄段的人或者说人一生中的各个阶段都能受到应有的照顾,得到合适的安排;“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需要特别关爱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生活保障。(2)满足发展的需要,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3)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

8、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心竭力去工作,工作着并快乐着,把共同劳动看作是分享快乐。学生齐读第二层,按照行文思路,尝试背诵。3提问:任何想像都是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中有无当时现实社会的影子?学生思考,同桌之间交流。明确:文章第三层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总括方式,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这其中已经折射出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形:社会变乱纷乘,动荡不安;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盗贼横行,混乱不堪。学生齐读第三层,尝试背诵。4多媒体显示板书设计,学生依据板书提

9、示,背诵全文。板书设计:四、探究性思维训练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文中“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2孔子的“大同”社会的理想实现了吗?21世纪的中国社会,是“大同”社会吗?3请说一段话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要求人人发言。然后选小组长为本组代言人,阐述本组看法,全班交流。这是三道开放性的题目。第一题,要启发学生透过“桃源”中的生活现象来认识这个社会,例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生活极其幸福、快乐,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由此还可以推知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同样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10、第二题要求学生联系历史知识和现实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入探究,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教师不要随意评判,应以表扬鼓励为主。第三题重在激发学生进行大胆新奇的联想和想像,营造一种畅游理想未来的热烈气氛。教师可以播放科幻VCD片,激发学生想像。五、课堂小结“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瑰丽的社会蓝图。在那里,人们生活着并快乐着。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二千多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磨灭的梦。就是这个梦,牵系着古圣先贤,牵系着时人,让我们齐心协力,为这个美好的梦的实现而加倍努力吧!学生齐背课文。六、课堂练习多媒体显示(显示一题完成一题)1给下面这段文字加标点

1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2下面是一段不规范的译文,请学生读后评价,并说出简洁正确的译法。大道推行的时候,天下是大家的天下,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负责工作,讲求诚信,培养和睦的气氛。所以人不单单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不单单以自己的儿子为儿子,让老人有人养老送终,让年轻人得到重用,让年幼的孩子能快快长大,让老而无妻、老而无夫、幼而无父、老而无子的人和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让男子有职业,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

12、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人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所以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从外面把门扇合上而不用门闩插门,这就叫理想社会。注正确译文,参考教参P207相关资料。七、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课文。2完成下列练习:(1)解释加粗的词。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男有分,女有归(2)翻译下列句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第三课时活动与探究一、查找资料,搜集不同时代的人们对未来的不同畅想的内容,在班内组织一次以“畅想未来”为题的

13、读书交流会。二、写一段文字,描述你想像中的未来社会。或者以“我在公元3000年”为题目,写一篇文章。三、开放探究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昔者仲民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

14、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智,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为小康。”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大同”与“小康”的区别是什么?这里的“小康”与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小康”相同吗?请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1以前,孔子有次作为礼宾参加蜡祭。祭事结束后,他到城门观台上游览,不禁感叹起来。大道实行的时代和夏、商、周几位英明人物

15、在位的时代,我都没有赶上,但那时的情景古书上还记载了一些。君主世袭成为制度,修筑城郭沟池以加强防御。制定礼义来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用以端正君臣之分,加强父子感情,促进兄弟和睦,使夫妇关系和顺,用以设立各种制度,划分田地和住地的疆界,使勇力和智力得到尊重,使个人建立的功劳属于自己。他们用礼来显示正义,考验信实,指明错误,确立仁让典范,给人们指示永远遵循的原则。如果有人不遵循这样的原则,即使他有权有势,也要把他罢免,使人们都知道他是危害社会的人。1 略。板书设计 纲 领: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大道之行也 基本特征:人人受关爱,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谋闭不兴结 论:大同社会教学后记:

16、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虽有佳肴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熟读并背诵课文。2.准确翻译文句,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3.联系实际,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自己的学习。【学习重点】1、2【学习方法】朗读法、交流法【课时建议】1课时【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查阅有关资料,了解礼记的有关知识。明确: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他的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而得名,即对“礼”的解释。礼记全书用记叙文的形式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表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

