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145.73KB ,
资源ID:580816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80816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一项带来深刻变革的重大农业技术.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一项带来深刻变革的重大农业技术.docx

1、一项带来深刻变革的重大农业技术一项带来深刻变革的重大农业技术吉林松原市前郭县推广膜下滴灌技术的调查与思考 2012-11-05 15:38:03来源:国研视点 2012年6月4日 内容摘要:吉林省从2010年起大面积试点推广膜下滴灌技术并取得了巨大成效。前郭县等地注重将先进技术推广和农业经营方式创新相结合,将膜下滴灌技术和其他增产技术集成,探索了一些好的经验。吉林省在落实国家“节水增粮行动”、推广膜下滴灌技术过程中也面临着农田电网建设滞后、县级财政配套能力弱等问题。建议国家加大对农田电网建设投资的支持力度,适当提高对粮食生产和增产大县的项目建设补助标准,在保障农民权益和防止“非粮化”的前提下鼓

2、励农业龙头企业参与膜下滴灌技术推广。关键词:膜下滴灌,经验,建议,吉林省吉林省从2010年起大面积试点推广膜下滴灌技术,并取得了巨大成效。2011年底,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三部委出台了关于支持黑龙江省 吉林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实施“节水增粮行动”的意见,在东北四省区全面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为了分析膜下滴灌技术推广的综合效益,我们最近对吉林省松原市进行了调研,重点对前郭县现代农业示范区进行了实地考察,总结了松原市一些好的经验,并就配套供电设施不足等制约膜下滴灌技术推广的问题,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一、吉林省膜下滴灌技术推广的综合效益(一)膜下滴灌技术推广情况我国干旱问题非常突出,在限制作物

3、产量的三大非生物因素中(干旱、低温、盐碱),干旱造成的损失最大,发展节水农业对我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吉林省大范围试点、并由国家在东北地区全面推广的膜下滴灌技术就是一种先进适用的节水灌溉技术。该项技术是结合了以色列滴灌技术和我国覆膜技术优点的新型节水技术,即在滴灌带或滴灌毛管上覆盖一层地膜,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将加压的水过滤后和水溶性肥料充分融合,形成水肥溶液,进入输水干管支管毛管,再由毛管上的滴水器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能极大提高土地增产能力。吉林省是我国粮食生产大省,但严重缺水,耕地亩均水资源占有量620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3%。特别是吉林中西部地区虽然土地资源丰富(耕

4、地面积约占全省总耕地面积的80%),水资源总量仅占全省的18%,干旱发生几率高。为了有效破解干旱缺水这一难题,吉林省从2010年起在通榆、洮南、乾安三个县(市)开展玉米膜下滴灌试点工程建设,2011年又扩大到中西部白城、松原、四平和长春15个易旱县(市、区),总面积达97万亩。从试点情况来看,膜下滴灌技术推广的成效显著,亩均增产600800斤,节水节肥效果也十分明显。根据国家“节水增粮行动”的安排,吉林省将在20122015年建设900万亩膜下滴灌项目。按照目前亩均增产效果测算,项目全部建成后能增产玉米70亿斤左右,将为“十二五”末期吉林省粮食生产能力再增加100亿斤、达到700亿斤提供坚实保

5、障。松原市是吉林省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同时也是严重干旱缺水的地区,该市从2011年开始推广玉米膜下滴灌技术,当年推广面积85.9万亩,“十二五”期间计划推广玉米膜下滴灌面积430.4万亩,全市四县一区均被列入推广范围。在推广膜下滴灌技术的过程中,松原市注重将先进技术推广和农业经营方式创新相结合,将膜下滴灌技术和其他增产技术集成,探索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节水农业发展新模式。我们调研的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简称前郭县)王府站镇现代农业示范区总面积有2.25万亩,采用“农垦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由甘肃国有农垦集团和王府站镇现代农业生产联合体专业合作社共同开发建设。示范区共投资4690万

6、元,建设玉米膜下滴灌项目,安装82套滴灌系统,选用全自动化无线GSM网络控制,地埋2米深主管道11万米,铺设地面支管9.32万米,滴灌管线1258万米。同时集成十项重大增产技术,实施集约化节水高效经营,实现了土地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二)膜下滴灌技术推广带来的巨大综合效益1.增产增收效果明显。从王府站镇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情况来看,实施膜下滴灌技术后,玉米生育期各项指标均达到了高产标准,无论是增产幅度还是增收幅度都非常显著。与常规农业区对比,膜下滴灌项目区玉米每公顷年平均产量可达27000斤,比常规农业区增产12000斤。以玉米销售价格每市斤1元计算,膜下滴灌项目区玉米每公顷可获利18750

