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2 ,大小:73.54KB ,
资源ID:580400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80400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小学一对一经典资料初中生家庭教育尺度的把握.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小学一对一经典资料初中生家庭教育尺度的把握.docx

1、中小学一对一经典资料初中生家庭教育尺度的把握初中生家庭教育尺度的把握一、 初中生家庭教育常见的问题a) 重智轻德b) 做甩手掌柜c) 过高期望d) 过度关心和过度保护e) 溺爱与体罚f) 少言教,轻身教 g) 重物质,轻精神h) 不好沟通变成不愿沟通i) 缺少积极引导和思想尊重j) 缺少信任二、 问题的解决方案a) 做好三“员”,摆正教育角色的变化。i. 思想引导员ii. 学习辅导员iii. 生活后勤员b) 四个重点:习惯、方法、智力、意志。i. 科学的作息守时、专注的读书听课、积极的勤学好问、独立钻研问题、自我验收的习惯。ii. 强调五个环节:预习听课笔记复习作业。iii. 完成三个过渡:一

2、、在感知方式上,由以听觉型为主转变为以视觉型为主,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 二、在记忆方式上,由以机械记忆为主转向以意义记忆为主。三、在思维方式上,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要鼓励孩子学会独立地对学习材料进行综合、判断、推理,发展思维能力。iv. 使孩子在不断进步、不断成功的喜悦中增强信心。c) 帮助孩子防止成绩下滑的方法;i. 提高孩子对学习的认识。初二所学知识的难度明显比初一加大,功课有9门课之多,只完成每天作业、到考前才临时突击复习,是远远不够的。家长应着重指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当天学的,及时复习;单元学的,整体复习;阶段学的,系统复习。ii. 改进孩子的学习方法:知识是有规律的,初二

3、的学生应该能够认识到一些学习规律掌握恰当的方法了。家长对此也应该明确认识到掌握科学的方法比掌握具体知识更重要。iii. 排除孩子的学习困扰。有些孩子成绩下滑是有多种原因的,心理因素是其重要的一方面。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可以和孩子仔细谈谈心,帮助孩子克服心理障碍,及时疏泄不良情绪。d) 积极互动的亲子关系i. 身教重于言教ii. 尊重孩子的人格iii. 正确地给以强化iv. 给他们交往的空间e) 逆反学生心理的面对和解决f) 初中生自我的成长矛盾g) 学习的主要方法:预习、学习知识、练习、考试、总结。三、 重要问题的分寸把握1、 尊重2、 沟通3、 思想引导4、 理解5、 认同6、 言教7、 身教

4、8、 行为控制9、 规则的打破与建立附件一:初中生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的社会正处于新旧体制交替、市场经济发展的变革时期, 家庭教育正面临改革开放形势的新挑战,家长在教育自己子女时, 难免会遇到由此带来的新问题、新困惑。在校的中小学生的家长大多是十年动乱期间丧失了接受比较完备的教育机会的一代,他们对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存在着较多的困感,加之我国实行计 划生育政策,独生子女的数量急剧增加,这些孩子在家庭中往往处于“小太阳”的地位,因而在家庭教育中也出现了不少误区 一、初中生家庭教育误区的主要表现 1重智轻德 中国的家长对发展孩子智力所投入的物力和心血可谓是竭尽 全力,而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

5、养却大大地忽视了,以致孩子的社会实践能力、独立生活能力乃至道德水准都出现了下降趋势。许多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希望孩子有一技之长,至于 孩子在学校和社会上的品德表现如何,则很少关心,以为有了知识,将来就能成“才”。这实在是一种极大的误解。 某市一位校长讲了这样一件事:一位年轻的父亲看到儿子把 不合胃口的饭莱连同饭盒一起摔到地上,就默默地拾起饭盒去买回儿子满意的饭莱;而当发现儿子考试只得了89分时却二话不说拳脚相加。这种重学习成绩,轻品德教育的趋向和教育方法实在 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教育最基本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孩子成为能够自立于社会、也 有益于社会的人;在这个基础上,再努力开掘孩子的某些潜

