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68.10KB ,
资源ID:5808424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80842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1080高炉开炉方案总1221讲解.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1080高炉开炉方案总1221讲解.docx

1、1080高炉开炉方案总1221讲解汉钢1080m3高炉开炉方案编 制:炼铁厂生产技术科会 审:审 核:批 准: 炼铁厂二0一一年十二月十五日1080m3高炉开炉方案1.开炉要求为保证高炉开炉的顺利进行和成功达产,开炉前要特别注意对各设备和控制系统的功能检查、验收和试车(单机试车、联动试车),做到一丝不苟,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把故障和隐患消灭在送风之前,为安全、顺利开炉创造条件。1.1安全第一,消灭任何重大人身、设备事故。1.2保护好高炉设备,为高炉一代寿命打下基础。1.3控制好开炉工艺参数,确保顺利开炉。 1.4顺利出铁排渣,为高炉成功达产打下基础。2.开炉条件2.1开炉外部条件:2.1.1高

2、炉开炉方案及装料方案已获批准。2.1.2原燃料准备到位,质量符合要求,数量充足。2.1.3铁水运输计划、配罐方案已定,必须保证10个罐在线运行,有二部机车随时在炉前配罐用;火车兑罐试验已完成,铁运线通畅。2.1.4高炉二台鼓风机都调试、消缺完毕,无故障运行达72小时,具备正常送风条件。2.1.5水渣、干渣、除尘灰等汽车外运计划已定。2.1.6各种介质包括水、电、氮气、蒸汽、压缩空气、氧气等可稳定、足量供应。2.2开炉内部必备条件:2.2.1各岗位人员已配齐,并经过岗位规程学习,能满足高炉生产的要求,并能应对一些复杂情况,避免和消除生产事故、操作事故和安全事故。2.2.2所有的设备单机和联动试车

3、合格,计算机控制系统、自动化仪表、电器运行正常,控制功能满足生产要求。2.2.3打压试漏期间暴露出来的问题已彻底解决,达到满足正常生产的要求。2.2.4开炉所需备品备件、消耗材料以及生产工具等已备齐。2.2.5高炉各系统通讯通畅。2.2.6安全、消防措施到位。2.2.7热风炉处于生产状态,具备随时送风条件,冷风放风阀、倒流休风阀、混风切断阀、混风调节阀开关灵活可靠。2.2.8炉前渣铁沟已经浇注且烘烤完毕,已做通水落点试验,铁水可准确进罐。2.2.9炉前行车、开口机、泥炮、摆动溜嘴等设备工作正常。2.2.10高炉冷却系统、水渣系统具备正常生产条件,干渣坑可以正常使用。2.2.11各种工艺计量已校

4、验完毕,重要参数(风量、风压、顶压、压差、顶温、风温)趋势线已做好。2.2.12开炉设备保驾单位已到位,联络体制已经形成。2.3开炉必备的炉顶、炉前系统主要备品备件及工器具(见附件一)。3.开炉前准备工作(确认表见附件二)3.1点火前24小时高炉通知生产调度室,通知各单位做好送风准备。3.2开炉前需要装PU管的风口全部装好。(责任人:看水组长)3.3送风前8小时,通知启动风机,风机互保系统阀门灵活,程序可靠。(责任人:值班调度主任)3.4热风炉拱顶温度保证在1200以上。(责任人:煤气组长)3.5送风前4小时完成下列工作:3.5.1检查热风系统,煤气系统各部位的人孔是否封好,各部位阀门是否处于

5、长期休风状态。(责任人:煤气组长)3.5.2确认放风阀处于全开状态,通知风机房送风到放风阀,风压50KPa。(责任人:工长)3.5.3看水系统对软水水量按开炉计划控制,(开炉初期水量为正常水量的3/4),将风口水压提至正常生产要求,软水系统、净循环水系统供水正常。(责任人:看水组长)3.5.4炉前检查送风装置是否装正、装严、装好,确保不漏风。(责任人:炉前技师)3.5.5上料系统检查上料、装料设备及溜槽工作正常。(责任人:上料组长)3.6送风前2小时完成下列工作:3.6.1封好炉顶人孔。(责任人:副工长)3.6.2炉顶及重力除尘通蒸汽,蒸汽包压力大于0.5MPa。(责任人:工长)3.6.3煤气