7、元,比常规农业区多获利8250元。如果松原市“十二五”时期计划实施的430.4万亩膜下滴灌项目全部建成,全市粮食可增产约34亿斤,增收24亿元左右。表1 膜下滴灌技术增产增收情况* 注:以玉米销售价格每市斤1元计算。膜下滴灌技术之所以能显著增产,是由于膜下滴灌能适时适量地向作物根区供水供肥,调节棵间的温度和湿度,改善了田间的小气候,为作物生长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实现了“三个增加”:一是增加株数,由原来的每公顷4.5万5万株提高到每公顷7万7.5万株;二是增加积温,覆膜后,常年积温由2800提高到3200;三是增加边行效应,由于两个大垄之间距离加大,增加了玉米行间通风透光。后两个因素又会显著提高单

8、株产量,示范区每株产粮0.40.45斤,明显高出非示范区每株0.320.36斤的水平。2.降低了生产成本,改善了生态环境。据统计,通过实施“水、肥、药”一体化膜下滴灌技术,可节水60%,节肥50%,节药30%。首先是省水。滴灌可适时适量的灌水,而且仅湿润作物根系发育区,属局部灌溉形式,平均用水量是大水漫灌的12%,是喷灌的50%,是一般滴灌的70%。第二是节肥。“水、肥、药”一体化能将易溶肥料直接溶化于水中,随水滴入作物根系土壤中,让植物充分吸收多种营养元素。滴灌和覆膜有机结合又能减少了肥料和药物丢失,既达到施肥效果,又避免了资源浪费。第三是改善土壤环境。滴灌的滴水强度小于土壤的入渗速度,不会

9、形成径流使土壤板结,同时,科学施肥用药,避免了土壤酸化和次生盐碱化,有效保护了农田生态,促进农业生产良性循环。3.大大解放了劳动力,促进了农民非粮收入增长。王府站镇示范区在经营上采取“四化六统一”的管理方式: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机械化作业、产业化发展;统一选种、统一耕种、统一施肥、统一技术、统一收割、统一销售。这种模式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原来需要2000多名劳动力耕种的土地仅需十几人管理即可,大大解放了劳动力。为了增加这些富余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收入水平,前郭县通过引导外出务工,发展本地手工编织产业等方式实现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务工收入。同时还大力发展棚膜经济、庭院经济,增加农民的经营

10、性收入。2011年示范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000元,比2010年增长70%。二、前郭县推广膜下滴灌技术的重要经验(一)政府支持是膜下滴灌技术大规模推广的重要基础膜下滴灌技术是农艺、农机、种子、土肥等多种增产技术的集成,对土地规模要求也比较高(单井最佳控制面积在400亩左右),投资成本大。根据松原市的测算,仅设备及管网投资亩均在500元以上,如果再加上机耕路、电力配套等设施,亩均投资在千元以上。单个项目区建设总投资一般在千万元以上,多的达到数千万元(如下表所示)。为解决资金投入问题,吉林省积极整合有关支农资金用于项目区建设。各级财政资金已占到项目建设投资的90%以上,有力推动了膜下滴灌技术的

11、推广。表2 松原市不同项目区投资情况(二)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和集中连片经营是膜下滴灌技术发挥效益的必要条件膜下滴灌技术高成本、高效益、大面积作业的特点,要求在项目建设实施和建后管理过程中土地要相对集中连片。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膜下滴灌技术的规模效益,前郭县在王府站镇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中本着“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坚持“引导不强迫,示范不替代”,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一是成立王府站镇现代农业生产联合体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代表入社农民,与甘肃农垦集团进行对接。二是为农户争取较高的土地流转价格。2011年合作社与甘肃农垦集团以每公顷7500元的全省最高价格达成合作协议,并且以“上打租金”的方式,

12、将1100多万元的租金一次性划转给合作社,由合作社将租金支付给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户,这既保障了农民利益,又让经营其它项目的农民有了启动资金。2012年,示范区以每公顷8500元的价格与合作社签订了协议,并制定了年底增收部分“五五分成”的利益共享机制,农户在得到8500元的“保底价”后,还可在年底拿到合作社的利益分红。三是采取“双线转移”的就业模式,为项目区群众寻找致富途径。由县里统一组织农民外出打工,并组织不能外出的部分劳力和妇女就地转移。四是对有种地愿望的农户,政府出面协调,帮助承包示范区以外的耕地。这些措施在目标制定和机制完善上既体现多数人的发展意愿,又充分考虑少数人的特殊情况和合理要求,较