6、能,使他成为某一方面的人才。这就是在“人的教育”之上的“人才教育”。因此,正确的子女教育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其一,教育孩子 成为一个人,其二,培养孩子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2以家庭教师代替家庭教育 近几年悄然出现的家庭教师,越来越受到家长们的青睐。众 多的家长以超前的意识,不失时机地为子女的成长创造条件。据某市家庭教师事务所统计,自1991年成立以后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先后接待了2000名求聘者,到了寒暑假,更是门庭若市。近 一两年来,聘请教师的家庭越来越多,据调查,在一些学校里毕业班的学生有70左右接受各种类型的家教辅导。 引导学生超前学习,帮助学习差的孩子提高,培养孩子具有 某种特长,为有特

7、殊情况的孩子服务,这是请家庭教师最常见的几种情况。还有一些家长,或忙于工作和学习,或忙于下海赚钱,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便不借重金聘请家庭教师,既辅导 孩于学习,又负责接送照管孩子,将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都推给家庭教师。这是一种家教错位现象。 从整体上看,受到家教辅导的学生,近期的考试成绩往往会 有所提高,但此类积极现象掩盖了家教的某些负效应。许多研究已经揭示,过多的家教辅导,存在着许多弊端:第一,容易增加学业负担,使学生形成厌学心理;第二,容易使孩子形成依赖心 理,第三,容易使孩子忽视课内学习;第四,容易使孩子产生不合群心理,第五,由于缺乏“智力群体的刺激”,孩子的潜在智慧常常得不到充分发展

8、,此外,还可能养成许多不良的学习习惯。台 湾、香港及大陆一些家教开展得较早的地区这些弊端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 3过高期望、过度保护 在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种家庭 教育过度化的倾向。它主要表现在:对子女文化知识学习上的过多要求和过高期望;对于子女日常生活的过度关心和过度保护,对子女行为的过多限制和过分干涉。这钟情况反映了现代家庭教育 中存在的一些比较普遍的错误教育态度和行为。 据中国妇女杂志报道在对231名育少年的调查中,有 3496的学生认为父母双亲对他们“关心过度”,使他们“受不了”,有66的青少年自述父母在他们的生活、交友、娱乐方式、作息制度以至电视内容等方面采取了

9、过多的监督和限制。关心过度、干 涉过多导致家长与子女之间关系紧张甚至发生冲突。日本某少年研究所曾对中、日、美三国的3575名男女高中学生进行调查,在回答“你最尊敬的人是准”时,日本学生的答案第一是父亲,第 二是母亲;美国学生的答案第一是父亲,第三是母亲,而中国学生的答案前十位中竟没有父母双亲。中国父母在中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由此可见一斑。其根本原因并非父母对子女关心不够, 教育不够,恰恰相反,而是过度的关心和过多的干涉。中国的父母们为子女付出的爱与栖牲堪称世界第一,然而,结果事与愿违,这难道不应当引起家长们的深思吗! 4溺爱与体罚一一畸型爱的两极 爱子之心,人皆有之。目前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

10、,许多家 长更加视“孩子为父母生命的延续”,因而对孩子百依百顺。一些家长不让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甚至代孩子做学校的公益劳动,养成了孩子轻视劳动、厌恶劳动的作风。过度的溺爱,使 子女在家庭中处于至尊地位,看不到家庭中其他成员存在的价值。由于父母过分的宠爱,只想对子女尽“责”,而不要孩子对父母、家庭负责,使子女成为只想索取、不想奉献的毫无责任感的人。正 是这种一味忘我的舔犊深情,这种畸型的爱,造成了父母爱得越多,付出得越多,而从子女那里得到的回报却越少的奇特现象。溺爱的背后寄托着家长对子女的过高期望。当一些家长在孩子身上得不到所期望的一切时,就转而采用了体罚以至暴力的措施,走向了畸型爱的另