6、系统通N2,确保正压,驱赶空气。(责任人:煤气组长)3.6.4气密箱通N2,压力正常。齿轮箱停水,点火后通水。(责任人:看水组长)3.6.5开铁口所用氧气管道到炉台(瓶氧到位)、压缩空气已送至炉前,压力大于0.4MPa。(责任人:设备主管)3.6.6炉前做好一切出铁准备工作。(责任人:炉前技师)3.7检查落实各阀门应处的状态3.7.1高炉放风阀全开。(责任人:工长)3.7.2高炉炉顶放散阀全开。(责任人:工长)3.7.3煤气遮断阀关。(责任人:煤气组长)3.7.4炉顶均压放散阀开,均压阀关。(责任人:上料组长)3.7.5 炉顶上、下密封阀关,盲板抽掉。(责任人:上料组长)3.7.6热风炉各阀门

7、处于休风状态。(责任人:煤气组长)3.7.7除尘器清灰阀关。(责任人:煤气组长)3.7.8调压阀组全开。(责任人:工长)4.装料及点火送风操作4.1装料:卸下2个风口套来装枕木(选择适合的位置,尽量选择相对的两个风口),枕木必须分层排列,顶层及风口保护枕木必须用马钉钉牢;同时在适合的两个风口区域装风机抽风;随后按装料表上料并实施料面测量,高炉装料完毕,料面测量结束后方可点火送风。4.2点火送风操作的基本原则:4.2.1选取适宜的加风速度,同时应避免因软融带形成初期透气性变差而造成难行。4.2.2采用多环布料,方案待测料面完后再定,使炉内O/C分布合适,确保装入炉料的升温、还原,形成合适的软融带

8、形状。4.2.3充分从铁口排煤气,使炉缸内的焦炭充分加热,储备足够的炉缸热量。4.2.4准确掌握炉内生成的渣铁量,选择适宜的初次出渣铁时间。4.3点火送风主要参数确定:4.3.1风口长度:L=530mm。4.3.2风口面积:风口总面积S=0.2187m2(115mm8+120mm12)。4.3.3风口布局如下: 序号12345678910直径115115120120120120120120115115序号11121314151617181920直径1151151201201201201201201151154.3.4此次开炉采用风口全开送风,其中1#、2#、9#、10#、11#、12#、19#

9、、20#为115mm风口,其余12个为内镶75mmPU管的风口,送风面积S送=0.136m2;送风前应再次确认签字。4.4点火送风操作程序:4.4.1高炉装料完毕,料面测量结束后方可点火送风。借鉴龙钢冷风吹料的方法,为将高炉内装入的原燃料得到缓慢加热使其水份逐渐吹干,同时带出部分原燃料的粉尘。此次采用全关冷风阀和热风阀,通过开混风阀全送冷风的方式吹料。冷风温度用风量配合炉顶压力来调节,为防止炉内填充的枕木燃烧,严格将冷风温度控制在80以下,吹料时间计划12小时。4.4.2接到送风命令后,按送风程序送风,全关冷风大闸及冷风调节阀,用最高的风温点火,待各风口全部燃烧好后,开冷风大闸,将风温控制在7

10、50850。4.4.3点火时的送风比一般选择在0.40.5之间,高炉实际炉容约1100m3,送风比取0.50,则点火风量为550m3/min;炉料顺利下降后,逐步加风,风压控制在0.100.11MPa,开炉送风初期要求严格按风压操作。4.4.4送风后点燃铁口煤气火,如铁口来渣过早,应设法保持铁口有煤气喷出,以避免炉缸出现过凉;待正常来渣后,拔出铁口导管,用泥炮堵上。4.4.5当料线松动后,开始下料,可按规定料制上料,上料时注意透气性变化,矩阵采用多环布料,后续装料制度待开炉装料测定参数后再确定。4.5点火24小时内的参数调整:4.5.1风量:具体的加风速度视炉况实际进程而定,初期加风要谨慎,以

11、保证下料顺畅为原则,送风后69小时是软熔带形成时期,这段时期采取守风量、慢加风甚至减风的方法进行过渡,待风压恢复至正常水平,顺行良好,可适当加风(加风原则:风口均匀活跃,炉况稳定顺行,以每次不超过100m/min,每班不超过两次,料速控制在35批/小时)。4.5.2风温:在负荷料下达后,可考虑加风温,一次调节量不大于20,但在第一次出铁前,原则上不大于850。4.5.3负荷:送风后如下料正常并已引煤气,在送风8小时后可考虑第一次加负荷,软融带形成期顺利渡过后至出铁前,可考虑再加1次负荷,出铁正常后,可加快加负荷速度(每10批料上调0.1),尽快达到负荷2.5的目标。4.5.4出铁:开铁口按铁口

