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食品化学习题答案第2章 水分 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 6;4;SP3;近似四面体 2 增大;3.98;最大值;下降3 氢键;四面体;H-桥;多变形4 改变水的结构;影响水的介电常数;影响水对其他非水溶质和悬浮物质的相容程度5 氢键;水桥 6 缔合;疏水相互作用;蛋白质折叠;变弱;增强7 脂肪酸盐;蛋白脂质;糖脂;极性脂类;核酸;同一分子中同时存在亲水和疏水基团;羧基;羟基;磷酸基;羰基;含氮基团;增溶 8 自由水;结合水;化合水;邻近水;多层水;滞化水;毛细管水9 常压下,100105条件下恒重后受试食品的减少量10 天然食品组织;加工食品中的化学成分;化学成分的物理状态;离子和离子基团的相互作
2、用;与非极性物质的相互作用;与双亲分子的相互作用11 S;J 12 解吸等温线;回吸等温线;试样的组成;物理结构;预处理;温度;制作方法13 促进;抑制;0.35;抑制氧化;0.35;促进氧化 14 钟形曲线;0.30.7;增大至最高点;下降15 低温;降低温度使反应变得非常缓慢;冷冻产生的浓缩效应加速反应速率16 结构破坏;流失;减少;速冻;添加抗冷冻剂17 动态机械分析(DMA);动态机械热分析(DMTA);差示扫描量热法(DSC)18 较高;较小;明显降低;显著增大;增大;加快19 非限制扩散;冰点以下;溶质饱和或过饱和;增大;限制性扩散反应 20 较好;降低二、选择题1 B;2 C;3
3、 A;4 D;5 D;6 D;7 B;8 B;9 D;10 A 11 C;12 D;13 D;14 B15 C;16 C;17 B;18 C;19 C;20 D三、名词解释1 离子水合作用在水中添加可解离的溶质,会使纯水通过氢键键合形成的四面体排列的正常结构遭到破坏,对于不具有氢键受体和给体的简单无机离子,它们与水的相互作用仅仅是离子-偶极的极性结合。这种作用通常被称为离子水合作用。2 疏水水合作用向水中加入疏水性物质,如烃、脂肪酸等,由于它们与水分子产生斥力,从而使疏水基团附近的水分子之间的氢键键合增强,处于这种状态的水与纯水结构相似,甚至比纯水的结构更为有序,使得熵下降,此过程被称为疏水水
4、合作用。3 疏水相互作用如果在水体系中存在多个分离的疏水性基团,那么疏水基团之间相互聚集,从而使它们与水的接触面积减小,此过程被称为疏水相互作用。4 笼形水合物指的是水通过氢键键合形成像笼一样的结构,通过物理作用方式将非极性物质截留在笼中。通常被截留的物质称为“客体”,而水称为“宿主”。5 结合水通常是指存在于溶质或其它非水成分附近的、与溶质分子之间通过化学键结合的那部分水。6 化合水是指那些结合最牢固的、构成非水物质组成的那些水。7 状态图就是描述不同含水量的食品在不同温度下所处的物理状态,它包括了平衡状态和非平衡状态的信息。8 玻璃化转变温度对于低水分食品,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一般大于0,称为
5、Tg;对于高水分或中等水分食品,除了极小的食品,降温速率不可能达到很高,因此一般不能实现完全玻璃化,此时玻璃化转变温度指的是最大冻结浓缩溶液发生玻璃化转变时的温度,定义为Tg。9 自由水又称游离水或体相水,是指那些没有被非水物质化学结合的水,主要是通过一些物理作用而滞留的水。10自由流动水指的是动物的血浆、植物的导管和细胞内液泡中的水,由于它可以自由流动,所以被称为自由流动水。11 水分活度水分活度能反应水与各种非水成分缔合的强度,其定义可用下式表示:其中,P为某种食品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状态时的水蒸汽分压;P0表示在同一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汽压;ERH是食品样品周围的空气平衡相对湿度。12 水