13、好地解决了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矛盾,示范区实现了2.25万亩耕地的集中连片经营,为膜下滴灌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膜下滴灌技术带来的巨大综合效益又进一步带动了土地流转。王府站镇示范区取得大丰收后,农民看到了膜下滴灌技术与土地集中连片经营的收益,土地流转意愿增强。2011年就有10个乡镇加快土地流转,土地集约面积达到33万亩。2012年,全县集约经营总面积将达50万亩。以亩均增产750斤估算,预计可增产粮食3.75亿斤,按照1.07元/斤的玉米收购价计算,可增收4亿元左右,仅此一项全县农民人均可增收近千元。前郭县的经验表明,现代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经营方式不仅互为条件,也互为引力

14、。农业经营方式创新能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反过来,农业技术的推广也能科学引导和推动农业经营方式创新。(三)膜下滴灌技术和其他增产技术集成是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有效途径前郭县在农业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在膜下滴灌技术的基础上又集成了十项先进增产技术,进一步强化了增产节约的效果。一是实施种子包衣、等离子种子处理技术。播种前,用等离子种子处理机对示范区全部种子进行了处理,提高了种子芽势、芽率,为苗齐苗壮打下了基础。二是实施机械精量播种技术。采用气吸式单籽等距点播,既降低了成本,又确保了苗整、苗齐。三是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示范区采集土样进行了测土配方,按照合理肥料配方施肥,经测土配方施肥后,玉米亩节肥4公斤

15、,增产20公斤。四是实施应用耐密品种,合理密植。在滴灌保证水肥条件的情况下,种植密度比普通种植提高很多。五是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根据作物不同生长期需水,需肥规律情况进行不同生育期的需求设计,把水分、养分定时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六是实施低残留短残效化学除草技术。为保障明年轮作倒茬,采用了低残留短残效的化学除草剂。七是实施生物防螟技术。对示范区释放了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寄生率能达到100%。八是实施机械深松技术。在春整地期间,采用了大型农机具对示范区全部进行了深松。九是实施农田统一灭鼠技术。对示范区全部投放了鼠药,使田间再看不到鼠迹,减少秋季粮食损失。十是实施化学控制技术。喷施矮壮素,促进

16、杆壮、根深,防止高密度种植情况下后期倒伏。这些技术的集成应用,进一步提高了种植密度和单株产量,同时还提高了玉米品质。三、大规模推广膜下滴灌技术遇到的主要困难虽然吉林省在推广膜下滴灌技术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效,积累了有益经验,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并对下一步“节水增粮行动”的顺利实施产生了较大影响。(一)农田电网建设滞后,配套供电设施严重不足膜下滴灌技术推广首先必须解决水源问题。但我们在吉林调研时发现,灌溉机电井严重不足和用水成本高是制约膜下滴灌技术推广的主要因素。1.灌溉机电井严重不足。比如松原市“十二五”期间计划发展430.4万亩膜下滴灌工程,但仍有418万亩不具备井灌条件,缺少灌溉机电井17235

17、眼。如果没有水源,膜下滴灌技术就无法发挥作用。所以,加快配套水源井建设已成为该市推广膜下滴灌技术的一个重要任务。2.供电设施不足导致用水成本高。由于农田电网建设滞后,目前主要依靠柴油机输水,增加了经营成本。据松原市的调查,如果按玉米生育期滴灌3次作为标准,用柴油机作为动力每亩成本是90元,而用电作为动力每亩成本则会下降到30元,减少60元。如果松原市“十二五”时期430万亩膜下滴灌项目建成后都采用电作为动力,将比使用柴油动力每年节省约2.58亿元。3.电力部门反映在农田电网建设方面存在较大困难。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新建配套供电设施投入大。据吉林省电力公司测算,吉林全省1000万亩膜下滴灌工

18、程约需滴灌井4.8万眼,需新建10千伏分歧线路约2.4万公里、台区1.6万个。仅10千伏分歧线路和台区建设一项,需投入建设资金40亿元,平均400元/亩。如果将10千伏配电网主干线、66千伏输变电工程新建和改造全部考虑在内,投入将超过62亿元。二是农电企业经营困难,无力承担建设与维护任务。一方面,膜下滴灌配套供电设施利用率低、供电负荷低、用电量低。按目前的电价和售电量计算,项目建成后每年增加的用电量只有2.7亿千瓦时,售电毛利不足0.25亿元。另一方面,每年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维持供电设施的运行与维护,仅10千伏分歧线路和台区供电设施每年的折旧费用约3.2亿元,线路检修维护成本0.