12、角度10进行,送风1824小时后出第一次铁(初次出铁时间应根据下料批数计算)。4.6点火24小时后的参数调整:4.6.1炉温:点火后如出铁正常,则后续操作的主要任务是在保证充足的铁水温度(大于1480)的条件下尽快降低生铁含硅,送风36小时后目标硅2.0%,为利于炉缸、炉底长寿,Si宜缓慢下降,争取送风后48小时将Si降至1.50%以下,随后视情况将硅降至1.0%左右,通过生产检验,设备磨合,故障处理,生产逐步走上正轨,生铁Si由1.0%0.8%0.5%,根据炉况承受情况,Si控制在0.50.7%范围;主要手段是负荷和风量的调整。4.6.2风温:在炉况接受的情况下,尽量提高风温使用水平以保证渣

13、铁物理热。4.6.3开风口:第一炉铁前不捅风口,根据出渣、出铁情况,风量接受状况确定开风口速度,原则上每隔两、三炉铁捅开一个风口,沿出铁铁口方向依次对开,实际可根据铁口出铁情况来定;每开一个风口风量应该增加100m3/min,保持风速不低于200m/s。开风口原则:1)高炉下料顺畅,风量、风压平稳;2)渣铁热储备充足,出渣、出铁顺利;3)维持较高风速,防止中心堆积。4.6.4顶压:提高顶压时,必须是设备运转正常,炉况稳定顺行,渣铁流动性良好;按风量确定压差,按压差调整顶压。4.6.5批重:开炉期间,焦批7吨左右,随着进风面积扩大,风量增多,逐步扩大矿批重,加重负荷。4.6.6渣碱:随着生铁Si

14、降低,渣碱R2应由0.951.050.5,R3控制在1.251.35之间,渣中MgO控制在812%之间。4.6.7其它:根据设备运行状况,炉况恢复进程,降Si速度等逐步调剂风温、风压,尽快使用喷煤和富氧,喷煤后负荷加重幅度可大一些。4.7注意事项: 4.7.1操作方针以稳定顺行为主,加风严格按计划进行,严格控制鼓风动能和压差,必须保证风速在200m/s左右,开风口速度不宜过快,要与风量、鼓风动能和设备运行状况相匹配。4.7.2出现停风等事故时,应考虑堵35个风口,待风加回原水平再逐步捅开风口。4.7.3加风提冶强应注意:1)渣铁排放量与处理渣铁的能力。2)上料设备是否运转正常。3)原燃料的供应

15、量与质量能否满足要求。4)所有相关的设备运行是否稳定。4.8引煤气:4.8.1高炉送风2小时,风量稳定后,主控室通知化验室取煤气化验,以后每1小时取样一次。4.8.2由上升管煤气取压孔取混合煤气分析氢、氧含量,并把结果及时汇报主控室。4.8.3当H24.0%,O21.0%,顶压5KPa,顶温150250之间,且炉况顺行、装料设备运行正常、热风压力0.12MPa,煤气经爆发试验合格时,请示煤气技师和安全负责人同意后进行引煤气操作;引煤气后如条件具备,可改高压操作。4.8.4引煤气后根据风量按压差操作。5. 炉前出铁5.1点火后炉前技师根据主控室要求组织炉前按时打开铁口排放渣铁。5.2每次铁后打泥

16、(依据风量、风压)要打够,维护好泥包,确保铁口深度合格。5.3开炉后的泥质,打泥量,倒铁口及砂口的操作,由炉前技师征得炉内同意后,决定执行,西铁口必须时刻具备出铁条件,以备事故状态使用。5.4正常情况下,当渣铁流动性转好时,再开西铁口。6.异常情况处理6.1风口破损:6.1.1送风4小时之内,可以立即休风更换。6.1.2送风大于4小时,可适当控制进水并外部喷水,出铁后休风更换。6.2高炉悬料。6.2.1如果在高炉送风8小时之内,可直接进行减风坐料。6.2.2临近出铁,坐料可在铁后进行。6.2.3在堵铁口1小时发生悬料,可适当减风,待料自行崩落或出铁后坐料。6.3第一次铁不能流出:6.3.1当炉

