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保新道路是环境宏观战略分析研究的标志性成果环保新道路是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的标志性成果来源 billion 2018-12-31 11:19:35 环保新道路是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的标志性成果专访环境保护部核安全总工程师杨朝飞编者按在国务院领导的亲切关怀和直接指导下,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历时3年,目前已完成预期任务,圆满结束。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成果应用座谈会近日在京召开。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究竟取得了哪些标志性成果,对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哪些积极作用?这些成果和研究结论对我们今后开展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有哪些建设性建议?本版今日刊登本报记者对环境保护部核安全总工程师杨朝飞的专访,
2、以飨读者。记者: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是在什么背景下开展研究的?为什么要开展这项研究?杨朝飞: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是经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批准同意的。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专门召开环境宏观战略研究座谈会,对研究成果给予充分肯定。为保证研究工作顺利进行,由中国工程院、环境保护部牵头,成立了由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参加和国务院19个部门组成的环境宏观战略研究工程领导小组,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提议,由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徐匡迪担任工程领导小组组长,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等任副组长。按照“总结过去、指导现在、谋划未来”的总体要求,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重大问题,推进研究工作开展。同时,还成立了
3、专家领导小组和工程办公室,建立了四大课题组和29个专题组,确定了课题组长全面指导、专题责任专家组织保证、首席专家业务负责相结合的责任制度。战略研究吸纳了数百位高水平的专家参加,有两院院士50多位,课题组、专题组突破了专业界限,积极吸纳环境、经济、社会、法律、贸易、技术和外交等多领域的专家参与研究。环境宏观战略研究范围十分广泛,包括水、大气、噪声、固体废物、土壤、生态保护、物种资源、核与辐射等环境要素战略研究,城市、农村、工业、能源与温室气体、环境与健康、全球等领域环境战略研究,涉及法制、体制、区划、投入、环境经济政策、公众参与等保障战略以及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战略研究。研究从全方位、多层
4、次、多视角分析了各领域、各部门面临的环境保护战略性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战略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对策和战略保障。记者: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从2007年开始,历时3年的时间,都有哪些单位或专家参加了这项研究?研究了哪些内容?在哪些领域取得了研究成果?杨朝飞:3年来,工程各课题组和专题组分别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调研、研讨与座谈,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形成了相应的专题研究报告和课题研究报告。在此基础上,再经反复研讨,多次综合、凝炼和修改完善,最后形成了工程综合报告、成果要点报告、4个课题组综述报告以及29个专题报告和7个地方战略研究报告等多项研究成果,最终成稿达600多万字。战略研究系统回顾了我
5、国30多年的环保工作历程,在对当前我国环境形势审慎评价、对我国环境成因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认真总结了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形成了一些较为深刻的共识,提出了环境保护的战略思想、方针、目标、任务和措施。这次研究的一项重大成果,是提出了探索中国环境保护新道路。专家们在研究中认为,发达国家走过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甚至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我国30多年的环保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付出的环境资源代价依然很大。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和群众日益增长的环境需求,探索中国环境保护新道路势在必行。报告对探索中国环境保护新道路,从指导思想、新道路的内涵、需要处理的6个关系和需要建立健全的
6、四大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充分论证。记者:有人认为,当前的环境形势有所好转;也有人认为,当前的环境形势逐步恶化。通过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对当前环境形势有哪些判断?杨朝飞:30多年来,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特别是2006年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以来,各地积极推动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污染防治由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控,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重大转变。但是,由于自然环境脆弱、人口众多、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环境监管滞后,当前我国环境面临的压力还是很大,环境资源问题还是相当突出,解决起来也十分困难。当前的环境形势可概括为:局部有所改善、总体尚未遏制、形势依然严峻、压力
7、继续加大。局部有所改善:国家重点控制的污染物排放强度逐年下降,重点行业排放强度明显下降,重点流域主要污染物污染程度有所减轻,城市常规监测污染指标有所下降,生态保护与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总体尚未遏制:城市空气环境质量退化,水环境呈现复杂的流域性污染态势,土壤环境质量退化,生态系统更加脆弱。目前,我国的环境污染范围在扩大,污染程度在加重,污染风险在加剧,污染危害在加大,治理难度在增加。形势依然严峻:水和大气污染负荷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污染成为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压力继续加大:快速的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压力继续加大,人口增长与消费转型对环境的压力不断增强,城市化进程加快对环境造成
8、新的冲击,工业化发展特别是重化工工程的大量建设对环境形成新的压力,农村发展和农业现代化也带来了新的环境问题,资源能源消费增长对环境的压力持续增加,全球和区域环境的压力及问题将日益凸显。记者: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报告长达600多万字。那么,这一报告的标志性成果是什么?杨朝飞:此次研究的标志性成果就是得出这样的结论:新形势下我们必须继续深入探索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中国环境保护新道路。第一,环境问题是民生的根本问题,必须从事关民族兴衰、国家安全、人民福祉的高度来认识。环境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是人民群众的基本要求,改善环境是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重要任务。环境安全是国家