6、分吸着等温线在恒温条件下,食品的含水量(用每单位干物质质量中水的质量表示)与W的关系曲线。13 解吸等温线对于高水分食品,通过测定脱水过程中水分含量与W的关系而得到的吸着等温线,称为解吸等温线。14 回吸等温线对于低水分食品,通过向干燥的样品中逐渐加水来测定加水过程中水分含量与W的关系而得到的吸着等温线,称为回吸等温线。15 滞化水 是指被组织中的显微结构和亚显微结构及膜所阻留的水,由于这部分水不能自由流动,所以称为滞化水或不移动水。16 滞后现象MSI的制作有两种方法,即采用回吸或解吸的方法绘制的MSI,同一食品按这两种方法制作的MSI图形并不一致,不互相重叠,这种现象称为滞后现象。17 单
7、分子层水在MSI区间的高水分末端(区间和区间的分界线,W=0.20.3)位置的这部分水,通常是在干物质可接近的强极性基团周围形成1个单分子层所需水的近似量,称为食品的“单分子层水(BET)”。四、简答题1 简要概括食品中的水分存在状态。食品中的水分有着多种存在状态,一般可将食品中的水分分为自由水(或称游离水、体相水)和结合水(或称束缚水、固定水)。其中,结合水又可根据被结合的牢固程度,可细分为化合水、邻近水、多层水;自由水可根据这部分水在食品中的物理作用方式也可细分为滞化水、毛细管水、自由流动水。但强调的是上述对食品中的水分划分只是相对的。2 简述食品中结合水和自由水的性质区别?食品中结合水和
8、自由水的性质区别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食品中结合水与非水成分缔合强度大,其蒸汽压也比自由水低得很多,随着食品中非水成分的不同,结合水的量也不同,要想将结合水从食品中除去,需要的能量比自由水高得多,且如果强行将结合水从食品中除去,食品的风味、质构等性质也将发生不可逆的改变;结合水的冰点比自由水低得多,这也是植物的种子及微生物孢子由于几乎不含自由水,可在较低温度生存的原因之一;而多汁的果蔬,由于自由水较多,冰点相对较高,且易结冰破坏其组织;结合水不能作为溶质的溶剂;自由水能被微生物所利用,结合水则不能,所以自由水较多的食品容易腐败。3 比较冰点以上和冰点以下温度的W差异。在比较冰点以上和冰点以下温
9、度的W时,应注意以下三点:在冰点温度以上,W是样品成分和温度的函数,成分是影响W的主要因素。但在冰点温度以下时,W与样品的成分无关,只取决于温度,也就是说在有冰相存在时,W不受体系中所含溶质种类和比例的影响,因此不能根据W值来准确地预测在冰点以下温度时的体系中溶质的种类及其含量对体系变化所产生的影响。所以,在低于冰点温度时用W值作为食品体系中可能发生的物理化学和生理变化的指标,远不如在高于冰点温度时更有应用价值;食品冰点温度以上和冰点温度以下时的W值的大小对食品稳定性的影响是不同的;低于食品冰点温度时的W不能用来预测冰点温度以上的同一种食品的W。4 MSI在食品工业上的意义MSI即水分吸着等温
10、线,其含义为在恒温条件下,食品的含水量(每单位干物质质量中水的质量表示)与W的关系曲线。它在食品工业上的意义在于:在浓缩和干燥过程中样品脱水的难易程度与W有关;配制混合食品必须避免水分在配料之间的转移;测定包装材料的阻湿性的必要性;测定什么样的水分含量能够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预测食品的化学和物理稳定性与水分的含量关系。5 滞后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MSI的制作有两种方法,即采用回吸或解吸的方法绘制的MSI,同一食品按这两种方法制作的MSI图形并不一致,不互相重叠,这种现象称为滞后现象。产生滞后现象的原因主要有:解吸过程中一些水分与非水溶液成分作用而无法放出水分;不规则形状产生毛细管现象的部位,欲填