11、一极。近年来接连发生的青海的夏奖、武汉的夏辉、沈阳的王川因学习成绩欠佳、逃学而被亲生父母殴打致死的事件,引起了社会的震动。据天津市对500名少年儿童家教情况的调查,发现67的儿童被父母打骂过。除了体罚。还有一种“看不见的灾难”心灵施暴在扭曲着孩子的心灵。如有时孩子不听话,常遭家长的“冷脸”和“白 眼”,有时孩子达不到家长期望的目的,就被斥责为“蠢猪”、“笨虫”。据调查,经常受贬斥的孩子“在智力和心理发展上甚至比经常受体罚的该子更为低下”。这是因为“它可能将一个孩子的自尊心完全毁灭”。专家们认为,孩子在羞辱中生活,将会产生自卑;在缺乏温暖中生活,将学会对人冷漠;孩子在惩罚尤其是非正当的体罚下生活

12、,将会变得粗野、残忍。据上海黄浦区工读学校对 297名学生的调查,因教养方式方面的溺爱或粗暴打骂,致使子女走上违法道路的占878。 鲁迅先生对溺爱和体罚孩子这两个极端做过深刻的剖析与讽 刺。他尖锐地指出:中国的中流家庭,教孩子大抵只有两种方法。其一,是任其跋扈,一点也不管,骂人固可,打人亦无不可。在门内或门前是暴主,是霸王。但到外面,便如失去了网的蜘蛛一 般,立刻毫无能力。其二,是终日给以冷遇或呵斥,甚至于打扑,使他畏葱退缩,仿佛一个奴才,一个傀儡,然而父母却美其名曰 听话,自以为是教育的成功,待到放他到外面来,则如暂出樊笼的山禽,他决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鲁迅先生的分析真是入木三分,值得引

13、起我们当家长的重视。 5重物质,轻精神 随着我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竞争趋于激烈,资本主义的物质占有欲及金钱万能思想在社会上沉渣泛起,在家庭中也难免有所反映。有的家长为了激励孩子听话和取得好成绩,频频使用“物质刺激”的手段:作业做得好有奖,考试得高分有奖,学校得表扬有奖,甚至参加家务劳动也给奖。逢年过节或是孩子生日,父母、长辈更是纷纷给钱祝贺,往往数额惊人。据江西南昌某机关保育院调查,压岁钱在百元以内的占333,200元以内的占40,500元以内的占10,更有33的儿童压岁钱在千元左右。 6少言教,轻身教 孩子的健康成长,要依靠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形 成合力

14、才能取得良好效果。但是,现在不少儿童生活在一个不良的家庭环境中。据统计,某市一条街道876户人家,每到掌灯时分,竟有160桌麻将大战。家庭居住面积小,“方城”一开,洗牌 声、笑骂声充斥房间,使孩子无法学习。有时碰到“三缺一”,家长就拉自己的孩子上桌充数,久而久之,孩于也迷上了赌博有的家庭,父母间经常吵嘴,厉害的发展到闹离婚,孩于终日处于紧张、恐惧的心态之中,不知哪一天家庭会破裂,自己将失去父母的保护。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学习和心理健康均受到极大的影响。 家庭教育不能与学校教育同步,甚至起消极作用的情况也屡见不鲜。例如:学校讲利人精神,家里尽讲个人怎样捞钱,学校提倡人人养成良好的劳动和卫生习惯,

15、爷爷、奶奶仍却代替孩子去学校扫地,学校讲为人要诚实要遵守公德,家长却经常说谎, 往楼下扔果皮垃圾,造成“学校三年功,不及家中几分钟”的后果。 二、家庭教育出现误区的原因透析 产生家庭教育误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 1家庭教育的指导思想错位,内容偏离 现代教育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统一体,三者 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却各有特点。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它侧重于道德教育,教孩子怎样做人、怎样生活。这种教育不是通过说教,而是通过家长对子女的 教养方式和家庭氛围来实施的。 但是,不少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不正确。过去养儿育女是为了传种接代,养家活口;现在则希望子女