17、内渣铁达到安全容铁量,两铁口仍出不来,可考虑放炮。6.3.2如风口无灌渣危险,可适当减风。6.4铁口有水:6.4.1查找漏水原因,迅速处理;如果是炉体的潮气聚集造成的继续观察。6.4.2发现铁口泥套湿或者来水,必须用煤气火烤干后才能出铁并适当增加出铁次数。6.4.3堵上铁口退炮以后,立即将铁口钻开1.0米左右,然后用(煤气)火烘烤,保持铁口通道的干燥。6.4.4适当降低炉顶压力。6.5顶温过高:6.5.1顶温超过350,炉顶开始打水。6.5.2若打水仍解决不了问题,高炉应立即减风或休风,检查原因。6.5.3若连续崩料要立即减风,直到不崩为止,若上料系统有问题,高炉应立即减风到不灌渣水平,视情铁

18、后休风处理;尽可能不采用打水控风待料,以防炉墙粘结。6.6旋转溜槽不转:6.6.1一小时内的短时间不转,采取减风措施。6.6.2较长时间不转,减风至风口不灌渣水平,铁后休风处理。6.6.3为了控制顶温,可在顶温超过350时进行炉顶打水。7.高炉开炉安全注意事项7.1开炉工作由开炉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进行,指挥要集中统一,纪律严明。岗位人员认真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开炉方案”及操作牌制度。7.2开炉前,冷风管道必须保持正压,重力除尘器,高炉炉顶、煤气管道、除尘等煤气设备应通入蒸汽或氮气,驱除残余空气,在确认不会发生爆炸情况下,才能接通。煤气系统引煤气后对煤气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如有泄漏及时处理

19、,并由煤气防护人员在场监护。7.3开炉时,生产区域照明齐全,现场清洁整齐,炉前操作所用氧气瓶、氧气管、工器具、材料、备品等按指定位置摆放。使用的氧气必须放置在远离火源的地方,轻搬轻放,严防撞击;开氧气时不能戴有油手套,不准吸烟。7.4凉炉后,炉底温度低于50方可装枕木,枕木装好后上料。7.5枕木上炉台后,安环科和高炉24h派人值班,且上升管人孔须安装防护罩、炉顶大方孔焊防护栏;装枕木时安环科24h派人在炉台、风口平台、炉顶各人孔处值班,一定要严格控制上炉台的人员,严禁带火种进入炉台、风口平台和炉顶各人孔周围。7.6上直吹管时,热风炉停止烧炉;点火前,倒流阀全开,封炉顶大方孔和上升管人孔。6.7

20、无关人员禁止在高炉出铁场、炉台逗留;点火时,任何人不准在风口平台、炉顶、炉身平台附近逗留。7.8点火后,及时点燃风口及炉身漏煤气处。7.9点火后,上炉身各层平台必须带CO检测器,至少两人同行,并要注意风向避开煤气。在引气过程中严格遵守煤气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严防生成爆炸气氛。7.10注意炉前安全,严防铁沟、水渣沟打炮,打水水管配好,黄沙放一部分到撇渣器、铁沟近旁,加强自我防护意识,防止烧伤、碰伤、跌伤,注意打锤安全。7.11仪表、电气人员、设备维修人员应安排24小时值班。7.12开炉期间,煤气防护站及安环部人员到现场待命,并安排有专车到现场待命。7.13做好防火组织及防火器具的落实工作。8.高

21、炉开炉装料计算另附附件一高炉开炉必备的炉顶、炉前系统主要备品备件表名称单位数量泥炮整套1开口机整套1摆动溜嘴套2炉顶布料溜槽套1上密封阀整套1,另加液压油缸一套下密封阀整套1,另加液压油缸一套料流调节阀整套1,另加液压油缸一套开口机链条副5开口机液压联管整套1泥炮液压联管整套1开口机液压软联管套5泥炮液压软联管套5风口小套套1(20个)直吹管(风管)套1(20支)风口中套个5与风管相联的下支管套6风口小套进出水软管套20风口中套进出水软管套7 风口大小盖套20风管拉杆(含弹簧)套5风口套顶杆套5泥炮头个10泥炮头销子套15炮帽个30导链(2T、3T)个各10钩子把100钢钎根长钎(5m左右22

22、25mm六角钢)20根短钎(2m左右22mm六角钢)60根六角钢吨10耙子个20烧铁口用氧气管吨10烧铁口用氧气带盘20钻杆根300钻头5055606580个各200实心通条(22mm)根20换风口用小钩个4换风口用大钩个2附件二高炉开炉条件确认表编号高炉开炉条件确认内容确认人确认人签字时间高炉本体1高炉烘炉完毕。2 煤气取样阀装好,取样器具备好。3 化验室做好准备:可化验原燃料、铁样、渣样、煤气、空气湿度。4 高压阀组调试完毕,工作正常。5 高炉计器仪表安装完毕,信号反馈到值班室微机,微机画面显示清楚,特别是风量、风温、风压、顶压、顶温等测量参数必须准确。6 炉顶红外摄像仪工作正常。7 炉体