11、满或抽空水分需不同的蒸汽压;解吸作用时,因组织改变,当再吸水时无法紧密结合水,由此可导致回吸相同水分含量时处于较高的W;温度、解吸的速度和程度及食品类型等都影响滞后环的形状。6 简要说明W比水分含量能更好的反映食品的稳定性的原因。W比用水分含量能更好地反映食品的稳定性,究其原因与下列因素有关:(1)W对微生物生长有更为密切的关系;(2)W与引起食品品质下降的诸多化学反应、酶促反应及质构变化有高度的相关性;(3)用W比用水分含量更清楚地表示水分在不同区域移动情况;(4)从MSI图中所示的单分子层水的W(0.200.30)所对应的水分含量是干燥食品的最佳要求;(5)W比水分含量易测,且又不破坏试样
12、。7 简述食品中W与化学及酶促反应之间的关系。W与化学及酶促反应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主要由于食品中水分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其反应:水分不仅参与其反应,而且由于伴随水分的移动促使各反应的进行;通过与极性基团及离子基团的水合作用影响它们的反应;通过与生物大分子的水合作用和溶胀作用,使其暴露出新的作用位点;高含量的水由于稀释作用可减慢反应。8 简述食品中W与脂质氧化反应的关系。食品水分对脂质氧化既有促进作用,又有抑制作用。当食品中水分处在单分子层水(W0.35左右)时,可抑制氧化作用,其原因可能在于:覆盖了可氧化的部位,阻止它与氧的接触;与金属离子的水合作用,消除了由金属离子引发的氧化作用;与氢过氧化合
13、物的氢键结合,抑制了由此引发的氧化作用;促进了游离基间相互结合,由此抑制了游离基在脂质氧化中链式反应。当食品中W0.35时,水分对脂质氧化起促进作用,其原因可能在于:水分的溶剂化作用,使反应物和产物便于移动,有利于氧化作用的进行;水分对生物大分子的溶胀作用,暴露出新的氧化部位,有利于氧化的进行。9 简述食品中W与美拉德褐变的关系。食品中W与美拉德褐变的关系表现出一种钟形曲线形状,当食品中W0.30.7时,多数食品会发生美拉德褐变反应,造成食品中W与美拉德褐变的钟形曲线形状的主要原因在于:虽然高于BHT单分子层W以后美拉德褐变就可进行,但W较低时,水多呈水-水和水-溶质的氢键键合作用与邻近的分子
14、缔合作用不利于反应物和反应产物的移动,限制了美拉德褐变的进行。随着W增大,有利于反应物和产物的移动,美拉德褐变增大至最高点,但W继续增大,反应物被稀释,美拉德褐变下降。10 分子流动性的影响因素。分子流动性指的是与食品储藏期间的稳定性和加工性能有关的分子运动形式,它涵盖了以下分子运动形式:由分子的液态移动或机械拉伸作用导致其分子的移动或变型;由化学电位势或电场的差异所造成的液剂或溶质的移动;由分子扩散所产生的布朗运动或原子基团的转动;在某一容器或管道中反应物之间相互移动性,还促进了分子的交联、化学的或酶促的反应的进行。分子流动性主要受水合作用大小及温度高低的影响,水分含量的多少和水与非水成分之
15、间作用,决定了所有的处在液相状态成分的流动特性,温度越高分子流动越快;另外相态的转变也可提高分子流动性。五、论述题1 论述食品中水分与溶质间的相互作用。食品中水分与溶质间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水与离子和离子基团的相互作用:在水中添加可解离的溶质,会破坏纯水的正常结构,这种作用称为离子水合作用。但在不同的稀盐溶液中,离子对水结构的影响是有差异的。某些离子如K+、Rb+、Cs+、Cl-等具有破坏水的网状结构效应,而另一类电场强度较强、离子半径小的离子或多价离子则有助于水形成网状结构,如Li+、Na+、H3O+、F-等。离子的效应不仅仅改变水的结构,而且影响水的介电常数、水对其它非水溶质
16、和悬浮物质的相容程度。水与具有氢键键合能力的中性基团的相互作用:食品中蛋白质、淀粉、果胶等成分含有大量的具有氢键键合能力的中性基团,它们可与水分子通过氢键键合。水与这些溶质之间的氢键键合作用比水与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弱,与水分子之间的氢键相近,且各种有机成分上的极性基团不同,与水形成氢键的键合作用强弱也有区别。水与非极性物质的相互作用:向水中加入疏水性物质,如烃、稀有气体及引入脂肪酸、氨基酸、蛋白质的非极性基团,由于它们与水分子产生斥力,从而使疏水基团附近的水分子之间的氢键键合作用增强,此过程称为疏水水合作用;当水体系存在有多个分离的疏水基团,那么疏水基团之间相互聚集,此过程称为疏水相互作用。水