16、出人头地,致富冒尖。由于教育观念错位,家庭教育的内容也就偏离了。许多家长不顾子 女的实际,加重子女学习负担,有的还强迫学习书法、绘画、音乐、打字等,把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文化教学的延伸。子女的智力开发固然重要,但实践证明,家庭给子女影响最大 的是德育,离开德育的智力开发是无益的。被思格斯誉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的意大利诗人但丁说:“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古今中外无数的事例 表明,一个人具备的优良品质越多,其聪明才智往往发挥得越好否则,纵有聪颖的天资,也会被不良的品性和习惯所淹没。中国有句古话,德为才之师,才为德之资。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是现代社 会的基本要

17、求,单纯的知识教育是无法实现这种目标的。 2家庭教育缺乏科学性,教而不当 许多家长一心希望子女成龙成风,却不注意学习掌握科学的教育子女的方法。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的一项调查表明,有 50的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并未有意识地学习过有关知识,80 的家长未看过孩子看的书,有80的家长未看过性方面的书,有 6070的家长不具备教育学与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另据上海市万户家庭教育调查统计,876的家庭对于子女教育缺乏科学性。这就难怪有些家长虽然在事业上颇有成就,但在教育子女方面部一筹莫展,束手无策了。他们尽管有教育好子女的良好愿望,但常常是事与愿违、难以实现。 3失度的补偿心理、情感有余、理智不足 当前的家长

18、,大都经历文革十年的动乱,许多人有过不幸的 遭遇和坎坷的经历。由于对自身经历的遗憾,产生了某种心理补偿要求,希望自己未实现的愿望能在子女身上兑现,以求得心理上的安慰。这种,自发的心理补偿要求,常常使家长在教育子女时的行为表现得不理智。这也是造成当前家庭教育失败的重要原因。总之,导致家庭教育进入误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上述几种以外,学校的误导,社会的干扰也是造成家教误区的原因。为了使我们的下一代能够健康地成长,学校、家庭、社会各方一定要努力端正教育思想,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教育的规律尽早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 自测和思考 (一)家长与孩子的关系自测表 请你思考一下,在下表各题的是、否和讲不清

19、三种答案中作选择(O表示讲不清),然后根据评分标准作自我评价。 (1)孩子的班主任,你认识吗? 是,0,否 (2)节假日、工作之余你经常找孩子谈心,游玩吗? 是,0,否 (3)孩子在家做作业时,你由于忙从来不在旁边关心过问吗? 是,0,否 (4)孩子课余夜谈些什么样的书籍,你知道吗? 是,0,否 (5)孩子平时结识什么样的朋友,你了解吗? 是,0,否 (6)你讲的话,孩子必须绝对服从,绝不允许顶嘴、申辩吗? 是,0,否 (7)家里有关孩子的重大事情,你征求孩子的意见吗? 是,0,否 (8)你的生日,孩子记得住吗? 是,0,否 (9)孩于有了心事,能主动找你说“心里话”、“悄悄话”吗? 是,0,

20、否 (10)你对孩子前途的设想,他赞同并努力实施吗? 是,0,否 (二)评分标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是 2 2 0 2 2 0 2 2 2 2讲不清 1 1 1 1 1 1 1 1 1 1否 0 0 2 0 0 2 0 0 0 0 (三)等级换算 得分范围 3分以下 47 8-12 13-16 17以上评语 非常差 较差 一般 好 非常好附件二:给初中学生家长的建议 初中生正处于由幼稚的童年向青年过渡的青少年时期。在生活上学习上都还不能完全独立和自觉,很需要父母的继续关怀、引导,督促、帮助。如何搞好初中生家庭教育?笔者给初中生

21、家长提出几点建议。一、家长应帮助初一孩子完成从小学到初中的学习过渡,使孩子们做到:1、适应变化了的学习环境。初中不同于小学,突出表现为“三多”:课多、书多、老师多。不少孩子感到不习惯,对功课应接不暇。家长要引导孩子合理安排时间和精力,不要只重视班主任的课而忽视科任教师的课。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养成科学的作息守时、专注的读书听课、积极的勤学好问、独立钻研问题、自我验收的习惯等。3、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中学的学习任务很重,学校把学习方法指导已列入教学内容,家长要积极配合。一般强调五个环节:预习听课笔记复习作业。4、明确智力上要“三过渡”,初中一年级与小学高年级在智力培养上既有衔接又有发展