19、42亿元。靠售电收入,无法承担建设和维护费用,难以开展配套供电设施建设。(二)国家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标准涵盖范围仍较窄,县级财政配套能力弱根据三部委关于支持黑龙江省 吉林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实施“节水增粮行动”的意见,国家将20122015年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标准统一确定为平均每亩1000元,其中,中央和地方投入的比例是6:4,中央承担60%,省财政承担20%,县市财政承担10%,农民自筹10%。在我们调研中,市县普遍反映两个问题:一是国家投资标准偏低,范围窄。国家确定1000元标准的建设内容不包括电力配套、地膜及铺膜设备所需投资,此部分资金由县级配套解决,但在很多地区电力配套等建设投

20、资规模很大,县级财政压力较大。比如前郭县在2012年春季推广1.3万亩,国家和省级投资应为1040万元,县级配套和农民自筹各为130万元,但在实际操作中,县财政在项目区打井、供电方面已经投入配套资金671万元,占项目批复投资规模的51.6%。二是县级财政配套能力弱。吉林省中西部膜下滴灌项目县大多是农业大县,地方财政普遍比较困难,10%的县级配套比重相对一些县的财力而言也是偏高的。(三)土地集中连片经营与膜下滴灌技术推广之间仍存在一些矛盾土地集中连片经营是膜下滴灌技术充分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三部委实施“节水增粮行动”的意见也要求,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在项目选择和资金安排上要突出重点,做到项目区集中连

21、片、整乡整县推进、规模化发展。土地要实现集中连片,就必须流转。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绝大多数农民对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比较认可,但也有部分农民不愿意流转。一是年龄在50岁以上农民,外出打工没有企业愿意招,有一部分虽然年纪稍轻一些,但上有老下有小,外出打工又不方便,不得不在家种地,不愿流转。二是一些种地大户从其他农户手中早己流转了土地,流转的年限较长,他们都是种地大户,机械动力充足、耕种的经验丰富,每年收入也不少,不愿流转经营。三是流转双方在土地流转价格、粮食直补和综合补贴分配等问题上意见不统一,影响流转。因此,如何在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权益的前提下,依法推动土地流转集中,仍然是膜下滴灌技术推广过程

22、中需要认真破解的问题。四、政策建议(一)加大对农田电网建设投资的支持力度一是建议国家将“节水增粮行动”中涉及的膜下滴灌机井供电设施建设项目单独立项、专项投入,解决农田电网和机井供电相关配套供电设施建设投资来源问题。二是对膜下滴灌机井供电设施运行专项补贴。建议适当上调省级农业生产电价或电价代收的农网还贷基金、水利基金,专款专用,解决膜下滴灌机井供电设施的运营成本不足问题。补贴额度以膜下滴灌面积作为计算依据。三是有效整合机井建设资源。项目实施各省市县应整合各部门的机井建设资源,将各部门的打井计划、地点、数量进行统一调配。对有配套供电设施建设能力的项目予以协调,集中各方资源,进行配套供电设施建设,避

23、免重复建设和浪费。四是电力企业应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在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中重视农田电网建设。建议电力企业配合“节水增粮行动”的实施,在东北项目区实施“农田机井通电”工程,并优先在规模较大、组织化程度较高的项目区实施,尽快改善其生产用电条件。(二)适当提高对粮食生产和增产大县的项目建设补助标准一是因地制宜确定各项目区灌溉工程建设的亩均建设标准和补助标准。根据三部委实施“节水增粮行动”的意见,项目建设具体年度资金筹措及使用方案由省级财政(含农发)、水利部门研究制定。建议适当向粮食生产和增产大县倾斜,并将水源建设、电力配套等纳入国家和省级统筹,减轻县级配套压力。二是尽快出台支持节水设备生产

24、企业的具体贷款贴息政策。根据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实际需要,将高效节水灌溉关键设备列入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补助范围,减轻地方投资压力。三是尽快出台农艺措施和农业集成技术推广应用的投入政策,支持项目区开展农艺措施和农业集成技术推广应用。尽快明确工程运行维护费用地方财政补助标准和分担机制。(三)在保障农民权益和防止“非粮化”的前提下可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参与膜下滴灌技术推广从吉林前郭王府农业示范区的情况来看,像甘肃农垦这样的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和推广能力强,资金实力雄厚,对于膜下滴灌这样投资规模大、集成度高的农业技术推广能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一定条件下可鼓励此类农业龙头企业(也包括有实力的农业合作组织)参与膜下滴灌技术推广。一是在切实保障农民权益的前提下鼓励土地向农业龙头企业或合作组织流转集中。在推动土地流转集中过程中,应严格规范流转程序,切实把好审核登记、合同签订等关口,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二是控制农业龙头企业的非粮化倾向,确保土地流转是用于膜下滴灌等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用于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韩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金三林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厅 王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