9、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环境问题是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的必然要求。第二,环境问题也是发展方式问题,必须把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的根本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列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党的十七大又进一步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写入党章,这是党和国家对我国的发展方式进行重大战略调整的重大决断,标志着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已成为全党意志,进入了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主干线、主战场、大舞台,迎来了大发展的良好机遇。第三,历史性转变是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转变,必须在整体推进中不断深化。历史性
10、转变是具有中国特色、基于中国国情、符合发展实际、融入发展全局的转变,加快推进历史性转变,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措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是推动环保事业蓬勃发展的强大动力。第四,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应成为优化经济增长的动力,贯穿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全过程。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要从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转向以保护环境优化发展,把环境监管作为一种手段,使之改善和促进经济增长,推动新型工业化,从而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建立“共促双赢”的新关系。第五,重要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的主体,
11、事关国家安全,必须要让不堪重负的生态系统休养生息。让不堪重负的重要生态系统休养生息是摒弃“先破坏后恢复、重取轻予”传统发展模式的必然要求,是发达国家环境保护的一条成功经验,是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体现。第六,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题中应有之义,其根本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在思想上,应正确认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牢固树立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发展的思想,将环境保护作为新阶段推进发展的重要任务;在政策上,应从国家发展战略层面解决环境问题,制订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价格、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政策,促进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在措施上,应实行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
12、建立健全与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和环境保护要求相一致的环境法规、政策、标准和技术体系;在行动上,应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环境保护,转变生产、贸易增长方式,建立可持续的消费模式。中国环境保护新道路的框架体系包括:一是制订适合国情的环境战略体系;二是建立联防联控的防范体系;三是健全高效的环境治理体系;四是完善环境政策法规标准制度体系;五是构建完备的环境管理体系;六是形成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的社会行动体系。记者:环境保护已经有接近40年历史了,经历了许多风雨,您认为我国环境保护的经验和教训是什么?杨朝飞:我国30多年来的环境保护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留下了发人深省的教训,从中可以得出以下若干认识:一
13、是虽然认识到了人口众多、资源缺乏、环境脆弱、灾害多发的基本国情,在积极探索符合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方面取得了进展;但在人、财、物等资源配置和干部政绩考核等方面还缺乏硬性规定,仍然没有摆脱资源高消耗、环境重污染和偏离国情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二是虽然认识到了先污染后治理是一条弯路,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加强对环境污染的专项整治等,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长期以来不少地区仍是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基本上走了一条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道路,付出了过大的资源环境代价。三是虽然认识到了市场机制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环境保护开始引入市场机制,但是市场机制发育还不完善,资源低价、环境
14、廉价甚至无价的状况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市场机制在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四是虽然我国环境决策机制和考核机制不断完善,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上有了很大提高,但决策失误仍在一些地方时有发生、环境不作为和行政干预环境执法的现象仍然存在,没能从根本上扭转一些地方政府单纯追求GDP政绩的倾向。五是虽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定载入了宪法,环境法制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一些重要的环境保护领域立法薄弱,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监管不力的问题仍十分突出。六是虽然我国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环保投入也逐年增加,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能力建设得到一定加强,但仍然没有建立有利于科学发
15、展和环境保护的财税机制,环保投入资金不足、效率低下,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七是虽然对环境问题的复杂性进行了积极研究和探索,逐步深化了对解决环境问题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的认识,但在环境规划、环境目标、环境措施的决策过程中仍存在急于求成等问题,“重治标轻治本”的做法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八是虽然环境管理方略不断完善,环境监测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环境监管力度不断加大,环境科技不断加强,但环境监测管理依然滞后,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环境形势,不能为环境保护的科学决策提供技术支持;一些环境监管的措施与科学发展观不相适应;尚未形成适合国情的生态和环境技术开发体系。九是虽然认识到公众参与的重要性,通过开展环境
16、宣传教育,公众的环境意识日益提高,但是公众的环境权益还得不到有效维护,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机制尚不健全,公众对政府和企业的环境监督途径还不畅通。中国环境报记者刘蔚)提供:武汉比邻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声明:本栏目文章和评论等作品仅代表作者或所在媒体的观点,本站对文章版权的归属,权利瑕疵及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完整性等情况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因此发生纠纷,均与本站无关。如本栏目文章和评论侵犯了您的合法权利,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联系电话:0571-*联系邮箱:窗体顶端新闻搜索:窗体底端相关资讯:除甲醛产品除甲醛上海怀新环保土地资源环保室内环保知识手册新型建材环保吸音板为建筑幕墙的节能发展效湖南友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代理加盟招商水化工污水直排鄱阳湖 环保局副局长被免职关于环保系统进一步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指导我省首家环保微博开通 郑州市环保局开微博受一统专家支招:识破家具环保陷阱再生至尚大学生环保联盟北京正式启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