22、,要完成三个过渡:一、在感知方式上,由以听觉型为主转变为以视觉型为主,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二、在记忆方式上,由以机械记忆为主转向以意义记忆为主。三、在思维方式上,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要鼓励孩子学会独立地对学习材料进行综合、判断、推理,发展思维能力。5、加强意志锻炼。家长要使孩子在不断进步、不断成功的喜悦中增强信心。二、家长应帮助初二的孩子防止成绩下滑。初二阶段部分学生学习成绩容易下滑,如果得不到及时指导,必然导致心理上的厌学情绪,引起学习上的恶性循环,那么,初二学生的家长,应如何帮助自己的孩子防止成绩下滑呢?1、提高孩子对学习的认识。初二所学知识的难度明显比初一加大,功课有9门课之多,只

23、完成每天作业、到考前才临时突击复习,是远远不够的。家长应着重指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当天学的,及时复习;单元学的,整体复习;阶段学的,系统复习。2、改进孩子的学习方法:知识是有规律的,初二的学生应该能够认识到一些学习规律掌握恰当的方法了。家长对此也应该明确认识到掌握科学的方法比掌握具体知识更重要。3、排除孩子的学习困扰。有些孩子成绩下滑是有多种原因的,心理因素是其重要的一方面。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可以和孩子仔细谈谈心,帮助孩子克服心理障碍,及时疏泄不良情绪。三、初中毕业年级的家长,应尽的责任。1、对孩子进行全面透彻的了解。了解孩子在初三面对大容量的学习任务时的心理状态,使其对学习充满信心,勤

24、奋刻苦,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谈心、教育,并要多与老师联系。2、关爱、理解、支持孩子。初三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每个学生的基础不一,智力各异,学习成绩有差异是必然的。家长要从实际出发,对孩子既要督促又不苛求。要鼓励孩子制定出跳一跳能达到的目标,并协助他为之奋斗。生活上关心他们的冷暖。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要关心他们的思想,当好孩子的大朋友。在孩子参加升学考试的前后都要注意孩子的情绪,做好稳定情绪的工作。在临考前,家长自己也要保持一种轻松的情绪,不要过分地唠叨,那样容易加剧孩子的紧张情绪。在升学考试结束后,家长要及时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特别是对考场上发挥不好的孩子更应做好安慰工作。附件三:初中

25、生亲子沟通的八个问题2008年4月21日,学生导报第一版发表文章,最新调查发现,我国城市居民从12岁开始,心理健康指数逐年下降,高中阶段跌至最低谷。2008年4月21日,学生导报第一版发表文章,最新调查发现,我国城市居民从12岁开始,心理健康指数逐年下降,高中阶段跌至最低谷。19岁后开始较快上升。研究小组分析成因时指出,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亲子关系质量、家庭结构和学校教育质量。“与父母相处得好”的青少年在自我体验、人际交往和环境适应方面好于其他青少年。双亲家庭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优于其他家庭结构(如单亲家庭)的青少年。重点中学学生心理健康明显好于普通中学的学生。由此可见,12岁是

26、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关键年龄,亲子关系质量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最重要因素,它对孩子的自我体验、人际交往和环境适应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国外,13岁是孩子产生叛逆的分水岭。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教育系在全美排名前四,该系专门研究家庭教育的专家告诉我,在美国,家长对孩子的13岁怀有恐惧心理。她曾听一位家长说,我的孩子11岁,还有两年就要13岁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听家长说,小学时蛮乖的,现在怎么变了?这样看来,无论国内或国外,从孩子成长的角度看,初中生,也就是十二、三岁的青少年与家长的关系成为很重要的课题,需要引起家长重视。怎样重视家庭中的亲子关系,这是个复杂的话题,在短短的45分钟里很难讲

