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152.94KB ,
资源ID:5819480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81948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一节原电池精选练习题详解.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一节原电池精选练习题详解.docx

1、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一节原电池精选练习题详解课时作业22原电池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有关原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A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B原电池的其中一个电极可以是能导电的非金属C原电池反应是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D电子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1解析: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是电解池。答案:A2将铁片和银片用导线连接置于同一稀盐酸溶液中,并经过一段时间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负极有Cl2逸出,正极有H2逸出B负极附近Cl的浓度减小C正极附近Cl的浓度逐渐增大D溶液中Cl的浓度基本不变2解

2、析:在该原电池中,Fe为负极,电极反应为Fe2e=Fe2;Ag为正极,电极反应为2H2e=H2,Cl移向负极,但整个溶液中Cl的浓度基本保持不变,选项D正确。答案:D3理论上不能设计为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ACH4(g)2O2(g) CO2(g)2H2O(l)H0BHNO3(aq)NaOH(aq)=NaNO3(aq)H2O(l)H0C2H2(g)O2(g) 2H2O(l)H0D2FeCl3(aq)Fe(s)=3FeCl2(aq)H正极,可得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应为:CdCoAg,则选项中符合此关系的置换反应成立。答案:A12.如右图所示,X为单质硅,Y为金属铁,a为NaOH溶液,组装成一个原电

3、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为负极,电极反应为:Si4e=Si4BX为正极,电极反应为:4H2O4e=4OH2H2CX为负极,电极反应为:Si6OH4e=SiO3H2ODY为负极,电极反应为:Fe2e=Fe212解析:硅、铁、NaOH溶液组成原电池时,Si为负极:Si4e6OH=SiO3H2O;铁为正极:4H2O4e=4OH2H2,总反应式:Si2NaOHH2O=Na2SiO32H2。答案:C二、非选择题(52分)13(15分)有甲、乙两位同学均想利用原电池反应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并探究产物的有关性质,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请完成下列问题:(1)甲池中正极上的实验现象是_。(2)乙池中

4、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上述实验证明了“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直接判断原电池正负极”,这种作法_(“可靠”或“不可靠”),如不可靠,请你提出另一种判断原电池正负极的可行的方案_(若你认为可靠,此空可不作答)。(4)一段时间后,乙学生将乙池两极取出,然后取少许乙池溶液逐滴滴加6 molL1稀硫酸直至过量,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各阶段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是_。13解析:当稀硫酸是电解质溶液时,Mg作负极(活泼性MgAl),Al作正极,电极上产生气泡;当NaOH是电解质溶液时,Al作负极(Mg不与NaOH溶液反应),总反应为:2Al2OH2H2O=2AlO3H2。通过本题可知原电池的两极与电解

5、质溶液有关,电解质溶液不同,导致两极发生改变(正、负极变化);将乙池两极取出,电解液中含有AlO,是NaOH和NaAlO2的混合溶液,所以逐滴滴加H2SO4,应该先中和掉NaOH,再与NaAlO2反应生成沉淀,当硫酸过量时,Al(OH)3沉淀逐渐消失。答案:(1)产生气泡(2)2Al2OH2H2O=2AlO3H2(3)不可靠将两种金属电极连上电流表而构成原电池,利用电流表检测电流的方向,从而判断电子流动方向,由此确定原电池正负极(4)开始无明显现象,过一段时间产生白色沉淀,沉淀逐渐溶解最后消失HOH=H2O,AlOHH2O=Al(OH)3,Al(OH)33H=Al33H2O14(10分)某化学

6、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完成下列问题:(1)反应过程中,_棒质量减少。(2)正极的电极反应为_。(3)反应过程中,当一电极质量增加2 g,另一电极减轻的质量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 g。(4)盐桥的作用是向甲、乙两烧杯中提供NH和Cl,使两烧杯溶液中保持电荷守恒。反应过程中Cl将进入_(填“甲”或“乙”)烧杯。当外电路中转移0.2 mol电子时,乙烧杯中浓度最大的阳离子是_。14解析:(3)转移0.2 mol电子时,铜棒质量增加6.4 g,锌棒质量减少6.5 g,故反应过程中,当铜电极质量增加2 g时,另一电极减少的质量大于2 g。(4)反应过程中,溶液为了保持电中性

7、,Cl将进入甲烧杯,NH进入乙烧杯。当外电路中转移0.2 mol电子时,乙烧杯中有0.1 mol Cu2消耗,还剩余0.1 mol Cu2,有0.2 mol NH进入乙烧杯,故乙烧杯中浓度最大的阳离子是NH。答案:(1)锌(2)Cu22e=Cu(3)大于(4)甲NH15(12分)依据氧化还原反应2Ag(aq)Cu(s)=Cu2(aq)2Ag(s)设计的原电池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电极X的材料是_,电解质溶液Y是_。(2)银电极为电池的_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X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3)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_电极流向_电极。15解析:该原电池的电池总反应为2Ag(aq)Cu(s

8、)=Cu2(aq)2Ag(s),由此可知X极是铜,作负极,银作正极,Y应是AgNO3溶液。电子从电池的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即从铜电极流向银电极。答案:(1)CuAgNO3溶液(2)正Age=AgCu2e=Cu2(3)X(Cu)Ag16(15分)已知电极材料:铁、铜、银、石墨、锌、铝;电解质溶液:CuCl2溶液、Fe2(SO4)3溶液、盐酸。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电工操作上规定:不能把铜导线和铝导线连接在一起使用。请说明原因_。(2)若电极材料选铜和石墨,电解质溶液选硫酸铁溶液,外加导线,能否构成原电池?_。若能,请写出电极反应式,负极:_,正极:_。(若不能,后两空不填)(3)设计一种以铁和稀硫酸反应为原理的原电池,要求画出装置图(需标明电极材料及电池的正、负极)。16解析:(1)当Cu、Al导线连接时,接触到潮湿的空气就易形成原电池而被腐蚀。(2)因为FeCl3能与Cu发生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因此根据给出条件可以设计成原电池,其负极为Cu,反应为Cu2e=Cu2,正极为石墨,电极反应为2Fe32e=2Fe2。(3)因为反应为FeH2SO4=FeSO4H2,所以负极为Fe,正极可为Cu、Ag或石墨,电解质为稀硫酸,即可画出装置图。答案:(1)二者连接在一起时,接头处在潮湿的空气中形成原电池而被腐蚀(2)能Cu2e=Cu22Fe32e=2Fe2(3)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