17、与双亲分子的相互作用:水能作为双亲分子的分散介质,在食品体系中,水与脂肪酸盐、蛋白脂质、糖脂、极性脂类、核酸类,这些双亲分子亲水部位羧基、羟基、磷酸基或含氮基团的缔合导致双亲分子的表观“增溶”。2 论述水分活度与温度的关系。当温度处于冰点以上时,水分活度与温度的关系可以用下式来表示:式中T为绝对温度;R为气体常数;H为样品中水分的等量净吸着热;的意义表示为:若以lnW对1/T作图,可以发现其应该是一条直线,即水分含量一定时,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W随着温度提高而增加。当温度处于冰点以下时,水分活度与温度的关系应用下式来表示:式中Pff表示未完全冷冻的食品中水的蒸汽分压;P0(SCW)表示过冷的纯
18、水蒸汽压;Pice表示纯冰的蒸汽压。在冰点温度以下的W值都是相同的。3 论述水分活度与食品稳定性之间的联系。水分活度比水分含量能更好的反映食品的稳定性,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食品中W与微生物生长的关系:W对微生物生长有着密切的联系,细菌生长需要的W较高,而霉菌需要的W较低,当W低于0.5后,所有的微生物几乎不能生长。食品中W与化学及酶促反应关系:W与化学及酶促反应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主要由于食品中水分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其反应:水分不仅参与其反应,而且由于伴随水分的移动促使各反应的进行;通过与极性基团及离子基团的水合作用影响它们的反应;通过与生物大分子的水合作用和溶胀作用,使其暴露出新的作
19、用位点;高含量的水由于稀释作用可减慢反应。食品中W与脂质氧化反应的关系:食品水分对脂质氧化既有促进作用,又有抑制作用。当食品中水分处在单分子层水(W0.35左右)时,可抑制氧化作用。当食品中W0.35时,水分对脂质氧化起促进作用。食品中W与美拉德褐变的关系:食品中W与美拉德褐变的关系表现出一种钟形曲线形状,当食品中W0.30.7时,多数食品会发生美拉德褐变反应,随着W增大,有利于反应物和产物的移动,美拉德褐变增大至最高点,但W继续增大,反应物被稀释,美拉德褐变下降。4 论述冰在食品稳定性中的作用。冷冻是保藏大多数食品最理想的方法,其作用主要在于低温,而是因为形成冰。食品冻结后会伴随浓缩效应,这
20、将引起非结冰相的pH、可滴定酸、离子强度、黏度、冰点等发生明显的变化。此外,还将形成低共熔混合物,溶液中有氧和二氧化碳逸出,水的结构和水与溶质间的相互作用也剧烈改变,同时大分子更加紧密地聚集在一起,使之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增大。冷冻对反应速率有两个相反的影响,即降低温度使反应变得缓慢,而冷冻所产生的浓缩效应有时候会导致反应速率的增大。随着食品原料的冻结、细胞内冰晶的形成,将破坏细胞的结构,细胞壁发生机械损伤,解冻时细胞内的物质会移至细胞外,致使食品汁液流失,结合水减少,使一些食物冻结后失去饱满性、膨胀性和脆性,会对食品质量造成不利影响。采取速冻、添加抗冷冻剂等方法可降低食品在冻结中的不利影响,更有
21、利于冻结食品保持原有的色、香、味和品质。5 论述分子流动性、状态图与食品稳定性的关系。温度、分子流动性及食品稳定性的关系:在温度10100范围内,对于存在无定形区的食品,温度与分子流动性和分子黏度之间显示出较好的相关性。大多数分子在Tg或低于Tg温度时呈橡胶态或玻璃态,它的流动性被抑制。也就是说,使无定形区的食品处在低于Tg温度,可提高食品的稳定性。食品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与稳定性:凡是含有无定形区或在冷冻时形成无定形区的食品,都具有玻璃化转变温度Tg或某一范围的Tg。从而,可以根据Mm和Tg的关系估计这类物质的限制性扩散稳定性,通常在Tg以下,Mm和所有的限制性扩散反应(包括许多变质反应)将受到