27、清楚。因此,我选择了一些故事,这些故事都是我们在生活中常碰到的,我希望大家在故事里找到处理自己与孩子之间矛盾的方法。 问题1:小学是好学生,初中怎么啦?张小静是个很乖的小姑娘,小学时是班长、优秀学生,不仅*课好,而且管理班级井井有条,深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可是,进入初中后,她的外语成绩一直在中游徘徊,大半年后,退到下游了。英语老师鼓励她,只要你努力,一定能赶上来。她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真的有所好转,但一个月后,又继续后退。老师把她找来谈话,发现她学习是认真的,老师把她的所有英语作业本拿来,凡是错误的地方她都订正了,书写也很认真。老师找不到她学得不好的原因。她在老师面前只是哭,并向老师保证一定要

28、学好外语。但是,接着的小测验她得了30分,接着的考试55分。老师真的懵了,只得找家长一起来分析问题。张小静的母亲到了学校,看到这种状况和吃惊。因为张小静在小学时英语是最好的学科,母亲曾给她请过做英语老师的表姐帮她提高英语,但表姐说她的英语水平很高,不需要补习。母亲放松了她的英语学习,把精力放在她相对薄弱的数学上。老师和张小静的母亲一起分析,可是,还是找不出症结。只得请当事人自己分析。开始,张小静对自己的问题也说不清。老师帮她分析:“是自己掉以轻心?”她回答:“不是。”“为什么一次一次失败呢?”母亲插话道:“以前回家总是先做英文,现在回去总把英文放到最后完成。而且,听不到她读书、听磁带。”老师问

29、:“你现在害怕学英语?”“是的。”“为什么害怕呢?”“因为一次次考不好?”“你听课有问题吗?”“没有。”“课后复习吗?”通过一点点的问答、分析,最后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原来,她与同一寝食的另外两位同学是好朋友,但最近那两位不睬她了。她心情不好,感觉孤独,上课有时也想这个问题。原来,学习问题背后隐藏的是交友问题,好在老师细心,要不然孩子的成绩会一直往下掉。孩子进入初中后,好像一下子长大了许多。一个暑假后,个子窜高了好多,心思也比以前复杂了。与父母的距离远了,与同龄人的距离近了。正如我在问卷调查中发现的那样,当孩子孤独时,54.1%的孩子找朋友或同学,只有11.8%找家长。可见,朋友在孩子心目中的地

30、位多么重要。可是,朋友不理睬他了,怎么办呢?胡思乱想,造成成绩下滑。因此,对刚进入初中的孩子,家长要特别留心他们的交友问题,不要总把眼光盯在分数上。 问题2:为什么对孩子“鞠躬尽瘁”,但他们不领情?我的朋友王老师回家后,跟读初三的女儿说,今天碰到一位学生家长,对孩子无微不至关心照顾,做得真好,我真是惭愧啊。女儿一听便来气,饭也不吃了。王老师觉得摸不着头脑,“我自叹不如,你生什么气?”王老师把这件事告诉我之后,我到王老师家做客,假装无意谈起做父母的不易。王老师女儿说:“有的是家长自找的,我们已经长大了,谁要他们整天管头管脚。我不管穿什么衣服,听什么流行音乐,我妈一概反对。她再要学习人家家长无微不

31、至照顾我,我不疯了才怪。”原来孩子发火的原因在这里。知道了病因,病就容易治疗了。恰好我听到一个真实的故事:我有一个朋友在新疆长大,今年暑期她跟她哥哥一起回新疆去看望母亲,哥哥还带了妻子一起去。她妻子是记者,对丈夫的成长经历很感兴趣,于是她就去采访了很多认识她丈夫的人,当然包括她的婆婆。我这位朋友的母亲是一个非常懂得爱孩子的一个母亲,她整整齐齐地收集了好几大本孩子的照片,整理得非常好。过了几天,这个母亲跟我朋友讲,说她把这些照片都交给了儿媳妇了。我这位朋友一听到这句话,心里咯噔一下,觉得这么珍贵的照片,全交给儿媳,多么可惜。然后母亲说了一句话:她说,再也没有一个人比我更合适保管这些照片了。当这位朋友跟我转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听到这句话,也非常地感动。我觉得这不仅仅只是关于几本相册的问题,这是一个母亲主动地与儿子“分离”,是一种正确的爱孩子的表现。我把这个故事讲给王老师听的时候,她意识到自己管制孩子太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