23、各摄像头摄像正常。8 水、压缩空气、蒸汽、氮气、氧气送到高炉,减压阀组使用正常。9 高炉灌浆完毕。10 炉顶放散阀、遮断阀、重力除尘器放散阀等工作正常。11 各层平台照明安装到位。12 煤气区域警示标志已悬挂。13 开炉料:焦炭40000吨.烧结矿50000吨.球团矿5000吨.块矿100吨.锰矿500吨.白云石500吨。上料系统14 转运站、皮带机、炉顶联动试车完毕,工作正常。15 槽下各称校核完毕,称量准确。16 槽下振动筛网符合工艺要求。17 高架皮带试车完毕,工作正常。18 原料系统联动试车完毕,具备正常上料条件。19 探尺调试完毕,工作灵敏可靠。20 炉顶各人孔螺丝已紧固。21 炉顶

24、液压站可正常使用,不漏油。22 开炉前进行试装料,布料溜槽运转正常。热风炉系统23 天然气供应稳定可靠。24 自动化系统试车完毕,机旁及手动工作都正常。25 备品备件,灭火器准备到位。26 检测达标:拱顶,废气,风温, 天然气压力、流量,助燃空气压力、流量。渣铁处理27 铁处理系统(铸铁,炼钢)满足生产要求。28 主沟、撇渣器、支沟、摆动溜嘴浇注完毕,烘好备用。29 水渣处理系统正常,干渣系统准备到位。30 铁水罐砌筑完10-12个,烘好备用。31 铁路校车压道、机车、铁水罐车联动试车完毕。32 炉前行车、开口机、泥炮、摆动溜嘴、液压站试车完毕,工作正常。33 炉前材料、备品备件准备到位。34

25、 炉前工具准备到位,灭火器准备到位。35 氧气、压缩空气、氮气接到炉台,氧气管准备到位。煤气处理36 布袋安装完毕,内部已清理干净。37 布袋除尘系统联动试车完毕。38 氮气、蒸汽供应正常39 重力除尘试车完毕,工作正常。40 试压、试漏完毕。41 煤气报警仪、灭火器、长管呼吸器准备到位。42 清灰系统试车完毕,工作正常。43 煤气放散塔试车完毕,工作正常。44 煤气管网各阀试车完毕,工作正常。冷却系统45 水压、水量达到正常生产要求。46 炉顶打水工作正常。其他47 各种记录报表准备到位。48 设备检修人员到位。49 通讯设施到位。50 煤气救护、医护人员到位。汉钢1080m3高炉开炉装料计

26、算1、原燃料性能及炉容1.1 原燃料化学成份分析 组成名称TFe(%)FeO(%)SiO2(%)AL2O3(%)CaO(%)MgO(%)Mn(%)S(%)P(%)堆比重(t/m3)烧结矿58.49.914.131.28.841.4700.0150.041.8球团矿60.928.611.500.180.6100.010.032.0块矿40.421.7833.880.150.410.6500.180.0251.9锰 矿1.9920.000019.380.0490.0461.6白云石00.2029.952200.0101.45焦 炭1.674.443.440.990.2800.7000.6 1.2

27、焦炭工业分析(%)水 分灰 分挥发分硫7.712.21.850.70 1.3 焦炭灰分分析SiO2CaOMgOFe2O3Al2O336.448.142.313.6828.191.4 高炉有关参数有效容积(m3)炉喉高度(m)料线(m)炉身高度(m)炉腰高度(m)炉腹高度(m)10801.81.3141.82.9炉缸高度(m)风口中心线到炉缸上沿距离(m)炉喉上沿到料面距离(m)炉喉直径(m)炉腰直径(m)炉缸直径(m)3.70.61.3697.91.5 由上表可计算出高炉各部位装料容积炉 缸炉 腹炉 腰炉 身炉 喉合计(m3)181.362162.777114.511626.74814.1371099.53333.193162.777114.511626.74814.137951.366 2、计算参数选择2.1 计算参数选取 总焦比:(t/t)正常料焦比:(t/t)碱度不含净焦焦炭批重(t/批)3.40.81.07.2 2.2 生铁成份(%)SiMnS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