22、严格的限制。因此,如食品的储藏温度低于Tg时,其稳定性就较好。根据状态图判断食品的稳定性:一般说来,在估计由扩散限制的性质,如冷冻食品的理化性质,冷冻干燥的最佳条件和包括结晶作用、凝胶作用和淀粉老化等物理变化时,应用Mm的方法较为有效,但在不含冰的食品中非扩散及微生物生长方面,应用W来判断食品的稳定性效果较好。第3章 碳水化合物 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 单糖;寡糖;多糖 2 醛糖;酮醣;210;10;均多糖;杂多糖3 植物多糖;动物多糖;微生物多糖;结构性多糖;贮藏性多糖;功能性多糖;多糖复合物4 葡聚糖;肌肉;肝脏;低聚糖;葡萄糖 5 多元醇;单糖醇;双糖醇6 九;肌肌醇;游离形式;磷酸肌醇;
23、肌醇六磷酸7 羟基;非糖物质;配基;非糖体;苷键;含氧糖苷;含氮糖苷;含硫糖苷8 直链;支链;均多糖;杂多糖 9 大小;形状;所带净电荷;构象10 转化;葡萄糖;果糖 11 还原糖;醛糖酸;醛糖二酸12 固体;液体;流动性;刚性;形状;半固体 13 吡喃酮;呋喃;呋喃酮;内酯;羰基化合物14 美拉德反应;焦糖化褐变;抗坏血酸褐变;酚类物质褐变 15 50;50;不太高;低甲氧基;果胶酸16 低;高;1;58;3.5 17 水溶性;水不溶性;植物类;动物类;合成类18 超氧离子;羟;氢过氧;黄酮;多糖 19 微生态调节剂;甜味剂;防腐剂;保鲜;钙20 海藻;凝固剂;稳定剂;增稠剂;载体;低热量二
24、、选择题1 B;2B; 3C;4B; 5A; 6A; 7D; 8C;9B;10A;11B;12A;13D;14C;15B;16C;17D;18A;19C; 20A三、名词解释1 多糖复合物多糖上有许多羟基,这些羟基可与肽链结合,形成糖蛋白或蛋白多糖,与脂类结合可形成脂多糖,与硫酸结合而含有硫酸基,形成硫酸酯化多糖;多糖上的羟基还能与一些过渡金属元素结合,形成金属元素结合多糖,一般把上述这些多糖衍生物称为多糖复合物。2 环状糊精环状糊精是由68个D吡喃葡萄糖通过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低聚物。由6个糖单位组成的称为环状糊精,由7个糖单位组成的称为环状糊精,由8个糖单位组成的称为环状糊精。3 多糖结
25、合水与多糖的羟基通过氢键结合的水被称为水合水或结合水,这部分水由于使多糖分子溶剂化而自身运动受到限制,通常这种水不会结冰,也称为塑化水。4 果葡糖浆工业上采用淀粉酶和葡萄糖糖化酶水解玉米淀粉得到近乎纯的D葡萄糖。然后用异构酶使D葡萄糖异构化,形成由54D葡萄糖和42D果糖组成的平衡混合物,称为果葡糖浆。5 黏度黏度是表征流体流动时所受内摩擦阻力大小的物理量,是流体在受剪切应力作用时表现的特性。黏度常用毛细管黏度计、旋转黏度计、落球式黏度计和振动式黏度计等来测定。6 多糖胶凝作用在食品加工中,多糖或蛋白质等大分子,可通过氢键、疏水相互作用、范德华引力、离子桥接、缠结或共价键等相互作用,形成海绵状
26、的三维网状凝胶结构。网孔中充满着液相,液相是由较小分子质量的溶质和部分高聚物组成的水溶液。7 非酶褐变非酶褐变反应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在热的作用下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产生了大量的有色成分和无色的成分,或挥发性和非挥发性成分。由于非酶褐变反应的结果使食品产生了褐色,故将这类反应统称为非酶褐变反应。就碳水化合物而言,非酶褐变反应包括美拉德反应、胶糖化褐变、抗坏血酸褐变和酚类成分的褐变。8 美拉德反应主要是指还原糖与氨基酸、蛋白质之间的复杂反应,反应过程中形成的醛类、醇类可发生缩和作用产生醛醇类及脱氮聚合物类,最终形成含氮的棕色聚合物或共聚物类黑素,以及一些需宜和非需宜的风味物质。9 焦糖化褐变糖类在