17、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画,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2.借助注解和工具书,认读课文中的生字、生词。3.读课文2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课堂学习一、预习反馈4.交流课前预习第1题,了解有关文学常识。5.检查、矫正课前预习第2题,正确认读字音。二、朗读课文,疏通文意6.仿照示例,为课文划分朗读节奏。示例: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我/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明确: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我/至道,弗学,不知/

18、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7.反复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语气,节奏鲜明。8.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理解难懂的词语,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9.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解决字词问题。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虽有佳肴 虽: 佳: 肴: (2)弗食,不知其旨也 食: 旨: (3)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至道: 善: (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都然后知困 是故: 困: (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反: 自强: (6)故曰:教

19、学相长也 长: (7)其此之谓也 其: 此之谓也:明确:(1)虽:即使;佳:美好;肴:用鱼、肉做的菜。(2)食:吃;旨:味美;(3)至道:最好的道理;善:好处。(4)是故:因此,所以;困:不通,理解不了。(5)反:反省;自强:自我勉励。(6)长:促进。(7)其:表示推测语气;此之谓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此之谓也”是一种固定句式,通常翻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吧。” 11.口头翻译全文,师生一起矫正。三、合作研讨,把握内容12.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明确:教学相长。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会自我勉励,

20、不断提高。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13.本文说理逻辑严密,条理分明。想一想: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要从“虽有佳肴”写起?明确:从“佳肴”写起,是为了由“佳肴”、“至道”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有“佳肴”、“至道”作类比,教与学的关系就浅显易懂了,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推理”。 四、拓展延伸,启迪智慧14.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请谈谈“教学相长”的道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略。 课后学习15.背诵课文。16.完成课后练习。授课内容23、马说年 月 日第 周 第 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目标 1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3归纳这一类怀才不遇的文学作品的共同

21、特点,做一点初步的文学探究。教学重难点 1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掌握古今异义词。如:“然后有千里马”“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虚词“也”的用法,另有“其、之、而、以”等。教 学 过 程 教法学法设计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马说,一定会让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二、解题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马说”这个标题,是后人加的。“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带读全文,要求学生注意难字的读音。 2学生读课文,并且讨论、了

22、解全文大意。 3思考讨论: (1)文中千里马指的是什么? 要点提示:比喻人才。 (2)伯乐指的是什么? 要点提示:比喻识人才的人。(3)归纳:本文就是通过千里马和伯乐,隐喻人才和识人才的人的。四、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思考讨论。 (1)概括本段内容。 (2)世上到底是先有马还是先有对马的认识? 要点提示: (1)无识马者则名马无名。 (2)先有马,再有对马的认识。就一般的马来说,应该是这样的情况。然而对千里马来说,情形便有所不同。如果不能把它从普通的马群中识别出来,只有一般对待,发挥不出它的特长来,那就等于它不是千里马,就没有千里马。在这里,

23、识马就成为前提了。 、 3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请一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2。思考讨论。 (1)概括本段内容。 (2)跟常马一样都达不到,岂不是千里马不如常马了吗? 3齐读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请一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 2思考讨论: (1)概括本段内容。 (2)“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 (3)三个“之”字,用法是否一样? (4)你是怎么理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 3齐读第三自然段。 (四)归纳课文。 1读了本文请你谈谈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要点提示: 1本文围绕着有千里马还是没有千里马的问题反复论述,慨

24、叹世无伯乐致使千里马陷于不幸遭遇,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愚昧、埋没人才,并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2阅读本文的现实教育意义:读了本文能认识到旧社会封建统治者埋没、扼杀人才的可恶,深感生在新社会的幸福。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幸福,要努力磨炼自己,使自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有用之才。五、拓展探究 1你还知道哪些怀才不遇的古代文人?写了些什么作品? 2他们作品大多写些什么内容?六、布置作业 1完成“拓展探究”中的三项作业。2背诵课文。(请学生汇报查找到的有关马字的成语。就其中的“伯乐相马”,给学生讲关于伯乐的故事。)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

25、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要点提示: (1)无识马者则千里马无法日行千里。 (2)通常数量的喂养,常马吃饱了而千里马远没有吃饱;没吃饱的当然比不上吃饱的,本领自然发挥不出来。这正是说明,千里马喂养不得法,便无法显示它的本领。要点提示: (1)妄言无千里马者,恰是不识千里马者。 (2)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

26、。 (3)前两个“之”,代词,指千里马,分别作动词“策”(驱使)、“食”(喂)的宾语。第三个“之”却不同:它可以不用,用了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如同我们在第一册中读到的“久之”的“之”一样。(见蒲松龄的狼)这里“鸣”是(马)鸣,而不是鸣(马)。这样用使句式整齐而又灵活富于变化。 教学回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课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目标1读熟诗文,能按要求简要概括诗歌主要内容。2能结合诗文具体语句,感悟作者忧国忧民,舍己为人的无私情操。重点与难点1读熟诗文,能概括诗歌主要内容。2能结合诗文具体语句,感悟作者忧国忧民,舍己为人的无私情操。课前准备:查字典,标注拼音,读熟文章。板块展开教学的问题

27、串设计学生活动串设计目标达成反馈串设计一直导今天我们学习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著名诗篇(板书课题)。倾听 倾听二读准字音读通文意首先,我们来展示一下自己的预习效果,请同学们自己再次结合注释自我朗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请个别同学展示朗读,全班其余学生倾听,纠误。(师板书:为所,飘转,俄顷)请学生自我阅读说出诗文大意,标注疑惑。再次请全班同学一起朗读全文,注意正音,节奏。朗读,正音学生展示,其余纠误学生代表提问,班级学生交流解答,解惑。全班齐读 自我学习,对照班级交流,教师补充班级交流,解惑,老师点拨。三感知文意概括遭遇请同学们结合书下注释,已经了解了背景。那么,因安史之乱而背井离乡的杜甫在朋友的资助

28、下在成都盖了一间草堂,其实也就是草屋一间,是否自此就可以安居乐业了呢?请同学们一起朗读全文2遍,边读边思考这个问题。通过朋友的帮助,杜甫是否就过上了太平日子了呢?下面请小组结合,概括作者经历了哪些遭遇?教师补充要求:请用4字短语概括,小组讨论,由你们的代表发言展示成果。小组展示(教师板书)倾听,朗读,思考学生回答小组交流,合作,代表记录小组交流,合作,代表记录代表发言展示成果,班级交流,汇总,确定倾听,朗读后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合作,代表展示,班级交流,确定四体悟主旨评价人物教师小结:封建社会,战乱频繁,最终受苦受难的还是百姓,正像一首元曲里所写的那样“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但是诗人是否只是沉

29、浸在自己的悲痛之中不能自拔了呢?1请同学们一起再次朗读最后一节,思考,诗人还想了些什么?2杜甫只是因为自己屋漏连夜雨的悲惨生活而写这首诗吗?(不是的,我们在第四节发现了答案,下面我们齐读第四节,思考这个问题。)3杜甫的诗歌真实反映历史现实,被敬称为诗史,为何杜甫本人能被后人尊称为诗圣?评价杜甫他是个怎样的人?小结: 诗人之所以伟大,不仅是因为他的诗歌反映了历史,更因为他心怀黎民,心忧天下,所以才被后人尊称为“诗圣”。新中国十大元帅之一的朱德参观杜甫草堂后做了这样的题词:“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我们但愿杜甫草堂长留人世,杜甫诗篇的光芒永照千秋。倾听,思考朗读,思考学生思考,回答联系全文,思考,回答,班级大组交流。学生评价总结:关心民间疾苦,无私为民请愿,舍己为人,推己及人,思想崇高,胸襟宽广。倾听,思考,补充。独立思考,朗读,思考班级交流班级总结。学生代表或教师总结,教师点拨。回顾知识巩固延伸1回想所学的杜甫的诗歌,尤其是反映安史之乱生活现实的诗歌抄写在作业本上不少于2首(春望,登岳阳楼望岳)2像杜甫一样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古代仁人志士还有很多,尤其是他们都留下了宝贵的诗文,请同学们积累2句以上,并说出(标注)作者和出处。课堂练习(课后巩固)查找资料,背诵积累。独立完成作业布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