27、没有含氨基化合物存在时,加热到熔点以上也会变为黑褐的色素物质,这种作用称为焦糖化作用。温和加热或初期热分解能引起糖异头移位、环的大小改变和糖苷键断裂以及生成新的糖苷键。但是,热分解由于脱水引起左旋葡聚糖的形成或者在糖环中形成双键,后者可产生不饱和的环状中间体,如呋喃环。10 淀粉的糊化淀粉分子结构上羟基之间通过氢键缔合形成完整的淀粉粒不溶于冷水,能可逆地吸水并略微溶胀。如果给水中淀粉粒加热,则随着温度上升淀粉分子之间的氢键断裂,因而淀粉分子有更多的位点可以和水分子发生氢键缔合。水渗入淀粉粒。使更多和更长的淀粉分子链分离,导致结构的混乱度增大,同时结晶区的数目和大小均减小,继续加热,淀粉发生不可
28、逆溶胀。此时支链淀粉由于水合作用而出现无规卷曲,淀粉分子的有序结构受到破坏,最后完全成为无序状态,双折射和结晶结构也完全消失,淀粉的这个过程称为糊化。11 淀粉的老化热的淀粉糊冷却时,通常形成黏弹性的凝胶,凝胶中联结区的形成表明淀粉分子开始结晶,并失去溶解性。通常将淀粉糊冷却或储藏时,淀粉分子通过氢键相互作用产生沉淀或不溶解的现象,称作淀粉的老化。淀粉的老化实质上是一个再结晶的过程。12 海藻硒多糖是硒同海藻多糖分子结合形成的新型有机硒化物。目前研究的海藻硒多糖主要有:硒化卡拉胶、微藻硒多糖和单细胞绿藻硒多糖等几种,其中硒可能以SeH和硒酸酯两种形式存在。13 交联淀粉是由淀粉与含有双或多官能
29、团的试剂反应生成的衍生物。两条相邻的淀粉链各有一个羟基被酯化,因此,在毗邻的淀粉链之间可形成一个化学桥键,这类淀粉称为交联淀粉。这种由淀粉链之间形成的共价键能阻止淀粉粒溶胀,对热和振动的稳定性更大。14 低黏度变性淀粉低于糊化温度时的酸水解,在淀粉粒的无定形区发生,剩下较完整的结晶区。淀粉经酸处理后,生成在冷水中不易溶解而易溶于沸水的产品。这种称为低黏度变性淀粉或酸变性淀粉。15 预糊化淀粉淀粉悬浮液在高于糊化温度下加热,快速干燥脱水后,即得到可溶于冷水和能发生胶凝的淀粉产品。预糊化淀粉冷水可溶,省去了食品蒸煮的步骤,且原料丰富,价格低,比其他食品添加剂经济,故常用于方便食品中。16 氧化淀粉
30、淀粉水悬浮液与次氯酸钠在低于糊化温度下反应发生水解和氧化,生成的氧化产物平均每2550个葡萄糖残基有一个羧基,氧化淀粉用于色拉调味料和蛋黄酱等较低黏度的填充料,但它不同于低黏度变性淀粉,既不易老化也不能凝结成不透明的凝胶。17 膳食纤维凡是不能被人体内源酶消化吸收的可食用植物细胞、多糖、木质素以及相关物质的总和。18 糖原糖原又称动物淀粉,是肌肉和肝脏组织中的主要储存的碳水化合物,是同聚糖,与支链淀粉的结构相似,含-D-1,4和-D-1,6糖苷键。19 纤维素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结构成分,通常与半纤维素、果胶和木质素结合在一起,是由D吡喃葡萄糖通过-D-1,4糖苷键连接构成的线形同聚糖。2
31、0 微晶纤维素纤维素有无定形区和结晶区之分,无定形区容易受溶剂和化学试剂的作用,在此过程中无定形区被酸水解,剩下很小的耐酸结晶区,这种(产物分子量一般在3050k)商业上叫做微晶纤维素,常用在低热量食品加工中作填充剂和流变控制剂。四、简答题1 简述碳水化合物与食品质量的关系。碳水化合物是食品中主要组成分子,碳水化合物对食品的营养、色泽、口感、质构及某些食品功能等都有密切关系。(1)碳水化合物是人类营养的基本物质之一。人体所需要的能量中有70%左右是由糖提供的。(2)具有游离醛基或酮基的还原糖在热作用下可与食品中其它成分,如氨基化合物反应而形成一定色泽;在水分较少情况下加热,糖类在无氨基化合物存在情况也可产生有色产物,从而对食品的色泽产生一定的影响。(3)游离糖本身有甜度,对食品口感有重要作用。(4)食品的黏弹性也是与碳水化合物有很大关系,如果胶、卡拉胶等。(5)食品中纤维素、果胶等不易被人体吸收,除对食品的质构有重要作用外,还有促进肠道蠕动,使粪便通过肠道的时间缩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